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姚襄是羌人的首领,灭了姚襄也就算是灭了这一胡。
当然,主要是姚襄手下有人口。
现在杨丰最想要的就是人口,虽然姚襄是羌人流民集团,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还是汉人,这个家伙很有个人魅力,在这个时代属于偶像派,就连东晋老百姓都有投奔他的。
他离开碻磝津时候,手下有整整七万户,这时候就算流失一部分,五万户还是有的,如果能将这个集团吞并,那么杨丰至少可以获得超过二十万人口,至于说羌人,如果能够听话他也不介意吞下。实际上羌人属于五胡中罪行最轻的,汉化也是最深的,姚家属南安羌,东汉时候就已经内附,永嘉之乱时候整个天下都打乱了,姚弋仲带着陇右的羌氐汉三族流民和乞活一样游荡,从始至终就辗转依附于各个势力。
对于他们没必要斩尽杀绝。
但姚襄和姚家必须灭掉,他们的属民可以吞并。
至于给江东世家当枪使,这个杨丰没兴趣,他就是去抢人的,抢了姚襄的部众后,大不了说慕容俊又搞事情,然后他就可以挥一挥衣袖,让桓温放心大胆地进攻关中。
不管桓温是为什么,他只要北伐就是值得尊敬的。
总之在荀羡的游说下,杨嘟嘟终于表现出他对晋室的忠诚,决定履行他作为东晋封疆大吏的职责,出兵讨伐敢于背叛朝廷的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姚襄。紧接着他亲自率领一个骑兵旅南下,在枋头渡河进入河南,并且在枋头接收了殷浩特意送来的大批粮食,然后沿着汴河继续向前,目标直指姚襄的后方基地山桑,也就是安徽蒙城,同时殷浩部将刘启,王彬之从寿春北上,北中郎将荀羡从徐州,三路大军合围山桑。
至于慕容俊就不用管了。
他至今还没拿下鲁口呢!
只不过因为内讧,这时候鲁口的守将变成了吕护,他自称安国王,看得出也是雄心勃勃,不得不说这年头攻城真是一件令人忧伤的事情,一个小小的鲁口城居然如鲠在喉般卡了慕容俊三年,这时候他已经在庆幸自己没有继续进攻邺城了。
(老婆腰间盘突出住院,我发现我现在就是个悲剧,老爹腰间盘突出还没好利索呢,现在又加上老婆,过完年没出正月我家除了我女儿外,其他五口全都病过一茬了。)





历史粉碎机 第六六一章 三国演义式战争
山桑。
“五胡之中,无汝羌名,尔姚氏本为晋臣,离乱求生而已,既已归国当尽忠以报君恩,何敢谋逆作乱自掘坟墓!”
杨丰跃马横矟高喊。
还没等他率领骑兵到达,率军反击的姚襄就击败了刘启和王彬之,两人死在乱军中,姚襄哥哥姚益守山桑城,姚襄率军占据芍陂,主要是他得依靠芍陂的屯田提供粮食,单纯一个山桑孤城是没用的,芍陂这个古代四大水利设施之一在寿春一带灌溉的广袤良田,才能为他的数万户百姓提供衣食。这一点上看姚襄受老百姓拥戴不是没有道理,至少他不会像蝗虫一样一路烧杀掠夺甚至干脆吃人,而是带着他的流民像游牧一样进行农业生产,走到哪里都先进行屯田。
而当杨丰率军进入河南,并且与沿汴河而上的荀羡会合后,姚襄紧接着率领他的军队北上,姚益坚守山桑,他从外围横击,准备以此一举击败杨丰和荀羡的联军。
然后就变成野外决战了。
“姚襄,罪在尔一人,何必多伤士卒,你我决一死战如何?尔父武勇盖世也算得上豪杰,就让我看看究竟是虎父无犬子还是刘景升儿!”
杨丰继续耀武扬威。
在他背后是五百具装骑兵的方阵。
而在具装骑兵两翼,是全部链板甲的轻骑兵,到现在为止经过了一年半的钢铁大yue进,杨丰已经为他部下基本完成了装备目标,毕竟就那么不到三万套盔甲而已,总共用不了太多钢铁,尤其是他还有水力机械,那些水力锻锤冷锻一块板甲用不了几下。后期随着工人的日渐熟练,他一个月就能造几千套,这时候新造的盔甲武器已经开始转入储备,以备他需要的时候征召预备役扩军,估计再有两年时间他的武库里就能储备起来武装五万大军的盔甲武器。
不过这一次他就带着一个重骑兵营,另外还有五个轻骑兵营,每个骑兵营五百人。
至于步兵没带。
毕竟他主要对手还是慕容俊。
他得最大限度把主力留在北方保卫领地,防止慕容俊趁机偷袭,山桑虽然不说太远,但那也是六七百里,更何况他这一次纯属是搞副业,带着三千骑兵就已经给足司马昱面子,尤其是因为石门淤塞,他的运输船是无法从黄河直接进入汴河的,除非走济水到大野泽转泗水到徐州再转汴河,但那得兜一个很大的圈子。
没必要这么麻烦。
有荀羡的晋军步兵协助就足够。
后者的实力同样扩充很快,主要是杨丰挡住燕军,而青州的段龛归顺晋朝,原本泗水沿线的小军阀没有别动选择,也只能就近选择向他投降,同样原本历史上这时候需要他以武力解决的,如占据沂南一带的王腾,也都直接投降了他,原本前出到泗水一带的燕军也不存在,只要段龛不造反袭击侧翼,那么有杨丰给他当屏障,荀羡,或者说他代表的颖川荀氏在徐州就是安全的,这也是他与杨丰称兄道弟的重要原因。
杨丰是他的盾牌。
同样这也是荀羡可以带着一万精锐参加对姚襄作战的原因,原本历史上他的军队应该在泰山,琅琊等郡和燕军交战。
“姚襄,不敢出战就收下这个!”
杨丰从部下手中挑起一件女人的衣服在半空挥舞着。
他身后一片哄笑。
对面姚襄所部一片默然,紧接着一个堪比模特的帅哥骑着一匹肩高接近一米六,明显是中亚汗血马系的黑嘴黄马走出来,然后姚襄的阵型中一片欢呼。
“玛的,卖相真好!”
杨丰不无嫉妒地看着那张俊朗的面容。
姚襄身高八尺五寸,以这时候的尺来算就是两米左右,这不是演义的身高,这是历史书记载的,长相用同样的史书形容雄健威武,至于臂长过膝就忽略掉好了,但无论如何一个身高两米级别,长得堪比模特的帅哥,一身盔甲骑着骏马站出来,还是把年纪偏大,实际上儿子都成年的杨丰给比成了糟老头子。
“冉闵,石氏待汝厚恩,汝忘恩背义屠灭石氏,又有何颜面在此责吾!”
姚襄冷笑着说。
“我堂堂汉家男儿又岂能为胡虏爪牙,往日屈身于羯奴无非卧薪尝胆而已,中原千万罹难汉人的血岂可白流,忍一时之辱正为报那血海深仇,今日率杀胡军正要扫荡逆胡还我华夏之朗朗乾坤!”
杨丰说道。
紧接着他将马矟一指姚襄。
“放马一战,还是收这妇人之服?”
他挑着那件女装喝道。
他身后一片鼓噪之声,而姚襄身后一名年轻将领突然上前,低声在他耳旁说着什么,但姚襄一把将他推开,不顾他的阻拦,从自己身后摘下了马矟,然后催动他的著名宝马黛眉騧直取杨丰,那年轻将领皱着眉后退,很快退回他们阵型,但却紧接着隐入人群,而这时候杨丰已经开始了和姚襄的单挑。
两人都是马矟……
实际上演义中那些奇形怪状的武器纯属扯淡。
扛着八十斤重的大刀上战场等于自杀,就算真有无敌的猛将可以使这个,他的战马也受不了连人带盔甲带武器三四百斤重量,恐怕跑不了几步就得趴下,至于几百斤大铁锤之类,那真得和杨丰一样找头犀牛来骑着。奇形怪状的武器不是说没有,一是仪仗,二是锻炼,三是特殊用途,但骑兵永恒的主要武器就是矛或者其变种。三国武将也不会单挑,而且他们武器主要是戟,不过并不是方天画戟,那是仪仗队用的,真正的戟是长矛旁边加个横枝,三国时候主流武器,比如张辽就是用这个。而魏晋具装骑兵的发展让戟的横枝没什么卵用了,那东西钩不开重甲,破甲得靠单纯突刺,于是去掉横枝的重型骑兵矛马矟或者说马槊成为主流,一直贯穿整个具装骑兵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隋唐。
这是类似欧洲骑士的时代。
人马具装的重骑兵加丈八马矟主宰战场,就像欧洲铁罐头加脆木骑枪一样,而战术基本上也差不多。
雷鸣般的鼓声中,两匹狂奔的战马上,杨丰和姚襄双手各持马矟不断加速,伴随冲锋的颠簸保持马矟的指向,以每秒超过二十米的速度拉近距离,在他们各自身后无数吼声响起,在这吼声中两人转眼到了跟前,然后马矟撞击响起,两人急速交错而过,带着扬起的尘埃各自掉头,略一停顿后,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冲锋……
但就在这时候,杨丰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异响。
伴随小倩的报警,他直接趴在马背上,就在同时一支弩箭紧贴着他头顶掠过,而这时候狂奔的战马也到了姚襄跟前,后者手中马矟直刺,马背上的杨丰向右侧一滚,避开马矟的同时整个人向內斜挂马侧,在两人交错的瞬间弃矟,一把抓住了姚襄的马鞍,就像荡秋千般在半空荡起落在姚襄身后。姚襄一勒缰绳他的黛眉騧嘶鸣一声人立起来,然而一柄环首刀却落在他脖子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杨丰一把打落他头盔抓住了他的发髻,紧接着手中环首刀用力一划,姚襄那张英俊的面孔诡异地向上昂起,鲜血从前方骤然喷射……
整个战场一片寂静。
包括举着弩的那年轻将领都傻了一样看着这一幕,看着杨丰手猛一用力,同时环首刀再次一拉,在鲜血喷射中姚襄的脑袋到了他手中,而死尸被他推落马下。
“姚襄已伏诛,尔等还不投降!”
杨丰举着姚襄的脑袋,在胯下战马的嘶鸣声中吼道。
“杀,杀了他给兄长报仇!”
那年轻将领突然扣动弩机同时吼道。
列阵的羌人骑兵开始向前,而就在同时杨丰身后的具装骑兵也催动了他们的战马。
杨丰冷笑着看着那年轻将领,骤然催动了姚襄的黛眉騧,后者不情愿地晃动着身子试图将他甩落,但紧接着杨丰的鞭子就抽落,这匹堪称神骏的战马仿佛发愤欲狂般直冲出。狂奔中杨丰摘下同样属于姚襄的弓,拉开弓搭上箭瞄准那年轻将领,随着目视的数据上传并且经过小倩计算瞬间完成了瞄准,那利箭呼啸飞出,几乎弓弦的震动还没停止,杨丰的第二支箭搭上拉开弓同样瞄准射出。他就这样如机枪般,以不足半秒一支的速度向外喷射利箭,就在他和敌人相隔还有十丈的时候,整整一袋箭全部射出。
至于他的目标……
他的目标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己身上,十几支箭把他扎成了刺猬。
杨丰依然保持着冲锋。
但他前方的羌人骑兵却都在不由自主地向两旁分开,一个无敌猛将在战场上带给士兵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马鞍旁还挂着自己统帅头颅的无敌猛将更是令人颤抖的,尤其是他身后还有正踏着雷鸣般马蹄声汹涌而至的具装骑兵,那些身上盔甲反射太阳光芒,就连脸上都扣着铁面的骑兵是战场上的噩梦。
没有人能挡住具装骑兵的洪流。
同样也没有人能挡住这支骑兵前方那无敌的猛将。
随着羌人骑兵的分开,他们中间那浑身扎满箭的家伙,就像河流中的一块礁石般孤零零地立在杨丰前方,因为身上的箭太多他甚至都没倒下。
纵马驰骋的杨丰转眼到了他跟前,在马背上扬起环首刀,就在两马交错的瞬间,一道金属的寒光划破了空气,伴随着鲜血如喷泉般直冲天空,一颗人头飞起坠落在尘埃,那匹黛眉騧在后面带着马蹄激起的尘埃完成掉头,紧接着小跑几步,马背上杨丰手中环首刀向下一挑将人头挑起,就像旗帜般举着天空中……
“降者免死,跟我到邺城为民!”
他一脸嚣张地吼道。
那些羌人骑兵犹豫着,随着其中一个下马跪倒,其他人也纷纷下马跪倒,这场大战就这样结束了。
实际上这些流民也都已经流浪够了,他们中间很多人甚至从上一代就跟着姚家流浪,从遥远的南安也就是陇西,三国时候庞德的家乡开始,数十年间流浪数千里一直流浪到淮北。他们已经流浪够了,只要不杀他们,能够给他们一处容身之地,他们并不介意换个主人,尤其是他们之前就是从河北流浪到这里的,原本历史上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在南方生活想回北方,姚襄才带着他们再一次流浪,如今杨丰能允许他们回去,他们当然愿意向他投降。
至于东晋那边……
江东世家巴不得他把这些不省心的家伙赶紧弄走呢!
这些家伙在淮河上就跟地雷一样,哪天搞出点事情就直接兵临长江了,江东世家可不想自己悠闲安逸的生活被破坏。
就这样杨丰完成了他实力的再一次扩充,他得到了包括五万青壮年在内的二十多万属民,但不包括姚家的人,所有姚弋仲的兄弟子侄统统被杨丰拎出来,作为献俘由荀羡负责送往建康,至于司马昱如何处置他们就不关杨丰的事了。姚襄死了,姚苌也被他斩了,这位原本历史上勒死苻坚的后秦国主就是偷袭他,然后被他射成刺猬并砍头的那个。而姚襄的死亡和他的流民集团投降,代表着继羯人被灭族后,五胡之中又一个名字被彻底抹去,那些投降杨丰的羌人当然不可能再单独作为一个势力了,他们将被编入十二卫,到他们的下一代估计就不会再记得他们曾经的名字了。
这样五胡除了占据这时候陕北一带匈奴铁弗部,剩下就只有占据北方的鲜卑和关中的氐人了。
后者包括前秦和仇池。
而前者就很庞大了,慕容,青州的段龛,代北的拓跋,被慕容家灭亡后散落的宇文,河湟的秃发,实际上就是拓跋,读音不同所以演变成不同族群,另外还有慕容家西迁的吐谷浑,后者源于慕容俊爷爷的大哥慕容吐谷浑,兄弟俩闹翻后慕容吐谷浑带着属于自己的族人西迁,而且奇葩般一直绵延到唐朝才被吐蕃灭了。
“这得拉个清单啊!”
杨嘟嘟感慨道。




历史粉碎机 第六六三章 帝王收割机
绎幕。
“一,二,推!”
伴着一连串吼声,杨丰骑在原本属于姚襄的那匹黛眉騧上,举着他亲手制作的望远镜做眺望状。
他身旁是无数的预备役士兵。
他们迈着沉重步伐,推着一架架巨大的投石机,圆木制成包裹铁皮的一个个车轮,在加了润滑油的铁轴上缓缓转动,一点点拉近它们和前方那道夯土城墙之间的距离,在返青的华北平原上,恍如一头头沉默的史前巨兽。在它们的后面跟着一辆辆满载石弹的四轮马车,这些马车从数十里外的黄河码头驶来,而这些石弹来自千里之外的太行山脉,它们被石匠开采出来雕琢成球型,再用小船沿沁河运到黄河,然后换上大船一路顺流而来到达绎幕……
或者说山东德州平原王杲铺。
前燕使持节,安东将军,冀州刺史,吴王慕容霸的大本营。
他刚刚因为训练军队时候坠马折断了牙齿,而被他哥哥慕容俊改名慕容垂,率领着一万燕军精锐坐镇绎幕城,连同驻扎厌次的慕容钩,青州刺史朱秃,渤海太守贾坚,总计近三万燕军共同组成前燕的东南防线,警戒南线的段龛和西边的杨丰,然后变成了杨丰北伐的第一个目标。
呃,他挡了杨丰的路。
杨丰北伐幽州从陆路进军是很冒险的,那得多少人才能把粮食运过去,他总共就才七十万人口,如何支撑得起从邺城到北京的千里陆路运输线?更何况沿途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人区,连个驿站都没有,吃饭都得自己带着,就那每天几十里的速度得走一个月,估计运粮队能携带的粮食路上就得吃掉三分之一。但水运就不一样了,无论是他走漳河水系直接奔海河还是走黄河出海,然后沿着海岸线北上大沽口都能轻松将他需要的物资运到天津,从天津向北京进攻明显容易多了,而且还可以彻底避开燕军骑兵的袭扰。但无论他走哪条路线都得面对卡在中间的慕容垂,所以杨丰的北伐第一步就是干掉这个原本历史上的后燕国主,让他的参合陂提前到来。
“停!”
蓦然间杨嘟嘟吼道。
十台配重投石机立刻停下。
紧接着就像他当年轰击长安城墙时候一样,迅速开始调整方向和高低角度,同时对距离进行微调,很快这些调整完成,四名一组的士兵滚着两百斤重石弹推入弹槽。
杨丰最后一次检查完毕。
他向旁边的预备役旅长,同时也是原姚襄部将,陇右豪强王钦卢点了一下头,后者立刻扛起面前一柄大锤走到最近的投石机杠杆尖端,站在一侧抡起大锤猛然砸落,前端制动立刻被砸下,另一端的配重骤然落下,杠杆向上扬起同时,皮兜兜住石弹沿着弹槽向前急速滑动很快甩起来,当杠杆到达顶点时候,那石弹呼啸飞出。这枚恐怖的石弹在绎幕城墙上那些燕军士兵愕然的目光中,转眼飞越上百丈距离,凶猛地砸在城墙上,夯土的城墙伴随从天而降的两百斤重击立刻腾起一片尘埃,没有任何城砖保护的夯土轰然塌落了一大块,就连几个趴在箭垛上的士兵都坠落下来。
后面的北伐军士兵一片欢呼。
“继续,不停轰击!”
在这欢呼声中杨丰满意地说道。
“主公,敌军增援到了。”
这时候一名报信的士兵在他身旁下马禀报。
“这里交给你们了,若慕容垂出击就列阵防御,你们的任务就是保护这十尊石砲,只要别让敌军影响它们的轰击就行,无论敌军如何挑衅你们都不要动,在没有轰出缺口之前也不要进攻,如果轰出缺口我还没有解决敌军,那你们就直接进攻。”
杨丰对董闰和王钦卢说道。
前者是他的柱国,这是军衔,相当于上将,而职务是武阳镇守使兼步兵第二旅旅长,后者是左威卫将军兼预备役第一旅旅长,杨丰的十二卫是预备役管理机构,不同于府兵,十二卫各一名将军,但不征召预备役的情况下他们都在邺城自己的官署管理自己的卫,只有征召预备役的时候才从各卫将军中指定带兵的。不过正规军不归十二卫管,正规军直属杨丰的都督府参谋处,包括各地镇守使和各旅的调动驻防都归都督府的参谋处,预备役一旦征召也归参谋处调动。而军衔目前包括柱国,上护军,护军,上都尉,都尉,士,分别对应相当于军区司令的镇守使,旅长,营长,哨长,队长和伙长,十二卫无军衔,但被征召后就有了职务军衔,和正式军衔享受同样待遇,而一旦转入现役也就变成实授军衔终身制了。
他的军队体系已经完全正规化。
“骑兵旅,随我破敌!”
就在两人行礼答应的同时,杨丰一举手中马矟吼道。
紧接着他身后的具装骑兵开始转向,一个个全身重甲,脸上扣着铁面的精锐战士,一手举着带小三角旗的丈八马矟,一手挽着缰绳催动他们座下同样全身重甲的战马,跟随他们的统帅以整齐的方阵向前,一列列横队恍如一道道钢铁的波浪,在他们的两翼,那些身穿链板甲的轻骑兵同样结阵而前,骑兵洪流在空旷的大平原上席卷而过。
而在他们前方,步骑混合的燕军阵型同样缓缓向前。
两军很快相对列阵。
这支燕军是从厌次来的,包括了慕容钩所部燕军骑兵,另外再加上朱秃和贾坚部下的步兵,这两人都是小军阀,都是后赵灭亡后割据本乡的,其中贾坚还是前燕原本历史上出名的忠臣,他原本是石虎的殿中督,冉闵杀胡的时候逃回家乡玩割据,后来投降前燕,并且在泰山郡被荀羡俘虏后不肯投降被杀。
他是汉人。
神射手,传奇性的箭神。
“都是垃圾!”
杨丰冷笑一声说道。
“进,破敌就在今日!“
他手中马矟一指毫不犹豫地催动战马,直冲燕军的步兵阵型,他身后的具装骑兵同样向前,并且逐渐形成拉长的三角,以杨丰为尖端直刺前方长矛林立的盾墙,但两翼轻骑兵继续列阵,同样燕军两翼骑兵也没动,双方的战术很简单,杨丰带着具装骑兵冲阵,冲开后轻骑兵扫荡,燕军的战术是以结阵步兵阻击,一旦杨丰冲不开步兵阵型并且被阻挡住,那么燕军骑兵从侧翼横击,双方交战的关键就是杨丰能否冲开步兵……
呃,很显然燕军不知道他最爱干的就是这个。
具装骑兵的洪流飞速接近。
结阵的燕军步兵战战兢兢紧握步矟和盾牌,看着前方那个急速接近的巨大银色凿子,等待着那致命的撞击,他们作为炮灰将用生命来构筑这道防线,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们的惨重伤亡都不可避免。
近了,越来越近了。
脸上都扣着铁面,战马都带着面甲的具装骑兵,仿佛是狰狞怪兽,一支支平伸向前方的马矟旗帜猎猎,雷鸣般的马蹄声踏出大地的颤动,燕军弓弩手的射击丝毫无法阻挡他们,坚固的冷锻铠甲不断弹开那些徒劳的羽箭,箭雨中具状骑兵势不可挡。而在这越来越近的死亡压迫下,燕军炮灰们开始尖叫着转身逃跑,但后面督战队的大刀立刻劈下。
在一片混乱的呵斥和惨叫声中,一个中年将领端坐在马背上,举着弓稳稳地瞄准杨丰,他的箭随着杨丰前进缓缓移动,很快那张特制的铁面就在他视野中清晰,他毫不犹豫地松开弓弦,羽箭带着破空声飞过列阵的步兵瞬间到了杨丰面前。
而也就在同时,杨丰的右手突然向上猛得一扬,一个带着青烟的东西从他手中飞出。
然后那箭正中铁面。
紧接着就被一点五毫米厚的杨丰自制渗透钢板弹开。
而也就在这时候,那冒着青烟的东西到了燕军盾墙上空,两斤黑火药的爆炸响彻战场,爆炸的火光和硝烟中,下面的燕军士兵血肉飞溅,尽管实际上只炸翻了几个人,但却让附近那些燕军士兵惊恐地尖叫着掉头发疯般逃离。
1...247248249250251...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