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一脚油门到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东篱泽
得知这个消息后,秦翼和戏志才一商量,认为牛辅和张济必然会轻易拿下雒阳。然后,牛辅最多休整一两日,就会北上来并州了。
不能再等了,秦翼当即召集长子县众文武升堂议事。他安排好一切过后,在第二日一早,就与戏志才、裴继率领本部亲卫,前往陭氏县。
秦翼带的都是骑兵,行路很快,只用了大半天时间就赶到了陭氏县。先期到达陭氏县的赵云、徐晃、杨奉、李乐、韩暹一同出城迎接秦翼等人。
陭氏县城之外,已经立起几座大军营,上党郡的三千人马和自白波谷调动的三千人马已在此集结多日了。
在陭氏县衙内,秦翼与杨奉等人进行了一场军议。随后,杨奉、李乐、赵云、徐晃便在当日率领各自的兵马拔营起行,赶赴襄陵县。韩暹留守陭氏县。秦翼则和戏志才、裴继立即奔赴天井关。
天井关,位于上党郡高都县境内,既是上党郡最南端的一处关口,也是并州的最南端,同时,也是太行山的最南端。
天井关建于西汉阳朔三年(前22年),地处南北要冲之地,为太行八陉之一,“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乃是并州西部前往中原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高都县是上党郡最南端的一个县,北部与泫氏县接壤,西部与阳河县接壤,南部、东部均与河内郡接壤。高都县令名司马素,字伯清,二十八岁,乃是河内大族司马氏的远房子弟。大半个月以前,上党郡各县主官齐聚长子县,秦翼曾经与司马素闲聊几句,得知他与司马懿平辈,乃司马懿的族兄。
既然要至天井关,秦翼等人必先进高都县城。司马素得知秦翼前来,出城相迎。
入城之后,秦翼便询问起了天井关的情况。司马素告诉秦翼,高都县共有兵力一千五,天井关驻兵八百,县城驻兵七百。
随后,秦翼便把曹仁要率三千人进驻天井关的事情告诉了司马素。
司马素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说道:“某听说牛辅已至雒阳,正担心他会从天井关入并州,府君来之前,某还想着派人问计于府君呢。这下好了,有了兖州的三千援兵,某便不怕那牛辅了。”
秦翼笑问:“莫非,凭那三四千兵力就能挡住牛辅上万大军?”
司马素道:“府君没去过天井关,不知天井关之险峻。天井关之险,比雒阳东部的虎牢关更甚。虎牢关虽雄壮,然且正面尚能展开近千攻关兵力。而天井关以南,却全是羊肠古道,最多能展开三四百兵力。有三千人驻守,足以挡住上万大军了。”
“如此说来,即便牛辅真会从天井关入并州,我们也不惧他了?”秦翼问道。
其实他对天井关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当初,无论是周仓南下去豫州,还是戏志才北上来并州,都曾走过天井关。秦翼虽然没有亲至天井关,但也听戏志才说过。这也是为什么他安排曹仁的援军驻守天井关的原因。有这三千兵马,即便最终挡不住牛辅,但把牛辅拖在天井关以南数日,给秦翼的主力回援的时间却足够了。
司马素道:“府君,某敢打包票,只要兖州来的援军用心守关,牛辅的兵马一兵一卒也不会进入关内。”
听了司马素的话,秦翼就觉得此人似乎有点不靠谱。话说的太满了。
稍稍沉默,秦翼便道:“司马兄,实不相瞒,某对兖州刺史曹孟德曾有救命之恩。这次他能出动三千兵马助我上党郡阻敌,也有报恩的意思。因此,兖州的兵马定然会用心守关的。”
“那……兖州兵马的粮草,该由谁供给?”司马素很心虚的问道。他显然是担心秦翼命他出粮草。
秦翼微微一笑:“他们自给自足,不需我们担心。”
“哦,曹孟德高义啊!”司马素一听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
“不过,司马兄,人家兖州的兵马是来帮我们上党郡打仗的,我们也不能失了礼数,因此,某希望司马兄能筹集一些酒肉,犒赏一下兖州兵马。”
“这……应该的,应该的。”司马素很勉强的说道。
见司马素答应的这么不痛快,秦翼就耐心道:“司马兄,某的兵马,已全派到西线了。倘若牛辅不走西线,而是偏偏要走天井关,那我们在短期之内,就只能依靠兖州的援兵抵挡牛辅了。因此,你可千万不要吝啬些许酒肉。倘若兖州援兵挡不住牛辅,最先遭殃的,必然是高都县啊!”
一听秦翼的话,司马素立刻大惊失色,随即便道:“府君放心,某晓得轻重,必会款待兖州援兵的。”
秦翼心道:我算看出来了,这个司马素就是个吝啬鬼,不给他讲清利害,让他出出汗,他还真舍不得出东西。
“司马兄,另外,某还要告诫你一点。兖州兵马虽然是在高都县境内作战,但你不要过多干预他们的行动。只要他们不是临敌退缩,军务方面尽可让他们自专。如若兖州兵马有不妥的表现,你便立刻派人通知某,由某来处理如何?”
“府君放心,您的叮嘱,某记在心里了。”司马素答道。
虽然只与司马素交谈了一小会儿,但从司马素的言谈表现来看,秦翼对他还真不放心。这个人虽然出身司马氏,但其智慧显然比不上司马懿那一家子。此人似乎很小家子气,为人吝啬,还看不透大局。这种人,成事不足,却往往会坏事。因此,秦翼也便不顾司马素的面子了,不得不出言警告他。
好在,司马素对秦翼这个新上官还算恭谨。不管日后如何,至少秦翼说的,他都答应了。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334章 天井关
秦翼和戏志才、裴继在高都县城吃了一顿饭,之后秦翼便提出,去天井关实地看一下。
司马素当即安排车马随从,并亲自陪同秦翼等人前往天井关。
离开高都县城南行约三十里,便至天井关。远远看去,天井关立于两侧悬崖之间,就像一座高大的城门。
等众人登上天井关,向南眺望,但见天井关两侧悬崖立陡,难以攀爬。天井关以南,群山逶迤,只有一条不足五六米宽的小路曲曲折折,淹没于群山之间。
见此情景,秦翼顿时想到,司马素所言不虚,这等地形,司马素说正面最多能展开三四百兵马,已经是很宽泛的说法了。这三四百兵马,也是纵深展开,如果只以横向展开的人数来说,天井关正面也就能容纳十多人的样子。
天险,果然是天险,此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秦翼极目远眺,他的视力极好,发现南方约三四里处,山峦之间似乎还有一座关隘。
“那处位置,可是还有一关隘?”秦翼手指南方说道。
“府君好眼力!”司马素说道,“天井关其实不是一座独立的关隘。自天井关向南,一直到河内郡,还有星轺驿、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以及水南关等数座关隘。其中,星轺驿、横望隘、小口隘三座关隘位于我高都县内,碗子城、水南关则位于河内郡的野王县境内。”
“为何会建这么多关隘?”秦翼诧异的问道。
戏志才道:“这是朝廷出于防备匈奴的目的。并州与匈奴接壤,匈奴一旦南下,攻破雁门关之后便至并州境内。高都县和野王县,便成了阻挡匈奴的第二处险地。同时,也是京师雒阳外围防线。”
“郡丞说的对。”司马素附和道,“并州经常遭遇匈奴袭扰,然则离并州仅有一郡之隔的京师雒阳,匈奴人却轻易不得靠近,就是我高都县和野王县的这些关隘发挥了大作用。”
说到这里,司马素抬手往南一指,又道:“府君请看,自天井关向南,只有这一条羊肠古道可入河内郡。短短几十里的路程内,就设有包括天井关在内的六座大小关隘,可层层阻挡匈奴兵。足保河内郡不遭匈奴兵进犯。河内郡只要不失,京师雒阳就没有任何威胁。”
“可惜,董卓一意孤行,弃雒阳而迁都长安。”戏志才忽然叹气,“这些关隘,也便失去了保护京师的作用。”
秦翼一笑:“如今,这些关隘却变成了我们阻挡牛辅军的要塞。”说到这里,他语气一转,又道:“不过,此处有如此多的险关阻路,牛辅恐怕是不会走这条路线了。”
戏志才道:“当初某之所以推断牛辅有极大可能走西线,也是因为某曾经走过天井关这条道路,得知天井关易守难攻,才做出此推断的。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万一牛辅偏偏要走这条路呢。”
秦翼点点头:“有曹仁和典韦率三千兖州兵坐镇此处,再加上高都县的一千多兵马,可保无忧。”
正在这时,秦翼忽然见南方山路上出现三个骑马的人。那三人穿的都是军服,却不是高都县士兵的军服。
“咦,那三人是何人的军士?”秦翼诧异的问道。
戏志才、司马素一听,都仔细向南看去。
“府君,某只看到三个黑点。”戏志才说道。
司马素也道:“似乎是三个人,却看不清具体。”
“哦,那是三个骑马的军士。”秦翼这才想起,他佩戴了有远视功能的隐形眼镜,视力要大大好于别人。
“府君果然好眼力!”司马素赞道。
关上三人说话间,山路上那三人又靠近了一段距离。这下,戏志才和司马素也看得清晰了一些。
“没错,是三个骑马的人。”戏志才说道。
又等了一会儿,那三人已快至关前,司马素道:“观其军服,似乎是河内郡的军士。”
“河内郡?!”秦翼一愣,随即就眼神一亮:“不会是来给秦某送信的吧?”
戏志才也立刻说道:“难道是……袁太尉已命令河内郡出兵了?”
此时,那三人已至关下,守关的士兵上前拦下他们,与他们对答了几句。
时候不大,便有一名士兵上到关墙,朝秦翼一抱拳,禀报道:“报府君,有河内郡郡丞王栩所派信使,欲求见府君。”
“可曾眼看过腰牌?”秦翼问道。
“已验看无误。”
“请他们上来吧。”秦翼吩咐道。
“诺!”
那名士兵应命退下。
又过了一会儿,河内郡那三人便在一名士兵的带领下上到关墙。那名高都县的士兵一指秦翼,对那三人说道:“你们运气好,我家府君正巧在此处巡察,也省得你们去长子县了。”
那三人一听,当即看向秦翼。
秦翼道:“某便是秦翼,三位因何事见某?”
那三人之中的一人朝秦翼一拱手,说道:“某乃河内郡王郡丞麾下军侯纪兴,奉我家郡丞之命,特意送一封书信给秦府君。”
“书信何在?”秦翼问道。
那人从身上解下一个竹筒,上前几步双手呈给秦翼,道:“书信就在竹筒内,请府君一阅。”
秦翼接过竹筒,验看了一下火漆,随手就把竹筒递给裴继,道:“打开吧。”
裴继从腰间掏出一柄手戟,挑开火漆,从竹筒里倒出一个布卷,然后把布卷递给秦翼。
秦翼展开布卷,仔细观看信的内容。
信是王栩写的,他在信中亲热的称呼秦翼为贤弟。内容大意便是,他已收到袁太尉和他的父亲王匡的命令,命他助秦翼击退牛辅。然后,王栩就说,既然袁太尉和家父有命,栩不敢不从。只是,河内郡兵少将寡,无法派兵至上党郡增援。他只能派兵至河内郡边境,在侧翼牵制一下牛辅的兵力,给秦翼减轻一下压力。
看完信,秦翼就把这封信递给了戏志才,并压低声音说道:“袁绍果然没有坐视不管。不过,事情也如咱们所预料的那样,王栩是出工不出力。”
戏志才匆匆几眼看完信的内容,微微一笑道:“有河内郡做一下姿态,也能让牛辅有所忌惮,这对咱们来说,也算是一大助力了。”
“秦府君,我家郡丞说,请府君给他写一封回信,命我等带回。”纪兴见秦翼和戏志才都看完了信,便朝秦翼一拱手,说道。
秦翼点点头,说道:“纪军侯,回去告知你家郡丞,就说秦翼谢过他相援之恩,日后定有回报。”
“某记下了。”
秦翼转头看向戏志才,道:“某的字实在拿不出手,便由先生斟酌言辞,替某写回信吧。”
“诺!”
戏志才应下,又向司马素借纸笔。司马素便带着戏志才下了关墙。




一脚油门到三国 第335章 调兵遣将
在秦翼到达高都县的第二天,曹仁、典韦率领兖州的三千兵马如期来到高都县。
这三千兵马,有骑兵八百、步兵两千二。兖州之地骑兵缺乏,曹操能出动八百骑兵来支援秦翼,足见曹操对秦翼的深情厚谊了。
当日,司马素命人杀猪宰羊,犒赏兖州兵马。这让曹仁和典韦都非常满意。
兖州兵马在高都县城外扎下简易营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拔营进驻天井关。
为了避免令出多门,秦翼有意将原先驻守天井关的高都县士兵调回了高都县城,只留下一名军侯作为顾问,指点兖州兵守关。
前文曾经说过,天井关并非是独立的一座关隘,在天井关往南,还有三座归属于高都县的附属关隘。天井关及其三座附属关隘,距离都非常近,四座关隘部署于十多里路程之内,平均每隔三里就有一处关隘。
秦翼和曹仁商议一番后,将兖州的三千人马一分为四,分驻包括天井关在内的四座关隘。
其中,最南端小口隘驻兵八百,由典韦镇守,中间的星轺驿、横望隘各驻兵三百。天井关作为曹仁的旗关,驻兵一千五百人。剩余的一百人,是为斥候队,负责前出探察、通讯联络等工作。
虽然分兵驻守四座关隘,但这四座关隘的距离都太近了,只要最南端的小口隘受到攻击,其余关隘片刻便能派兵相援。
如果前三座关隘都被攻破,兖州兵就会全部撤回天井关主关,凭借地势和其高大的关墙,也能阻挡住上万大军的进攻。
再者,牛辅选择走这条路线的几率微乎其微,因此,秦翼对天井关是非常放心的。
在天井关驻留了一天,第二日,秦翼便向曹仁告辞,他要前往襄陵县了。
曹仁亲自送出秦翼、戏志才等人数里。分别之时,秦翼对曹仁说道:“子孝兄,你虽然是客军,但天井关的一切军务,皆由你负责便可。若那司马素干扰你的指挥,你尽可斥责于他。倘若此人顽固不化,你便派人至襄陵告知于某。某自会找他算账。”
“多谢府君信任。”曹仁朝秦翼一拱手,“府君放心,某见识了天井关的险要之后,有足够的信心挡住牛辅军的进攻。他不走天井关便罢,若选择走这一条路,某定让他寸步难进。”
“一切就拜托子孝兄了!”
“府君好走!”
………………
离开高都县,秦翼等人快马加鞭,只用了两天就赶到了襄陵县。
在秦翼来之前,杨奉已经按照秦翼的建议,对襄陵县坚壁清野,对百姓进行了疏散。
其实,即便杨奉不发出坚壁清野的命令,百姓也会自行逃离,躲避战乱。
乱世之中,百姓也都学聪明了,他们虽然获取不到牛辅军的情报,但襄陵县忽然多出近万大军,百姓们一猜就知道这里又要打仗了。于是,便立刻收拾东西,扶老携幼的外出避难。
襄陵县本隶属于河东郡,董卓迁都长安之时,强迫雒阳周边郡县的上百万百姓随同朝廷西迁,河东郡十室九空,白波军趁机南下,由杨奉占据了襄陵县。
襄陵县因为地处河东郡北部,与并州接壤,被董卓迁走的百姓不算多。杨奉虽然是反贼出身,但也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占据襄陵县之后,出榜安抚百姓,并将属下士兵的家属全安排进县城以及近郊居住。襄陵县倒是恢复了生机。
不过,因为要抵抗牛辅,襄陵县坚壁清野之后,又变成了百里无人烟的状态。县城也变成了一座大军营。
秦翼的三千兵马,驻守南城,杨奉军的兵力则分驻其余三面。联军帅府就设在县衙之内。
秦翼到达襄陵县后,匆匆吃了一顿接风宴,便与众人展开了军议。这次的讨论,主要是确立指挥系统,并重新调整各部的驻兵位置。
其实这些事情早就应该做了,但秦翼一直没来襄陵县,也便一直耽搁至今。好在,牛辅才刚到洛阳,襄陵距离雒阳还有四百多里地,即便牛辅立即从雒阳转道北上,来至襄陵县也最少要走上十天。秦翼等人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诸位,襄陵县如今虽然有我们上党郡和西河郡的兵马合力守卫,但是打仗不比其他,如无畅通的指挥,我军必然自乱,也无从谈大胜仗了。因此,秦某建议,我们先议定一名主帅,负责通盘指挥。”
众人落座之后,秦翼就先声夺人的说道。
“不用商议了,就由贤弟你当这个主帅好了。”杨奉一摆手,大咧咧的说道。
秦翼见率先支持自己当主帅的居然是杨奉,便有一点错愕。
“杨帅……不,府君,上党郡的兵马只有三千人,我军却有五千人,按说,应该你当这个主帅才对。”杨奉军中的一名军官当即说道。
秦翼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发言的这名军官名叫杨随,是杨奉的一个本家侄子,但年龄却跟杨奉差不多。
杨奉瞪了杨随一眼,说道:“谁当主帅可不是凭出兵多寡来定的,而是看指挥打仗的本事。”
然后,杨奉就看向秦翼,说道:“秦贤弟,你虽然比杨某年轻,可杨某承认,你打仗的本事比杨某强多了。不说你在讨伐董卓之时就闯出的那些莫大名声,就说你来并州之后所经历的几场战事,夺长子县、壶关县、援沾县、两败黑山军,就连杨某,也曾经败在你手中。短短半年时间,你就经历了三场战事,且都轻而易举取胜。由你指挥打仗,杨某放心。”
箭杨奉如此力挺秦翼,其余人都不说话了。
“诸位意下如何?”秦翼把目光看向李乐。如今,李乐是杨奉的郡丞兼军师,乃西河郡的二号人物。
李乐微微一笑:“虽然,某很想让我加主公担任主帅,但主公既然如此支持秦府君担任主帅,足以说明秦府君的能力。某也支持秦府君担任主帅。”
秦翼心道:还是李乐会说话,既向杨奉表了忠心,也没有得罪我,还照顾到了公事。
秦翼的属下自然会支持秦翼。而上党郡那边,一号人物杨奉和二号人物李乐都出言支持秦翼了,其余军官也便不好反对了。于是,秦翼便被推举为主帅。
随后,杨奉将秦翼让到主位,他自己到侧席首位落座。
“大帅,请下军令,任命诸将。”杨奉落座之后,就朝秦翼一抱拳。他这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秦翼。
秦翼点点头,便道:“那秦某就不矫情了。”
“杨奉何在?”秦翼肃然问道。
“某杨奉听命!”杨奉起身,再次朝秦翼抱拳。
“本帅命你为联军司马,协助本帅总揽一切军务。”
“诺!”
“李乐何在?”
“某李乐听命。”
“本帅命你为联军长史,主理军中政务,并负责后勤保障、参谋军事。”
“诺!”
“戏志才何在?”
“某戏志才听命。”
“本帅命你为军师祭酒,主参谋军事,上情下达、受理情报往来。”
“诺!”
“其余诸将,各按其职,统御本部人马。”
“诺!”剩余之人全部起立,朝秦翼抱拳。
秦翼的任命,充分照顾了杨奉军的面子。他是主帅,乃一号人物;杨奉被封为司马,是为主帅副手,乃二号人物;李乐为长史,为三号人物;戏志才则为四号人物。他们四人,组成了联军的指挥中枢。
“诸位请坐!”秦翼朝众人一挥手,众人落座。
随后,秦翼便问杨奉:“杨司马,秦某以前向你建议制作的地图,可制好了?”
杨奉点点头,道:“某已命人制好。”随后,他便朝秦翼身后一指:“地图已悬挂于大帅身后的墙壁之上。”
说完,杨奉便起身,走到秦翼身后,将墙壁上挂着的一块布帘拉开。
秦翼回头一看,果然见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很大的地图。
地图绘制的区域,乃是并州南部与河内郡、河东郡的接壤之地。北至长子县、陭氏县一线,南至河内郡、河东郡中部。
虽然地图被放大了,但依旧很粗糙。好在,主要的城镇都有标注,一些大的山峦、河流以及主要道路,也都有标注。
秦翼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便道:“诸位,且议一下我军该如何驻兵吧。”
秦翼的话刚说完,李乐就站起来说道:“大帅,在您来之前,某与我家主公以及贵郡的赵、徐二将已经商议过此事了。我等认为,襄陵县周边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大军作战,但这也致使襄陵城四面受敌。因此,我军不能全部驻扎于襄陵城之内。”
“那你们的意见是……”秦翼看向李乐。
李乐起身,走到地图前面,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道:“襄陵县是盆地,东西高,中间低。县城东侧有射阳山、西侧有姑母山,皆是易守难攻之地。且这两山俯视襄陵城。因此,我等以为,可于两山之上各派一千骑兵,与襄陵城守望。”
秦翼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虽然找到了李乐所说的这两个山名,但地图画的实在太过粗糙,却看不出具体山势和占地范围。
“军师以为如何?”秦翼回过身,看向戏志才。
戏志才道:“此计甚好。若与东西高地布置骑兵,可随时袭扰敌军,分散他们的精力。”
1...9394959697...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