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历史粉碎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啊!”
她惊叫一声。
同时伸出手捂住自己嘴,然后难以置信般用手指擦去血迹看着那完好无损的皮肤。
“现在你让我流血,晚上我让你流血。”
杨丰在她耳畔低声说。
她茫然了一下,紧接着俏脸一片血红,那脑袋直接拱进了杨丰的怀里,摄政王殿下立刻发出一阵得意地笑声,在他的笑声中队伍进入南宫门,下一刻他停止笑声,似笑非笑地看着前面大庆殿前的广场上,在那里一大片官员身穿囚服列成方阵,在四周士兵的监押下低着头默然不语。
“赵构监押在福宁殿,韦后还在慈宁宫,赵构的两个养子也在慈宁宫,这里是朝中官员。”
李显忠说道。
“秦桧是哪个?”
杨丰说道。
李显忠一挥手,两名士兵立刻上前,从人群中把秦桧拖出来按倒在了杨丰马前。
“秦桧,你可知罪?”
杨丰说道。
“令尊之死桧不敢逃罪,然桧也只是奉命行事尔,望摄政王明察,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令尊处必死之地,官家除之乃是必然,纵使无秦桧,官家亦不过另假他人而已。”
秦桧小心翼翼地说。
“既然你已知罪,那就等着候审去吧!”
杨丰一挥手说道。
把秦桧直接撕了这种事情是不能干的,他是文明人,要讲法律,要按照程序来,回头任命个新的大理寺卿重新审讯岳飞案,然后该怎么判怎么判就行,他现在是大宋摄政王,必须得充当一个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大宋自有律法,岳飞案又不是多么神秘无法调查明白,只要一个公正的审讯者都能轻松审清,作为幕后操纵者该怎么判根据律法就行,岳飞是以忠义而死,那也必须在规则内还他清白。
秦桧随后被押走,至于他的抄家这个就不用说了,但抄他家不是因为岳飞案,而是他作为逆党犯了附逆大罪,摄政王是代表着大宋皇帝来抄他家的。
至于剩下这些……
杨丰看着剩下那些官员,后者也在抬起头眼巴巴看着他,在这里面他立刻就发现了一个老熟人。
“公,你怎么也在,快给赵公松绑!”
他惊喜地喊道。
呃,他看见当初被他逼着一起给岳飞伸冤的赵不弃了,后者很显然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什么太大牵连,否则也不会在这支队伍里面了,由此可见他的钻营能力还是很强的,此时一听杨丰喊他,赵不弃立刻满脸幸福地从后面挤出来上前拜倒,以他的头脑当然知道自己的春天来了,而他身后那些官员也都立刻换上一副羡慕嫉妒恨的表情看着他。
“赵公不必多礼,这些军卒怎么把你也抓来了,官家年幼不能理政,本王与先帝义结金兰不得不尽兄弟之责,但这朝政上的事情还少不了诸位宗室襄助,赵公身为宗室又德才兼备,正是本王需要仰仗的,这样吧,先以赵公代理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如何?”
杨丰说道。
赵不弃感觉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这是要以他为相啊,可怜之前他最大也不过转运使,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下官惟摄政王马首是瞻!”
他激动地赶紧下拜说。
“那就这样说定了,赵公先把这些逆党的处置拟一个名单,然后交给本王!”
杨丰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这些官员绝大多数他都根本不知道底细,但赵不弃知道,先让赵不弃拟一个处理的草案,他再对照历史上这些人的记载,还有派人出去调查的结果,最终做出处置,有才能的留用,没才能甚至民怨大的直接以附逆罪抄家砍头。总之全杀了肯定不行,这不是他在自己地盘上一张白纸好作画,这里面积人口数量情况的复杂程度,跟徐州那边都不是一个级别,他自己的整个领地上总共不过一百多万人口,而这片土地上恐怕十倍都不止,真要学在徐州全部重新洗牌他得耽误多少时间?
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恢复大宋朝廷的运行。
而他有更重要的事。
“摄政王,赵构如何处置?”
李显忠问道。
“赵构?官家有旨,废为庶人并赐其自尽,韦后废太后之位以徽宗皇帝妃嫔身份,赐其入道观修行,至于赵构两个养子各归本籍,赵构之妃嫔,就继续留在宫中吧,毕竟官家还宫后,这宫中也不能少了人,倒是那些宫女有愿意出宫者任其自便,另外在小西湖上尽快为本王修建一处处理公务场所,毕竟本王不是大宋的皇帝,这各处宫殿还是不宜使用的,小西湖在北,群臣有事也近一些。”
杨丰说道。
说话间他走向了另一旁的垂拱殿。
赵构是肯定要死的,而赐自尽也是唯一选择,毕竟他无权处死赵构,这得是赵训的职责,而赵训以其他方式杀自己叔叔也不合适,哪怕他叔叔杀了他爹但那也是他叔叔,那么也就只能赐自尽了。而他虽然是摄政王,但毕竟不是皇帝,所以总是在垂拱殿处理朝政也不合适,但另外建王府没必要,最好就是在皇宫另外给他修一处,比如说原本历史上宋孝宗修的选德殿位置就很好,一边欣赏小西湖的园林一边办公就可以了,而且那里距离后gong也没多远,以后……
以后就不用说了。
赵不弃在一旁边走边认认真真地听着,完全忠实地扮演着走狗角色,而未来他的职责也就是扮演好杨丰的走狗,他不是什么好货色,原本历史上他以跪tian秦桧著称,但他这样的人却是杨丰最需要的,他连秦桧的狗都做,那当然也会给杨丰当好狗,至少目前来说,杨丰在大宋朝廷需要的也就是好狗。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接下来就该他的大事了。
说话间他们一起走入垂拱殿,杨丰毫不客气地往中间宝座上一坐,那十几年帝王生涯培养出来的霸气,立刻弥漫在这座宫殿。
“传本王旨,召工部军器监军器所及各地船场的所有官员统统进京!”
紧接着他发出自己作为大宋统治者的旨意。
而这就是他夺取南宋大权的最重要目的,利用南宋原有的庞大军工和造船体系,加速他的直捣黄龙计划。
目前他最大限制是没船。
只要有足够数量可以航海的大型帆船,他现在就可以率领大军登陆辽东半岛,然后沿辽河向金国腹地进攻,但海州的船场还依然正在备料中,造船先得备料这是他最大的麻烦,海州船场从无到有开始造新式战船的确很费时间,但南宋到手就可以绕开这一步了。因为在明州等南宋主要的造船基地都囤积大量木材,就算这些地方木材不够,南宋水师还有无数战船可以拆,那些车船什么的肯定没用了,而这些木料让他建造风帆战列舰的确是不可能的,但建造红单船一类近海武装商船还是毫无压力。
同样,这些船场也有足够的工匠,可以说现在他就可以启动他的大规模造船计划。
资金也有。
他抄家的收获足够。
给他一年时间,他基本上就可以打造出一支堪用的舰队,两年时间就能具备从山东半岛跨海远征的能力。
还有就是火药。
他目前最缺的还是火药,哪怕有了他的硝和硫磺,他的火药仍旧很紧张,而南宋工部军器所的火药工场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有熟练的工人,这里有大量的硝和硫磺,这里也有稳定的硝和硫磺供应源,从明州前往倭国和琉球的商船,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硫磺,而南宋这边庞大的人口基数,也让他的制硝事业可以更大规模展开,更何况本身南宋就有大量硝的生产。
有了南宋的火药产业,他不但可以把自己剩下的那些备用炮管全部组装起来,而且还可以继续建造青铜野战炮,现在他一个镇只有十门炮,这的确不足以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优势,但如果他一个镇一百门炮呢?十八磅青铜炮的确太重,但如果在那十门钢管炮以外,给每个镇配上一百门六磅甚至三磅炮呢?或者干脆给步兵配备重型火绳枪呢?虽然这时候造燧发枪,对于大宋工匠来说的确有难度,哪怕他提供弹簧钢也不行,毕竟燧发枪很多零件还是需要一定技术的,但西班牙征服美洲的长管重火绳枪绝对没有任何难度啊。
西班牙大方阵没任何难度啊。
可以说只要有了足够数量的战舰,有了足够的火药供应,那么金国的末日也就到了,他的大军将席卷女真腹地,把男人抓来当奴隶修金字塔,把女人抓来卖,让女真这个名字彻底消失。





历史粉碎机 第二四六章 大反攻的序幕
杨丰入主临安第二天,红巾军的骑兵到达临安,到下午的时候,第五镇统制萧凛率领的主力也到达,而同一天解潜率领的禁军在平江逼降守军,紧接着浙东各地守军纷纷投降。
杨丰的讨逆之战结束。
至于其他战场上同样没有什么悬念,在明白江南的局势之后吴璘叔侄和杨政立刻接受了杨丰的任命,紧接着吴璘亲自率领部下直扑成都,在这里倒是爆发了这场战争中唯一一场大战。
郑刚中以他控制的两万宋军在成都城下迎战吴家军。
他不敢缩在城内固守,因为他很清楚在四川这地方,吴璘比他说话更管用,要是把城门一关,说不定哪天半夜就被人打开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大犒赏后的一场决战,然后他那支花重金鼓舞起来的军队,被吴璘手下那帮仙人关之战杀得金军尸积如山的精锐,一个简单的冲锋就给冲垮了,郑刚中兵败自杀,吴璘独掌东西两川,整个四川盆地全部成为吴家的地盘。
而他侄子吴拱和杨政分割川陕之间的汉中及周围山区。
但三家仍旧是一个集团。
杨丰单独又给吴璘加了一个川陕宣慰使,总之川陕两地就以吴璘为首,杨政和吴拱为辅了,吴璘有权决定对外作战,至于他们愿意北伐还是向南欺负大理,或者向西tiao戏吐蕃,那就看他们自己的爱好了,反正杨丰不会给他们一分钱,也不会给他们派遣任何军队提供帮助。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权力只限于任免总督,另外还有监督税收,当然这个得在杨丰需要的情况下,或者说当他的货物进入四川的情况下,还有就是三地必须每年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收,还有就是藩镇无海陆关权,这个由朝廷单独任命海陆关的官员收关税,另外派驻一部分军队作为缉私队。
总之就是最大限度上仿唐朝藩镇例,这些总督们就是唐朝的那些节度使们,在自己辖区想剁谁就可以剁谁。
包括监军也有。
皇宫那么多太监,养着也是养着,派一批出去让这些藩镇帮忙养活也减轻朝廷负担。
其他总督同样也顺利夺取了各自的领地。
这时候南宋就这几个系统加起来那二三十万军队能打仗,长江沿线以南各地都是大后方,根本没什么像样军队,也就是些维持治安的货色,这些人且不说会不会听那些文官的,就是听那些文官的抵抗总督们,也不过是郑刚中一样结果,这些总督们带着的可是真正百战精兵,后期都已经开始和金军打得不相上下了,推这些杂牌那还不跟玩一样。
总之大宋的权力更迭就这样轻松简单地完成,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就连祥兴皇帝陛下都到达了他自己的皇宫,并且在大庆殿接受百官朝拜。
呃,和杨丰并排坐着。
然后由摄政王代表皇帝陛下宣读了对逆党的处置,秦桧斩首抄家并且家属流放海南岛,赵鼎和张浚赐死,家属流放广西,参与岳飞案的秦桧党羽统统斩首抄家流放海南岛,而且小皇帝还特旨在西湖畔为岳飞立庙,并铸赵构,秦桧等五人跪像于庙前,至于岳飞的遗骸,这个摄政王说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家父既然已经入土为安,就让他留在西湖畔继续守护临安百姓吧!
当然,这只是主要人物。
实际上摄政王的好狗赵不弃还拟订了一大堆名单,砍头的砍头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总之务求正义与法律得到伸张,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然后杨丰的钱也有了,朝廷的冗员也得精简了。
这才是他起大狱主要目的。
大宋朝廷养活的闲人数量也实在太多了,毕竟大宋官僚机构的臃肿在历史上也是排前的,而把地盘分封出去后,财政收入肯定要锐减,虽然不用养活那些军队和地方官支出也锐减,但对于马上要大规模造船的杨丰来说每一个铜板都是宝贵的,他可不会养那些闲人,正好借着附逆统统踢出去,反正他就是说南宋所有官员都附逆了,别人也没什么道理可讲,不但官员,就连一些他不想保留的官职都撤销。
六部尚书得有,难道万寿观使这种诡异的东西还继续保留?大理寺卿肯定少不了,难道各殿大学士什么的也得必须有?
这完全没道理嘛!
统统都滚蛋,回家爱干啥干啥去,反正摄政王不养闲人,敢有不满小心算你附逆。
总之大宋朝廷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萎缩成了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六部尚书,加御史中丞和大理寺卿,当然还有他们各自的下属官员,就连什么三公之类虚衔都没有了,那瘦身也是瘦得相当彻底,光衙门都空出一大堆,甚至被摄政王拍卖出租补贴财政了。军队的指挥机构归枢密院,人事及后勤等乱七八糟的归兵部,包括原属工部的军器所及下属工场也归兵部,其他为了限制军队权力而设立的乱七八糟机构全废除。重新组建六镇禁军,另外再加长江水师和海军,尤其是海军将不仅仅是驻扎在朝廷直属地,在藩镇控制的沿海几个主要港口也设基地,实际上就是为海关服务,充当缉私队确保杨丰的海关税收,这一点尤其重要,大宋的海关税收可一直是块肥肉。
总之大宋就这样进入了摄政王的时代。
一个梦幻般的时代。
无数人为之欢呼的时代。
首先农民高兴,他们的赋税减轻了,苛捐杂税几乎一扫而光,农民只有田赋,其他什么都不用交了,没有土地的客户们也有了自己的土地,甚至摄政王还带来了自己领地上都没完成普及的仙种,尽管只有其中的一种,但却解决了山区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这种名为地瓜的神奇作物,迅速在两浙和江南东路山区推广开。
工商业者们同样也为摄政王的时代而欢呼。
很简单。
摄政王带来了新式织机,新的蔗糖技术,新的印染技术,新的茶叶加工技术……
总之各种新技术。
这些东西让原本就发达的江南工商业如虎添翼,再加上新的航海技术,所有工商业者都明白他们的未来金光闪闪,有无数海外市场正等待着他们去开拓,然后无数番邦小国的财富都将源源不断涌来。
更何况摄政王还废除了官方对很多行业的垄断,比如说盐业,比如说冶铁业,甚至就连铜矿开采冶炼他都慷慨地允许商人们参加,唯一的限制也就是这些重要的行业的税也重一些,另外在这些行业摄政王同样以新技术入股,但这对于那些民间工商业者们来说都不值一提,毕竟如盐业的暴利谁都明白,而新的晒盐技术意味着什么他们就更明白了。
军队也在为摄政王而欢呼。
因为他们得到了尊严,得到了未来的保证,各种军功奖励尤其是勋章制度还有阵亡伤残抚恤及退役补贴统统完善起来,军饷也不会再有任何克扣,他们不再是低贱的贼配军,而是这个国家的保卫者,这个国家的英雄,甚至摄政王还在临安专门修建了一座英烈祠,以后所有为国捐躯的将士名字都将刻在英烈祠,享受世世代代的供奉,而英烈祠就修在他爹的庙宇旁边。
就连衙门的胥吏都在为摄政王欢呼。
因为摄政王确立了新的科举和官员升迁制度,官和吏不再是两个阶层,胥吏只要有足够的工作成绩,都可以升迁到原本只有科举官员才能获得的职位上,甚至于摄政王公开说,以后有胥吏真正有能力,哪怕就是相公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那些胥吏不欢呼才怪呢,就连衙门效率都为之大增,贪fu问题都大为改善。
毕竟胥吏贪是因为他们没别的奔头。
但如今有前程可奔就必须考虑收几个铜钱和升官哪个重要了。
当然,也有人在诅咒这个荒yin无耻的bao军。
那些被裁掉的官员。
那些被没收了土地的超级地主们。
在他们看来,这个时代简直暗无天日了,那个活曹操种种倒行逆施,简直就该人神共愤,那些愚民懂什么,都被他那些市恩手段给忽悠傻了,一点也看不到他的罪恶,当街强抢民女,和长公主彻夜宣yin,据说还染指了后gong妃嫔,虽然此事没有确切证据,但他就住在大内,要是能管住下面那东西才奇怪呢!看看绍兴帝留下的那些妃嫔们脸上经常荡漾的chun情就知道,这些女人们如今是多么滋润。
大宋的列祖列宗,快发个雷劈死他吧!
呃,他好像是雷神哈!
那些曾经的国之栋梁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无比郁闷地看着四周的日新月异,同时幻想着这个妖孽遭报应的一天,比如说金军大举南下什么的,毕竟他都废除了绍兴和议,而且还把金国使者灭门了。
然而这些人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这个开心的消息,倒是在祥兴二年,也就是他们心中临安沦陷第二年年底时候,等来了一个让他们愕然的消息。
徐庆北伐收复唐邓。
(明天请假,给我女儿割扁桃体)




历史粉碎机 第二四七章 帝国的反击
“大王,徐督以唐邓两州版籍上奏请朝廷裁处。”
赵不弃小心翼翼地说。
冬日初升的暖阳下,小西湖的残花败柳,薄冰残雪间,摄政王斜卧软榻,漫不经心地拿起徐庆献上的唐邓两州地图,旁边他心爱的林妃披着白色皮袍,在香炉内飘出的香气中优雅地抚琴,远处长公主殿下正逼迫大宋皇帝陛下练拳,可怜的弱质少年在他那暴龙一样姐姐凶残的目光中,奋力地挥动那瘦弱的拳头,几个赵构遗留下来的妃嫔正在长廊间说笑走动着……
呃,这就是摄政王的日常生活。
“告诉徐庆,本王之前早就已经说过了,北伐收复的土地,谁收复的划归谁,唐邓两州既然是他收复的,自然也就划归他属下,以后这种事情无须再问。”
杨丰放下地图说道。
徐庆光复唐邓在政治意义上的确振奋人心,毕竟这是绍兴和议之后大宋第一次光复故土,但军事上并没多大意义,道。
“淑真见过姐夫。”
后者无奈地转头,向着杨丰行礼说道。
“乖,过来姐夫给你量量是不是又长高了!”
杨丰满意地说。
然后原本历史上南宋仅次于李清照的才女,现年只有七岁的小萝莉朱淑真,就毫不犹豫地直奔着她表姐,也就是摄政王当街强抢的林妃去了,搞得摄政王在后面也是一阵忧郁,而就在这时候,他的弟弟岳雷到达皇宫内一处特殊房间,向一名宫女下达命令,这名穿着古典长裙的宫女,立刻在身旁桌子上坐下,然后在面前一台机器上按动了按键……
呃,这是无线电报机。
身处临安的摄政王如何能够及时地掌控两个国家?
很简单。
无线电报就可以了。
他在自己的军火库内总共储备了二十台老式无线电报机,各处镇守使和大宋的四大巡抚一人一台,有什么旨意直接发报,地方上的重要事情同样及时向他发报,无线电波在一一四三年的天空连接着他和自己的地盘,向所有他的臣民传达他的意志。
然后……
穆陵关。
“杀金狗!”
一名年轻的红巾军军官,横持一柄重型的掉刀,大吼着第一个向前冲出。
在他身后是数以千计全身重甲的步兵,就像一片钢铁的怪兽般,手持着几乎清一色的掉刀,沿着崎岖的山路汹涌向前,在他们的头顶,炮弹破空的呼啸不断划过,瞬间打在斜上方那片残破的关城上,十斤和五斤重的炮弹,带着接近音速飞行的动能,凶猛地砸碎一片片岩石的城墙,在那碎石的飞溅中,城墙上不停射箭的金兵,被打得血肉模糊,鲜血染红了这座古老的雄关。
蓦然间一声滚雷般的巨响。
矗立了两千多年的雄关,在科技的力量面前轰然崩塌。
城墙上守军带着末日的惨叫,伴随那滚落的青石滚落下来,而也就是在同时那年轻的红巾军将领,第一个踏上了穆陵关的残骸,就在一名幸存金兵举起刀的瞬间,他大吼一声手中掉到横扫,巨大的力量斩碎铁甲,拦腰将这名金军士兵斩断,紧接着那掉刀向前一刺穿透另一名金兵的身体,而就在这时候,他身后那些重甲的掉刀手,如同倾泻的洪流般从他身旁冲过,淹没了穆陵关的废墟,淹没了残余的所有金兵。
那年轻军官随手拔起金军的旗帜,倒过头径直插在了脚下。
“魏胜夺穆陵关!”
他横刀大吼一声。
而就在几乎同一刻,距离穆陵关仅仅不足百里外,当年金军名将完颜闍母之子完颜宗叙率领的三千铁浮屠,正踏着地动山摇的马蹄声,向着前方列阵的红巾军主力发起凶猛的冲锋,在左翼四千拐子马已经和红巾军骑兵展开厮杀,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这支战场上几乎无坚不摧的具状骑兵,硬生生冲散红巾军步兵,就像他们曾经无数次所做的那样……
尽管他们失败过。
但完颜宗叙不相信所有南蛮都是岳飞父子。
“杀,用南蛮的血来祭奠越王!”
全身铁甲,就连脸都被铁甲覆盖的完颜宗叙,在同样被铁甲几乎全部覆盖的战马上挥舞狼牙棒,就像他那个当年几乎所向无敌的老子一样吼叫着。
三千铁浮屠同样在吼叫着。
1...8889909192...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