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你要学会钻营,不但要与第四小组的人搞好关系,还要尽量与沈云浩和邓阳春搞好关系。不要怕花钱,不够的话,随时可以找我要。”李邦藩拿出一沓钱,递给萧少清。
李邦藩突然想到了朱慕云,如果把朱慕云派进军统,以他的钻营手段,很快就能与军统的人称兄道弟。朱慕云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可惜,他对情报和行动并不怎么感兴趣,否则也能成为自己手里的王牌特工。
“是。”萧少清看到钱,乐滋滋的说。
萧少清当然也想拉拢第四小组的人,但要拉拢别人,得让人家占点便宜才行。萧少清给李邦藩充当内线后,经济并没有马上宽裕。而且,就算有钱,他也得寄回老家,让家里多买几亩地。
萧少清从大和街四十四号离开后,准备先去邮局寄钱。可是,在邮局门口,他却看到了邓阳春。萧少清心里一惊,邓阳春在邮局干什么?
邓阳春当然是在等萧少清了,看到萧少清后,他给了对方一个会意的眼神。萧少清没想到,邓阳春竟然要与自己见面。他跟在邓阳春后面,到了邮局后面一条巷子里。这里停着一辆早就准备好的汽车,萧少清观察了一下四周,没发现异常,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汽车很快绝尘而去,没过多久,汽车就出现在古江边上一处偏僻的地方。邓阳春上车后,闭目养神,萧少清也不好多问。直到汽车停下后,他才迅速后车,然后绕到车的另一边,给邓阳春拉开了车门。
邓阳春下车的时候,看了萧少清一眼。虽然萧少清是行动科的副科长,但邓阳春并没将之放在眼里。
邓阳春之前可是古星区行动处长,身手了得,不要说他早就提防萧少清。哪怕萧少清想偷袭,他也不会吃亏。
邓阳春的眼神,让萧少清惊恐万状,这个眼神可不是同志们应该有的,只有对敌人的仇视,才会有这样的眼神。
萧少清伸手想去摸枪,可是身边突然出现两人,将他身上的枪,以前刚刚从李邦藩领到的钱搜去了。
“邓科长,这是怎么回事?”萧少清强作镇静,不满的说。
“你刚刚与李邦藩见了面,这钱也是李邦藩给的吧,还问我怎么回事?”邓阳春冷冷的说。
邓阳春的声音虽然不高,可听在萧少清耳中有如晴天霹雳。自己刚刚才与李邦藩分开啊,邓阳春竟然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李邦藩有意告诉军统的话,就只有一种可能,大和街四十四号,早就被军统监视了。
“怎么,不作声了?”邓阳春说,接到“鹅卵石”的命令后,邓阳春急不可待的准备着。可是,“鹅卵石”有令,萧少清回古星后,可能会与李邦藩联系。只有等他们联系之后,才能动萧少清。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萧少清知道,再怎么反驳都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机会是逃。可是,邓阳春本就身手了得,再加上旁边还有几个彪形大汉,身上的武器又被搜去,他根本没机会逃。
“从你报告乔延智有异常后,组座就怀疑你了。你从上海回来,拿着郑思远拍的照片,我们就都知道你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今天让你来,也不想听你废话,只是想告慰乔延智的在天之灵。原本,沈云浩要亲自动手,可他在黄陂等着政保局自投罗网,只能由我代劳了。”邓阳春拿出一把小小的尖刀,脸上毫无表情。
“邓科长,饶命啊,我愿意悔过自新,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萧少清突然跪在邓阳春面前,痛哭流涕的说。
“你可否给过乔延智机会?你可否给那两名被你枪毙的兄弟机会?”邓阳春说。
萧少清从黄陂回来后,就彻底失去了价值。在他向李邦藩汇报后,可以处决。朱慕云这才以“鹅卵石”的身份,给沈云浩和邓阳春发报。就算政保局察觉萧少清失踪,也不会影响后面的行动。
朱慕云早上向李邦藩汇报完工作后,回到经济处的办公室,这个时候,总务处各个部门的头头,一般都会来向他汇报工作。如果朱慕云不在,他们会把汇报材料放在办公室,等朱慕云有时间的再看。
朱慕云今天看保管科的报表,发现情报处领了一批子弹,以及十支步枪,还有一批手榴弹,加一挺机枪。
朱慕云一看,就知道李邦藩把对付黄陂训练班的任务交给了情报处。政保局行动队现在由武尚天兼任,李邦藩自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武尚天。而朱慕云只是总务处长,都没资格参加这样的行动。
作为总务处长,朱慕云只要随时关注总务处各个部门的数据,很容易推测出其他单位的行动。比如说,情报处还申请了两辆卡车。
从两辆卡车上,就能大体推测出情报处的行动规模。这种事情,一般不会惊动当地驻军,有长枪加机枪,再加上手榴弹,政保局的实力足够对付军统黄陂训练班的了。
两辆卡车,除了装备外,至少还能拉二十个人。黄陂训练班除了十名学员外,只有三至五名教官。也就是说,军统训练班的人员,最多不超过十五人。而且,这十五人当中,还有四人是政保局的内线。
如果说,这样都搞不定训练班的话,这帮人也不用再回来了。要知道,郑思远在担任情报处长之前,可是政保局的行动队长。
“局座,郑思远要了两辆卡车,还领了十支长枪、一挺机枪和十箱手榴弹。这是准备要打仗啊,要不要派警卫队支援?”朱慕云看完这次文件后,又去向李邦藩汇报。
“不必,随他去吧。”李邦藩摆了摆手,郑思远的行动肯定不会失败。
郑思远带着人手,悄悄去了黄陂。有萧少清的情报支持,再加上训练班有内线,郑思远如果还不能成功,他这个情报处长可以去死了。
郑思远到黄陂后,按照萧少清提供的情报,很快他就找到军统训练班所在地。为了谨慎起见,郑思远并没有靠得太近。在训练班营地两里地之外,卡车就停了下来。随后,他派了两个人去侦察,很快,就找到了训练班营地。
然后,郑思远又亲自去了一趟,确认军统训练班的人员。之后,郑思远在距离训练班营地一里外的一个小山谷驻扎下来。
军统训练班还没有正式开课,他要等到训练班的开班仪式。按照军统的传统,开班仪式一般会有重要人员出场。之前就有传闻,“鹅卵石”这个班主任会亲自到场。郑思远要等的,就是这一刻。
否则,郑思远也不会带这么多人来黄陂。他已经做好二手准备,开班仪式上,如果“鹅卵石”出现,马上对军统训练班展开攻击,里应外合之下,“鹅卵石”肯定跑不掉。
如果“鹅卵石”没有出现,或者开班仪式上没什么重要人物,郑思远会带队离开,只留下一部潜伏电台,随时关注训练班的情况。
ps:三月来了,加更求票。可大可小希望,在新的一月里,依然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交锋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提前
沈云浩并不知道郑思远就在周围,但他知道,郑思远带着二十多人,已经到了附近。他已经收到“鹅卵石”的电报,告诉他郑思远带了一支近二十人的队伍,所有人配短枪,同时有十支长枪,以及一挺机枪以及十箱手榴弹。
这么强的火力,如果军统没有准备,真的毫无还手之力。然而,训练班的营地,是沈云浩精心挑选出来的。训练班除了看到的人员外,在附近还隐蔽着三支小分队。而且,沈云浩在周围布满了炸药,只要政保局敢进攻,一定会吃大亏。
郑思远到黄陂的第三天,军统黄陂训练班营地,突然来了一个神秘人。那人戴着礼帽,穿着长衫,而且还戴着一副墨镜。郑思远隔着几百米,用望远镜观察,从形体上感觉,很像是曾山。
郑思远马上给李邦藩发报,请示行动。为了能让李邦藩果断下令,郑思远特意在电报里强调,发现一名“高度疑似曾山”,进入军统训练班营地。此时出击,定能将军统古星组一干人员全部擒获。
收到郑思远的电报,李邦藩很是激动,曾山真的到了黄陂吗?郑思远与曾山相处多年,哪怕对方再化妆,也一定能认得出来。
李邦藩认为,郑思远之所以用“高度疑似曾山”来形容,只是力求严谨罢了。他迅速回电,同意郑思远行动。但是,李邦藩要求尽量活捉“鹅卵石”。
李邦藩觉得,下午就能收到好消息。因为是在野外,晚上行动反而不利于进攻一方。因此,郑思远决定下午展开行动。
下午,朱慕云一般在经济检查班。顾德铭最近的表现很积极,朱慕云倒也落得轻松。吃过午饭后,依然能在办公室好好睡一觉。然而,正在睡梦中的朱慕云,今天却被电话吵醒了。
“我是朱慕云。”朱慕云迷迷糊糊听到电话铃声,一把抓起话筒,沉吟着说。
朱慕云轻易不当着别人发怒,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脾气。为了工作需要,他必须与所有人搞好关系。
“慕云,晚上陪我喝一杯。”李邦藩断定,自己可以提前喝庆功酒了。
当然,在外人面前,他还是要保持矜持。但与朱慕云在一起,他无需做作。黄陂的事情,原本早就应该告诉朱慕云的。
“好。”朱慕云说,他心里有些奇怪,李邦藩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了?他跟着李邦藩这么长时间,李邦藩很少主动约他喝酒。
“你在经济检查班没什么事吧?”李邦藩问,既然打了电话,他就更中迫不及待了。
“我现在过来吧。”朱慕云说,李邦藩一张嘴,他就知道下半句要说什么。
李邦藩没再说什么,挂断电话后,还没有半个小时,朱慕云就出现在他办公室。看到朱慕云气喘吁吁的样子,李邦藩知道,朱慕云一定是以最快的速度赶来的。
“局座,晚上要喝酒,是不是有什么喜讯?”朱慕云确实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的,一路上,他都在想,李邦藩到底为什么要请自己喝酒。
朱慕云与李邦藩当然喝过酒,但是,李邦藩主动约他,还是刚吃过中饭没多久,就有些奇怪了。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李邦藩遇到一件需要庆祝的喜事。是什么事情,让李邦藩竟然想与自己分享呢?
难道说,日本那个天皇,给李邦藩发勋章了?还是李邦藩娶了个日本姑娘?自从沈雨珊离开后,李邦藩身边就一直没有女人。
“其实也没什么,郑思远可能发现‘鹅卵石’了。”李邦藩微笑着说,这还是因为他一直办事沉稳,否则会说得更露骨。
“真的?太好了。只是,郑思远带的人手会不会不够?”朱慕云惊喜的说,随后,又显得有些担忧。
“我们准备充分,并且有内线接应,不会有事的。”李邦藩信心满满的说,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他也不会提前庆祝了。
“既然如此,何不办个酒会?最好把植村课长和福田队长都请来。”朱慕云说,他说的福田,指的是宪兵队新上任的总队长。
他相信,李邦藩一定会失望。这个时候,如果搞个庆功酒会,如果郑思远行动失败,那酒会的规模越大,李邦藩脸上被打得就越痛。
“办酒会太张扬了,此事也不必惊动福田队长。”李邦藩沉吟着说。
朱慕云会意,李邦藩指明不喊福田队长,但植村岩藏还是可以叫上的。得知政保局今天下午,就能抓到“鹅卵石”,还能破获军统黄陂训练班,抓捕沈云浩、张博等人,植村岩藏也很是高兴。
李邦藩看了看时间,这个时候,郑思远应该已经行动,无需再保密了。他向植村岩藏详细汇报了郑思远的行动,郑思远的电报,再次证明了李邦藩之前的判断,曾山就是“鹅卵石”。
政保局能破获古星组,植村岩藏当然很高兴,他也愿意与李邦藩分享。为此,他们特意去了大和街的一家日本酒馆。三人都能用日语交流,其实是对李邦藩而言,在日本酒馆,他更能找到自我。
然而,傍晚的时候,李邦藩并没有接到郑思远发来的电话。为此,他还特意打电话到政保局电讯处,让聂俊卿注意郑思远发回的电报。
然而,到这个时候,李邦藩似乎有了一丝感觉,他再没有喝下去的心思。郑思远的行动,无论成功与否,都应该第一时间向自己汇报才对。
事情反常即为妖,李邦藩提前回了政保局,今天晚上,如果他收不到郑思远的回电,怕是觉也不能睡了。
“到底怎么回事?”植村岩藏诧异的说,李邦藩是个办事很沉稳的人,郑思远的行动,如果没有十拿九稳,李邦藩绝对不会干出这种事。
“我也不知道。郑思远的行动,肯定不会有问题,或许只是电台出了故障。”朱慕云笑了笑,郑思远没发回电报才是对的,如果郑思远还能与郑思远联系上,只能说明沈云浩的行动失败了。
“希望如此吧。”植村岩藏也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只是他没有说出来罢了。
李邦藩既然有十足的把握,事情的进展,应该全在他的预料之中才对。可郑思远没有及时回电,李邦藩都没心思喝酒,可见他对郑思远,并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局座太想抓到‘鹅卵石’了。”朱慕云突然说道,下午听了李邦藩的介绍,他才知道,自己之前放出风声,“鹅卵石”是训练班的班长,将朱慕云的目光全部吸引过去了。
“李邦藩是想在离开古星前,不留下遗憾。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植村岩藏说,他相信李邦藩对帝国是忠诚的。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忠诚就能办得好的。
在狡猾的敌人面前,忠诚也可能成为弱点。如果军统故意放出“鹅卵石”的消息,从而引李邦藩上钩,也不是不可能的。间谍的交锋,谁也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当你感觉胜券在握的时候,或许正落入敌人的陷阱而不自知。
“明天一早,我带人去黄陂查个水落石出。”朱慕云说。
“此事与你无关,你要记住,除了政保局的总务处长和经济检查班的翻译外,你还是我的秘密情报员。”植村岩藏摆了摆手,否决了朱慕云的提议。
“嗨!在我心里,一直将向阁下提供情报排在首位。”朱慕云站了起来,向植村岩藏躬了躬身,郑重其事的说。
当初植村岩藏担任特务分室主任时,他之所以同意向植村岩藏提供情报,只是想多个方向接触日本特务罢了。哪能想到,植村岩藏竟然能担任特高课长呢。
植村岩藏担任特务分室主任时,朱慕云每次向他提供情报后,都会向李邦藩汇报。而植村岩藏担任特高课长后,朱慕云向植村岩藏汇报的内容,就只选择性的向李邦藩汇报了。
朱慕云在所有人眼里,对李邦藩都很忠诚,甚至包括李邦藩也是如此。可朱慕云很清楚,他真忠诚的只有对党,对组织。除此而外,他不会忠诚于任何人。
朱慕云一直将李邦藩视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之所以在外人面前,对李邦藩表现得忠心耿耿,只是为了更好的掩护他间谍的身份罢了。
“很好,政保局撤离古星后,你有什么打算?”植村岩藏问,这个问题,他曾经与李邦藩讨论过。李邦藩坚决要求,把朱慕云带到安徽。
“我听阁下的。不管在哪里,都是为了给皇军服务。”朱慕云毫不犹豫的说。
“如果我的意见,与李邦藩的意见相左呢?”植村岩藏突然说。
“局座对皇军无比忠诚,怎么可能与阁下意见不一致呢。”朱慕云没有正面回答,不管李邦藩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如果植村岩藏命令他,将自己留在古星,李邦藩都不会违抗的。
ps:新的一月开始了,各种求票蜂拥而来,可大可小也不例外,今天一号多唠叨几句,请大家务必记在心里,有票的话,投上一票,叩谢了。
交锋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大乱
郑思远之死,让李邦藩方寸大乱。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郑思远有着强大的火力优势,并且有内线接应,怎么就会惨死在此地呢。包括郑思远带来的人,一个都没生还。
李邦藩相信,如果郑思远全军覆没,军统也应该死伤惨重才对。甚至,“鹅卵石”的尸体也应该留在这里。
“我刚才去看了一下,没有发现军统人员的尸体。”朱慕云缓缓的说。
“军统人多势众,当然会把自己人的尸体运走。你可以去附近看看,一定多了好些坟头。”李邦藩粗暴的打断了朱慕云的话,他绝不相信军统会没有损失。
“周围一百米内,并没有任何新修的坟。另外,现场也没有发现弹壳和弹头。反倒是四周到处都是爆炸形成的坑,也就是说,此次郑处长遇袭,并没有遭遇枪战。”朱慕云说。
“你的意思,军统不但没有被袭击,反而打了郑思远一个埋伏?”李邦藩瞪大着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很可能就是这样。”朱慕云说,他相信,任何人都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李邦藩虽然不愿意相信,但现场的情况,非常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李邦藩百思不得其解,但又无可奈何。军统的人全部消失,就算他再愤怒,也找不到报复的目标。
随后,李邦藩带着政保局的人去了黄陂,他已经顾不上其他,只想抓几个军统人员来泄愤。可是,到黄陂后,他根据之前萧少清提供的线索,亲自带着行动队员,想抓捕张博的黄陂小组。
可是,那个地方早就人去楼空。张博负责黄陂训练班的后勤事务,一直住在营地,李邦藩再来找人,怎么可能找得到呢?
就算张博不负责此事,在古星对萧少清动手后,黄陂这边的人员,就全部转移了。昨天下午,沈云浩故意搞一个开班仪式,而且也没什么防备,还让一名内线溜了出去。
果然,下午郑思远就带人来袭击了。看似很热闹的训练班营地,早就空无一人。等郑思远进到营地后,迎接他们的,是沈云浩精心准备的爆破圈。
地形是沈云浩选好的,炸药又准备得充足,加上营地确实在自力更生,掩饰的埋放炸药的痕迹。郑思远一心只想抓到“鹅卵石”,至少也要把沈云浩和张博带回去,哪能想到,军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他的到来。
“局座,还是先回古星,再从长计议吧。”朱慕云劝道,李邦藩在军统训练班营地,就方寸大乱。带着人马再回黄陂,想抓捕张博的第四小组。
这个时候,张博的第四小组,以及沈云浩等人,应该在军统黄陂训练班真正的营地。那里有二十名学员,与萧少清带来的学员同时开始训练。
“好吧。”李邦藩无奈的说,他知道朱慕云的心思,能跟着来黄陂已经表现得很英勇了。如果再让他待在黄陂,怕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李邦藩回去的路上,闭着眼睛,一句也不说。朱慕云与他同车,也不敢多说一句。小心翼翼的把李邦藩送回政保局后,他带上办公室的门,然后退了出去。这个时候,李邦藩需要的是好好静一静。
可是,朱慕云刚关上门,就听到了“砰”的一声,里面传来茶杯摔碎的声音。朱慕云心里一紧,李邦藩的那个茶杯,可是他从文化街淘来的,花了五十个大洋呢。
然后,李邦藩一声狂吼,差点将屋道。
“早有准备?也就是说,从头至尾,你都被军统耍得团团转?或者说,被那个‘鹅卵石’耍得摸不着头脑?”植村岩藏冷笑着说。
“这个可恶的‘鹅卵石’,我一定要亲手把他抓住。”李邦藩咬牙切齿的说,“鹅卵石”带给他的,不但是手下伤亡惨重,更是莫大的羞耻。
“根据南京方面的要求,政保局下月将撤离古星,‘鹅卵石’的事情,还是留给古星直属组去完成吧。”植村岩藏淡淡的说,李邦藩与“鹅卵石”斗了这么久,从来没有占过上风。哪怕就是是曾山在身份暴露后,也依然从容离开了古星。
“郑思远死了,直属组的组长怎么办?”李邦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之前他向植村岩藏建议,由郑思远接替自己的位子。
“郑思远死了,不还有朱慕云么?”植村岩藏突然说。
交锋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取消
许值在得知李邦藩的疯狂举动后,也一直在想办法。只是,他一直做地下工作,与朱慕云的思路不太一样。许值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倾向于“文”,朱慕云的办法太“武”。
在敌占区,与敌人搞武装对抗,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唯一的好处,是能鼓舞人心,让古星的老百姓知道,还有人在抵抗。
许值的话,提醒了朱慕云。是啊,自己怎么没想到,用舆论来讨伐呢。日本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古星,一个平安的古星。如果他们自己都滥杀无辜,以后谁还在古星居住?
而且,把舆论当成武器,是我党的一大战术。在国统区,经常能把国民党打得哑口无言,还能让他们节节败退。而我党,不但不会有损失,还能不断取得胜利。
“你现在需要的是政保局把百姓当成抗日人士的证据吧?”朱慕云一下子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光是宣传报道是没有用的,得拿出证据,让日本人说不出话来的证据。
“不错,只要我们把这些证据公诸于众,才能让李邦藩成为众矢之的。”许值笃定的说,这个计划需要朱慕云的配合。
虽然日本人总想控制舆论,也不允许报纸报道他们的暴行。可总有那么些报纸,是日本人无法控制的。比如说新华日报,中央日报,还有申报,以及外国人办的报纸。
当然,日本人一定会狡辩,这是无端攻击。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让日本人无法反驳的证据。
“不错,这件事是军统惹出来的,还是让军统来处理吧。”朱慕云说,他之前确实没想到,可以用这种办法。
许值一提,朱慕云豁然开朗,很快,一个计划在心里慢慢形成。李邦藩的疯狂举动,是因为军统杀了郑思远,同时,军统突然消失,李邦藩恼羞成怒,没办法才对老百姓下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