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所以朱卫找来的铁匠、木匠其实还是一种掩饰,主要还是要看医匠的配药能力,反正朱卫的黑火药配方大致定下了,剩下的就是具体比例的配置罢了。
而这年月的医匠其实很多也像道门方士般会配置丹药什么的,让他们来研发黑火药,也是这年月没有什么化学专业人才下的无可奈何了。
另外朱卫确实也开始打探寻找会稽当地的道人、方士,特别是擅长炼丹的道人、方士。
很快朱卫果然打听到了于吉的下落,这于吉当然没有三国演义中传的那么神,根据朱卫打探到的消息,于吉现在似乎半隐居住在会稽郡山阴县境内的干溪村附近,平日里也会在会稽、吴郡之地游历传道,顺便用他的医术和符药之术给庶民百姓治病什么的。
于吉在乡村百姓中的名头确实很大,很多百姓都尊称他为于老神仙,就算是会稽、吴郡不少的士族豪强富户之家,也知道于吉的名头。
说这个于吉是半隐居状态,是因为他并不居住在深山老林之内,而是在干溪村这边修建了一处看起来就像是道观般的精舍道场。
于吉就在道场里烧香读道经,偶尔还会开坛讲法传道,在这个道场中,于吉还收了大概二十多个弟子。
有不少于吉的弟子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分散去了会稽、吴郡之地,同样在地方上修建起道观般的精舍,负责宣扬于吉之道法,同样会用符水什么的方法给周围老百姓治病。
可以说这个于吉通过手下的弟子,倒也算是在会稽、吴郡民间弄出了一股道门小势力。
也难怪原本的孙策会对于吉产生忌惮了,现在朱卫都感觉这个于吉做的一切,和张角没造反之前所创太平道做的事情差不多,只是于吉没有往其他地方发展,只在会稽、吴郡两郡之地传道而已。
可这样于吉在会稽、吴郡两地也确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于吉没做什么事情,只是传播道教,给百姓治病,接受地方上百姓、富户的钱财捐赠。
除了于吉弟子游历各处随身带着武器防备盗贼之外,似乎也没有组织百姓建立军事组织什么的样子。
可这个于吉每次开坛传法讲座的时候,四里八乡都有百姓汇聚过去,每次至少都能吸引四、五千人之多。
所以按照于吉在会稽、吴郡地方上的威信,真要是起来号召什么,估计也能一下子鼓弄起成千上万的百姓响应。
当然,现在朱卫并不在意这个于吉究竟有什么想法,反正吴郡、会稽并不是他的地盘,于吉就算是真的造反,也不会牵扯到朱卫这边什么事情。
朱卫现在只关心这于吉会不会炼丹,能不能帮自己配置出黑火药来。
另外朱卫打听到于吉所宣讲的道经是所谓的太平经《太平清领书》,据说也是传承自南华老仙的道法,经书中似乎有真人和天师关于修道问题的答辩,还有神仙修道的辟谷、食气、养性、房中、占卜、勘舆等等之类的修炼道法,在会稽、吴郡之地有不少士族、豪强富户人家,都在依照于吉传授的太平之术修炼。
可朱卫不知道这于吉的所谓《太平清领书》和原本黄巾张角的《太平要术》有什么关系,这个于吉和张角是不是有关系?
当然,朱卫也不是为了找到于吉和张角的关系,从而把于吉抓了治罪,只是朱卫想到了三国游戏系统中《太平要术》也算是宝物书籍,可以提升智力5,政治5。
那要是于吉手中也有类似《太平要术》般的书籍,是不是也能被系统认可,可以提升智力、政治呢?
所以考虑之后,朱卫便决定亲自去见见这位于吉老神仙,正好现在朱卫已经打探到于吉正在他的道场之中,并没有出去游历。
于是在这日朱卫寻来了穆兰,带上了三百护卫便往那于吉所在的干溪村道场过去。
这干溪村距离山阴县也不过是半日的路程,据说是当地有一条称为大干溪的溪流,所以便有了干溪村的名字。
而这处大干溪附近一带的滩畈被称作干溪滩,那于吉的道场就修建在干溪滩边的梅林之旁,倒也算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青龙三国 241、大干溪于吉道场
大干溪的水流不大,河床很浅,可以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鹅卵石铺在河底。
涓涓溪流穿行在流水侵蚀而成的乱石间,发出哗哗之声响,在追寻自然之境的修行者耳中,宛如天籁之音,百听不厌。
这大干溪所在区域是四周青山环抱中的大斜坡,溪流所在区域的地形开阔,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溯溪而上,远山近树,风光旖旎,如身临山水画中。
在大干溪附近有一片梅林似海,如今虽然还只是十月末的冬初时节,可梅林中倒也有些花苞初现,带着幽幽的清香随风飘动。
而在这处梅林旁边,紧邻着那干溪滩,修建着一座黄泥青竹底子的精致院舍,看起来占地范围也是不小,应该就是于吉的道场所在了。
朱卫和穆兰驾马,带着三百山越精兵护卫来到这边的时候,似乎也有一种打破了自然宁静意思。
很快朱卫、穆兰已经来到了于吉道场的大门前,这边道场内的院舍中倒也有不少道士听到动静走了出来,一看是朝廷官兵的打扮,里面的道士也不敢怠慢。
随着朱卫、穆兰两人下马,便有山越护卫上前为朱卫直接打开了道场的竹门,二十几个山越兵先冲进了道场里,将一些道士都限制到了一旁。
然后一个道士到了朱卫的近前,这是一个看似四十来岁的道人,身穿着青色的方士道袍,头上用木质法冠束缚着。
“这位…,这位公子,不知道到此何事?”
这个道士有些有惊慌,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山越兵刚刚从山越贼转变而来,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物。
此刻他们就像是盗贼进了别人的家里,没有动手劫掠,已经是经过这些日子训练约束的结果了。
所以这些山越兵一个个显得凶神恶煞般,让这些的道士都有些被吓到了,正所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这些道士同样是遇到了恶兵,更是不敢乱动了。
“这边便是于道长的道场麽?在下豫章朱卫,欲见于道长,进去禀告一下吧!”
朱卫将马缰绳交给了旁边一个山越兵,慢慢走进了道场院舍中,对这个道士态度还算是和缓的说着,只是朱卫也没表露出太多敬意。
在朱卫身后,穆兰握着腰间佩着的一柄环首刀,几步站到了朱卫身侧,随时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变故。
“豫章?哦,小道这便去知会师傅,还请公子稍待!哦,不,请公子入厅中暂歇!”
这个道士到现在还是搞不清楚朱卫是什么身份,更是想不通远在豫章的朱卫,怎么会跑到会稽来寻自己的师傅。
不过,从朱卫带来这些山越兵的态度,这个道士却不敢无视了朱卫的身份,还是恭敬的回应着。
一开始他想让朱卫在这边等着,毕竟平时有什么信徒来见于吉都是见老神仙的姿态,自然都是态度卑下,让他们进不进道场的大门还两说呢。
现在朱卫这样的态度,这个道士却不敢让朱卫在外面站着,急忙将朱卫迎入了一处竹轩客厅中暂歇。
朱卫倒也不客气的到了客厅榻前,脱去了鞋子,继而在厅榻之内的一处座垫上坐了下来,穆兰让其他的山越兵守护在外面,自己也是除去了鞋子,跟着坐到了朱卫的身边。
而那个道士急忙往道场内宅处快步疾走,去寻在内宅中烧香读经的于吉。
他可以看出朱卫对他们其实并不是很在乎,也就是说朱卫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就善待他们,再看四周那些杀气腾腾的山越兵,若有什么不对的,这次便是道场的劫数了。
朱卫看了眼那个道士的身影,嘴角微微一笑,朱卫确实对这些道人不以为然,不觉得他们算是什么世外之人。
不过朱卫从这四面通畅的竹轩厅房中向四周看去,这处道场内几处黄土、竹木质地的建筑之间,似乎都是用廊道连接的。
而在房屋、廊道周围的地面上,倒也是用特别挑选的鹅卵石铺成了一些太极阴阳图形,然后也有一些花草被养殖在道场地面上,看起来还真有种雅致的意思。
看来这个于吉道人对于自己居住的环境还是蛮用心的,让人看了不会有寻常道观的感觉,倒像是什么士族人家的精致别院。
从一些房屋中也有淡淡的烟雾弥漫出来,应该是道场中烧起的烟熏香,这些香气带着几分清新味道,应该是添加了特别的植物花粉在里面。
所以整个道场看起来也有几分烟雾缭绕,暗香醒神的感觉,让人的感觉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约过了一会时间,从内宅一处房间中走出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士,身上穿着也是普通,一套似乎是洗白了的宽大长袍,头上则是束发的竹木法冠。
这个老道士看起来已经有六、七十岁了,身材高挑消瘦,面色却比较红润,行走起来两袖生风,看起来身体也比较健朗的。
难怪普通百姓见了这个老道士会从内心生出一种敬慕之感,毕竟像他这样的年龄,还能有这样的外貌和身体素质,确实应该是擅长养生之术的高人,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是神仙之流了。
这道人手中拎着一柄拂尘,胡须也长到了胸口位置,虽然听到报讯道士有些惊慌的说辞,也是一时间比较讶异,不知道究竟是谁来了,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可他表面上的神色倒还是正常,并没有太过于惊慌。
随着他不紧不慢的走到了朱卫所在客厅,朱卫起身对他行了一礼,不管如何这个道士也是一个老者,给老者行礼自然是一种礼节。
“豫章朱卫,见过于道长!”
朱卫没有称呼这个道人为于老神仙,只是用道长的名号,当然此时在这个道场里出来的老头,除了于吉应该也不会是旁人了。
“不敢当,老道于吉见过朱公子,想不到赫赫有名的江东稚子儒将,今日会到老道的居所,实是荣幸!”
这老道对着朱卫还了一个道门稽手礼,拂尘信手在空中挥动,倒也有几分出尘之意。
这个老道果然就是于吉,听了朱卫自报的名号,便知道朱卫是谁了,只是在如今这样的形势下,于吉也不免对朱卫恭维了一句,虽然他不知道朱卫这次来他的道场是为了什么,可他还能沉得住气。
“慕名而来,特为几件小事拜访而已!”
朱卫也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因为于吉的恭维便如何的在口中回答着。
“哦,朱公子且坐,不知老道又能为公子做些何事,莫非是有何人需要疾治?”
这老道于吉在心头也是反复推测着朱卫的来意,他可以感觉朱卫不是仰慕他神仙之名而来,说明朱卫对于道教什么的并没有信仰,那来寻自己,似乎也只能是治病了……




青龙三国 242、于道长和张角是什么关系
这于吉如今最有名的就是道士身份和以符术治病的名头了。
故而于吉想想朱卫来找自己,不是为了寻求道法,那也就是让他去治病什么的了。
“听闻于道长所传道法为太平之术?”
朱卫没有直接回答于吉的话语,只是看似寻常的问着,倒像是对于道术的讨教感觉。
“呃,老道所传道法确是源于太平清领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以求天下太平,四海安宁,养太平之气,寻长生之道!”
于吉在口中说着,可心头却咯噔了一下,他其实已经听出了几分朱卫的意思,可这也是他没办法脱解的问题,所以他只能尽量的用顺乎官方的意思,解说着他的太平之术。
朱卫闻言微微一笑,便又开口道,“不知那十余年前祸乱天下的张角,和于道长是什么关系?卫听闻那张角所传亦是太平之术,黄巾反贼的根本便是太平道,这张角未曾反逆之前,做的可是与道长一般无二啊!”
于吉闻言心头叹了口气,他原本躲到这江东偏远的会稽、吴郡之地,本就是为了摆脱和张角的关系。
可是他这一脉传习的便是太平道之术,玩的就是教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的手段,从而吸引人脉,发展太平道统。
本来张角在中原传道十余年,也算是将太平道发展到了极致,可算是天下第一道了,上至王公贵族,乃至于皇帝身边的亲信内侍都信奉太平道,下面更是渗透到了乡间村头,可谓是深入人心了。
张角的太平道在全国各处州郡有三十六方道场,大小渠帅所凝聚的直属道徒有几十万之众,其他信奉太平道的信徒更是数不尽数。
只是那张角见到汉末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居然心生了推翻汉室自立为皇的念头,结果让原本统治阶层接受的太平善道教民理论,侧底变成了妖邪逆反之邪说,太平道顿时也变成人人喊打的邪道反贼了。
这可是让其他信奉传扬太平道的普通道人有些苦恼了,他们推行太平道最方便的手段也就是和张角一样为人用符咒、符水治病方式,可经过张角这么一来,他们这样的手段很容易会被官府认定是黄巾余孽。
所以于吉才不敢在中原发展,只能跑到了江东来,希望可以在这没怎么经受黄巾祸乱的江东,重新传承太平道法。
说句实话,这也是为了敛财方便。
就像是很多修真小说里写的什么财、法、侣、地四种修道必备条件般,这个财是第一位的。
没钱万事哀,没钱拿什么来修道呢,修道又不是真的可以不吃不喝辟谷了,世上有多少人可以一粒金丹吞入肚,始知我命不由天呢。
至少如今这个三国年月,所谓的道人基本上都还是需要吃饭的,可吃饭的钱从哪里来呢?
烧香念经,可是不会变出钱来的,所以要有钱必须有人布施,那怎么才能让人布施自己修道呢?自然是需要传扬自己的名头,最好就是构造一个组织来帮着自己收敛钱财,获取修道的基础。
故而以前张角的太平道便是如此,规模大了,弄钱自然就方便了,哪怕没有富户人家布施,也可以用别的方法赚钱了。
而现在于吉在江东会稽、吴郡开坛讲法,同样也是为了敛财方便,要不然他这个道场又如何能修建出来呢。
可于吉这些道人可以熟练掌握的方法,也就是以前张角玩过的那些方法,不照抄照搬又能怎么做呢。
偏偏这些方法因为太平道造反,弄出的黄巾起义,却变得有些敏感了,于吉自己也知道要是有人较真的话,他便会遇到麻烦了。
现在朱卫这样一说,似乎就是这样的意思,应该已经看破了于吉和张角玩的是一种手段,难道朱卫这次是来抓自己的,想到这个于吉偷眼看了看朱卫的神色,却又感觉不像。
于吉活了这么久,也算是人老成精的老滑头了,他马上意识到朱卫应该是别有想法,并不是为了他所传太平之术和黄巾太平道的关系而来。
这样于吉在心头转了几个念头,便开口道,“不错,那张角正是老道的师弟,唉,只可惜他逆天妄为,弃了长生之道,竟是借助太平道的名头,欺骗天下百姓,意图造反,逆天称帝,实乃是愚昧也!结果也是受了天谴,为上天所罚,夺了寿元,让其逆脉而亡!”
“哦,想不到于道长还真是那张角同门啊!卫听闻张角所传太平道,乃是源于太平要术?不知和于道长所传太平清领书,有何差别呢?”
朱卫可以听出于吉极力撇清和张角关系的意思,故意将太平道统和张角的谋逆分割开来,意思是他所属太平道传法的太平之术是没错的,错的是张角个人借助太平道所做的造反之事。
可朱卫对着根本不关心,朱卫只是关心张角的《太平要术》和于吉的《太平清领书》究竟有什么区别。
于吉也对朱卫的话语有些愣神,他不知道朱卫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所以他沉吟了一番,才开口道,“老道和张角都是南华真人座下弟子,只是老道在张角入门前十数年便已出世游历,其实和张角并未见过面!不过,老道也曾听过张角所传太平之道,倒是与老道所传太平之道颇有相似之处,只是张角所传太平道似乎涉及治国、治民之术,老道所传太平道却以治身治己,求长生之道为主!哦,如此细细回想起来,老道尚在真人座下习道之时,倒也听真人问过老道心之所好,当时老道一心只求长生,故真人便传了老道太平清领书,或许那张角却喜治国、治民之术,故而真人传了张角太平要术吧!”
于吉似乎半真半假的回忆着,一开始先是撇清了自己和张角的关系,然后在信口的说着,听起来他所谓的《太平清领书》完全就是修习长生的修炼经书,而张角的《太平要术》却更多涉及治国、治民方面的。
朱卫闻言在心头想了想,其实他以前也查过《太平要术》的信息,据说这《太平要术》也就是《太平经》,不过这种古老的书籍就像是《论语》般,其实也是弟子记录师傅所讲述知识的记录笔记,并不一定在一开始就有这种书籍存在。
而所谓《太平经》中的内容,大多是以真人、天师之类道门高人和门下弟子的对答来表现书籍所要传导的内容,所以就像是《论语》般,张角持有的《太平要术》和于吉持有的《太平清领书》,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记录自己曾经和老师的对话,又或者是记录他们听到其他弟子和老师的对话,从而形成的道门书籍。
这样的话,或许就是因为张角、于吉两人的喜好不同,在他们老师南华真人处学习的内容也就不同,所以各自记录下来内容自然也就有不同的特色了,所谓的《太平要术》、《太平清领书》其实都可算是《太平经》,因为都是南华真人传授的太平道统,绝大多是内容可能是相同的,只是张角、于吉各自向南华真人讨教的重点不同,故而便有了各自不同的特色。
看起来张角应该是一开始就对治国、治民等等之类知识有兴趣,所以后来他弄出来的黄巾太平道,什么天下三十六方渠帅的,其实也有一定的军事、政治组织结构的意思,这也是他后来造反的根源所在吧……




青龙三国 243、实不能轻易示人
现在这个于吉因为在历史上被孙策杀了,也不知道他在会稽、吴郡推行太平道,究竟是什么真实想法念头。
但推测一下的话,于吉被杀的时候应该也已经是七老八十了,不至于还有什么造反的念头吧。
这也说明于吉可能真的不像张角般有造反的心思,只是为了传承太平道统,为自己修道打下一个敛财的基础,所以他才会在会稽、吴郡这边讲经传法,收徒开办道场的。
这也难怪《太平要术》在三国游戏系统中具有提升智力和政治的作用了,因为它的内容中很可能就包括了治国、治民的内容,这就像是其他《孟德新书》、《孙子兵法》般,看了可以让文臣、武将学习到治国、治民的知识,自然就能提升能力了。
可这样的话,这于吉手中的《太平清领书》能不能被游戏系统认可为宝物,可以提升属性呢?
“如此说来,于道长确实已经编成了太平清领书了?不知卫可否看一看,这太平道之太平经呢?”
朱卫看着于吉倒是不客气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只是朱卫语气就像是为了审视于吉的《太平清领书》和张角的《太平要术》是不是真不同。
于吉看着朱卫淡淡一笑,手中握着的拂尘又在空中微微的挥动了一下,“朱公子见谅,这太平清领书乃是吾太平道传承之秘典,实不能轻易示人!”
“哦,听闻道长也常常开坛讲法,讲的应该就是这太平清领书中的内容吧!既然可以公开讲法,为何不能让人看了呢!莫不是真藏了不能见人之内容!”
朱卫自然知晓于吉时常在各地开坛讲法,传承他的太平之术,这就像是过去私塾先生教学般,讲一句经文,又或者是真人、天师的话语,然后由开讲者加以解说其中的道理。
就像是佛门的辨经般,每个人可能对经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样要是什么人感觉对方讲的不对,便可以互相辨经,从而找出经文的最佳解释。
当然,这个于吉也算是道门老人了,对于太平道之《太平清领书》是有着透彻理解的,这本道门经来就是他编撰出来的。
由他这个编撰人来讲解书中的道法,自然也是第一首资料信息了。
可现在这个于吉居然拒绝了朱卫的要求,也不知道他是故意拿乔,还是真的不敢把《太平清领书》拿出来给人观看。
“非也,非也,只是此书中所记的一些道门秘法,非是吾太平道之贤徒,实不敢轻易示人,恐传播出去,又出现了张角般的人物!且太平清领书有四篇十三卷,分属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之道,内中蕴含天机变化,外人观之,窥探天时,恐遭天谴!故老道成书之后,便将之深藏,不敢轻易示人!”
于吉还是淡淡笑着,伸手捋了捋白须,看似有几分自得的说着,只是他的话语却不知道是故意吓人,还是故意在玩弄吊胃口的手段。
“原来如此!哈哈,天谴,卫倒是不惧,于道长恐怕还不知晓,当初卫从豫章逃去丹阳寻刘牧州之半途,曾得天人授以天命,让卫匡扶乱世,且赐了卫几项神通本领,想来区区天谴,与卫却是无事的!至于随意传播之说,卫只是看看,不会轻传,当然,若是此书真乃道门经典,岂可不传世间,卫也可助老道长誊录多册,也不至于这等道门经典,化为孤本,因意外而失传了!”
朱卫见这于吉似乎有些摆谱的样子,便也开始借助三国游戏系统的手段,装模作样起来。
反正他的这种手段在普通人眼中,确实犹如仙术神通,拿来装逼是最好的方法,遇到于吉这样擅长忽悠人的老道人,恐怕也能被反忽悠的目瞪口呆。
1...7071727374...2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