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说完,他就又闭上了眼睛。
“那……某要不要将此事禀报牛将军知晓?”张绣又问。
“打败仗的又不是你,领军主将也不是你,何必画蛇添足。”贾诩像是说梦话一般,又冒出了一句。
张绣稍作沉思,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便朝贾诩一拱手:“多谢先生赐教,某告退!”
随后,他便退出了车厢。
张绣离开后,贾诩忽然睁大双眼,小声自言自语道:“秦翼这家伙越来越有意思了,他究竟还有多少本事呢?嗯,某还要继续观察!”
………………
张绣下了马车,又暗自琢磨了一番。吕布此人心高气傲,我若去迎接他,他必然以为我是故意看他的笑话。算了,就按贾先生说的办,装作不知这回事好了。
打定主意,张绣便有意去到驻地的南部,离吕布回来的方向远远的。
又等了约两刻钟,吕布的军队回来了。因为士兵们根本就没与秦翼军接战,因此,倒也非常齐整,依旧一副很威武的样子。
张绣本以为吕布很快就会命人寻他,可谁知,吕布的军队回来后,就立刻就地解散,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忙活着扎营了。吕布本人更是连面都没露。仿佛,吕布的军队不是出去打仗了,而是刚行军至目的地。
一直等到傍晚天黑时分,军营已经扎好,张绣才见到了吕布派过来的一名亲兵。
“张司马,吕将军有令,命你安排好夜间防务,谨防敌军偷袭。”那名亲兵见到张绣,便向张绣传达吕布的命令。
“哦,请转告吕将军,某今夜亲自巡营,绝不给敌军可乘之机。”
“某记下了,告辞!”那名传令兵朝张绣一抱拳,转身就走。
“等等!”张绣忽然喊住了他。
“司马还有何吩咐?”传令兵转身问道。
“吕将军他……”张绣话一出口,又立刻摆手:“算了,你去忙吧!”
传令兵奇怪的看了张绣一眼,便再次向张绣告辞。
张绣本想问问吕布的伤势如何,可他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至今,大半个下午过去了,吕布都没露面,也没有派人告知张绣他受伤的事情,吕布显然是有意躲着张绣。既然如此,张绣也懒得说破此事了。
当天晚上,张绣果然亲自巡营,督查夜间当值的士兵。他在经过中军帐时,分明听见中军帐内有痛叫之声发出。很有可能,是军医在给吕布处理伤口,更换纱布之类的。
张绣依旧没有去探视吕布。
………………
第二日,半上午时分,牛辅带着一千骑兵,赶到了张绣和吕布的驻营之地。张绣在出营迎接牛辅之时,终于见到了吕布。
吕布看上去气色如常,丝毫看不出身上有伤的样子。见到张绣,他只是淡淡的打了声招呼,没有说过多的话。
张绣见牛辅只带了这么点人赶过来,很是诧异。按照事先的计划,他和吕布先至野王城外,择地扎营,次日,牛辅会带大军赶过来。可是,牛辅来是来了,但却只带了一千骑兵。而且,从牛辅赶至的时间来看,他是急行军赶过来的。
牛辅一进军营,就升帐议事。张绣、吕布、贾诩、以及与牛辅一同赶到的胡车儿等将领全部参与帐议。
“中郎将吕奉先何在?”牛辅刚刚落座,就点了吕布的大名。
“某吕布在!”吕布当即起身,朝牛辅一抱拳。
牛辅笑眯眯的看着吕布,问道:“奉先,你可有事向某禀报?”
吕布眉头一皱,心头突突直跳,咬牙道:“禀将军,昨日某率军来此,已将大营扎好,一切顺利,无事可报。”
“是吗?”牛辅忽然冷笑,“那奉先帐下的曹性、郝萌二位校尉为何没来此处?某可是让校尉以上军官全部来此议事的。”
“这……”吕布无言以对了。
“啪”的一声,牛辅忽然一巴掌拍在帅案上,“大胆吕布,昨日你违反某之军令,私自出兵水南关,损兵折将,大败而回,该当何罪?”
吕布一听,下意识看向张绣。
“你不用怀疑是子锦向某报信的,子锦什么都没做!”牛辅说道,“某身为领兵大将,若连尔等的私下行动都无法得知,岂不是笑话?”
“将军,吕某昨日是想,趁秦翼立足未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吕布解释道。
“哼哼,好一个‘你是想’!”牛辅冷笑着打断了吕布的话,“你将某的军令置于何处?你若打赢,将功补过,某尚能看在同僚的份上饶恕于你,可你偏偏败了,损兵折将,弱我士气,你之罪,当斩!”
牛辅此言一出,不但吕布大惊,连张绣也吓了一跳。不会吧,牛辅竟然要斩吕布?
可又一想,吕布违抗军令,的确犯了军中大忌,其罪也的确当斩。
“牛将军,你听某解释……”吕布急忙说道。
“某懒得听你解释,左右,将吕布拿下,推出去斩首!”牛辅大吼道。
帐内两侧,牛辅的亲兵立刻围向吕布。
吕布又惊又惧,下意识的就用右手摸向剑鞘。还没等他的手握住剑鞘呢,贾诩忽然干咳两声,站了起来。
“牛将军,奉先违抗军令,按律当斩。然则,我军还未开始攻城,就斩大将,此乃不详之兆,也会令军士们惶恐。某斗胆为奉先求情,请将军将奉先之过暂时记下,让他戴罪立功。”贾诩朝牛辅一拱手,说道。
吕布感激的看了贾诩一眼,移开了握向剑鞘的那只手。
张绣也起身,对牛辅说道:“将军,某也赞成贾校尉的话。求将军暂且宽恕吕将军,准他戴罪立功。”
牛辅喘了几口气,忽道:“罢了,既然贾校尉和张司马都替你求情,某便暂且饶你一命……”
吕布大喜,急忙朝牛辅拱手:“多谢将军宽恕!”然后,他又朝贾诩和张绣拱了拱手:“多谢二位大恩!”
牛辅道:“某并非宽恕于你,而是暂且记下你的罪过。奉先,你可愿戴罪立功?”
“某愿担任先锋,攻打野王县城。”吕布很识趣,急忙表态。
牛辅摆摆手,道:“攻打野王县就无需你当先锋了。某另有一件任务要派给你。”
“请将军吩咐!”吕布说道。
牛辅忽然看向贾诩:“文和,那件事情,就交给你和奉先了。”
“某得令!”贾诩朝牛辅深施一礼。
吕布愣住了,那件事情?什么事?
张绣也愣了。牛辅和贾诩这是打的什么哑谜?
牛辅看向吕布,说道:“本次出兵河内郡,战前,太师曾制定了严密的战略。有一件任务,必须奉先去办。即便此次你没有犯错,某也会命你去执行这件任务。至于是何任务,自有文和交代于你。记住,你此次是戴罪立功,若再执行任务不利,某定斩不饶!”
“将军放心,吕布定会完成任务的。”
牛辅点点头,又道:“此次行动,你一切要听文和之言,切莫再自作主张。”
“某谨记在心!”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356章 秦翼的忧心
秦翼刚率军抵达水南关,就打了一场大胜仗。虽然,没歼灭几个敌军,但却俘虏了两员敌军将领,这比歼灭一两千敌军更为难得。
河内郡主簿韩浩还没有回野王县城,他全程目睹了秦翼军和吕布军的交战过程。见秦翼军取胜,韩浩比戏志才还要兴奋。他立刻下到关墙,去迎接秦翼回关。
双方见面之后,韩浩一个劲的说,河内郡有救了。秦翼谦虚了几句,便命人将曹性和郝萌分开关押,并立刻让军医官去给曹性包扎伤口。
随后,赵云和徐晃、典韦继续指挥士兵安顿辎重,分派营地,秦翼则上了关墙。
“恭喜主公击退吕布!”戏志才见到秦翼,便朝秦翼道贺。
“小胜而,不值一提!”秦翼笑嘻嘻的说道。
华雄看到秦翼,却是一言不发,脸上表情也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还有那么一点尴尬。
“华都督,你要不要去见一见曹性和郝萌?”秦翼直接问华雄。
“他二人可曾受伤?”华雄犹豫了一下,问道。
秦翼道:“曹性肩头被某射了一箭,不过无性命之忧。郝萌只是落马时摔到了,并未受伤。”
“那……请府君派人救治一下曹性可好?”华雄继续道。这还是他第一次称呼秦翼为“府君”。
“我已命军医官去给曹性看伤了。”秦翼说道,“华都督若不放心,不妨亲自去看一下。”
华雄想了想,摇头道:“算了,某与他二人见面,彼此都尴尬。”
说完,他就向秦翼和戏志才拱了拱手,又道:“某有些乏了,先下去休息了。”
“都督自便!”秦翼冲华雄点了点头。
华雄在几名士兵的陪同下走下了关墙。
秦翼与戏志才并肩站在关墙上,向南方眺望。
“这才刚开始,等牛辅的大军来了,就要有一场大战了。”戏志才说道。
“是啊,我军虽然小胜,可真正的大战,还没开始呢!”秦翼也感慨道,“董卓正在给牛辅补充兵力,这场战事,对邺城朝廷来说危机四伏,如果不能取胜,一切休矣!”
戏志才转过头看向秦翼:“主公莫非认为我军没有胜算?”
秦翼苦笑道:“我实在没有把握。北方,公孙瓒大军压境,袁绍才掌控冀州不久,能否抵御住公孙瓒的进攻,实在难说。河内郡这儿,也同样压力倍增。”
说到这儿,秦翼长叹道:“这场大战来得太突然了,我们根本来不及从容调兵应对。”
戏志才沉默了一会儿,也说道:“主公,戏某也跟你交个底。此战,我也同样没有把握。如果此战能胜,府君必会再上层楼,至少,袁绍会表奏你一个并州刺史的空头职位。但此战若败,我们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守住上党郡。但若牛辅进入了并州,今后,他也必会攻打上党郡。”
秦翼道:“先生就别安慰我了。哪有最好的结果。此战若败,我们在并州必然无立足之地了。”
戏志才笑了笑:“主公能想到这一点就好。如若真到那时,主公有何打算?”
秦翼道:“很简单,带兵投靠曹操。”
其实他心里却在想:要是守不住上党郡,我估计就会被系统给毁灭了。
戏志才一愣,便问秦翼:“府君就没考虑过向董卓投降?”
“呵呵,从去年开始,我几次三番坏了董卓的谋划。不说其它,单说邺城天子就是我从董卓的毒手中救出来的,就凭这一点,董卓怕是早已恨我入骨了。我若投降,董卓岂能善待我?”秦翼苦笑道。
稍顿,他又道:“再者,董卓乃国贼,人人得而诛之,秦某虽然算不上英雄,也不屑与此国贼为伍。”
戏志才点点头:“主公说的对,董卓虽然势大,可他并无霍光之才,早晚必败。”
秦翼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先生,你对后面的战事,可有谋划?”
戏志才道:“我们初来乍到,牛辅也还未攻打野王县,诸事难料。我们虽然是来救援河内郡的,但是,水南关乃北上河内郡的咽喉之地,因此,我军的首要任务,是保住水南关不失。”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翼说道,“如果实在抵御不住牛辅,也只能将曹仁那两千多兵力召来助战了。既然王栩给了咱们扼守水南关的机会,总比坚守天井关要强。”
就在这时,韩浩上了城墙。他朝秦翼和戏志才拱了拱手,说道:“秦府君、戏先生,某是来向二位辞行的。”
秦翼一怔:“韩主簿要回野王城吗?”
韩浩点头:“府君大军已进驻水南关,韩某任务完成,也没必要继续逗留了。再者,某也想将府君大胜吕布的消息告知我家郡丞及一班同僚,也好给他们提振一下士气。”
“可是,吕布才撤军不久,韩主簿若遇上吕布军……”秦翼提醒道。
韩浩道:“正是因为吕布刚撤军,韩某才来辞行的。趁着他还没喘过气来,某立刻回城,否则,等吕布封锁了道路,某怕是回不去了。”
“那好吧,某派人护送韩主簿。”秦翼点头道。
随后,秦翼便派裴继带领一百骑兵,加上韩浩自己带的五十名亲兵,一同护送韩浩出关,回野王县城。秦翼还叮嘱裴继,让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打探一下吕布和张绣的动向。
天黑时分,裴继带兵返回。他向秦翼禀报说,吕布和张绣的军队正在扎营,并无异动。秦翼也便放心了。同时,裴继也带回了王栩写给秦翼的亲笔信。信中,王栩再次向秦翼表示感谢,并请秦翼守好水南关,与他保持联络。
一夜过后,第二天中午时分,秦翼得到斥候禀报,牛辅率一千骑兵抵达野王县城。
天黑时,斥候再报:樊稠、王方、李肃三人率八千兵马抵达野王县城,与牛辅会合。
得知这个消息,秦翼大吃一惊。樊稠和王方的名字,之前一直没有出现在斥候探明的消息中。这二人既然也来野王县了,那定是董卓后来才派过来的。由此,更加验证了他之前的推断,董卓正在给牛辅大量补充兵力,这是有意掀起一场大战。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357章 军情变化
张绣和吕布的先头部队有四千人,牛辅率一千骑兵赶至,樊稠、王方、李肃又率兵八千抵达野王县,如此一来,牛辅的兵力就达到了一万三千人。
一万三千大军,听上去不算多,可是,这只是攻打一个郡治的兵力,就已经不算少了。此时,诸侯割据的局面才刚成形,能够集结起一万兵马的郡治,可以说凤毛麟角。
就拿河内郡来说,整个河内郡,所有兵力加在一起,也只不过一万出头。但是,一郡之地还有那么多县地要守,兵力一分散,能集结机动的兵力,最多一半。王栩也只不过集结了四千兵力驻守野王县。就算加上秦翼的援军,也只是七千出头。
不过话说回来,秦翼和王栩有关城可依,打的是防御战。七千兵力对敌一万三千兵力,单就人数来说,还是占优势的。
但是,打仗可不是单靠兵力多少来决定胜负的,最多的因素,还是兵员素质。牛辅军来自长安,属于朝廷嫡系,士兵基本上都是职业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王栩的河内守军,大多数都是亦农亦兵的郡兵,战斗力差了牛辅军一大截。
再说秦翼,他到并州之后,虽然一直苦练兵马,但因为他的兵马是先后扩充的,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能够称得上精兵的,只有一千人。剩余的两千人,虽然比河内郡的士兵要好一点,但比起牛辅的士兵来还是弱了一些。虽然,秦翼麾下还有从曹仁那里借过来的八百人,但这八百兖州兵的素质,还比不上上党郡的士兵。
如此一分析,王栩和秦翼的胜算极小。
得到牛辅大军抵达的消息,秦翼压力倍增。
好在,秦翼如今占据数座险关,即使守不住水南关,也还可以退守天井关,再加上曹仁在天井关还有两千人,他尚有挡住牛辅军的信心。至于能不能帮王栩守住河内郡……尽人事听天命吧。
秦翼本以为牛辅会在第二日就攻打野王县,或者是出兵封锁水南关。但是,整整一天时间,牛辅军都没有动静。
这虽然有点反常,但也可以理解。牛辅军刚至,总要喘口气。要安顿好这一万三千多大军,也需要时间。
然而,让秦翼意外的是,一连五天,牛辅军一直没有动静。他们就像是来野王城度假一般,每天在军营中呆着。既不出操,也不打仗,也没有发现有新的兵力补入。
这就不正常了。兵贵神速,牛辅军耗的时间越长,就越给守军留足准备时间。而且,牛辅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也是大问题。多耗一天,就多浪费一天的粮草,牛辅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可他为什么偏偏这么做了呢?
秦翼召集众人商议一番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牛辅必定是在等候某件事情发生。有可能是其它战线的消息,也有可能是董卓还有别的命令会给牛辅。说白了,牛辅是在等待最佳的作战时机。
可这个最佳的作战时机会是什么呢?戏志才提出,要防范董卓另派兵马攻打襄陵。
戏志才一提到襄陵,秦翼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在此之前,他不认为牛辅会两线作战,那是基于牛辅的作战目的是进入并州这一结论。牛辅的兵力也只限于一万人,他既然想走东线进入并州,那就没有余力再攻击西线。
可是如今,战事已经扩大了,对阵的双方,也已不是秦翼、杨奉和牛辅,而是长安朝廷和邺城朝廷。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已经算是国战了。敌军的主帅,也由前线的牛辅变成了身在长安的董卓。
董卓完全可以再派一支兵马攻打襄陵。如果襄陵被攻破,那董卓的兵马就能直入并州。然后,既可配合牛辅攻击秦翼背后,也可从上党郡东进,攻击邺城朝廷。
听了戏志才的分析,秦翼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董卓真会像戏志才分析的那样做,可就太歹毒了。他这是要三线作战,一举灭亡邺城朝廷啊。这样的战略构想,这样的步步为营的手段,一般人绝对想不出来,定是出于李儒和贾诩之手。
秦翼当即给杨奉写了一封信,将戏志才的分析告诉杨奉,提醒他万不可大意。如果董卓真派兵攻打襄陵,杨奉顶不住的话,也不要强撑,秦翼会分出兵力去支援杨奉的。
虽然,议事结束后已至深夜,但秦翼还是派人将这封信送了出去。军情如火,一刻也耽误不得。
然而,就在秦翼刚刚就寝之时,忽然被裴寂叫醒。裴寂告诉秦翼,杨奉派人送信来了。
秦翼立刻起床,接见了送信之人。
接过杨奉写的信,打开一看,秦翼就傻眼了。
在信中,杨奉告诉秦翼,前天傍晚时分,斥候探明,董卓军的董越、杨定率兵五千,出函谷关北上,初步判断,他们的目标正是襄陵城。按敌军行军速度看,应该会在两天后抵达襄陵。
一切,都如戏志才所料。牛辅原来是在等候董越、杨定这支兵马的消息。他定是想与董越、杨定同时发动攻击,这才一直在干耗时间。
秦翼刚看完信,戏志才就进入了中军帐。他一边走,还一边系着袍子,显然也是刚刚起床。
“先生来得正好,看看这封信吧。”秦翼也顾不上跟戏志才客气了,直接把那封信递给戏志才。
戏志才看完信,就叹气道:“董卓好大的手笔!这场战事,他至少已经谋划了三四个月,否则,不可能布置的如此从容,简直行云流水一般流畅。”
“是啊,董卓军一点点增兵,一点点扩大战事,让我军完全陷入了被动局面。”秦翼也感慨道,“打仗,一般都是能调动多少兵马就调动多少兵马,一举发动,造成大军压境之势。可董卓这次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添油战术,起到的效果,却超乎想象。我军已一点一点的落入他的圈套了。”
戏志才沉思片刻,便道:“目前还不是最坏的结果。董越、杨定只率兵五千,不一定能攻破襄陵城。怕就怕,董卓还有后手。”
秦翼苦笑道:“光是如今的情况,我军就已难于应付了,董卓若还有后手,我军就真的危险了。”
戏志才道:“再危险,也得应对。襄陵城尚有一战之力,我们不必管杨奉,还是先看一下牛辅的动向吧。如果某所料不错,明日牛辅军必会开始与我军交战!”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358章 董卓的杀招
第二天,牛辅果然对河内郡发起了攻击,但是,也仅仅是发动了一次试探性攻击,只出动了一千人。战斗历时不到半个时辰,就草草结束了。双方的伤亡都很小。野王城也没被攻破。
随后,牛辅收兵回营,这一天的时间内,再没动静。
转日,牛辅派张绣率领三千人封锁了水南关通向野王县城的道路。但秦翼的斥候依旧可以通过山间小路,打探到野王县城的动向。据斥候说,牛辅将驻营之地由一处变作了三处,对野王县城形成了三面合围,只留城东没有驻军。
整整一天时间,牛辅军都在扎营,并未发动对县城的攻击。水南关也同样没有受到张绣的攻击。张绣只是在距离水南关十里的地方,沿路设寨,兵营绵延出十多里,一直延伸到野王县北部,与牛辅的军营连接。
秦翼本以为牛辅会在翌日攻打野王县城,然而,牛辅并未攻城。
这一天,秦翼又收到了杨奉派人送来的书信。杨奉说,董越、杨定在襄陵城以南十里扎营,一连两天,每天都带兵到襄陵县城外耀武扬威,可就是不攻城。
不对劲,很不对劲。董卓军远道而来,按说应该速战速决,可无论是牛辅还是董越,却都好像一点都不着急。难道他们的军粮多到怕发霉,士兵们胡吃海塞吃撑了,故意来这边溜腿儿?
董卓军一定还有别的阴谋!
秦翼就此事和戏志才、徐晃、赵云、典韦等人进行商议,众人都得不出准确的判断。最后,戏志才提议,审问一下俘虏。
秦翼这才想起,他竟然把那三个俘虏给忘了。于是,他立刻对曹性和郝萌分开提审。
秦翼向他们询问董卓军的战略部署。可这两人的官职太小,他们知道的事情,还不如秦翼多呢。
秦翼也去问过华雄,可那家伙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态,对秦翼说,别说我不知道董太师的部署,就算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你。你我可是有约定的,你能打赢这一仗,我就归顺你。你若打不赢,就放了我。我华雄现在就是一个旁观者,我不会逃跑,但也不会帮任何一方。
1...100101102103104...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