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崔冉的脑袋现在木木的,平时的他引以为傲的聪明全部化为乌有。
在强权面前,要么低头,要么死。
就是这么简单!
大概有盏茶时间,颤抖的手终于抓住了刀柄,缓缓用力将刀拔了出来,游移的目光瞟向关着王文昭的房间。
“姓崔的,你敢动我?我让我爷爷杀了你。”李承乾刚刚在院子里说的话,王文昭听的一清二楚,此时见崔冉把刀拔了出来,顿时厉声喝道。
像他这样的‘纨绔’子弟,一生只为自己一人而活,崔冉拔刀在他看来那就是要来杀他的。
岂不知,他的话等于给自己贴了一道催命符。让原本有些犹豫的崔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是他逼我的,是他逼我的。在祁县他就无缘无故要杀我,现在竟然还要杀我。他是在逼我,是在逼我!”崔冉一直在心中给自己灌输着这样一个概念,手中的刀也越握越紧。
终于,在王文昭的喝骂声中,崔冉从地上站了起来,倒提手中刀,目露凶光,看王文昭的房间看过去。
“崔冉,你,你别杀我,我,我可以给你钱,给你好多钱,我爷爷可以让你当官,当好大的官。求求你,不,不要杀我。”一步步逼近房间的崔冉终于让王文昭感到了害怕,抓着窗棱的手隐隐透出一股青白色。
“如果不是你,老子何至于走到今天。如果不是你在祁县要杀老子,如果不是你不依不饶的追到长安,何至于有今天。”握刀的手青筋暴起,崔冉咬着牙,几乎是一定一顿的对趴在窗口的王文昭说道。
“打开房门,让我们的退出来吧。”小院门口,李承乾对吴辰说道。
“喏。”吴辰中口答应了一声,对着守门的两个壮汉打了几个手势。
“我们走吧,事情结束了,一会儿不管谁出来,放他离开。”李承乾终究着着现代的灵魂,让他亲眼看着两个人搏命还是看不下去。
“如果是王文昭出来了呢?”吴辰好奇的问道。
“那就让他走。一个纨绔死不死并不影响大局,我只是想借他向王家传达一个信息,死的活的都一样。”李承乾看了吴辰一眼,解释道。
“觉得我变了?”走了大概百十来步,身后小院里的声音已静不可闻,李承乾才停下脚步问吴辰。
“嗯。”吴辰点点头。
“人总是要变的。”李承乾叹了口气,向小院的方向看了眼,缓缓说道:“院子里那两个,都是世家之人,你在他们身上可看到一丝的‘忠孝廉耻,礼仪孝悌’?这样的人如何能当大用?”
“那,真接杀了便是。”所谓是屁股决定脑袋,吴辰虽然机敏,但总归是江湖草莽出身,很难理解李承乾的意思。
“虽不能当大用,但是废物利用一下还是可以的,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只是需要你去现。”李承乾摇头笑了笑,没有再过多解释,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如果吴辰能想通,那将来就再把他提一提。
想不通……那就继续作护卫吧。
身边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算来算去,能用的也就是薛仁贵、吴辰和王成虎三个人。
而薛仁贵又注定是混军方的坯子,现在根本当不得用;王成虎那二货除了吃以外,脑子里根本啥都没有。别人八个心眼,丫四个……还堵了俩,根本就不是能独档一面的材料。
所以眼下也就剩个吴辰了。
“行了,你在这里等等吧,不管是谁出来,让得回来通知我一声。”看着皱眉沉思的吴辰,李承乾说道。
“那殿下的安全……”从思考中回过神,吴辰问道。
“放心吧,这是皇城,天下间最安全的地方了。”李承乾笑了笑,在吴辰的小臂上拍了拍,淡然说道。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4章 跳越性思维(上)
从左卫率离开,李承乾摇晃着往丽正殿而去,虽然老李还没下朝,但早点去自,至少能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当初可是答应过老李,不弄死王文昭那货的,现在一时没忍住,丫很可能被自己给搞死,所以必须提前来给老头子打个招呼。
有过一次儿时经历的李承乾明白,家里老头子不怕儿子在外面惹事儿,就怕惹了事儿回来还不说实话,所以被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撒谎!
到了丽正殿,李承乾也没去长孙皇后那里,只是在老头子的‘办公室’外面找了个角落,一个自己能看到外面,外面一下子看不到里面的的角落。
在侍卫怪异的目光注视下,毫无仪态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回头瞪了那个看着自己的侍卫一眼之后,李承乾就拄着下巴想着一会儿如何应对老李的‘暴风骤雨’。
过了有半个时辰左右,李承乾就听到外面隐隐有谈话声传过来,就从地上站起来,拍拍屁股,走到老头子‘办公室’门口,规规矩矩站好,等着老头子到来。
“见过父皇,见过舅舅,见过诸位伯伯。”给老李和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议事的几位大佬见过礼,李承乾再一次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
“太子,身体可好了?”李二盯着李承乾看了一会儿,不动声色的问道。
“回父皇,已经大好了。”李承乾乖巧的说道。
“有甚事么?”李二意有所指的问道。
“没甚大事,父皇议事要紧,儿臣先去母后那里看看。”李承乾看了老李身后的众臣一眼说道。
“算了,你也进来吧,跟着听听。”老李想了一下,把李承乾留了下来。
“喏。”李承乾一脸的无所谓,听就听呗,权当听相声了。
老李的‘办公室’地方不小,足够坐上十几个人,只是坐的位置和高矮有些讲究。
朝臣坐的不能比老李高,李承乾一个小娃娃,坐的当然不能比那些重臣还要高,所以轮到他的时候只有一个小锦墩(没概念的话可以理解成小板凳)。
所以坐在桌案后面的老李除了通过李承乾脑袋未雨绸缪么?现下河道淤积日渐严重,不若提前清理一下,也省得日后水患频。”李承乾眼睛挤来挤去的说道,
没办法,这几天火大,刚刚睡了一小觉,结果弄出一堆的眼屎出来,当着老李的面又不敢用手指拭,只能把眼睛挤来挤去,看看能不能挤掉下来。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5章 跳越性思维(下)
“嗯,道也是个办法。”李二轻轻点头,目光转向其余人等。
“太子之言……有待考证。”
“有些道理。”
“话虽如此,但清淤也需要费用,这银钱从何而来?”
老家伙们在李二的目光中各抒己见,展示着自己的能力,尤其以杜如晦关于银钱的问题最是关键。
“不错,克明所虑甚是。太子,休得胡说,还是坐下老老实实听着便是。”李二也觉得老杜说的很对,盐丁跑去清淤同样是要工钱的,这和继续作盐丁有什么区别,换汤不换药罢了。
李承乾也觉得冤枉,老头子怎么就能这样无耻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自己明明是被他叫出来的好吧,怎么搞的像自己主动站出来的一样呢。
而且这一群老头子竟然拿着无知当有趣,跟着老李一起谴责自己年幼无知,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给他们来个当头棒喝,这太子以后也不用当了,直接当孙子好了。
“杜伯伯,若承乾有办法解决银钱的问题,又当如何?”李承乾看着新晋的检校吏部尚书杜淹说道。
这老家伙御史大夫出身,唇枪舌剑的甚是厉害,一群老东西,就他喷的最凶。
“若殿下能解决银钱之一事,老夫愿赌上尚书之职。”老家伙年龄虽然大了,却一点不傻。虽然他对于银钱之事并在不在行,‘办公室’里这么多人,总有行的。
既然这么多人都没办法解决,老家伙相信,李承乾说出的办法必然也是异想天开之举。
“杜伯伯言重了,尚书一职乃父皇亲授,作与不作你说了不算,某说了也不算。”李承乾摇了摇头,否定的杜淹的赌注。
随后继续说道:“只是承乾这几日与王家又起了些龌龊,伯伯若是输了,日后朝堂之上为承乾转圜几句如何?”
杜淹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有些过头,偷眼看了瞟了老李一眼,现没有什么不愉之色后,才对李承乾说道:“好,一言为定。”
“杜伯伯认为6运省人工,还是漕运省人工?”李承乾扫了众人一眼之后,对杜淹问道。
“自然是漕运。”杜淹回答道。
漕运方便是显而易见的,一艘船所能装载的货物也不是驮马能比的,更何况驮马运输时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损耗。
“既然是漕运省人工,那么让商户把省下来的费用拿出一部分,用来维护河道,问题不大吧?”李承乾记得后世有过‘养路费’来着,拿到大唐来用用应该问题不大。
“这……”杜淹一时间竟回答不出李承乾的问题。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问题,只要河道清的干净,漕运自然就会展起来,收上来的费用也会越来越多。”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李承乾说道。
“殿下,法子虽好,可是盐下可是一次下来一大批人,这就需要一大笔钱,靠着‘细水长流’只怕不够。”杜如晦到底是处理政务多年,经验丰富,直接点出李承乾话里的漏洞。
“那就收年费,民部具体核算一下,看看多少合适,第一次收取只要能满足盐丁粮饷的七成便可。”李二到底反应快一些,没用李承乾再说,直接就提出按年缴费这个概念。
可见,古往今来,上位者的思路好像都差不多。
“臣输了。”老李拍板,事成定局,杜淹自然知道已经没了胜算。不过老杜淹心里却忽的转出另一个念头:今日的议事不是盐法么?什么时候变成漕运了?
“输赢无所谓,只是伯伯莫要忘了承诺便好。”李承乾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自以为‘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好了,今日便到这里吧。”李二看杜淹老头胡子都在抖,分明是有些要崩溃的架式,赶紧言结束这次议事,否则再议下去,只怕自家那个混小子还能气躺下几个。
“臣等告退。”一众老货看着杜淹一脸上当受骗,气的直哆嗦的样子,也都识趣的起身离开,很快便走的一干二净。
“说说吧,那个王文昭怎么回事!”众人走光之后,李二挥退了房间中伺候着的宫女,才问道。
“呃,父皇知道了?”李承乾尴尬的说道。
“朕怎么可能不知道,那是王家的嫡长孙,将来有可能继承家主的。”老李的脸色阴沉。
“那又怎样?父皇,儿臣这几天也想过了,或许就是我们对世家过于妥协,所以才会让他们现在这么猖狂。”李承乾正色说道。
“你以为朕不知道?以为朕不想杀光那些国家的蛀虫?可杀光之后怎么办?大唐官员十去七八,谁来处理政事?靠程老匹夫么?”翻了儿子一眼,老李恨恨的说道。
“可是……。”李承乾打算辩解一番。
“可是什么?如果你现在手中有能处理政事的官员,不用多,有现在的五成就行,朕立刻就下杀手,你有么?”李二打断李承乾的话,语极快的说道。
看着沉默不语的李承乾,李二想了想压下心头的火气,缓缓说道:“这次的事就这么算了,那王文昭死就死了,反正也是个纨绔,王家不会真的因为他彻底的翻脸,但是你以后记住,作事要慎重。”
“儿臣记住了。”李承乾恭声回答,但脸上满不在乎的表情看在李二的眼中,就又开始牙疼起来。
李二内心深处此时也是矛盾重重,李承乾的做法在他看来绝对是政治不合格的表现,作为大唐的储君政治上不合格意味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让老李同志十分失望。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李承乾行事的很辣也让老李感到欣慰。
以前李承乾的种种做法虽然够得上是一个仁君,可是却过于软弱了,这样很容易就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左右,尤其是在政治不成熟的情况下,这让老李同志对未来总是有着一丝担心。
所以对李承乾现在的一切行为,老李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生气,一切只能留待将来慢慢观察。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6章 暴风雨前(上)
“殿下。”‘兰若寺’中已经等了很久的吴辰迎上李承乾,施了一礼。
“怎么样?哪个活下来了?”被老李数落一顿的李承乾颇有些烦躁的问道。
“全都死了。”吴辰应声说道。
李承乾叹息一声,没有再问下去,死都死了,怎么死的并不重要:“派人去通知他们的家人和随从,就说王文昭言词不敬,无礼在先,崔冉忿其目无君上,高呼‘君辱臣死’拔刀与其相搏,最终双双战死。”
“喏!”吴辰嘴角抽了一下,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像中崔冉这种墙头草高喊‘君辱臣死’是个什么样子。
挥挥手让吴辱去办事,李承乾回到自己的房间,有些郁郁的躺到榻上呆,琢磨着如何应付随时而来的世家反扑。
两条人命因为自己一句话就此消失,这种权利带来的迷醉感确实不错,但李承乾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他不是变态,作不出那种杀人取乐的事情,这一次如果不是被自己的话逼到墙角无法脱身,他决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不过做都做了,也没必要后悔,灵魂的彻底融合将他原本优柔寡断的草根性格弥补了不少。
想了很长时间之后,李承乾果断的放弃了这种无谓的思考,太子的身份注定他的全身上下满是破绽。这和一个破筛子无论怎么改造,都不可能变成一块铁板是一个道理。
心情烦躁之下越躺越烦,再加上时值夏日,更是让人烦躁不堪,一骨碌从榻上爬起来,叫过一个宫女:“丫头,去给你家殿下找些存冰来。”
这是习惯使然,虽然身体只有九岁大小,但心理年龄足足二十多,所以李承乾看他宫里的宫女全是和中学生差不多大小的小丫头。
“喏。”一声软软糯糯的回答响起,让李承乾听的浑身麻酥酥的得劲,恨不得让小丫头在耳朵边说上一天。
从房间中出来,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现整个‘兰若寺’就没有一个凉快一点的地方。
建在长安最低洼处的太极宫,其地理位置决定了皇城每到夏天必定炎热无比,这根本不是转几圈就能解决的问题。
越转越热的李承乾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水,然后是游泳池,然后就是水泥,接着就是钱管事。
一种把钱管事全身的皮扒下来,糊在墙上人念头自心底升起。
“去个人把老钱给本宫找来。”心烦意乱的李承乾对侍卫们说道。
“喏。”老爷们儿粗粗的声音让李承乾皱了皱眉头,有一种组建娘子军的想法。
“殿下,冰取来了。”等待中,小宫女糯糯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
“水”“蜂蜜”“奶”三样东西,李承乾每一个都要隔上一段时间再说,为的就是听小宫女多说几个‘喏’字。
除了‘贱人’实在是找不出另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李承乾猥琐。
有了水和冰再配上奶和蜂蜜,一种李承乾自己都说不出来叫什么的东西就被调制出来。
缓缓的呷上一口,沁人心脾的感觉自腹中传来。
“爽!”一声大喝,仰头将碗里不知名的东西一口抽干,心里的烦躁一下子去了一大半。
“殿下,什么‘爽’啊?”袅袅的声音自远处传来,林晓晓一身宫装走过来,看的李承乾直想用‘天王同款’把她给裹上。
不因为林晓晓衣裙太薄,周围的宫女穿的并不比她多,实在是李承乾身体不作主,9岁的小身板啥也干不了。
能看,能摸,就是不能动真格的,这样的情况下李承乾一直认为自己会死于“疯牛病”。
“过来,试试你家殿下的秘制饮品。”对林晓晓招招手,李承乾就继续让小宫女帮着弄那种不知名的饮品。
“是什么啊?”林晓晓走到李承乾跟前,好奇的问道。
“试试看。”等小宫女调制好了,李承乾示意林晓晓喝了试试。
将碗接过来,林晓晓试着轻轻偿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殿下,这个叫什么啊?”
“不知道,随便调的,怎么样,好喝不?”李承乾无所谓的摇摇头,对林晓晓问道。
这小丫头可是李承乾在大唐见到的第一个人,对她的感觉自然非比一般。
“嗯。真好喝。”林晓晓点头说道。
“那就多喝一些,现在天热,不用担心吃坏了肚子。”李承乾笑着说道。
冰都是碎冰,加上少许温水就会化开,再把蜂蜜和奶对进去,一杯甜甜的淡冰奶就制好了。
李承乾和林晓晓两个,一人一碗喝的甚是开心。
当然,其间李承乾也没忘了给每个宫女和侍卫都分上一碗,反正拿来过好多,他和林晓晓两人也喝不完,与其浪费掉不如来个雨露均沾。
“殿下,钱管事来了。”就在李承乾拉着林晓晓东拉西扯讲小h文的时候,去找钱管事的那个侍卫回来了。
“让他进来。”收起调笑的心思,李承乾对侍卫说道。
“殿下,妾身告退。”看李承乾有正事,林晓晓识趣的选择离开。
“嗯。你回去休息吧。”李承乾没有挽留,长孙皇后在宫里立下的规矩就是后宫不得干政,无论是谁都不得违背。
“见过殿下。”老钱一如继往的恭谨,没有家族作靠山,他只能在李承乾这一颗树上吊死,如果李承乾对他不满意,除了老死宫中,基本上没有别的可能了。
“免了,坐吧。少在本宫这里装可怜,交待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看着老钱在椅子上坐下,李承乾才开口问道。
“试着烧了几窑,但杂质太多,不大合要求。”老钱认真回答道。
“那个叫阿什么的还老实吧?”李承乾又问道。
虽然在现代李承乾是一个宅男,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的事实,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观点的他始终觉得那个阿什么阿的不会太听话。
“那家伙老实的很,只是跟臣提了个小小的要求。”老钱小心的说道。
“什么要求?”李承乾眉头一皱问道。
“他想成为我大唐子民。”老钱小心的说道。
和那个阿巴托接触的几天,老钱觉得这个异国人还是不错的,而且很懂看眼色行事,是个比较得力的帮手,生怕这个要求让李承乾不满意,把这个异国人给砍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147章 暴风雨前(下)
“可以,你回去告诉他,只要一月之内完成任务,他就是我大唐的人。”李承乾想都没想就承诺道。
一份户籍换一个能够烧制水泥的工匠回来,这笔买卖在李承乾看来是划算的。
“喏,臣知道怎么做了。”钱管事稍稍松了口气,看来那个阿巴托的小命是保住了。
刚刚进宫的时候可是听人说了,这位太子殿下刚刚搞死了太原王家的嫡长孙,他可是很担心撞到枪口上。
“矿山那里怎么样?还有人去闹事么?”想起好长时间没有关心过的矿山,李承乾随问口了一句。
“矿山现在以七成的产量在开工,必竟现在是夏季,石炭的销量并不好。至于闹事的现在已经没有了。”钱管事答道。
“要注意开采时的安全问题,该的劳动保护都下去,不要心疼那几个小钱。”想到后世一桩桩的矿难以及流行的职业病,李承乾慎重的叮嘱道。
“殿下放心吧,口罩已经全都下去了,每次下矿有专人检查,不带的一律不得下矿,要还罚工钱,所以哪怕带着难受,那些工人也是带着的。”想到那些矿工一脸憋屈把脸埋在大口罩里面的样子,老钱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不过,那帮穷棒子把的工作服都拿家里给小孩子改衣服去了。”笑过之后的老钱又一脸肉疼的说道。
“工作服不用管他们怎么使,一年两套按时就好。另外我让你筹办的学校怎么样了?”财大气粗的李承乾并不在乎一年那几套衣服,他关心的是那个所谓的‘子弟学校’。
“学校……”老钱的脸抽的跟包子一样,只说了两个字就卡在哪里,犹豫半晌才说道:“学校建好了,听说不收钱,免费教孩子认字,那些矿工也很高兴,都把孩子送来了。”
“这不是很好么,你干嘛一副被人抢了鸡蛋的表情?”看老钱愁眉苦脸的样子,李承乾好奇地问道。
“殿下,没人教啊,整个矿山除了臣和帐房认识两个字以外,剩下的加起来斗大的字识不得一筐。矿工们还在用黄豆来计算自己采了多少矿,出了多少天工。”钱管理有些黯然的说道。
“啪”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脑门上,李承乾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丫在大唐这个时代没人会去教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或许那些世家、士族会去教,但教出来的也变成了他们的走狗。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有教无类只存在于,却不存于现实,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平民想要读书与登天无异。
“你先回吧,这事儿容我慢慢想想。”老钱说的问题让李承乾头大如斗,彻底失去了聊下去的兴致。
“臣告退。”老钱把心里的难题交给李承乾一半,顿时觉得自己轻松了不少,连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看着得瑟的老钱,李承乾摆摆手:“去两个人,把丫拖出去,扔大街上。”
1...3637383940...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