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关中这边的状况基本上也就安定了下来,与此同时在益州这边的战事却也有些步入了尾声。
随着庞统使用了攻心为上的劝降战略,甘宁的江蛟营、祖郎的越山营虽然放缓了对成都的攻势,在成都城内的投降派声势却是越来越大。
如今也只有掌控益州实权的赵韪,还不甘心让朱卫军入主成都,从而纠结了邓贤、刘璝、冷苞等益州文武,还是在刘璋的议事大堂上驳斥其他提出投降言论的益州臣属。
不过现在成都城内也出现了张松为首的益州本地投降派、法正、李严为首的益州外来户投降派,他们也都可算是智谋之士,故而他们在暗中很快联合起来,随即又联络了吴懿、吴兰等属于刘璋外戚势力的益州吴氏家族,形成了一股不弱的暗中投降势力。
其实借助吴氏家族这层关系,对于刘璋私下进行的投降论劝说,刘璋也已然有了献城而降的意思,毕竟这刘璋虽然名义上是益州之主,可实际上还是那赵韪掌控着实权。
那么刘璋投降不投降朱卫,对于现在的刘璋而言并没什么丢失自己家业的意思,说不定投降了朱卫,刘璋反而可以到什么地方真正担任太守、州牧之类的实缺,而不是被人当傀儡控制了。
反正张松、法正、李严就是同过吴懿所属的吴氏,向刘璋传达了这样的意思,只要刘璋愿意献城,那么朱卫为天下表率,绝不会对刘璋下死手,反而会好好安排刘璋,从而让天下人都知晓投降朱卫之后,可以得到如何的善待之类。
这样刘璋自然就心动了,毕竟朱卫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以他懦弱的性子早已有些害怕了。
只是如今那抵抗派赵韪掌控着成都的大部分兵权,而投降派中也只有吴懿、吴兰有实际兵权,而且之前吴懿也被赵韪故意安排去梓潼郡抵挡张鲁派出的张卫军所部,又减弱了投降派的兵权。
那么投降派在成都,现在只有吴兰掌控的数百刘璋亲卫护兵可以使用。
故而张松、法正、李严等投降派只能暗中联络朱卫军,希望能借助朱卫军内外联合的解决掉赵韪,从而让他们可以顺利将成都城献出。
这样成都城内外很快达成了合意,于是一个针对赵韪的阴谋快速铺展开来。
大概就在关中这边朱卫军将韩遂军赶出长安城的同时,益州成都这边朱卫军也是兵压到了成都城外,这日甘宁、祖郎、庞统更是带着大军作势要攻打成都城了。
不过,这次攻打成都城的朱卫军安排却是有些古怪。
原本一直作为攻城炮灰的蛮族战士被放到了后边,倒是甘宁、祖郎的江蛟营、越山营正卒成了攻城的主力军,然后在正式攻城之前,朱卫军也提出了让刘璋到城门楼上说话的要求。
本来这成都防御都是掌控在赵韪手中的,赵韪自然也亲自坐镇城头准备迎战朱卫军的攻城。
所以对于朱卫军提出的这个要求,赵韪完全不屑一顾,只是在城门楼上放言让朱卫军只管来攻,不用讲什么劝降的废话。
可是今日一战本就是藏了阴谋的,故而朱卫军还未正式攻城,刘璋却在吴兰、李严、法正、张松等人带着数百亲兵护卫的簇拥下,也是来到了这处城门所在。
虽然赵韪在事实上掌控着益州的实权,但在表面上他还是要给刘璋一些面子的,故而刘璋既然来了,他也不能拦着刘璋不到城门楼上来。
于是刘璋便又带着一大群人上了城门楼,而赵韪心头虽然感觉有些异样,但一时间倒也是没什么怀疑。
可在吴兰、李严、法正、张松等人趁势之下,便让刘璋的数百亲兵护卫占据了城门楼,将赵韪的亲兵护卫阻隔在了外围,如此那赵韪便在无形中落入了他们的掌控中。
接着刘璋便到了城墙上作势和城外朱卫军的庞统对话,双方演戏般的讲了一些大道理之类,借助双方传话兵卒的齐声呼喊,倒也让这边成都城守军心头不免产生了几分思考。
然后在城墙上的刘璋话锋一转,便是通过传话的兵卒开口道,“即是大势如此,璋,自不愿因一人之祸福而断送成都十数万户百姓之安稳,今日,璋,愿为百姓而献出成都,只求钱唐侯之兵马入城之后,秋毫不犯,守护百姓祸福!”
“好!刘牧州有如此爱民之心,在下实是佩服,还请刘牧州安心,吾主向来宽仁爱民,教导吾军不可行贼寇之事,故成都上下只要诚心安服,必当保成都百姓无恙!”
庞统也是在城下借助四周传话兵卒之口,做出了明确的保证,这样也算是安抚那些守城兵卒之心了。
结果两人这么一弄,似乎一下子就将献城而降的事情给确定了下来,那赵韪听得自然感觉不对,急忙在口中大喝道,“成都乃是天子封地,岂可如此私相授敌,成都不可降,来人,来人……”
赵韪想呼喊自己手下来控制局面,将刘璋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傀儡弄走,但还没等他继续呼喊,忽然感觉心窝一阵剧痛,背后有利刃刺穿了他的心脏。
赵韪转头看去,却见吴兰手握着环首刀往回一收,顿时将刀刃从赵韪后心拔出,随着鲜血喷撒,赵韪渐渐的无力软倒。
“赵韪嚣张弄权,欲以私欲而陷成都十数万户百姓于战祸死地,今日奉刘牧州之命,除之,尔等究竟是刘牧州之兵,还是赵韪私军!来人,打开城门,恭迎钱唐侯之军入城!”
在一旁的法正也是站立到了城门楼的高阶之上,向四周大声疾呼着,不免让周围那些原本隶属于赵韪的益州兵卒都迟疑了起来……
青龙三国 733、益州的人事安排
法正在口中大声呼喊着,也不敢拖延时间,直接命人打开城门,只要朱卫大军入了成都城,那么今日献城投降一事,也就成了定局。
在法正呼喊之后,刘璋也是摆出了州牧的架子,同样向四周还有些迟疑的益州兵卒喊道,“今日刘璋为益州百姓而降,尔等都是益州子民出身,难道还要让尔等父母族人陷入兵祸之苦乎!打开城门,恭迎钱唐侯之军入城!”
没有了赵韪的存在,现在以刘璋的身份出面,在这边城墙上守护的益州兵卒终于失去了战意,于是成都城门洞开,朱卫大军便纷纷进入了成都城内。
如此益州的战事,随着成都城中刘璋主动的投降而落入了尾声。
此后虽然还要收降益州各处州郡、县村,但既然连刘璋都降了,那么益州各地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反抗了,或许也就是一些依附赵韪的地方势力,可能还会不管刘璋的指令抵抗一二,但他们也是掀不起大风浪了。
朱卫自然也在益州这边甘宁、祖郎、庞统送来捷报之前,知晓了益州这边发生的事情,于是朱卫很快便给了益州这边传去了各项人事的安排。
首先朱卫继续安排祖郎的越山营进行益州收尾的战事,等着益州全境的臣服之后,让祖郎的越山营继续在益州南部蛮夷盘踞的山岭间,实行此前越山营在荆南的做法,一点点迁移山岭中的蛮夷外化为普通益州民户。
反正这个事情将是很漫长的过程,不过祖郎、庞统此前也是有了不少经验,故而现在让他们这样做,倒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同时祖郎的越山营暂时也算是驻守在了益州,可以应对益州可能出现的反复变化。
其次,甘宁的江蛟营接下来主要担负运送益州兵马出川的事宜,朱卫准备调益州兵马到洛阳去助战,甘宁的江蛟营也将北上参与到中原战事中。
所以接下来就是朱卫对于益州这边新降服之人的人事调动安排了。
作为益州旧主的刘璋,朱卫直接调他去长安担任关中刺史,这样对于刘璋而言也算是半升级的调任了,关中三辅之地本是汉室辅都帝陵之所,在名义上自然比益州这样的偏远之地拥有更高地位。
所以将刘璋调到关中担任文职最高官员,也算是不委屈了他。
不过关中之地如今百废待兴,光靠刘璋自然也是没足够能力可以复苏关中民生,故而朱卫也将原本刘璋手下的费诗、尚拳、刘璝、邓贤这些文臣一同调到了关中任职。
如此安排也能让如今驻军长安的马腾放心,朱卫派刘璋他们去长安并不是出尔反尔的夺取马腾军权,只是让这些文臣负责治理地方事务罢了。
日后朱卫也是准备迁徙益州一些百姓回补关中的人口,这其中主要自然也是当初从关中逃避战祸而入蜀的百姓,如此也算是让人口回流了。
而让刘璋他们这些益州旧官治理关中,却也能让益州迁移回去的百姓更安心一些。
这刘璋虽然能力一般般,性子也比较软弱,可他对于百姓倒还算是不错的,至少益州原本在他的治理下,也是相对有所繁荣发展的。
其实原本历史上刘备入主益州反而是益州百姓的苦难,后续一直靠益州地盘支持诸葛亮的中原征伐战,这对益州百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可以说刘璋的无为之治,反而让益州百姓可以安然过日子。
只是现在情况自然又不同了,朱卫也不需要靠益州区区之地来支持他的天下争霸后勤所需,故而益州也只会成为朱卫一处后方基地罢了。
另外在益州这边,朱卫决定让法正、李严、张松分别担任文职政务的官职,他们三人都是有军师属性底子了,所以他们的能力治理益州也是足够了。
可朱卫暂时也是不会在益州任命新的刺史,故而法正、李严、张松三人的官职差不多,倒也能让他们三人互相牵制。
原本的投降联盟到现在自然已经解散了,接下来就是他们在朱卫内部的互相争宠争权了,故而暂时让他们平级,反而能让他们互相督促,更好的做事情。
而在益州朱卫已经安排了祖郎的越山营为主要驻军,那么原本隶属刘璋的军将们,基本上也都被朱卫要调出益州另用了。
随着刘璋的投降,原本属于刘璋帐下的吴懿、吴兰、张任、雷铜、黄权、庞毅、严颜这些拥有将军级军事底蕴的人才,以及其他如董和、马汉、冷苞、杨怀、高沛之类普通武将,自然也都算是隶属在了朱卫名下。
这些人中,朱卫将庞毅、严颜、董和、马汉四人归入了祖郎的越山营,依旧让他们留在益州为将。
至于其他人,基本都以调用他们到洛阳支援的名义,将他们调到了洛阳取用,同时也包括了益州原本属于刘璋名下的军队。
这其中庞毅统领的三万“东州军”此前便已经投降了朱卫,如今朱卫将庞毅调到越山营后,这三万东州军却是改让张任、黄权、吴兰、雷铜四人统领。
随后他们将由甘宁的江蛟营通过水路运送到荆州,再从荆州南阳而走广成关、大谷关,支援到洛阳这边。
另外还有原本赵韪掌控的三、四万集结在成都的军队,将要经过整编淘汰之后,挑选其中的精锐和甘宁的江蛟营一起,走水路通过伊阙关的伊河到达洛阳,从而到洛阳重新编制他们的去处。
至于淘汰下来的兵卒,倒也可让留守益州的李严负责安置他们屯田之类的事宜,也能作为地方守备军使用。
可以说这次益州所得到的这些人才中,除了法正、李严、张松三个军师级人才外,其实也就张任、黄权、严颜是属性最好的军事人才。
不过严颜现在已经五十岁了,故而朱卫不打算让他太过劳累的离开益州,参与到接下来的中原战事上,这才让他加入越山营,留在了益州发挥余热。
而张任如今才三十一岁,黄权是三十八岁,都是正当壮年,朱卫自然不希望他们埋没在了益州,希望他们能在接下来的中原战事上发挥能力。
所以朱卫才会第一时间让张任、黄权先带着那三万东州军到洛阳了。
至于吴兰、雷铜两人也都是有将军属性底子的,只是和张任、黄权相比略差一些,可他们同样只有三十一、二十七、八岁,自然也是可以重用的人才。
剩下就是吴懿了,这吴懿的属性底子算是中庸型,不过年龄也已是不年轻的五十四岁了,故而朱卫没有让他离开益州的打算。
这吴懿原本带着杨怀、高沛有八千兵力驻守在梓潼郡迎战张鲁的张卫军所部入侵,如今既然益州归属了朱卫,那么张卫自然也不可能再行向益州用兵了,所以梓潼郡这边理论上是没什么战事了。
可实际上朱卫还是需要吴懿暂时驻守梓潼郡,以防备张鲁这边的用兵……
青龙三国 734、曹操、袁绍的应对
现在益州既然已经完全在朱卫的直控下,那么依旧拥兵割据在汉中的张鲁,自然也就成了朱卫需要处理的对象。
朱卫不可能让张鲁维持现在这种局势的,所以朱卫已经向张鲁这边送去了书信,要求张鲁所部张卫军自汉中走关中的路线,通过函谷关到洛阳来支援朱卫对战曹操、袁绍联军。
如此等于是将张鲁手下的主力军队调走了,接下来也未必会再还给张鲁。
当然,朱卫借助三国游戏系统也是不用担心什么诈降内应的,只要在三国游戏系统地图中显示淡绿色的光泽,那便是可以信任的自己人。
反正张鲁若是愿意顺服朱卫,顺从交出张卫掌控军队到洛阳来,自然是大家都好,否则朱卫说不定还得对汉中的张鲁用兵,不会让张鲁安然在汉中拥兵割据。
到时候完全可以调祖郎的越山营或关中的马腾军所部,又或留守襄阳这边的驻军,对汉中张鲁发动围剿,想来这张鲁也是抵挡不住的。
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朱卫还是需要留下吴懿在梓潼郡暂时驻防,以免张鲁心生恶念,以为益州空虚了,弄出什么别的幺蛾子。
当然了,关于益州、汉中这些的安排要具体落实,恐怕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了,除了第一时间将会被运送到洛阳张任、黄权、吴兰、雷铜以及三万东州军外,其他人事调动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落实。
不过,朱卫也不担心他们会不听从命令什么的,借助三国游戏系统朱卫也察看了这些益州新归附文、武臣属的忠诚度,他们大多倒也有六十到七十几的忠诚度,算是对朱卫有些归服了。
这样面对朱卫的人事安排,他们除非是想造反,否则肯定会顺从的接受安排。
而朱卫最先调到洛阳的张任、黄权、吴兰、雷铜四人的忠诚度,也分别是67、73、78、74,显然除了张任内心可能还有些变扭之外,黄权、吴兰、雷铜都已经有在朱卫这边发展的意思了。
故而朱卫相信他们到了洛阳之后,一定能够提升相应的忠诚度,只要张任的忠诚度提升,朱卫也有让张任、黄权、吴兰、雷铜他们以那三万东州军为基础独立成营的想法,便是再成立一个东州营了。
到时候张任可以为主将,黄权可以担任将兵长史,吴兰、雷铜自然是附属部将了。
可以说朱卫对于益州的这些兵马也算是有期待的,其实除了张任、黄权他们这些文武将领、军师外,朱卫对这三万东州军也算是比较看好的。
这三万东州军本就是南阳、关中流亡到益州的流民精选青壮组成,也可算是益州刘璋名下最精锐的军队了,原本历史上也是帮刘璋平抚了多次叛乱,比如之前甘宁等人的叛乱,以及未来赵韪发动的叛乱,可见战斗力还是有些的。
如今将他们调出关中来到洛阳,也算是到了他们的家乡之地,不会有什么水土不服的问题。
朱卫只要对他们稍加训练,基本也可以变成朱卫帐下一营精锐主力军。
好吧,总的来说,如今朱卫的整体形式也是大好,随着益州、关中战事的结束,朱卫已经不需要同时在各处开战了。
这样按照朱卫的军事调动,朱卫手下大部分军队已经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中原大战了。
如今朱卫虽然还不能如原本历史上一统北方中原的曹操般,摆出携百、八十万大军席卷江南的气势,可朱卫确实也没了后顾之患,可以集中手下的各处主力战军,开始他的中原争霸战了。
若是从眼下的军力来计算,朱卫在洛阳这边已经集中了中军营、熊魃营约十万兵力,然后关中魏延、张绣、张辽的近三万兵力,虽然现在是去了并州上党郡,可实际上也已经算是朱卫的北伐军序列了。
再加上徐州太史慈的神箭营、寿春黄忠的淮南营加起来也有七、八万的军力,自然也是日后中原大战必然要调用的军队。
现在若是算上益州这边已经送来的三万东州军,以及日后甘宁的江蛟营和成都选拔出来的青壮兵卒也能有近三万,那么又是六万兵力可以加入朱卫的北伐军的总兵力中。
这样朱卫北伐中原的军队中,光光是正规主力战兵至少达到了二十六万以上,如此再加上各部军队所配备的后勤辅兵,总兵力达到四十万到五十万绝不是问题。
所以真要是开始了北伐中原之战,朱卫对外也可以号称是八十万大军或者百万大军出战了。
只是这一切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集结,然而就在这段时间中,曹操、袁绍也不可能真的完全没什么反应。
虽然在虎牢关这边的正面战场上,曹操不愿意单独和朱卫军硬碰硬的消耗实力,让袁绍白白成了渔翁占好处,至今还没有真正对虎牢关外朱卫军的营寨发动强势进攻,从而让这边的战事似乎拖延了下来。
可曹操还是关注着天下的形势变化,也做出了一些应对朱卫的手段。
虽然曹操没办法在第一时间知晓朱卫军在关中、益州的战事发展,可他和手下的军师、谋士也能推算出一些和事实相当的推论。
如此曹操自然明白时间拖得越久,朱卫这边的形式就会越好,他这边也不可能继续这样耗费时间了。
另外朱卫军黄忠、太史慈所部对于曹操后方的威胁,曹操也没有忽略掉,故而在考虑到天下大势的发展后,曹操竟是真将汉献帝从许都迁移了出来,开始往鄄城方向移送过去。
虽然现在曹操没有直接将汉献帝如同当初答应袁绍般送去邺城,可这鄄城同样是袁绍曾经要求的一处迁都目标,距离袁绍如今所在的老巢邺城,也不是很远了。
这就等于是曹操对袁绍妥协了,至少他放弃了独自掌控天子的好处,让袁绍也能对天子产生影响了。
虽然汉献帝从许都前往鄄城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一路上行走的非常缓慢,可曹操这种举动自然算是对袁绍表达了诚意。
当然了,曹操这是真的无奈之举啊。
曹操所占据的豫州、衮州之地实在是有些尴尬,原本便是没多少防御优势的中原四战之地,而现在几乎面临着朱卫军来自东、南、西三方的威胁,仅仅靠他自己真的没办法分兵几处迎战朱卫军的入侵。
所以曹操必须要得到袁绍军的真正支援了,否则曹操就算是能在正面战场上抵挡住朱卫军的攻势,可后方终究还是可能被朱卫军突破到腹地的。
就像是当初曹操出征徐州,被吕布抄了衮州老巢,就不得不从徐州撤兵,回去迎战吕布。
曹操在正面战场的局面,毕竟是需要后方老巢持续提供粮草、物资来支持的,所以老巢一旦失守,那么没有了后续粮草、物资的补充,前方的军队很快也就没办法维续了。
曹操很清楚光靠自己,只怕是很难挡住朱卫军,所以他没有耍滑偷奸的底子了,只能靠妥协来换取袁绍的出兵支持。
而袁绍这边其实也有手下的军师、谋士盘点着天下的局势变化,他同样认识到了朱卫的威胁,再加上现在曹操这样的妥协,袁绍终于决定真正的出兵了……
青龙三国 735、东汉末的阴谋(可跳过)
袁绍虽然对于曹操之前的忽悠很是不满,派出了颜良、文丑过来打酱油,可他毕竟也是有志天下的枭雄啊。
一些历史学家对于东汉末的局势有过研究猜测,按照他们的说法,东汉的覆灭很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而成的,可以说充满了阴谋诡计。
比如最初的黄巾起义就是有人故意支持而成的,所以黄巾太平道最初表现出来的很多造反迹象,都被人掩盖了下来。
很难说这是汉灵帝刘宏用以消减世家大族势力的阴谋,还是世家大族势力借以分割地方实权的谋划。
反正在汉灵帝早期,就曾一次次以“党锢之祸”为借口,竭力打压世家大族势力,那些被冠上结党名头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名人。
另外那以皇帝身份卖官鬻爵的荒诞事情,扶持十常侍来对付外臣,根源也是汉灵帝对于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体制的反击。
种种的一切,都可以看出汉灵帝对于世家大族的忌惮,想消弱世家大族对于朝政的影响力。
否则以黄巾太平道能发展出全国三十六方渠帅的声势,要说一开始完全没有任何造反的迹象,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世家大族势力自然也不会甘心被皇帝欺压,随着早先陈蕃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被代表皇帝利益的宦官势力撕破脸皮的弄死之后,新一代的世家大族势力只怕暗中早已和刘汉皇室离心了。
所以就黄巾起义之后最终的状况来看,世家大族才是借机捞到了实际好处,在地方上趁机拥有了兵权和割据对抗中央的实权。
虽然汉灵帝刘宏也派出了刘虞、刘焉、刘表、刘繇等等宗室出去担任州牧,希望能在黄巾之乱后,让刘氏子弟掌控地方实权,只可惜这些刘姓宗族子弟还是需要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支持,才能在地方上立稳脚跟,总的来说是违背了汉灵帝刘宏真正意愿的,并没能借助乱民动摇了世家大族的根基,只是弄掉了一些中、小型家族而已。
可见汉灵帝刘宏虽然有心用阴谋手段消弱世家大族势力,但此时代表世家大族势力的南阳袁氏、弘农杨氏,显然有比汉灵帝刘宏更聪明的人物,暗中将计就计增加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而随着汉灵帝刘宏的死去,便又闹出了十常侍之乱,进而又是引董卓入洛阳,种种的一切再次体现着阴谋的味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