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这一连串的出战收获也是不小,特别是对于在张小磊的影响下比较重视作战经验总结的新军主力部队各部来说。
“高丽好歹在损失之后也可以有三四百万人口可以纳粮,而且还算有一些似乎比较听话的工匠们。可是这一次征讨东北各地,就不知道意义在于什么地方了。。。”回师时的船队上,在张小磊召集了不少各军各营的近卫军少年军官们探讨这一仗的得失的时候,很多人也多少有些不解的说道。在很多人看来,辽东一地冬季寒冷,而且林多荒地多,似乎是很难开发成真正的熟地的。
张小磊当然明白东北的意义,甚至可以说:现代的中国之所以是个不同于印度的大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从内蒙古到东北一带的各种战略资源和其所提供的战略纵深、农业冗余。领土与领土的价值其实是有出入的,但价值最大的中国领土,除了一些人文荟萃之地之外,东北就算是其中之一了。
在近代,东北民众很大程度上来自山东,可是两地民风却似乎有着迥然的不同,这件事也让张小磊一时之间陷入了之后移民政策的思考之中。仅仅凭借并没有多少根据的猜测的话,张小磊的感觉则是在清末民国时代移民东北的那些人很可可能是以在山东当地势力并不算很大的下层及贫民百姓为主。而且敢于外出闯关东的人群,会把很多比较老实的人排除掉。再加上近代东北农业资源丰富,并不容易养成十分勤劳和积极向上的风气。因此同四川山东等地完全不同,勇武与小聪明与一体的民风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你们看天下的有些地方是荒僻之地,可是你们知道没有?如果在两千年以前,那个时候天下最富庶的苏州乃至江东等地,也是今天诸如云南那样的恶地,甚至要更为恶劣。东北虽然有气候的寒冷,但如果选择发配,云南或广西一带又或者是辽东以北,你们会选择哪里?”
“当然是北边儿了。我小时候听人提起过,犯人发配,自古就有畏南不畏北之说。南边儿的毒虫与疾病带来的危险可要大多了。。。”
“是啊,东北之地没有当年开发江东,岭南之地那样的毒虫蚊虫乃至疾病的肆虐。还无需花费巨大的劳动来排水,乃至制造水稻土。只要有足够的棉花来防寒,并且懂得在那里生存的一些技巧,土地的开发成本并不是很大。事实上数千年千,尧舜禹那个年代,除了中原河南之地的少数地方,天下大部分区域都是山高林密沼泽遍布的恶劣之地。如今天下绝大部分耕地,也都是人们开垦出来的。我看整个东北境内的土地少则两百万顷,多则四百万顷,就算按照北方作物的一般产量,再考虑地理气候明显低于关内各地,那也应该有全天下七分之一左右农业潜力。应当十分容易的维持两千万人口才是。我们的民众并不是生活在竞争恶劣的部落时代。如果这一次不给那些东北的通古斯诸部沉重的打击。害群之马就会太多,成为影响我们向东北移民的重要因素。”
经这么一说,不少近卫军及新军国防军军官们的心结也解开了。经过思维开化教育之后,很多人也都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弊。在这个时代的绝大多素人们看来,获得一块威力耕地开发潜力很大的地盘带来的影响和供给明显要比征服三四百万并不同心的人口强的多。
船队在南下的途中并没有太过急切,四月初夏来临前夕的时候绝大部分主力部队官兵也回到了崇明岛上。不过经过之前的很多事情。这个时候大部分官兵仍然没有放松内心,因为并不能确定下一次军事行动是否会到来。
明初第一豪强 第223章 占城与越地
从新朝元年之前沿用东南旧朝年号的天佑五年腊月到新朝元年二月,包括正月及正月前后累计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在后来的历史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正月风暴”席卷天下并以最快速度扩军并形成战斗力的新军主力部队从西南少民边地、陈汉政权、再到南方各比较封闭的大族,还有东边似乎是一个不小国家的高丽,乃至辽东通古斯逐步。海内外从南到北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总计上下有两三百万左右各组边民还有对抗者遭到十多万大军接连不断的清洗。这当中包括了近百万各组武装或者动员起来的武装,也包括了一些并不配合而且怀有敌意的平民。接连不断的征战中战死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也总计超过千人,死伤人数则达到数千人之多。
不过,这一系列猛烈的军事行动带来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再也没有什么因为重重山脉阻隔的地方土皇帝觉得崇明岛是距离自己很远的一个中央,或者什么山高皇帝远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些思维也开始在民间之中流传。说是新朝要征服当年元朝打算征服却最终没有拿下的一切地方。,
在民间都已经开始有这种看法的情况下,新朝内部各军官们的意识形态就更是受到了影响。尤其是率领第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决了边地不少少民山头的陈征。云南与广西地区接近的不少地方少数民族部族的地盘,在这个时候也都成了临时中队以及从广东等地移民过来汉人民众“驻屯军”的天下。
西南地区的风暴结束之后,不少新军主力部队武装被抽调北上,参加高丽乃至东北等地的军事行动。但做为比较重要的两个边地省份,陈征手下拥有的第三军也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补充得到了加强。并且广西境内的第五军也在其临时统领之下,两个军的人数在经过一定的火器和后勤力量加强之后也达到了一万两千人的兵力之多。而在全国其他各省原有的地盘内,通常是一个五千人左右的军负责省范围内大小的事物。十五个左右的省内部署有七八万人左右的新军国防基干力量。总数还要略超过跟随张小磊远征高丽及辽东等地的五六万人。
如果在过去,西南边地仅仅只有一万几千人的兵力算是十分战力微薄的情况了。西南方向的境外政权虽然不像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那样成为很多王朝战略上的大患,但唐宋以来的不少事情也说明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方向。
可是西南平定作战的过程则让陈征的信心空前强大起来。再他看来,即便在一些不太适合有利于新军国防军发挥优势的地方,在拥有必要马匹后勤的情况下一万两千左右机动野战力量也完全可以看成过去古代比较像样的十二万大军。在历史上除了南诏或者宋与越国冲突时期,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哪个政权在和平年代就在西南部署十二万人的大军。
为了了解边境之外的情况,陈征在南宁府中有请来了一些对东南境外之事多少算是有些了解的先生。
“钦州以南就是陈越了吧?我听说陈越再往南则是占城。不知道越国和占城这两个政权在历史和现实中孰强孰弱?”陈征饶有兴致的问道。
“自从五代时的越国立国以来,当属北方政权在大多数时候处于强势。如果不是两宋时候乃至元朝以来的大多数时候陈朝有我北方中华力量的牵制。恐怕占城早在宋时就已经被灭亡了。当然,最近这些年则另当别论,自从那占城王阿答阿者继位之后占城国势日盛,前年的时候还曾经击毙过陈朝皇帝陈裕宗,兵临升龙府。其实此时的占城完全有能力占领整个越地,只是最近因为畏惧我新朝的兵锋和声势才停止前进。。。”
“这么说起来,原本就仅仅只是半个越低的陈朝应该没有多少实力了?”
“应当是如此,陈朝回馈,最近的政局也处于动荡之中,刚刚继位的陈暊也没有巩固的权力。。。”
“越地的户口和国力大致如何?”对此,其实陈征从张小磊平时的教化之中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多少心中是有底的,只不过还是想看看是否靠谱。
“越地户口几十万举国上下连同占城包括在内应当在两百万人口左右。历史上是北多而南少,而现在的情况看应该是大致相当了。。。”
“也就是说就算越地的两个政权武风极盛,而且动员能力超强,撑死也不过拥有二十万上下的武装力量?”
“应该是的,所以能够趁我中原北方压力巨大,南方武备不修的时候带来不小的麻烦,不过今时也已经不同于以往了,呵呵。。。”
陈征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大周过来的先生对新朝可并不怎么感冒。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新朝简直就是蒙元、王莽、秦始皇的合体。对内残暴,对外疯狂的谋求边功。这样的政权就该让其多一条战线趁早垮台或者分离崩兮为好。因此虽然没有在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上说假话。言语之中的态度也是希望能够让这位看起来似乎打算擅开边衅的年轻将军下定决心。他当然知道此时的陈朝军队在占城军队的威逼和打击之下已经衰弱不堪。如果陈征打算出征陈朝那应该很快就能获得不小的成就。但也因此会很快陷入同占城军队的对峙之中。他不相信阿答阿者是个省油的灯,在得知新朝虽然看似强大,实则兵力空虚四面树敌的情况下也一定会有所行动的。在他看来,拥有十万大军的占城人马就算不能对陈征所部稳占上风,也会牵制整个西南遍地的两个军的新军国防军新军。也只有到那个时候,正义之士才真正有机会首先在这民怨巨大而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掀起反抗暴政的风暴。自己也不是没有可能干成一翻事业,至少是做为有功之臣名垂青史。。。
明初第一豪强 第224章 准备南进
不得不说,这位大周文人的知识面和眼界在这个时代来说还算是不错的了。只可惜因为长期在岭南一带生活的缘故对新朝军队的本质乃至张小磊等人都了解的太少。
经过西南边地的不少作战,陈征对自己这一万两千人为核心的机动野战力量的实际作战能力也是比较了解。平心来说,如果在比较有利的平川旷野中作战,那么就算整个越地能够动员的极限二十万人左右的武装自己也不会畏惧。不能一役而决最多多打几仗罢了。而在这并不是很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火力优势的越地,考虑到对方国土漫长的纵深,还是有可能陷入僵持或者对峙的战局的。从万一的角度上来说,战局不利的可能性也未必没有。可是,圣主难道会不支持自己开疆扩土的作战么?一定会支持的,那占城王再有本事,一旦让圣主觉得是其他国内那些看不管的眼中钉肉中刺,那境外这些异族的结果同不久前西南边地境内的那些异族有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与不同。
想到这里,陈征也很快下定了作战决心。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向崇明岛去了开战收复整个越地,彻底挫败占城政权的请示信。不过就在陈征打算进行越地攻略的时候,张小磊所率领的大军还在高丽等地征战清剿。因此去信之后在十天的时间内似乎也没有回信。
在这种情况下,陈征也在南宁府集中各中队中队长召开了一次规模不算太小的军议。
“我打算率领大军南下征讨升龙府,还有更南的占城。一些相关的情况通报,你们也应该看过了,心中也应该算是有个数了。我已经向圣主那边儿发去了请示,只不过圣主亲自率领的大军还在高丽征战之中。你们觉得是不是要等到战时结束,新军主力部队可以回师的时候再展开南下行动?”
“现在应该是正当其时,濒临夏季,雨幕增多蚊虫增多。我们又没有专门的得到蚊帐、相关药材和器具上的专门配置。仅仅是筹集了一些东西。如果等到夏季来临的时候再展开行动,肯定会有诸多不便和意外的,特别是对于依赖火器的我军来说。。。”
“是啊是啊,要打就应该趁早。。。这种事情圣主一定是会支持我们的。。。”
在军队中,起初近卫营战斗群出身的军官们并不是什么狂热分子。可是这两年以来经历的不少事情,特别是临近正月以来所经历的不少事情已经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新朝大军的所想无敌。这种打算也开始引起很多人的兴奋。
当然,谨慎的人也是有的。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虽然打了不少胜仗,可是期望偏安的人也不是没有。
“也不一定真的需要我们亲自出兵铲除越地上的异己者。我看上面发下来的越地一些地理民情的介绍,似乎北边儿的人口和耕地更多一些,南边那占城像样的田地都在几千里以外的最南端。我看是不是应该这样:我军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击败陈朝的残余力量。如果这还不够,可以邀请那个叫什么阿答阿者的前来观看我们的军事演练和炮术训练嘛。然而提出我们的要求:陈朝范围内的所有平原地带归我们,让他们南推。如果那个什么阿答阿者还是不识抬举,就给他们呢狠狠的一次教训。也不一定需要远征太远的距离。。。”第五军的一名前近卫营战斗群基层军官的话还是让陈征豁然开朗。是啊,自己的行动也不一定需要太大的野心,只要消除陈朝,并最大限度的给那占城之地的人以巨大的震慑就可以了。
“好吧!我军毕竟人手算不上太多,各府的基本治安也需要有人来负责。从第三军和第五军那里各抽调几个营,还有炮兵队伍组成一个远征军应该足够了。实际行动中,面对那陈朝残余力量。我看以中队战斗群为核心展开行动也不是不可能。我不信这种腐朽到让南边的政权打到首都势力在北方还能有什么像样的武装力量。各路人马汇集到升龙府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只是听所那占城的阿答阿者还在升龙府附近留有兵力。。。”
“他们应该有懂我们语言的人,也是会识相的。。。”这个时候陈征终于下定了决心,也不打算畏畏缩缩的了。
跟随在张小磊身边不少时间,陈征当然也不是个贸然的外行,当然也知道大军出征之前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要有的。首先是检查弹药与火器的保管状况,马匹和船只乃至渡河工具的状况,并在各中队进行士气调查。甚至还组织队伍进行了一些可能遇到情况的演练。
当然这样的准备终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在正月快要过去,临近早春二月的时候,第三军和第五军相应的部队与人马就开始向钦州地区集结准备对陈越残余地区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为了这一次行动,不仅仅征集和动员了上千匹马,还征集了三百多艘适合内河航行的小船。
为了以防万一,在这个风向多变而且没有多少安装人力螺旋桨大船的情况下队伍还是没有敢于走陆路,那些准备好的小船更多也是为特殊情况下的沿海航行与渡河作战所准备的。
在这边地,上千人甚至几千人的兵力集结虽然算是像回事的行动,但在昏聩的陈朝官员看来,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贵的举动。当入侵的风声来临的时候,陈朝军队竟然么有做出任何像样的反应。甚至有的人还认为,这是新朝觉得占城势大,想要增援陈越的打算。直到陈征所率领的大军分兵多路突然在越北各地展开行动的时候才如梦方醒。
陈征对于越地北方政权的这种表现到并不奇怪,史书读的多了才发现,能够像新军以前的那些对手们一样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威胁,都算是比较突出的政权了。陈朝的反应当然符合一个衰败而且走向衰落的政权应有的反应。
明初第一豪强 第225章 弱敌
起初对于冒险分兵为中队战斗群为主的行动,临时远征军中的很多前近卫军军官还是觉得有些冒险了。从过去的作战经验来说,这样的兵力规模最多应付几千兵力左右的像样兵力。对付那些西南之地的地方豪强的时候,很少碰上这个规模的像样对手。也有几次遇到过万人以上的敌众,可大多是水平并不怎样的动员兵。仅仅只用轻霰弹火力开火就会对那些兵力造成大量伤亡。而越地在很多人来看不论怎么说也是一个不算太小,并且历史上颇有威名的政权。因此分散开来从各个方向进入越地的时候,各中队群都保持着最大限度的谨慎。
春季五月之前的时候,中越边境的气候更类似中国大部分地方的阳春或者夏末,蒙蒙小雨的时节更多,行军中没有预想中的暑热。不过在刚刚越过边境的时候那险恶的高山密林还是让很多官兵感觉到这可能是一场并不算轻松的行动。在几乎没有任何敌军防备和阻挠的情况下,各部队翻越过越地北部的群山密林都花费了将近两天左右的时间。在地图上看着并不算远的地方实际走起来却要花费很长时间。
不过总的来说相比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去过的南越大部分地方。越南北部只有靠近中国边境纵深大概数十里左右的范围内地形似乎比较险要复杂,给人以越地多是这种地貌的感觉。可是大军继续向前的时候,大量的平原丘陵地带就暴露了出来。
两宋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因为体量的庞大而组织涣散的情况并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绝大多数人口一两百万的国家,诸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少政权一样还都尚能保持比较完善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动员力量,哪怕这些力量在这个时代只是象征性的。
因此进入到越地北部的不少重地展开清剿作战之后也很快和当地武装爆发了冲突。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哪怕面对二百多人规模左右的“悍匪”模样的武装,大多数北边的临时武装也大多是望风而逃。只有临近升龙府的一些地方还算有着像样的军事力量。当得到风声和消息的时候,也决定集中出动万人规模左右的大军来清剿这些狂妄自大,竟然敢分散清洗四方的强寇。
多少拥有像样旗号武装的大军从各个方向逼近过来的时候,还是兵力不过二百人上下,很多人在这些日子以来的行军中依然受到不少蚊虫叮咬之苦。并不是那么清爽的天气下也没有办法追求全面防护的部队带来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对方从防护装具与作战队形上看似乎也很像那么回事的时候。
当然,尽管有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升龙府以北前来迎战的陈越军队似乎也没有近战突击的勇气。见自己一方在兵力上拥有很明显的绝对优势,几乎是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就开始用轻箭展开了抛射。
同中原一带的曾经的兵种结构一样,越地武装也是一支以投射兵占绝对主体的力量。原因也很简单,弓箭对于大多数古代正规军来说算不上是很强的兵种,但最顶级和最初级的两端优势比较大。即便是没有多少训练的二斗弓弓手,也比同样条件下没有任何训练的短矛手在湿热不利于铠甲的地方明显要强。更何况还有利于战斗力的集中。
然而这些并没有太强训练的弓手们最大抛射射程明显比四石以上杠杆开弩器强弩发射重箭还要逊色那么一些,在开始试射的时候就遭遇到一百几十支用杠杆开弩器上好箭的重弩的攒射,虽然在百步以外的距离上就算没有干扰也只有不到一半的重箭射中敌群,可是带来的伤亡却仍然有上百人之多。这些连盾牌和完整应对措施都没有的敌群很容易被穿透杀伤一人后面再有一人被杀伤。同时开火的还有整个中队所携带的两门百斤身管左右的青铜野战炮以及一门轻臼炮。七八百发轻霰弹也造成至少几十名逼近过来的强敌倒在弹雨之下。见到那些杀伤效果之后负责指挥的中队长才开始确定:这些看似衣着旗号光鲜的对手也是样子货,前排人身上的铠甲十有八九也不是什么铁甲。
百分之一二左右的伤亡损失对于这种还算像样的弱兵似乎也没有起到太大的震慑作用,上万人军队在军官们的督促之下还是尽可能的向前推进以求让箭雨能够覆盖到对手。
但是在短短前进过程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整个中队从三门轻炮到强弩又接连不断的展开了两轮开火,类似四五百人的伤亡损失就开始让整个围攻的大军徘徊不前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较强的火力威胁之下,虽然能够用轻箭抛射覆盖到多少,也没有多少人认真射箭了。隆隆的炮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整个大军都开始有些退缩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又有几阵沉闷的炮声似乎从遥远的地方响了起来。临近的至少两个中队在发现了大股集结的陈越军队力量之后也靠近过来,并在接近两里左右的地方以炮火展开了覆盖性的打击,给对手的杀伤虽然不是很大,却让刚刚出了升龙府没有多久的越军彻底丧失了进攻的勇气,彻底的溃退了。
当然,或许是因为并不算太远的地方依旧存在的占城军队,各中队都比较谨慎的缘故,并没有贸然的展开分散追击,而是三个中队聚集起来形成一个临时的战斗群继续向升龙府方向赶去。
此时陈征亲自率领的临时远征军主力,也逼近了升龙府附近,并没有着急展开进攻。此时的升龙府看上去比内地很多像样的府城还要逊色不少。如果要进攻绝对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大规模伤亡在城内可能带来的疫情还是不得不顾虑的。当然,还有此时就在升龙府附近不远的占城军队似乎也时刻注视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明初第一豪强 第226章 占城军队
相比陈朝,占城王阿答阿者则是一个更为敏锐的人,在察觉到北面大军行动的一些风声的时候就亲自差懂得汉地官话的使者前来联络。很快,占城方面的来使就来到了升龙府城北陈征所在的临时大营之中。
“尊贵的新朝大军将军,不知这次攻城,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军效劳的没有。。。”使者身边的一名翻译亲自解释道。
张小磊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手下的不少人,面对这种并不需要怎样认真对待的外部势力来使,陈征也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笑着问道:“你说你要为我军效劳。那你知不知道我军究竟是哪一家,叫什么国号,年号又是什么?我家主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风生水起,什么时候夺取天下的呢?我军刚刚进入越地的时候,很多人似乎以为我们不过是寻常的边地匪人。。。”
这一连串的问话,在陈征看来应该是个很大的考验了。在这个信息传递速度并不是很好的年代,对于自己这样一家起事不过两年,闹大不过一年,夺取政权不过以月计的势力来说。很多西南边地的少民部落在最初与自己交锋的时候仍然以为自己是陈汉的军队。
出乎意料的是,仅仅是思索了片刻之后,占城方面的来使就回答道:“我家主公知道中原上朝为新朝,似乎取那汉时王莽所立的年号,或许是万象更新的一样吧。还知道新朝君主原本是东南张周政权军人世家出身,一开始的地位并不算太高,仅仅不过十数名家丁而已。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扫平了关内三国,实是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圣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