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眼神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阳东诩
“那我再问你,这一次滨海市中医院被我们挖走这么些人,他们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补齐人员的空缺呢?”
古月华摇了摇头:“这一次他们人员的流失对于滨海市中医院来说简直就是伤筋动骨,没有十年八年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他们很难回到以前的医疗水平。尤其是现在是王文海那个指挥搞yīn谋的bàng槌当院长,就凭这一点,他们根本不可能翻身。
就算他的那个哥哥卫生局长汪大庆想扶值他都不可能成功了。一个医院的运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罗少飞笑了:“既然是这样,那您还在纠结些什么呢?滨海市中医院已经不能给我们造成威胁了。对于咱们北方杏林中医院,我只有一个要求:不求最大,但求最佳!”
众人听了罗少飞的话,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一个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古月华也在心中默默地叨念着这句话,若有所思。
罗少飞接着说道:“说白了咱们医院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快,要感谢永和医院和滨海市中医院的作死,才让咱们获得了数量众多的优秀医生。
不过像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再想遇到几乎是不可能。所以我们医院要发展必须大力的培养年轻医生,这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现在咱们北方杏林中医院,在人手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即使现在马上给你一个规模比现在还大的医院,咱们能有人手来支撑起这个医院吗?”
古月华想了想,神色黯然道:“不能。”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现在医院的规模已经让我们的医护人员连轴转了,再盲目的扩大医院规模肯定会影响医疗水平。
所以我建议,我们现在暂时先保持这样的规模,而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于新生力量的培养之上。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医院的招聘工作还要继续,同时,对于新加入医院的年轻医生们,要大力的培养他们。我希望在一年多之后,我们的新医院投入使用的时候,他们能够独当一面。
为了能够留住这些医生,我建议把所有医生的工资提高10%,哪怕是实习的医生。现在咱们医院的收入完全能够支撑这样的薪酬水平。”
罗少飞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他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而且在这次会议上,王琳被任命为北方杏林中医院的副院长,负责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而这半年中表现出色的刘小慧,被任命为医院的总护士长,接替了王琳的职位。
刘小慧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出色,所以王琳一直在带着她,培养她,现在刘小慧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是时候给她加些担子了。
第二天晚上,罗少飞下班之后,亲自拎着两瓶药酒,来到了秦海山教授的家里。一看到罗少飞的这两瓶药酒,秦教授的眼珠子都亮了。上一次罗少飞见到秦教授时答应过秦教授要送他几瓶古方泡的药酒。看来罗少飞没忘记。
这也是这些老人家喜欢罗少飞的一点,只要他答应的事情一定能够做到。
秦教授让老伴准备了一桌好菜,亲自招待罗少飞。
“秦教授,秦茗到哪里去了,他应该不值夜班啊?”罗少飞没有看到秦茗,很诧异,据他所知,秦茗这乖孩子一下班就第一时间回家,从来不在外面乱逛。
秦教授哈哈一乐:“秦茗在外面租了个房子,搬出去跟小慧一起住了。他只有在周末和小慧值夜班的时候回来。这两个孩子明年就准备登记结婚。说起来,多亏罗医生你了,到时候婚礼的证婚人可就是你了,你可千万别推辞。”
“那是一定的。”罗少飞也很高兴,秦茗能这样子,说明他基本上摆脱了自闭症的纠缠,开始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了。他也觉得秦茗跟刘小慧很般配。
秦教授感慨道:“秦茗这孩子能遇上罗医生您真的是太幸运了。小慧也是个好孩子,非常贤惠,人也开朗善良。我们老两口也跟小慧的父母见过面,那也是个正经人家。我们双方都很满意。
这样我们老两口这就放心了,我们最大的心死也了了。这都是罗医生您的功劳。来,喝酒,我借花献佛,借罗医生你的酒,表达我的谢意。”
秦海山教授说着,就打开了那瓶药酒。顿时,一种特殊的,混合着药材的香味的酒香飘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连秦教授的老伴这样平时滴酒不沾的人也顿时有了想要喝一杯的冲动。
秦教授是个爱酒之人,他一闻这味道就醉了,赶紧倒上一杯,也给自己的老伴和罗少飞到了一杯,然后迫不及待的跟罗少飞碰杯,然后抿了一口。
“嗯,嗯,好酒,好酒啊!”此时的秦教授俨然化身成了一个爱酒如命的老酒鬼,一副陶醉的样子。
“少飞,你这药酒是什么酒泡的啊?”
“榆树大曲啊,上好的浓香型白酒。五十多块钱一桶五升。”
“我喝过榆树大曲,还不少喝,好像不是这个味道啊?”秦教授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灵眼神医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才难寻
在罗少飞的解释之下,秦海山教授才明白这酒为什么这么好喝了。原来绝大多数的药酒,大多数都是非常苦,一股子中药味。人们为了养生治病,也就忍了。
而罗少飞的药酒,配伍非常的讲究,除了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对于药材进行了特殊的炮制,而且配伍也很讲究,把药材的味道跟酒香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所以罗少飞的药酒无论是口感还是香味都是别具一格的。
罗少飞把他的做法和药酒方给秦教授做了介绍,秦教授果然是理论知识极为丰富,一听就知道了关键。于是他赞叹道:
“少飞,你这药酒要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保准把国内市场上这些某某品牌药酒都给比下去。你不是有制药厂吗,可以考虑一下。
而且你的药酒虽然用的药材很珍贵,但是这产品利润还是非常高的。就这5l一瓶,成本才一百块出头,你卖三四百一瓶有的是人会掏钱抢购。”秦教授建议道。
秦海山教授并不是个孤僻死板的老学究,相反的,他非常赞成让中医也走向市场化,只有市场认可了中医中药,这个行业才能走的更远。当然,这市场化也要有约束,不能胡来。就像现在一些人打着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人就是胡来。
哪知道罗少飞摇了摇头:“秦教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当然知道药酒很赚钱,利润很大。但是这钱我不能赚。
之所以我能够出手给您炮制这药酒,主要原因是我之前给您做了体检,您的肝脏非常健康,每天不超过二两酒不会对您的健康造成损害。
而我国大多数跟跟您年纪差不多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酒jīng肝等慢性肝病。对于这样的人群,哪怕是药酒,哪怕是每天只喝一两,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他们的肝脏不足以代谢掉酒jīng,而且药材本身也是要通过肝脏来分解,这更加加剧了肝脏的负担。
我这酒喝了肯定会上瘾过量,那可就是害人了。所以这钱,我罗少飞是坚决不能赚的。再说了,我的药厂也够赚钱了,这种钱,不赚也罢。”
秦教授听了,对罗少飞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医德啊。接下来罗少飞跟秦教授夫妇二人推杯换盏,边吃边聊。
“少飞啊,你今天来我这里,是有事情吧。”
“是啊,老人家,我这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罗少飞笑着道。
秦教授放下了筷子:“让我猜猜看,你这次来恐怕是找我要人的?”
罗少飞乐了:“您老真是厉害啊,简直是能掐会算啊。不错,我正是找您要人来的。”
秦教授一听,老脸就抽搐了起来。看到秦教授一脸的苦相,罗少飞也很诧异。于是秦教授向罗少飞解释了此事的原委。
原来自从罗少飞入主北方杏林中医院这半年时间以来,何院长和田主任每个月都会打电话来找他要人。
一开始秦教授很高兴,这样他手下的研究生们就有了一个实习的好去处了。北方杏林中医院不但医疗水平高,患者多,有更多学习的机会,而且薪水比其他医院高多了。结果几个月过去了,秦教授手中那些非常不错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几乎被北方杏林中医院给包圆了。
研究生没有了,何院长和田主任又打起了那些优秀的本科应届毕业生的主意。要知道这些人可是秦授准备作为研究生重点培养的。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些原本想考研考博士的学生也放弃了考学,直接去了北方杏林中医院。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秦教授满心的不甘心。结果他实在是架不住两个老伙计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送了几个着急工作养家的孩子去了北方杏林中医院。
几个月前,古月华当上了北方杏林中医院的院长,这下子秦教授的麻烦更大了。他跟古月华也是老交情了,他深知古月华的执着。结果很快,他就再次感受到了这一点。
古月华院长每隔两三天就给秦教授打电话催着他要人,那架势就像是放高利贷的在催债一样,秦教授简直快被她bī疯了,可是又不敢不接她的电话。他很清楚一但他那么做了,古月华这个疯女人会去学校堵门向他要人。
所以今天罗少飞一上门,他就猜出来罗少飞的意图了。
“说吧,少飞,你们人员缺口还有多大,我帮忙想想办法。”
罗少飞翻着眼皮想了想:“医生起码还要几百个。我们医院正在筹划建立二期,预计一年半之后投入使用。这样的话,最少也得几百名医生以及数百名护士。
医生的话以中医科医生为主,其他的像神经外科,运动外科的医生我也要,当然,放射科,检测科的毕业生我也要。毕竟医院也必须有西医的诊疗设备跟中医诊断互为补充。”罗少飞并不排斥使用西医的手段诊断和治病。在他看来,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的治疗方法。况且他本人在大学里也是学习西医的。
秦教授瞪大了眼睛:“这可难办了,我就是把这两到三届中医科全部的本科毕业生给你们也不够啊。
何况按照你们的标准,这些本科毕业生也就十分之一,也就是七八个能够达到你们的选材标准。
要不你们考虑一下放宽标准?”
罗少飞摇了摇头:“我选人的原则就是宁缺毋滥,达不到要求的我宁可不要。”
秦教授皱起了眉头:“那这事情可就难办了……”
罗少飞赶紧给秦教授斟满一杯酒,近了过去:“秦教授,我知道您路子野,桃李遍天下,麻烦你想想办法吧。”
秦教授一口把酒喝下,坐在那里不说话了,看样子是在冥思苦想。他老伴赶紧给罗少飞夹菜。
时间不大,秦教授一拍大腿:“有办法啦!”
罗少飞急切的问道:“老人家,快说。”
秦教授坐直了身子,抿了一口酒,然后不疾不徐的说道:“既然我们现在的教学体制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中医,那么罗少飞你想没想过自己建立一个学校,有针对性地对那些有中医基础的学生进行培训,定向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医。”
“我?办学校?”罗少飞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开办学校。在他看来,那是中医泰斗们的事情。一两年之前,他还是个对中医一窍不通的白丁呢。
“老人家,我太年轻了,我自己还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呢,怎么有资格教学啊。”
“此言差矣,少飞,有句话叫达者为师。在我看来,你已经到了一定的层次,有资格开宗立派,把你的医学理念和经验传授下去。
现在我国中医的发展和传承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中医是个需要大量积累经验的学科。而那些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们,没有资格接触病人,所以也就无从说起积累经验了。这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而且在我们古代,中医都是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他们有着大量的临床机会,就这样还需要十多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中医。”
在现在的情况下,想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中医就更难了。而少飞你现在有足够的能力,而且你还有北方杏林中医院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为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们创造这么一个条件,可以让他们在这里进修,尽快的积累临床经验。”
“这……我得考虑考虑。”罗少飞一时间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有些吓人的意见。毕竟他才从学校出来多少,文凭也只是个本科生。
“少飞,我提议你建立这样一个进修学校,也是为你们好。学员经过培训之后,直接就可以进入你们医院积累经验,这样也能够解决你们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
而且你们医院的待遇如果足够好的话,等几年之后这些医生都成熟了,他们将成为你们医院的一支有生力量。”
不得不说秦教授的提议说中了罗少飞的心思。罗少飞感觉可以去试一试。于是他虚心的向秦教授请教建立这样一所学校需要怎么去做。在得的秦教授的解答之后,罗少飞终于同意了。
这老少二人一直探讨到深夜。第二天下班之后,罗少飞又召集医院的高层们开会,讨论建立中医进修学校的事情。
大家看了罗少飞提出的办学方案,都觉得眼前一亮,于是纷纷献计献策。这座医学院将被命名为北方中医进修学校。
学校招生的范围是面向国内各大医学院中医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首期招生,会把范围扩大到往届的毕业生,只要30岁以下均可以报考。
考试的内容不分为本科起点和研究生起点,主要是考在学校学习的中医理论和中医典籍。考试的内容一视同仁,只看水平,不看学历。
学校每年会在3月份和9月份进行两次招生考试,首批计划招生50人,以后每次考试招生30人。这个招生的规模是罗少飞根据现在目前医院的情况特别制定的。如果招生的人数太多,没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带学员,这就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违背了罗少飞办学的初衷。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基于书本和理论知识,对于临床经验方面要求没有医院招聘时那么高,毕竟这医院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临床经验。
对于考试的内容,罗少飞不打算降低标准,哪怕招生招不满,也绝不放松标准。不过对于首期报考的学生,如果有能通过考试的,哪怕超过了50的招生名额,也可以适当放宽,多录取几个。
灵眼神医 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中医进修学校
对于建立北方中医进修学校的事情,罗少飞和北方杏林中医院的高层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学生们通过招生考试进入学校之后,会集中在一起,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把中医理论基础打牢之后,才会被安排进医院,跟那些有经验的中医们学习。当然,这里会渗透一些罗少飞从《古巫医术》中的中医理论知识。
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主要由医院的这些有经验的医生们来担任。当然他们也不是白干的,每带一个学生,他们每个月都会在收入中多拿500元的培训费。这样算下来带一个学生一年就能多赚六千。这是笔不错的外快,这就充分调动起了医生们的积极性。
当然,对于医生带学生的效果每半年都会有一个评估,如果学生进步明显,水平提高很快,对于带学生的医生还会有高额的奖励。而如果对学员敷衍了事,学员没有学到东西,就会被剥夺带学员的资格。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不会有医生为了奖金而干出滥竽充数的事情。
除此之外,秦海山教授和他在滨海市医学院的那些同事们,也可以在闲暇的时候过来当客座教授。
对于医院的学费,每年只有1万块钱,比普通医学院本科的学费还低。学校的食宿也很便宜。学生可以选择住校,也可以选择在外面单独住。
每个学生进入学校经过三个月的理论基础培训并通过考试之后,就会进入北方杏林中医院,跟着其他医生实习。
实习期间,每个学生有每个月两千元的津贴。也就是说,只要实习五个月,这一年的学费就赚回来了。
如果几年之后这些学生的能力达到了能够给患者独立诊疗,那么他们会拿跟医院的医生同样的工资。这简直就跟提前就业没有什么区别了。
罗少飞建立这样一个医院不是为了赚钱,就算是赚钱,也不会从学费方面动脑筋,这样会把那些寒门学子挡在门外。
当然,罗少飞也不是慈善家,学费如此低廉,医院方面又投入了这么大jīng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然要首先供应自家医院。
每个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跟学校以及北方杏林中医院签订一份协议。在学生毕业之后,必须在北方杏林中医院及其附属的医疗机构工作十年,才会获得自由身。
如果想解约跳槽,也可以,违约金200万人民币。这个金额足够保证学校和医院方面不会吃亏。
医院的学制是三年,当然如果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能力提高非常快,还可以选择延长两年,加入高级进修班。
高级进修班将由罗少飞和古月华院长亲自培训,在这里他们甚至可以学到一些在很多中医看来甚至是独门的绝技。当然想加入高级进修班,为北方杏林中医院工作的时间还要延长五年,而且违约金提高到一千万。
关于医院的管理人员的问题,田主任向罗少飞推荐了一个人,这就是秦教授的得意门生,陈博。
陈博是个学霸,理论基础非常扎实,而且爱钻研。在医院的这一年多时间进步飞快。而且这家伙不耻下问,几乎把田主任身上的那些知识给掏光了。
作为罗少飞在永和医院的同事,罗少飞对他知根知底,非常放心。
所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当然不让的就是罗少飞了,陈博被任命为副校长和理论主讲师。而至于学校的运营和管理,人员王琳向罗少飞推荐了陆雪涵。
说起来陆雪涵这小丫头当护士也是为了她的父亲陆文。当时陆文被先天性心脏畸形所困扰,所以陆雪涵去读了卫校。这样她就能在家里照顾父亲。
陆文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一辈子当护士,不过拗不过这小丫头,于是就曲线救国,请了很多大学教授当家庭教师。
陆雪涵于是在家自学了大学工商管理的课程,现在正在利用业余时间攻读自费的mba。
现在陆文身体已经完完全全恢复了健康,所以陆雪涵也没有继续当护士的必要了。
王琳非常喜欢陆雪涵这个小妹妹,于是主动推荐她来管理这个学校,毕竟是一家人。这一提议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支持。
当然,罗少飞这个人不愿意吃独食,他向来遵循的原则就是有钱大家赚。耿芸再次被拉了进来,代价就是在医院新址上给学校建了一座单独的教学楼和宿舍楼,获得了学校10%的股份。
另一边滨海市的首富陆文听说了此事,当场就开了两亿的支票,交给了自己的女儿。这两亿就作为学校的启动资金,也是占股10%。反正陆文的企业每年都要掏出很多钱做慈善,干脆就顺便帮助女儿一把,还跟罗少飞搞好了关系。陆文很强清楚这笔买卖大赚不亏。
另外罗少飞还通过秦海山教授的介绍,亲自去拜会了滨海市医学院的程远航校长。在罗少飞的力邀之下,滨海市医学院同意派出师资力量来北方中医进修学校当客座教授。
就这样,滨海市医学院不花一分钱,就拥有了北方中医进修学校25%的股份,剩下5%,是送给秦教授的。而医院余下的50%股份都是罗少飞的。
之所以要把滨海市医学院拉进来这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国家有规定,高校的老师出去当客座教授讲学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得到批准,而且有很多条条框框和规定。
把滨海市医学院的拉进来,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安排老师过来讲课。而且老师在中医进修学校讲课所获得的报酬,医学院方面也能分一杯羹。
另外,北方中医进修学校在招生方面,对于滨海市医学院罗少飞有一点倾斜,这样就解决了医学院中医科的学生就业的难题,一举两得。
罗少飞还代表北方杏林中医院跟滨海市医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北方杏林中医院将成为滨海市医学院的实训基地。而且达到标准的毕业生北方杏林中医医院就可以接收,换个说法就是毕业包分配。
而学校方面也可以以这个作为广告加大中医科的招生力度。学校方面则会按照罗少飞的要求重新制定教学内容,使得中医人才的培养更合理。
由于学校的校舍建设完成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由陆文出面,把他们集团旗下一座空置的办公楼免费借给北方中医进修学校,暂时先作为校舍。
至于办学的事情,罗少飞还亲自打电话给卫老,征求他的意见,得到了老爷子大力的支持。然后在卫建国的建议之下,罗少飞又跟鲁老说了此事。
两位老人家出面打了个招呼,各个有关部门当然是一路绿灯,学校的办学资质很快就被批了下来。
于是罗少飞陷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每天除了要治疗上百名患者之外,其余时间都被他用来编纂教程,编写课本上了。
很快,学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通知,就通过互联网,被传到全国各大医学院校了。全国各地的考生都可以通过网上报名。
为了方便考生考试,罗少飞还从秦教授那里借了一些人,在全国五个城市设立了分考场,方便全国各地的考生就近参加入学考试。
灵眼神医 第三百三十九章 欣荣的机遇
辛荣是沈城市中医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这个学校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牌的中医学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