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危险的世界
李承乾不管尚囊怎么想的,自顾自的说道:“帮我带句话给他,就说:本宫等着他!”
“是,是!”尚囊现在只想快点离开,然后以最快的度赶回吐蕃,做好应付大唐兵锋的准备。
“太子,你对那个吐蕃国主很有信心呐!”尚囊退出去之后,李二对已经回到原位的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嘿嘿笑着:“父皇,松赞干布与儿臣年龄相当,不如留给儿臣练练手如何?”
“好,都说世上对手难求,你既然想找一个对手,那朕便留着他吧。”李二哈哈大笑,似乎对李承乾的斗志很满意。
但实际上这父子俩都知道,大唐哪怕兵锋再盛,对于那个高原上的国家也是无能为力,单单一个气疾就是大唐无法逾越的障碍。
所以与其说李承乾斗志高昂,还不如说他是在给李二找一个不出兵的理由来的妥当。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50章 交给李恪的任务
混到早朝结束,李承乾晃荡着回了自己的东宫‘兰若寺’,虽然现在整个东宫都是他的,不过丫一直念叨自己念旧,说死都不离开这个长满荒草的宜秋宫。
“二十七,你说吐蕃那地方怎么样?”李承乾坐在摇椅里面摇来摇去,身上搭着一条毯子,口中漫不经心的问道。
“臣不知道!”不远处的阴影中传出二十七比较中性的声音。
李承乾扁扁嘴,沉默了下来,隔了好半晌才嘀嘀咕咕说道:“我听说那里牛不错,嗯……马也挺好,而且还有一种羊,跑的特别快,最主要的是那里有一种花,叫雪莲花,听说长的很好看。”
二十七声音的位置这一次有了些微变化,从另一个角落传出来:“臣愿为殿下取来!”
“你不行,我喜欢很多很多的马,还有很多很多的花,你一个带不回来。”李承乾摇摇头,并没有在意二十七在什么位置。
这家伙总是习惯性的变换自己的位置,说了他很多次无法改变之后,李承乾已经放弃了劝说,反正只要自己说话他能听到就可以了,人在什么地方无所谓。
又过了盏茶时间,沉默中的李承乾突然从椅子上坐起来,盯着屋檐下的一处阴影说道。“你去给‘獠牙’发消息,调一千人去吐谷浑,让老薛亲自带队。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装马贼也好,装商人也罢,总之三年给我拉起一支三万人的队伍。”
“喏!”二十七如一直幽灵一样从阴影中走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对自己再一次被李承乾发现的事情有些耿耿于怀。
看着拖拖拉拉的二十七,李承乾啧了一声催促到:“快去,下一次我努力装作没发现你。”
待到二十七离开,李承乾再一次躺回摇椅里面,长长的叹了口气,感觉自己现在被独孤青云教坏了。以前自己作事正大光明,现在作事第一个想到的却总海贼、马贼之类,这样下去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大唐的将军们已经离开了大概三个月左右,前几天听说定襄城已经拿下来了,目前正把颉利围在碛口那个地方,打算等时机一到就彻底剿灭以颉利为首的******。
是的,只是听说,李承乾决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知道颉利西逃的消息,因为这是最新最近的消息,作为一个不是很了解战争,整天只知道玩的太子,不应该知道这么多。
老头子为了怕他造反,连他的左右卫率都派出去公干了,如果他再表现出消息灵通,那只怕离圈禁也就不远了。
“哥,干嘛呢?”就在李承乾迷迷瞪瞪快要睡着的时候,李恪带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侍女,喜滋滋的从外面进来。
“你捡到金子了?”打着哈欠从椅子上坐起来,李承乾对四下里乱转的李恪说道。
“嘿嘿,差不多。”坐到内侍搬过来的椅子上,李恪神秘兮兮的说道:“哥,你猜这几个月我赚了多少?”
“赚多少都是你的,别忘了给长乐她分几个分点就行。”李承乾摇摇头,表示对李恪赚了多少钱不感兴趣。
不过看到一直跟在李恪身边,显的十分乖巧的小丫头,便有些好奇:“这小丫头是谁啊?看着面生的很。”
李恪笑的见牙不见眼,看上去这段时间钱应该没少赚,李承乾又说不管他的钱,自然更是高兴,见其对注意到身边的小丫头,不由回身扯过来:“洛洛,这是太子,以后见到要恭敬些。”
“停。”李恪介绍方式让李承乾一头雾水,摆手止住小丫头行礼的动作,扯着他就问道:“你和她到底什么关系?”
“这是我第二房小妾,刚刚从惜凤阁赎出来。”李恪理直气壮的说道。
小妾?第二房?李承乾觉得皇家教育真是太特么高端了,李恪这小子还没自己大,竟然小妾都找了两房了,真不知道他这小身板能不能行。
李恪见李承乾半天没有说话,有些忐忑的问道:“哥,咋啦?”
李承乾张了张嘴,一肚子的吐糟汇成一句话:“没事,以后对人家姑娘好点,别始乱终弃。”
见李承乾没有过多表态,李恪神情一松,誓言旦旦的说道:“放心吧哥,我的为人你还不了解么。”
李承乾扭头对站在不远处的杨雨馨打了一个眼示,示意她打那个叫洛洛的女娃带走,然后转头对李恪说道:“小恪,你说如果有蛮子要娶咱妹妹,这事儿怎么办?”
李恪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道:“哥,你是说父皇要和亲?”
“父皇没表态,但我估计不会同意,不过这事儿你别管,我就问你,你怎么看。”李承乾摆摆手,说了一下老头子的态度,然后追问道。
“哥,这事儿,哪有我说话的余地。”李恪面有难色,想起平日里母亲杨妃教育他不要管政事,言词不由有些讷讷。
“成,那哥也不逼你。”李承乾叹了口气,想了想说道:“不过哥求你办点事情总行吧?”
“哥,你说。”心中有些愧疚的李恪狠了狠心,虽然知道李承乾求他的事情必须与和亲有关,不过话说的这个份上,他也实在没办法拒绝。
李承乾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加大对牦牛的收购力度,把收购的价格翻上一倍。”
“啥?”李恪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不是,哥,那我还不亏死了?不行不行。”
李恪完全没想到,李承乾的要求竟然是这个,刚刚偿到赚钱甜头的他,感觉这个就像有人在拿刀割他的肉一样。
“好吧。既然你不同意,那就算了。”李承乾淡淡的说着,语气里听不出一点情绪,一副很无所谓的样子。
“别,别哥,我刚刚说错了,我重说行么?重说!”李恪脸色隐隐有些发白,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正所谓没吃过豕肉也见过豕跑,李恪虽然没被李承乾坑过,但那些纨绔们的悲惨经历已经足以让他感到刻骨铭心。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51章 给老头子上一课
半个时辰之后,李恪带着他的小妾郁闷的离开了‘兰若寺’,所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指的就是他现在的状态。
而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洛洛,看着他难看的脸色,忐忑的问道:“殿下,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太子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了?”
“没你的事儿,以后本王与太子之间的事情永远也不要打听,也不要问。”李恪沉着脸,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喏!婢子明白了!”一句关心的话却遭到一顿呵斥,洛洛觉得有些委屈,不过想想自己的身份,她也只能把苦水吞到肚子里。
李恪似乎真的很宠这个小丫头(否则也不会带她见李承乾),看她委屈的样子,便觉心中不忍,想了想之后温言说到:“太子与本王虽非一母同胞,但却也情同手足,我们之间的事情决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所以……好自为知吧!”
“喏!婢子以后不问了。”洛洛乖巧的点点头,然后问道:“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啊?”
“先送你回去,本王一会儿有事要办。”洛洛的话让李恪再一次想起李承承乾的要求,情绪再次低落起来。不过他实际上并不是在生气,苦大仇深的状态不过是觉得好多小钱钱飞走了。
那些该死的吐蕃人,没事求个毛的亲啊,惹毛了那个‘睚眦必报’的家伙不说,连带自己都跟着倒霉。
李恪郁闷的去办事,李承乾蹲在皇宫里同样不好受。
将军们都出征在外,御史大夫们没有弹劾的目标,整天闲的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目光自然就转到他的身上,三天一小弹、五天一大弹,而且弹劾的名目繁多,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比如手里现在拿的这份奏章,竟然是特么弹劾自己总是留居‘兰若寺’,不合礼制,要搬到天光或者丽正殿去才算合理。当然,也有更奇葩的,认为应该把东宫女眷全都撤出去,多为帝国储君留一丝阳刚之气。
这特么都什么对什么?李承乾无奈的再翻了四、五本,叹了口气苦笑着对李二说道:“父皇,这,这也太扯了吧?儿臣睡在哪,宫里有几侍女都要被他们管着?”
“让你来不是看这些东西的。”李二把儿子手里拿的一摞奏折夺回来,没好气的说道:“吐蕃的事情你怎么想的?你认为那个松赞干布真的有能力平定叛乱?”
“父皇,吐蕃叛乱是否平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地处高原,易守难攻。加上其游牧民族的习惯,如果让它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未来无异于又是一个******,对于大唐,必将成为心腹之患。”知道历史走向的李承乾,将心腹之患四个字说的斩钉截铁、不容质疑。
而且李承乾说的并没有错,出于游牧民族的习惯,内斗平定之后,必须会发动对外侵略,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掠夺习性,更多的也是为了缓解他们内部部族间的矛盾和排除异己。
李二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吐蕃的情况为什么你会了解那么多?”
李承乾愣了一下:“父皇,情报科有很多吐蕃方面的资料,难道您……从来不看?”
“呃……看,不过眼下朕看的是突厥和高句丽方面的资料,吐蕃,吐蕃边陲小国,晚些看也无妨。”李二脸上闪过一抹潮红,隐隐有些脑羞成怒。
李承乾两世灵魂融合,自身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资料什么的只要扫一眼便能记个七七八八。但是老李不行,如果想把情报科的资料全都看一遍,估计这老头儿皇帝也不用干了,每天就蹲在情报科翻故纸堆吧。
老头子的神色变化看在李承乾眼中,顿时有一种大事不好的感觉,连忙说道:“呃,父皇公务繁忙,是儿臣失言了。”
李二哼了一声,大度的放过了李承乾,没办法,这个大儿子出了名的不着调,时不时脑子就会抽一下,如果每一件事都要斤斤计较,只怕早就被他给气死了。
房间中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李二缓缓开口:“你现在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打算,朕不想过多插手,不过有些事你最好提前与朕商量一下,否则……。”
李二的话并没有说完,不过作为警告,已经足够,以李承乾的聪明自然可以知道,他这段时间的一些举动已经引起老头子的不满。
可明不明白是一回事,承不承认是另一回事,因为老头子的一切不满都是基于李承乾平时表现来的,是一种‘以己度人’的猜测。
如果李承乾现在就认错,那就证明老头子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除了让事情变得更糟没有任何一点好处。
所以李承乾很自然的接过老头子的话头,笑嘻嘻的说道:“父皇,儿臣平日里弄的都是乱七八糟的琐碎之事,与您说了怕您不爱听。”
李二今天似乎专门在找李承乾麻烦一样,嗯了一声说道:“那就挑一件说来听听。”
说就说呗,这段时间折腾出来的事儿不少,随便挑一两件出来把老头子整懵问题应该不大。
比如,李承乾认为李恪的生意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父皇,您说如果我让小恪将收购耗牛的价格提高一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收购价格高一倍?”李二眉头一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承乾在整李恪。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大可能,李恪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李承乾让他出高价他就出高价?
“父皇,贵族和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一半的利润,他们就会铤而走险;有两倍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如果有三倍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砍头的危险”马克思的资本论李承乾看过,能记住的却并不多,这一句基本上是他记忆最深的一句。
迎着李二的越来越迷惑的目光,李承乾继续说道:“父皇,吐蕃和我们一样,也有贵族,他们需要丝绸、需要瓷器、需要漂亮的衣服、需要一切可以展示身份的东西。”
“如果这一切都可以用全身是毛,却没有太大用处的耗毛来换的话,儿臣认为他们会很乐意接受的,甚至儿臣认为,让他们把马场都改成牛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52章 以把老头子整懵为目标
李二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李承乾说的是什么,什么两倍利润、三倍利润,什么马场改成牛场,一连串的推论下来,老李认为和李承乾聊天是他今天犯的最大的错误。
这小子说话跳越性太大了,前一句在说利润的事情,后一句就跳到丝绸、瓷器和牛场、马场,接下来还会说什么?会不会是骑马胯枪走天下?
“父皇!父皇!”李承乾说的嘴角冒白沫,结果现在老李在走神,不觉有些尴尬。
“嗯嗯,朕在听着呢,你说的简短一些,莫要长篇累牍。”李二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只好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李承乾心中暗暗笑,不过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还是把话说的直白了一些:“父皇,我们可以高价收购耗牛,但却不管其来路如何,那么为了高昂的利益,吐蕃境内的贵族们自己就是斗起来,互相抢夺草场,夺资源,时间长了甚至还会生内乱。”
“而且,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儿臣认为吐谷浑、象雄国之类的国家也不放过这一杯羹,那么他们就会此动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去争夺草场、牧场和牛羊。”
“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会斗起来,彼此消耗着自己的国力,来换取那些并不实用的丝绸和瓷器。”
这一次李二听懂了,只要和战争有关,这老头子立刻就来了精神,琢磨了一会说道:“你还是把问题想的简单了,吐蕃国主也好,吐谷浑的可汗也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生。”
“父皇,不论是吐蕃还是吐谷浑,他们都是由部族组成的,所以哪怕他们的国主和可汗看出其中的弊端,也并不一定有能力来阻止。”李承乾邪邪的一笑:“而且儿臣说的这些只是一个概念,具体的细节还要具体考虑。”
“嗯。”李二点点头,他知道,李承乾说的没错。
其实不光是吐蕃和吐谷浑,大唐又何尝不是一样,如果所有的世家和世族都认为某件事情有利可图的话,他这个作皇帝除了用硬的暴力手断,的确什么其他办法去除止他们。
不过很快李二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咂咂嘴戏谑的问道:“那么大唐太子李承乾阁下,你能不能说说,你收购了那么多的牛,准备怎么处理?莫非你真的以为大唐百姓以经可以大量购买牛肉了?”
“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吃不了,蛮夷可以吃嘛,把牛肉干运到林邑去换粮食,运到吕宋去换香料,再拿香料到吐蕃去换牦牛。而且香料在吐蕃可是好东西,说不定还能换些好马回来。”手中掌握着大唐海贼,李承乾说话底气甚足。
准备看李承乾笑话的李二又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刚刚还在说吐蕃和吐谷浑的事情,这小子怎么会一下子又跳到南海林邑国去了?而且吕宋又是个什么东西?
李二听过流求、真腊、林邑、甚至大食、大秦都听过,唯有吕宋这个地方从来没听过,难道也是和吐蕃一样?突然冒出来的?
“父皇!父皇!”李承乾觉得这嗑儿没办唠了,小半个时辰,老头子走神不下三、四次,再唠下去就变成自言自语了。
“不行,你这个事情要拿到朝堂上议一议。这么大的事情,事关吐谷浑、吐蕃、象雄三个国家,你怎么就敢和小恪两个人背后捅咕,这要是出了事情可怎么搞。”李二回过神,第一件事就是制止李承乾把计划执行下去。
李承乾一听老头子的想法,立刻就不干了,苦着脸说道:“不是,父皇,这就是小恪在做生意而以,没必要拿到朝堂上去说吧?而且我舅舅、房伯伯他们都在外面押运粮草呢,你要是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去,我和小恪非被那些夫子们给‘喷’死不可。”
“呃……”李承乾一说,李二才想起来,能研究正事儿的已经都被他派去北伐了,朝堂上剩下这些除了‘诗曰子云’好像就干不了别的。如果把李承乾的这套计划拿上朝堂,估计立刻就会被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们说的一无事处,大好计划马上就得搁浅
纠结良久,李二一时半刻拿不定主意,最后一拍桌子,拿出老子是你爹的架式命令道:“总之,这事儿你现在不能办,让朕好好想想。”
“喏!”李承乾老老实实答应着,反正已经把老头子整懵了,分注意力的目的已经达到。
接着,李承乾蹲在老头子的甘露殿接受了大概小半个时辰的思想教育,然后就带着一脸胜利者的笑容被放了出来。
只等离开了太极宫,回到东宫的地盘之后,才对突然冒出来的二十七问道:“黑子这段时间在忙怎么?为什么好几天没看到他?”
二十七应声答道:“组长一直在跟吴兴权的事情,哦,就是那个‘种子’在长安的负责人。”
“那小子还没死呢?”李承乾好奇的问道。
在他看来吴兴权那家伙自从上次被上出去以后,应该很快就会被人灭口,然后‘第七小组’就会盯上来灭口的家伙。
可没想到‘种子’那边还真能忍,这特么都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让那个吴兴权活着。
二十七不无感叹的说道:“殿下,吴兴权能力不错,人也很警惕,被放出去之后接连变换好几个住的地方,期间如果不是他有个瘸腿的儿子,有好几次我们都差点跟丢了。”
李承乾身形一顿,突然回身看着二十七说道:“你觉着把他拉进情报科怎么样?”
“按能力来说可以,但是臣不能确定他的忠诚度。”二十七摇了摇头,把自己的判断说了一下。
“回头你和黑子研究一下,定个计划,对他进行一下测试,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作为‘第七小组’的外延分部。”李承乾犹豫了一下,觉得‘第七小组’的构架还是有所欠缺,让总数二十七人的一个小组负责大唐全境,似乎总有些捉襟见肘的感觉。
(本章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53章 ‘獠牙’的霸道
十月的草原上,已经连降数场大雪,整个草原变的白茫茫一片,而在这茫茫雪域之中,却行走着一队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的一队突厥人。
“萧皇后,再往前大概五十余里就是大唐的地域,您就没有什么感想么?”突厥队伍中,一个身材甚是魁梧的汉子骑在马上,打着哈哈对一辆马车中的妇人说道。
“康苏密将军想让哀家有什么感想?不妨说说,也许哀家会想到也说不定。”作为被进献给大唐将军的‘投名状’,马车中的妇人似乎认命一般,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怒,不输不硬的将突厥将军的话在草原上被传的神乎其神,一万二与四十二的战损比例让突厥人颜面尽失。
而事后被屠的鸡犬不留的两个三千人部落,更是让他们获得了‘嗜血獠牙’的美名,同时也让突厥人想起一古老的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苏康密不敢肯定‘獠牙’的主力部队是不是就在周围,但想想二万对五千,战损一万二的战例,再看看自己手下这两千来人,他决定再忍一次,必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投降,不是打仗。
想到这里,苏康密暗中咬了咬牙,豁出一张老脸,抱拳说道:“这位小将军,某乃是突厥俟斤苏康密,此行是护送前隋萧皇后及其孙杨政道去定襄城的,还望小将军行个方便。”
“某只是班长,当不得将军之称。”五人中为的一个毫不领情:“尔等过去也可以,不过必须放下武器。”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54章 怂货苏康密
两千人对五个人放下武器,就算是投降也不能这样啊!在手下人的注视下,苏康密一张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终于忍无可忍,手中铁槊一横,大声喝斥:“欺人太甚,让某来替你家将军教训教训你!”
出乎苏康密预料的是,五人中的那个班长竟无一丝惧色,面对两千余提刀在手的突厥精锐,‘哐’的一声横刀出鞘,一提马疆便向苏康密冲了过去,半空中留下一句:“信号,屠了他们。”
在马背上混了一辈子的苏康密心里‘咯噔’一下,从那个班长催马的度上看,丫分明就是真上来拼命的,而且那句‘屠了他们’底气甚足,这足以证明那只‘嗜血獠牙’睚眦必报的性子。
想到这些,苏康密脑门子上的冷汗唰的就下来了,再看留在原地的四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圆筒型的物事,就想起从执失思力口中听说过,‘嗜血獠牙’是通过一种能出尖啸的东西联络。
疯了,真特么疯了,苏康密从未想过投降的路竟然会这么艰难,‘嗜血獠牙’难道都特么是疯子么?怎么全都一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架式呢。
1...9091929394...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