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赵云尴尬的一笑:“公明兄,真正打败敌军的是秦大哥。他此时已在敌军营中了,正好,我等一起去见秦大哥吧。”
“好!”徐晃立即点头。
廖化道:“诸位慢行,廖某失陪一下,先回军营,将徐县尉来至的消息告知主公。”
“有劳廖兄弟了。”徐晃朝廖化一拱手。
………………
秦翼得知徐晃居然带兵来了长子县,立即与杨奉出营相迎。
“哈哈,子龙、公明,久违了!”秦翼一见到赵云、徐晃,就大笑着迎了上去。
“天羽安然否?”徐晃跳下马,几步走到秦翼跟前,两眼上下打量秦翼,关怀之情尽显。
秦翼道:“公明兄放心,某好的很!”
赵云也下马上前,一脸愧色的对秦翼说道:“秦大哥,若非你巧施计谋诱杀罗奎等人,逼降了敌军,云怕是守不住这长子县,负你所托了。”
这三人此时见面,谁都不称呼对方的官职,还是像以前那样,以兄弟相称。
秦翼拍了拍赵云的肩膀,道:“子龙切莫如此。说实在的,我还真担心你守不住县城。不想,你的表现倒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先以奇兵突袭罗奎,后又指挥守军坚守县城,令罗奎久攻不下。子龙,就算秦某自己指挥守城,做的也未必有你好。”
“唉,天羽,子龙,某得知长子县遭受敌军突犯,天羽又领兵在外,真真是心急如焚啊!好在,一切安然无恙,我军还大胜了。”徐晃也感慨的说道。
秦翼点点头,道:“此战,实乃你我兄弟三人到并州之后,经历的最为凶险的一战了。好在有惊无险,一切都过去了。”
“秦兄弟,这二位是……”杨奉走到了秦翼身边。
“哦,差点忘了为你们引见。子龙、公明,这位是白波军渠帅杨奉杨将军。”
“白波军?”徐晃一听,眉头立刻皱起,看向杨奉的眼神中满是警惕之色。
秦翼见状,连忙解释道:“公明,我军与杨将军已经结盟,此事容后细说。这次我军能大获全胜,也全赖杨将军鼎力相助啊!”
说完,他就为杨奉介绍赵云和徐晃:“杨兄,这位是长子县县丞赵云赵子龙,这位是潞县县丞徐晃徐公明。”
“哈哈,二位县丞,杨某对二位可是闻名已久啊!”杨奉对着赵云和徐晃拱手道,“某家表字承茂。”
“幸会幸会!”赵云和徐晃对着杨奉拱手回礼。
秦翼道:“诸位,眼看天已近暮,我等营中叙话吧!”
众人进了军营,秦翼命人将新的俘虏与军营中俘虏看管一处,又命伙头军埋锅造饭。
众人进了中军帐,仍由秦翼坐了主位,杨奉坐首宾之位,其余之人,各依官职落座。
“诸位,此间战事虽平,但这一场仗还远未结束。有什么话,留待以后再说,我等还是赶紧商量一下夺取壶关县之事吧。”秦翼提议道。
众人便开始商量作战计划。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27章 再下一县
壶关县的县丞名叫戴攸,字昭远,是壶关县本地人。
县令罗奎与县尉常牧带兵在外,壶关县一切军政事务,便由戴攸主持。
戴攸此人是个文人,案牍之事非常精通,但对军务却是一知半解。虽然,罗奎是主动带兵攻打别人,不需戴攸操心,但罗奎离开壶关县之后,仍然留下了六百多守城的兵力,要打理好这六百多人的日常军务,把戴攸也是累得够戗。
更要紧的是,军营之中,还看押着一百多俘虏。戴攸生怕那些俘虏不听管教,便直接把办公地点从县衙转移至军营,天天就耗在军营里了。
这天,戴攸正在营中忙着,忽然有亲兵禀报,说是罗奎派传信兵回来了。
戴攸连忙召见传信兵。那传信兵给戴攸呈上一个信筒,戴攸察看了一下信筒的火漆封印,然后就打开信筒,从里面拿出罗奎写给他的信,仔细观瞧。
信中说,罗奎已于昨日攻破长子县,战后事务繁多,罗奎特调戴攸前往长子县相助。罗奎命戴攸见信之后就立即启程。另着县尉常牧回壶关县,替换戴攸。
看完信,戴攸便问传信兵:“县令可曾说,常县尉何时能回来?”
传信兵道:“常县尉是与友军杨奉所部一起返回壶关县的,小人离开长子县时,常县尉和杨奉将军也已启程。想必稍后便至。”
戴攸诧异道:“白波军也会来壶关?可知他们为何来此?”
那传信兵道:“此事小人委实不知。不过,县尊既安排常县尉和白波军一起回壶关县,想必另有任务吧。”
戴攸点点头,说道:“县尊计谋高深,不是某能看破的。既如此,我这便收拾一下,前往长子县。”
传信兵一怔:“戴县丞,恕小人多嘴,您不等常县尉回来与您办理下交接吗?”
戴攸摇摇头,道:“没什么好交接的。县尊在信中说让某见信后就启程,某自然要遵照县尊的命令行事。”
传信兵道:“既如此,那小人等候一下,与您一起上路。”
“如此也好!”戴攸欣然同意。随后,安排那名传信兵下去休息。
…………
一刻钟之后,戴攸带着一个书箱,点了二十名亲卫随行,与那传信兵离开了壶关县军营,启程上路。
一路走,戴攸一边向那传信兵询问战事经过。那传信兵倒是生了一张巧嘴,把战事经过淋漓尽致的向戴攸讲述了一遍。
众人刚转过一个山口,迎面忽见一支军队自南而来。
“是常县尉和杨奉将军的军队。”那传信兵看了一眼军队的旗号,便对戴攸说道。
戴攸立刻下令止步,等着那支军队走近。
不一会儿工夫,那支军队的前锋就至近前。戴攸一看,带头的将领正是常牧,另一人他却不认识,想必定是杨奉了。
“常县尉来的好快,戴某还以为会在半路与你相遇呢,没想到这才离城十多里,就见到你了。”戴攸下了马,面带笑容的迎向常牧。
那传信兵也跟着下马,陪在戴攸身边,向前走去。
见到戴攸,不知为何,常牧居然面无表情,似乎还有那么一丝苦色。
“常县尉,戴某没记得欠你的钱啊,你怎么连个招呼都不跟戴某打?”戴攸看到常牧的异常反应,半是诧异半是开玩笑的说道。
“因为他此时是俘虏身份。”忽然,站在戴攸身旁的那名传信兵冷冷一笑。
戴攸闻言一惊下意识的转过头,看向那名传信兵。
“仓啷”一声响,传信兵拔剑在手,一个上步,将长剑架到了戴攸的肩膀上。
离戴攸不远处的那二十名亲兵见状,全都大吃一惊,下意识的就要亮出兵器。
“都别动!”常牧身旁那名将领一声大吼。
紧接着,他身后的数十名士兵忽然一下分开,让到道路两旁。一排弓箭手亮了出来,他们手中的弓箭,全都对准了戴攸的亲兵。
“听他们的,都别动。”戴攸此时,额头上已冷汗密布。
那些亲兵全都不敢动了。
“扔掉兵器,下马!”那名敌军将领又一声大吼。
戴攸的亲兵立刻顺从的扔掉兵器,下了马。
那名将领一挥手,方才让到道路两旁的士兵当即上前,将手无寸铁的戴攸的亲兵包围了。
“常县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戴攸这才想起询问常牧。
常牧叹气道:“戴兄,县尊已死,我军全都被秦县令和杨将军所俘。”
“这……”戴攸傻眼了。
“戴县丞是吧,某便是秦翼。”
那些弓箭手身后,一骑越众而出,对戴攸说道:“戴县丞,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是投降,将壶关县拱手相让;第二么……呵呵,你懂的。”
说完,秦翼就朝那名劫持戴攸的“传信兵”挥了挥手:“元俭,放开戴县丞,让他好好想想。”
“诺!”那传信兵立刻撤下架在戴攸肩膀上的长剑。原来,这名传信兵是廖化假扮的。
秦翼的计谋很简单,他利用罗奎的印信,命赵云写了一封信给戴攸,将戴攸骗出城。然后,直接在半道上擒下戴攸。如此,不管戴攸是否会投降,壶关县都可不战而破。
廖化曾经随王珩去过壶关县,还在县城内打探过消息,对县城极为熟悉,因此,由他假扮成罗奎的传信兵,给戴攸送信。
戴攸只是稍作沉思,便苦笑道:“戴某除了投降,也没活路可寻了。秦县令,戴某愿降!”
说完,他就冲着秦翼跪倒在地。他的亲信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
“戴县丞请起,既已投降,那便领秦某去接收壶关县吧。”秦翼走到戴攸身前,一脸微笑的说道。
“谨遵秦县令之命。”戴攸起身。
“哈哈,秦贤弟,我就说壶关县唾手可得吧!”常牧身边的那名将领大笑道。此人正是杨奉。
壶关县只有三名官员,罗奎为县令、戴攸为县丞兼主簿,常牧为县尉。剩下的,都是罗奎招募的吏员,以及军队里的中低层军官。罗奎已死,常牧和戴攸都已经投降了,壶关县必然会落入秦翼手中。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28章 受降
此次出兵壶关县,秦翼自己带了五百兵力,另点了徐晃及其所属五百兵力跟随。拿下壶关县之后,徐晃还要跟随杨奉去陭氏县,帮助杨奉占领陭氏县。
之所以点徐晃助战杨奉,是因为秦翼有意让徐晃立点功劳。此战,长子县诸将皆有功劳,徐晃带兵赶来支援,战事却已结束,却是寸功未立。因此,秦翼便让徐晃随他来壶关县,再让徐晃助战杨奉。
陭氏县的县令冯宝已死,随从冯宝出征县尉等军官全都成了俘虏,因此,杨奉攻取陭氏县,应该会很顺利,极有可能会像壶关县一样,不战而胜。徐晃也自然白捡功劳。
另外,秦翼还有一点小心思。在原先历史上,杨奉本为白波军将领,后来投靠了董卓的部将李榷。兴平二年,杨奉保护汉献帝东归雒阳有功,被拜为车骑将军,本为北军军官的徐晃也成了杨奉的手下。
因为秦翼的穿越,致使历史出现了分岔,徐晃没有跟随汉献帝刘协前往长安,因此与秦翼结识。以后,也不可能再成为杨奉的手下了。秦翼等于是提前挖了杨奉的墙角,所以,秦翼便有意让徐晃去助杨奉占领陭氏县,也算还杨奉一个隐秘的人情,求个心安。
言归正传。戴攸投降后,秦翼和杨奉的联军便在戴攸的带领下前往壶关县城。
秦翼有意让戴攸与他并驾而行。
“戴县丞……”
秦翼刚一开口,戴攸就苦笑道:“秦县令,戴某如今只是一名俘虏。您还是直呼其名吧。”
秦翼微微一笑:“无妨,秦某想问你一件事。我部的军侯周仓,如今可是在壶关县之中?”
“周仓?”戴攸一怔,随即就点头道:“他在半月以前被罗县令所俘,关押于壶关军营之中。”
“我大哥可曾受苦?”跟在秦翼身后的裴继一听戴攸之言,立刻问道。
戴攸回过头,看向裴继。
秦翼连忙为戴攸介绍:“此乃周仓的结义兄弟裴继,也是军侯的官职。”
戴攸点头会意,便道:“周军侯被俘之初,曾大骂罗县令,倒是受了些皮肉之苦。后来,他和所带领的一百来人全被关押进了军营内,除了住处腌臜,倒也没再受苦。”
“哦,那就好,那就好。”裴继一听,终于放心了。
得知周仓的情况,秦翼也总算安心。他又问戴攸:“罗奎是如何得知周军侯是我的部下的?”
戴攸摇摇头道:“戴某在壶关县只是一名文官,军伍之事,一无所知。”
“秦县令,此事常某倒是知道。”与裴继并行的常牧忽然出言。
秦翼回过头,看向常牧:“常县尉知道此事?”
常牧道:“周军侯就是罗县令与常某带兵抓捕的。据罗县令说,是长子县有人向他告密,他才得知秦县令派了周军侯路经壶关县南下。”
秦翼一听,立刻猜出了这个告密之人是谁,定是那长子县以前的主簿邱瑞了。
常牧继续道:“消息送达之后,罗县令便命常某留意进出壶关县之人,只是,兴许是消息送的迟了,常某盯了二十多天,也未见到周军侯。直到他返回之时,才被常某发现。”
“所以你就将我大哥拘捕了?混账东西!”裴继当即对着常牧大骂,还扬起马鞭,想抽常牧。
“元绍住手!”秦翼立即喝止裴继,“常县尉只是依令行事,错不在他。”
“哼!”裴继那一鞭子虽然没有落下,却对着常牧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再看常牧。
“多谢秦县令体谅!”常牧在马上对着秦翼拱了拱手。
秦翼微微一笑,转过头去又问戴攸:“戴县丞,那我长子县的王珩先生呢,此时又在何处?”
“王珩先生?”戴攸有些发懵,想了想,他才问道:“秦县令说的,可是前几日到壶关县拜访罗县令的那位王珩?”
秦翼点头道:“正是他。”
“难道他也是秦县令所派?”戴攸诧异道。
“没错,我委托王先生前往壶关县,打探周军侯的消息。”
戴攸闻言,忽然一拍后脑勺,道:“难怪我觉得廖军侯有点眼熟呢,我想起来了,当初他是王珩的一名随从。”
骑马走在秦翼另一侧的廖化一听,当即说道:“戴县丞居然记得我?”
戴攸道:“戴某要是真记得你,就不会上当出城了。我只是觉得廖军侯有一点眼熟,还以为你是罗县令的亲兵呢,谁知,你竟是几日前与戴某有过一面之缘。”
听了戴攸的话,秦翼既感后怕,又感庆幸。他派廖化假扮传信兵,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除了廖化,再没别人熟悉壶关县的情况。派俘虏送信,他又不放心。他也曾担心廖化会被戴攸认出。但廖化却说,他只是假扮过王珩的随从,毫不起眼,戴攸定然不会记得他。如果戴攸真的认出他了,他便立即劫持戴攸。
因此,秦翼才让廖化前去送信。如今看来,这还真是个冒险之举。
“戴县丞,王珩现在何处?”秦翼又问。
戴攸道:“他昨日就离开壶关县南下了。”
廖化接过话茬,说道:“主公,我离开壶关县时,确实与王先生约定,让他在我走后立刻离开壶关县,以免事情有变。”
秦翼一听,当即对廖化说道:“元俭,你先记下,我军接收壶关县之后,你立刻带人南下,去把王先生追回来。他既然假扮成商队,必然走不快。相信你很快就能追上他。”
“诺!”廖化点头应下。
大军继续前行。
戴攸离城才只十里地,很快,大军就至壶关县北门外。
秦翼命戴攸和常牧上前,叫开了城门,然后,秦翼一挥手,徐晃立即带领一百骑兵入城,控制城门。因为徐晃的兵马此时穿的都是壶关县军队的军服,因此,他们轻易控制了城门。
秦翼又命裴继、廖化带领一百人陪伴戴攸和常牧入城,招降守军。
一刻钟之后,戴攸、常牧带着壶关县的大小官吏,在裴继、廖化所带领的官兵的押解下出城,跪地向秦翼投降。
壶关县不战而破,落入秦翼手中。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229章 豫州形势
秦翼带兵进入壶关县之后,直扑军营。
军营里,壶关县的士兵已经集结在操练场上,全都没有拿兵器。令秦翼感到意外的是,看管这些士兵的人,居然是周仓带领的那一百多人。
看来,这是戴攸入城之后,就下令释放了周仓他们。此人倒是颇有情商,此举,显然是为了卖好秦翼。
“元福——”秦翼一见到周仓,隔着老远就大喊。
“大哥——”裴继也喊了一嗓子,直接跳下马,冲着周仓跑了过去。
周仓见秦翼和裴继来至,也急忙迎了过来。
“大哥!”
“二弟!”
周仓和裴继碰面,两人互喊一声,立即抱在一起。裴继呜呜的哭出了声音,周仓红着眼睛,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
秦翼下了马,走向周仓。
周仓立即松开裴继,几步走到秦翼面前,单腿跪倒在地,用压抑的声音说道:“主公,仓连累主公和弟兄们辛苦,罪该万死!”
秦翼打量着周仓,见他衣衫破烂,脸颊深陷,头发胡子也像一团乱草似的,内心不由地涌上一股酸楚。
“元福,是我来晚了,害你和兄弟们受苦了!”秦翼鼻子一酸,连忙上前,双手扶起了周仓。
周仓立刻说道:“主公,仓虽然被罗奎那厮摆了一道,所幸信已送至袁术处,未曾误了主公所托。”
秦翼拍了拍周仓的肩膀,感慨道:“元福,你做的很好,是我考虑不周,才使你和兄弟们白白受苦。”
周仓咧嘴一笑:“只要完成了主公交付的任务,这点苦算不得什么。主公,那袁术说……”
秦翼一摆手:“此事容后再说。元福,先引我去见一见弟兄们。”
………………
秦翼命裴继接管了军营。杨奉大概是为了避嫌,并未率军入城,在城外扎营休息。徐晃的军队则被秦翼安排占据了县城的四道城门,实行戒严。
秦翼并没有去县衙,就在军营中处理善后之事。忙了近一个下午,一直到吃过晚饭之后,他才将周仓召进中军帐,向周仓询问出使豫州的经过。
再次见到周仓,周仓已经洗换一新,身上穿上了厚厚的军服,头发也束成了整齐的发髻。只是,那一脸胡子却没有刮,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梳理,整齐了一些。
以前,周仓留的是一字胡,现在成了络腮胡,秦翼反而看着更加顺眼了。毕竟,后世无论是周仓的画像还是雕塑,都是络腮胡。
周仓见秦翼盯着自己的脸出神,立即抬起手,摸着胡须笑道:“主公,我这胡子……是不是更添威猛啊?”
“哈哈,是比以前好看多了。”秦翼被周仓一句话给逗笑了。
招呼周仓落座,秦翼问起出使经过。
周仓道:“经过很简单,我们到达豫州治所谯县后,我就立刻去州牧府拜见袁术。谁知州牧府的看门狗不帮我通报,还把我给轰走了……”
“那你是怎么见到袁术的?”秦翼立即问。
周仓道:“我琢磨着是因为我穿的太破旧了,就想先在城中寻家裁缝铺,做一套新衣服。后来,我在城中遇上一支进城的军队,见旗号打的是‘豫州刺史孙’,我一下就猜到这是孙坚回豫州了。我就立即拦路求见。孙文台听说我是主公所派之人,很热情的引我到州牧府,见到了袁术。”
“哦,原来如此!”秦翼点点头,又立刻疑惑道:“我与孙文台在邺县分别时,他说要先回江东老家一趟,然后再去豫州上任的。可算算日子,你到达豫州之时,他应该还没到江东才对啊。”
周仓道:“孙文台将军说,他是在半路上接到了袁术的书信,这才没回江东,直接去了谯县。”
秦翼一怔:“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周仓点头道:“孙文台说,刘表赴任荆州,袁术召他回豫州,是为了商议讨伐刘表之事。”
秦翼恍然大悟:“袁术这厮果然不消停,刚刚到任豫州,就想着扩充势力范围了。不过,他倒也挑了个好目标。刘表初到荆州,立足未稳,正是个软柿子啊。”
“主公,软柿子也未必好捏啊。就像咱们,也是初到潞县,那长子县的邱熹和这壶关县的罗奎,都认为咱们是软柿子,想咬咱们一口,结果呢,却把牙给崩掉了。”周仓说道,“主公,我实在没想到,我离开潞县才一个多月时间,您竟然先后拿下了长子县和壶关县。”
秦翼微微一笑:“我这属于绝地反击,顺势而为。如果邱熹和罗奎不招惹我,如今我还是守着潞县一县之地。”
随即,他就摆手道:“不说这些了,说说袁术吧。他看了我的信之后,对你可曾有交代?”
“袁术说,主公的好意他心领了,来日必不会忘记主公。”周仓说道,“我求这厮给主公写封回信,谁知他竟然说没这个必要。这是个不识礼的东西,亏他还是世家子弟呢。”
秦翼道:“袁术向来眼高于顶,除了我大汉皇家宗室,恐怕没人能入袁术那厮的眼眶。元福,不必跟他生这个闲气。”
稍顿,秦翼又问:“那他可曾说过会出兵雍州?”
周仓道:“袁术那厮看完信就命人带我去驿站,打发我出府了。不过,后来孙文台的公子孙伯符到驿站寻过我。主公,这位孙伯符是您的徒弟?”
秦翼会心一笑:“没错,这小子是我的徒弟。他可曾对你说过什么?”
周仓道:“孙公子是代表他父亲去看我的。据他说,袁术决定年后就出兵讨伐荆州,由孙文台当先锋。他另派一支偏师,占据雒阳。”
“偏师?”秦翼愣了一下,然后就摇头道:“袁术这厮果然志大才疏,难道他看不出来,雍州比荆州要重要的多么。他定是看中了荆州富庶,这才想出动大军先夺取荆州。那雍州之地,如今几成白地,他倒是看不上眼了。可是,荆州不易夺取,雍州却是兵至即收。况且,雍州的战略地位,远胜于荆州。”
“是啊,以我之见,袁术派一支偏师占据雒阳,恐怕只是为了向其他诸侯表明一个态度而已。他是想告诉别人,雍州已经是他袁术的了。”
秦翼摇头苦笑:“看来,想依靠袁术挡住牛辅的大军是不成了。好在,雒阳城池犹在,袁术那支偏师,多少能迟滞一下牛辅的进军速度。再则,袁术既然派兵进了雍州,必与白波军交恶。到时,袁术、牛辅、白波军三部势力争夺雍州,倒也把雍州搅成了一潭浑水。如此一来,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