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欧洲骑士时代那套都是这个时代东方战士们玩剩下的。
只不过咱大清遗毒让后世的人们逐渐忘记了人马具装,手持四米多长,光锋刃就超过半米长马矟,战场上几乎与七百年后英法百年战争初期那些骑士没有任何区别的隋唐铁骑。
此刻无论骑兵与步兵,西岸叛军的防线都在接战的瞬间被突破,然后……
就只能溃逃了。
没有被阻挡住的具装骑兵,基本上剩下就是纯粹的碾压,那些同样身经百战的叛军士兵很清楚在防线突破的一刻,他们最明智选择就是以最快速度逃跑,而他们的溃败让冲击的具装骑兵彻底变成扫荡一切的洪流,西岸的战场上所有叛军无论步兵还是骑兵还是那些运输劫掠财物的辅兵,在这洪流面前只有投降或者覆灭。
他们彻底失败了。
当然,李归仁没功夫看自己部下是如何被击败的了,因为那如战神般的银色身影正从天而降,带着飞溅的沙尘落在他面前。
李归仁木然地看着那恍如带着光芒的男人。
紧接着一道银色弧光划过。
手举盾牌的杨丰带着高傲笑容,保持着挥刀时身体的前倾,手中几乎没有沾一滴鲜血的陌刀平伸向右,在他和李归仁之间,四名士兵带着惊愕同时低下头,看着自己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突然分离,然后蓦然间发出凄厉的惨叫,紧接着倒在地上,用双手无助地爬行着,同时继续不停地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他们的鲜血和内脏随着他们的爬动不断涌出。
就在同时杨丰手中的盾牌随意一抬,两支床弩射出的巨箭同时撞在两厘米厚的锻铁板上弹开。
“降者免死!”
杨丰一脸威严地说道。
李归仁的腿一软,几乎是下意识地跪倒俯首在地。
历史粉碎机 第四六六章 你就是光
对于安禄山手下这些比较能打的将领,杨丰还是不介意收一下,李归仁是曳落河的指挥官,战斗力肯定是没问题的。
反正杨丰也不怕这些人反复再造他的反。
他手下还没有敢生异心的,只要跟了他的那肯定生是他的人,死是……
死是他的死人。
这一点早就已经是河中军的共识,谁都明白惹火杨大帅死路一条。
敢造他的反和自杀没什么区别,就连阁罗凤都被他逼死在自己的国都,那么这千军万马也好,坚固城墙也好,崇山峻岭也好,有什么能挡住杨大帅那凶残的大棒呢?敢造他反岂不是活腻了,他拎着狼牙棒上门的话谁能挡?这样的话对待这些敌军将领,杨丰完全可以敞开了收,李归仁,田乾真都可以,至于崔乾佑就算了,毕竟他还得给哥舒翰和封常清这两人报仇,其他只要不是那种罪大恶极的,或者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儿子和族人们的,那就都没必要杀了,完全可以收到自己手下。
毕竟这些人对他来说背景足够清白了。
这一点很重要,实际上他主动跑来承担最艰巨任务,就是为了招降这些范阳精锐。
“给你的人下令,降者免死!”
杨丰喝道。
李归仁老老实实地给身旁旗手使了个眼色,后者赶紧挥动旗帜,示意各军放下武器投降。
当然,这没什么用。
整个战场已经杀乱了,八千具装骑兵的洪流在灞河西岸不断冲击,被冲散的叛军被他们切割成一小片一小片各自为战,有投降的,有负隅顽抗血战到底的,还有拼命向灞河逃窜甚至踏着河滩上的同伴试图过河,还有一部分干脆向北逃亡渭河岸边的,至于接下来怎么逃估计他们已经顾不上考虑了,那些铁骑的冲击下他们已经完全破胆。
这种情况下李归仁的命令已经没多大用处。
不过附近的叛军还是全部投降。
毕竟在杨丰这样的敌人面前他们实在是没什么抵抗的勇气,凡人是无法对抗这种半仙之体的,以杨丰为中心,周围数以万计的范阳士兵全都默默放下武器,然后用畏惧的目光看着这个恍如神灵的男人,后者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不断扫过,一些胆小的开始跪倒,紧接着所有人纷纷跪倒俯首在地,向着他们的新主叩拜。
紧接着杨丰的目光转向东岸。
东岸战场。
“进!”
马璘挥手说道。
他身旁信号兵挥动信号旗。
“进!”
所有列阵的步兵中,那些将领纷纷发出命令,全身重甲的陌刀手整齐向前,恐怖的陌刀组成银色墙壁,反射着刺目的阳光,向着刚刚冲出河滩的叛军骑兵压了过去,而在他们的另一边,长矛的丛林保护下,那些神臂弓手不断重复射击动作,弩箭不停呼啸着划破空气,瞬间掠过一百五十多步的距离,击中那些冲锋的骑兵,击穿他们身上的铠甲穿透他们的身体。
冲锋的骑兵依旧在不断向前,为了能够逃出生天,这些胡人为主的骑兵别无选择。
他们在马背上吼叫着,不断射出一支支羽箭。
但这些箭几乎对唐军构不成任何威胁,别说是骑兵弓,就是步兵弓也无法穿透他们的铠甲,在羽箭撞击铁甲的响声中,那些分成三列的神臂弓手在长矛丛林后面有条不紊地双脚踩着弩臂,依靠腰部力量完成上弦装上弩箭然后瞄准扣动扳机,他们甚至都顾不上看自己的战果,只是在那里机械地一遍遍不停重复自己动作,用威力强大的弩箭不断将敌人射落马下。
几乎就在同时主动出击的陌刀手撞上了敌军的洪流。
四千重甲的陌刀手瞬间化作战场上的绞肉机。
这些全身冷锻甲,根本不需要再意敌军刀矛弓箭攻击的彪形大汉,吼叫着不断挥动他们手中那十五斤重的陌刀,带着反射的阳光,斩碎他们前方的一切,无论人还是战马,统统在这四千柄陌刀的挥动中支离破碎,鲜血的流淌战马的悲鸣中,死尸和折断的肢体随着他们的前进不断在他们脚下堆积起来,一颗颗头颅在他们的脚下滚动,他们带着杀戮与死亡的瘟疫淹没所有他们能看见的敌人。
叛军依然在奋力冲击。
他们别无选择,这些步兵完全堵死了他们后撤的道路。
而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声长啸,他们头顶的天空中一个银色身影骤然落下,就在落地瞬间一道弧光划了一个浑圆。
十几道鲜血的喷泉冲天而起。
紧接着那银色身影在这飞溅开的血雾中同样冲天而起,然后再一次落向地面,地面的叛军士兵惊恐尖叫着纷纷举起长矛,但那身影将手中盾牌向下,瞬间在一片长矛的折断声中撞入敌人中间,那银色弧光再一次环绕他急速划了个浑圆。
鲜血的喷泉再一次冲天而起。
然后他再一次同样冲天而起。
……
唐军的陌刀手们都疯了。
他们带着恍如宗教般狂热的吼叫,用膜拜的目光仰望他们的统帅,仰望那不断升起的主宰战场的神灵,然后同样像疯了般不顾一切地向前砍杀着,此刻的他们的血液在沸腾,他们的大脑中什么畏惧和顾虑都没有了。他们看不到敌人的长矛,他们看不到敌人射来的箭斩落的刀,甚至就连他们身上的伤口他们都看不到,他们的视野中只有那道神灵般的光,他们的大脑中只剩下了砍杀的欲望,一刻不停砍杀,在那神光的指引下,一刻不停向前,砍碎任何阻挡,让一切敢于阻挡他们的都化作他们脚下的烂泥。
这就是杨丰在战场上的最大作用。
带起己方士兵的节奏,让他们血液燃烧起来,让他们变成疯子,变成杀戮的猛兽。
甚至不仅仅陌刀手,就连那些长矛手和神臂弓手也呐喊着直接加入了进攻,后者同样有陌刀,只不过没有陌刀手的那样重,但必要时候他们是可以补充陌刀手的,整整八千唐军的重步兵,就这样以丝毫不输西岸那些具装骑兵的凶悍,牢牢把逃亡的敌军堵在灞桥两边的河滩上。
站在一棵参天大树上的杨丰,很满意地看着两处战场。
西岸的战斗快要接近尾声,绝大多数叛军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胡人骑兵还在溃逃或者顽抗,而部分赶到的炮灰们已经开始抓捕那些俘虏,甚至还有一部分炮灰干脆捡起地上的弓箭和弩,打落水狗一样加入对河滩敌军的射击,毕竟他们也是河中军的,一些英勇的干脆捡起长矛之类向河滩发起进攻。而东岸八千重步兵组成一道钢铁墙壁,不但阻挡住了敌军的逃亡还在逐渐把他们压回河滩,后续赶到的另外九千辅兵也加入了战斗,这些辅兵实际上和战兵差距不大,只是他们原本就是作为预备队在后面距离远,哪怕同样骑马也赶到的晚了些而已,但本身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依然都不输于那些内地的精锐们。
很显然大局已定。
实际上他的身影冲天而起的瞬间这场大战结果就已经没有悬念。
安禄山部下绝大多数也是之前的唐军士兵,杨丰的传奇这些年他们同样知道,以前只是传说,但真人在他们面前展现超人的能力后,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瞬间瓦解了他们的斗志,当后退无路的时候,投降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他们只是纯粹的士兵,又不是什么狂信徒,很难有血战到底的勇气。
实际上绝大多数范阳军都是被安禄山裹挟,最初造反时候安禄山也是喊着清君侧诛杨国忠口号的,只不过打到洛阳后,这些士兵一来破罐子破摔了,二来被洗劫洛阳的丰硕收获刺激着,三来他们都是河北人,本来对大唐就没多少感情,就这样一直打到了长安,到这时候基本上也都没多少动力了,只是想着能保住性命而已,只要杨丰不杀他们,他们是不会在乎换个主人的。
不过仍旧有不少还在负隅顽抗。
杨丰骤然长啸一声。
他的声音恍如龙吟般响彻东西两处战场。
下一刻他纵身一跃,借助脚下大树的高度,在万众瞩目中,一下子出现在了近三十米高的天空,就在那些叛军士兵纷纷仰望的时候,他的左手猛然一甩,手中那面特制的圆形盾牌旋转飞出,紧接着化作一道寒光。两百多斤重的锻铁盾牌带着怪异的呼啸,瞬间就到了近五十米外,就像巨斧般将一面矗立的大旗斩断,然后没有丝毫阻滞地继续向前,距离大旗不足三丈外,一名中年将领茫然地看着旗帜倒下,几乎同时那盾牌带着喷射的鲜血掠过他的脖子,在喷泉般直冲天空的血色中他的头颅坠落。
和那面折断的旗帜同时落地。
那颗头颅在地上弹了一下,然后转向一旁旗帜,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盯着上面巨大的崔字。
这是崔乾佑。
“降者免死!”
杨丰在半空大吼一声。
历史粉碎机 第四六七章 内斗
随着崔乾佑的死,这场灞桥之战最终落幕,在得到了杨丰不杀他们的承诺后,田乾真率领剩余还在抵抗的叛军全都放下了武器。
杨丰的西域军获得完胜。
在这场收复长安之战中最大规模的决战中,两万五千西域三镇军斩首一万级,逼降三万五千敌军,安禄山在关中的三大主将一死两降,只有张通儒率领三千胡骑逃走,至于其他的收获就不用说了,虽然叛军战马的数量不像在大食一样,但也为杨丰增添了近万匹战马和驮马,而且叛军在长安洗劫并携带走的财物全便宜了杨丰,另外这些叛军的盔甲武器也全都便宜了杨丰的那些炮灰们。
后者其实根本没有武装。
杨丰抓他们就是当苦力的,又不是让他们上战场的,再说他也没有那么多武器,他的军械库在碎叶又不是在这里,而且这时候各军都在拼命扩充,包括李亨在内谁也没有多余的武器给他。
但现在他们不用赤手空拳了。
总计三万炮灰全部武装起来。
至于那些降军……
送西域去修镇妖塔!
杨大帅很干脆地发话。
好吧,这个没人和他争,他俘虏的就归他了,他愿意杀就杀愿意留就留,反正随便他处置。
至于那些俘虏……
他们没资格有意见!
四千三镇辅兵,一万河中新兵,就这样押着三万降军去河中。
除此之外还有近两万以各种方式抢到的女人。
杨丰承诺无论降军还是那些新兵,到河中后统统发地发女人,如果河中的女人不够那就让留守的李夫人安排人再出去抢点。
或者干脆找阿布.木si林收购点。
这家伙正在两河攻城略地,手中抢的女人肯定不少,一套链板甲两个大食少女,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总之俘虏们就这样处置。
实际上不光他俘虏大批敌军,就在灞桥之战结束时,被崔乾佑留下或者说遗弃的近十万炮灰,同样在长安向郭子仪和王思礼投降,这些人都是叛军在长安附近甚至城内抓的壮丁,被李俶很仁慈地一声令下全部解散回家,那些附逆官员抓起来等候处置,皇宫重新清理干净,被轰塌的城墙组织人修理,城内被毁的建筑该清理就清理该修缮就修缮,这可是京城,话说皇帝陛下还得回来……
呃,这个问题暂时还有点麻烦。
真得有点麻烦。
至少目前李亨还不能回他的皇宫。
因为李隆基还在成都。
虽然他已经承认李亨继位,可李亨若回长安他却赖在成都不回来,那么这太上皇在成都继续发号施令的话,李亨这个皇帝做得有什么意思呢?
这长安是回到李家手中了,可问题是李家谁说了算还得斗一斗。
准确说还得看看南方的另一处战场。
李璘。
李璘谋反。
当然,李璘是肯定没谋反,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他只是被他爹当枪使而已。
李隆基在成都也不老实。
他虽然承认了李亨继位,却早就已经在布局,将还在世的几个儿子全部分出去,遥领的江陵都督李璘,广陵都督李琦,武威都督李珙,全部正式赴任,另外给他们加节度使,实际上就是想让他们牵制李亨,让他们趁机掌握兵权,到时候李隆基就可以借助这几个掌握兵权的儿子,逼迫李亨交出皇位。
但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傻,李琦和李珙不去,我们没兴趣给你当枪使跟李亨抢皇位,我们就当我们的太平王爷。
只有李璘去了。
而且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在江陵招兵买马,迅速建立起一支实力不弱的武装,虽然李璘肯定也想过以后和他爹联合,以江淮加剑南的军队重新逼李亨退位,然后他爹重新登基,再把他立为太子,但那只是个计划而已,甚至连计划都算不上,最多是李璘心底深处的一点点小野心,至少目前来讲李亨说他谋反那就纯属血口喷人了,人家怎么谋反了?人家堂堂江陵大都督,皇帝的亲弟弟,奉太上皇旨意带着军队巡视长江,以保证太上皇在剑南的安全有错吗?
作为皇帝的弟弟,大唐在长江中游所有府兵的最高统帅,亲自率军巡视维护长江沿线安全,地方官员却横加阻挠甚至兵戎相见。
那揍他们有错吗?
这兵荒马乱风雨飘摇的,谁能保证这些地方官员不是有野心向割据?
难道我为我兄长的江山考虑周全些有错吗?
我路过广陵过去看看有错吗?
那广陵难道不是大唐的城市,我难道不是大唐的地方官员吗?
完全没道理嘛!
当然,李亨也完全没必要和他讲道理,这种事情有什么道理可讲?一旦李璘率军到达扬州,掌控这个大唐的财政来源,再以高官厚禄收服南方那些藩镇和世家,以物资供应掐住关中各军的命脉,就算李亨回到长安也早晚得被他们逼着交出皇位,然后退回太子,哪天李隆基心情不好随便抓个理由,就可以把他的太子废掉,甚至再过些日子就可以赏杯毒酒了。
这都是套路。
所以李亨毫不犹豫地派出高大诗人担任淮南节度使,调动扬州附近所有听话的军队阻击李璘。
现在阻击的结果还没传来。
如果高适赢了,李隆基肯定就没什么招了,毕竟他手中只有李亨这一张牌,李亨完了他也只能老老实实死心塌地做他的太上皇,但如果高适输了,那李亨就得准备好抢先下手,要么在灵武做孝子,爽快地还位太上皇,从此夹起尾巴做人争取他爹的宽大处理,要么横下一条心派兵南下保护他爹,干脆把他爹抢到手中。
然后就算先不打安禄山也得先把他弟弟解决了。
当然,这跟杨丰没什么关系,而且他知道很快李璘就会被解决,所以在收复长安后,他立刻转入无所事事的状态,李俶对政务的处理他一概不参与,就连追击贼军顺便光复老家华阴的光荣任务都让给郭子仪。而他则拿出虢国夫人的一大堆转让文书,开始接收虢国夫人的产业,至于这些文书的日期,肯定是很久以前了,因为他和虢国夫人姐弟情深,虢国夫人早就把自己的所有产业全都送给他,包括长安城内的府邸,城外的庄园,各地的田产,银行股份,各处店铺,甚至包括虢国夫人家的奴仆都是他的。
事实上李亨肯定能够猜到虢国夫人是被他救走了,甚至就连民间谣言都有,毕竟他救人时候都那么嚣张了很容易猜到。
但玉环姐姐被救走的消息民间是不知道的,李隆基封锁了消息,甚至还装模作样地为玉环姐姐又弄了一座坟,至于李亨知道不知道这个不得而知,但民间的确不知道,民间只是猜他救走了虢国夫人,他现在拿出这些文书来,基本上就是默认了。不过这与李亨无关,李亨不介意在这件事情上装傻充愣,以杨丰和虢国夫人的关系他跑来先救人并不奇怪,现在杨丰对他来说可是架海紫金梁,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已经毫无价值的女人影响双方的关系。
所以杨丰完全接收了虢国夫人的一切产业。
甚至就连杨国忠的府邸和几处田产都被李亨一起赏给了他。
李亨喜欢贪财的将军。
不贪财不好色不抢劫的将军反而会让他如鲠在喉,像杨丰这样军纪败坏,为女人不顾一切,还喜欢抢东西的将军才是皇帝最放心的,当他的部下在长安城内继续为非作歹,目无法纪四处抢女人搞得民怨沸腾时候,李亨对杨丰就更满意了。
话说最近告杨丰黑状的可越来越多了。
李亨对此很欣慰。
不过他并没给杨丰加官晋爵,而是让李俶暗示他,一旦他再夺回洛阳就封他郡王,并且给他加司空,另外解除李嗣业的安西节度使,然后给李嗣业加侍中为宰相,而以他兼安西节度使并升河中为节度使,甚至北庭的赵崇玼也入朝,连同北庭节度使一起由他兼领。
如果杨丰愿意入朝为官,那么李嗣业继续为安西节度使,而他则加侍中遥领河中,总之一旦再夺取洛阳,那么杨丰就封郡王,加司空,入朝为官就做宰相,不愿入朝为国就兼领西域三镇,可以说几乎能许诺给他的全许诺上了。而作为交换杨丰还需要为李亨做一件事,也就是给高仙芝,赵国珍,何履光这三个和他关系最好的南方藩镇去信,一旦高适在广陵战败,那么通过杨丰拉住这三个几乎可以决定南方局势的藩镇,必要时候他们三家合兵与李亨的军队南北夹击控制成都,防止李隆基在剑南搞事情。
这时候赵国珍已经是黔中节度使。
甚至他们三家还都派出部分军队支援鲁炅,帮助鲁炅至今死守南阳。
对此杨丰当然慷慨答应。
反正他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按照时间算,这时候高适也差不多该和李璘开战了,最多半个月南方的消息肯定能传来,这样向李亨表忠心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
历史粉碎机 第四六八章 洛阳,我来了
淮南的消息很快传来,高大诗人做事的确干净利落,不但阻击并解决了李璘的大军,而且还附奏李璘畏罪自杀。
至此李亨彻底松了口气。
紧接着他就派出亲信太监啖庭瑶南下迎接太上皇还京,同时他的大驾也从灵武启程还宫,不过杨丰没兴趣留在长安等着迎接他,因为陕郡的军民起兵逐叛军,郭子仪的大军此时已经收复整个关中兵临崤山,杨丰随李俶直接东进,并且在蓝田分出王思礼率后军走商洛道解南阳之围。
这时候鲁炅那里撑得也已经很艰难了。
尽管没有睢阳之战名气大,但实际上南阳之战同样惨烈,也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一个死老鼠都能卖到四百文,话说他的对手可是射了杨丰一床弩的田承嗣,原本历史上他再有俩月就该弃城而逃,王思礼速度快点应该能救下他。至于进攻洛阳的任务由杨丰和郭子仪负责,长安之战王思礼也就是跟着打个酱油,尽管出兵前李亨唯恐兵力不足,但因为杨丰和西域三镇军的狂暴战斗力,实际上目前李俶手下的这支大军兵力已经很多余了,不但分出王思礼,而且还分出李光弼他弟弟李光进率领两万人马北上增援李光弼,后者和上党节度使程千里已经率军攻克土门关杀出井陉。
总之此时唐军转入全面反攻。
不过让杨丰意外的是,安禄山居然没被手下弄死。
这也很正常。
毕竟原本历史上,这段时间安史集团是保持攻势,甚至史思明,蔡希德,高岩秀,牛庭玠的十万大军还在围攻太原,所以安禄山对于这个集团来说没那么不可缺少,但此时他们的处境却很不妙,不但关中重新被唐军夺回,史思明还得在出井陉的李光弼和程千里,大同的辛云京,平卢的刘正臣,海上的李皋四路进攻下疲于奔命,这样为了保证内部团结,以便于各部守望互助,就必须得有他这个最高统帅。
哪怕这个最高统帅已经废了。
此时的安禄山已经基本上不管事情了,被一身毒疮折磨的他每天只能靠酒精来缓解痛苦,实际上所有事情都是安庆绪和严庄等人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