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船?一条船就能让冯盎兴师动众的发一封三百里加急的奏折弹劾你?你以为朕会信么?”李二哼了一声,看了一眼坐在旁边一脸无辜的李承乾。
“真就是一条船啊,不过那船大了些,有四十丈长,四丈宽,而且没有拍杆,主要靠风力和尾部螺旋桨的动力前进……,父皇您应该知道啊,我前段时间回来的坐的就是那船。”李承乾瘪了瘪嘴,然后把尖底船和于志宁正在摆弄的螺旋桨推进装置简单的说了一下。
“你是说我大唐现在有一种比楼船还要大,可以装载更多的人和装备的船,是这个意思吧?”李二认真的听完李承乾的叙述,然后问道。
作为一个皇帝,他并不关心一些技术上的细节,这种东西他知不知道没什么用处。但是大唐多了一种比楼船更大、更稳、更快的船,他这个当皇帝的竟然不知道,这未免就有些过份了!
“对啊,儿臣和您说过的,您忘了调于志宁走的时候了?”李承乾看着老头子越来越难看的脸色,有种大事不好的感觉。
“调于志宁走的时候你只是说让他去监督造船,可并没有说造的什么船,这一点你可别想骗朕。”李二恨声说道。
“呃……,不会吧?儿臣记得和您说过要改造船只的。”李承乾努力争扎着,试图扭转自己的不利位置。
“不要狡辩,再敢狡辩当心朕禁足你三个月。”李二瞪了一眼李承乾,把他剩下的狡辩全都瞪了回去。
以李承乾的诡辩能力,李二十分明白,如果再和他说下去,这件事情差不多也就要不了了之了。
“呃,儿臣错了,请父皇责罚。”
“行了,船的事以后再说,你就说冯盎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吧。”李二也是拿李承乾没什么好办法。
这小子有能力、有心计,就是那种错了就改,改了再犯的毛病怎么也改不掉,时不时的脑子一抽就会干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事情。
类似于这种弄个船啦,摆弄个床弩啦,设计个铁罐头啦……等等事情简直就是层出不穷。
真要是细说起来,李二觉得自己都对军队里的装备不是那么了解了,比如说床弩,现在那东西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现单人操作,运输的话用一匹马就可以拖着到处跑,而且听说现在已经有在盏茶时间完成分解组装的简化版出现在军队里面。
另外将作监现在好像正在调整冲车和还有投石机,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会有成品出现。
这些东西都是坐在前面这个混小子没事胡乱鼓捣的东西,也不知道他的脑子里为什么总是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可是李二却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这个现状,如果是李恪、李泰等皇子,或许还能用有时间多看看书来打发他们,但是,李承乾嘛……,好像宫里的书都被他看光了,想找一件事情打发他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703章 将作监之行(上)
李承乾很清楚冯盎的目的,被老头子问的急了,便直言不讳的说道:“父皇,他就是想要船,可我现在连主力舰队都没有装备好,怎么给他啊!”
李二开始的时候对新式舰船没有概念,自然有些摸不清冯盎的意图,所以才会找李承乾过来问问。
现在一切都摆在台面上了,他自然有他的应对方法,对于李承乾提出来的问题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管了。
“你最近在鼓捣什么东西?”将冯盎的事情放到一边之后,李二继续折腾儿子。
只要不再提船的事情,李承乾是有问必答,左右现在正在鼓捣的东西将来也要装备到十六卫,早点晚点都要和李二说的,现在既然老头子问起,小李同志也就顺坡下驴的说道:“弄了一台壕车,这两天正打算试试好不好用。”
“壕车是什么东西?仔细说说。”只要是听到和战争有关系的东西,李二都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李承乾一提,他就来了精神。
“父皇,要不咱去看看?这东西光说没概念。”
“成,正好今天没什么事儿,朕就跟着你去将作监看看。”李二盘算了一下时间,点头同意了李承乾的安排。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着老头子换衣服,招集人手。
和李承乾不一样,他就是个太子,出去带上夜魅几人护卫便足够了,但是李二目标太大,他要出行必须有人先去清理现场,或者警戒,然后他才会正式出行,哪怕是白鱼龙服出去,那也要提前布置好警戒的人手。
半个时辰之后,一身便装的李二从后殿出来,扯上等的有些无聊的李承乾出的甘露殿。
“嗯?长乐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看到人啊?”刚一出老头子的书房,李二就看到长乐的自行车停在外面,不由有些奇怪。
“父皇,这个是我骑来的。”李承乾有些尴尬的说道。
长乐的车是女式的,被小姑娘装饰的很漂亮,现在不骑了那些装饰却没有摘下来,李承乾如果骑的话,多少显得有些娘炮。
“朕就说今天你怎么来这么快……”李二回头瞪了一眼李承乾,对他这种钻空子的行为有些无可奈何。
不过作为老子,李二怎么可能拿儿子一点办法也没有呢。
于是,接下来出行的路上就有了李承乾奋力的蹬着一台自行车,跟在老头子马车后面的场面,或许这就是耍小聪明的下场吧。
不过好在将作监就在皇城之中,出了太极宫要不了多远就到,否则李承乾非累的吐血不可。
“臣柳敏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面对李二的突然到来,柳老头显得有些紧张。必竟这老头就算是品级再高,也改不变不了他是一个工匠头子的事实。
“平身,朕听太子说,你们将作监正在试制一种可以快速通过壕沟与护城河的军械,所以过来看看,你们不用紧张。”李二也知道自己御驾亲临对下面这些不常见面的臣子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十分体谅的直接说明了来意。
“回陛下,那是壕车,是太子殿下研制的,将作监不敢居功!”李承乾就在边上站着,柳敏可不敢直的把这份功劳全都揽到自己身上。
“就算是他研制,将作监也是功不可没,朕还没有糊涂,有功就是有功。”不管怎么说,李二还是先肯定了一下将作监的功劳,顿了一下接着问道:“这壕车可有实物?”
“回陛下,有的,壕车的实物就在后院放着,不过想要试验却需要到城外。”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柳敏紧张的情绪稍稍放松了些,回答问题也开始有条理起来。
“那就先去看看。”
打老了仗的李二可不是那些在深宫里长大的皇帝能比的,一件军械是不是好用,并不一定真的需要看到实验的效果。很多时候只要看一下外型,就知道其在战争中到底是不是实用。
片刻之后,李二一行在柳敏的引领下到了将作监的后院,刚一进院子就看到一架类似云梯的东西正停放在院子中间。
之说所把这架类似云梯的东西叫成车,是因为它有四个轮子,只不过前面的两个轮子特别大,后面的两个轮子特别小。
而它的支撑架是一个倾斜的斜面,上面搭着一块很厚的板子。
“就是这个?”李二抬手指了指。
“回陛下,这就是壕车。”柳敏点点头。
“这东西……”李二走到壕车边上,围着转了两圈,然后看着李承乾和柳敏说道:“你们是想把它直接推进护城河里去?对吧?”
“父皇(陛下)英明!”李承乾和柳敏同时拍了个不算大的马屁。
“这东西有多重?需要多少士兵才能推动?”当皇帝的年头多了,李二对这种马屁已经习惯,没有任何反应的在壕车上拍了拍问道。
“重量大概大二千余斤左右,因为轮子上都加了轴承,推的话大概需要五个人左右。”这种具体的数据李承乾并不了解,所以问题是由柳敏来回答的。
“五个人?”李二点点头:“来五个人,推一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李二不会说这句话,但是却会做。
因为单看壕车的大小,李二并不相信这东西可以由五个人将它推起来。
不过最后事实证明,如果是在平地,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只要三个人就可以把壕车推起来,但如果想要速度和力量的话,五个人却是必须的。
“不错。真不错。”验证了壕车的确可以由五个人推着跑起来之后,李二十分满意,又围着转了两圈之后,却被院子里另一件器物吸引。
“这是什么?”走到一个圆圆的,大概有一抱粗细,长有半丈左右的铁柱跟前,李二伸腿踢了踢之后问道。
“这个……”柳敏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之然,将目光看向李承乾。
“怎么?有什么不好说的么?”李二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他最讨厌手下对他的各种隐瞒,当然,或许不担是老李,任何的一位帝王似乎都讨厌这一点。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704章 将作监之行 (下)
儿子忽悠自己,手下又吞吞吐吐的准备糊弄自己,而且瞟来瞟去的小眼神,分明表示又和李承乾有关,这让老李如何能不生气,如何能不发怒。
不过就在李二准备大发雷霆之时,李承乾鬼头鬼脑的凑了上去,低声说道:“父皇,那就是一个碾木炭的铁滚子,没啥大用,您误会了。”
就是个铁滚子……,李二的表情僵了一下,深深吸了口气将刚刚升起的怒火又压了回去。
这特么好尴尬啊,亏自己还以为这是什么秘密武器之类,没想到就是一个和磨盘一样作用的铁滚子,还好刚刚没说什么,否则这脸丢的更大。
不过到底是那个混蛋把这东西摆在这里的呢?回头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出来好好整治一下。
李二如是想着,正想另找一个话题把这一段岔过去,李承乾就小声在他身边说道:“父皇,您要是想看新东西,这将作监里还真是有一件,不过那东西现在还在研究之中,技术不怎么成熟,离成品还有一段距离。”
尴尬的李二以为这是李承乾为了挽回他的面子,帮意找的话题,十分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指着那架壕车,随口问道:“新东西?比这个怎么样?”
李承乾以不屑的眼神描了下跨越护城河、壕沟用的壕车,用得意中夹带部分鄙视的语气说道:“这个没有可比性的,壕车只是一种辅助进攻的工具,那个可是真正进攻用的武器。如果研究成功了,其威力远胜床弩和投石机,壕车……,玩具而已。”
“啪”,一个大巴掌拍在李承乾的后脑上,老李阴着脸:“再敢用这语气跟老子说话,当心朕打折你的腿。走吧,去看看你说的东西去,朕很想知道有什么东西能比床弩和投石车威力还大。”
“呃……”虽然被揍了,不过李承乾知道,这段事情应该是就这样揭过了,以后老头子应该不会再提起,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算是好事。
想到这里有些郁闷的李承乾心情又好了起来,给柳敏打了个眼色,示意他带路,然后就屁颠屁颠的跟在老头子身后装犊子。
兜了好几个圈子之后,李二、李承乾一行被老柳带到一个十分隐蔽的小院子里面,进去之后就看到有七八个人,正围着一个铸铁制成的管子在争论着什么。
“陛下到……”李二身后的方老太监见那些匠人争论的太过投入,忽略了皇帝陛下,忍不住吼了一嗓子。
“行了行了,朕这次出来只是到处走走,不要弄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李二对方老太监摆摆手,然后才对那些给他见礼的匠人问道:“你们这是在争论什么?这根管子又是什么东西?”
“回陛下,这管子叫炮管。”一个年龄在五十左右的匠人忐忑的说着,看样子他应该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不过可能是因为社会地位之类的原因吧,当着李二的面,老匠人有些哆嗦,说起话来有些凌乱,半天也没有给老李解释明白。
最后还是李承乾说道:“父皇,您可以把这个东西当成超大号的手铳,就是这样。”
“超大号的手铳……”李二想了想,低头从李承乾腰里把他的手铳拿出来,打量了半天也没有发现那铸铁管子和手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父皇,这两件东西的原理是一样的,它们所差的只是外观,不过因为这个‘炮’主要用在攻城方面,需要用的火药有些多,所以管子才会造的这么大。”李承乾看出老头子的迷惑,继续解释着。
“那他们在争论什么?”李二问道。
“材料不过关,因为火药量的增加,所以爆发力就会特别大,这就需要外面这根铁管既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刚度。可是就目前来说,我们的钢材质量只有硬度达标,也就是说现在的这根管子放在这里就算是千年它也不会变型,但是在火药爆炸的瞬间却没有足够的延展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炮管被炸裂。”
李承乾说的这些有很多都是在后世才会出现的一些材料学上的专业术语,听在李二的耳中就如同鸭子听雷一般,根本听不明白。
不过好在李二有一种很好的品质,那就是不耻下问,所以李承乾又不得不把什么是强度,什么是刚度、硬度,给老头子解释了一下。
硬度好就,就是固体材料按永久变形的能力,比如铁可以弯曲变形,但是玻璃就不可以,所以说玻璃的硬度比铁要高。
而刚度则是指固体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还是用铁和玻璃来作比较的话,铁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变形,但是玻璃就不行,只要稍微变型那么就会彻底的碎裂。
强度指的就是固体材料抗破坏的能力,就像说铁可以用锤子砸,纵然会变形,但是却不断碎裂,但是玻璃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说玻璃的强度不如铁。
李承乾学的是化学专业,对于材料学的理解也并不多,用常规语言解释起来有些费力气,不过好在老头子理解能力不错,大致上听懂了一些。
反正他也不会亲自去设计什么东西,所以简单的了解已经足够他搞清楚现在的状况。
但是从李承乾的介绍当中,李二也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总结一下的话应该就是这个叫做‘炮’的东西似乎威力极大,而且是大到超过常人理解范围那种。
“父皇,正好今天您来了,也知道研究这东西面对的困难,所以您能不能……”李承乾做了一个搓手指的动作。
李二知道,这是要钱,以前李承乾也对他比过同样的手势,不过老李也不是傻子,他才不会为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东西掏钱付帐。
像李承乾这种时不时就鼓捣一些奇怪东西的家伙,如果问清楚东西的具体用法和用作,天知道最后他会弄出个什么东西来。
李承乾等了一会儿,见老头子一直沉默不语,忍不住有些着急:“父皇,就一万贯,只要一万贯就可以,而且一万贯现在能干什么?啥也干不了对吧?可以投资到这里可就不一样了,只要东西研究出来,到时候您手里就会有一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兵利器。”
“放屁,那是一万贯,不是一贯,难道在你眼里一万贯真的就啥也干不了?”对于李承乾的唠叨,李二终于是有了一丝反应,过不这反应似乎有点激烈。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705章 概念上的误差(上)
李承乾往后退了两步,离开老头子一段距离之后才稍稍放心一点:“父皇,这一万贯您还真是啥也干不了。您想想,打突厥一万贯够么?打吐蕃一万贯够么?就算是赈个灾啥的,一万贯也不够吧?”
“可是您把一万贯放到将作监来,给您的回报那可绝对不止一万贯这么点钱,有了这‘炮’攻城拔寨如摧枯拉朽,有了这‘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大唐再也不需要用将士的生命去面对敌人的刀箭,这天下所有的敌人都将在大唐面的臣服……”
“停停停,你小子少拿你那一套来唬老子。”李二没有一丝犹豫的打断了李承乾的yy。
在他看来李承乾现在这种状态就像是一个想要给人洗脑的神棍,这牛逼吹的,还说什么攻城拔寨如摧枯拉朽,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不是鲁班门前耍手艺么。
真的老子是个战场白丁啥也不懂?战阵之上兵凶战危,想要活下来全都靠命,其他都是扯淡。
这个叫做‘炮’的东西,别说攻城拔寨如摧枯拉朽,就算是能达到投石机一半的份上,都算这东西是一件成功的武器。
“父皇,一万贯对您来说不算什么啊?要不……儿臣拿东西跟您换?”李承乾现在是真没钱往将作监里面投了,只能死皮赖脸的跟老头子磨。
古往今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和武器搭上边的,就没有一个是不花钱的,而且炮这东西需要大量的金属来炼制。
金属这东西可不是说句话就可以从天上下掉,它必须有人从山里给挖出来,然后粗炼之后运往长安,再由官府统一给钱。而如果不给钱的话……,鬼才会把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弄出来的金属矿卖给你呢。
而且现在李承乾需要的是铁矿和铜矿,这两样东西在大唐都是控制的十分严格的东西,经历过一次发配的小李同志可不想让老头子再误会什么。
手里有兵,有钱,如果再搞些铜矿、铁矿来炼铜、炼铁,估计离掉脑袋就不远了吧!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李承乾才会想着从老头子里扣些钱出来,反正前段时间刚刚从山东运了四十五万银的倭国白银回来,拿出一万两对于老头子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原本是有五十万两的,可以是这里面五万两的回扣被李承乾送给老于三万用来造船,余下的两万总要留着防备以后的不时之需,不能一次性花光。
结果,老头子并不上当,几乎在李承乾话音刚落便说道:“少来这套,你的还不就是朕的,让朕拿钱换自己的东西,你这一次的小聪明耍的可不怎么样?”
“父皇,就一万贯!”李承乾伸出一根手指,比了比之后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儿臣手里有件好宝贝,要不儿臣放您那里抵押?不过这价钱要高一点。”
“哦?什么宝贝?说来听听,如果合适的话,给你两万也成。”李二知道儿子手里有好东西,而且李承乾这小子平常一般的东西基本不会被他放在眼中,只要他说是宝贝的东西,基本上不是孤本就是残章,都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李承乾也不是那么好骗的,知道东西只要到了老头子手里自己根本就拿不回来,所以伸出一个巴掌:“五万,这东西现在可不好找,您给五万贯,这东西就是您的了。”
“那你留着吧,朕不要了。”李二嘴角挂上一丝笑容,摇摇头说道。
“别别,父皇,四万,四万成么?”眼见生意要黄,李承乾收回一根手指。
把李承乾的手指按回去一根,李二志得意满的说道:“三万,看你那可怜样,朕就吃点亏,否则你母后又要说朕占小孩子便宜。”
于是乎,李承乾刚刚到手的《洛神赋图》第三卷被老李以三万贯的价格买走,从此再也与他无缘。
而且这也是李承乾机灵,最后关头想到了《洛神赋图》,否则他开始的时候是打算拿《兰停集序》来抵押的,那东西如果三万贯给卖了,似乎不管怎么说都有些吃亏。
但是尽管《洛神赋图》只卖了三万贯,可是老李却依旧加了一条,五天之后,要在城外校军场观看这‘炮’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
李承乾既然把这东西说的天上没有,地上无双的,那么其威力一定非比寻常,就是半成品,距离上不能满足要求,那么最多就是看一下半成品的威力好了。
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家伙,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能力还是有的。
就像一个刀客,不用看刀被打造出来是什么样的,只要看一下造刀的材料,就知道将来打造出的刀是不是合手,锋利程度会怎么样,是不是适合于争斗一样。
这种事情对李承乾来说自然是无可无不可,反正‘炮’管是现成的,装上火药就能打,只不过因为材料不过关,所以装的火药不会大多,所以距离上达不到他理想中的要求。
“承乾,你确定那‘炮’真的像你说的一样?可不要到时候丢了朕的面子,你要知道,五天之后朕可是要邀请军中老将一起去看的。”甘露殿中,李二看着铺在桌上的《洛神图赋》,第三次对李承乾问道。
“父皇放心,没问题的,只是那‘炮’距离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没有好材料之前,只能打到很近的距离。”李承乾给老头子提前打了一针预防针,他也怕老头子到时候说他不说实话,欺君什么的。
“你的三万贯打算怎么花?别告诉朕你都要拿去买铁矿,那东西虽然你不敢自己去挖,但从你舅舅那里调一些用的话,十万斤之内无忌绝不可以告到朕这里来。”李二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大事上还是比较靠谱的,在听到他的答复之后,便不再继续追问,转而把话题扯到了钱的问题上。
“这些钱儿臣打算拿出一半在全国悬赏,只要能想出好办法,或者拿出更好的钢材配方,最高奖励五千贯,最低奖励一千贯!儿臣相信,众赏之下必有勇夫!”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706章 概念上的误差(中)
李二用十分怪异的眼神看了一眼儿子,琢磨着是不是以后让自己这儿子少看点书,对于李承乾这种总是喜欢用钱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李二简直就是深恶痛绝。
大唐没有那么多钱啊,国库里的钱看着多,实际真要用的话并没有多少,虽然李承乾经常会搞到一些‘活钱’,但是那些钱都是横财,并不长久,应急可以却不能真的算到日常花销里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