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这时候阿古柏的确还只是个小角色,估计还在扮女装大佬呢,但张格尔的哥哥玉素普,他的儿子布素鲁克都在浩罕,前者在十年前刚刚入侵过一次,总之在这个时代里,那边的麻烦肯定会找上道光的。
而正当道光在长安城內,被各种麻烦压得都快吐血,那些随他一起的铁杆庄稼在寒冷和饥饿中艰难支撑的时候,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罪魁祸首却过得格外悠闲,实际上这时候杨丰正舒舒服服地半躺在一座温暖如春的大殿上,守着各种丰盛的酒菜,看着面前的轻歌曼舞,甚至还不时拍拍手掌,搞得他身旁一个穿红色龙袍,头上戴翼善冠的年轻男子也赶紧跟着拍手,两旁那些大臣们一片欢声笑语……
呃,杨丰在景福宫。
他身旁是朝鲜国王李奂。
大明神皇于北伐南归途中,特意来巡视一下朝鲜,并且重申一下对朝鲜的宗主权,而朝鲜国王李奂也隆重欢迎了大明皇帝陛下的驾临。
当然,主要是陆战一旅在江华岛登陆了,而且明军舰队就停泊在汉江口呢,同样已经知道了道光是如何被赶出北京仓皇西逃的李奂,很清楚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欢迎他。更何况这时候的李奂,也很期待能够有一个强大外援,以此制衡他朝中越来越势大的赵氏和金氏两大世家,这个带着不到一万人就击败道光十万大军甚至打到北京城下,而且在南方已经席卷五个省的大明皇帝,无疑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陛下,听闻陛下在江南分士绅之田于百姓,不知是否如此?”
李奂的外祖父赵万永说道。
他也是实际的掌权者,虽然以金祖根和金左根为首的安东金氏对其虎视眈眈,但到目前为止,朝鲜的真正大权还是在他控制下。
“此事与属国无关,只行于华夏之民而不行于属国,朝鲜行何种土地政策由朝鲜国王决定,朕不会干涉,诸位尽可以放心。”
杨丰笑着说。
那些大臣们一片释然。
“陛下,外臣还听闻陛下废弃孔圣之教化,不知此事是否当真?”
赵万永接着问道。
“谣言而已,朕本为天界诸神,受昊天上帝之命下界拯救华夏,所行乃昊天上帝之教化,孔丘虽以儒教传之世人,但终究乃一介凡人,其教义中尊昊天上帝教化者,自然继续流传下去,若有违昊天上帝之教化者,那自然也就应当更正,但朕从未禁绝过其教义,实际上朕之所封大明忠义者亦多名儒,如王阳明,史可法等人。
朕所禁绝者,唯有那些不尊昊天上帝之异端邪说。
这一点赵相所为倒是甚合朕意。
对于西夷xie教就该如赵相一般雷霆手段,断不能容他们肆意蛊惑百姓,以后再有此类人等,赵相尽可以严厉惩处,有谁干涉朕为你做主。”
杨丰说道。
“谢陛下赞赏,外臣不胜惶恐。”
赵万永眉开眼笑地说。
好吧,他其实正在以残酷手段对付那些传教士来着,很显然神皇赞扬的就是这一点,而神皇的赞扬,对他巩固权力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而神皇的解释也让其他那些大臣很满意,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在乎大明还是大清,只要继续维持对朝鲜内政的不干涉,他们感情上更愿意接受大明,毕竟他们对大明真得很有感情。之前他们担心的无非是杨丰打土豪分田地波及朝鲜,但杨丰此刻亲口承诺了,这种政策不会向属国扩散,那么他们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至于杨丰对待儒家的态度,那个与他们无关,要是那些大儒们因此涌入朝鲜他们还更高兴呢!
事实上杨丰也的确没准备向属国扩散他的政策,相反他还要帮助属国继续维持古老的封建制度,甚至推行理学思想,然后便于那些大明商人与官员合伙进行剥削。
打土豪分田地还剥削个屁!
接下来他给朝鲜准备了一大堆的好东西呢,比如租借地,以在吉林开辟第二战场名义,在朝鲜沿海租几个港口如釜山之类的,比如说双方的自由贸易,作为大明属国和大明之间当然不能有什么贸易壁垒,以后大明商人在朝鲜做生意开矿这些朝鲜国王都得欢迎,反正他也有好处,再比如大明在朝鲜设立驻朝大臣,这也是为了管理在朝鲜的大明商人,后者肯定不能适用朝鲜的法律,等等还有一大堆呢!
总之这附庸就该有个附庸的样子。
至少也得跟那些印度的土王们一样才行,接下来神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重新整理大明的属国体系。
不仅仅是朝鲜,其他琉球,安南,真腊等等同样都要如此,明军驻扎的租借地,开放所有港口自由贸易,大明商人的驻扎大臣裁判权,进一步就是明军在其境内的自由活动权,而这一切就从朝鲜开始。
当然,这一切不能由他来谈。
他是大明皇帝,只是来属国向藩臣显示威仪,重新确认双方关系。
怎么可能谈这种琐事。
只要大明对朝鲜的宗主权重新确认了,那么其他的都是某一天一道圣旨发过来而已,然后朝鲜国王带着大臣到迎恩门迎接天使,这才是大明皇帝与朝鲜国王之间的标准做法,而后者也必须尊从他的圣旨,如果敢不遵从那就该王师来问罪了。





历史粉碎机 第六二四章 绞索
崇祯二百一十六年正月初一。
伴随着二百一十六枚将引信设定到最短的炮弹,被十八门二十斤臼炮不断打到三百米高的天空中,然后化作一朵朵璀璨的新年焰火,整齐列队的明军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开进长沙。
长沙光复。
仅仅三天后第二军光复南昌。
半个月后的正月十五,浩浩荡荡的明军船队就抵达岳阳,同一天,第二军前锋抵达湖口,三天后岳阳和九江两地同时被血战攻克,明军的内河炮舰从上下游同时切断长江航线。僧格林沁及湖广总督程矞采,已经因为战功升任湖南巡抚的曾国藩,再加上近十万八旗绿营和团练被逼进了武昌,荆州将军禄普率领残部逃往荆州。至此湖南和江西的战事基本落幕,整个湖南只剩下已经升任镇筸总兵的江忠源还带领部分清军盘踞湘西,依靠那里的高山密林继续为大清尽忠,主要是他后面还有贵州的士绅在支撑。
而江西战场上第三军前锋也已经兵临衢州。
不过在衢州他们遭遇顽强抵抗。
“洋枪队。”
杨丰冷笑一声。
这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朝鲜。
很显然衢州就是浙江士绅的底线了,一来这里有南孔,算是浙江士绅们的精神家园,二来衢州金华这条线直通浙东,如果衢州不保下一个就是金华再下一个就是浙东了,沿着衢江兰江富春江顺流而下的明军,可是能够一直怼到杭州城下的。这条水路堪称一把捅进浙东的刀子,而且非常之畅通,这时候信饶等地的盐都是从这条线一直运到常山的,那些运盐的内河小船随时可以满载明军士兵出现在杭州士绅的视野中。如果不能在这一带阻挡住明军,恐怕不用等明军打下南京,浙东的士绅们就要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了,那时候沿长江运河而下的明军和沿富春江而下的明军南北钳形夹击,他们是绝对没有任何希望的。
为了保住衢州,为了保住这个浙江的水运大门,浙江团练或者说洋枪队,终于出现在战场上。
而且成功打退了冒进的明军一个营。
呃,实际上是一个队。
向衢州进攻的第十一旅各部,在常山为了争抢数量不多的船只,以便顺流而下最先到达衢州获得头功,可以说完全没了秩序,整个旅连同配属的炮兵乘坐一艘艘小木船和竹筏,在常山江上排了一条绵延上百里的长龙。最终一营长带着仅仅一个队的步兵,获得了这场百里大漂流的冠军,然后在他们登岸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个营的洋枪队进攻。明军仗着步枪射程优势在河滩和他们对射了十几分钟,终究没顶住后者的六磅青铜野战炮,在战死了三分之一后,明军不得不重新登船后撤,于是浙江士绅们欣喜地收获了一场衢州大捷,不过后来随着十一旅各部的汹涌而至他们还是缩回衢州坚守。
但这一战的确算是洋枪队的闪亮登场了,毕竟他们是在野战,而不是凭借堡垒固守中击退明军。
哪怕只有一个营。
呃,一个队。
这一战也让浙江士绅看到了一丝希望,依靠着充足的财力,还有苏州这个钢铁军工基地,他们正在不断组建起一个又一个营的洋枪队,由那些英国雇佣兵指挥着赶往衢州前线,准备把这座小城打成大清的斯大林格勒。
当然,主要是明军在这个方向还是只有一个旅。
毕竟长江才是主战场。
“陛下,为何不干脆拿下舟山,然后从海上进攻浙东呢?正好也把那里的英国人彻底清理干净。”
徐辉说道。
他是海军陆战队统制,但随着第八军的设立,北方战场如今已经归陆军负责了,他和陆战队的两个旅都从大沽口登船撤退,他这支部队是专门负责海上登陆作战,打开门把陆军放进去的,不会浪费到某个战区长期驻扎,话说就他们的弹药消耗量,供应他们作战的成本可远远超过了供应陆军的,光那些机枪的子弹供应就是一件大工程。
“没有必要,只要打下南京,浙江这些家伙也就是囊中物了。”
杨丰说道。
他其实是想逼江浙投降。
只要他打下南京,那么江浙士绅也就没有了任何抵抗的意义,毕竟赵构还能往海上跑,他们连海上都没法跑,南明还可以退到福建,而他们连福建也没得可退,可以说那时候浙东将完全被圈进牢笼中。
那些士绅不会死硬到底的。
他们都是聪明人,别看他们现在抵抗最激烈,但需要投降时候他们也会最干脆的。
说到底杨丰不想把这片这个时代中国最富庶,同样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毁于战火中,在没有夺取南京之前,从海上登陆只会逼得浙江士绅殊死抵抗,毕竟他们后面有退路,大不了卷着家产北逃,那样整个江浙就得毁于战火,但先夺南京切断运河和长江,使浙江和长三角的士绅们无路可退,那么就足以逼他们投降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这一带毁于战火,至于那些士绅投降以后……
都已经成他案板上的肉了,还不是随便他处置。
对付这些人他有的是套路。
“陛下,海州到了!”
这时候威远号舰长报告。
“臣告退!”
徐辉赶紧说道。
“去吧,动作快一些!”
杨丰挥手说道。
好吧,陆战队即将登陆海州。
杨丰得给道光把最后一道可能的漕运线给掐断,后者选择去西安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和唐朝时候一样以运河和黄河来通漕运。
说到底没有两淮的粮食,道光是无法在西安维持一个正常的政府运转的,关中提供不了足够的粮食,那里已经不是汉唐时候了,唐朝时候就已经做不到粮食自给自足了,他只能学唐朝以这条线从两淮来运输。或者和当年安史之乱时候一样开汉江航线向汉中运输,另外就是走嘉陵江航线从四川运输,这三条线里面后两条都必须依赖部分陆路,尤其是需要走栈道运输,所以只能作为补充无法作为主要依靠,而运河加黄河这条线不一样,它可以和唐朝时候一样,直接把粮食运抵长安城下。
而这条线的关键是徐州。
杨丰的目标就是登陆海州,然后在海州组建第九军,再从南方调四个旅来,从海州向西攻徐州。
只要攻下徐州,道光的这条生命线也就被彻底掐断,更可以从北边威胁扬州,另外拿下徐州还可以解决他的舰队煤炭补给,其实也不用打下徐州,打下海州也就够了,连云港周围就有的是,再稍远一些去临沂要多少有多少,而且还有沂河可以用来运输,更何况从海州向北还可以直接把山东半岛切下来。
总之他接下来最大的乐趣,就是如何把道光的那些生命线一条条不停地掐断。
打下徐州掐断运河。
打下武昌掐断汉江的漕运。
最好再安排一个军,沿着三峡打进四川,然后再把道光这个粮食供应源掐断了,三条线齐断,道光也就只能在关中忍饥挨饿了。
接下来的登陆毫无ji情,海州甚至连绿营都没几个,基本上明军开始登陆的时候,看到那满海面的战舰后海州的官员和守军就开始逃跑,明军在海州遭遇的唯一攻击,来自于一条不知死活的野狗,它咬伤了一名一时大意的士兵,然后它也就付出了一身狗肉的代价。当明军大举开进海州城的时候,城里能跑的官员士绅全跑了,只剩下一帮懵逼的老百姓,在那里茫然地看着这是陌生的士兵,不过在找了几个懂官话的翻译作为沟通桥梁,尤其是神皇亲自用本地话表明身份,并且解释了一下大明的政策后,这座城市也就迅速沦陷了。
至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这时候苏北鲁南一带根本就没有几个清军,原本各地的绿营全都被抽到南方打仗去了,而且士绅的团练也还没开始组建,毕竟他们在后方,所以明军在这里完全就是随心所欲地行动。
而且这一带士绅对老百姓的压榨又几乎是最残酷的,可以说就算放到全国也是排前列的,话说地主对佃户的初ye权就是指这里,苏北鲁南堪称一个耻辱性的标志,这种堪称令人发指的特权,从清朝开始一直绵延到四十年代。在这之前有没有不是很清楚,但明确文字记载就是从清朝后期开始出现,很显然那些诗书传家的地主士绅们在这个时代已经膨胀到了极限,普通手段已经无法让他们感受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的快乐,而在这样的地方展开打土豪分田地那基本上就是点汽油般,可以说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蔓延开。
当然,这是就不关杨丰的事了。
他把徐辉和陆战队在海州卸下并且登陆亮相一下后,紧接着就带领战列舰队继续南下,苏北的烈火熊熊燃烧的时候,他就已经回到了广州。




历史粉碎机 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卖
“你看得怎么样?”
神皇宫的书房內,杨丰问站在他面前的左宗棠。
不仅仅是左宗棠。
包括之前被他扔给左宗棠的沈葆桢和林普晴也来见他了,当然这两人是小角色,已经被杨丰赦免回家,他俩爱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就算他要用沈葆桢,那也得一步步来,大明已经有了自己的官吏任用程序。
其实就是公务员考试。
只要识字都可以报名,然后由吏部安排进行考试,考试合格之后就进入试用期,试用期合格就转正,转正之后先从普通公务员开始,再根据工作成绩一步步提拔,这种新式科举当然也肯定有很多问题,但相比考八股文的那些酸秀才,这样提拔起来的官吏至少有足够的实干能力。另外还有一种就是退伍军官安置,普通士兵退伍给退伍金回家,但军官都要安排做公务员甚至直接做官的,尤其是充实各地警察系统。
而监督机制也有。
一是各地的圣祠,话说大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jiao合一的。
神皇不仅仅是皇还是神。
他不仅仅是有国家行政机构这条控制手臂,另外还有圣祠系统。
而普通老百姓有不满,是可以到圣祠向祭司倾诉的,包括对官吏的检举也同样可以到圣祠,当然,圣祠不是检查机构,实际上大明还有都察院来行使检察院的职能。但圣祠接受的检举是直接汇总到神皇侍从处的,因为这些祭司是神皇的代理人,负责代替他关爱百姓的,除了在一些节日主持祭拜昊天上帝之外还充当慈善机构,而老百姓向祭司的检举实际上是直接向神皇进行检举。
另外还有锦衣卫。
锦衣卫行使的是八府巡按的职能。
当然,是现代的八府巡按。
简单点说就是都察院是法律程序上的,圣祠是内部纪律,而锦衣卫则是內部纪律系统的爪牙,甚至锦衣卫也有自己的诏狱。
随时有权带走官员喝茶。
但判刑得交到大理寺,但他们也可以一直不交。
另外民间也有督察权,也就是那些勋民,大明的勋民不限身份,无论战场上立功的,还是生产中的劳动模范,甚至上次在通州那个为神皇提供重要情报的,统统都有可能被授予勋章,而这些勋民没有政治特权,只是根据勋章等级不同,按月领取不同数量的俸禄,但是……
他们作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有功之臣,是可以和神皇直接通信或者简单点说是可以上密折,甚至干脆直接觐见神皇的。
这样就是三重监督。
至于官员贪赃枉法,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杨丰玩了几百年都没能成功呢!就算明的贪赃枉法没有了,也还照样会有换种形式的,他可以保证官员不贪,但他不能保证自己的官员不会有隐秘的利益交换。
而杨丰能做的只是最大限度保证他的吏治清明……
事实上大明的确堪称吏治清明。
和咱大清相比,大明的官员纯洁得恍如白莲花,至少在老百姓眼中是这样认为,从一个无边漆黑的地牢突然走到阳光普照的世界,哪怕天上有点云彩,甚至有点雾气笼罩,他们也一样会为这光明而欢呼,过个几十年他们或许会嫌这阳光还不够明媚,但至少这时候这阳光就已经让他们如痴如醉了。
总之这就是目前的大明。
沈葆桢如果想获得他重用,那首先得回福州,去参加新式科举,成为大明正式的公务员以后再说。
“陛下,圣朝吏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城邑不闻饥寒之哭,四野不见盗贼之祸,虽孤寡亦有所养,纵残废之人亦得衣食,可谓治隆尧舜远迈汉唐,草民而立之年得睹盛世,此生无憾矣!”
左宗棠赶紧说道。
“哈,哈,你倒很诚实,既然看完了就回去吧!湘阴此时已光复,你回去好好建设家乡吧!”
杨丰笑着说。
呃,他也得先回去考公务员。
左宗棠倒也没废话,他这种聪明人很清楚,自己如今已经进入神皇的视线了,就算回去考公务员肯定也会被另眼相看,剩下无非就是按程序升迁而已,以自己的才能成为大明重臣是必然的,再说他也很想回去看看开始土改的家乡是什么情况,紧接着他就告退,就在他转身同时,和急匆匆走进来的总参谋长陈六擦身而过。
“神皇,武昌鞑虏不战而溃。”
陈六向杨丰行礼说道。
“不战而溃?”
杨丰意外了一下。
“是的,我军前锋还没到武昌,武昌的十万鞑虏自溃,据说是从僧格林沁开始,他率领蒙古骑兵和八旗在没有通知其他各军的情况下,突然以奉诏的理由通过浮桥逃往江北,并且一直向北而去。他走后程矞采的绿营彻底崩溃,程矞采带着不足两千人同样渡江逃往安徽,只有湖南巡抚曾国藩和武昌知府胡林翼率领的绿营保持建制,但同样也已经撤往江北,不过他们仍旧在汉阳驻守。”
陈六说道。
减慢了脚步的左宗棠,听着后面两个熟悉的名字,不无唏嘘地摇了摇头,然后加快速度出了门。
“这是道光的后院起火了啊!”
杨丰立刻猜到了原因。
他猜的不错,道光的后院的确起火了。
布哈拉汗国的军队攻入浩罕,杀了原浩罕大汗并扶植起了一个自己的傀儡,原本受浩罕汗礼遇的玉素甫等人不再受礼遇,他们趁着浩罕内乱之际干脆收拢一批溃兵,在里应外合之下攻陷喀什葛尔。
在这里必须得说明一下。
咱大清的领事裁判权并不是从英国人开始的,在英国人行使领事裁判权之前浩罕人早就获得了这个很羞耻的待遇,为了避免浩罕人继续搞事情,道光在十年前就在张格尔之乱后双方的议和中,同意浩罕在南疆六城设立类似领事的长老,然后向南疆六城的浩罕商人收税,并且保护他们的利益,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类似领事裁判权的自己处罚犯罪者。
所以不仅仅是喀什葛尔,整个南疆六城全都有大量浩罕人。
而清军在这一带却极其虚弱。
原本他们在这一带就没有多少驻军,就一个喀什葛尔办事大臣,另外还有汉城一个守备,在浩罕人的进攻下转眼沦陷,守备弃城而逃,办事大臣全家被杀,居民换个神,紧接着浩罕人摧枯拉朽般在欢迎中攻陷一座座城市,不到一个月时间南疆几乎全部沦陷,玉素甫也堂而皇之地自称苏丹了。
道光对于失去南疆倒不是怎么太在意,但浩罕人的入侵,却导致了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
他的后院起火了。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无论他在这段时间如何努力安抚都是没用,他再安抚也改变不了双方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个原则性矛盾,而正在编练新军的道光,也很清楚他那刚刚组建的,连燧发枪都没凑齐的新军,是肯定没法上战场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僧格林沁调回来给他灭火。
僧格林沁虽然没能抵挡住明军的进攻,但他手下一万精锐的旗蒙骑兵始终是战场核心,这支以科尔沁骑兵为主,再加上部分八旗的骑兵已经可以说千锤百炼,虽然都是被锤,但确确实实已经被锤打成精锐了,就是明军这时候对上他们都得小心,而且装备上一水的燧发马枪另外还配上了长矛。如果原本历史上僧王带着这支骑兵去八里桥,真还不好说英法联军能不能撑得住,毕竟一支军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由他们的对手决定,和太平军打出来的跟和一支堪比南北战争后期美军精锐打出来的,那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道光就要让这支精锐,以最快速度为自己扑灭背后愈演愈烈叛乱之火。
至于明军……
1...232233234235236...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