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可大可小
这个情报,冯梓缘很快就传给了邓湘涛。因为朱慕云的误导,冯梓缘更倾向于,二科的抗日分子是重庆的人。邓湘涛也没有多疑,毕竟他与朱慕云,没有紧急情况,是不见面的。邓湘涛叮嘱冯梓缘,密切关注“抗日分子”的情况。
冯梓缘想打探二处的情况,没有其他渠道,还是只能通过朱慕云。但朱慕云给他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他引导冯梓缘相信,二科的抗日分子,很有可能来自重庆。而且,还有一名抗日分子,将于近期转来二处。
据说,后来的那名抗日分子,身份更重要。这让冯梓缘更是紧张,他很清楚,古星站只掌握站内的军统人员,有些由重庆直属,或者军令部直属的情况组,并不归古星站领导。但他们,同样是党国精英。
当冯梓缘提了,要营救那位重要的抗日分子时,邓湘涛觉得有些犹豫。这件事,与古星站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其他情报组,或者潜伏组出事的话,也不应该由古星站出面营救吧?他向重庆发报,汇报此事。结果重庆回复,确实有一个情报小组,失去联系数天,让他务必营救。
邓湘涛很是懊悔,早知道不向重庆请示就好了。其他情报小组出事,与古星站何干?现在重庆下了命令,当然只能执行。邓湘涛命令冯梓缘,一定要搞到确切情报。
张百朋通过李邦藩,与姜天明交涉,要求把俞雷转交给二处处理。二处已经成功重返吕江,俞雷在他们手里,确实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是,姜天明却不想这么便宜二处。阳金曲听说之后,身上的伤口,气得迸开了好几处新口子。
“大泽谷君,日本有回信了吗?”朱慕云知道,如果转移俞雷的话,不会使用警卫。就算有,也必定会让宪兵押运。
“还没这么快,但我想,好们会很顺利的。”大泽谷次郎感激的说,朱慕云不但帮他联系了美国驻日本使馆,而且还给了他一大笔钱。政保局这次采购汽车,事后,朱慕云给了他三千美金。这么大一笔钱,足够他母亲和妹妹,在美国生活好几年的了。
“这两天,二处应该会让你的宪兵小队,从情报处押送一名犯人。我需要具体的时间和路线。”朱慕云直截了当的说。
“你是想救他?”大泽谷次郎问。
“救不救他,不关我们的事,但有人愿意出钱买这个情报。”朱慕云轻轻摇了摇头,就算大泽谷次郎猜到了他的身份,他也不能说破。
“我知道了,我会提前几个小时通知你。”大泽谷次郎说,他能做到的,也就是这样。当然,在具体安排的时候,他会带上几名警卫,这样的话,就能少安排几名宪兵。
“这样,你到时候让我准备清酒和寿司,至于路线,一般你们是怎么走的?”朱慕云说,他与大泽谷次郎提前商议好,到时候大泽谷次郎只需要预订酒菜,他就明白了。
邓湘涛也知道,冯梓缘的能力有限。在政保局,冯梓缘的交际能力,远不如朱慕云。遇到问题,冯梓缘只能被动应付。如果邓湘涛知道,冯梓缘所谓的情报,也是从朱慕云嘴里,“无意中”听到的,恐怕会让冯梓缘直接休眠。
为了保险,邓湘涛联系了朱慕云。关于孔祥宇的情况,他也得向朱慕云通报。孔祥宇刚到码头时,就被捕了。当时朱慕云就严重怀疑,孔祥宇可能有问题。是邓湘涛不相信,这才差点酿成大祸。
“孔祥宇确实有问题,他已经承认了。他就是贺田,安插在古星的‘飞鸟’。而邢健,代号‘飞虫’”邓湘涛一脸愧疚的说。古星站让贺田,一下子安插了两名内奸,幸好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否则的话,他这个代理站长,立马“寿终正寝”。
“什么?”朱慕云惊讶的叫了起来,他突然又说道:“滕昊祖呢?他不会也是政保局安插进来的吧?”
交锋 第二百七十一章 损兵折将
滕昊祖是上校巡视员,邓湘涛就算是怀疑,没有真凭实据,根本不敢动。况且,邓湘涛认为,滕昊祖应该是可靠的。退一步说,就算滕昊祖真有问题,他不算是古星站的人,出了事跟自己也没关系。
“孔祥宇……”朱慕云想问一下孔祥宇的情况,但话刚出口,看到邓湘涛的表情,马上收回了话。
“我只能告诉你,他是贺田派来的,代号‘飞鸟’,邢健代号‘飞虫’。”邓湘涛缓缓的说,贺田派回来的两名卧底,全部被他识破,要说不得意,那是假的。
“一处的卧底有两个,二处的卧底也有两人,情报处不会派了两名卧底吧?”朱慕云心有余悸的说,这些人如果有一个成功,整个古星站都会很危害。
“你不要危言耸听。我问你,二处二科最近是不是抓了个抗日分子?”邓湘涛问,他与朱慕云见面,除了通知孔祥宇的事情外,主要还是确认此事。
“你怎么知道的?”朱慕云“诧异”的说,他的三重身份,让他任何时候,都必须伪装自己。
或许,只有在胡梦北面前,朱慕云才能完全放松。可胡梦北离开古星后,他对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打开心扉。
“少装蒜,你会不知道?”邓湘涛嗤之以鼻的说。
“二科确实抓了个人,我没见到。”朱慕云说,自从吕江重回二科后,他确实没有见过吕江,只是听到了吕江的声音而已。
审讯室的窃听器,除了朱慕云和袁旺财外,并没有其他人知道。邓湘涛不知道,朱慕云没必要告诉他,毕竟之前朱慕云就领了好几个窃听器,邓湘涛还以为他只是有备无患。
“是我们的人吗?”邓湘涛又问,镇南五金厂会议室下水道内的窃听器,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他想当然的认为,朱慕云并没有在二处安装窃听器。
“不知道,有可能是地下党。”朱慕云犹豫着说。
“什么叫有可能,我还说有可能是我们的人呢。重庆发来消息,我们有一个潜伏组,已经失去联系几天。”邓湘涛说,这个潜伏组应该很重要,否则重庆不会催促着,让古星站尽力营救。
“不就是一个潜伏组么,没必要为了他们,而让我们冒险吧?”朱慕云不以为意的说,但心里,他暗暗窃笑。
这真是太巧了,自己想营救地下党,军统这边,正好有一个潜伏组无法联系。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以前邓湘涛的潜伏组,也有与重庆失去联系的时候。在沦陷区,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当然,也有可能确实出了意外。
“你什么时候学会讨价还价了?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确认二处的人,如果是我们的人,必须实施营救。”邓湘涛说。
“想要确定身份,需要时间。”朱慕云沉吟着说,他不会跟邓湘涛说起地下党的事,但了不会确认,二科的人就是地下党,或者是军统的人。
“那就抓紧时间。”邓湘涛不满的说,古星站在二处,有朱慕云和冯梓缘两个关键人物,连这点事情都打听不到,他们就白打入二处了。
第二天,朱慕云向邓湘涛发出紧急情报,又有一名抗日分子,将抵达二处。那人将由宪兵和警卫人押送,两辆车,两名宪兵加六名警卫队员。同时,朱慕云还附上了车子出发的时间和路线。
朱慕云的情报如此详细,机会难得,一旦人进了二处,再想营救,几乎不可能成功。所以,邓湘涛想不动手都不行。
就算这次运送的,不是军统的人,可政保局出动了宪兵和警卫队,可见押运的人,非常不一般。邓湘涛来不及再多考虑,马上通知邓阳春,让他带领行动队,准备在中山路动手。古星站的行动队,相当一部分是原古星站的人。这些人,能在沦陷区,坚持这么长时间,还是很精干的。
就在行动开始前,朱慕云突然到了王家港邓湘涛的住处。没有特殊原因,他是不会突然到访的。见到朱慕云,邓湘涛心里,浮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朱慕云其实是掐着时间来的,他向邓湘涛提供的时间,是晚上九点。而他抵达王家港295号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四十五。这个时候,就算邓湘涛知道真相,也没办法取消行动了。
“站长,刚得到可靠消息,此次转动的,是**地下党员。关押在二科的抗日分子,名叫吕江,是长塘街的剃头匠。”朱慕云大口喘息着。
“什么?!”邓湘涛蹭的站了起来,让行动队与政保局火并,他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沦陷区的实力,损失一点就少一点,很难及时补充。更重要的是,让古星站的人冒着枪林弹雨,随时掉脑袋的危险,竟然是救一名地下党,他有种发狂的感觉。
“赶紧取消行动,我们可不能替地下党卖命。”朱慕云“焦急”的说,邓湘涛骨子里是**的,让他救地下党,就好像让良家妇女去接客一样。
“已经晚了。”邓湘涛苦笑着说,马上就到九点,他就算想通知邓阳春都没机会。
“都怪我,如果早一点拿到情报就好了。”朱慕云一脸懊悔的说。
“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你,你先回去吧,我去会会这名地下党,看他到底是个什么角色。”邓湘涛缓缓的说,他对**成见甚深,就算现在是国共合作,但依然将**当成潜在的敌人。只要有机会消灭地下党,他绝对不会放过。
邓湘涛去了花满桥66号,那是邓阳春行动之后,集合的地点。他到的时候,邓阳春并没有回来。他算了算时间,这个时候,邓阳春的行动,应该已经结束。邓湘涛到了地下室,这个地方,除了古星站的骨干外,知道的人并不多。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邓阳春终于回来了。他在外面,已经见到了邓湘涛留下的标记。进屋后,他径直到了地下室。
“行动成功了吗?”邓湘涛问,既然行动了,他当然希望行动成功。要不然,显得古星站太过无能。
“很顺利,两颗手雷,就把他们的车子掀翻。我们的人,平安无事。只是……”邓阳春说,他参与了救援,当然知道晚上的行动,最终救出的,只是一名地下党员。
“只是救出来的,是个地下党。”邓湘涛说。
“你都知道啦?”邓阳春诧异的说。
“人呢?”邓湘涛无声的叹息了一声,他不能责怪朱慕云的情报来得太晚,更不敢怪重庆不停的催促,在敌后,这种事情是难免的。
“走了啊,又不是我们的人,留着干什么?”邓阳春理所当然的说,虽然救出的,不是自己人,但好歹也是个中国人。况且,行动队并没有损失。
“我们费尽心机,把人救出来,你就这么让人走了?”邓湘涛觉得自己真快要抓狂了,如果是其他人放走了,他肯定会给个处分。
“我总不能把他带到这里来吧?而且,现在是国共合作,总不能把人强行带回来吧?”邓阳春苦笑着说。
“麻烦你长点心,我跟你说过多次,**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你怎么就这么不长记性呢。”邓湘涛恨铁不成钢的说。
俞雷的逃脱,让郑思远暴跳如雷。已经到嘴边的肉,突然之间飞走,这种感觉实在无奈。最重要的是,救走这名地下党的,竟然是军统。难道说,国共合作,真的已经到了这么无私无畏的程度了么?
“处座,我们得有所行动才行。军统杀了我们一个人,就要让他们死十个人!”郑思远说,昨天晚上的押送,为了以防万一,除了两名宪兵几名警卫外,他还派了两个二科的人。
但是,宪兵和警卫,都没有出事,他的一名手下,却被炸死了。这让他完全想不通,不但俞雷不带回来,反而搭上了一个手下,这是不是,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看看吧,这是地字一号传回来的情报。”张百朋当然想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但是,军统像躲在地下的老鼠,想要找到他们,必须有准确的情报才行。
“过期的情报,有什么意义?”郑思远看了一眼,宋鹏报告,军统最近有一次营救行动,是为了救一名被捕人员。
“我们最近抓了军统的人吗?”郑思远奇怪的问。
“可能是他们弄错了。”张百朋说,这个情报,如果能早几个小时传回来,或许就不会出现昨天晚上的错误了。
“真希望他们快点对叶府展开行动。”郑思远咬牙切齿的说,刺杀叶朋中,军统将出动整个行动队,到那个时候,就是他报仇雪恨的时刻。
“我觉得,你应该与冯梓缘紧密配合。”张百朋说,郑思远能力很强,但就是对中国人有偏见,对冯梓缘极度蔑视。
“不可能!”郑思远大叫着说,让他与冯梓缘配合,不就是说,二科需要一科协助么?这是对他的污蔑,更是对二科工作的全面否定。
交锋 第二百七十二章 布局
帮地下党无偿救出了俞雷,一点好处没捞到不说,还让行动队置身危险之中。幸好行动顺利,要是有人受伤,或者死亡,他就亏大了。但邓湘涛也是聪明绝的我都说了,该写的我也写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俞雷见到许值后,牢骚满腹。
“怎么,有怨气?”许值笑了笑,掏出烟递给俞雷一根。
“我不敢,只是想,组织上没有必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俞雷苦笑着说。
“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相信组织。”许值郑重其事的说,看到俞雷还想说话,他又说道:“对你的隔离审查,已经结束,你可以出来了。”
“真的?”俞雷高兴的说,他每天都只能待在房间写材料,虽然不是坐牢,但胜过坐牢。他宁愿每天挑着担子,到古星走个来回,也不想拿着笔,坐在房间内写材料。
“我现在就是代表组织跟你说话,走吧。”许值笑着说,虽然俞雷经历了隔离审查,但他能平安回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许书记,我还能继续为党工作吧?”俞雷走到门口,突然转身问。
“当然。怎么,你还想摞挑子不成?”许值说。
“事情弄清了?”俞雷其实自己也迷糊,军统的人去救自己,这种事当然很难说清。
“不该问的不要问,你可是老地下了,还问这种问题?”许值说,这件事,边明泽都没有说得很明白。边明泽只是告诉他,俞雷被救,是阴错阳差,是军统搞错了情报,还以为俞雷是军统的潜伏人员。
“许书记,我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俞雷说,他坚信自己是清楚的,组织上只要再安排任务,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信任。
“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老俞,以前你好像拉过洋车吧?”许值问。
“没错。”俞雷点了点头,他的经历,档案里全部都有。他拉洋车,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古星几个月前,新成立了一家百里车马行。这家车马行,因为运货安全可靠,信誉良好,生意越做越大。组织上,想让你打入百里车马行,在里面扎下根来,争取让百里车马行,能为我党所用。至少,也要让车马行同情我党。”许值郑重其事的说。
“百里车马行?我听说过,他们的马车在九头山地区,从来不会被土匪打劫。”俞雷说,甚至有人怀疑,百里车马行跟九头山的土匪有关系,要不然的话,怎么就只有百里车马行,能做到这一点呢。
正是凭着这样的优势,百里车马行发展得非常快。从刚开始的几辆马车,到现在的数十辆马车、黄包车,还有汽车,听说还有卡车。
“没问题。”俞雷郑重其事的说,这就说明,以后他不用再当交通员了,他新的工作,就是在百里车马行当个车夫。
“这是你新的证件,我们会安排你进百里车马行的。”许值说,俞雷在小夹街的客栈,被特务拍到了正面照,已经不适合再当交通员。但俞雷的地下工作经验丰富,这个年龄,又很有亲和力,进去百里车马行,肯定会把这家车行争取过来。
“以后我还是跟你直接联络么?”俞雷问。
“到时候会有人跟你联系的。”许值微笑着说。
朱慕云并不知道,组织上已经派人,打入了他的车马行。对百里车马行的事,当时朱慕云跟胡梦北提过一句,至于胡梦北有没有向上级汇报,他就不得而知。
自从二科的审讯室完工后,袁旺财他们的工作,暂时就完结。根据朱慕云的要求,杨世英将太古街上的何老馆面馆盘了下来。他们三人,正在对面馆进行全面改造。朱慕云要求,面馆能有一个与人秘密见面的地方,还有存放东西的地方。
当然,最少不得的,就是秘密通道。这个地方,不属于军统或者地下党,是朱慕云自己的交通站。这里距离渡口并不远,人流量也大。用来交换情报,或者紧急见面,都不错。之前何老馆之所以开不下去,是因为粮食紧张。面馆得有面才行,其他人搞不到,但对朱慕云来说,他一次就能拉一车面粉过来。
随着粮食统制颁布实施以来,古星的粮食,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而有关系有门路的人,都想尽千方百计,从外地运粮食进来。现在,古星的粮食生意,比鸦片还赚钱。毕竟整个古星,抽鸦片的人没占到一半,但所有人都必须吃饭。
朱慕云的老上司,警察局保安处的处长李自强,也找到朱慕云,想请从二科的检查站走几批货。现在古星最赚钱的生意只有两样:粮食和鸦片。李自强身为保安处长,看到别人发财,也想分一杯羹。
交锋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易
朱慕云对任何人的要求,都不会拒绝。他也愿意,与任何人做交易。但有两个原则,是朱慕云必须要遵守的。第一,交易当然要公平。商人想让货物顺利过关,必须给钱。官员不想出钱,就得用权力来交换。
比如说李自强,朱慕云对他的要求,一口就应承下来了。但是,以后朱慕云遇到什么事,需要李自强帮忙的时候,对方也不能拒绝。这就是等价交易,也是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第二,自然就是利益均沾。朱慕云从来不吃独食,他所得的利益,会主动与别人分享。他在经济处,除了李邦藩占大头外,其他政保局的姜天明、姜天明、贺田、陈旺金,甚至是阳金曲和马兴标,他都不会落下。
所以,朱慕云担任缉查二科的科长,虽然非常罕见,但依然顺利通过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朱慕云担任缉查二科的科长后,他们以后得到的利益会翻番,而其他人上任,他们未必会有这样的好处。
李自强的货,是从北边过来的,到检查站的那天,朱慕云特意守在二科。李自强作为货主,当然也不能缺席。他也知道,朱慕云并不缺钱,干脆什么都没带。朱慕云之前,也多次强调:能帮李处长的忙,是他的荣幸。
“慕云,让你亲自来陪着,实在不好意思。”李自强对朱慕云的态度很满意。
虽然朱慕云以前是他的下属,可朱慕云已经调到了政保局。而且,朱慕云还担任了科长。虽然跟自己这个处长,还相差一级。但政保局的科长,权力比自己这个处长,并不会小多少。
“处座要是说这样的话就见外了,以后,说不定我也有麻烦处座的地方呢。”朱慕云微笑说,自己刚到缉查科的时候,李自强和曾山就一起请自己吃过饭,后来曾山倒是经常走化,李自强反而走的不多。
“只要是我能做得到的,一句话的事。”李自强大包大揽的说,保安处能做的事有限,无非就是抓些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之类的人。
而且,朱慕云在警察局,各方面的关系都不错。特别是跟看守所的张光照,也是要好的兄弟,他实在想不到,自己能帮得上朱慕云什么忙。
“处座,这些货,你是准备批发,还是零售?”朱慕云问,他粗略估算了一下,李自强的这批粮食,至少有三十吨。这些粮食,如果一次性处理,至少可以赚五六千元。如果分开销售,可以赚一万以上。若是自己零售,赚个两万元也不成问题。
“我哪有时间去零售?只要能赚点生活费就可以了。”李自强微笑着说,他讲究短平快,钱要进了口袋才是自己的。
“那简单,到城里随便找个粮商,都会给个不错的价格。”朱慕云说,虽然粮商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但这种炒货性质的粮食,只要价格不太过分,他们都会吃下来。
而且,朱慕云出面的话,价格至少还会高一成。朱慕云如果帮李自强联系米商,实际上又是在送钱给李自强。
“我跟那些米商也不怎么熟,你要是有认识的人,就麻烦你给引荐一下。”李自强说。
“没问题,哪天有时间,约他们一起出来吃个饭。”朱慕云说。
“我是个大老粗,跟他们吃饭,尿不到一个壶里。老弟你经常跟他们打交道,要是可以的话,我想拜托你帮忙处理一下。”李自强说,他确实不愿意与商人打交道。那些人斤斤计较,眼里只有钱,他都看不惯。
“没问题。”朱慕云稍一沉吟,他自己手里,有上百吨的粮食,但李自强既然开了口,就算自己的粮食一粒不出,他也会很帮李自强把粮食卖掉。
“是不是让你为难了?”李自强敏锐的感觉到了朱慕云的迟疑,他马上想到,自己都能搞几十吨粮食,朱慕云作为缉查科的科长,手里随便怕有几百吨粮食。
“处座吩咐,再为难也不为难。既然如此,你的货暂时不要报关,有些米商,为了避免打击,喜欢把粮食囤乡下。”朱慕云说,报关进来,是需要付钱的。到时候,如果运出去,又得付一笔钱。如果卖给城内的米商,这些钱最后都要分摊到米价上的。
“这样吧,我这里是三十五吨大米,安徽过来的米哦,按照现在的米价,至少值四万五千元。你帮我处理的话,只要给我四万元就可以了。”李自强说,不管朱慕云能卖什么价,哪怕他自己吃下,自己只要赚一万元就足够了。
一笔买卖就能赚一万元,这样的生意到哪去寻呢?如果这次做成了,他每隔两个月,都会去进批粮食,不用一年,他就能在法租界买套别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