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刚刚李世民离开时的吩咐春晓也听到了,所以才会这样问。
“不用,先给大妹送过去,两条正好,一条铺,一条盖。”李承乾心大,知道自家老子决不会因为两条棉被教训自己。
李丽质虽然年少,却因为遗传等一系列原因,得了和长孙皇后一样的气疾,每到天气寒冷的时候,经常会有上不来气的感觉。再加上自幼体弱,弄不好就会染上风寒,所以每次生病都像是在过鬼门关一样的难受。
所以心疼妹妹的李承乾无论如何都要给她留上两条棉被,让小丫头过一个暖和的冬天。
“那,那陛下那里怎么办?”春晓没想到这太子殿下竟然会抗旨。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身为宫女的春晓和李承乾想事情的出发点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承乾的印像中,只要大妹开心,别说一床棉被,就是把所有的棉被都弄过去也没啥,难道皇帝老爹还真能为了几条棉被砍了他不成。
“父皇睡的晚,一会儿赶制出来就好了,大妹身体弱,还是紧着她用。”一些生活物资而以,如果真的送到长孙那里,事情反道不好办了,必竟长孙也不能第一个考虑自己的女儿。
长孙皇后署理后公,自然要作到公平公正,如果有了好东西就往自己儿女那里塞,只怕会搅乱后宫。所以如果东西送到她那里,李丽质想到得到,没有十天半个月的等待怕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是,奴婢明白!”见李承乾心意已定,春晓也就点头答应。
李承乾年龄虽然小,但主意很正,必竟是一个20多岁的灵魂在身体里,怎么可能被一个13、4岁的小丫头左右。
事情交待完了,李承乾回到房间,跳到榻上裹着王八盖子,坐在那里发呆。
便宜舅舅说的没错,太子的身份限制太大了,很多事情都不好去作,而且太冒头了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这个位置本身就是一个靶子,时时被人注意,再像自己这样天天折腾,只怕要不了多久弹劾的奏章就会像雪片一样飞到皇帝老子的桌子上。
如果说李承乾想要当皇帝,那么韬光养晦才是他现在应该作的,让所有人都忘记大唐皇朝还有太子这一号人物才最好,然后他就可以慢慢等,等到皇帝老子将来把位置传给他。
可李承乾真的想当皇帝么?当然,说不想是假的,谁心里还没有点小心思不是。可当皇帝的想法只是偶尔从李承乾的脑中闪过一下而,宅男与草根最大的优点就是随遇而安,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而以李世民对子女的态度来看,只要李承乾不去造反,哪怕犯了再大的事情,保条命还是不成问题的。既然有保障,那为什么要消停儿的眯着?这完全不符合一个穿越者的身份与性格。
李承乾就坐在矮榻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着,似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直到春晓在一边轻声叫他:“殿下,该休息了,已经亥时了。”
“亥时了?”李承乾有些愕然的抬起头,这才觉得全身酸麻,整个人都像是僵住了一样,动一起都异常困难。
“殿下怎么了?”春晓似乎看见承乾的情况有些不大对头,连忙出声问道。
“不,不会动了。”李承乾扭着脖子,机械的说道。
只是想一些问题而以,没想到时间竟然过的这么快,最要命的是这一段时间李承乾竟然保持一个姿势一动没动过。长期盘坐引起血脉不畅,还有关节长时间不活动造成的僵化,让李承乾整个人彻底的不好了。
李承乾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但春晓却并不知道,看到一李承乾全身僵硬的样子吓的脸都白了,连忙叫来身边三、四个宫女,又是按摩又是揉捏,好在这些宫女都是受过一些训练,要不然非把李承乾整废了不可。
足足用了一刻钟,李承乾总算是在众人的忙碌中被揉软和了,自己伸了伸胳膊腿,发现不麻了,才让众人长长的出了口气。
把一众宫女打发去休息,李承乾在春晓的伺候下更衣,洗漱,然后盖上他的王八盖子,发出一阵舒服的呻吟,才想起今天有一件事情没有办,忙对要离开的春晓说道:“父皇那边的被子送去了没有?”
“早就送去了呢。如果等殿下您想起来,只怕陛下今晚都不用睡觉啦!”春晓有些俏皮的在门口说道。
“那就好,吓死我了,以为忘记了呢。”得到春晓肯定的答复,李承乾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安安静静的躺了回去。
“殿下还有什么事情么?”春晓看李承乾没再说话,偏轻声问一一句
“没事了,不过明天早上记得早些叫我。”闭着眼睛,李承乾哼哼唧唧的说着。
“殿下还要出宫?”春晓缓缓走回房间,眨着大眼睛看着李承乾,有些担心的问道。如果不出现早上皇帝陛下的意外到来,只怕上午李承乾就已经跑出宫去了。
春晓的话让李承乾有些抱怨,低声嘟囔着:“什么叫还?本王还没出去呢。哎呀,你怎么那么啰嗦,去通知老王一下,让他作好出去的准备,然后你就快去睡觉,记着明天早点叫我就好。”
看着春晓离开,想着明天就可以看到后世中无数次臆想中的长安,李承乾揣着一颗激动的心,慢慢进入梦中与周公会合,继续昨天晚上没完成的棋局。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2章 找事儿的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早早起来的李承乾匆匆洗漱完毕,换上富家少爷衣衫,就开等‘光头王’准备停当开始自己的长安之旅。
而侍卫头子王成虎,也就是李承乾口中的‘光头王’,则是能拖就拖,最后被逼的实在没了办法,只好点头答应这位小爷。
出皇城的过程不必细说,反正一路穿宫过殿,自东宫长乐门出来,直接向左转,顺着笔直的大路直奔延喜门。
“少爷,您看我们先去哪里?”从延喜门出来之后,‘光头王’便开始征询李承乾的意见。
“先去东市看看。”李承乾挥了挥小手,语气有些急促。
因为他们是从皇城东面出来,所以如果去西市就必须再绕过半座皇城,心急如焚想要见世面的李承乾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有了明确的目的地,‘光头王’也不费话,驾起马车就开始上路,而李承乾也终于有功夫慢慢打量这座只存于他想像中的城市。
将马车窗口的布帘掀开一点,李承乾贪婪的向外面看着,似乎要把这一些都看到眼睛里面。之所以把布帘掀开一角,不是全都掀开,实在是因外面全是一些高官显贵的住所,比如魏征、比如长孙无忌……,李承乾可不想刚刚溜出来就被抓回去。
所以宽阔的街道一面是皇城,另一面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居所,所以路上没有什么行人,显的并不热闹,但这并不影响李承乾的兴致,依旧让他看的如痴如醉,不断感慨比在横店看的过瘾。
行人希少的街道上,李承乾所乘的马车速度很快,而他出来的位置离着东市也着实不远,只需经过两个坊,然后再转一个弯就到了。
所以就在李承乾被颠簸的马车搞的兴致全无之前,‘光头王’已经将车停了下来,同时沉声说道:“少爷,到了。”
车外的喧闹早就已经通过四下透风的车箱传入李承乾的耳中,向他宣示着东市的繁华,所以‘光头王’的话音刚落,他就已经像脱缰的野狗一样窜了出去。
“少爷,等等我……”王成虎发现李承乾从车上窜下去之后,连马都顾不上栓,起身就要去追,但仅仅做了一个追的动作之后,整个人就斯巴达了。
“光头王,你大爷的!”从车上窜出去之后就趴在地上的李承乾连头都没抬,王成虎的外号就被他顺口叫了出来。
原本李承乾听到王成虎说到地方了,心里也挺开心,声音一落就迫不及待的从车里钻了出来。
可谁知道这‘光头王’说完话之后又开始牵着马往前走了两步,这样一来,刚刚钻出车箱的李承乾立刻就站不稳了,身子一歪就要往下掉。
眼看着稳不住身体,就要摔到车下面,李承乾的余光却瞥见正在转动的车轮,电光火石之间,根本来不及多想,只好用力在车辕上一蹬,将马上就要摔到车轮下的身体送了出去。
“太,少爷,您,您没事儿吧?”王成虎瞅着趴在地上的李承乾,赶紧三步两步冲过去将李承乾扶起来。
被王成虎扶起来的李承乾此时就感觉整个东市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恨不得立即找个地缝钻进去,连身上有没有受伤都没看,拉着‘光头王’就闪进一家店铺。
“少爷,您,您没事吧?”王成虎此时已经急的脑门子见汗了,大冬天里汗珠子从他锃亮的秃头上往下流,都特么快要成小溪了。
“王成虎,我****大爷。”觉得丢脸丢大发的李承乾哪管王成虎问他啥,躲进店里之后,抬脚就在他腿上踢了一脚,不过这一次叫他外号。
这也就是李承乾的灵魂来自后世,习惯了人人平等。
而且刚刚发生的事情其实就是个意外,在他的心里就像大学时和损友之间开玩笑一样,并不会真的往心里去。
否则,如果是真正的李承乾,只怕此时王成虎已经死的骨头都凉了。
而王成虎被李承乾踢了一脚之后,心也放下至少一半,从这一脚的力道上来看,这位爷还真没生气,不由在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感叹命是保住了。
“王成虎,这事儿烂在肚子里,谁也别说,知道不?”这么丢脸的事情,李承乾认为就应该天知地知,别人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可李承乾没想到的是,王成虎这家伙好像误会了他的意思,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王成虎却单膝点地,半脆下来郑重一礼,沉声说道:“某家谢过殿下不杀之恩。”
李承乾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个粗豪的光头壮汉,直到现在他才想明白刚刚的事情有多严重。
要知道这可是在大唐,不是1300多年后的中国,这个时代讲的是主辱臣死。如果让人知道因为王成虎的大意,将一国之储君摔了个狗啃泥,只怕王成虎想要保住一家三族都挺难。
想明白这一节的李承乾不由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还是不太适应大唐这个时代,至少在草菅人命方面,自己差的太多。
看着半脆着的王成虎,不由得又想起这混蛋把自己车上摔下去的事情,原本打算好好劝他起来的话也换成:“王成虎,****大爷的,你脑袋多是吧?如果泄漏了老,少爷身份,只怕想保你都难。”
李承乾差点把后世的口头禅‘老子’说出来,好在及时反应过来,收住了没有往外说。要知道在大唐君无戏言,太子虽然不是皇帝,但至少算是半君,一个老子出口,可真就认个儿子了。
“喏,某家明白。”对面着8岁的李承乾,不管他的所作所为是真是假,至少王成虎第一次有了愿为其效死的念头。
“行了,别磨叽,快起来,还得去逛东市呢。”店铺外面人来人往,刚刚那些看到李承乾摔倒的人都已经走了,李承乾再无顾及,逛街的念头再次升起。
“喏!”就在王成虎慨然应喏,起身要和李承乾离开的时候,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传了过来:“站住!本少爷让你们走了么?”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3章 赶的好不如赶的巧
一只脚已经迈出店铺大门的李承乾身形一顿,心中一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结起来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我艹!
收回已经踏到外面的脚,李承乾慢慢转过身,向声音传来的声音看去。
只见得由店铺二楼下来三个人,打头的是一个油头粉面的少年公子,大概不到20岁的样子,白面无须,头带公子冠,身穿一件天青色长衫,腰上挂着一块玉佩,手拿一把……圆扇!
看着那圆扇,李承乾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折扇这种纨绔必备的东西怎么让自己给忘了呢。
那‘油头粉面’见李承乾不说话,只当是被自己吓傻了,当下撇嘴一笑,接着说道:“小子,本公子看你这仆人不错,不若送与本公子如何?”
这泥马是什么人啊?到底是攻还是受?这小子要是个攻,只怕他还攻不动‘光头王’;如果是受,只怕他也受不了‘光头王’。
李承乾看看‘光头王’身高八尺,腰围八尺的大体格子,再看看‘油头粉面’那瘦了吧唧的小身板,上千头草泥马在心头飞驰,整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怎么样小子,考虑好了没有?”‘油头粉面’见李承乾还是没有答话,不由追问道。
“你这是打算强抢民男?”强忍着心头恶心,李承乾皱着眉头问道。
“胡说八道,本公子岂是你想像中那等人。”‘油头粉面’似乎觉查到李承乾想的是什么,面色一变,厉声喝道。
“大胆!”‘油头粉面’一开口骂人,原本不打算插言的王成虎顿时不干了,伸手按住腰间横刀,就要出手将其拿下。
李承乾可是堂堂一国储君,如何能被这样一个油头粉面的小子喝骂。
“成虎,住手!”眼见王成虎横刀就要出鞘,李承乾赶忙将他喝住,生怕他一时忍不住出手将那个‘油头粉面’给砍了。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又遇到了可以踩人的机会,李承乾哪里会这样轻易放过,怎么也得逗那公子玩玩才成。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李承乾也不想把事情搞大,他是现在是太子的身份,如果真的与这‘油头粉面’打起来,一是失了身份,二是如果被有人知道又要拿这事儿作文章。
王成虎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的样子被‘油头粉面’看在眼中,也是吓了一跳,当下后退一步,差点惊叫出声。
“这位兄台,成虎是我父,安排给我的护卫,而且并非卖身与我,讨要一说怕是要让你失望了。”看着‘油头粉面’的怂样,李承乾也没了和他一较长短的心思,堂堂太子,去踩一个草头百姓,好像真的意思不大。
其实这‘油头粉面’也只是一时看王成虎对李承乾忠心耿耿的样子心中嫉妒,所以才生出讨要之心,此时见王成虎如此凶暴,顿时没了这个想法。
不过既然已经把李承乾二人叫住,当然也不能就这么容易让他们走了,当下推开扶着他的老管家,沉声说道:“既然如此,不知小兄弟与你这护卫进我店里要买些什么?”
“兄台如此说来,我不买也是不行了,对吧?”李承乾并不怎么在乎这个‘油头粉面’,打算如果真的说不通就干脆直接离开,反正在东市这么繁华的地段,量他也不敢当街杀人。
“嘿嘿,小兄弟这话说的,我吴某人可不是那种强买强卖之人,但你和你的护卫到我牙里转了一圈,什么都不买就走,怕是别的牙派来的探子吧?”‘油头粉面’强词夺礼的说道。
王成虎此时已经被这‘油头粉面’气的又眼瞪的溜圆,身为左武候府校卫的他何时受过这等闲气,只恨不得李承乾一声令下,就冲上去砍死这姓吴的。
可王成虎没想到,李承乾不担对这姓吴的话没有动气,反到有些意动的问道:“你的牙?你这里是作中介生意的?”
这里的‘牙’指的就是牙行的意思,随着我国各朝代不同称呼也不同,唐、五代之时统称牙、牙侩、牙郎。而牙行这一词是从明代开始使用,是将中介人和店合到一起的称呼
姓吴的‘油头粉面’见李承乾态度不似伪作,觉得有些意外,有些愕然道:“难道你小子确实有东西要买?”
李承乾虽然年级小,但心智却是一个成年人,看着自称姓吴的年轻公子哥有些愕然的表情,不觉有些好笑,发现这小子好像和从前的自己是一样的中二。
不过李承乾瞅着这小子中二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生意人,不由出言试探到:“既然你是作中介的,那么石炭这东西你一定能搞到吧?”
真的说到生意,‘油头粉面’反道没词了,只是回头望向跟着他的一位老者。
“不知这位少爷需要多少?我们店可是不作百两银子以下生意的。”‘油头粉面’身后老者有些傲然的答道,同时也证明了这吴姓公子的确是草包个。
“万斤为单位,你们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李承乾根本不为老者傲气所动,整个大唐能让他这个太子动容的人虽然不少,但绝不会有这老者。
“哦?有多少要多少?”老者也被李承乾的口气惊到了,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都说开馆子的不怕大肚汉,老丈难道吃不下这生意?”李承乾有些戏谑的问道。
“这……,不瞒这位公子,这生意我们道是吃的下,只是……”老者说话间有些犹豫不决,似乎在琢磨话应该怎么说。
此时牙店中的几人,包括那‘油头粉面’都以经从言谈间感觉到李承乾身份的不凡,必竟寻常人家的小孩子绝不可如他这般,平淡中带着咄咄逼人之势。
“只是什么?老丈尽管说便来是。”正所谓钱是英雄胆,或者说钱壮怂人胆,身为大唐太子钱财方面自然不缺,所以李承乾谈及生意才会如此平淡。
老者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迟疑着开口问道:“不知……小兄弟是哪家公子?”
听了老者的问题,李承乾不由哑然失笑,心道这老家伙原来是不放心,跑来探底来了,但就算担底他李承乾又有何惧,略一思索便说出两个让‘油头粉面’几人一哆嗦的字:“长孙!”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24章 纨绔初体验
“啪”的一声,听到李承乾自报家门,‘油头粉面’直接将手中圆扇甩了出去,目瞪口呆的瞅着这个只有8、9岁的孩子。
老者也是猛地后退一步,有些结巴着说道:“祟,崇仁坊,长孙大人家?”
“嗯!”李承乾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其实李承乾说自己是长孙家的人也没有什么错,必竟长孙无忌是他亲舅舅,他多多少少也可以算是长孙家半个亲戚。
而且只报长孙家门已经吓的这几位两股颤颤,如果真的说出自己大唐太子的身份,李承乾真怕这几个惊惧之下起那杀人灭口之心。
“这……”老者原本打自问出李承乾的家世背景,然后差人去打探一翻,看看这笔买卖是否做得,必竟这小娃娃太小了,就算是能作生意,也没办法以签契约。
可偏偏李承乾报的是长孙无忌的名号,这立时就让老者傻了眼,他这牙店虽然幕后主人也是有些背景,但是如果要和长孙无忌比比……,结果也只能呵呵了。
“看来老丈还是有些不放心,也罢,老丈只需明确是否接的下这生意,如果接得,便拿我信物去孙长家找周家管来一趟。”李承乾又不是傻子,看老者犹豫自然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年龄这问题一直就是他的硬伤。
接过李承乾从腰件摘下的玉佩,老者眼珠子又开始‘哐哐’直跳,他可不像那个‘油头粉面’,玉佩一处手,立刻就知道此物不凡,很有可能是西域进贡来的贡品。
拿着手中的玉佩,老者给‘油头粉面’打了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溜,然后安排人给李承乾上茶,最后才去安排人到长孙府通知周管家。
像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不吃外面的东西就不吃,这种事情不用人教李承乾。后世那么多小说必竟不是白看的,由其是水浒传里的大名鼎鼎的蒙汗药,让他记忆犹新。
所以在小半个时辰里,桌上的茶水已经换几好多次,李承乾却没动过一口。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和那不知名的老者聊天,直到店铺外面传来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
那急促的脚步声有些凌乱,没等房间中人反应过来,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就冲了进来,看到李承乾就之后,一个大步就跨了过来,急切的说道:“少爷,您怎么一个人出来了,可吓死老奴了!”
言辞间神色紧张,看都没看坐在一边的老者和王成虎。
而直到周管家出现,一直手握横刀的王成虎也才稍稍松了口气,将手从刀柄上放了下来。
紧接着,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响起,店铺里瞬间又冲进大概三十几名壮汉,个个膀大腰圆,手提木棒,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最后进来的才是店铺里去长孙家请周管家的那个小伙计,只不过丫是被抬进来的。
正坐在一边喝茶陪李承乾聊天的老者已经被眼前的情况吓傻了,端着茶碗一个劲的哆嗦,心中却在暗自庆幸,刚刚把少爷给打发走了,要不然看这架式,打断第五条腿都是轻的。
李承乾也被周管家的架式吓了一跳,如果不是知道他是自己人,还以为他要绑架呢。
深深的吸了口气,才皱眉缓缓说道:“周叔,没必要搞这么大阵仗吧?”
周管家分明感受到了李承乾的不快,连忙解释道:“少爷,这小子拿着您的玉佩跑到家里,说是您让他去家里找老奴,老奴也是怕您出了什么事,这才带着人赶过来。”
“行了,留两个人,其他人就让他们先回去吧,这人一群马一伙的,不知道以为咱是响马呢。”李承乾瞅瞅周管家脑门子上的汗,知道这家伙是真怕他出事,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让周管家把人都打发回去。
不过最后这句响马可真说到点子上了,他李家可不就是隋朝最大的响马么,而且是抢了隋朝江山的响马。
“少爷,那您的安全……”自打进了这家店,看到李承乾开始,周管家的腰就没直起来过。
刚开始还在和李承乾侃侃而谈的老者此时也终于搞清了状况,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垂手站在一边,长孙府大管家周静轩他还是认识的,能让他一直不敢直腰的人物,只怕不单单是长孙家的少爷这么简单。
“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谁能把一个8岁的孩子怎么着?赶紧让人回去,别搞的惊天动地的,我这还有事儿找你办呢。”李承乾对周管家摆摆手,示意他快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