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忿怒怨恨不甘茫然诸般强烈的情感在宋江心中交织成一团,他又望见萧唐在一众精锐骑士的拥簇下纵马出阵。明明是同被赞作江湖呼保义的人物,可是每每相见,无论彼此间的关系是敌是友,宋江都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始终要被萧唐给压制住,而今番自己的性命,更是悬于对方的手上。
宋江面色惨然,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打算再向萧唐低头臣服,而是高声怒道:萧任侠,你果然好本事!却是我宋江无能,累了一众兄弟,也算错了李助那厮的为人。教那个背义之徒与萧任侠里应外合,这才自吞苦果。虽是惨败,可是若无宵小作祟,就算终究难敌恁麾下精兵猛将,又断然不如此轻易的败了!
对面统领一众倒戈兵马的李助听宋江如此说罢,也知他是对自己极是怨恨,可是李助也只是嘴角一挑,脸上满是不屑的笑意,随即也大声说道:宋江,你也莫要再以绿林中人自居了!虽然你蒙江湖好汉抬举,曾做得梁山寨主,可是骨子里一直都是那个在县衙内供上官使唤的鄙猥小吏!
咱们兄弟肯奉你为主,你又可知多少就是为了仍要随着你继续去为朝廷做奴做狗的?何况是你为了苟安于官门,便掉过头来动曾结义拜把的兄弟大动干戈,坏了绿林义气在先。既然你已不顾江湖规矩,这却还要怪我李助对你不义么?
李助此言一出,贺吉陈赟郭矸乃至麾下大批军健也都齐声喧哗附和起来。方被拉拽入阵中的李逵胸中更是杀气满臆,也厉声咆哮道:入你娘的!李助,你这厮也少做花言巧语,俺铁牛别的不知,只亲眼觑见你们几个腌臜狗贼背信弃义,要害俺宋江哥哥,这个正是情理难容!不将你这厮们各个剁得零碎,如何出得俺心中这口恶气!
李逵高声骂过,也不顾身上多处鲜血淋漓的伤口,又要绰起手中双板斧往李助那边杀去。周围一众残兵慌忙去拦,也是因李逵方才杀得脱了力,暂且拦将得住。而宋江也是高声叱令李逵暂时切莫轻举妄动,这才喝止住了那个不惜命仍要厮杀的黑旋风。
而萧唐冷眼觑向宋江一众人,他摇了摇头,说道:宋江,你不只有这次错了,而是从你接受朝廷招安伊始,便是大错特错!你口口声声说自己忠心不负国家,可是到头来也只得受权奸摆布。便是教你奉诏讨贼,屡立战功,便以为就能为朝廷所容不成?都说一步错,步步错,只因你宋江一个人的过失,便要累得许多追随你的弟兄非是白白丧命,便要被权奸侵害性命!非是今日你必然要败于我手,从一开始既然你已经错了,也只是叫追随你的人马无谓枉死,到底也落不得一个善终!
听过萧唐当面痛斥指责,宋江脸上激愤之色却是愈发浓郁,他竖眉怒目,当即也对萧唐朗声喝道:萧任侠,你我都曾误犯大罪,身陷囚笼。可是恁不知得江湖群豪抬举,更曾受大名府梁中书提拔,甚至还有机缘蒙官家召见器重,小可不过一介县衙小吏,自是远不及恁。
可是忠义两难全,我宋江身为县衙小吏时,也不愿负了江湖义气,便是要耽着凶险,也是有所必为!而只得落草梁山之后,时刻却也并未忘却我宋江身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这又可是错了?恁本来曾有机缘建功于国,也直教宋某钦佩不已,可反倒是我直感萧任侠背反朝廷,必定是祸乱天下的勾当,这才是大错!
1324章 割袍断义,众叛亲离
听宋江如此说罢,萧唐深知自己是身为朝中大员而公然背反朝廷没多久,宋江本来身为强寇大头领却已归顺了朝廷,彼此的情况可说也正好相反,他这宋公明也绝对不可能认同自己背反朝廷的行径。
只不过宋江与关胜呼延灼等人的情况却又不同,他这个在原著里面毕竟能够在梁山上集结包括他在内一百单八将的绿林豪强,与自己的意向又是截然不同,就算宋江肯暂时降服,也势必暗做手脚,而闹得己方几山大寨暗流浮动。此人决不可用,萧唐也从来没有将他当做自己须要煞费苦心去拉拢过来共聚大义的目标。如今这般形势下,萧唐已经打算动手,与宋江之间的恩怨是非做一个了结。
只是萧唐虽然与麾下一众兄弟推心置腹,可是涉及到对宋江动了杀心的打算,自也不能对有些毕竟与宋江交厚的兄弟说个分明。
哥哥且慢!
却是己方寨中奔出两骑来,花荣与朱仝,就算明知如今萧唐与宋江这两个同为自己所敬重的兄长之间,彼此几乎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而朱仝也仍对宋江当年为了赚他入伙而盘算的歹计甚是愤恨,可是到了如今这步境地。念及过往情分,花荣朱仝皆是重义之人,在这个时候也更需要与宋江做个了断。
萧唐当然也能体察花荣朱仝的心思,还未及他们开口恳求,便已颔首示意,并未多做言语。
花荣朱仝见状各自向萧唐感激的施了一礼,旋即拨马转身望去,先是花荣剑眉紧蹙神情感慨,说道:宋江哥哥,小弟虽常忆及与恁彼此间的情分,寻思宋兄长恩义难舍,旧念难忘。若为当年义气,便是随着哥哥同死于黄泉,小弟亦无怨言。叵耐眼见恁与萧唐哥哥所谋者两歧遂分,渐行渐远,也是无日身心得安。如今哥哥恁却执迷,屈从权宦而反要来侵害昔日旧友,也绝非是小弟心目中那个义气深重的公明兄长!
宋江听罢面色立变,他心口登时似被一柄重锤狠狠的砸了一记,可是他脸上悲痛之色却也不似作伪:花荣兄弟,你祖代好歹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毕竟曾食禄于国,清白家世。就算你甘愿追随萧任侠,不得赦罪招安,做个造反强人,这可是你想要的归宿?
花荣闻言却摇了摇头,又道:如今势必要与萧唐哥哥为敌,且落得如此下场,你却仍要恁般愚忠么?萧唐哥哥明知恁受招安心切,日后恐为敌手,可前番仍义释兄长高堂,并着寨中追随恁的头领家小,已是仁至义尽。
其实小弟先前见恁与萧唐哥哥彼此生出些间隙,端的左右为难,可是如今我也早已想的明白了,萧唐哥哥为了生死与共的心腹兄弟,不惜抛却位高权重的官身爵禄,而兄长恁却只为投效官门苟且,却不惜反目与昔日结拜的兄弟为敌。义气相投,生死相扶,怎容得反覆?小弟也只有萧唐哥哥一个势必要去追随的兄长。也只得与恁割袍断义,请恕小弟再也不会把恁当做是我的兄长!
宋江闻言身子一晃,险些跌将下马去,偏生此时朱仝也是喟然一叹,说道:旧时小弟于郓城县久蒙兄长照拂,彼此情深义厚,我也曾以为能与恁肝胆相照。而哥哥当年设计要赚我入伙,固然心中埋怨,可是按恁想来却是为小弟着想,我不认同,但也不至就此会与兄长反目成仇。
可是如今兄长委曲求全倒也罢了,有违义气,实教我心灰齿冷,因为我以为兄长是将与恁诚心结交之人当做患难与共的兄弟,可是如今看来,遮莫却也不过是恁手上的一颗棋子!
本来就是在身临绝境的局面下,花荣朱仝这两个本来与他交情最是身后的人物所说的言语,明明的也透着股要与自己恩断义绝的意味,这也更像是数把利剑直插入宋江的心窝,尤其是听得朱仝所说的最后那一句话,更是教宋江有股抑郁之气憋闷在胸口,直恨不得要噗出一口鲜血来!
胸膛剧烈起伏着的宋江再说的话语,虽然在一些人的意料之外,却也是在萧唐的意料之中:朱仝兄弟,是我宋江对你不住,可是你当年只盼复为良民,可是做配军勾当只得屈从府衙权官手下做一介小厮,只得伏侍他人,我收录兄弟心切,虽戴罪落草,可如今也盼得朝廷招安,得以进用于国,不远胜过我等在郓城县衙做小吏与都头勾当?无论你相信与否,我也仍然把你当做彼此扶持的兄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尽忠于国,亦有许多事不得已亦要为之。可是听两位兄弟如此说,恁般屈杀了我!彼此相处多年,你们却不知我宋江到底是何等样人!如今两位兄弟必要与萧唐做造反大罪,也是我宋江不济,落得这场惨败,你二人自也不必顾忌旧日情分,便是宋某死在两位兄弟手上,九泉之下,也无怨言!
腰间利箭呛啷啷骤然间被抽出鞘,宋江激愤情急,早生死战之心。可是还没等宋江高声喝令麾下残存的部曲向萧唐兵马进行殊死一战之时,却有个头领已然狂奔出阵列,跑到萧唐宋江两军僵持的中心处回头大声喝骂道:放你娘的狗屁!姓宋的,你兀自花言巧语,李道长说的不错,你这厮已不算绿林中人,又坑害了许多兄弟,如今还指望道爷我随着你白白枉死不成?
飞天蜈蚣王道人深知宋江决议死战,又如何能保全得性命在?当初盘算着追随宋江归顺朝廷,也能争个官身不止横行作歹更是方便,又有王法倚仗的念头早已消逝不见,王道人只求保全得自己的性命,立刻又向萧唐示好表态说道:萧任侠,贫道一时鬼迷心窍,听宋江那厮撺掇,暂时归顺朝廷着实坏了绿林义气。可是那只顾要为权奸做狗,何止是攀权附贵,却又对江湖同道往日兄弟兵刃相向,也把我等兄弟的性命尽都当做是他得朝廷封赏的晋身之资!
咱们兄弟自问对他并无亏负处,可也不能由着他这短见无能之人只为屈从朝廷便教我等枉然送死,还要遭江湖上的好汉唾骂。贫道如今也愿投奔至萧任侠麾下效力,自问好歹也有些本事,若蒙收留,便是帐下做一小卒,也是心甘情愿!
王道人也明白这个时候才跳出来向萧唐投降,以保全得自己性命的时机极是不妥当,可是他更清楚自己已经没有再做选择的余地。宋江这厮如今已是陷入死局,自己又要送死,当初肯接受朝廷招安的因由却是不怀好意的王道人,当然也断然不肯与宋江同死。既然先后宋江也有不少头领已倒戈至萧唐麾下,王道人也很清楚这是他最后可以保住性命,争得无论于官场还是在绿林间仍能继续厮混下去的机会。
可是和方才宋江与花荣朱仝二人言谈时场面氛围截然不同,王道人也能感觉到两边将士向他投射过来的眼神满是愤恨鄙夷,就似是在看着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般。
1325章 美化的宋江,丑化的宋江,真实的宋江
晁盖与李俊穆弘张横等人与宋江一拍两散,也是当日早说得明白彼此志向不同,便是出走离开山寨,也教宋江挑不出甚么理亏处。而李助在宋江归顺朝廷与绿林同道反目为敌后做反戈一击,为萧唐立下大动,也是兵不厌诈,早就定下了自己打算投奔的明主是谁。
可是王道人事到如今才翻脸要与宋江划清界限,在场明眼人又如何看不出这厮嘴上说江湖规矩,实则就是个贪生畏死的墙头草?
萧唐当然也清楚王道人这厮的命途倘若并非发生转变,就是个打着善习阴阳,能识风水的幌子,替蜈蚣岭张太公看风水时却害了其一家性命,又把张太公女儿掳掠至蜈蚣岭坟庵里做歹事的奸邪厮鸟。如今没落得原著中那般被武松一刀剁了他首级的下场,已算是这厮多活了几年,又怎会教这个本事也算不上是一流好手的小人觑在眼里?
你说要入伙便入伙,却把我麾下统领的山寨又当成甚么去处了?你这飞天蜈蚣,也不适合与我等兄弟共聚大义!
萧唐冷眼一乜,望向抱着首鼠两端打算的王道人,并轻描淡的说罢,王道人见说便知最后这一博到底还是赌得岔了。他的脸骤然抽搐了几下,再觑向萧唐时全然再无巴结示好的嘴脸,眼中渐渐的又流露出怨毒之色来。
然而王道人当面不惜与自己撕破脸皮,又将宋江气得浑身发抖,残兵败将之中有不少人听者有意,再觑向宋江时眼中也多了几分别样的含义,吴用见状当即也策马踱出身来,并对王道人声色俱厉的痛骂道:王道人!你既然埋怨公明哥哥受朝廷招安,又为何此时才敢跳出来向萧任侠乞活讨饶?只为保得你一人性命,颠倒过来却置骂待你向来不薄的结义兄长,却以为别人看不出你只图保全自己性命,却是个不惜出卖义气的背义小人么?
王道人反倒落入进退两难的窘境,他索性发了狠心,又指着宋江大骂道:我说得哪里错了?却是当年梁山寨内一众好汉都瞎了眼,把你这个只盼着要与权贵做奴才的小吏当做自家哥哥!你义气深重?我呸!不过是处心积虑的市恩贾义,要撺掇绿林中人壮大你声势!待你如愿以偿归顺了朝廷,不还是要拿我们一干兄弟的性命,来还你的功名富贵?我又凭甚么还要继续将性命交托于你这厮手上!
面对昔日情深义重的兄弟当面决裂,部下头领与当面痛骂他是个为了利用兄弟性命而换取前程的无义之徒,周围麾下兵马许多人看待他时脸上也不禁流露出愤慨埋怨之色宋江忽然却笑了,只是他笑得激愤似狂,笑声中也透着股悲怆与苍凉:你说我是不惜拿兄弟性命换取自己官身名禄的奸邪小人?我宋江就算犯下大罪,曾避祸于水泊梁山,便早就说过如得朝廷招安,必当撺掇着一众兄弟归顺。我虽百无一能,但有忠心,而聚义兄弟之中多有能为国家所用的英雄好汉,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戴罪的强寇,我却想问问在场所有的好汉,有哪个希望自己家眷老小,子子孙孙都只能以贼人的身份窝藏再山林之中,一生一世都抬不起头来?
还是说定要我宋江带挈你们割地作乱,称王称霸,害得无数黎民百姓身遭兵灾匪劫才能遂了你们的心愿?不错,我曾使过些手段,赚了些各有所长的弟兄上山入伙,可若不思量筹谋壮大山寨声势,朝廷又如何会将我等看在眼里?如今感得天子宽胥罪状,我宋江本以为能与一众兄弟仍同心戮力,北讨南征,建立功勋。不但能争得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更是以清白的身份堂堂正正的做人!
你说我宋江只为了功名富贵,便眼睁睁的要教自家兄弟枉死?我却要教你看清无论是做绿林强寇,还是为国尽忠,我宋江依旧会与自家兄弟同生共死,既然是为国征战,唯有效死以全我忠义之名,也绝不似你这等反覆小人一般!
就算如今只能是敌对的关系,可是宋江这番椎心泣血悲愤已极的言语,萧唐却是深信不疑。
许多年前在郓城县初次相会之际,萧唐本来认为宋江这个原著中的主人公,却是个教他很难看清看懂的人物。可是这些年下来萧唐也终于领悟到不是宋江这个人多么的教人捉摸不透,而是因为本来在人性复杂的情况下,他却又在后世被添加上了许多标签。
及时雨宋江,本来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萧唐曾看过几遍的两版水浒里面对他的事迹的确都粉饰过了,可是对水浒有情节的人里面,仍有很多对他十分反感,因为宋江是亲手促成的朝廷招安,致使着这一路充斥着血性快意,但野蛮甚至也透着股残忍反抗精神的水泊梁山投效朝廷,损折大半,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罪魁祸首;而对水浒反感厌恶的人则认为宋江嘴里说的是替天行道,实则就是率领一群杀人放火凶贼恶寇的强盗头子。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人,他们厌恶痛斥宋江,甚至肆无忌惮的往他身上泼脏水,都是司空见惯的,也是顺理成章的。
宋江的确有厚黑的一面,他为了赚卢俊义秦明李应朱仝等人入伙而暗做手脚,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他极其虚伪,善于伪装自己,实则将所有与他结义的兄弟都当做了可利用的目标,所以晁盖可以是他暗中派人射杀的,宋江为达到目的坑害兄弟,也都是顺利成章的;宋江一门心思的只顾归顺于朝廷,那么他就必然是个善于趁势投机,利用他人,也绝不惜手段要往上爬的势利之徒;宋江受招安之后委曲求全,馈赠权宦重金打通关系,这也被许多人当做是生得两张嘴脸,对权贵阿谀逢迎奴才相的证据,可是萧唐心说自己只随便一数,就能想起至少不下十个曾贿赂上官谋求际遇,却对国家屡建奇功而青史留名的名臣良将,可是别人那么做是懂得变通而事急从权,然而宋江如此做了,就是活该被黑。
萧唐也记得自己曾看过太多因盲从跟风,而在里的人物刻画,或是不少哗众取宠的历史公众号评论里面对宋江口诛笔伐,可是那些所谓的评论几乎都忽略了宋江的确在招安后也曾身临危机险境,的确也曾有机会再反出朝廷,甚至有机会投效异邦得以重用,但是他的反应都是宁愿与身边的一众兄弟战死,也决计不屈从投降,加上宋江领军所进行的战事里面,其中约莫九成以上确实也做到了秋毫无犯,这些事,习惯了对宋江泼脏水的大多人都会选择性的忽略,而宋江在受招安之后,确确实实的也做到了忠心不负朝廷。
宋江厚黑,可是他真要如同许多水浒同人与所谓的专家所描述的那般厚黑到时刻算计,只为谋求私利,那么原著中他统领的梁山既然有剿灭三大寇的实力,却为甚么非要归顺朝廷,而不似田虎王庆那般打出一片江山来?当时宋江的出路只有三个:要么死守梁山,那么寨中兄弟乃至子子孙孙就被朝廷围剿,或是就世代只能为草寇厮混;要么学田虎王庆之流侵州夺县自立一国,而陷万民于水火之中;那么最后剩下的一条路就只有归顺朝廷,教梁山兵马镇边讨寇,的确能保家卫国,后世许多人也会骂宋江愚忠糊涂,可是这对他显然也很不公平。
因为宋江并不是穿越者。
就连萧唐当初来到这个世界,那时也立刻就想到了起义造反在两宋大环境下的局限性,可萧唐知道正史原本的轨迹,所以才决定剑走偏锋,可是宋江却绝对无法预料到水浒这段故事刚完结不久,北面金国便会挥师南下,吞并了中原王朝的半壁江山。
如果宋江真要是活到了金军南侵之际,萧唐相信他会毫不犹豫的率领一拨兵马赶赴国难,抵御外辱,而不惜性命而抗拒敌寇不避生死的,因为就算他在江湖中经历了许多事迹而使得心性也开始转变,他自认为并且一直坚持的忠义,的确也并未曾违背过
可是萧唐虽然现在大概能理解宋江的苦衷,却不代表他打算放过宋江。
后世评论人与事常好矫枉过正,宋江这个人固然不是甚么善男信女,可是他的的确确太容易被人妖魔化。萧唐不会像个跟风黑那般思维简单,但他也很清楚自己与宋江之间,现在却是属于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
正因为宋江有着自己的坚持,毕竟他也是在原著中能够统领梁山一百单八将尽皆投效的人物。此人招募或是关押起来,恐怕还未等金军南侵之前就要另生事端。彼此都是有能力策动江湖群雄的人物,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话,现在形容萧唐与宋江之间的关系也尤为合适。萧唐能够体察宋江的心思,可是不能冒险留他做为自己身边的一个隐患,并且的确是对方归顺朝廷,引军反来攻打绿林同道,在一众兄弟面前,更没有放过他的理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