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灵眼神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东诩
首先就是北方杏林中医院二期工程陆续完工,虽然他已经放权给了古月华院长,可是这位未来的老丈母娘仍然不想放过他,要求无论什么事情罗少飞都必须过问一下,毕竟罗少飞才是这家医院的主心骨。
根据耿芸的计算,再有半年时间整个医院的二期工程就会全部完工。到时候整个二期就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候还需要举办一个典礼。
而现在,耿云也在滨海市的东部和北部物色了几个新的地块,准备在那里筹建医院的三期工程。现在北方杏林中医院二期的土建工程基本上已经全部完工,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投入到三期工程的建设中了。
耿芸旗下的华芸集团已经彻底地放弃了房地产的商业开发。虽然那利润很高,但是周期长,挤占大量的资金,还非常cào心。不如全力的来干罗少飞的这些活。
罗少飞现在又是扩建医院,又是扩建厂房和学校,工程是干不完的干。虽然给他的都是友情价,但是罗少飞从不拖欠工程款,算起来利润也是很客观的,最关键的是双方合作很愉快,一点都不用cào心。
罗少飞对工程进度表示非常满意。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手远远不够的烦恼。虽然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批的学员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他们这一年通过招聘市场也招来了不少年轻的医生,可这都是杯水车薪。
接下来就是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第二期的招生。招生考试笔试部分已经圆满结束,下面的工作就是面试。他们要从通过笔试的一千多名学生中选拔出160人,进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去学习。
此时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的办公室里,一群人正在对学校的招生工作工作展开激烈的讨论。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罗少飞,陆雪涵,陈博,滨海市医学院的程远航校长,秦海山教授以及北方杏林中医院古月华院长。另外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就是滨海市首富陆文。
现在陆文这家伙已经看破红尘,不是说他想出家,而是他已经想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比财富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
恐怕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讲,也只有从鬼门关旅游一圈回来才会有这样的感悟。现在陆文旗下企业已经交完全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他现在每周只工作五天,每天工作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陪着妻子到处旅游,兼顾也做些慈善。用他的话来说是要给自己积点荫德。
对于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的投资,原本只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在跟罗少飞其他女人的竞争中增添一些筹码。可是现在他想明白了,这是一个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情,所以他倾注了更多的jīng力在这上面。
这一次关于学校招生的会议,学校的所有股东以及高层都到了,陆文也应邀出席了。
陈博先向众人汇报了这一次招生考试笔试的情况。北方中医进修学校这一次的招生考试一共有18000多名学生参加。
尽管罗少飞jīng挑细选出来的题目非常难,可是达到他们事先定下来的录取标准的也有1800多人。
对这1800多人的面试,最主要的还是中医技能方面的考核。例如针灸,诊脉,推拿,辨识药材等。
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好在他们早有心理准备,很快就拿出了考试的方案。这个时候,古月华院长说话了:
“少飞,现在咱们医院人手严重不足,尤其是医院的二期投入使用之后,人手的空缺更加严重了。现在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的学员已经全部进入了咱们医院,现在也能够独当一面,而且进步的很快了。
我建议,这一次学校的招生规模是否可以再扩大一些。就算一年之后这160人都投入到咱们医院中,恐怕人手也远远不够,这个缺口太大了。”
罗少飞皱着眉头说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我的原则是宁缺勿滥。第二期学员招收160名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如果招生再多的话,一方面学校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学员过多的话恐怕就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工作了。
还有就是如果学员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平就进入北方杏林中医院,对于医院的医疗水平也会产生冲击,这可就是饮鸩止渴了。我非常不想让这种情况发生。
咱们医院虽然有责任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力量,但是救死扶伤还是咱们的本职工作,不可因噎废食。
我们北方杏林中医院可以为这些学员提供一些积累经验的平台和机会,但是绝不是拿患者当试验品!”
罗少飞这家伙平时虽然待人彬彬有礼也很随和,可是一旦遇到设涉及医术上的原则问题,这家伙就像变了另一个人一样,六亲不认。





灵眼神医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一举两得
这时候程远航校长也开口了:
“少飞,有一个问题不知你考没考虑过。如果只招收这么几个学员,那么对于这些通过笔试的学生们是否公平?
为了准备这次笔试,这些学生们付出了很多,尤其是他们付出了最好的寻找工作的时间。如果说没有通过笔试也就罢了,可是通过了笔试,却又被淘汰掉,这对他们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每次我们招生都有这么悬殊的录取比例,这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对于我们学校的信心。
这就会造成今后一些学生因为风险方面的考虑,就不选择报考北方中医进修学校了,这最终会导致一些优秀生源的流失。要知道现在学生们也是很现实的。”
程远航不愧是大学的校长,看问题也确实是从一个学校的角度出发。在座的众人频频点头,他们都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现在听程校长一提起,都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
这时候秦海山教授也补充道:
“少飞,这次笔试的题目可是咱们jīng挑细选的,这难度对于学校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来说有多大我想你应该清楚。
能够通过这样的笔试就充分说明他们有足够的天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可以这样讲,他们之中比绝大多数参加你们医院工作面试的那些医生理论水平都要高。
这都是学中医的好苗子,如果这样把他们放弃了,这可就太浪费人才了。”
众人听了又是频频点头。
听了秦海山教授的话罗少飞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他不得不承认秦教授所说的确实非常有道理。这些都是好苗子,就这么放弃了真的太可惜。
可是罗少飞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降低招生的标准。他想把中医发扬光大,可是如果中医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的话就永远没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所以对于这些中医从业者的选拔必须慎之又慎。
“程校长,秦教授,你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你们考没考虑到,中医可不是只有理论就能行的。中医的技能,尤其是动手能力更加重要。
你理论水平再好,没有扎实的诊脉,针灸技能,也没法给患者治病,这是中医的基础。这些人理论知识过关了,可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中医的技能方面也达到要求啊。”
秦海山教授笑了:“少飞,你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学员们在针灸以及诊脉这些中医技能方面能力不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愿闻其详!”
秦海山教授先是喝了一口水,然后说道:
“咱们传统中医的传承,都是依靠师徒关系或者是父子关系一辈子一辈子承袭下来。
学习中医的人要从学徒开始,帮着师父扛药箱,采药,炮制药物,甚至是做牛做马。
然后师傅手把手的教,徒弟认真仔细的琢磨。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才能最终成手。在这种严苛的教学条件下,一个医生想要完全的成长起来,也需要30年时间。
而在我们现在的大学里面,像这种流水生产线或者说填鸭一般的教育方式,你认为学生怎么可以很好的掌握哪些技能?
更何况有很多的医学院,甚至他们的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合格的能力,你认为他们能够教授出合格的学生吗?”
“可是你们学校……”罗少飞刚想反驳,就被秦教授打断了: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么跟你说吧少飞,我们滨海市医学院中医科在对于学生中医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以及授课时间在整个华国国内都可以排在前两名。
可以这样讲,恐怕华国中医药大学在中医技能方面的授课都没有我们学校多。所以你看到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我们学校的教学水平。
另外不要拿你的标准以及你的际遇去衡量别人。这些学生在中医技能方面的欠缺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没有名师指点!”
罗少飞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可是总也想不出头绪来。他不得不承认这些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罗少飞真的不愿意降低标准。
“大家有什么想法说一说?”他只能发动头脑风bào了。
这时候陆文发话了:
“各位,我老陆说两句。我虽然不是医生,不懂怎么看病,也不是老师,不懂怎么教学生。我就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对于我们商人来说,只要这件事情有需求,有市场,就可以大胆的去做。
现在事情摆在这里,学生们需要一个提升他们医术的学校,而另一方面,北方杏林中医院又面临极大的人才缺口。
这就是需求啊。医院不够的话可以扩大招生。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靠加大投入来解决。老师不够的话咱们可以多花点钱从外面招聘,带学生的师傅不够的话咱们可以提高那些医生培养学员的待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再说学生多了,医院的医生数量增加了,那么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们也可以投入更多的jīng力在教学上啊。
另外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些学费,这样有的学生就会自己放弃。通过这些手段,不就可以缓解眼下的这些矛盾了吗。”
陆文经商多年,他在商场上的阅历比在座这些人加起来都有多,所以他的话,也引起了众人的思考。
这时候,程远航校长突然一拍大腿:
“我有办法啦!”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了。
程远航说道:“既然这些孩子中医理论方面过关了,只是在中医的技能方面有欠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办一个类似于预科班性质的学科,专门针对这些学生所欠缺的中医方面的技能进行培训。把他们缺的课给补上。
虽然现在找一个样样jīng通的中医很困难,相比之下我们向社会上公开招聘在针灸,诊脉、推拿以及炮制药材等方面有专项特长的中医人才还是要容易的多。




灵眼神医 第六百四十七章 招聘人才
我们可以招聘一些这样的人才,在学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对那些通过了理论考试但是在技能方面有欠缺的学生进行一个专门的培训。
这就算是一个预科,学期为一年。在一年之内如果相关中医技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就可以在通过考试之后直接转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进行学习。
这考试半年就可以进行一次,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正式进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进行学习,并且不占用新一年的招生名额。当然学校不是慈善机构,这中医预科班的学费需要按照我们的教学成本来核算。
等一年之后,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是通过考试进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进行正式的学习,还是说另谋生路。
当然,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也足够让学员们掌握一些中医的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这样不就能吸纳了那些通过了笔试的学员吗?”
“妙,妙啊……”
“好主意……”
“我看行,程校长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教育家呀……”
……
对于程校长的这一提议,众人都感觉到非常bàng,一举多得。既培养了中医人才,又留住了这些好的学苗。
罗少飞想了想说道:“这办法倒是不错,不过那样一来,学校的规模恐怕要成倍的增长。咱们的校舍现在根本不够用,一下安置几百名学生,他们的住宿以及教学需要的场地,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陆文笑了:
“无妨,只要你们解决了师资力量的问题,校舍的问题我来解决!没有什么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一定是钱不够。”
陆文信誓旦旦的表示,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的场地问题由他来解决。不过看众人一脸担心的样子,他于是向众人透了底。
在滨海市的东北部,那里有一个滨海石化,这是一个有数万员工的大企业,是华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一个分公司。这家企业有上百年历史了。
当年这家企业最鼎盛的时期员工就有好几万,企业周边数十平方公里都是企业的家属区,光是小学就有四个。
后来企业为了减轻负担,就把这些学校交给了当地的教委管辖。这样一年就能节省几千万的投入。
不过后来随着企业开始减员增效,员工越来越少。在加上家属区年代有些久远,居住条件有些老旧,很多年轻人都搬走了。原本从来不用愁生源的几个厂矿小学,现在面临生源枯竭的危险。
原本几乎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能招生四五个班,可到现在,每个年级只能招20来个学生,连原先一个班都不到。
于是教委也一狠心,集中最好的师资力量,将这些小学合并为一所小学,另外三所小学的校舍就被闲置下来。
其中一所学校被当作教委的办公楼,另一所学校,被教委租给各种教育机构作为场地。现在还剩一座学校,教委准备对外招租。
不过这座学校是几间学校里面规模最大设施也最好的一个,只是位置有些偏僻。如果分开招商,恐怕会有很多闲置的地方,想整体出租,又没有人有实力能接下这个学校。
陆文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人脉很广,认识的人很多,他跟区教委的领导关系不错,也听说过这件事情。现在正好学校需要校舍,陆文便提了出来。
众人一听都表示对此很感兴趣。于是陆文打电话联系了那个局长,表示要去学校的地方去看一看。
就在陆文联系学校的过程中,在座的众人就开始商量起学校扩招的事情。他们对于陆文以及程远航校长的提议非常认可。于是经过商量,他们打算在北方中医进修学校开设一个预科专业。
这个专业招生的对象是针对那些通过了北方杏林中医院招生的理论考试但是却没有通过中医技能考试的学生们。
这个预科的课程,主要有诊脉,针灸,推拿,中药辨识,中药炮制等中医的专业技能为主。此外,中医理论文化课也不可或缺。如果有学生悟性高的话,恐怕半年就可以达到北方中医技术学校正式的招生标准。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正式的进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进行学习了。即使学生最终没有通过入学考试,通过这一年预科的学习,也足以掌握到他们谋生的手段。
其实想想也是,这些中医理论水平非常高的学生一旦掌握了一门技术,想不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也难。这也间接的达到了罗少飞将中医发扬光大的初衷。
当然这学费可不低,一年的学费就高达3万。不过对于这些立志于走上中医这条道路的学生们来说,花3万块学一门足以谋生的手艺还是非常划算的。另外,罗少飞的飞芸慈善基金也会为家境贫寒的学生的们提供第低息的助学贷款。
学校方面将会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发布招聘启事,高薪招聘那些有针灸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医师。
只要能达到相关的水准,不但有高额的年薪,还有高额的安家费,学校方面也会提供住房。如果教的学生成绩好,还会有高额的奖金可拿。
比如一个擅长针灸的中医,来这里教学,每年工资加奖金甚至能过五十万,这可比开个中医诊所要赚钱的多。
至于招生的规模,那还要他们等一下看看场地再做决定。
很快陆文手下就开来了一辆务中巴车,众人上了车,直奔那个学校而去。
教委的人早早的就等在了学校,他们也想早点把这个包袱给甩出去,否则的话还得雇人每天看护学校的设施,每年的工资福利就得十多万。这对于教委这样的清水衙门来说不是笔小数目。
罗少飞非常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学校,学校的校舍非常新,据说是在几年前翻新过的。cào场都是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学校的围栏以及安保设施也非常的完善。




灵眼神医 第六百四十八章 李代桃僵
走进教室,每个教室里面都配备有监控摄像头,以及电脑和投影仪,完全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学校的教学楼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有将近20个教室。除此之外还有两栋宿舍楼,一栋可以容纳近千人的双层礼堂,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体育馆,另外还有一个三层的办公楼。
当年这所学校,学生最多的时候,大概有1500多人。
罗少飞他们初步估算了一下,两栋宿舍可以容纳600名学生住宿,再加上一批在滨海市本地的学生可以走读,北方中医进修学校预科最多可以扩招800名学生。
对于这间学校的设施和规模,罗少飞等人还是满意的。学校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只要打扫一下卫生,引进一些教具,都不用进行另外的装修,就可以进行授课。
于是他们迅速向教委的人提出了谈判的要求。对于这学校的租金,教委方面给出的价格是100万每年,如果长期租可以给予优惠,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罗少飞等人租用这个学校,租期为20年。前十年每年的租金是80万人民币。后十年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租金上涨为每年100万人民币。
之所以能达成这个价格,一方面是罗少飞等人签订的租期比较长,另一方面,罗少飞他们是全款支付,总价1800万。
一开始罗少飞还考虑要买下这个学校。教委方面开价五个亿。罗少飞觉得这钱他拿得出来,但是被陆文给阻止了。
他给罗少飞算了一笔账,这校舍再用20年估计也就破旧不堪了,到时候恐怕还要推倒重建。这将会是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如果要买这块地,还涉及到国资委等很多部门,需要经过重重审批,到时候会很麻烦,周期也很长,学校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
罗少飞一想确实是这样,于是只能作罢。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校舍的问题搞定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众人顾不得休息,连夜就召开了会议,制定了预科班的招生章程。
对于那些通过了笔试却没有通过面试的学生,可以先行进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的预科班学习。
学费是2.8万元每年,这个费用真的不算高。社会上很多中医技能的培训班,最低的收费也在三万元以上。学校初步计划招生500人。虽然理论上招收一千人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他们还得给未来的招生留出一定空间。
招生简章被拟定好了又被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出去,正式的开学时间被定在两个月之后。
这两个月的时间,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面试以及宣传,另一方面要腾出时间来对于校舍宿舍进行修缮并且招聘相关的老师。
罗少飞会对这些授课的老师亲自进行挑选,然后对他们也进行短期的培训。当然,现在学校的规模恐怕难以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于是再物色一个合适的校区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
倭国,武田家族现在是焦头烂额。原本他们以为做的天衣无缝的斩首计划,竟然出了大的纰漏。
他们这一次的行动所要针对的首要目标近藤纠夫,竟然逃走了。而他们杀死的那个家伙,是一个替身!这是李代桃僵。
原来近藤纠夫这个家伙非常狡猾,他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于是他找了好几个身形样貌跟他相近的人,然后花了大价钱给他们做整形手术。
除了面容之外,甚至连身上的纹身胎记等身体特征都被做得一模一样。
倭国的整形技术在全世界可以排在前三名,仅次于德意志和米国。他们的整形水平远远要超过南bàng国。之所以南bàng国整形界的名气更大,原因是因为他们便宜。
在倭国做同样项目的整容手术,价格是南半国的3到5倍。当然做出来的效果也不可同日而语。
倭国整容是按照每个人的脸型特征来进行设计,从而取得更好的妆容效果。倭国的那些女明星其实整容的也非常多,但是因为技术高超,几乎看不出来。而南bàng国整容则是按照几个固定的模板。所以能够看到南bàng国的那些女明星长得几乎都差不多。简直是量产的人造人。
除了整容之外,这些人还每天观摩近藤纠夫的视频录像,模仿他说话的语气,以及身体动作。
这样的替身一共有五个,近藤纠夫无论到哪里,都会随身带着一个替身。这个替身平时会带着硅胶人皮面具,以保镖的身份跟随在近藤纠夫身边。
那天他们遭袭的时候,房屋的门窗第一时间就关闭了,近藤纠夫迅速的跟替身换了身上的衣物,然后只身一人进入了屋内一座佛龛身后的家族密道。
在这座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宅子里面,有一条仅能容纳一人出入的密道,而且密道里面机关重重,只要一个人过去,后面的机关就会启动,密道就会瞬间的塌陷,阻止其他人进入。
这个秘密只有近藤家族历届的家主才知道。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启用了秘道,近藤家族的那些高层们以及那个替身心甘情愿的为了近藤纠夫去死,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挡追兵。
1...188189190191192...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