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不过小段的作战计划的确有问题,完全就是硬打硬冲,倒是满符合李道宗最开始的想法,不过和超限战相比,则完全是让自己超限,根本没有让敌人超限的意思。
“我看这个计划也有问题,用六万人去冲四十万人的防线,就算是打下来了又能如何?根本没有余力来继续进攻,这次东征打完这一仗怕是只能结束了。”
程处默同样不支持小段的想法,将他的作战计划草草看了一遍就丢在了一边。
“那你们说要怎么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押着高句丽的老百姓去冲阵吧?”小段被几个死党一顿数落,有些抱怨的说道。
结果李思文却理直气壮的接过话头:“为什么不能,反正又不是我们的人,就让他们去冲,看看高句丽的那个新国王到底下不下得去手。”
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李绩那老头子的儿子,怎么可能是一个良善之辈,押着敌国百姓冲阵与李小二的道德观并冲突。
段瓒却被李思文的理论吓到了,目瞪口呆的反问道:“啥?真的让他们去冲阵?”
“俺认为没啥不可以的,再过一个月新罗和百济就完成战争的准备了,到时候我们需要面对的可是数倍的敌人。”这次说话的是程处亮,作为一个不管是排行还是性格都是二的纨绔,二老程的无耻一点也不比他老子差。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49章 高句丽的末日 (二)
李道宗觉得自己已经落伍了,现在这帮小年青一个赛一个的狠,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这几十年的仗似乎都白打了。
超限战理论是被皇帝陛下以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而就在李道宗还没有领会其中深意的时候,一群小年青已经开始把超限战玩出了花样。
投毒、刺杀、煽动闹事各种计划层出不穷。
现在竟然又在策划着以高句丽百姓为先头部队,突袭高句丽都城的计划。可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在李道宗看来的确很完美,如果不考虑高句丽人感受的话。
近两万的高句丽难民中间混进一千‘獠牙’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五千骑兵追在难民的后面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所差的就是高句丽会不会打开城门放这些高句丽难民进城。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如果高句丽新王真的打开城门放那些难民进城的话,大唐骑兵必须在难民没有全部进去的时候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就会有大量高句丽难民死在战争之中。
屠城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个将领都能干得出来的,就大唐目前来说,除了候君集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没有任何人会下这样的命令。
可是……可是眼前这帮小家伙竟然面不改色的定下了这个计划,岂不知这份计划只要被执行,平民的最低伤亡人数也在两万往上,一个不小心甚至会达到五万以上。
所以李道宗怂了,有些不忍心下这道命令,所以他将权利下放了,让一群小年青自己去商量。
“大总管,末将等人已将计划制定完成,您有什么指示么?”就在李道宗一个人默默的走神时,李思文拿着重新修订好的作战计划走了过来。
“没有,你们看着办吧,六率的战斗方式你们比老夫熟悉。”李道宗的声音里满是疲惫,像是一夜间老了十来岁一般。
“大总管,您没事儿吧?要不要叫医生来看看?”李思文明显查觉到了李道宗的不对头,上前询问道。
“本将没事,你们去准备吧,记得,少伤人命。”李道宗拒绝了李小二的好意,带着一份伤感与落寞离开了大帐。
这就是新旧交替,江湖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少壮的鹰派已经长成,在李承乾的影响下,他们的眼中只有大唐,为了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什么名声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抛弃。
历史只会由胜利者书写,弱者只能匍匐在强者脚下乞求活命,在这样的理念下,不要指望能培养出什么善类。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李承乾这个上梁本身就是一个狂热份子,能跟着他混的家伙是什么样的人可想而知。
所以李道宗才会觉得累,会觉得与现在的小年青格格不入,但真的追究起来他李道宗又何尝不是从小青年过来的。
当年的父辈或许也同样为他们的崛起感概过,只不过那时的他们还在忙着打仗,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而已。
“这老头子怎么了?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李思文等一群小年青等到李道宗走的没有影子之后,小声的嘀咕道。
“谁知道呢,不过老家伙不管这事,我们正好发挥一下,对了,要不要叫上窟哥一起?那老小子现在好像也没啥事儿干,不如让他的骑兵当先锋?”李思文鬼头鬼脑的满肚子心眼儿,很快就将主意打到了契丹人身上。
“我觉得可以,城里还有不少高句丽人,这一仗可有得打了,让他当先锋也没啥。”段瓒对李思文的建议表示支持,他也知道这一仗不是那么好打,能让外族当替死鬼总比死自己人要好。
“成,那就派人去找他,不过我们可不能就这么直接跟他说,我们要这样,这样,再这样。”李思文几乎不假思索的想到了一个主意,拉过几个死党就小声嘀咕起来。
毕竟能在战场上活下来,谁都不是傻子,如果他们就这样直接把命令交到窟哥手里,很可能会引起反作用,弄不好窟哥会拒绝出战,到时候在李道宗不出面的情况下,这一次的进攻很可能会失败。
这就样,一群年轻的纨绔连激带骗的把窟哥忽悠的答应了他们的计划,充当这次进攻的尖兵。同时纨绔们也准备了大量的装备,优先补充给‘獠牙’中队,然后便是六率。
被信号弹、铁菠萝、强弩武装起来的‘獠牙’中队优先出发,伪装成难民在唐军的驱赶下与另外一大波的难民混到了一起。而窟哥的契丹骑兵则是在一个幽暗的夜晚离开了大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六率的其他人则是继续维持着原本的状态,火头军依旧做着六万人的伙食,好在大唐这个时代人总是会饿,就算是多弄些饭食也不怕吃不光。
不过即便是这样,六率也在暗中开始打点行装,重装备全部装车,火药等物资再是先期出发,向着高句丽的伪长安城靠了过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计划中的要求执行着。
三天之后,奔走的难民出现在了高句丽伪长安的城外,看着高高耸立的城墙,‘獠牙’中队的家伙们暗中撇了撇嘴,暗道一声比大唐长安差的远了。
“军爷,军爷行行好,放我们进去吧,唐军抢光了我们的粮食,烧了我们的房子,我们已经无家可归了啊!”城头下面,难民派出的代表一把鼻涕就把泪的哭诉着,乞求守门的将官能够放他们进城。
“不行,皇上有令,任何人不得进城,你们去边境吧,在那里会有人接应你们。”守城的将官被下面庞大的人群吓到了,那可是近两万人,借他十八个胆子他也不敢一下子放进城去。
因为这两万人里面就算没有奸细,单单是人数也足以为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他的话刚刚说完,城头下面就响起了一片嘈杂之声,一个声音叫唤道:“你们就是不想救我们,就是想看着我们被唐军杀死,我们已经没有粮了,怎么可能走到边境,现在外面到处都是唐军的骑兵,你又让我们怎么走出去!”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50章 高句丽的末日 (三)
守将当然知道城外这些人走不出去,甚至可能连五十里都走不去出就会命丧黄泉。
这并不是没有理论根据,因为他们曾经派出近千的探子伪装成难民与新罗与百济联络,可是最后能够回来的人不足十个。
而且回来的这些人几乎个个带伤、神色凄惶,说起这一路的经历,便直言五十里外有唐军封锁,想要去过……难如登天。
这即便是这样又能如何呢?明知道这些人会死去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城市是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无限制的收容难民。
就目前来说,他身后的这座城池早就已经人满为患,原本可以容纳二十万人的城市,现在足足有近百万人在里面生活。
而且除了皇城和以前的富人区,几乎所有地方都成了难民的天下,整个城市里面到处都可以闻到难闻的臭气,污秽之物遍布全城。
但是好在现在天气正在渐渐转凉,否则再继续这样下去,只怕不用等唐军来攻,一场瘟疫就能夺走全城人的性命。
面对沉默的将军,城下的高句丽百性却有一种看到希望的感觉,鼓噪的再加起劲,似乎只要让他们进城,就一定能够活下来,而且会活的很好一样。
“在下面等着,本将替你们回报陛下,若是陛下不准……本将也没有办法,听明白了没有?”终于,守将还是受不了内心的谴责,决定把这些难民的生死交给那个刚刚被扶上台的傀儡皇帝——高藏!
半个时辰之后,挤出一头汗的守将费尽力气来到了皇城,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了宫门处的同僚,这才在近一个时辰之后见到了高句丽新王——宝藏王高藏。
“说吧,又是什么是?是不是又有难民过来了?朕不是跟你们说过,城里再也容不下人了么?”高藏坐在大殿宝座之上,年轻的脸阴沉的可怕,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冷的像冰一样。
“陛下,可怜一下他们吧,那些人毕竟也是我高句丽的子民,难道您就忍心看着他们被唐军抓走、屠杀么?”城门守将尽管心中不情愿,但碍于森严的等级制度,最终还是叫出了一声陛下。
这高藏是以前荣留王高建武的侄子,老高死了之后,被渊盖苏文扶植上位,成了一个傀儡般的摆设,所以高句丽的老臣子们没有几个能看得上他。
“不行,他们可怜,难道朕就不可怜了?你出去看看,看看城里还有多少吃的,没有吃的他们就是进来最后也一样是死。”
高藏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很清楚自己并不受待见,所以当了这个皇帝之后索性与手下这些大臣坦诚相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什么决定往往都会告诉他们原因。
左右这个皇帝也当不长,不如和臣子们交个底,让他们体量自己一下,让自己好好的度过生命中最后这段时间好了。
城门守将也知道城中吃食不够,但是这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粮不是他发,他现在前心的是外面那两万难民。
天知道那些人会不会因为被逼上绝路闹腾起来,若真是闹起来了,难道自己这个守将还真的能把屠刀对准自己的同胞?这个屠夫的罪名他才不想担呢。
就这样,这对君臣就这样杠上了,而且很快又有其他臣子参与进来,偌大的朝堂很快变成了菜市场一样的地方。
“都闭嘴,想干什么?当这里是什么地方?”终于,一声暴喝声响起,众人瞩目中渊盖苏文站了出来。
“大莫离支,您有什么见解,还请说来听听。”新皇高藏本身就是渊盖苏文扶植起来的,见他说话立刻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
不过话说渊盖苏文这老小子也真是命大,上一次会战之中竟然没死,在付出儿子的一条小命之后老家伙侥幸逃了回来,不过他的大儿子渊男生却在战场上被伍登一枪给捅死了。
正是因为这样,这老货才会执着的与大唐对抗着,哪怕是在高句丽仅剩下最后一座都城也依旧不肯投降,非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放他们进来,让他们交出身上所有东西。”渊盖苏文语气中带着一股阴森:“从今天开始,派人将外面那些难民编组,组织他们训练,必要的时候让他们上城墙参与守城。”
“这,大莫离支,城里实在是装不下这些人了,而且,而且粮食也不够吃。”高藏见渊盖苏文竟然没有支持自己的意见,不由愕然。
在高藏看来,不让难民进城才是最好的选择,城里的难民越多对于管理越不利,万一有什么叛乱之类的事情发生,很可能让当初的一切准备付诸东流。
若真的那样还真就不如早早投降,至少投降了能少死一些个人。
“粮食不够吃?真的不够吃么?在场的哪家没有囤积粮食,站出来,站到某前面来,让某看看。”渊盖苏文的语气依旧阴森,目光中满是杀机。
为了最后这一战,为了给儿子报仇,渊盖苏文也是拼了。
朝堂上这帮家伙既然能活到现在,在高句丽只剩都城的情况下,全都是贪生怕死之辈,那些一心为国的早就已经战死沙场。既然这样,那么压榨一下这帮家伙自然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
不想献出生命,那就献出财富,这就是渊盖苏文目前的观点。
但是很明显,渊盖苏文这样的说法惹起了众怒,几乎就在他话音刚落的同时,数十人已经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家伙梗着脖子,大声说道:“大莫离支,说话要有证据,你……”
结果渊盖苏文根本不想听他说什么,摆手打断他的发言:“你不用说了。来人,将陈大人拉出去,押在殿外。派人抄其全族,若其家中存粮超过十石,诛其九族。”
什么?!站出来的众人全都愣了,存粮超过十石诛九族?这特么还有活路么?能在朝堂上站住脚的哪一家不是大族?哪家存粮会低于万石?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51章 高句丽的末日 (四)
“大莫离支,你难道想要将我们所有人都杀了?你就不想想,没有我们谁来支持你,谁来帮你守城?”看着刚刚姓陈的家伙挣扎着被拉下去,其余众人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没了你们或许守住长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你们这些高句丽的蛀虫,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贪腐、苛政……。你们个个吃的满面红光的时候可曾想过外面那些子民还在忍饥挨饿?你们可曾想过你们吃的东西都是他们生产出来的!”
渊盖苏文虽然刚愎自用了些,但是不可否认这话的确说到了点子上,让一群本来心怀不满的家伙全都闭上了嘴。
虽然他们并不认同渊盖苏文的观点,虽然他们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受那些贱民的奉养,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谁也不敢说出来。
渊盖苏文看着下面的一群人,忽然没了和他们讲道理的兴致,意兴阑珊的摆摆手:“回去拿出你们的存粮,日落之前将一百万石粮食放在宫门外面,如果做不到你们就等着抄家灭族吧!”
一百万石?!按正常来看这个数值并不少,但若是几十家凑一凑还是能凑出来的。可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粮食吃光了怎么了?难道再拿出一百万石?
看着渊盖苏文离开的背影,所有人捏紧了拳头,若不是因为他手中有兵权,真的想……。
但是不管怎么说,渊盖苏文的决定还是被执行下去了,一群高句丽大臣们各自回家筹集粮食,而城门守将则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遵照命令开城放人。
而此时的城外,‘獠牙’三中队的一群人却在焦急的等待着。
伍登带着手下的几个小队长围成一圈,一边打量着城头上的情况,一边商量着等下万一不让进城要怎么办。
“中队长,我觉得吧,不如我们直接登城要好些,只要把绳子从城头上挂下来,这帮快要饿死的家伙一定会不要命的往上爬。”一个瘦瘦小小的家伙嘴里叼着一根草棍,乜着城头上的守军,嘴里嘟囔着。
“说的简单,不说你能不能爬上去,就算是爬上去了,你觉得城头那些高句丽人会放过下面这些人?你觉得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难民能有攻城的能力?”
“而且就算是有,你觉得这些饿的连走路的晃的家伙们能爬上城头?别做梦了!”另一个家伙应该是和瘦子是同乡,听了瘦子的话之后用同样的口音讽刺的说道。
“都别吵,老老实实的等着,这么长时间的训练还没把你们的耐性训练出来?要不要回去加练?”伍登在这个时候接过话头,狠狠瞪了两个准备斗嘴的家伙一眼。
这两个混蛋是同乡,又是亲戚,别看经常会在一起斗嘴,但两人之间却是过命的交情。
“中队长,我们也不想斗嘴,可总得想点办法吧,咱们这一千来人若是空手而归那可是丢了大人了。”瘦子被瞪的缩了下脖子,不过很快又恢复了精神,扯着伍登继续唠叨。
“滚一边去,再多说一个字,回去加一次武装越野,沈老四,你给他数着。”
沈老四就是瘦子的那个同乡,能坑一下队友的事情自然不会放过,闻言立刻扳着手指数了起来,片刻之后说道:“中队长,刚刚丫说了三十九个字。”
“你大爷的,中队长刚刚说的是‘再多说一个字’,不是刚刚说了多少字。”瘦子当时就不干了,小眼睛一瞪反驳道。
结果刚刚说完,就看到数个平时的好兄弟,低下头扳起手指,随后众人抬起头,给他比了一个二十七的手势。
该死的,上当了!
瘦子欲哭无泪的看着伍登,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在嘴巴快要张开的瞬间又再次闭上,转头狠狠瞪着其他几个小队的小队长,对他们比了一个中指。
不过伍登却没有心思关心自己这几个手下,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城门上面。
毕竟这次进攻等于是决战,若是他们不能混进城,或者不能打开城门,那么所有的准备都将成为镜花水月。
所以他要想办法,防止城头守将万一不开门的情况,到底是打还是煽动闹事?
可是眼下的情况让他有些无计可施,毕竟他手头只有一千人,想要靠这一千人在城门紧闭的情况下将其打开,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么除了正常的办法之外,还能怎么办?
想着想着,伍登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取巧的办法。
“你们几个别闹腾了,咱有办法了。”
“中队长,什么办法?”
听到伍登说有办法,几个小队长立刻来了精神,放弃了彼此间的斗嘴,将目光集中到了伍登的身上。
“把黄色信号弹拿出来几个,快一点。”伍登四下扫了眼,故意装出神秘的样子。
“干啥?”几小队长迷惑的看着伍登,手下却不慢,片刻之后已经有三颗信号弹被掏了出来。
“你们看看这东西像什么?”伍登指着几颗信号弹问道。
为了区分信号弹的颜色与用途,大唐所有的信号弹外壳的颜色都是不同的,黄色信号弹就用金黄色的包装当外壳,蓝色的自然就用蓝色的外壳,至于红色的当然用的是红色的外壳。
“像什么?”再加迷惑,彼此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信号弹就是信号弹,怎么可能存在像什么的情况。
“你们看这东西像不像金子?”伍登对于几个手下的领悟力也是无语了,在几个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说出了答案。
“金子?中队长,您是想发财想疯了吧?这东西怎么可能像是金子。”刚刚瘦瘦的家伙将手里的东西掂了掂,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小心点,把东西先收起来。”伍登扭头警惕的看了城头一眼,迅速抢过瘦子手中的信号弹揣进怀里。
“啊?!”瘦瘦的家伙彻底懵了,如果不是刚刚亲手摇出那颗信号弹,伍登的行为几乎让他真的认为那是一根大金条。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152章 高句丽的末日 (五)
长年待在一起训练的默契在这个时候终于体现出来了,就在伍登揣起‘大金条’的瞬间,一个小队长猛的跳起来:“大哥,那金子是我的,你不能全拿走。”
“放屁,那是属于我们全村的。”伍登也从地上跳起来,三、两步退到一边。
原本一片寂静的城头下被几人这么一搅和彻底乱了,无数人将目光投向伍登他们几人,甚至还有向个比较壮实的挤开人群向他们靠了过去。
伍登他们明显发现了气氛的变化,全都闭上的嘴,聚到一起紧张的看着周围。
而城头下面的变化明显惊动了城上的那些守军,虽然伪长安一直在大唐兵锋的威胁之下,可是这并不能阻止‘发财’这两个字的诱惑。
“把金子交出来。”几个壮硕的汉子终于挤到了伍登一群人的面前,蒲扇大的巴掌伸到了伍登跟前。
“凭,凭什么,那些金子是我们村子里老一辈传下来的。”伍登紧了紧衣襟,有些紧张的问道。
“少特么废话,把金子交出来今天就放你们走,否则就让护城河里添几个冤魂。”壮汉脸上闪过一丝狞笑,再次将手向前伸了伸。
“不可能,金子是我们的,想要金子除非老子死了。”伍登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大声的叫嚷起来,似乎想要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而就在这个时候,刚刚围在一起的几个小队长已经有人趁着众人目光都集中的伍登身上的时候,闪身躲进了人群之中。
看到这里相信诸位已经可以猜到伍登的计划到底是什么了吧?
没错,就是用金子来吸引城头守军的注意力,勾起他们的贪财之心,借机让他们打开城门,这样一来‘獠牙’中队就可以借着开城的机会硬冲进去。
果然,伍登的计划成功了,混乱人群引起了城头守军的注意,左一句右一句金子更是勾得他们心痒难耐。
“嘭”的一声弓弦响动,正在吵闹不休的人群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插在地上,兀自颤动不休的羽箭。
“下面的人听着,速速退开,不得闹事!”一个副将模样的人在城头上露出半个身子,半真半假的吼道。
伍登听了城头之上那人的话之后,似乎正好合了他的思意,当场就在退走。奈何他对面的汉子却不给他机会,一把将他扯住:“大人,他是贼偷,是他偷了我们的金子,现在又不承认,大人万万不能放他走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