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哼!”
李隆基瞪了杨丰一眼。
杨国忠还没明白。
“杨侍郎,杨校尉刚刚决斗中把东平郡王世子打成重伤,已经被陛下罢了宣威将军和下邽县男。”
高力士低声说道。
杨国忠倒吸一口冷气,紧接着看杨丰的目光就更加亲切了。
“哥舒翰上奏,说你有开南道从后方进攻吐蕃之计,都一起讲讲吧!”
李隆基没好气地说道。
“呃,此计划得先造船,而且必须建造大量可以远航万里的大型海船,这样的海船还得先备料,将木料阴干至少三年,否则的话造出来的船很难支撑一个来回的航行。”
杨丰说道。
“此事容易,朕再撑个三年还能行!”
李隆基说道。
然后立刻一片他长命百岁的阿谀声。
“臣也有新式海船图样,这种船足以满载几百士兵远航万里,而且视海上波涛如平地,只要有足够的木料,就可以开始建造,大概花两三年时间可造百艘巨舰,并在这段时间里,向安南增加两万以上士兵,以便其适应炎热地带环境最大限度避免疾疫。当舰队完成之后以舰队载士兵,先在真腊的这个地方夺取一地建立港口并驻军,当这座港口完成后,舰队再继续向前,在室利佛逝夺取这里,同样建立港口并驻军,在这里的港口建好后,以其为跳板继续向前,沿着通海夷道每隔最多两千里建一座港口并驻军,但不需要向纵深进攻,只要土人能够为我军提供补给就可以了。
以这种方式跳跃向前花五年跳到天竺的这里。”
杨丰指着达卡位置说道。
“从这里向北,有六百里如浙东一样的温暖水网平原,同样也如浙东般富庶丰饶,而这片平原北边就是吐蕃,在这里有一条山口,从这座山口可以直接穿过横亘前方东西绵延五千里的雪山,而逻些就在七百里外。”
紧接着他说道。





历史粉碎机 第三五八章 穿越时空的郑和舰队
“这一路需与多少敌国开战?
更何况那天竺亦非小国,再加沿途各处港口的驻军,非十万大军岂能成事?若以十万大军跨万里大海远征,则需多少战舰和人力才能供其所需?”
杨国忠惊悚地说。
“杨公,您可知王玄策否?”
杨丰笑着说。
“贞观二十一年,右率府长史王玄策为正使出使天竺,恰逢其国奸臣篡位,以兵袭我大唐使团,王玄策与副使皆被囚,后他二人越狱而逃,至依附吐蕃之土邦借其兵七千,并千余吐蕃军,一战而败天竺军,不但救出所有被俘之同僚,而且斩其伪王之首献于太宗皇帝,如此孱弱之国杨公以为需多少我大唐精锐?”
他紧接着说道。
“呃?”
杨国忠闭嘴了。
“至于沿途诸国……”
杨丰笑了笑。
“杨公可召通海夷道常年往返的海商,询问一下这些南洋番邦情形。
臣不是说笑话,一万适应了炎热环境并且忽略掉疾疫影响的大唐精锐,有能力灭掉那里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是夺取一座港口,那么一千大唐精锐就可用轻松完成这个任务。
臣的计划是在这条线上建立五个这样的屯兵港口,每一个港口驻军两千,整条线上需要一万驻军,而另外一万击败天竺夺取这里的控制权,然后以海运向这里运送两万精锐,这两万精锐在天竺养精蓄锐,适应环境并且在天竺囤积充足的物资。同时在这片山口依托内河航运再建立一座城池,一旦开始进攻就以其为依托,进入吐蕃境内之后直接放开手进行血洗,能杀就杀,不能杀也必须抓回到天竺,总之就是烧光杀光抢光,就是农田也必须焚烧牲畜带不走也要统统杀死,最大限度削弱其人口。
一旦吐蕃军队反击能战则战,战若胜则直捣逻些,若势不能战则退。
控制住山口,以后随时可以重新杀回去。
只要我大唐掌握了这条线,就算不能彻底灭掉吐蕃,也能让他们从此失去向陇右进攻的能力,他们的人口兵力不可能支撑两个方向战场,而我军只要不停袭扰下去,吐蕃就会像逐渐被放血一样直到血流干而亡!”
他恶狠狠地说。
“这是一个长久之计啊!”
杨国忠感慨道。
“十年,十年內臣可保大唐彻底摆脱吐蕃这头身侧的饿狼。”
杨丰说道。
“十年,朕就等你十年!”
李隆基很是霸气地说道。
“臣恭祝陛下八纮一宇,早日使皇恩如日月泽被万邦!”
杨丰行礼说道。
然后杨国忠等人也紧跟着拍马屁。
“还有什么好东西,一并献上来吧!”
李隆基多少有些开心地说。
“这是千里镜,当然,看千里是不可能的,若是开阔地上,可以将一里外的东西拉近如在目前,半里之内可看清人的面容,此物乃臣自制,只是所用玻璃需从胡人处购得。”
杨丰说着拿出望远镜。
李嗣业拿过去转递给李隆基并教他如何使用。
“这是臣的海船图,此船臣称之为宝船,可载万石,配以床弩和连弩可兼做战船,体型巨大,高耸如山,顺风航速可超二十里,无论运兵运货皆可,在臣计划之中,此船当为我大唐舰队之主力,最少建造百艘。这是小型的鸟船,取其迅捷如飞鸟,速度可达三十里,此为巡弋护卫之哨船,这个船小造价低廉最少应建造两百艘,实际以其为主要作战之船,南洋诸国皆弱小,不可能具备与我大唐抗衡之能力,鸟船配床弩和连弩足以对付。这是沙船,实际不适宜航海,只能在近海使用,但此船胜在吃水浅,内河运输作战皆不可缺,可用于安南方向朱鸢江的航运,而且造价不值一提,对于船料也不必太在意,而此为车船,此船并非海船,无法在海上航行,乃内河湖泊作战所用之大型战船,以人力配合船帆驱动。
前两种用于海上。
后两种用于内河。
这些只是最简单的图样,真正的全套图样和建造技术都在臣那里,陛下遣人随臣回去取来即可。”
杨丰紧接着拿出一个盒子说道。
高力士接过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摞明朝版本的图纸,其中宝船自然就是福船了,而鸟船自然也是绿眉毛了,这两种船都没有超出这个时代太多,无论福船还是鸟船,都是这时候造船工匠能够解决的,而唐朝的海船本来就已经很发达,再有他的全套技术资料,在浙江福建等地的造船基地很容易就能造出来。
至于沙船也就是沙船了。
这种小船不起眼,但却是非常重要,这种唐宋之际成型的小船,几乎承载了数百年间中国绝大多数的内河近海航运。
而车船当然是宋朝战船标志了。
在没有火炮的时代,这种巨型内河战船就是无敌的,未来在印度驻军后,完全可以用这种战船和沙船相结合控制布拉马普特拉河,甚至于向恒河方向扩张,至少冷兵器时代的天竺人手中根本找不到与之抗衡的,床弩,投石机再加拍杆,古典时代的巨无霸航行于恒河上,在两岸阿三们膜拜的目光中宣示大唐威严,想这场面也是很令人期待的。
同样,大海上无数鸟船护卫着一艘艘如山岳的宝船,就像原本历史上的郑和船队穿越了时空一样,横行在八世纪的南洋,这样的场景也是很令人激动的。
“你这好东西倒是够多的。”
李隆基笑着说。
“没了,剩下就只有臣的一颗赤胆忠心了!”
杨丰厚颜无耻地说。
“好,你这颗忠心朕记下了!”
李隆基说道。
不过他还是没给杨丰封官,毕竟还得照顾安禄山的感受,当然,这只是小事,过了风头之后,只要杨丰再不搞事情,肯定会给他补偿,毕竟李隆基也的确感受到这家伙那一颗赤胆忠心了。
“你是否愿意为朕主持造船?”
他很直接地问。
“回陛下,臣不愿意!”
杨丰同样很直接地说。
“为何?朕不会让你去外地,只是在工部专门设立一个督造司,由你来担任督造使,虽然需要时常到外面去巡视,但仍旧以留驻长安为主,岂不比你在碎叶受苦要强?”
李隆基说道。
“回陛下,臣志在为国守边,碎叶虽然日子苦,但只要想到臣的身后是我大唐盛世就不苦了,且怛罗斯之战臣的数千兄弟埋骨西域,臣和碎叶的三千兄弟发过誓,没有把他们的遗骨接回,没有为他们报仇,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之前,谁也不能舍弃他们而去,臣在碎叶厉兵秣马,就是为了能够有这样一天,这是臣对天发下的誓言,还请陛下能够成全!”
杨丰很是煽情地说道。
李隆基沉默了一下,很显然有点小感动了。
这是多好的孩子啊,宁可放弃长安的荣华富贵,也要到绝域去为国守边,而且毫无保留地向他献出一堆的堪称珍宝级别东西,却丝毫没有因为不能升官而不满,简直就是一个忠臣的楷模。
“那碎叶悬远,造船之事若有意外如何处置?”
李隆基说道。
“回陛下,臣可每半年回来一次。”
杨丰说道。
“那碎叶回来一趟可就得半年。”
杨国忠说道。
“杨公,末将身体不同常人,只要碎叶至长安沿线驿站足够,每隔五十里有马可换,臣一昼夜可行两千里,最多六七天就可至长安。”
杨丰说道。
他又不在乎疲劳,就他那体格二十四小时在马上跑都无所谓,一匹养精蓄锐的战马怎么还不能载着他半小时跑五十里,只要沿着那些驿站一站站换马跑就行,半个月一个来回估计没什么压力。
“好吧,朕会下旨给各地驿站,为你随时准备好马匹,不过你仍旧得留在长安半年,把这个督造司建立起来,还得前往江南东道和岭南道的各处船场走一趟,去教那些造船工匠如何按照图样来造这些船,至于船料那里应该有一些可用的,他们那里原本就是建造通海夷道上海船的,先让他们试着造几艘看看。”
李隆基说道。
“臣遵旨。”
杨丰赶紧说。
“不过臣也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恩准!”
杨丰说道。
“何事?”
李隆基问道。
“臣恳请陛下能够允许臣到各地监狱中,搜拣那些普通囚犯带到碎叶充当苦力,臣在那里只有三千人远远不够,但大唐百姓安居乐业,很难愿意随臣前往绝域之地,故臣以为可用这些囚犯来充当助力。”
杨丰说道。
“这些可都是冥顽不驯之徒!”
李隆基说道。
“陛下放心,就是狼臣也能让他们变成羊!”
杨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准了,十恶以外者任尔取之!”
李隆基说道。
他才不在乎那些囚犯呢,杨丰给他废物利用这是好事,这些囚犯养在监狱里他还得提供牢饭,让他们到碎叶去也算流放了,反正他们也没地方跑,以苦役服完刑期再释放回来就行了。




历史粉碎机 第三五九章 一夜暴富
“李公,明晚某家中设宴,为李公洗尘,还望李公赏光!”
大明宫外,杨国忠对李嗣业说道。
“那鄙人就叨扰了!”
李嗣业也没客气,直接爽快地说。
“杨校尉若无事也一起吧!”
紧接着杨国忠对杨丰说。
“那末将就不客气了。”
杨丰说道。
三人笑着分开,杨丰看着杨国忠骑上马离开的背影,脸上多少带着一丝深沉的笑意。
“造船归哪个衙门管?”
紧接着他问李嗣业。
“工部水部郎中,都水监舟楫署令都管这个,不过海船都是工部,此事需圣人指定,不需要你操心,到时候圣人指定哪家负责他自会找你,既然你已经拒绝督造使,那么肯定会另外任命督造使,你到时候只需要为他提供帮助即可,此事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你没必要卷入其中!”
李嗣业说道。
“还有,立刻去把你母亲和兄弟姐妹都接来长安,以后让他们住在我那里就行了。”
紧接着他说道。
“我还准备让他们去碎叶呢!”
杨丰说道。
“除非你随行保护,否则你敢保他们不会在河西遭盗匪?”
李嗣业说道。
杨丰点了点头,紧接着他和李嗣业返回李府,然后带着自己部下随行士兵和大批李府家奴,以最快速度出长安直奔郑县,这时候渭河还在封冻中,只能走陆路过去了,郑县实际上就是华州,距离长安不到两百里而且都是通衢大道,他们一人两匹马一天即到。杨丰对他这些便宜亲人也没什么太深感情,见过他老娘和一干兄弟姐妹之后一说他把安禄山儿子打成残废,他那个老实巴交的府兵校尉大哥吓得直接晕倒,醒过来之后以最快速度搜罗家里值钱东西装车,反正他家也是个大户人家,田产店铺什么的都有下人掌管,家里主要成员转进长安留下那些管事的负责就行。
杨丰带着自己这些遭遇飞来横祸的亲人连夜启程,在第二天傍晚又返回长安塞进了李嗣业家。
至于他们的生计……
“这是圣人的赏赐!”
李嗣业指着面前一座小山说道。
“真是霸气啊!”
杨丰无语地看着这座由五千匹各色绸布堆成的彩山惊叹。
这是李隆基给他的赏赐。
也是李隆基对没有给他加官进爵的补偿,这时候唐朝绸布是当钱币使用的,五千匹其实并不算多,李隆基历年赏赐大臣的加起来,折合这东西四十六万五千六百五十三匹,平均每年就得赏出超过一万,最高记录一次赏了安禄山五万。除了这些绸缎之外旁边还有一堆铜钱山,里面掺杂着金银之类,这是哥舒翰给他的那批望远镜货款,一共两千缗,而旁边还有四个大箱子,其中两个箱子里面全是银饼子,另外两个里面全是各种珍贵的药材,什么人参鹿茸之类。
“这是谁的?”
杨丰愕然道。
“这是虢国夫人府上送来的,以感谢你对她的救命之恩。”
李嗣业说道。
杨丰拎出根虎鞭无语了一下,这sao货还敢给他补啊,这不怕再把她干得下不了床?
“那这一份呢?”
他指着旁边一个小箱子说道。
那里面是黄澄澄的金饼子。
“这是嗣曹王皋府中送来的。”
李嗣业说道。
“呃,他送我黄金干什么?”
杨丰愕然道。
“因为他管都水监,而且圣人刚刚下旨由他督造海船。”
李嗣业说道。
“嗣曹王皋,李皋?”
杨丰这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话说督造战船可是等于送给他一座金山,办工程发大财的道理古今通用,数百艘战舰的建造所需资金是个天文数字,督造使十里抽一都能让自己富可敌国,这样的好事他拒绝然后转给李皋,后者饮水思源只要有点头脑就少不了感谢一下,更何况以后还得他帮忙提供技术咨询。
“这个嗣曹王倒是明白人!”
杨丰笑道。
李皋当然是明白人,原本历史上车船有一种说法就是他发明的,这个大唐宗室,李世民的五世孙在安史之乱后的江西,荆南,襄阳连任三节度,是平李希烈的主要功臣,而且主要就是以水军出名,最喜欢那些奇技淫巧的新技术,他也的确是这时候李隆基手下最适合这个工作的,由他来负责杨丰还是很满意的。
“这可是一夜暴富啊!”
他看着属于自己的一仓库财物说道。
这的确是一夜暴富,这些东西加起来价值万缗以上,在这个时代已经堪称小富豪一个,这时候身后传来脚步声,杨丰回过头看到李秀正小心翼翼地从他身后的门口探出头来,杨丰伸手一把将她拽过来,在她害羞的惊叫中,把仓库门的钥匙塞在她手里。
“你的,全是你的!”
杨丰说道。
李秀欢呼一声,立刻扑倒那一堆绫罗绸缎里了。
“快去换上衣服,该去杨国忠那里赴宴了!”
李嗣业装没看见地说。
“呃,岳父大人,我可以穿盔甲去赴宴吗?”
杨丰一脸纯洁地说。
“随你便,杨国忠应该不会介意!”
李嗣业说道。
既然这样,杨丰就终于可以不用穿他那身翠生生的青葱装了,紧接着去套上明光铠,骑上一匹最雄健的大宛马,在一声甲片的摩擦声中直奔杨国忠府邸,快要到的时候,突然另一侧路口出来几匹马,李嗣业随口向为首马背上人喊了声:“高公!”
杨丰立刻明白是谁了。
“节帅!”
他上前行礼说道。
“宴后到老夫那里,有事要与你谈!”
高仙芝点头说道。
“呃,节帅,您不会调安南了吧?”
杨丰愕然道。
“还不是你搞出来的,圣人已经下旨升安南都护府为安南节度使,以老夫为节度使并增兵至两万。”
高仙芝没好气地说。
他被调回长安后,原本是拟订接替安思顺的安西节度使,安思顺直接调朔方节度使,但安思顺指使治下胡人割脸请愿,李隆基也就只好作罢,然后给又他安排了一个右金吾大将军的闲差。这一次李隆基受杨丰蛊惑准备从安南向南诏进军,那么必须提升安南的级别,原本那里隶属岭南五府经略使,但岭南是十大藩镇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整个岭南五管不过才一万多唐军,分到安南就四千了,而岭南经略使主要职责是两广,也不可能把主力都调到安南,这样最好就是单独设立一个节度使,而且必须是一个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节度使。
那高仙芝自然是最好选择。
他不仅仅是安南节度使,而且还得兼职向南扩张。
新设立的安南节度使兼护通海夷道沿线各国,也就是说从安南一直到印度沿线都归他管,在这片区域范围内他有权决定出兵攻击任何一个不肯臣服大唐的,包括未来的大唐舰队也归属他的节制,当然,目前主要是从南线对南诏的作战。但这对高仙芝并非什么好事,他的确作战经验丰富,但他的战场都在西北,根本没在南方打过,尤其还是最南边的战场,而且还是沼泽河流密布的地方,可怜他是在大漠杀出来的几时见过水网?原本右金吾大将军虽然不是什么肥差但好歹安逸,跑安南去一不小心染个瘟疫就埋骨他乡,更重要的是还没什么油水可捞。
他可是出了名的贪财。
“节帅,等宴后末将跟您解释一下那里的情况,您就知道您得了一个多大的肥差了,恐怕以后哪天缺钱,末将找人借第一个就得想到您!”
杨丰笑着说。
高仙芝去安南,那就更方便他操作很多事情了。
至于高仙芝不乐意……
安南节度使既然管南洋,那么当大唐舰队横行香料群岛,满载一船船香料而来时候,高仙芝恐怕李隆基调他回来还不干呢,这时候大唐对香料的需求虽然不如欧洲,但香料同样也是高档商品,胡椒就是这时候通过海上传入中国。因为欧洲对香料的渴求人们往往忽略了中国同样对香料无比渴望,而且和香料在欧洲可以当钱币一样,香料在中国也是硬通货,直到明朝都没改变,郑和下西洋一两银子百斤购回的香料堆积仓库,朱棣没钱给官员发工资时候,一斤胡椒代替一两白银来发工资。
而这是唐朝。
这个时代香料更珍贵。
随便到南洋找个小岛一占,只要能运回来都会富可敌国,更何况高仙芝将统辖整个南洋,守着一座如此巨大的宝库,要说不能富可敌国那真是笑话了,更何况还有婆罗洲这些地方的黄金,哪怕舰队组建以后,开到室利佛逝去收保护费也能发财,后者可是拥有大量黄金。
尤其是再把占城稻,地瓜这些好东西都找来,那可绝对是名利双收。
高仙芝也没多说,反正李隆基已经正式任命,他不去也得去,虽说由杨丰而起,但也不应该怪杨丰,大家都是安西军一家子,这话随口说说就行,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校尉可是真正前途无量,连把安禄山儿子打成重伤都有皇帝亲自保着,这是何等的恩宠,尤其是这家伙还年轻,这可是大唐军方下一代最耀眼的明星。




历史粉碎机 第三六零章 殖民者速成手册
“高公,第一是盐。”
杨丰在高仙芝府中端着酒杯边走边说道。
他们在杨国忠府中的酒宴没喝多久,安西军集团又不是杨系,这两年随着杨国忠日渐势大,已经开始和李林甫争权,安西军这个集团没必要卷入其中,要是和杨国忠过于亲近反而引起李林甫反感,走走过场意思一下就行。
“这个老夫倒是明白。”
高仙芝点了点头。
垄断盐业可以说是最好的敛财手段,这个不用杨丰说他也知道。
“销售您不用管,安南那地方根本没有井盐,只能是海盐,末将可以教您晒盐之法,那里气候炎热,更加易于晒盐,你可以在沿海设立官营的盐场,雇用那些土人晒盐,而后以水师战舰巡视,有其他煮盐者统统杀无赦。但贩盐售盐可招募咱们内地商贩负责,给他们发盐引,每张盐引值盐多少,直接在您那里付款领取,然后去盐场提盐,剩下他们爱怎么卖往哪儿卖,这个您就不需要管了,甚至可以给他们权力,让他们自己组织盐丁对付贩私盐者,当然,价格上您还是得留意一下,毕竟他们太黑引起土人造反就麻烦了。”
1...129130131132133...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