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手撕鲈鱼
不论是为战争服务,还是为了让他看上去更像个贪财好色的纨绔子弟,当然多赚钱本来也是他的一大喜好就是了。
:。: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第一一七章 天高三尺
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别被那些个一个劲给李祐戴高帽的当地官员们给蒙了,李祐早早的就安排了手下人去到各地打探。
而且安排的都是昝君谟和梁猛彪这类暂时还没有官面上的身份,名义上还是普通民众的家伙,以行商探亲一类的名义过来的。
他们和其他一些个被他们招募过来的江湖人士,本来就是混迹于鱼龙混杂的江湖,乔装打扮这些角色倒也得心应手。
当然李祐也调动了官面的力量,查看了一些历年的考功,了解下当地的人口数,生产情况,直接或间接的也能了解下当地人的生活现状。
他本人亲自看到的更多的还是军事方面的,插手这些州县的政务就越权了。
总体而言,因为进入贞观年以后的连年丰收,此时的普通民众生活条件还算是不错了。
而大唐的军功爵制度目前还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尤其是府兵们上升渠道是很通畅的,也能得到足够的回报,只要是作战努力,功勋够多的话,是能保证过上比一般人要好上许多的日子。
军士上进,再加上此时的整体政治氛围比较清明,军队更一直是李世民主抓的重点,所以李祐所见,各地的军备都没有松弛的迹象。
沿海的一些州府在享受海上贸易带来的利润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守备海上门户,整体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在李祐暗示过他们大唐和高句丽早晚必有一战后,各地的将官们那精气神立马就不一样了,颇有点摩拳擦掌的意思。
李祐也在几个重要的港口城市留下了自家管事,为下一步做点贸易,甚至弄个自己的船厂早做准备,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打算。
选在这样的时候,可以说是大摇大摆的放下这些人,显然就是为了让当地的主官都大开方便之门的,摆明了就是要搀和当地的贸易。
对此这些官员不仅没有感到愤怒,反而有些欣喜的意思,这还不用拉就下水了,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可就多了。
唯一的忧虑就是不知道这位到底贪婪到什么地步,是不是个好伺候的主,这要是真个碰上了天高三尺的狠人,他们少不得也得跟着背些骂名,于官声还是有碍的。
这边李祐表面上看忙着游山玩水,也确实没少带着武则天妹子去各地的风景名胜转悠,而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他真正的地盘齐州那边则经历了一番变故。
薛大鼎和刘仁轨都得了李祐的嘱咐,要把他刚弄出来的那些东西推行下去,骂名让他这个顽主来背,好名声自然留给薛大鼎和刘仁轨两人。
虽然东西看着已经比较成熟了,李祐可不只是交给了他们图纸,也让手下的工匠弄出了样品,甚至连相关的工坊都开起来了,只等着李祐走了以后就开始,强压也好,利诱也罢,反正甩锅给李祐就是了。
虽然薛大鼎和刘仁轨两人也试过效果了,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可谨慎起见,倒是并没有直接大面积的铺开,而是先选择了刘仁轨所在的县进行了一个试点。
如果看到了效果,再想推行下去阻力也会小很多。
还是那句话,上杆子不是买卖,等到其他民众想方设法的想要弄到这些东西了,再想推行就容易多了。
当然这样做李祐背负的骂名也会小很多,他俩人的压力相对也要小一些。
越是感受到李祐这种信任,还有堪称知遇之恩的礼遇,他们越是不想让太多人误会了李祐,真个去骂他。
事实上李祐能拿出来郑重其事的交代这两人的自然是好东西,也差不多是所有穿越者前辈都会用到的两样东西。
这第一项自然是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的曲辕犁,只不过大部分人都处于没见过猪跑,只吃过猪肉的阶段。
而李祐可是在副本世界里有专门收集过这东西的资料的,有现成的事务参照,这图纸自然就牢牢印在了他的心里,想要再还原回来就容易多了。
而且曲辕犁的制造于大唐的技术水平来说完全是没有难度的,重要的还是想法上的突破。
如果李祐没记错的话,这曲辕犁其实大唐后期就开始逐步流行开了,只不过形制上和后世最为成熟的方案肯定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而李祐直接就拿出了经过时间验证最为实用的那一款,就让薛大鼎和刘仁轨两人有点惊为天人的意思了。
他们也能够明白这样好用的一款农具对于他们,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才会那么的热切,也才会生出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谁让李祐把好处都推给他们了呢,那可是万家生佛级别的名声。
至于李祐拿出的另一个东西,其实更像是真正的在给自家招揽生意。
他只是让手下弄出了砖窑,一次可以出很多砖,从而让成本大量下降的新式砖窑。
这东西对普通民众来说,意义肯定不如曲辕犁来的大,但也不是说没用,有些房子换成用砖来建造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更多的可能还是那些个富户,或者家族中人才更加认可这个东西。
不过这么一来倒也算是照顾到了李祐治下的各种不同阶层的民众,算是一次普惠性的雨露均沾。
顺带着他这个正主也能落下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赚些钱帛。
而真正推行的过程还是如同李祐预料的一样,当地民众一听说要弄这些东西,而且怎么听都是摊派的意思,本能的就有点抗拒。
也很自然的就把这当做了李祐变着法搜刮民脂民膏的一种手段,然后李祐就免不了得了类似“天高三尺”这类的名号。
不过等到这些人不得不把这些东西用起来的时候,毕竟是花了钱买的,闲置着不是更浪费吗,还得应付上面的检查呢。
这一用就不得了了,这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真正的好东西,相比起价格来,他们算是赚了大便宜的。
老百姓心里都有本账的,虽然他们可能不说,不过对薛大鼎和刘仁轨两个父母官的评价倒是高了许多。
有那心思活泛的,干脆趁着价格还低囤积了一些,然后等到口碑发酵起来,隔壁县府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听到风气,找不到渠道买的时候,正好可以转手赚一笔,还真有几个通过倒腾这些东西发了财的。
等到李祐那边一圈玩下来,准备回来的时候,这边薛大鼎和刘仁轨也已经总结过效果,考虑到口碑传播的差不多了,这才正儿八经的在齐州范围内整体推行。
而同样是差不多的时候,大唐长安城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多少也和李祐有点关系。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第一一八章 早做准备
贞观十二年于李祐来说是很轻松的一年,几乎都是在游山玩水中度过的,不是在长安去往齐州的路途中,就是在名义上归属于他管辖的五个州府范围内转悠。
而于整个大唐来说,这却是影响深远的一年。
先是高士廉等修《氏族志》成书,以崔民士干为第一,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此时世家的深远影响力。
不过李世民肯定是很不爽的,这《氏族志》是埋汰谁呢?看不起他这个皇帝还是怎么地?所以命改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为第三。
有了这个事做引子,李世民对世家的警惕可是提高了不少,也算是以后这些年皇权和世家之间的多次对抗的一个缩影吧。
同样是这一年,吐番因唐拒婚,攻吐谷浑、党项,至松州。结果被侯君集等败之,好好教了他做人。然后弃宗弄赞再提通婚要求。
而本来是大唐强敌的西突厥于这一年分裂,伊列水东属咥利失,以西属乙咄陆。
大唐顺水推舟的册封了薛延陀的可汗,想要进一步搅浑草原上的浑水,却无意中培养出了一个大唐日后的强敌。
不过草原上就是这样,今天这个强者倒下,明天就会有另一个强者站起,依附强者本就是他们的天性,就如同他们一直逐水草而居一样,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而在贞观十二年十一月,李世民在玄武门设置了左、右屯营飞骑,以各将军分别统帅。
大概是觉得玄武门的位置太过重要,历次皇宫内的大事几乎都和这个大门有关系,就比如说李世民自己上位的那次玄武门之变。
这还不算,李世民又简选出骑术精湛、勇猛健壮并且擅长射箭的士卒建立“百骑”,穿五色袍,骑骏马,用虎皮做鞯,跟随他巡幸,其性质是皇帝出巡时的高级卫士。
而李祐安排的那位出自《武士》的用枪好手,就被选拔进了百骑,成了李世民的贴身护卫之一。
贞观十二年就这么过去了,李祐也终于完成了对治下的考察,带着武则天回到了齐州。
听完薛大鼎和刘仁轨站在不同层面的汇报以后,李祐只是勉励了他们两句,当然对于他们将好名声还给他这个正主的好意,也再次表示了坚决的推辞。
送走了依然欣喜不已,并且干劲十足的两位文官以后,李祐独自窝在火炕上又在琢磨下一步的计划了。
如何开展更多的项目,尤其是他知道必然会牵扯到很大利益的那些项目,还是需要仔细谋划一下。
这五个州府同样有不少坐地户,就算是李祐这个过江龙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些人的态度。
如果利益足够大的话,这些人不见得就不敢跟他掰掰腕子。
虽然明面上肯定不敢怎样,下点绊子,搞点阴奉阳违的小手段还是能做到的,但这就不符合李祐的预期了。
他是想塑造一个贪财好色,索求无度的饕餮形象,可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啊。
眼下集合更多五个州府的力量,为下一步打高句丽甚,至顺手揍倭国一顿狠的做准备才是当务之急,才是李祐真正的目标所在。
赚钱只是顺手而为,也算是个乐趣,但哪有把棒子和鬼子按在地上摩擦来的有趣,只要想想就带劲啊。
另外李祐也在琢磨着手下人该怎么安排,让谁负责起哪一摊子已有的事业,又有谁更适合去帮他开荒,开拓那些计划中利益更加庞大的新项目,这些都必须要在近期考虑好。
因为他和武则天的婚期马上就要到了,过了年大约也就是刚开春的时候,就得回长安城完婚。
他就算是再不受待见,那也是李世民的儿子,正牌的大唐皇子,他的婚事,还是娶正妃这样的重要时刻,又怎么可能在自己的封地上就草草的办了,那必然是要回长安城里去风光大办的。
况且武则天这有点跟着他私奔的意思,就算已经过了三媒六聘,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了,可少了迎亲这一遭,总是不够名正言顺的。
应国公那也是有头有脸的角色啊,虽然如今的武元庆武元爽哥俩在长安城也不受待见就是了。
能被一群二代,还都是次子,给训的跟三孙子似的,混的如何也就可见一斑了。
但这个面子李世民愿意给,关键是得给自己挣,所以这婚事无论如何也是要在长安城里办上一回的。
李祐虽然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脑子里却像是翻书一样的把手下人的资料都过了一遍,顺带着也把刚回来的时候翻看到的各种小密探的记忆给梳理归纳了一下。
这些人是否表里如一,是否从始至终都对他忠心耿耿,对李祐来说就都了然于心了。
哪些人可以任事,哪些人缺乏担当,李祐心里自然也是明镜一样。
将计划中的各种任务都找好了主事人,也对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做出了安排,没了心事的李祐干脆跑去又找武则天妹子黏糊去了。
这可是两人一起过的第一个年,这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了。
关心下这些后勤工作,也能体现他对于自家老婆的关怀,说明他没有忘记妹子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啊。
当然除了贡献一点关心和鼓励以外,李祐也是有实质性的提供一些支持的,就比如说交给了胖厨娘一本出自清朝第一才子,大概也是第一大吃货袁枚的一本《随园食谱》。
貌似后来大名鼎鼎的《红楼梦》里面有不少菜品,都和这本食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另外,作为一个后世同样是吃货的家伙,猪肉的菜品那也肯定是不能少的。
为了减少些被这时候的人们很是嫌弃的骚臭味,李祐又贡献了阉割的法子,公猪母猪都逃不脱这一刀的那种。
然后胡老三这个弼马温加动物园园长,又兼职了猪倌的活。
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杀年猪了,各种杀猪菜自然也就不缺了。
顺带着李祐也在为过年能吃上青菜这事想辙,暂时来说还是靠着皇家的传统办法,在温泉边上种菜这种奢侈的还,有点粗糙的利用自然的法子来顶一下。
以后说不得和这养猪一样,都能成为自家的重要经济来源呢。
虽然他产业不少,来钱的进项也不算少,可架不住他有这么多人需要养活啊。
不待见他的李世民也没说多给他开点花销,就算有封地的供养,也是有限的很。
这只是卫士就好几百号呢,想要让人家出功出力,可不能只有那点俸禄吧。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就这么到来了。
对李祐来说,崭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第一一九章 我回来了
这个年对李祐来说过的还是很惬意的,虽然一起过年的人少了,反倒感觉更舒服一些。
不用和往年那样待在深宫之中,不用小心翼翼的伺候在李世民身边,还要防备一不小心就被人找茬告上一黑状,陪在身边的也成了武则天这个漂亮的小娘子。
围绕在身边的也变成了尊崇或是爱慕的眼光,而不是充满探寻和恶意的窥视,这心里的感受自然是大不同的,尤其还在自己的地盘上,旁边也没有一个烦人的长史的情况下。
惬意的享受过一桌新菜品后,心情愉快的李祐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武则天一起聊天一直聊到了后半夜,算是完成了守岁,这个年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像李祐这样生活优渥,而且是越来越优渥的家伙,自然会少一些对过年的期待。
倒是武则天对此多了一份期待,因为年后就该启程回长安城去完婚了。
而对于胖厨娘和其他手下人来说,这个年过的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胖厨娘的新菜品全都没有翻车,大概是她越来越熟悉李祐的口味,又得了《随园食单》这样堪称神器的书,过年前后自然没少受到李祐的夸赞还有赏赐。
而手下的卫士们也得到了李祐的准许,可以分批回家团圆,并且不用急着赶回来复命。
后边这一批卫士只需要在长安城外边集结,等到李祐带领大部队达到以后汇合起来就好,正好以逸待劳,接替过沿途护送的部分卫士的重担。
当然卫士们和那些侍者们一直兢兢业业的为李祐服务,也都忠心耿耿,李祐肯定不能亏待了他们,各种赏赐肯定也是不少的。
人家也得衣锦还乡,总要有些盘缠以壮行色,免得回了家两手空空的漏了怯。
趁着武则天干劲十足的组织着手下人们收拾行装,甚至还要为迎娶自己的事情而提前做好安排,李祐倒是悠闲了一些。
军政方面自然早有安排,薛大鼎和刘仁轨自然不能擅离职守,只能留下帮李祐看家。
军事方面贾振晨这段时间也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一直干的四平八稳的,同样更适合留下照料军事这一摊子。
倒是同为典军的席君买,虽然看着是个沉默寡言的,其实却是那种比较热血的主,俗称面冷心热的就是。
带兵打仗尤其是冲锋陷阵却是是把好手,可让他来料理那些军中琐事,处理上下关系都不是其所长,是个更加纯粹的猛将,自然就被李祐带在身边了。
他和薛仁贵这俩超级打手,那肯定是李祐出门必备的两个贴身保镖。
趁着诊断忙里偷闲的日子,李祐除了一如既往的会跑去练武场上和一帮子愈发敬重他的卫士们一起锻炼,也少不了和金刚它们继续玩摔跤的游戏。
当然如今的他已经拥有了“书”的技能,除了过目不忘以外也有了更强的理解能力,高深的典籍不敢说,那都需要足够的积累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但是一些基础的经典李祐肯定是都看过了的。
他书房里原本只能算作摆设的那些个藏书,如今倒是有一大半都被他装进了脑子里。还不是囫囵吞枣的那种,都是有自己见解的。
所以如今的他终于不再是一句卧槽走天下的莽夫了,起码也会拽一两句之乎者也的,虽然也还不到正儿八经的做文章的水平,好歹也算是摘了文盲的帽子。
武则天那边还是一如既往的利索,没让他等上几天,也就是刚过了十五,齐王府上下就已经打点好了行装,踏上了返回长安城的道路。
因为还处在冬日里,沿途的景色相对来说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除了偶尔会去一些以冬景知名的地方流连一番,也是借机休息一下,其他时候大都在努力赶路。
谁让武则天归心似箭,虽然没有开口催促,可李祐体谅她有段时间没见到杨氏和姐妹们,还是交代队伍提高了一些速度。
汇合了后一批探亲的卫士以后,李祐带着队伍重新回到了宫中,只不过队伍中没了武则天主仆的身影,虽然有些不舍,不过对家人的思念还是让武则天暂别了李祐,回了应国公府。
本来两人要举行婚礼,李祐就该避讳一下的,反正总共也不会分开多少时间。
拜见了李世民,又陪着许久不见儿子变得格外热情的阴妃好好聊了聊在封地上的日子,当然李祐也没忘了给阴妃带礼物,等到阴妃觉得宽心了,李祐这才能重新回到他离开有段时间,显得多少有点暮气沉沉的寝宫里。
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他这秦宫里可是有了不少的人事变动,有门路的那些个太监侍女们大都想法调到了别处。
有的是觉得被留在这寝宫多半前途无亮,也有的算是完成了自己监视探听的任务,或者干脆觉得自己应该是暴露了密探的身份,所以都转而谋求别的出路了,总好过在这冷清的寝宫里被遗忘,一直待到腐烂。
这些早就在李祐的预料之中,况且他还在这里留了那么多小密探呢,其中的变动他一直都清楚得很。
就算新补充进来的这些人,也不见得目的就那么单纯,要么就是不得志的那种边缘人,送来他这寝宫里未尝没有流放的意思,或者说就是打入冷宫,其他的自然没脱了走的那些人的身份,还是各家的密探呗。
为的是什么李祐都知道,无非是薛大鼎和刘仁轨他们近期干的不错,不只是把齐州上下治理的有声有色的,甚至还传出了一些对他李祐有利的名声。
虽然也不至于让他的竞争力强上多少,可多少有点改变了,不再是之前那种一边倒的骂声的纨绔子弟了,有些人难免会生出些心思,想要探探李祐的虚实。
过年前后卫士们分批回家探亲的时候,就没少受到这方面的试探,不过能在李祐最不着调的时候都对他算得上忠心的,自然不会在如今这种时候再生出二心来。
毕竟李祐不仅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情,反而获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护乃至于尊崇,更何况那些人也都没破血本的意思。
李祐还给他们留了眼线呢,顶多也就是知道李祐的武艺颇为不俗的样子,可这种个体武力对于争夺皇位可没什么加成。
如今又不是处于动荡年代,大唐帝国需要的是守成之君,又不是李世民曾经那样的百战百胜的战神一般的人物帮助大唐开疆拓土,大唐可不缺能臣猛将。
而李祐又是个公认的没有任何文才的家伙,在大部分人心中顶多升级为一个武力更强了一些的莽夫而已,可和明君什么的联系不起来。
()
:。:
大唐坑爹穿越系统 第一二零章 摘掉头衔
对于寝宫里的变化李祐很快就不在意了,只要不在完婚这段时间闹出什么幺蛾子,压根懒得管他们背后到底都是谁。
这些人顶多是担忧他借着这个机会再找借口留在长安城不去之官呗,主要也是李世民刚刚废除了世袭刺史这一制度,以后不再封建,确实会给这些个本来应该去往自己的封地上努力造小人的亲王们一个不错的借口。
就比如说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就借着年后回来哭穷的机会,以封地没了为借口,干脆的留在了长安城这花花世界,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不打算回去了。
其实这事早在贞观五年刚实行时,就留下了跟脚。
李世民与大臣商议封建,魏征、李百药等都认为封建有害无益,但是李世民坚持分封,下诏议定皇亲、宗室、勋贵大臣的等级,令他们各统一方,世代相传,除非犯有大罪,否则不得罢除。
到了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封荆州都督、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为世袭刺史,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李祐,又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刺史,皆令世袭。
左庶子于志宁上疏,认为分封世袭刺史不是久安之道,长孙无忌等也都不愿前往受封之地,上表坚决辞让,长孙无忌又请他的儿媳长乐公主向李世民请求。
于是李世民终于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今年二月下诏停世袭刺史,然后李祐这个铁帽子就算是飞了。
齐州以后是他的地盘,但就不一定会是他的儿孙的地盘了,当然李祐也就不用担心后世有不肖子孙弄出什么占地为王之类的糟心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