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塞冬超空泡核鱼雷。
采用超空泡技术,装载核动力引擎,百万吨级核弹头。
射程一万公里以上,最大时速将超过200公里,最大潜航深度超过一千米。
能够抵达全球任何一片海域,人类历史上射程最远、速度最快的鱼雷之一。
或者不应该叫它超空泡核鱼雷,应该叫它的官方名称——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也只有战斗民族这么莽的思路,才想着造这么个玩意儿出来。
这东西根本不是用来打击敌方核潜艇或者航母之类的。
而是用来直接攻击沿海海岸城市的!
或者,在一些常规战争之中,直接将敌方舰队作为目标,不需要什么精准攻击,来到舰队下方一个灿烂的释放,就是天堂。
这东西和战略核潜艇之中的洲际核导弹一样,都属于核威慑体系的一部分。
而现在,一枚百万吨级的核鱼雷竟然直接消失了!
在场的一众工作人员全都傻掉了,总工程师科洛廖夫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又看了一眼空空的吊臂,这才确信不是自己昨天晚上伏特加喝多了产生了幻觉。
“一级……不,特级事故!立刻向克里姆林宫报告!搜索核鱼雷定位信号!”科洛廖夫近乎咆哮的喊了出来。
丢失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东西,那是一发核弹!
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足以引起连锁反应,让全世界都陷入阴云之中!
是不是吊臂出了故障,核鱼雷落入了水中?
虽然明白这种可能性极低,科洛廖夫还是在心中祈祷这个结果。
上帝啊……如果掉在原地就好了……
在场的工作人员立刻开始疯狂奔跑,行动起来。
守在船坞之外的数十名士兵同样接到了消息,手持自动步枪狂奔过来。
这是一支驻守在船厂的现役部队,负责安保工作,领头的少校离着老远就大声喊道
“科洛廖夫先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拉响了警报?”
科洛廖夫此时没有功夫去搭理他,正跌坐在机械臂控制台的椅子上等待着信号检测。
仅仅是几秒钟的功夫,信号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
看到屏幕上的那个光点,科洛廖夫只感觉全身发软,汗水瞬间浸湿了后背,就算是北极圈附近的低温都无法让他感到凉爽。
信号显示,那一枚波塞冬超空泡核鱼雷已经离开了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的船坞,穿过了德维纳湾,进入了白海。
并且,正在向东北方向转向!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所在的北德文斯克就位于熊国北方的海岸线上。
再往北去,就是北冰洋了!
而穿过北冰洋,就能够到达加国和鹰国……不,哪怕是西欧那些国家,后果也不堪设想……
“科洛廖夫先生,到底怎么了?”负责安保的沙列文少校皱眉问道。
科洛廖夫面色惨白,颤声道“我们……我们丢失了一枚鱼雷……”
沙列文眉头一皱,说道
“只是一枚鱼雷吗?如果跌入海中,只要没离开船坞就还好,出现生产事故很正常……船坞的内港不是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吗?”
科洛廖夫深吸一口气努力恢复平静,缓缓说道
“刚才火警出现的时候,船坞闸门打开了十秒钟,而且……我们丢失的是一枚波塞冬超空泡核鱼雷。”
沙列文只感觉自己仿佛瞬间赤身站在了西伯利亚零下六十度的烈风之中,而且身边没有半杯伏特加。
“立刻向高层汇报!封锁整个厂区!”沙列文大喊道,指挥手下开始布防。
这种情况已经彻底超出了他所能够应对的范围,必须迅速行动,哪怕晚一秒,都有可能发生极为严重的问题。
“已经报告了……已经报告了……”科洛廖夫看着空荡荡的吊臂喃喃地说道。
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车臣余孽?
中东原教旨主义者?
乌克兰人?
格鲁吉亚游击队?
科洛廖夫瞬间想到了各种敌人,但此时他反而暗暗祈祷是这些人带走了那枚核鱼雷。
毕竟这些人再怎么丧心病狂,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引爆核鱼雷。
最糟糕的情况却是核鱼雷内部的控制程序失控,成为了一枚游荡在海中的定时核弹……
工厂中一片刺耳的警报声,到处都是跑来跑去大喊的人,乱成了一锅粥……
这件事实在是太过紧急,仅仅是得到信息之后的五分钟内,熊国高层就已经迅速做出决定,通知了其他几个大国特别是有核大国,本国核弹遗失的消息。
毕竟这种时候谁都不想引起不死不休的误会。
一枚核弹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再明白不过。
冷战仅仅过去了三十年,现在的新冷战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熊国甚至直接共享了这枚核鱼雷的定位信息,让各国高层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核弹的行动轨迹。
作为一枚超空泡鱼雷,波塞冬在水中的时速能够达到240公里每小时,远超绝大部分现役舰艇。
就算是想拦截,现在也根本拦截不了!
众人只能看到这枚核鱼雷走出白海之后,直接绕过了梅津湾进入了北冰洋之中。
紧接着,就彻底失去了信号,消失得无影无踪。
显然,它已经进入了三百米以下的深层海域,追踪信号也被屏蔽了。
所有人的心中都忧心忡忡,不知道这枚可怕的核鱼雷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只是同样也有一些人发现,这枚核鱼雷的前进轨迹,似乎……直指阿蒙森海盆!
此时沈锋的意识触角正附着在这枚波塞冬核鱼雷上,同样感觉十分吃力。
这玩意儿也叫波塞冬,这些西方人的神话体系真的有些贫瘠啊……
深海之中,普通的无线电信号根本无法传输,只能使用超长波通讯。
好在他之前已经设定了鱼雷的攻击地点,所以就算是信号断续也没什么。
当做好了核平海底石像遗迹的决定之后,他就开始寻找合适的目标。
一般战略核潜艇的通信系统都是经过了层层加密,一般来说首先要大国的几名高层一起发布发射密码,当发射指令传达到核潜艇后,想要发射核弹又必须经由船长和导弹指挥官两人同时手动启动才行。
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无法发射核弹。
纵然他现在在网络世界拥有极强的力量,想要劫持一艘核潜艇并且强迫里面的军人发射核弹,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也不想这么干。
思来想去,倒是找到了波塞冬超空泡核鱼雷这种好东西。
这玩意儿本身拥有独立的电脑操控系统,可以入侵。
而且越是没有装载进核潜艇中,越是容易操控。
因此沈锋找准机会,就直接启动了这枚核鱼雷的引擎,然后开溜了。
在深海中使用意识触角伴行了一段时间,核鱼雷已经来到了阿蒙森海之中,石像遗迹的上方。
由于冰层和盐流跃层的存在,沈锋的意识触角已经要彻底被剥离粉碎。
就在这一段意识触角要被彻底粉碎的时候,核鱼雷已经调转方向,朝着海底直直扎了下去!
与此同时,海底的石像遗迹之中隐约传来一阵千万人吟诵的轰鸣
“……亿万为一……现在为一……”
第九十三章 一拍两散,各生欢喜
“一一一,一你大爷!”
在信号即将被切断的瞬间,沈锋心中狂吼一声,留下了一段意识触角的副本,主体意识瞬间彻底从超空泡核鱼雷上抽离。
超空泡核鱼雷以最大速度向着海底扑去。
普通的炸弹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强大的水压,但超空泡核鱼雷的设计思路就是通过极端深海来隐藏自身,继而达到完成核打击的效果。
因此,理论上这枚鱼雷甚至能够承受深海两千到三千米的超高压!
“……亿万为一,一为亿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未来为一,过去为一,现在为一……”
海底遗迹之中的吟诵声越来越响,甚至出现了狂乱的电磁流想要干扰核鱼雷的走向,或是通过电磁脉冲将它的引爆线路关掉。
只是当进入最终的打击状态之后,超空泡核鱼雷已经彻底关闭了所有的信息接收系统,自身变成了一个信号黑洞。
甚至连内部的控制系统都已经完全关闭,只剩下了最原始的激发器等待最终爆炸的来临。
这基本上是所有战略武器在攻击末端的常规操作。
似乎是感受到了已经无可挽回,那狂乱而诡异的声音显得更加疯狂,甚至引起了海底的震动。
海底石像遗迹的面积差不多有方圆一公里,此时在黑暗之中不断震动,就连那些亘古不动不动的石像,都被震颤地移动了位置。
仿佛正在逃命一般。
只是这里实在是太黑了,完全的黑暗以至于一切都在无光的环境中进行,显得越发诡异。
不过也到此为止了。
超空泡核鱼雷已经到达了石像遗迹正上方近千米的地方。
高强度的水压终于让核鱼雷的外壳承受不住,出现了大幅度的扭曲变形。
内部压力的改变,立刻触发了核爆开关。
高强度炸药的爆炸力向内部压缩,继而引发核材料的核裂变,产生超高温和超高压,再次向内部压缩,诱发核聚变。
也就是氢弹。
光,烧灼一切的光在阿蒙森海盆之中出现,射向四面八方。
一千个太阳也难以争辉。
在这一瞬间,强光抵达海底的石像遗迹,成千上万石像的影子被强光拉长,仿佛是沐浴在太阳光辉下的小镇居民。
又下一个瞬间,灼热的爆炸核心形成了一个完全的空洞,能量向着周围释放而去,轰出了一个直径达到数百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的空泡!
冲击波在海水中传导,向着周围扩散而去。
五十万吨级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几乎就是死亡之波。
正下方石像遗迹之中的建筑和那些石像并没有被轰飞,而是被压缩的海水灌顶而下,直接被压碎了!
整片石像遗迹直接在加强了无数倍的水压之下,变成了海底的一层泥沙!
继而,狂暴的乱流在海底出现,无数乱流和沙尘被扬起,让阿蒙森海盆的这片海域变得浑浊不已。
而核弹爆炸时形成的那个包裹着火球的超级空泡,正在迅速向上方升去,所过之处将海水沸腾,带起了更多的气泡和海浪。
超级空泡的冲击波早就已经在海面掀起了巨浪,将永固冰盖轰出了一条条巨大的裂缝。
此时超级空泡终于彻底来到了海面上,极高的温度立刻将方圆千米内的冰盖彻底融化甚至气化。
那恐怖的能量彻底得到了释放,冲天而起高达百米的巨浪,升腾而起的蘑菇云完全由水蒸气组成,壮观如同开在天堂的花。
紧接着,滚热的蒸汽迅速凝结成雨,和被喷上天的沸腾海水一起落下。
北极冰原上下起了沸水之雨!
巨大的裂缝在冰盖上向着周围蜿蜒而去,最长的达到数十公里。
这上方本来是石像遗迹科考团队的基地,此时已经荡然无存,什么玩意儿都没有剩下。
海面上的变化还在其次,海底的狂暴乱流正在向着远处涌动,酝酿着数次海啸。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短时间内这里的局部气候可能会受到影响,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恢复。
而且氢弹聚变基本没有什么核污染,只有用来引爆氢弹的原子裂变材料会有高强度污染。
好在数量不多。
人类历史上曾经进行过多次海上和水下核试验,倒也不差这一次。
这也是沈锋之所以毅然决然直接核平石像遗迹的原因。
事情紧急,暂时没工夫管够不够环保了。
说起来鹰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比基尼岛)搞的那些核爆试验,还有在当地土著身上做的核辐射试验,比他这危害大多了,相比之下他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此时沈锋已经迅速入侵了一颗科研卫星,开始通过卫星观察石像遗迹海域的情况。
从核弹的威力来看,计划应该是彻底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