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对于任何一款战机来说,发动机,始终都是最关键的!bf109能够成功飞行,和奔驰公司的db601系列发动机,是分不开的!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的技术性能直接决定着作战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
德意志最先进的bf109战机,能够所向披靡,横扫欧洲、称雄北非,正是因为装备技术的巨大优势,而到了后期,野马可以横扫,也是和发动机分不开的。
现在,正是活塞发动机发展的巅峰时刻,而德意志,靠着优厚的技术储备,靠着聪明的技术人员,靠着一战耻辱的动力,开始在发动机上面厚积薄发。
而现在,发展的主流是利用新型的液冷v型汽缸活塞发动机取代星型气冷发动机,比如,英国现在被搅黄了的梅林发动机,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在罗罗公司倒闭之后,奔驰吸引了大量的原来的罗罗公司的研制人员,同时也引进了未成熟的梅林发动机的所有技术,综合自己的项目,研制出来了1000马力级的db600系列,同时,在这个项目上,实用化量产出来了db601系列。
这是一种典型的液冷倒立v型12缸活塞发动机,两列汽缸向下成60度夹角,中间容纳齿轮传动装置,涡轮增压器位于发动机的左侧。结构紧凑,功率大、结构紧凑,同时还采用了燃油直接喷注系统!
在这个时代,发动机超过600马力,就已经是大马力的了,而奔驰公司,已经搞到了1000马力以上!后续陆续的发展,为了破纪录而专门的型号,甚至超过了2000马力!
尤其是直喷系统更加先进!有多先进?在后世,很多的国产车的发动机,如果是直喷的话,都够宣传为一个优势了!几十年之后都不过时,都是先进的技术!
而奔驰公司,在30年代后期就捣鼓出来了!
而后来,奔驰继续在这款发动机上捣鼓,增加了缸径,改出来了db605系列。
现在,这款发动机,是德国空军的宝贝,除了现在的bf109之外,其他的计划中的飞机,也打算是使用这款发动机的。
所以,戈林现在是豁出去了,哪怕就是惹得希特勒不高兴,戈林也要说,不给你们海军用,不仅仅是飞机,连发动机也别想!
可惜,戈林还是失望了,希瑞克在这个时候,已经提出来了新的观点,不用你们的飞机,也不用你们的发动机,用宝马公司的那款!
听到希瑞克的话,戈林顿时就乐了:“希瑞克,你不是空军出身,你根本就不知道,现在,气冷发动机已经落伍了。”
德国空军经费也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只能重点支持一个型号,就是奔驰公司的液冷发动机,而宝马公司虽然也在研制气冷的飞机发动机,但是,并没有得到德国空军的拨款!
靠着宝马公司自己,研制这款发动机是很费力的,毕竟,航空发动机,就是靠金钱堆出来的!
除了经费问题之外,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德国空军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液冷发动机是主流,气冷已经落伍了,所以,他们没有支持宝马公司的气冷发动机的项目。
不过,宝马公司并没有因此落下研制的进程,这其中,希瑞克功不可没。
希瑞克从美国的修斯公司,拉来了足够的资金,宝马的这款发动机,在快速地进入研制阶段,而且,已经不用担心销路了!
霍华德一直都念念不忘的竞速飞机,就打算使用这款超级强悍的发动机,而打算和德国共同合作,研制大型跨越大西洋的客机,也打算使用这款发动机的!
最保守的估计,这款发动机也能够有上百台的销量,一款发动机,能够生产这种规模,就已经能够回本了。
而且,这当然还不够,希瑞克早就计划好了,利用这款发动机,研制出一款更加先进的战斗机来!在历史上,这种战机,叫做fw190!





第三帝国 第一百二十六章 气冷液冷
ps:这章华东之雄又犯病了,本来打算稍稍介绍一下,结果一章就出来了,唉,老军迷就这个不好。如果觉得枯燥,请忽略这章吧。
气冷和液冷,是发动机的冷却形式的不同,顾名思义,气冷使用空气冷却,而液冷使用冷却液,现在一般都是水。
最初的发动机,都是气冷的,这种发动机有一些优点。
比如,重量轻,相比液冷的,少了水套,少了散热水箱,只要在缸筒外面布置散热片而已,要比液冷的减轻不少的重量。
同时,因为省掉了液冷系统,整个发动机就少掉了一个麻烦多多的玩意儿,整体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同时,在空战中,对方一炮干掉了冷却水箱,那液冷发动机就报废了,而气冷发动机的气缸分散到了一个圆周平面上,这样被一锅端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但是,现在的主流,却是液冷,这是因为气冷有一些先天性的缺陷。
第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横截面积。
飞机是要飞的,迎风面积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液冷的发动机,横截面积很小,而气冷的,需要把多个气缸排布到了一个平面里,横截面积很大,最后导致整架飞机的空气阻力增大。
同时,气冷航发的排布方式相对液冷航发会引起更加明显和剧烈的震动,这样的震动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飞机。
而且,由于气冷发动机是用散热片或者直接让部件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冷却,而散热片等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的,这样,论散热来说,气冷的要恶劣一些。
在飞机的研发史上,气冷发动机经常为散热而头疼,搞不好就发动机起火,而液冷的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其实,液冷好还是气冷好,是没有一个定论的,二战中,诞生了很多王牌的战机,其中有气冷,也有液冷。
比如,零战的中岛”荣“21型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和猫的r1830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就是气冷的巅峰。
而喷火i的”梅林“12v液冷活塞发动机,bf109的db601液冷活塞发动机,40的艾利森v1710-33液冷活塞发动机,il-2的米库林a35液冷活塞发动机,都是优秀的液冷发动机。
不管气冷还是液冷,只要能打赢,就是好飞机!
而从现在的德国实际来看,虽然db601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产量是有限的,还有现在戈林摆出了一副架势,明显是哪怕吵架,也绝对不给。
干脆,另起炉灶!
同时,以希瑞克的观点来看,海军,使用气冷的发动机,反而要更合适。比如,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就知道了,美国陆军航空队都是使用液冷发动机,而海军,清一色的气冷。
为何?保养麻烦,抗打击能力差!
液冷的发动机,是有冷却液的,如果天气寒冷,启动发动机的时候,需要提前加注开水,预热发动机,而一旦漏水,那更是让人头疼,所以,在寒冷地区,液冷发动机很难伺候。
当初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bf109的出动效率,都不到f190才最终重新进入了德国空军的法眼。
而福克公司也相当争气,这种飞机最终研制成功,而且比bf109还要优秀!
至于迎风面积大的问题,也被设计师巧妙地解决了,将发动机冷却空气进气口设计在发动机罩内,并采用一个特殊的涵道式螺旋桨桨毂整流罩覆盖,这种设计既增大了冷却空气流量,又减小了空气阻力。
而现在,因为希瑞克的穿越,历史再次发生了改变,这款在历史上差点夭折的战机,将会更早地进入现役!
“我建议,由海军自筹资金,挑选一个厂商,使用宝马公司的气冷发动机,研制出一款适应海军的舰载机来。”希瑞克说道:“我个人建议,可以请福克公司来设计,最基本的指标,就是全面超越bf109.”
戈林张大了嘴巴,虽然没有说出来,眼睛还是出卖了他,那个样子,分明就是在说,希瑞克,你在吹牛吧?




第三帝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海军自己搞
现在,德国的bf109,绝对可以横扫欧洲任何一种战机!而希瑞克,却提出来要让其他公司,研制使用气冷发动机的飞机,而且要全面超越bf109!
开什么玩笑!
戈林绝对不相信!毕竟,戈林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他知道研制飞机有多么困难,绝对不是说句话的事!
而且,还气冷?吹牛吧?
“至于时间,就定在两年好了,这样,等到我们的齐柏林伯爵号完成了海试,可以进入服役状态的时候,刚好也会完成舰载机的设计,进入低速生产阶段。”希瑞克说道。
两年,也就是说,在38年之前,这款飞机,就要成熟起来!
说完之后,希瑞克的眼睛,望着希特勒,而现在的希特勒,刚好也把目光望过来。
对希瑞克,希特勒是完全信任的,同时,希特勒也知道,用这么短的时间,设计一款风冷的飞机,风险性是很大的,能成功吗?
“元首,我可以以我的荣誉作为担保。”希瑞克说道:“海军,需要这种新飞机!如果研制失败,我愿意从装备部辞职!”
“哈哈。”戈林在一旁笑了:“希瑞克,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我不会后悔。”希瑞克说道:“戈林,等以后,你的空军,可别眼馋这种新飞机。”
“那怎么会!”戈林拍着胸脯:“我们的bf109,是最先进的。”
到时候,看你怎么来央求!希瑞克在心里暗自想到。
两人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于是,希特勒也没有说别的,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希瑞克一眼。
希瑞克点点头,意思很明白,元首放心,我有把握!
这次会议,对德国军工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历史上的f190,航程也才八百公里,这点距离,肯定是不够的!
“最大航程,要超过三千公里,作战半径,要有一千公里,这才是舰载战斗机需要的。”希瑞克想了下,继续说道。
不知道这个技术指标提出后,这款飞机会不会和历史上的fw190有很大的出入,总之,希瑞克知道,这也不是信口开河。
毕竟,这个时代,是有飞机能达到的,最常见的,就是零式战机,就是这样的航程!而美国的野马,更加变态,作战半径居然都能达到两千公里!
腿短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在设计的时候遗留下来!
“希瑞克将军,还有我们的飞行员的问题。”埃里希记录下来了刚刚希瑞克的话,继续说道。
本来是打算请空军提供飞机和人员的,但是现在,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哪怕是有希瑞克在场,也根本就无法向戈林施加任何的压力!
想把空军的飞行员调过来,是不可能的了!
“是啊,这是一个问题。”希瑞克说道:“看来,不能从空军中抽调了,只能是临时招募吧,现在开始,经过两年的训练,应该够用,还有,也可以从国外招募,比如,从我们德意志的海外移民中,也可以找到一部分飞行老手的。”
埃里希点点头。
是啊,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埃里希的目光中,重新透出坚定,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克服掉眼前的问题!海军,一定要成为让元首最信赖的!
“我上次去美国,准备了一些资料,我知道有几个不错,你可以派人去请他们回来。”希瑞克想了想,继续说道。
的确有几个好苗子啊!
这些事,希瑞克就不会亲自动手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做,他这一生,注定是劳碌的。
在白天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英国人眼睛中的不满,以及苏联人眼睛中的羡慕,所以,希瑞克知道,英国人和苏联人,最近肯定是要有什么动作的!
果然,和希瑞克猜测的一样,没几天,图哈切夫斯基带队,一大群的苏联海军官员,就来到了德国造船厂,考察德国建造的这艘航母。
既然是图哈切夫斯基都来了,德国方面也不能怠慢,于是,希瑞克再次跑过来,欢迎苏联人。




第三帝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改铁路
历史上,苏联人是访问过德国的,但是那要等到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德国开始向苏联提供部分先进的军事工业技术和样品。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苏联造船工业人民委员会1939年组成了考察团访问德国各造船厂,考察了德国最新型战舰,其中就包括正在建造中的“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
当时,苏方代表团中有第45中央科学研究所的设计师,他们对“格拉夫?齐柏林”号完善的航空舾装、一流的自卫武器系统和先进的焊接工艺大加赞赏。于是,苏联代表团立即提出要向德国购买一艘同型舰,但是德国方面委婉地拒绝了这一要求。
同时,作为补偿,德方同意提供“格拉夫?齐柏林”号的高射炮和火控系统。这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双向稳定结构的舰载高炮,可以减少舰体摇摆对射击的影响,整体性能一流,而与之配套的火控系统更是秉承了德国精密仪表的传统,性能领先于英、美同类产品。
而现在,才35年的夏天而已!
这也不例外,主要就是上次的希瑞克的莫斯科之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德国已经帮助苏联建造了两艘军舰,苏联都是相当满意的,而在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德国的齐柏林号航母下水,苏联人相当震撼,所以,他们再次来了!
苏联人,来干什么?当然是向德国订购一艘同样的航母!
而在这个时期,斯大林的头脑也开始逐渐转变,随着苏联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苏联应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了!
而战列舰的计划,已经在苏联的国内展开,当这个计划开始进行之后,苏联终于发现,靠着自己的工业水平,独立建造万吨级的战舰的难度,真的是太大了!
别的不说,就这种战舰的舰体,已经是相当的困难了,苏联没有足够的钢材!
而计划中的航母,也就不可能开工了,苏联承担不起。
在这种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当初希瑞克的承诺,只要苏联提供足够的矿产资源,那就可以从德国换回战舰来!哪怕是航母,德国也可以给苏联制造!
以前建造两艘军舰,几乎都是这样的模式的,德国严守了合同,按照正常的流程,完成了所有的建造工作,而且交给了苏联海军,这也是双方可以继续合作的一个前提了!
所以,苏联人再次来了,由图哈切夫斯基带队!
现在的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成了苏联元帅,他身材魁梧,脸盘宽大,看到了希瑞克之后,立刻和希瑞克亲切地握手。
“希瑞克,真高兴见到你。”图哈切夫斯基说道。
“是啊,听说是您,我立刻就赶来了。”希瑞克说道:“现在,请我带领各位,一起参观一下我们的这艘军舰吧。”
其实,希瑞克也是第二次来,希瑞克在工厂的人员带领下,带着图哈切夫斯基一行人,穿过了码头上的巨大的吊车,进入到了正在舾装中的航母上。
此时,航母的上层甲板,已经被铺设好了,为了增加军舰的强度,对付可能出现的俯冲轰炸机,这艘航母并没有像其他的航母那样,用木制甲板,而是铺设了厚厚的钢制甲板,足以挡住普通的炸弹的轰炸!
而现在,站在甲板上,就可以感受这艘航母的宽大!尤其是,前端的甲板,看起来好奇怪!
“真希望我们海军,也能拥有这样的航母。”在航母上考察了一个多小时,所有的人,来到了码头的会议室里,图哈切夫斯基兴致勃勃地说道:“我们这次来,想要请贵方帮助我们建造一艘同样的航母。”
刚刚说完,图哈切夫斯基就看到了希瑞克的脸上,出现的是无奈。
“怎么,贵方有困难吗?”图哈切夫斯基说道。
以前的时候,不是商量过这个提案吗?而且,以前的合同,完成得很好啊,大不了,苏联多出口一些矿产,还不能弥补吗?
“是啊。”希瑞克说道:“现在,我们的海军建设,正在大力地进行,我们的造船厂,也都是开足了马力,您应该能看到,我们的造船厂里,还有其他的国家的工人,甚至还有从华夏过来的。”
“而且,建造航母,需要用到大量的资源。”希瑞克说道:“如果贵方还用以前的方式支付的话,那运输矿产,需要几十倍的增加,靠着现有的手段,就太困难了。除非…”
“除非什么?”图哈切夫斯基问道。
“除非能够统一铁路。”希瑞克说道:“现在的运输,如果使用卡车的话,太浪费了,必须要用铁路,但是,苏联的铁路,和欧洲的是不通用的。如果可以将苏联的铁路,改造成和欧洲相同的宽度,那么,运输矿产就很方便了。”
这次,老毛子有求而来,趁着这个机会,必须要把铁路的事搞定!
虽然理由很充分,但是,老毛子肯定也是有防备的,谁都知道,铁路规格一样意味着什么。
后世,阎锡山在自己的地盘上搞的铁路,就和外面的不通用,就是不想要外面的势力渗透进来,而现在,如果和欧洲的铁路一样了,方便运输矿产,那更加方便以后运输战略物资了!
希瑞克根本就没有给图哈切夫斯基思考的时间,希瑞克在继续提自己的条件:“铁路要一直从边界到乌拉尔山,把乌拉尔山里面的各种矿产,源源不断地运输过来,即使这样,我们也要等到一两年后,当这些矿产足够维持航母的造价,我们才可能开工,到时候,我们的航母,也已经完成了建造,刚好把船台空出来。”
希瑞克说得很明白,即使是进口了大量的矿石,那也得等!
现在,德国很紧张,没时间!只有苏联先把矿产运得足够了,这边才能够空出来船台建造!苏联想要让德国给造航母,就得同意这些要求!




第三帝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国外交大臣来了
苏联能同意吗?连希瑞克也不清楚。
从表面上来看,苏联是占了大便宜的,要知道,造一艘航母,几乎是要耗尽苏联的国力的计划,看看苏联人造的战列舰就知道了。
而现在呢?苏联只要把矿产给运出来就行了!苏联有大量的矿产,铝,钨,锰等等,各种稀有元素也都不少!要造航母,那需要的矿产数量是巨大的,必须要用铁路来运输,苏联境内必须要改造!
而且,除了德国之外,没有第二个国家肯这么做!只出口矿产,就能换到航母?开什么玩笑!问问英国,法国,美国,肯不肯?
哪怕就是意大利,也没有这种能力,只有德国!
可以说,苏联人想要得到航母,只有靠德国,别无分店!
如果苏联什么都不想付出,只靠着输出矿石,就想要航母?开什么玩笑!
苏联必须要改铁路,不改铁路,这个免谈!
让苏联人发愁去吧,看看他们是要国防,还是要铁路!
其实,这个项目,不管是否达成,对德国都没有任何坏处,达成了,德国也不会把航母交付给苏联!开玩笑!以前造的军舰,给苏联还差不多,航母,这可是战略级的,以后要不断地拖延,最后留到德国的海军里!
而如果没谈成,那德国也没啥损失,反正现在造船厂已经忙不过来了。
图哈切夫斯基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统一铁路,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德国人提的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同意,那其他的就免谈了!
苏联能同意吗?当然不能了!于是,图哈切夫斯基小心翼翼地说道:“我们现在,恐怕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改造铁路,而且,如果这个铁路改造了,那我们其他的铁路网上的列车,就没法运行在这条线路上了,对我们来说,就不方便了。”
“这个简单。”希瑞克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干脆专门建造一条运矿石专线,从乌拉尔山到边界,和欧洲连起来,这不就方便了?专门运输矿石。”
修一条专线!
在后世,为了将华夏的煤运出来,华夏专门修了一条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运煤!
源源不断地把大同的煤运出来,然后装船,有的运输到南方的火电厂,有的漂洋过海,到了岛国。
然后,岛国直接就把煤卸到海水里了,有钱,任性。
而现在,苏联不是嫌这嫌那吗?干脆,专门修一条专线!
现在,德国需要进行战略储备,矿石越多越好!要是能够储备够个十几年打仗用的,那德国也不用担心资源问题了!
“至于这条线路的投资,应该由贵方来出,不过,贵方也可以考虑利用矿石来折算,交给我们来解决。”希瑞克说道。
这个时代,修铁路并不难,在后世,修铁路的大头是什么?就是拆迁补偿!还专门诞生了拆二代这样一个群体。
而在这个时代,就没有那么多废话了,尤其是苏联,说要征地,那立刻就能征出来!
所以,就剩下造铁路的钱了,苏联要没有,照样用矿石来抵!
图哈切夫斯基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不需要说什么了!任何的理由,都不会成为理由!
正在即将冷场的时候,格拉夫走了进来,向着希瑞克的耳朵边,说了几句话,于是,希瑞克只能带着抱歉的脸色,向苏维埃的来客们说道:“实在对不起,柏林出了些事,我需要回去一趟,剩余的行程,会由我们的其他人员,陪着贵方一起的。”
1...3435363738...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