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天羽?你怎会在此?”
秦翼正低头沉思着,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却见孙坚正朝他走过来。
“文台将军。”秦翼连忙朝孙坚拱手。
孙坚道:“我正欲去驿站寻你,不想你竟来县衙了。”
秦翼诧异道:“将军去驿站寻我有何事?”
孙坚道:“昨日,你不是让我问一下袁绍,如何安排你的官职吗?今日一早,袁绍就告知我,欲表奏你为羽林骑尉……”
不等孙坚把话说完,秦翼就苦笑道:“将军别说了,此事已经被我搞砸了!”
“你说什么?此言何意啊?”孙坚茫然道。
秦翼道:“今日一早,徐公明去驿站寻我,说是弘农王召见我。徐公明对我说了袁绍欲表奏我为羽林骑尉之事。我一想,当这个羽林骑尉,两头受气,还不如到地方上当个县令呢。”
孙坚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听闻光禄大夫已被袁绍许给了王匡,将来组建羽林军,也必然全为袁绍和王匡的军卒,天羽根本无法掌控羽林军。”
秦翼道:“袁绍已然答应我,让我到潞城县当县令。”
“这是好事啊!县令虽然是小官,可终究是一方长官。你毫无为官经验,不妨放下身段,先从县令做起。”孙坚惊喜的说道。
秦翼观察了一下孙坚的神色,见他不像是故意取笑自己,便道:“将军,难道你不知道,潞城县是在并州上党郡吗?”
孙坚道:“天下县治多如牛毛,原本我确实不知道潞城县在何处?但袁绍欲表奏你为潞乡侯,我特意寻王匡打听过,便知晓潞城县为上党郡属县了。”
“那你还说是好事?”秦翼更加疑惑了,“袁绍已然告诉我,并州如今归董卓管,我去当潞城县令,这不是送死吗?”
孙坚愣了一下,立刻大笑:“哈哈哈,天羽啊,袁绍是在吓唬你呢!”
“此言何意?”秦翼忙问。
停住笑声,孙坚正色道:“并州刺史原为丁原。十常侍诛杀何进做反,丁原率兵进雒阳。后来董卓招降丁原义子吕布,丁原被吕布杀死。董卓便自领并州牧。但他入朝弄权,却未去并州赴任。”
“那并州如今被谁掌控?”
“自丁原死后,并州群龙无首,各郡太守拥兵自重,画地为牢,只守着自己的属地,却不相往来。再后来,董卓表奏上党太守张杨为并州刺史。可张杨根本就去不了太原,只能继续守着上党郡。”
“如此说来,上党郡如今是张杨的领地了?那我去潞城县也凶多吉少啊!”
孙坚笑了笑,说道:“你且听我把话说完。张杨只有数千兵力,他在上党郡所依仗的,是内附的南匈奴於夫罗的匈奴兵。今年年初,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张杨和於夫罗率兵进入河内,投奔袁绍和王匡,袁绍命张杨屯兵于漳水。”
秦翼诧异道:“张杨也参与讨伐董卓之战了吗?为何我从未听人提及此事?也未见他与我等会盟啊?”
孙坚道:“那是因为他刚移兵漳水,就被於夫罗挟持着另奔他方了。”
“竟有此事?”
“於夫罗乃匈奴人,与张杨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张杨率兵讨伐董卓,於夫罗不愿意折损兵马,挟持张杨叛变了我等讨伐董卓的义举。袁绍派兵追杀张杨和於夫罗,一战后,张杨和於夫罗率领残军北逃,至今下落不明。”
听到这儿,秦翼总算笑逐颜开了:“如此说来,上党郡如今也群龙无首了?”
孙坚点头道:“上党郡如今究竟是何情况,某也不清楚。不过,并州不太平。境内有内附的南匈奴、白波贼、黑山军等多股势力,经常扰乱地方。若你去潞城县上任,切不可只身前往。”
说到这里,孙坚沉思了一下,随即便道:“不如,到时我借你一千兵马,随你去赴任如何?”
秦翼闻言大喜。有了赵云、徐晃两员大将,再有孙坚帮衬的一千兵马,就真的后顾无忧了。
“这……行吗?”秦翼故作客气。
孙坚摆手一笑:“我是借兵于你,就以一年为限。等你在潞城安顿下来,可要立刻组建自己的军队。一年后,把兵马归还给我。”
“好,一言为定!”秦翼喜不自胜。有一年时间,足够我招兵买马了。若是一年之内我连潞城县也守不住,那我干脆买块豆腐撞死吧。连一个县的地盘都守不住,也别想与诸侯争霸了。
忽然,秦翼又想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将军,那你借给我的一千兵马,粮饷由谁供给啊!”
孙坚笑道:“怎么,我借给兵马,还得为你提供粮草?”
秦翼尴尬道:“我这不是一穷二白嘛!将军好人坐到底,连养病的粮饷也一块儿借给我点呗。”
“哈哈哈,你这是赖上我了呀!”孙坚大笑,“也罢,我得你之助,这才立下莫大功劳。就当还你人情了。我借给你三个月的粮草。至于饷银么,哼,如今这世道,当兵时为了填饱肚子,哪家的军卒有饷银?”
“可军官总归有俸禄呀!”秦翼觍着脸说道。
孙坚笑了笑,摇头道:“早知你会得寸进尺,我还不如不做这个好人呢!算了,我也不差那点饷银了,一并借你三个月。”
“如此,秦某就谢过孙将军厚谊了。”秦翼终于满意了。
“哈哈哈,天羽啊,你还真是个妙人啊!”孙坚又一次笑了,“不过,你可记好了,我是借兵、借粮、借饷给你,终归是要还的。”
“那是自然!”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148章 哑谜
从孙坚处得知了并州的真实情况,又得孙坚许诺借兵、借粮、借饷,秦翼心情大好。与孙坚又闲谈了几句,两人分别,秦翼自去寻徐晃。
与徐晃再次会合,秦翼却又见到了两个老熟人,乃是貂蝉与蔡琰。
“婵儿姑娘,琰儿姑娘,久违了。”秦翼大老远就朝貂蝉和蔡琰拱手。
听到秦翼的声音,蔡琰和貂蝉看向秦翼。
徐晃大笑道:“哈哈,天羽,你太不厚道了,见到两位姑娘,竟把我忘在一边了。”
秦翼赔笑道:“公明,你我才分别一会儿,琰儿姑娘和婵儿姑娘却与我两月未曾谋面了。我自然要先跟二位姑娘打声招呼嘛!”
“此言倒也在理。”徐晃笑道。
蔡琰和貂蝉向前几步,对着秦翼拱手见礼。(注:汉时,女子福身之礼还未流行。)
“二位姑娘怎会在此?”秦翼问道。
貂蝉道:“我与琰儿姐姐就是为你而来。”
“你们是在等我?”秦翼大感诧异。他自问他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让蔡琰和貂蝉这两位大美人思念。既然她们是在等他,必然有事情。
蔡琰点点头,道:“听王妃说,你今日会来县衙,我恰好有事想询问你一下。便来前院等候。不想在此遇上了婵儿和公明。”
“怎么,二位姑娘并非是因为相约在此等候秦某?”秦翼更加诧异了。
貂蝉道:“我是受王妃所托,来此等你的。琰儿姐姐因为何事等你,我却不知。”
“那……二位究竟有何事呢?”
蔡琰和貂蝉对视一眼,谁都不愿意先开口。
徐晃见状,上前道:“看来蔡姑娘和婵儿不便当着我的面与天羽叙话,那某便先问一下天羽。”
稍顿,他便问秦翼:“官职可定下了?”
秦翼点点头,道:“某与袁绍争吵了一顿,他总算答应,表奏我为潞城县令。”
“哦,如此甚好!”
秦翼和徐晃的话刚说完,貂蝉便立刻说道:“秦校尉……不,秦县令,你与琰儿姐姐叙话吧,我该问的话,义兄已然替我问了。”
蔡琰微微一笑:“我也无话可问了。”
貂蝉一听,立刻掩嘴而笑:“咯咯咯,我明白了,原来琰儿姐姐也是想问一下秦县令的官职啊!”
“正是如此。”蔡琰也笑了。
“那我们这便回后院吧。”貂蝉上前挽住蔡琰的手说道。
蔡琰点点头,两女携手往后院走去,连告辞的话都没对秦翼讲。
哎哎哎,怎么这就走了?秦翼完全懵了。
蔡琰和貂蝉走出一段距离,两人忽然同时停步,又一起转过头看向秦翼。
“王妃托付的事情……”
“我那日在密室与你所说的话……”
蔡琰和貂蝉同时对着秦翼开口。话一出口,两人都是一愣,然后又同时对对方说道:“你先说。”
这时,秦翼一下明白了貂蝉和蔡琰来寻他的目的了,立刻说道:“二位姑娘不必说了,某已然知道王妃和琰儿姑娘的心思。”
“哦,那我们便告辞了。”蔡琰和貂蝉又是同时说话,内容也完全一样。然后,两人说笑着就离去了。
这出乌龙的内涵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唐姬和蔡琰都想知道秦翼是否会放外任。唐姬是想借貂蝉之口提醒秦翼,如果有朝一日刘辩有难,秦翼需以传国玉玺号召群雄讨伐袁绍,救刘辩脱难。而蔡琰的目的,则是想提醒秦翼,不要忘了那日她和秦翼在密室中的约定。
两个女子的托付,归根结底都是一件事,让秦翼不要忘了救人。
看着貂蝉和蔡琰远去的背影,秦翼深感苦恼:背着承诺过日子的滋味不好受啊!
“天羽,赴任之前莫忘了通知某随你启程。”就在秦翼沉思之时,徐晃走上前,拍了拍秦翼的肩膀说道。
秦翼回过头,问徐晃:“公明难道就不好奇我刚才和貂蝉、蔡琰所打的哑谜?”
徐晃微微一笑:“该我知道的,你自会告知,不该我知道的,我也没兴趣打听。”
“哦,公明倒沉得住气。”秦翼轻轻点头。居然徐晃如此淡泊,他也不想多言了,随即便道:“放心吧,就算你反悔了,某到时也会拉着你去潞城县的。”
…………
与徐晃分别后,秦翼独自回到驿站。
刚与赵云、赵雨碰面,赵雨就迫不及待的问秦翼:“秦大哥,弘农王殿下召见你,可是要封你做大官?”
秦翼失笑道:“弘农王的确给我封官了,不过却不是大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说出此话,他以为赵雨会大失所望,谁知她竟然非常欢喜的说道:“县令啊,能管方圆一百多里地呢,不小了。”
咦,这丫头这是……难道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官才算大官?也对,她就是个乡间的野丫头,在她眼里,县令的确算是大官了。
想通了这一点,秦翼就大笑道:“哈哈哈,听雨儿这么一说,我忽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那秦大哥打算给我哥谋个什么官职?”赵雨立刻又问。
秦翼看向赵云,面现惭愧之色:“子龙,我自己才得了个县令的官职,你若还愿意追随我,怕是只能给我这个县令当佐官了。”
赵云轻笑道:“我一介白丁,能为一县佐官,已然很满足了。”
咦,赵云也这么好打发?秦翼大感诧异。
仔细观察了一下赵云神色,却毫无敷衍,看来说的确实是真心话。
秦翼稍一琢磨,也便释然。赵云此时还不到二十岁,又是出身于平民,若不是时局动乱,在这个选拔官员唯出身是举的朝代,像赵云这样的人,怕是一辈子都当不了官。能当一县佐官,对赵云这个毛头小子来说,的确应该感到满足,甚至于,可以说是惊喜。
想那刘备,头上还顶着汉室宗亲的帽子,参与过平定黄巾之乱,也不过是因功被授安喜县尉之职。那时刘备都已经快三十岁了吧?就是现在,刘备在公孙瓒手下也不怎么得志。何况赵云既无功劳又无出身了。原先历史上,赵云投奔公孙瓒之后,也一直名不见经传。后来跟随刘备,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想通了这一点,秦翼不禁感到庆幸,还好自己在赵云还是白身之时就遇到了他,如今的赵云,还是一张白纸,随便加点颜色,赵云就很灿烂。
“子龙,那我便与你说说我将要赴任之地的情况。”秦翼静下心,开始为赵云讲述。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149章 刘辩复辟
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回邺城时,正是酷暑六月。
袁绍除安排数万兵马留守虎牢关,剩下的近十万兵马,全部进入冀州,于邺城南部扎营。
回邺城之后,诸侯便立即为弘农王刘辩的复辟大典做准备。
袁绍派出手下亲信文官,前往与冀州接壤的幽州、并州、青州、兖州等地,四处宣传,并与各州郡官员进行联络。以封官许愿等手段,尽力争取各地官员对刘辩的支持。
有的官员很干脆的表态,上表支持刘辩复辟;有的官员支支吾吾,尽打哈哈,既不表态支持,也不直言反对。
如此忙碌近两个月,除冀州官员全部支持刘辩复辟外,幽州、青州、兖州、并州也有一大半官员表态支持刘辩。
袁绍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便召集诸侯议事,将弘农王刘辩的登基时间确立下来。
八月初九,弘农王刘辩正式在邺城复辟登基。年号仍使用初平。
这个年号本来就是他在去年四月第一次登基为帝时定下的。只是,还没来得及使用这个年号,九月里,他就被董卓所废。今年便是初平元年。
时隔近一年,刘辩再次登基为帝。
登基大典是在所谓的邺宫举行的。邺宫便是韩馥为刘辩所修建的邺城皇宫,虽然叫做皇宫,其实只是一个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宅院。
讨伐董卓的诸侯,以及冀州官员全都参加了刘辩的登基仪式。除此之外,北海相孔融、幽州牧刘虞、以及兖州、青州、幽州与冀州接壤的几个州郡的一些官员,也赶至邺城,参加了刘辩的登基大典。
孔融和刘虞是袁绍和刘辩联名邀请前来的。这两人一个为孔子后人,一个为汉室宗亲,身份特殊,如果能得到这二人的支持,那么,刘辩这位复辟天子的正统地位,也能增色不少。
其实,袁绍和刘辩不仅邀请了孔融和刘虞,与冀州相邻的几个州部,袁绍也都派人前往,邀请各郡官员、名士前往邺城观礼。不过,各地官员出于自己的考虑,即便是已然表态支持刘辩,也有很多人未来邺城。
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自黄巾之乱开始,各地官员职权日重,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他们虽然还奉属朝廷,却已然有一些官员以种种借口,不向朝廷缴纳赋税。
再则,刘辩复辟后,大汉就有了一东一西两位天子。究竟哪位才是正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局势未明朗之前,地方官员也不轻易站队。
所以,很多官员打的主意就是,不管是哪位天子给的官职和赏赐,他们都一律接下,但要让他们真心实意的支持……呵呵,今天天气不错。
不管怎么说,刘辩的登基典礼如期举行了,前来参加典礼的人也不少,大典也举办的像模像样。
在大典上,刘辩颁布了一道道诏书。最重要的定然是登基诏书。这份诏书是袁绍委托孔融主笔,由刘虞亲自宣读的。
诏书言辞之间,极力渲染刘辩的正统地位,对远在西安的刘协进行了贬斥。刘辩否认了刘协的天子身份,并单方面废去刘协,封其为陈留王。
诏书中言到,刘辩登基之后,会再次兴兵讨伐董卓,必除此国贼,统一大汉。然后就是空洞的施政大略,总而言之一句话,刘辩是天命所归,登基后必会造福万民,再造大汉盛世。
其余几道诏书,则是册立唐姬为皇后,以及对官员的任命。
刘辩正式拜袁绍为太尉、车骑将军、兼领冀州牧、督冀、兖、青三州事,封汝阳侯;刘虞为司徒、骠骑将军,兼领宗正卿、幽州牧,封东海王;袁术为司空、后将军,兼领豫州牧、督豫、扬二州事,封汝阴侯。
袁绍获利最大,不但成为三公之首,还在名义上有了三州之地。但实际上,他目前能真正掌控的,只有冀州。
刘虞以前就是幽州牧,因为与公孙瓒不合,他这个幽州牧在幽州的日子很不好过,所以,他才跑来邺城,拥立刘辩复辟。既然离开了幽州,那他这个幽州牧也只能是遥领,实际上,幽州已落入公孙瓒掌控。
袁术是以豫州牧遥领司空之职,前文就曾说过,虽然袁术督豫、扬二州,但扬州刺史刘繇未必会听他的。
三公之下,韩馥为联军保障后勤有功,又为刘辩修建皇宫,被授予尚书令之职,领安西将军衔,遥领并州牧之职。并州如今乃群龙无首之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乱象丛生,韩馥的话同样不好使。以他那懦弱的性子,今后,也只能在朝中给袁绍当应声虫了。
其余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除曹操拜虎威将军、领兖州刺史、封谯县侯,孙坚拜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封乌程侯之外,其余几人,皆加杂号将军衔,领九卿之职、遥督一郡(国)事,封县侯。
北海相孔融因撰写登基诏书,又极力拥护刘辩,被加安东将军衔,虽然仍旧为北海相,却遥领太常卿之职,同为九卿之一。
其余前来观礼的官员,也都加了虚衔。
为了安抚各州官员,刘辩还大撒官印,升公孙瓒为幽州刺史、安北将军,封北平侯。
另外,也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刘辩还对全国所有州郡官员一一点名,或对本身官职进行再次确认,或加虚衔。但对董卓的嫡系,刘辩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在诏书中将自董卓以下西凉军所有官员贬为庶人。
至于这份诏书有多少效力,那就不得而知了。秦翼也如愿被授予潞城县令的官职,加鹰扬校尉衔,封潞乡侯。
在此之前,秦翼已经避开袁绍,私下拜见刘辩,为赵云和徐晃谋得了官职,赵云为潞城县县丞,徐晃为县尉。
其实,即便不通过刘辩,秦翼赴任之后,也可以自己决定佐官。这虽然有违朝廷规制,可如今这世道,最不值钱的就是朝廷规制了。他之所以跟刘辩打声招呼,主要是为了从刘辩身边要走徐晃。
总而言之一句话,刘辩的小朝廷开张了,秦翼的小势力也快要开张了。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150章 各奔前程
秦翼也参加了刘辩的登基大典,他虽然官职很小,但功劳颇大,所以,有幸亲眼目睹刘辩坐上皇位。
登基大典刚结束,秦翼就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叮咚,恭喜你正式成为汉朝官员。剧情任务第二关第一节开启,任务目标,赴任潞城县,并真正掌控潞城。”
听到这个提示,秦翼这才想起,系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系统的消息了。这段时间,他倒是经常与柳若茵联系,在通话器里调戏一下柳若茵。
系统终于发布任务了,这个任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建立自己的势力,就要从潞城县开始了。
“叮咚,升级任务同时开启,任务目标,使五名历史名人为你的部下。当前任务进度,零。”
“不对啊,已经把赵云和徐晃收为部下了,任务进度怎么是0?”秦翼诧异道。
系统的电子音响起:“友情解释一下,第一,你还未成为真正的潞城县县令;第二,赵云和徐晃还未就职,还不能算你的部下;第三,纠正你一个错误,赵云和徐晃虽然答应给你当佐官,但并未认你为主公,所以,你用‘收’字,是错误的。”
“哦,原来如此。”秦翼释然了,随即他便问道:“系统系统,我刚刚获得了新的官职,是不是可以领取奖励了?”
“对不起,你获得新官职,是成功开启第二关剧情任务的钥匙,因此不能领取奖励。”
“我……抗议,我抗议,你不能这么对待我!”
“抗议无效,本次通话结束。”
秦翼郁闷了。
…………
登基大典结束,刘辩大开宴席三日,大肆庆祝了一番。
邺城忽然成为了国都,百姓们也都喜气洋洋的。不过,他们真正高兴的,不是刘辩成为了天子,而是他们被免除了一年的赋税。
三日之后,前来邺城参加登基大典的各州郡官员,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邺城。
秦翼和赵云也开始为赴任潞城县做准备了。秦翼先去拜会了孙坚,落实借兵之事。
见了面,自然不能上来就要兵,秦翼先问孙坚打算何时离开邺城。
孙坚告诉秦翼,袁术在登基大典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急吼吼的带兵返回豫州了。临走前,袁术叮嘱孙坚尽快赶往豫州赴任。
“那将军打算何时启程?”秦翼问道。
孙坚神秘一笑,说道:“我打算先回家乡祭祖,然后再接上家小去豫州。”
“祭祖?哦,将军这是要富贵还乡,人之常情。”
“哈哈,某又不是初登官场之人,早就没了炫耀之心了。”孙坚大笑。
秦翼有些不解了。
见秦翼疑惑,孙坚压低声音,说道:“先让袁术去豫州闹腾一番,等尘埃落定,我再去赴任,岂不少些麻烦?”
“哦,原来将军是打的这个主意啊!”秦翼恍然大悟。
就在这时,孙坚忽然叹气:“唉,本来以为,某能脱离袁术自立,谁知一番折腾后,还是给他当了部属。”
秦翼道:“袁术此人心高气傲,又志大才疏,文台乃人中龙凤,豫州将来未必由他袁术说了算。”
孙坚摆摆手,轻笑道:“不谈这些了,天羽来寻某,怕是不光来闲谈吧?”
秦翼道:“我打算三日后启程前往潞城,今日来此,是想问问文台曾经答应过某的……”
不等秦翼把话说完,孙坚就说道:“你不就是担心我出尔反尔嘛,且把心放宽,我答应借给你的一千兵马,早就整装待发。正好,我也打算三日后离开邺城,不如到那时,一并把兵马交给你如何?”
1...4344454647...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