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另外就是我大唐现在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关头,很需要公输家这样有大量人才的家族站出来为国出力。”
“难道你就不想在大唐的第一列火车上刻下公输大师的名子?你就不想在大唐第一辆汽车上留下公输家的名号?”
李承乾忽悠起人来那绝对是在大唐数一数二的,或者说他自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为什么?就因为他的无耻,不管是能说的不能说的,该说的不该说的,丫都敢一口气的往外说,而且这货吹起牛逼嘴上连个把门的都没有,那‘卫星’放起来,能把大唐都给铺满喽。
“啥,啥是‘汽车’?”不过小李同志吹牛也总有吹破的时候,刚刚一时吹的嗨了,言语中出了漏洞。
“什么汽车?我说过么?”
“说过,我也听到了。”
“你们一定是听错了,老子根本啥都没说过。”
李承乾矢口否认自己说过‘汽车’一事,以现在大唐的科技条件来说,汽车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连蒸汽机的正常运作都不能保证的大唐,想要搞汽车那还真不是一般的扯淡。
所以李承乾绝不会承认自己说过‘汽车’这个词,好在他有太子的身份当掩护,死不承认的情况下,小唐和小公输也都拿他没什么办法,最后只能当他没有说过。
不过公输仑在李承乾的‘开导’下却并不怎么害怕了,琢磨着只要没有人出卖他,没有人提到他现在正在干的事情,估计就算是家里祖父被请来长安,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带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小公输踏上了李承乾的贼船,若干年后每每想及贞观九年九月的这一天,小公输总是会痛心疾首的发出一声长叹:悔不当初啊!
但是眼下,就在眼下这个时间,小公输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走在一条不归路上,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被封爵所填充,满脑子都在幻想着‘小爵爷’这个称呼。
大家都是年轻人,虽然说公输家在外面名气不小,但是说来总是工匠世家,在那些文人世家跟前多少有些抬不起头来。现在李承乾给了保证,封爵几乎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位公输家的嫡传大少爷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怎么样,跟着本宫不吃亏吧?”李承乾瞥见公输仑眼中的那一抹喜色,隐约猜到了他心中所想,再一次主动攀谈起来。
“嗯。谢殿下恩典!”公输仑到底也是大家族出来的人,虽然心中激动,但该有的礼数却不曾少。
“好好干吧,这火车到底能不能成,能不能跑起来,最后还是要靠你们。”李承乾笑着拍拍公输仑的肩膀,鼓励着说道。
吹牛逼的事情要适可而止,他堂堂帝国太子又不是小丑,总不能给部属留下一个逗逼的印象。
“殿下放心,臣就是不睡觉,不吃饭也要把这台火车的动力系统搞出来,若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臣……”被李承乾寄予重望的公输仑激动的热血澎湃,拍着胸口保证着,就差没有指天发誓了。
“如此便好。”李承乾等着公输仑表现到差不多的时候打断了他,环顾四周之后说道:“你们要抓紧时间清出一片场地来,将作监那边已经把铁轨弄出来了,估计这段时间就会运过来。”
“铁轨制出来了?”唐善识找到了插话的机会,接口问道:“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车子一上去就给压扁了吧?”
李承乾笑着说道:“应该不会了,这一次好像是经过试验之后才确定的,五万斤的压力机下没有任何变形。”
“经过试验就好,若是再出现变形的情况,老子非砸了将作监的招牌不可。”唐善识与那些匠人们混的久了,也学会了出口成脏,不知道若是被他老子听到了,会不会拿板子抽他。
“行了,你们在这里慢慢搞吧,记得不要再用链条了,那东西就是在浪费时间。”李承乾见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最后嘱咐了一句便带着刚刚回来的杨雨馨和夜魅、小白等人离开了研究署。
他需要回宫好好琢磨琢磨,给公输家封爵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到底要怎么和老头子说必须要好好考虑清楚。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02章 荣誉爵位
事情并没有超出李承乾的预料,琢磨了一个晚上,当他第二天同老头子提起封爵时,果然被老头子怼了回来。
“李高明,你脑子里面装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怎么就那么非主流呢!大众一点不行么!”老头子应该是被气懵了,竟然会说出‘非主流’这个词。
给工匠封爵,这种事情也只有李承乾能够想得出来。
就像让女子外出务工,让官员一体纳税一样,这一次他的要求同样是违背大众观点的。
毕竟现在大唐讲的是士农工商,封爵这种事情连‘士’都不那么容易获取,作为‘工’的代表,公输家又如何能够封爵?
“父皇,儿臣与您考虑的不一样,现在我大唐正需要公输家这样的人来出力,那些只知道诗曰子云的家伙能干什么?发展经济还不是要靠那些工匠和商人?给他们一点小小的甜头,让他们多出些力不好么。”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承乾这个当儿子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他看来左右不过就是一个子爵、男爵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弄的那么清楚,只要有人肯为大唐出力,区区一个爵位又算得了什么。
但换到老李这边却不是这样考虑问题的,鉴于开国之初老爷子(也就是老李渊)封赏了无数的官爵,时下的老李正在拼了命的将那些爵位往回收,怎么可能充许李承乾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父皇,其实这种空筒子的爵位真的没啥,你说是不是?只是一份荣誉而以,大不了咱可以弄几个小牌牌发给他们,待遇什么的一切从简,或者说没有也可以。反正那些人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声,有没有相应的待遇都是无所谓的。”李承乾见老头子一直不说话,只能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其他人的感受?一个子爵的名头朕的确不稀罕,不过那些勋贵怎么办?那些在外面打仗的将士们怎么办?难道他们就没有贡献了?”
老头子被李承乾嘟囔的有些急了,拍着桌子吼道:“你只管行事方便,卖官卖爵习以为常,你就不考虑考虑朕,你知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世家、士族在盯着封爵的事!”
老头子这话说的有些重了,买官卖爵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忌,李承乾就算是太子也话,隐隐猜到他应该是心动了,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老头子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随后说道:“这件事情朕需要与克明他们好好商量一下,你先回去吧!”
“喏!”李承乾原本也没指望老头子今天立刻就能答应,现如今见他松口,喜滋滋的转身就走。
小李同志现在算是想明白了,真抓实干才是自身立足的根本,其他一些策政上的事情全都是扯淡,那些天天嘴里嚷嚷着利国利民的家伙才不会让一些对他不利的政策在大唐真正的施行。
所以关于土地置换方面的事情他根本提都没跟老头子提。
虽然这段时间民部正在统计各大家族想要置换的位置与面积,但是李承乾目前已经不打算再参与进去。
而且短时间内,李承乾同样也不打算再去老头子的书房了,这几天每天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这让小李同志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暗中决定如果老头子不来‘请’他,今后打死都不再过去。
就这样,小李同志的日子慢慢走上了正轨,每天上午有早朝就去上早朝,没有早朝就躲在自己的圈子里自成一统。
老头子这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每天都会有的早朝开始出现间断不过这与李承乾没啥太大关系,‘医改’的事情,‘教育改革’的事情,还有铁路的事情,每天忙的小李脚不沾地,就算是想管也是力不从心。
再说老李毕竟是老李,人家是老子,小李是儿子,他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解老头子的霉头。
就这样,数日时光一晃而过,终于到了老头子泰山封禅出行的日子,李承乾不出意外的再次被老头子留下来监国。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03章 老天真
老头子出行,自然有一番气派,忙忙碌碌折腾了近半个晚上算是作好了准备工作,李承乾作为当朝太子自然也不能闲着。
好不容易送老头子上路了,宫里这边又开始催他上朝。
没办法,那些留守的老头子或许拿李二没有办法,但是对付一个李承乾还是问题不大的,摆出当初秦王府老人儿的身份,小李同志若是敢不听便是忤逆,被抽了戒尺都是轻的。
所以李承乾在送完老头子之后,立刻又是紧赶慢赶的回了东宫,在以前老头子经常上朝的地方举行了一次小朝会。
“太子殿下,陛下公务繁忙,以致大量公务积压,殿下为我大唐太子理应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有所担当才是。”
回了小朝堂刚刚坐下,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小老头便站了出来,不会青红皂白,‘咔咔’就是一顿数落。
李承乾看着老头儿这个气啊,心道这老货不是被老头子派给李佑了么?怎么特么会出现在自己这里?
而且老头子那是公务繁忙么?那是为了陪小三好吧?公务积压又怎么了,那又不是老子的公务,老头子天天给你们这帮下属发工资,难道就是为了养着你们去逛青楼喝花酒的?有公务就特么不能顺手处理了?非要留着给老子处理?
要说这刚一上来就让李承乾生这么大气的老头子是谁啊,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相信诸位已经猜出来了,这老货就是那个历史上被李佑干掉的老师——权万纪。
这老家伙没啥别的优点,如果说有那就只有一个字——倔!
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反正只是他看不顺的,立刻就是一顿批,也不管听的人受不受得了,听不听得进去。
这不,忙活了半宿的李承乾本就累个半死,正打算回去睡一觉补补,如果换成别的朝臣,就算是真有事情也不会意这一天半天,糊弄糊弄也就过去,这早朝大概算是上过也就行了。
可是遇到这货就没办法了,倔脾气一上来,管你什么累不累,反正不把事儿办了你就别想休息。若是不听也行,若是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年轻敢踩着老夫这一身老骨头走过去,老夫就不管你。
李承乾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算是压下心中那份想要杀人的怒火,长叹一声说道:“权爱卿,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只要本宫能处理的决不会推诿。”
结果,李承乾明显的高估了老货的人品,权万纪这老家伙一开便把他吓了一跳:“太子殿下,为何土地置换的事情不让民间百姓参与?难道勋贵们家中土地还不够多?”
李承乾不得不佩服这老家伙的胆量,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直接,要知道,对于某些人来人,权老头儿刚刚的这一句话可是等于刨进别人家祖坟一样。
不过这老家伙虽然胆子大,性子倔,但仅凭这一句话给李承乾留下的印象就完全变成了天真,老天真。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承乾不得不拿出对待孩子的态度,咂咂嘴说道:“权爱卿说的的确有些道理,不过本宫同样有些问题,不知道权爱卿是否可以为本宫解惑?”
“殿下何事不明,只管言说!”权老头倔哄哄的杵在大殿中间,丝毫不顾一些平日里交好的同僚递来的眼神。
满大唐全都知道,土地置换是李承乾提出来的,现在明明这件事有利于大唐百姓,可为什么却只让勋贵与世家参与?这是朝中清流们万万不能理解的,找李承乾的麻烦也并不算超出想像的事情。
不过清流们万万没想到,权万纪会在大唐皇帝离开长安的当天就向李承乾发难,而且还是在小朝之上。
这等于是把大唐太子给逼到绝路上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怕是很难服众,这天下的悠悠众口怕是随时都可以怼死他。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觉得权老头应该是读书读傻了,完全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老天真。
“太子殿下还请明言!”权老头见李承乾的半晌没有说话,梗脖子开始催问。
“好,那本宫就说了。”李承乾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些只知道拍脑门子说话的清流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尊重事实,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权爱卿,本宫很想知道,按现在大唐的田亩制度,若是一比二置换土地,我大唐百姓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全部使用上?田亩制度的税率是不会变的,两倍的土地就要缴纳两倍的税费,那么如果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地都种上,这份税谁来缴?难道等到秋天逼死人命?”
“另外,就算是我大唐百姓勤劳,真的可以将全部的土地利用起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需要多少时间?三年还是五年?”
“我大唐军卒拿自己的命换来的土地,难道就这么不值钱?就这样供你们拖拖拉拉的慢慢开发?时间不等人,大唐想要实现一个大的飞跃,难道就靠着那种慢吞吞的发展进度?”
“勋贵与世家他们都是贵族,贵族就应该有贵族的责任与担当,你们不要以为这件事情是他们占了便宜。不要忘了,东北那片土地只是刚刚被大唐掌控,在那里还有大量的流寇,土匪。”
“现在就把大唐百姓迁过去,你们想让他们去送死么?你们拿什么来保证他们的安全?”
“不要天真了,成熟一点不好么?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认真的去考虑考虑,不要人云亦云。”
“本宫知道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们并不是孩子,你们是帝国的高层,你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不要因为你们一时的意气,让我大唐百姓来承担不应该他们承担的后果。”
李承乾并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唱高调,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仅仅是这样也把一群老家伙说的面红耳赤,个个臊眉耷眼的低下了头。
至于权老头,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整个人像是忘了身在何处。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04章 李佑的目的
一群清流的老家伙们被李承乾说的哑口无言,纷纷低头沉思,他们只是思路出了问题,多数时候喜欢钻牛角尖,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都是傻子,毕竟能混到朝堂之上,就算是傻也不会傻的太过厉害。
经过李承乾的一番说明,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认同了他的观点,世家和勋贵的确有能力在东北的乱局之中站稳脚跟。
一群老头子都是从乱世中过来的,每个人都知道乱世人命不如狗,若真是像李承乾所说的,东北那边情况如此恶劣的话,让百姓迁过去的确是害了他们。
“太子殿下,老臣……老臣有罪!”一直梗着脖子等李承乾解释的权老头终于低头了,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说道:“可是殿下,民间已经对此事颇有些怨言,这,这要如何解决?”
“这是你们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拿来问本宫。”李承乾的声音越来越大,得势不饶人的大唐太子终于暴发了。
“你们是朝庭的官员,你们的俸禄中有百姓的血汗钱,难道你们就不应该为他们做一点事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知!圣人之言你们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是不是从学堂一出来就都还给先生了?”
“你们既然读的是圣贤书,自然就应该秉承圣人遗志,将圣人有教无类的思想传递下去,百姓不懂的事情你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让他们明白,而不是跟着他们一起起哄,难道他们没读过书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么?你们也没读过书么?”
大发雷霆的李承乾将所有清流骂了个狗血淋头,总算是把这段时间老头子给他的压力全部发泄了出去。
不过他也知道,这帮老头子不能得罪的狠了,发泄过后看着一群满面通红的老家伙,长长舒了口气,意味深长的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大唐的栋梁,按说都是本宫的长辈,很多道理就算是本宫不说你们也都清楚。”
“其实本宫也和你们一样,也想希望我大唐百姓都富裕起来,也希望我大唐百姓不会在饥荒之年易子而食,但这需要我们整个大唐朝庭共同努,需要我们劲儿往一处使。”
“只有整个朝庭团结到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带动大唐的经济,带动大唐的民生。若是我们整天都在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总是觉得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是在某私利,总是恶意的揣测同僚,这后果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都应该清楚。”
权万纪、于志宁、杜正伦等一批大唐朝庭的清流,一批敢于冒死谏言的家伙们个个面红耳赤。
先是被李承乾的一顿数落,然后是一顿暴训,最后又温言软语的一顿怼,若说没啥想法那是扯淡。可是身为清流的他们又不能像程妖精那样无耻,就算是心中有再大的委屈,也只能忍下去。
李承乾说到这里也觉得差不多了,再说下去怕是会有老家伙想不开在大殿上撞了柱子,所以在一声轻咳之后,缓缓说道:“行了,今天的朝会就这样吧,有什么事情明天早上再说,诸位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正好这段时间大唐就要推行全国免费教育这条国策,你们都回去考虑考虑,有什么想法明天到早朝上说说,就这样吧,散朝!”
“送殿下!”老家伙们被狠训一顿之后,自然不会有什么心思继续处理所谓的‘朝政’,齐齐一声恭送之后各自散去。
“大哥,厉害啊!”李承乾出了大殿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李佑那小子,当然也听到了他的马屁。
这小子借口生病并没有跟着老头子去山东,正巧老头子也不是那么待见他,两相一将就,自然也就留在了长安,成了老头子的儿子中唯一与李承乾做伴的人。
“你小子不是生病了?当心让那些老家伙看到,在父皇那里参你一本。”李承乾伸手拨开李佑伸出来的大姆指,对着前殿歪了歪脑袋。
结果李佑这小子自嘲的笑笑,接口说道:“大哥,你真当父皇不知道我装病,不过是眼不见心不烦,不想带我罢了。”
“得,我懒得说你。”李承乾知道李佑说的是事实,但这种事情他不管怎都没办法将话题接下去,只能含糊的应付着。
发生在李佑身上的事情其实很尴尬,李承乾作为嫡长子不管怎么劝说都会有兴灾乐祸的意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话题岔过去。
“嘿嘿,那就不说呗。”李佑似乎并不怎么介意老头子对他的看法,打了个哈哈之后说道:“哥,我听说你的研究署那边正在修铁路什么的,怎么样,带我去看看呗!”
“什么你的我的,以后注意点。”李承乾瞪了李佑一眼随后说道:“你怎么就对铁路那东西上心了?平时你不都是不管这些事儿的么?”
李佑嘿嘿一笑:“注意啥,这里就你我兄弟两个,再说几十年后,这江山都是大哥你的。”
“滚犊子,再扯淡信不信我削你!”听到李佑越说越不像话,李承乾脸色也沉了下来。
“好好好,不说了行吧。”见李承乾有些要急眼的意思,李佑耸耸户:“哥,前段时间你说要修铁路,要征地是吧?”
“咋啦?你不是想要接这差事吧?”李承乾愣了一下。
“嗯,你看行不?”李佑挺了挺瘦小的胸脯,虽然看上去依旧像鸡崽子一样,但多少有了些气势。
李承乾看着认真的李佑,犹豫了一下说道:“按说你来接这个差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得跟我保证,对那些百姓不能用手断,该怎么办怎么办,不得违了律法。”
“那是自然,再怎么说咱也是皇子,违法的事情咱是不会干的。”李佑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那行,这事儿我答应了,过段时间我给你安排个人过去,让他告诉你路线是什么,你负责把这一路上的事情处理妥当。”李承乾痛快的一点头,算是答应了李佑的要求,将修路征地的差事正式交给了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205章 微服私访(上)?
李承乾带着李佑一边走一边聊,定下征地的事情之后,两人也走出了皇城,在外乘上马车,一路闲谈向研究署赶去。
距离上次李承乾从研究署回来已经过去数日,他也很想知道监作监新搞出来的钢材质量如何,到底合不合用,正好李佑提出要去看看,索性也就一道跟着去走走。
车行辗转,一路无话。等到了研究署附近的时候,李承乾等就发现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原有的院墙已经彻底拆除,无数的匠人和雇来的附近村民喊着号子将一根根沉重无比的钢轨扛到指定的位置。大量的木制结构的架子密密麻麻的排在一起,利用一组组滑轮将钢轨吊起来,再由指定的人员调整好,放到下面的路基上面。
而另外从李承乾他们来的另一个方向上,大量的三轮车、推车、马车一车车装满了碎石子,另外还有大量的牛车装载着粗大的枕木,正川流不息的向工地运送着物资。
“嚯,好大的场面啊!”李佑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繁忙的工地,马车的帘子掀起来之后就没有再放下过,一颗脑袋伸到窗外东张西望的瞧着。
“把头收回来,当心一会儿不小心碰到。”李承乾同样挑着另一边车窗的帘子向外面看着,见到李佑的行为忍不住拍了他一下。
“放心吧哥,我心里有数。”李佑满不在乎的回了一句,但是脑袋还是收回来了一些,看上去总算是不那么傻了。
事实上别看李承乾只是一句简单的提醒,但是在李佑心里涌起一丝暖流。整个大唐皇宫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什么,也只有李承乾这个大哥算是够意思,知道时不时的照顾他,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愿意听李承乾的安排,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