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一同陪秦翼会客的,还有戏志才、郭嘉和王景。
“王兄,不知你来上党郡,所为何事啊?”
直到喝了一会儿茶,秦翼才问起王植来上党郡的原因。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定是王植得知自己成为了并州刺史,这才来拜访自己的。至于王植的目的是善是恶,尚不可知。
王植道:“秦贤弟,某是路经上党郡,特来拜访贤弟的。”
“路经?”秦翼愣了一下,“王兄是要去哪儿?”
王植道:“族兄王允表奏我为司隶校尉,我这是要去长安上任。”
一听此言,秦翼和戏志才、郭嘉对视了一眼,三人都大感意外。
王植继续说道:“董卓伏诛后,原司隶校尉董旻一同伏法就掳,族兄王允便表奏某为司隶校尉,天子也已应允。”
“哦,恭喜王兄高升!”秦翼恍然大悟,连忙向王植道喜。
董旻是董卓的弟弟,董卓既已被诛,那他的家族也肯定覆灭了,董旻也难逃一死。这王植和王允同出一门,都是太原王氏子弟,王允表奏王植为司隶校尉,显然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司隶校尉,与一州刺史平级,乃京畿地区的监察官。
王植微微一笑,又道:“秦贤弟,你现今已为并州刺史,不知何时去太原上任啊?某在动身之前,已经命人将久闲的刺史府进行了重新整修,就等着贤弟赴任了。”
秦翼一听此话,心中又惊又喜。王植这话的意思,显然是支持自己当这个并州刺史了。虽然,王植要去长安了,但太原郡的官员全是王植的旧属,自己有了王植的支持,太原郡的官员就不敢作梗了。
“王兄,你竟如此为小弟考虑,小弟真是……真是不知该说什么了。”秦翼大喜之下,连忙朝王植拱手。
王植摆摆手,道:“族兄王司徒曾写信给我,言到秦贤弟的并州刺史之位,也是他向天子表奏的。于公于私,我没有理由不帮贤弟啊!”
秦翼心道:反正你要离开并州了,以后也不会跟我同城为官,产生交集了,你临走之前,做这个顺水人情,既卖好了王允,又卖好了我,却是惠而不费。
“多谢王兄关照小弟!”秦翼再次朝王植拱手。
王植笑着回了一礼,随后就看向王景:“贤侄,如今长安已经安定,你是否要随我一同回长安呢?”
王景犹豫了一会儿,问道:“族叔,不知我父亲是如何安排的?”
王植道:“令尊说,你已经大了,此事听凭你自己做主。”
王景沉思片刻,便道:“族叔,蔡中郎已在上党郡成立了一座书院,我打算拜在蔡中郎门下,用心读书,就暂且不回长安了。族叔只需帮我带一封书信给父亲即可。”
“好好好,贤侄有此上进之心,令尊若得知,定然会支持你的。”王植点头道。
就在这时,裴继忽然进了二堂,直接走到秦翼跟前,对秦翼小声说了几句话。
秦翼的眉头一下皱起,转头看向王植,说道:“王兄,太原郡郡丞崔宏发六百里加急军情来上党郡。王兄可知发生何事了?”
王植的眉头也一下皱了起来,摇头道:“我离开太原时,并无战事发生啊!”
秦翼便朝裴继说道:“让太原郡的信使进来吧。”
“诺!”
裴继拱手告退,过了一会儿,他便领着一名满身尘土的士兵走进了二堂。
那士兵朝秦翼一拱手:“见过秦使君,我奉我家郡丞之令,有加急军情送交使君。”
说完,他便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递给了裴继。
裴继验看了一下火漆,打开竹筒,从里面抽出一卷白布。他刚要把东西拿给秦翼,秦翼却道:“先给王使君看一下。”
王植一怔,便摆手道:“贤弟不必如此,某已离任,崔郡丞的军情是发给贤弟的,就由贤弟观阅即可。”
秦翼也便不再客套,从裴继手中接过了那封信。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440章 雁门狼烟(下)
“九月十二,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与其弟呼厨泉、原并州刺史张扬,共同领兵一万,攻打雁门关。雁门关告急,雁门郡太守聂彦向太原郡求援。由于王兄已离开太原,崔郡丞自己又不敢擅做主张,这才写信给秦某,让秦某速去太原,定夺此事。”
看完信,秦翼一边让裴继把信拿给王植看,一边简略的说了一下信的内容。
“南匈奴竟然敢叩关?”王植大吃一惊。
戏志才和郭嘉听完秦翼的陈述,也都皱起眉头。
秦翼道:“去年,於夫罗和张扬曾至河内,参与讨伐董卓之战。但后来於夫罗反叛,挟持张扬逃走。途中被袁绍部将麴义追至,大败一场。随后,张扬和於夫罗便一路北逃,不知所踪。想不到,时隔一年,他们定然又想杀回并州了。”
戏志才道:“南匈奴内附以后,虽然朝廷在并州划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在并州生活,但其王庭依然在关外,南匈奴也有近半人口在关外放牧生活。於夫罗和张扬去年定是逃向关外,与南匈奴残部会合了。秋收刚过,他们就攻打雁门关,定然是奔着打草谷而来。”
郭嘉微微一笑:“也许,那张扬还想继续当他的并州刺史。”说到这里,他便看向秦翼:“主公,你的麻烦来了。”
“奉孝,我的麻烦难道不是你的麻烦吗?”秦翼满头黑线的说道。
“不不不,不管主公是当刺史还是当郡守,抑或当县令,我都是主公的属下,吃喝不愁。因此,张扬叩关,只是主公的麻烦。”郭嘉狡辩道。
“奉孝,你说的还真特么有道理!”秦翼气笑了,忍不住朝郭嘉爆出了粗口。话一出口,他才意识到还有王植在场,便有些尴尬了。
幸好,王植还在专心看信,似乎没有听见秦翼说粗话。
秦翼自己也搞不明白,他一遇上这个郭嘉,说话就会变得非常随便。这与他和戏志才说话时的小心翼翼,谨守礼度完全不同。
就连戏志才都埋怨郭嘉,把秦翼给带坏了。郭嘉对此却说,秦翼是本色毕露,以前只是跟戏志才藏着掖着而已。戏志才也拿这两人没有办法了。
王植看完了信,便问秦翼:“贤弟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秦翼道:“保境安民乃是秦某职责所在。南匈奴就是白眼狼,降了叛,叛了降,降了再叛,叛了再降。这次,既然他们敢再次反叛,那秦某就一定要打痛他们!”
王植稍稍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便道:“贤弟,我走之前,已经叮嘱过太原郡一干僚属,让他们全心全力辅佐贤弟。贤弟到太原之后,对太原兵马尽管放心使用。”
秦翼点了点头:“我会酌情调动兵马前往雁门关的。”
王植又道:“本来,王某还打算叨扰贤弟数日,可如今军情紧急,王某就不多耽误贤弟为国尽忠了。今日我便继续南下。”
“这……”
王植又摆摆手,道:“贤弟不需多言,军务要紧。另外,王某还有一事相求。”
“王兄有何事,尽管吩咐。”
“王某此次南下,并未带家眷,我的家眷依然留在太原郡,还请贤弟妥为照拂。等愚兄在长安安顿下来,自会派人来接走家眷。”
“王兄放心,小弟定会照顾好王兄的亲人。”秦翼很痛快的答应了。
王植又道:“另外,太原郡郡丞崔宏,自我出仕就一直辅佐于我,我用顺手了。若不是贤弟还未至太原,无人与崔宏交接,我定会带他一起南下前往长安。贤弟至太原后,还请尽快安排人与崔宏交接,也好让他尽快来长安助我。”
“此事某记下了。”秦翼点头道。王植要走崔宏,正中他的心意。太原郡的太守和郡丞都走了,也利于他尽快掌控太原郡。
王植犹豫了一下,又道:“贤弟,太原郡诸属官,能力有强有弱,性情也大相迥异。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曾是王某的部属,王某不得不替他们多考虑一下。贤弟去太原后,太原的官员若合用,贤弟便留用,若有不合贤弟心意的官员,贤弟也不要苛责他们,不妨打发他们来长安寻我。”
一听此话,秦翼对王植有些肃然起敬了。此人能为部属如此考虑,人品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王兄,你的托付,秦某谨记于心!”秦翼站起来,朝王植真诚的一拱手。
王植也站起,还了一礼,又道:“贤弟,既然军情已送至,贤弟定然要急于议事。王某就不打扰贤弟了。还请贤弟安排一房舍,让王某歇歇脚。”
秦翼道:“那小弟也不矫情了。王兄且去后院歇息,待午间时分,秦某设宴,与王兄一醉方休。”
“哈哈,固所愿,不敢请而!”
随后,秦翼便让裴继引着王植去后院客房休息,他和戏志才、郭嘉仍然留在二堂,商量事情。
“二位,军情如火,我打算尽快赶去太原,不知你们意下如何?”秦翼向戏志才和郭嘉问道。
戏志才道:“原先,我们还担心王植会不欢迎我们去太原,如今,王植既已离任,崔宏又主动邀请主公去太原,那我们便顺水推舟,入主太原。”
郭嘉笑了笑,说道:“用主公的话说,瞌睡来了正好有人送枕头。这下,主公便可坐实并州刺史的名分了。若主公能击退於夫罗和张扬,借大胜之威,又有邺城和长安两位天子的任命诏书在手,并州各郡,定能传檄而定!”
秦翼点了点头,又道:“我担心的是,於夫罗和张扬率军一万,我军兵力单薄,不足相抗啊!”
戏志才道:“主公,你如今已是并州刺史了,眼光竟还停留在上党郡一郡之地?不错,咱们上党郡的兵马是不多,可并州各郡的兵马,却都归主公调动啊!即便如今其他郡县的兵马未必会服从主公调动,但雁门郡和太原郡定然会服从主公调动的。”
“对呀,我现在能调动三郡兵马,还怕他张扬和於夫罗作甚!?”秦翼也一下转过弯来了。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440章 赴任太原
秦翼与戏志才商量一番后,决定先给太原郡写封回信,让崔宏先酌情调动一批兵马去雁门关增援。信中,秦翼还告知崔宏,他会在尽快赶去太原。
写好信之后,秦翼把这封信又拿给王植看了一下,请王植一同署名。随后,便派人将信送出。
当天中午,秦翼设宴款待王植一行。吃过饭后,王植便向秦翼告辞,奔赴长安。
同一天,秦翼向他治下的潞县、沾县、壶关县、高都县全部发去公文,要求各县文武主官明日前来长子县议事。
次日,秦翼手下主要文武官员齐聚上党郡府衙。文官有戏志才、郭嘉、卫觊、杜畿、杜普、司马素、戴攸、周琦。武将有徐晃、赵云、张辽、华雄、廖化、何盖、周仓、裴继。
这些人有的是秦翼自己招揽的人才,有的是秦翼在攻城略地收降的人才,还有是并州原先的一县长官,后来归顺秦翼的。除了司马素和杜普,其余人都可以算是秦翼的嫡系下属了。
司马素是高都县县令,杜普是沾县县令。这两位县令,秦翼都曾经与他们打过交道,远比其他县的县令要亲近一些。因此,秦翼也把他们召来了。
这次议事的主题有两个,一是调整这些人的职事;二是调兵去往太原。
秦翼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左右两侧这十六名文武官员,心中不由地豪情大发。原先历史上,人家刘备最初的追随者只有关羽、张飞二人,人家最后都打下了一大片基业。而我如今已有这么多人才,比刘备可强多了。
不说刘备,就是现在的曹操、袁术等诸侯,他们的属下之中,能在原先历史上留名之人,恐怕也还没我多。
“诸位,秦某自去年来并州,从潞县县令做起,一年时间之内,竟升任并州刺史。秦某自知无甚才干,能有今日之位,全赖诸位鼎力相助。秦某在此谢过了!”
秦翼简单的说了一句开场白,就起身朝众人拱手行礼。
众人连忙起身还礼。
重新落座后,秦翼便道:“昨日,某收到太原郡郡丞崔宏的急报,南匈奴攻打雁门关,雁门郡太守聂彦向太原郡求援。崔郡丞崔某尽快赶去太原,正是就任并州刺史,以便指挥御敌。”
稍顿,秦翼继续说道:“今日将诸位召来,是想对诸位的职事进行一番调整,以便能稳定上党郡,让秦某放心去太原上任。”
说完,他便看向戏志才:“戏先生,就由你宣布一下决定吧!”
戏志才起身,从案几上拿起一张纸,念道:“并州刺史秦使君手令,戏忠为別驾从事,郭嘉为治中从事,赵云为兵曹从事,卫觊任上党郡太守兼长子县县令、徐晃任上党郡都尉,杜普任上党郡郡丞,周琦任沾县县令、司马素任壶关县县令、何盖任高都县县令,戴攸任潞县县令,周仓任高都县县尉,裴继任壶关县县尉。余者随秦使君赶赴太原。”
戏志才念完手令,秦翼便问:“诸位,对于职事调整,可有不同意见?”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使君调遣!”
秦翼点点头:“既然诸位都没意见,那某就按名单所列职事,上奏朝廷。不过,这只是走个过场的事情。在朝廷的诏令下来之前,诸位就要尽快完成交接,便以五日为期好了。”
“诺!”
这次职事调整,秦翼将上党郡南北两县的县令杜普和司马素都调离了原县。杜普改任上党郡郡丞,司马素改任壶关县县令。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边县动乱。对杜普,他还比较放心,可对司马素这个吝啬鬼他却一点也不放心。因此,他才为杜普升官,却把司马素平调至壶关县任县令,还让裴继担任壶关县县尉,省的司马素给他添乱。
沾县因为紧挨太原郡,秦翼也不怕受到攻伐,因此,安排了原上党郡主簿周琦去任县令。而最南端的高都县,却与河内郡搭界,秦翼倒不担心河内郡的王栩会攻打上党郡,但如今张济和吕布已占据雒阳,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攻打河内郡。若王栩被张济吕布攻灭,难保张济和吕布不会对上党郡生出觊觎之心。
因此,秦翼派何盖这员老成之将任高都县县令,还把周仓调整为高都县县尉,以辅佐何盖守好上党郡南部门户。这何人的才干虽然不高,但胜在稳重,高都县有天井关险要之地镇守,只要何盖和周仓不出关冒战,便至少能守住天井关数日,等待援兵。
这次调整,秦翼当初来并州时带来的原班人马,就只留下了徐晃和周仓、裴继三人。这三人都是武职,徐晃为上党郡最高武官,再有周仓和裴继相辅佐,就如同三驾马车,定能镇住场子了。
议定此事后,秦翼便发布了调兵命令。他打算领三千兵马去太原郡上任,这三千兵马,便是曾经参与过抵抗牛辅之战的兵马。戏志才、郭嘉、赵云、张辽、华雄、廖化、杜畿皆随行。
会议结束后,秦翼把卫觊、杜普、徐晃、周仓、裴继留下,又单独开了个小会,叮嘱了一些事情。
虽然,他要去太原郡赴任了,但上党郡乃是他的基业所在,他重要的施政工程也全在上党郡,因此,对于他离开之后的施政方略,秦翼把大体的思路向卫觊等人一一交代。
所涉及的主要事情有三项:一是书院的建设;二是黄石崖铁矿的生产、三是新式农业耕作技术的推广。
这三件事,关系到秦翼的人才计划和今后军事、工业、商业的发展计划,他要让上党郡成为并州的示范郡,同时,也成为他今后执政并州的大后方基业。
卫觊等人将秦翼的叮嘱一一记下。
当天,秦翼便与卫觊完成交接,将上党郡交给了卫觊。同时,军队也开始调动集结。
第二日,秦翼又去了一趟蔡邕家,向蔡邕告辞。
隔了一日,秦翼便率领三千兵马,从长子县启程,赶赴太原郡。他所带主站兵马全是骑兵,但此次去太原乃是常驻,还要打仗,因此所带辎重颇多,行军速度也快不上去。
走了半日,秦翼就耐不住性子了,他留下戏志才、杜畿和华雄率一千人护送辎重而行,他自己则与郭嘉、廖化、赵云、张辽带领两千骑兵,带足干粮,脱离辎重队,快马加鞭赶赴太原。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441章 兵发雁门
秦翼一行快马加鞭,第三日便赶到了太原郡的首县晋阳。
晋阳城南门外,太原郡丞崔宏率领太原郡一班文武将秦翼、郭嘉、赵云迎进城中,张辽和廖化率领军队在城外扎营。
“崔郡丞,雁门关如今战情如何?”在府衙二堂刚一落座,秦翼就像崔宏问道。
崔宏道:“前几日,某接到使君和王太守的联名书信,便派出一支两千人的军队,由本郡都尉索超率领,赶赴雁门关增援。就在昨日,某收到索超送回的书信,他们已抵达雁门关。
“据索超信中说,张扬、於夫罗曾对雁门关发起三次大的进攻,但都没有攻破关口。如今,张扬、於夫罗已率军向北后退二十里扎营,不知下一步有何打算。”
“那我大汉军队损失如何?”秦翼又问。
崔宏道:“索超信中并未谈及此事。”
秦翼点点头,便道:“诸位,军情如火,秦某虽已来太原,但一时之间,却还不能就任并州刺史。某打算明日便率军前往雁门,郡中之事,还望诸君恪守本职。”
“诺!”太原郡众文武齐声应诺。
秦翼又道:“某派即将就任并州別驾的戏忠护送辎重在后,预计他们三日后能抵达晋阳。届时,不管军政事务,崔郡丞与诸位可与戏別驾商议。”
“使君尽管放心北上雁门,我太原郡上下,必听从戏別驾吩咐。”崔宏说道。
“崔郡丞,如今太原还有多少可供调动的兵马?”秦翼问道。
崔宏道:“太原郡全部兵马加起来,只有四千出头,如今已调派两千前往雁门郡增援,剩下的兵马,却是不能再调动了。”
“那雁门郡有多少兵力?”
“雁门是边郡,兵力要多一些,大概有六千。”
“秦某如今带了两千人前来,加上崔郡丞派出的兵力,以及雁门郡原有兵力,就已达到了一万人,这个数量与南匈奴兵力相同。但若刨除雁门郡各县留守兵力,恐怕还有两到三千的缺口。不过,我军有雁门关坚守,足以抵消兵力不足的劣势了。”
崔宏皱了下眉头,说道:“使君,恕某妄言,如果南匈奴增兵的话,我军兵力还是有些不足。还望使君不要大意!”
“南匈奴还会增兵?”秦翼一怔。
崔宏道:“某在太原郡为官已五年。从以往南匈奴历次反叛犯我大汉边境的情况来看,他们很少只集结一次兵力攻打长城关隘。匈奴人全民皆兵,他们若攻打不下关隘,便会一次次征集兵力补入前线。因此,使君不可不防。”
秦翼重重点头:“崔郡丞所言,某记下了。”
………………
秦翼的军队只在晋阳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继续赶路,前往雁门郡。粮食补给却换成了晋阳提供的。昨日,崔宏动员晋阳县的官差、士兵全部动手,为秦翼的军队赶做干粮,也忙了整整一下午。
骑兵行军速度快,只用了三天,秦翼的军队就纵穿太原郡北部地区以及整个雁门郡,于第四天上午抵达雁门关。
雁门关,乃东周时期赵武灵王为抵御匈奴下令所建。其后,历朝历代多有维护、整修和扩建。
雁门关并非独立的关隘,而是由十多个大小不一的隘口和堡城所组成的系统系防御工事。广义上的雁门关长约十多里,几乎每隔一里就有一处隘口或堡城。
此时的雁门关主关还不叫雁门关,而是叫做“铁裹门”。主关是一座边长约一公里的小城。平时,城内驻守军队以及士兵家属,甚至还有一些小商小贩。边军不同于内地的军队,他们平时也要耕种屯田,以供自给。
实际上,雁门关相当于一个小县城,其守关主将称为雁门关镇守校尉,与内地县令平级。
秦翼率军来到雁门关外,便立即前往校尉府议事。秦翼端坐主位,郭嘉、赵云、张辽、廖化、以及雁门郡太守聂彦、雁门郡都尉蒋平、太原郡都尉索超、雁门关镇守校尉李桢在下方左右两侧就座。
“聂太守,如今雁门郡有多少兵力参战?”秦翼向聂彦问道。
聂彦道:“雁门关本有守军两千,匈奴人来袭,某又调兵一千五赶来增援。此前,匈奴已发动三次大的进攻,小规模的骚扰几乎每天不断,历经数战,雁门关损兵约五百。后来,太原郡索都尉率兵两千来援,再加上使君带来的两千人,现共有兵力约七千人。”
“匈奴那边还剩多少人?”秦翼又问。
聂彦道:“匈奴本集结兵力一万,数战后,损兵约一千出头,前日,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又率兵五千增援,匈奴现有兵力约一万四。”
秦翼眉头一皱:“匈奴人增兵了?”
“是的!”
这时,郭嘉忽然说道:“据某所知,匈奴左贤王於夫罗和右贤王去卑因争夺单于之位,水火不容。虽前有於夫罗得我大汉支持,继任南匈奴单于之位,但去卑一直不认可。这两人还曾打过数仗,於夫罗被去卑赶进了并州,只得追随张扬混日子。如今,去卑竟来增援於夫罗?”
聂彦点点头:“郭治中说的没错。於夫罗与去卑以前的确不合。但匈奴人一直如此,平时各部不合,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司空见惯。但一旦反叛我大汉,各部又齐心协力了。
“那於夫罗本已内附我大汉,但在去年,他挟持张扬反叛大汉,逃归南匈奴故地。据某得到的情报,於夫罗和去卑在去年下半年也曾打过几仗,但一直没分出胜负。后来这两人便握手言和,谁都不当单于,仍以左右贤王身份治事,各守本部草场。
1...125126127128129...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