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灵眼神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东诩
突然听见老爷子叫他,他心中有些忐忑,鬼知道老爷子是不是心情不好,拿他来撒气。
就从他出院到现在的这几天,几乎动不动就被老爷子叫去骂一顿。
什么训练不用心,警惕性不够,水平不行……总之,这次马失前蹄挨了一刀,让老爷子找到一个损他的机会。这不,又来叫他去。
卫建国老爷子打量着自己的孙子,一看他那样子就气不打一出来。
“你看你现在,懒懒散散,连个兵的样子都没有。等下个月你肚子好了,赶紧回部队好好练练。”
“爷爷,我现在就想练,可是他们不让啊。宋叔叔寸步不离的跟着我。”
“哦对,这个月不能练,坚决要听着医生的话,否则饶不了你。”
卫强都快哭了,你这老爷子今天是唱哪一出,到底是让我练呢还是让我不练呢。
“过来,把肚子掀开,我看看刀口。”
卫强极不情愿的走过去掀开了衣服,露出了左腹部刚拆线不久的刀疤,看起来就像个大蜈蚣,非常吓人。
“这么大疤啊,忒难看了点。”卫建国自言自语道。
“爷爷,不都说疤痕是战士的勋章吗,我这疤痕起码也是个一等功。”
“放pì,你要是在战场上挨枪子儿那叫勋章,这让个小孩子给捅了你还有理了,还要脸吗?”
卫强不说话了。
“小猴崽子,跟你说个事儿。我来问你,当兵怕流血吗。”
“当然不怕了!你看我挨了一刀都没吭声。”
“那么让你为军队事业流血你愿意吗?”
“报告长官我愿意。”卫强站直了身子,得意洋洋的说道。他清楚自家老爷子就喜欢这一套。
“好,既然你有这个觉悟,那么我命令,卫强,现在就给我放点血出来。”
卫强听了卫建国这话好悬没一个跟头摔倒在地。
“老爷子,我是我爸亲生的吗?我爸是你亲生的吗?为什么你对我这么狠,说好的胳隔辈亲呢?”卫强的心里简直在流眼泪。
“少废话,让你干就赶紧干。”
卫强无奈,掏出随身的匕首。在自己的手指上划了一刀。那军用匕首锋利无比,瞬间就开了一道血槽,血顺着卫强的手指淌下来。
卫建国把那瓶药膏扔到了卫强的身前:“来把这涂上看看效果。”
卫强快崩溃了,敢情这位老人家把他当成小白鼠。





灵眼神医 第一百一十九章 飞芸药业(上)
卫强这个家伙很悲催的被他的亲爷爷卫建国当成了小白鼠。老爷子让他自残,他就不得不自残。
他的那把随身携带的匕首打磨的非常锋利。一下子像切豆腐一样就划开了他的手指,鲜血汩汩的冒了出来。
“娘啊,切深了!”卫强心疼手指更疼。
卫蔓赶紧上去帮他打开散瘀生肌膏的盒盖,用手指挑了一点儿药膏抹在他的伤口上。卫建国此时也凑了上来,死死盯着伤口。
药膏的效果出人意料,卫强此时能感到一股清凉透过伤口,他能感觉到伤口的部位的皮肤组织迅速的收缩,仅仅几秒钟时间,伤口就不流血了。
“太bàng了,这效果跟创可贴一样。”卫建国自言自语道。
这时卫蔓取来一张干净的纸巾,帮助卫强擦干净伤口附近的血迹。再看刚刚划的很深,皮肉都有些外翻的伤口,此时只剩下一道浅浅的白痕。
“这药真不错,能快速收缩伤口和止血。小子,说说你的手是什么感觉?”卫建国问道。
“不疼了,清清凉凉的很舒服。皮肤和伤口附近的组织能感觉很紧绷。有点像我们部队现在用的那种医用生物凝胶,但是效果比那好的多。”
医用生物凝胶又叫医用生物蛋白胶,适用于手术过程中阻止创面渗出和小静脉出血、防止组织粘连。一支这样的凝胶价格不菲,而且使用条件很高。
“好!”卫建国老爷子伸出了手,两个手指头按住伤口的两边向外撕扯。
这下子的卫强吓得脸都绿了。这老爷子简直是对亲孙子比对敌人还狠毒。
不过想象中鲜血淋漓的景象并没有出现。伤口严丝合缝,竟然已经开始愈合了。
卫建国和卫蔓相视一笑,很快就明白了对方做出的决定。
“爷爷,这个疗效就已经很吓人了,云南白药也没有这样的效果啊。”
“没错,丫头,这样吧,你赶紧去找罗少飞,先把这个企业审批下来,然后以罗少飞的名义把这药膏申请专利,然后我找人给他审批。
不过要注意几个点,第一,药方一定要保密。第二点,送审之后,国内一些药企肯定会动歪脑筋,想把这药方据为己有。
怀璧其罪啊。不过这点咱不怕,谁要来敢找你麻烦,我老爷子替你出头。”卫建国老爷子虽然不是商人,但是商场如战场,这么些年下来,他什么东西没见过,于是提醒卫蔓。
“谢谢爷爷!”
“你跟我客气什么,我这是帮自己的孙女和孙女婿……”
“爷爷……不理你了”卫蔓嘴一撅,撒娇一样跑了出去。
黄险峰今年50岁出头,他们家跟卫家可以说是世交了。小时候黄险峰跟卫四海是一个部队大院出来的,那时候他天天跟着卫家三兄弟的pì股后面转。
后来他也当了兵,退伍之后,做起了生意。不过这家伙始终没忘记自己是大院子弟,于是牵头创立了金盾慈善基金。他当时投了两个亿,占有基金40%的股份,是绝对的大股东。剩下那些股份,是由十多个部队出身的企业家共同出资。
原本以为这个基金能维持下去就不错了,他也做好了每年为金盾慈善基金输血的准备。
然而这一切都在卫蔓城为金盾投资基金掌舵人之后发生了变化。短短两年多时间,金盾券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就膨胀到近40亿,每年的净利润也有三到四亿。
卫蔓的突然到访并提出辞职令黄险峰感到措手不及。从感情上讲他是不愿意卫蔓这么做的。毕竟金盾慈善基金能找到这么一位出色的掌舵人不容易。
但另一方面来讲,从卫蔓的角度考虑,这是对她有好处的。而且按照卫蔓所说,金盾慈善基金会入股,从中获得20%的股权,每年这个股权就可以提供稳定的高达数亿的分红。今后甚至这个数字会变得很可怕。
黄险峰经过仔细的考虑于是点头同意了。
几天后,卫蔓和黄险峰一起来到了耿芸的家中。在耿芸别墅里那宽大的会议室中,黄险峰以及卫蔓见到了耿芸和罗少飞。
他们互相介绍,一阵寒暄过后,众人很快就进入了正题。至于耿芸提出的股权分配方案和合作方式他们都很满意,于是迅速达成协议。这个企业的名字就叫飞芸制药有限公司。
接下来就是要讨论成立药厂的具体事宜。于是会议的主导权就交给了飞芸制药的首任总经理卫蔓。
“各位,近期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还找人咨询,要建立起一个制药厂并不容易,需要立项、环评、层层审批。这个周期可能长达3到5年。即使是通过找关系,最少也要1到2年时间,所以对我们飞芸制药来说,新建一个工厂是不现实的。我建议我们收购一家药企。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不过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资金。”
耿芸哈哈一笑,然后把手一摆,他的秘书给在座的几人每人面前摆了一份文件。众人拿起文件一看,面露喜色。
这是一份收购文件,被收购方是滨海市的一家老牌药企,新诚药业。
耿芸解释道:“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上个月我就开始运作这件事。
这新诚药业是一家老牌制药企业,是由上世纪90年代一位来自港澳地区的大商人投资兴建的。直到十多年前,这厂子还是滨海市的利税大户。
后来新诚药业的大老板得了重病,无心经营,于是让他的几个子女进入了管理层,结果这帮人互相倾轧,争权夺利,赶走了当时的总经理郝斌。
可以说这心诚药业能够有当时的辉煌,那就是依靠郝斌的一己之力。这位可是业界的大牛,他对制药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非常厉害。他把一辈子的大好年华都献给了这个企业,结果却被无端地扫地出门。
郝斌离开之后,新诚药业就陷入了彻底的混乱。尤其是当时他们作为一款拳头产品的止咳冲剂,里面使用了过期的鱼腥草,而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这件事情使得新诚药业丢失了大笔订单,还付出了高额赔偿。
而且这些年来他们一直没有在研发方面有大投入,所以也没有新药问世,只能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青霉素、速效感冒胶囊之类的药物。
五年前通过土地置换,他们把位于市内繁华地段的老厂区卖掉了,在城乡结合部获得一块更大的土地,并用卖老厂区的钱建了全新的厂房,并引进了先进的设备。




灵眼神医 第一百二十章 飞芸制药(下)
在大老板耿芸家中的会议室里,飞芸制药集团的几大股东正在开会,卫蔓建议他们最好收购一家制药企业。
结果令他们感到惊喜的是,这件事情耿芸已经在cào作了。他已经成功的收购了滨海市的老牌制药企业新诚药业。他继续向众人解释收购的细节:
“在新诚药业的高层看来更新的制药设备也许就有转机。但现在来看,这转机不但没有到来,反倒使得日子举步维艰。
不但土地置换的钱都扔到水里了,还欠下大笔债务。到现在他们已经欠了银行13个亿。已经濒临破产了。
所以我抓住这个机会,用一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新诚药业,并且接下了他们的债务。
而且我已经跟银行方面达成协议,先行支付五亿贷款本息,剩下的八个亿将在八年内还清。”
黄险峰皱了皱眉头:“耿董事长,这收购价虽然是白菜价,但是加上13个亿的债务,这个价格拿下也不便宜啊。”
耿芸笑了:“这点请黄老哥你放心,收购前后我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对这家企业进行了评估。光是那厂房的地皮钱就值3到4个亿。
地皮上的那些建筑也能值两到三个亿。而那些生产设备,刚刚投入使用一两年,可以说经过了磨合,这些设备正处于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盖新厂光要买这些设备就要花费8到10亿。
光是以上这几点加起来看十四亿就已经是溢价了。
更何况企业还有很多比如生产许可,制药资质等这些无形的资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新诚制药厂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一线制造工人。比起他们混乱的管理层这些工人是非常优秀的。”
耿芸说的这些在那份报告里说的很详细,黄险峰和卫蔓等人越看越欣喜。罗少飞虽然看不懂但是听了耿芸的叙述他也能理解。
耿芸接着说道:“有件事情我要向小卫道歉,在这件事情上面我越俎代庖了。
新诚药业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混乱,尤其企业的中高层,根本没有什么水平,反倒是整天人浮于事,相互攻诘。
为了赶时间,也为了让我们接下来的事情能够尽快进行,我就把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全都开了,不过我已经另找猎头公司帮我从其他制药公司挖人了。
另外,我把这个企业原来的顶梁柱郝斌给请了回来,并任命他为副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作为代价我从自己的股份中拿出1%给他,还有百万年薪。”
卫蔓笑了,她很高兴耿芸的坦诚。在这样一个由多方合作的企业中,企业的大股东如果不能跟管理者坦诚相待,到时候就会相互扯皮影响效率。
“您说的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我是从今天开始才成为飞芸制药的总经理,之前您进行的任何工作都是本分而已。
况且您所做的恰好解决了公司的当务之急。即便是我接手也要这么做。我本人更擅长的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商务谈判。这些日常管理工作,对我的压力确实很大,有一个能人来帮我分担这是极好的。”
“小卫你不用担心跟郝斌的磨合问题,我已经跟他说好了,公司经营的事情,你有最高话语权。
另外,我对郝斌,提出出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如果你觉得他不合适,三个月内我们随时可以解雇他。当然,我会看他的工作成果来决定给他多少解约金,不怕他这三个月不出力。”
卫蔓更是心存感激。这说明耿芸非但不是想用郝斌来牵制她,反倒留给他一把制约郝斌的尚方宝剑。
殊不知,这都是由于耿芸对于罗少飞的信任,对于罗少飞推荐的人他深信不疑。
接下来讨论的就是飞芸药业产品的分类问题。
卫蔓把罗少飞的散瘀生肌膏相关产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疗伤药膏。这疗伤药膏也分三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也是最高档,就是罗少飞给耿芸所用的那种原版的散瘀生肌膏。当然这种原版的散瘀生肌膏价格不菲,那一小盒售价就好几万。但是由于效果太出色了,不愁卖不出去。对于那些大人物和有钱人来说,花点钱能让生命多点保障是很合算的买卖。
第二个档次的药膏是专供军队使用的版本。这一档次药效只有第一档的1/8,但是价格降低了数十倍,售价几百块钱一支。为了方便部队使用,这一款药膏进行了很多改进。
首先就是把包装由原先的铁盒改成像牙膏一样的包装,到时候可以打开挤出来就能用。
另外罗少飞在这一档次的产品中还加入了一些杀菌抗感染的药材。毕竟在战场上伤口感染是大麻烦。而且罗少飞还把一些麻沸散的成分加入到药膏里,这样还能起到一些局部麻醉的作用。
这款药膏军方会提供大量的订单。除此之外,这款药膏还可以出口,到时候售价可比给军方的要翻几倍。
第三款产品就是大陆色,售价三四十块钱,一小盒可以用两三次。药效比第二档次的也要弱很多,但是比现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药效要强大得多,成本也非常低。
第二大类是美肤类产品。其中美肤类产品也分两种。一种是去疤系列,专门对付各种疤痕。另外一种是美肤系列,使用之后皮肤会变的水嫩q弹,使得整个人看起来像是被用修图软件磨皮了一样。
当然这类产品就是绝对的bào利,生产成本远没有散瘀生肌膏大,但是售价却比那高的多。毕竟女人们愿意为自己的美丽掏钱。
接下来就是药品审批的问题,在这一方面,耿芸、黄险峰以及卫蔓都有渠道,所以他们决定多管齐下,共同推动尽快审批下来,尽量争取在明年五一前后产品上市。
会议结束了,黄险峰向卫蔓感叹,这些年他参与了多起企业并购和合作的谈判,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轻松惬意。各方都非常信任,而且各有所长。
卫蔓也很清楚,如果没有罗少飞在中间作为一个主心骨,那么这些人是没法如此融洽的合作到一起的。
罗少飞刚回到医院,就接到院办的通知,让他去参加医院的各科室年终总结会。
这会议原本是各科室的主任参加的,但是田主任说中医科的管理完全交给罗少飞,他现在没有jīng力去管理,所以罗少飞只能无奈的被抓了壮丁。




灵眼神医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接盘骨科
永和医院的中医科往年的总结会上都是吊车尾的表现,已经持续多年获得第一名--当然是倒数的。但是今年他们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他们中医科创造的效益,今年在各科室排名前五。明眼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中医科四个月的效益,毕竟他们前八个月创造的效益还没有后面半个月创造的效益更多。
所以,一大堆来参会的主任们几乎没有对这位罗副主任不服气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急诊科王主任就对他恨之入骨。不过没办法,谁叫人家罗少飞现在是院长面前的红人呢。
中医科跑到前面去了,那么永和医院的千年老二骨科,今年就成了吊车尾,那数据非常的惨淡,患者寥寥,哪里还有什么效益。
骨科也是一个有着上千年传承的专科了,但正是由于骨科的特殊性,所以很多骨科名医,要么在专门的骨科医院坐诊,要么自己开骨科诊所。
而永和医院的骨科,科里几个医术高超的老医生年事已高,这几年纷纷退休。仅剩下几个年轻医生他们水平一般,患者也非常少。为了创收,他们有时甚至让几个靠接骨就能治好的患者进行手术。
一旦进行手术,诊疗费用会高数倍,而且会有相应的后遗症和疤痕。这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们的这种做法得到了惩罚。其中的一个患者将这件事捅到了媒体和卫计委,永和医院遭到重罚,永和医院的骨科也被媒体曝光了。于是永和医院的骨科就更臭大街了,那几个医生也被开除。
于是永和医院的骨科机会没有正常接诊的能力了,病房也成了外科的附属品。
何院长很头疼,骨科现在的这种名声,他们想再招聘来一些好的骨科医生也很难了。可要是把骨科砍了,他们永和医院就不算是综合性的医院了。
这时何院长突然想起自己的胳膊,于是便来了主意。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院的其他高层已讨论,大家伙一拍即合同意了院长的想法。
何院长的想法就是把永和医院的骨科并到中医科去。毕竟骨科大部分病情治疗,比如正骨、针灸、膏药贴敷都是采用的中医的疗法,长久以来骨伤治疗只是中医的一部分。
而且这里何院长也有点小私心,他这么做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帮助中医科增加了患者的诊疗量。
罗少飞知道何院长是好心,但是接骨这方面,他感到中医科的人手还是不太够。这还是力气活儿,而且科里陈博和从广海、文亮等人并不擅长此道,田主任岁数大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
但是任务安排下来了,于是罗少飞只能去找田主任商量对策。
“主任哪,你看咱科里那几条枪,虽然他们都学了一点接骨的知识,但是都没有实际应用过。
您岁数也大了,如果让你给患者接骨很吃力,别再把您给伤着。而我在这方面恰恰又是野路子出身,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您看您是否有人脉,咱们需要再招聘一到两名有经验的骨科医生。”
“哦?还继续招人?老何那个周扒皮,恨不得把一个人当四个人用,他会那么好心?”田主任满脸的狐疑。
“那是当然了,以前骨科可是6到8名医生,现在把包袱踢给咱们了,那也得给咱点好处不是?
老何说了,把骨科的护士分四个给咱,然后给咱们2到4个骨科医生名额。”
“这样啊,你稍等,我在微信群里给你问问。”
罗少飞满头黑线。田主任把眼一瞪:“怎么瞧不起我们这些老头子?就许你们年轻人用微信这类东西,我们老头子用就不行吗?”
罗少飞飞也似的逃离了。这老头要是唠叨起来就没个完了。
下班时间还没到,罗少飞就请假走了。因为就在昨天,申十和厉飞两个家伙结束了旅游,回到了滨海市。今天晚上他要带这两个家伙到自己的新家去温锅。于是他开车来到了纵横书画苑,来接了这两个家伙。
几十天没见,只见申十的样子发生了大变化。原来白里发黄的瘦削脸庞,现在微微丰满了起来,还有一丝红润,原本干干净净的脸上,竟然长出了一些胡茬,现在看起来像个大叔。
这一个多月时间,他可是放肆了,吃遍国内好多地方的美食。你可以想象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三年不能吃肉,不能见荤腥,不能吃生菜和水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煎熬。
厉飞这家伙倒是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的黑。
罗少飞打量着这两个人,若有所思。
“你在看什么呢?”厉飞对于罗少飞的这种表情很纳闷。
“好好看看你们,这一个多月时间,天天耳鬓厮磨,是不是你们之间发生了超越友情的关系。”
“滚!你才搞基呢!”厉飞一巴掌拍向罗少飞,那巴掌自然带着电光,吓得罗少飞蹭的一下就蹦了出去,躲开了这一掌。
厉飞也大吃一惊,因为几十天前,他还跟罗少飞并肩作战,就凭那时罗少飞的身手根本躲不开这一掌。
不过他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老子男人不感兴趣!”
......
几人边说边打闹着上了罗少飞的车,厉飞把他赶到了副驾驶的位置,然后罗少飞指着路,一路飞奔来到了他位于湖畔山语小区的新家。
果不其然,二人被这豪华的别墅所震惊了,罗少飞向申十道歉,毕竟这生意原本是申十的。
申十却非常大度,相反他非常感谢罗少飞给了他能够重新享受口舌之欲的能力。而且他也说了,这东西就是缘分强求不得,也许他去了未必能治好乐乐呢。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席间,申十讲述着这一路来他的见闻。他们二人每到一个地方,申十的主要任务是品尝这一地区的特色美食,就像饿死鬼转世。而厉飞则是到处拜访高人,以武会友。这半路上厉飞还接了两个小任务,发了笔小财。
后来他们去了厉飞的出生地蓉城,在那里住了十多天。厉飞这个任性的家伙竟然把他在蓉城的房子给卖了,打算这一次在滨海市定居。
这家伙是个孤儿,用因为身上有异能,害怕被抓到研究所切片,所以从小到大没什么朋友。现在遇到罗少飞和申十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便有了搬到滨海市的念头。当然,他们是志同道合,不是同志,他们三人是纯洁的男男关系。
1...3334353637...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