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任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霄野

    至此由耶律大石所建立的西辽帝国覆亡,治下疆域领土,也尽皆并入齐朝版图。

    当年的耶律大石,拯救不了尚身陷于辽朝境内那些在金军的扫荡剿灭之下苦苦挣扎的耶律宗室子弟,萧塔不烟也无法怪罪耶律国宝、耶律国珍等宗室子为继续抵抗金国而投从了萧唐。如今契丹众部绝大多数族民既然都已安于现状,肯为齐朝治下子民,西辽恁般颓败局势,自家夫君那夺回旧时山河,重振中兴大辽社稷的夙愿,也就只能化作一场泡影。

    本来倘若只有一丝能复兴西辽的指望,萧塔不烟也决计不肯归降于萧唐,但眼下她也意识到再死撑下去也没有半点用处,大多契丹血亲同胞仍能在家园安居乐业,可是他们远离乡土时日太久的契丹部众终究也只能湮灭于极西面大漠当中...再坚持下去,还有甚么意义?

    罢了,虽然是以另一种方式,哀家与吾儿,还有远离家园故土的契丹子裔们,也是时候回家了......

    西辽也已举国归降,虽然边疆西隅仍有脱离西辽的西喀喇汗国,以及其原本等宗主塞尔柱帝国等势力会因领土争端而发生冲突,还有方今时节的吐蕃众部势如一团散沙,朝廷仍按萧唐旨意拉拢打压并用,逐步蚕食进取疆土,但自此齐朝也无须再兴师动众的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战事。

    随后齐国朝廷便致力于治政济民、休养生息,消化国家内部阶级与民族间的矛盾。而吸收了旧时宋、辽、金各朝治政官员于朝廷中枢肯尽忠竭力,政令基本也能做到上通下达。

    然而齐朝既然已经步入天下承平的盛世时节,也有当初曾于水泊梁山一并共聚大义,并建大功于国的兄弟自知既已了身达命,也与萧唐哥哥轰轰烈烈的创得大业,也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而有意去追寻自己另一种所曾向往的生活......

    ※※※※※※※※※※※※※※※※※※※

    如今尚为齐朝国都的大名府治下浚县地界,有座相传本是上古大禹曾于此间治水的山岭。

    却说由官道转过本地名为双林镇的去处,往西北面小路而行过些村舍林岗,还须再过上僻小路转过一条大溪,但见得一片山峦秀拔、溪涧澄清的景致,而前方山凹内三四里方圆平旷的去处搭建着若干间房舍,周围重峦叠嶂、四面皆山,当中景色亦是清风怡然、绿水淙淙,置身于这一派幽清旖旎风光当中,也直教人不由的感到怡然心醉。

    其中傍溪的一处门外竹篱环绕,周围苍松翠竹密布的雅居当中,正有两人倚着窗栏盘坐,推开的窗门外临着一溪清水,放眼望去时但见得那般清致云轻风静、月白溪清、水影山光、相映一室。而这等雅致妙景,自也正和燕青与许贯忠这对雅人妙人相配。

    放在桌案便的小火炉咕噜噜作响,燕青从壶中取出黑釉梅瓶,把许贯忠与自己的酒盏斟满之后,两人旋即一饮而尽。燕青随即又往窗外眺望过去,并笑道:“倒教兄弟寻得了这等幽雅的去处,确可说是赛过桃源,只是倒苦了朝中遣来须向兄弟叨教的臣子,要来拜谒,也要走得那段山路,若非是练家子出身的文士,遮莫也不免脚酸腿软,要吃得些苦。”

    许贯忠见说微微一笑,回道:“全蒙哥哥任从我恣意行事,容我上书请辞,而朝堂那边自有萧嘉穗兄长接管得左仆射国相职位,我自也安心。如今恁般活法倘佯逍遥、怡然自在,也正遂了我的心意,何况俊县治下此间好山水与大名府相距不远,国家但有用我处时,自也是责无旁贷...只是我当时上奏请辞,也引得朝堂一片哗然,前些时日前来询问国事的左侍郎也曾叹言不知我为何会轻易舍却国相这等百官之首的要职...我愿以为小乙你也是来相劝的,眼下看来,当真却见只是来寻我吃酒谈笑的?”

    燕青见说也不由莞尔一乐,随即摇了摇头,又道:“你我兄弟当初蒙哥哥收容,彼此推心置腹、知根知底,如何不知相互的秉性?哥哥若不知你心意,又怎会准奏任从你这治国宰辅就恁般交换官诰纳闲?当初你说宋廷奸邪当道,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带,忠良正直的多被牢笼陷害,是以虽寒窗苦读,只为求志达道,而不愿为功名利禄苟且折腰......

    正说着时,燕青微微一顿,随即又叹声说道:“实则贯忠兄弟你一直都向往着六朝隐士那般的高洁情怀,然而哥哥招聚群豪共聚大义,非但要替天行道,于中原江山社稷板荡为难之际更是身兼大任,驱逐外寇,重立山河,这多少年来殚精竭虑至今,也终可说是还天下黎民苍生一个太平安乐的世道。而聚义众兄弟当中,你我追随哥哥时日最久,也最能领会得他一直以来的苦心,是以你矢志竭力襄助,出谋划策、治政济民,自是义不容辞。然而贯忠兄弟你为助哥哥殚精竭虑至今,从来都不是为了官身爵禄,而是为了大义大道。

    时至今日,虽然我朝治政清明,不似宋朝赵佶、赵桓时节那般的任用权奸佞臣横行枉法,祸乱朝纲,朝廷上下也是一片的乌烟瘴气...可有人的地方便有争端,何况是如今效忠于我齐朝诸般臣僚,就算是治政良才,但也未尝不是追名逐利,朝堂中终究难免有朝臣尔虞我诈、倾轧争权,而兄弟你当初断然不会为功名依附权势,如今就算身居国相要为坐享功名荣华,这做了权贵当中的权重,却同样不肯他人为了功名来依附你。是以你见得多了,心也就倦了,而仍旧向往隐士的雅致闲逸,只是先前哥哥打下江山仍须坐稳江山,所以仍须恪尽职守在朝堂治理国政,而如今兄弟你认为如今已是时候漫游江河、放情山水了,且哥哥用有你处时,也依然是义不容辞...既然你向哥哥坦诚言明,而已然纳官请辞了,如此也必然早已笃定了心思......

    既恁的,我又为何要做那不识趣的人,而出言相劝兄弟仍留在那已教你不自在的朝堂中?”

    许贯忠听罢微微阖目,脸上且露出会心感怀的笑意:“当真是生我者父母,而知我者也唯有哥哥与小乙你了...而小乙甚至我的心性与夙愿,我又何尝不知你的秉性?我如今已是心之向往、达偿所愿...而小乙你又打算何时向哥哥坦诚布公呢?”




2147章 悠然自得的山中宰相,权倾朝野的文武勋臣(2)
    听得许贯忠问道,燕青沉吟片刻,随即道:“哥哥委我重任,总掌内务府职事,又为太子少师看觑辅导殿下经邦弘化,识得民间疾苦、国政得失,何况还有诸事繁杂,这些时日仍是走脱不开,也须有能顶替我为哥哥分忧的人选接管职事...何况兄弟你于此间好山水幽居,与大名府、燕京相距不远,我若得自在,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有意浪迹天涯四处游历,如此也不及贯忠兄弟与京师那边弟兄来往叙旧便当,是以多陪着哥哥些时日...也是好的。”

    许贯忠见说点了点头,也叹然说道:“人生百年、匆匆一世,似我等能成就身前身后名,如今还能从心所愿,已是命中难求的造化...这也皆因当初你我得蒙遇识哥哥,我当然明白小乙的心思,就算我等如今各有所愿,与聚义哥哥同众兄弟之间的情分也决计割舍不开,而小乙再回去时,再要相聚到底不及同在大名府那般的便当,今日你我且只顾吃酒快意便是。”

    而燕青、许贯忠正畅谈时,但见得花小妹托着几碟菜蔬上果、按酒小菜盈盈踱将进来。这个当年兰质蕙心、善良温婉的芳华少女如今已做妇人打扮,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姿态端庄雅然,而觑她脸上神情,也全然没有因许贯忠舍却了朝堂中的尊崇相位,而举家从繁华富庶的大名府迁至这片深山幽居而感到不快,相反的眉宇间慢慢的惬意美满之色,似乎非但与自家相公长相厮守便已满足,她也更适合于在这片世外桃源一般的去处安住。

    燕青忙起身见礼称谢,随即便又见到许贯忠与花小妹诞下的那如今七八岁年纪的长子也踱将进来,乖巧恭敬的也向他这个世叔施礼问安。

    觑许贯忠之子小小的年纪,形貌气质便已如书香门第家出身的才俊后生,也浑然没有掉书袋的书生那般文绉酸儒气,举手投足间也颇有些雅人韵士的气质时,燕青也不由失笑道:“世子如今恁般形貌,与我兄弟同当年初识时倒似是一个模子里立刻出来的也似。”

    许贯忠闻言也笑道:“如今我等大多聚义兄弟已成家生子,如关铃、徐晟、阮良、张国祥、张节、呼延钰、花逢春...等众世子都已学有所成,能为国家所用,按说小乙你本来最是风流倜傥,本合当早该成家,这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身的逍遥日子却还要过到甚么时候,却不是也该早些寻个意中人成家?且看你小乙的子裔又能有几分浪子的风采?”

    燕青似乎也听惯了自家哥哥与众兄弟因他一直独身逍遥而如此调侃,当即也摇头轻笑道:“此事倒急不得,自是随缘罢了,兄弟既知我秉性,又何必再赘言多问?”......

    此后许贯忠一直于大名府浚县双林镇此间山川中悠然隐居,时常也出门游历大江南北好山好水,平素过的风雅超然的日子,自是水清浅处疏影横斜,月黄昏时暗香浮动。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

    中华古代隐士文化本来便源远流长,自上古许由巢父伊始,后来商山四皓、竹林七贤、竹溪六逸...乃至尚在隆中茅庐时的诸葛武侯,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历朝各代那些本来有超凡的学识才华,却又崇尚寄情于山水间追求思想的自由,而隐修专注做学问的隐士高贤当中,似许贯忠这等做得齐朝开朝国相,却能轻易的舍却尊崇的官身富贵,而隐居至山水间悠然自乐的贤者,自然更得到后世许多文人雅士的推崇,非是得意时仕、失意时隐,当真是做到了视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而只求追寻心中中的天道......

    然而萧唐虽理解许贯忠心中的追求,可是对于这个心腹兄弟、治国大贤当然也不过就此高堂与江湖两相绝离。齐朝以后但有甚吉凶征讨、国策大事等关乎于天下国政民生的要紧事宜,朝廷也无不派遣官员前往许贯忠隐居的山中幽居拜问咨询。

    如此许贯忠虽不居于庙堂之高,并且完全隔绝于朝廷中的官僚派系之外,不必再受那些勾心斗角的俗事相扰,可是对于齐朝治国大事也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以世人赞说他谪仙的贤名,也便如南北朝时期虽然隐居于茅山深处,却被梁武帝萧衍器重,而屡屡遣人前去寻访咨询国策的隐士大贤“山中宰相”陶弘景那般,许贯忠能得以追寻自己想要的隐士生活,钻研诸般学问,也仍能协助萧唐治理天下民生国政,因其是经纶济世高才,出仕建下匡佐社稷、治国安民大功,功成身退后又能做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隐士高贤,声名同样远播后世。

    许贯忠的子孙后裔,既有潜心做学问的隐士高才,也有出仕于齐朝的治国能臣,也有人于浚县山中草庐兴办学馆、开设书院,由齐朝帝君亲书匾额题词,久而久之经过兴修扩建,山中见得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雅然景致,然而在山谷深处,也依然有许贯忠的子孙守着先人如世外桃源般的幽居别院,继续裹着怡然自得的隐士生活......

    然而后世关于许贯忠的史载评述,倒也有些玄虚奇谈。由于当年萧唐得黄裳所赠予集合天下道门遗书奥妙法门的万寿道藏典籍,也曾与许贯忠、燕青等兄弟一并习研,得以融会贯通。是以根据后世野史记载,齐朝后来派遣官员至许贯忠幽居拜询国事,但见得那遮莫已过了花甲之龄的隐士贤相仍如他三四十岁的模样,雅然超凡的仪姿依然,当真如在深山幽谷中修行得道的散仙也似。

    而待那前来拜问求询的朝官告退去时,时逢山中霾雨路险,他遂得许贯忠相送出山间僻径。期间但见得这位隐士贤相过涧翻岭时举止俊逸、飘然若仙,直到这员朝官被相送至双林镇地界的官道之时,本来向许贯忠道谢告别而去,直待他忽的想起一事再要回头相问,却见许贯忠便似是使出了缩地成寸的玄虚本事,须臾间的功夫便已飘然至百步开外的距离,随即身形便遁入山林当中,而再不见踪影......

    话却说回许贯忠上书请辞,得萧唐恩许而得以于山中隐居的时节,接管得许贯忠左仆射国相这等要职,而身为齐朝开国帝君另一位心腹智囊的布衣剑卿萧嘉穗如今总揽政务,成了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权臣,他却也不由苦笑道:“贯忠兄弟,如今你是得以达偿所愿,可我以往又何尝不是只想做个闲云野鹤,天下何处不可飞去?然而哥哥身边也终须有体己的兄弟辅佐治国,你如此走得洒脱,倒教我被栓束在朝堂中不得自在了......”



2148章 执宰门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萧嘉穗与许贯忠,同样是才华超众,本来也都是因宋廷昏聩而无意出仕为官,而甘愿做避世隐士、闲云野鹤的人中俊杰。然而与骨子里就带着股隐士情怀的许贯忠相较,萧嘉穗虽然同样是不愿似世间蝇营狗且之徒那般去追名逐利,可他忧国恤民的慷慨豪义更为强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也会向往如许贯忠那般寄情于山水间那般的悠然自在,如今既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他对于许贯忠上书请辞、隐居闲乐的反应也只是无奈的调侃几句,却依然会接受重任,尽职尽责,也仍是一如既往。

    是以萧嘉穗自始至终都留在齐朝政权中枢,辅佐萧唐处理国政。本来朝廷宰相主政、枢密主兵,而文武兼备的萧嘉穗先前做为总领管理国家兵事,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的枢密使又转做文官之首左仆射国相,在位达二十年左右,这与中华历朝各代当政时间最久的国相记录几乎也差不了许多。

    也已成家生子的萧嘉穗,所娶的妻子却是当年因二帝被金军所掳,遂与其父招聚义勇北上勤王救驾,随后暂从时任宋廷天下兵马大元帅萧唐抗金的晏孝广之女晏贞姑。

    父亲于诸路义军北渡黄河战事中壮烈身死,晏贞姑万般悲恸之余,自此也已是无依无靠,仍得萧唐所部义军收容...萧嘉穗与晏贞姑,一个都慨然豪侠气的人中才俊,一个按正史轨迹力抗外辱不惜引颈自戮的巾帼英雌,般配登对的两人从性情投契再到情投意合,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萧嘉穗与晏贞姑夫妻二人自然不会知道,他们的父亲与老丈人晏孝广却是因敬重萧唐招聚义军力抗金军,却又不认同他背反朝廷的行径,便在军中对陆续投从萧唐的抗金义勇将领大肆宣扬秉忠于宋廷官家,而被动了杀心的李助于北渡黄河中使了些手段将其害死...萧嘉穗也不会晓得若不是李助暗中出手,弄死那只会效忠于宋廷官家的岳丈,恐怕他与晏贞姑也很难走到一处。这件事李助当然不会去宣扬,而世人自然也就无从知晓......

    随后萧嘉穗做为执宰国相,身边又有韩企先等一干治国贤臣辅佐,为齐朝国泰民安而日理万机,以他这布衣剑卿襟怀豪爽、志气高远、度量宽宏的慷慨豪士性情,由萧嘉穗统驭得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压制得寻常朝堂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官官相卫的官僚作风几无甚滋长蔓延的空间。

    尤其于治政执宰时,萧嘉穗也将他治理臣僚的原则切切实实的传达给了朝中官员:甚么旧时积弊沉疴的官场习气,任你把话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又懂甚么所谓的为官之道,倘若不恤民情,不能治国济世,任你这厮多大的来头,多给我卷铺盖卷滚蛋!

    如此由萧嘉穗整饬吏治、拔擢能臣,使得朝堂中枢机构治政清明,各级司署府衙治下亦是政通人和,齐朝国力强盛,经济更是空前繁荣,也逐渐形成可与大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时期相提并论的大治盛世局面,而居功至伟的萧嘉穗,也足以位列中华历朝各代煌煌名臣贤相当中的一员。

    而随着年事渐高,萧嘉穗也把精力放在栽培提携后进晚辈俊杰上,遂推毂文教,甄别贤才,也赏识提拔了不少品学兼优的能臣才俊,当中大多人做了萧嘉穗的门生,然而他们之间的相处,当然与宋朝时节似蔡京曾收东平府知府程万里为门生那等依附名势,逐渐形成党派附属的关系截然不同,萧嘉穗亲自授业教诲,也完全是出自于为齐朝后世培养治国贤才的考量。

    直到十几年后,又有个由济南府知府举荐治下历城县出身的后生才俊引起了萧嘉穗的注意。这后生才俊少年时师从樱宁居士刘瞻,在家乡与宋朝名将党进十一世孙党怀英齐名而被并称为“辛党”,而萧嘉穗觑这才俊非但才华横溢,言行举止间也充斥着一股燕赵豪侠的气概,且也正与他意兴相投、秉性相契之时,心中又怎能不生出爱才惜才之情?

    萧嘉穗遂当即收了这位才俊为门生,数年后便推荐其出仕为官,精心提携栽培,而教这个允文允武的才俊豪士能够充分的施展其才华进用于国......

    至于这个格外受萧嘉穗赏识的后进才俊的姓名,则是唤作辛弃疾。

    而辛弃疾出仕以后,无论是调任往地方路治担任转运使监察管理地方上榖物财物转输,还是做为州府官治理民政、整顿治安。萧嘉穗经权衡考核,也都大加赞许,有意教他这个门生磨砺成长,能够尽快在朝堂中当得大用。

    辛弃疾也是半点没有辜负萧嘉穗的青睐重用,做为州府官时非但治理得地方治下百姓安生乐业,于转任至原夏国境内军州之际,时逢有个别党项部族劫掠民财,趁着官军外调时进犯城郭,而辛弃疾这个文官撸起袖子抄起佩剑,只率数十骑直扑出城,马踏数千贼众营寨,还亲手擒拿住煽惑动乱的贼首归城处决示众,直骇得城外造乱部众顿时做鸟兽散,辛弃疾也因此功绩,直接被破格提升为枢密都承旨......

    然而由于萧嘉穗的赏识提拔,使得辛弃疾在朝中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这在其他臣僚看来不免有些眼红心热,有个别人揣度萧国相如此重用赏识这辛弃疾,也未尝没有任人唯亲之嫌。可皇帝萧唐非但与萧嘉穗这个心腹兄弟彼此知根知底,又怎会不知辛弃疾又是何许人也?

    用,尽管重用提拔这辛爱卿,旁人眼红心热就教那厮们憋着,憋不住滚蛋。

    然而辛弃疾累功转迁重返朝堂,直到被擢升为按他正史轨迹于抱憾身故后被追封的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师这等要职之际,年事已高的萧嘉穗终不免寿终正寝,与世长辞......

    随后齐朝左仆射国相之位,由后来已被召请启用的名臣虞允文担任过数年之后,辛弃疾也顺理成章的继任了相位。

    念及与自己同样是文武兼备,性情相若的名师尊长萧嘉穗昔日教诲提携大恩,如今的辛弃疾当然不会因奸佞打压、壮志难酬而满腔悲愤,然而却完全是因追忆尊长萧嘉穗为打造齐朝盛世而立下文臣武略的赫赫功业事绩,初衷心态虽有不同,可是豪情壮志以及感念师尊萧嘉穗离世的悲怆仍然没有半点的差异,是以辛弃疾满心怆然感慨,追忆萧嘉穗当年事迹,也仍是做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名词佳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79780781782783...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