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万法仙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醉寻芳
万法仙途
作者:醉寻芳

简介背井离乡的杨韶,懵懂地成为了一名修士。然而,在这秩序井然,宗门林立,日渐衰微的末法时代。资质低劣的他,该如何开创一条自己的长生大道?仅凭着一个神秘香炉,他又是如何纵横三界,威震诸天?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万法仙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万法仙途 第0001章 金灵根
申国,山南郡,梁丘县城郊,秋日晌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大地上热浪滚滚。
杨韶手持麻绳粗织的长柄网兜,在干裂的河中烂泥水洼里来回打捞了几遍,再一把抬起网兜,泥水哗啦啦过滤而下,落在浑水洼里冒起一串串气泡。
而网底只有几条浑水呛晕的两三寸长小白鱼,还有一些河虾在蹦跳着,不由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转而走向远处更大的浑水洼子。据说,往常这梁丘河水深处足有一人多深,河面更是宽达三丈,水中鱼虾龟鳖无数,不知养活了梁丘河两岸多少渔家。
然而,这年天气反常,一连三个月未下一滴雨,田地干裂,河水断流,至秋收时节庄稼枯死,蝗虫四起,农夫颗粒无收。而申国北方边境经常爆发战争,官府还要征缴军粮,征召青壮戍边,以致抛家别业,逃荒就食者无数。
杨韶今年十二岁,长得身材瘦削,肤色黝黑,眼神却格外明亮灵动,小小年纪初尝风餐露宿,背井离乡的艰苦,随父母从老家建兴郡一路逃荒而来,沿途见过不少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事,心性也就越发成熟坚韧。
相比大多数饥民只为了盲目地找一口吃的,杨韶并不悲观迷茫,坚信只要到了南方,设法落户安家,有耕地可种,一切都会好起来。他也就可以继续去县学读书,甚至参加科举做官,改变自己和一大家人的命运。
山南郡这边旱灾稍好一些,河里虽也断流,至少还能有一点点水,可以煮沸了饮用,也没有蝗灾,农夫多少收获了一些粮食,可也不够缴纳税粮,没有人愿意收留逃荒的灾民。
沿途官府偶尔也组织一些富户出粮赈粥,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往往给一顿吃的之后,就会出动衙差把灾民赶走,放任四散游荡。
杨韶是两天前才到此地,但县城四门紧闭,只能随父母和乡亲们,在城郊官道边小树林里搭建草棚子暂且住下,靠挖野菜、捕猎野兽、下河捞鱼虾艰难度日。可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官府差役来驱赶,那时就只能去往下一地。
忙活了一上午,盛装鱼虾的小木桶底部终于有了浅浅一层,其中还有两条长长的鳝鱼,用油煎了勉强可以吃上两顿,总算是有一点收获。
杨韶扛着网兜,提着小木桶沿河岸往回走,远远见官道边小树林里饮烟大起,随风飘来一阵阵浓郁的米粥香味,还有饥民们声声欢笑。
难道是官府来赈粥了?杨韶暗暗猜测,心里一喜,不由加快了脚步。远远见官道东边一排青瓦黄土墙大院的驿递铺前,摆了两只大木桶,已有不少饥民围上前,操着长柄木勺打起一碗碗茶水饮用。
斜对面另有一个干净宽敞的八角大亭子,里面除堆放了一些杂物,靠近门口处地面上摆着一张铺团,上面盘腿端坐着一名面相苍老,头发、眉毛、胡子全都雪白,显得仙风道骨的年老道士。
在那亭前青石台阶下新砌了十几个砖石土灶,一群杂役忙进忙出,将柴火烧得正旺,灶上大锅里煮沸的米粥哗啦啦直响,还有几叠大蒸笼白气弥漫,飘过来一阵阵馒头的香味。
而在那大锅前面向官道站了两大排十几个背挂长剑,手执白色马尾拂尘的青衣道士。中间空地摆开的条案后,一个面色红润,年约四十来岁的中年道长手捧茶盏有滋有味地品着;另一个却是年华双十的青衣道姑,面带同情地打量着一众饥民,显是心怀恻隐。
小树林草棚子里大群饥民渐渐围拢了过来,眼巴巴地望着那十几口大锅,一个个都面露渴望之色。那中年道长放下茶盏,抬头扫视一圈,挥了挥手。头前站着的一名年轻道士会意,便快步出列喊话。
“诸位乡亲听好了!贫道清荣!来自梁丘县南赤霞山清妙观,吾家住持玄妙真人大发慈悲,命吾等来此赈粥,稍候片刻就可领取斋饭了,大家都有,不用急!”
那道士安抚了一下饥民们,又道:“另外,本观供奉的真武大帝显灵,香火旺盛,特招收道童五十名,年龄当在十到十五岁为宜,愿者可将孩童领上前来,由清苍大师兄审视考核,若符合条件便可收录,到时自有数不尽的好处。”
年轻道士此言一出,人群一阵喧哗,互相议论纷纷。
这时,一名壮年汉子大着胆子上前拱手为礼,小心试探着问道:“小民等都带有孩童,若送入道观岂不是就出家了?那我等家人可否在此落户安家?都有些什么好处?道长你倒是说一声呐!”
清荣道人嗤笑一声,面带倨傲地回道:“那是自然,道童自是出家人!至于家属是否能依此落户,那得看你家孩童有没有慧根,清妙观不但是道门圣地,更是武林泰斗,游龙剑、八仙剑、玄清剑天下驰名,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好了……大家开始吧,一个一个来!”
那壮汉讨了个没趣,回头便与众人分说开了,众人或坐或站,三五成群谈论着此事可能带来的一些好处。把孩子送去道观出家,做父母的多少都有些抵触。可如今这逃荒路上,前途未卜的,那至少是一条活路。
更何况,那十几口大锅煮着白花花的粥,那亭子里也还堆放着几十袋大米,这些对于饿急了的饥民,实在是有着无穷的诱惑力。于是,有人坐不住了,迫不急待地带着自家孩童上前,让清苍道长细看。
不多时,果然就有六七名十一二岁的孩童被看中了,那年轻女道姑领着孩童去了一边,喊杂役端来清水给孩童们洗脸净手,又端来素食斋饭让孩童们用膳。
这情景看得一众饥民再无顾忌,纷纷把孩子带上前去,结果,却有不少人家的孩童不被看好,反被斥退了回来。而那些孩童被选中的人家兴高采烈,已经先行排队过去等斋饭了。
看着那边的情况,杨韶心里有些意动,可若做了道童,从此要吃斋颂经持戒,终生侍奉真武大帝、三清祖师,不能婚娶,不能在家孝敬父母。
有的道士甚至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云游天下,采集珍稀灵药炼丹问道,成仙飞升。关于大陆上流传的一些仙人的故事,杨韶虽也听说过,但只当是神话传说。这些为慎独而避世长生的理念与他读书科举做官,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完全相悖,不免犹豫起来。
“韶儿!你回来得正好!为娘与你阿爹商量过了,先送你去道观为道童,可免颠沛流离之苦,待挨过这次难关,将来若有机会再还俗接你回来,还能继续读书,就看你愿不愿意了?”
杨韶正怔忡出神间,一个头发花白,面有菜色的四五十岁妇人快步走了过来,一把拉住杨韶的衣袖往小树林草棚子边走去。这是母亲张氏,与父亲带着一大家人逃荒,可算是吃尽了苦。
杨韶抚着下巴歪着头,沉吟片刻问道:“娘!方才孩儿听那道长说了,并没许下什么好处?这就贸然答应是否欠妥?”
“为娘刚才过去问了,有孩童选上的人家当时就拿到了三十两银子,然后会安排到一些道观供奉的田庄做租户,就是临时租种富户的田地,或者去商行做工,待灾情好转就可迁回祖籍去。去道观里做道童,每半年会发下一次十两银子的敬奉钱。这事还算可行,若没被选上,道观是不会许诺的。”
“十两银子?若是这样,也还算厚道。”杨韶双手抱[胸],轻抚下巴思索片刻,很快就拿定主意,若道观的许诺当真,那去做个道童也不是不能接受。
杨韶随母亲快步走时小树林里,就见一大家人围在父亲身边打转,显是想要劝说,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杨父近五十岁年纪,满脸皱纹,头发都有些花白了。这时看看长子杨和,又看看次子杨利,这两个大的都成家了,各有了两个儿女。
排行老三的是个女儿,前几年才出嫁,现如今也不知怎样了。四子杨兴也十六岁了,自小性子野得很,也没读过一天书,将来怕只能跟着自己务农。
独独小儿子杨韶,虽说老两口最是疼受,可没庞坏他,这小子自小聪颖好学,成熟懂事,从家乡逃荒前夕正在县学读书,现在这学业一荒废,以后可如何是好。还有一个六妹才十岁,也不知能不能挨过这次饥荒。
想到这些,杨父也是心如刀割般很是不忍,但残酷的现实,让他又不得不作出选择。这时见儿子回来了,便开口道:“韶儿啊!如今这情况你也看到了,多少人饿死在南下的路上,去道观至少饿不着,一大家人也能有个地方落脚,将来总能回去……”
杨韶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连忙回道:“爹!只要一家人的日子能好过些,再不用四处流亡,孩儿愿意去!”
见杨韶答应得这么坚决,杨父心生愧疚,更是不舍,可又说不出什么来。反倒是母亲张氏连连叮嘱,去道观了要机灵勤快,要听师傅的话之类,像是认定了自己的儿子一定能被选上,就是怕他吃不得苦,不会做人做事反受委屈。
一家人跟着送出小树林草棚屋前,杨父领着杨韶前去亭台前排队等候,长长的一队足有上百人,但那清苍道长挑选得很是仔细,还是有不少人家带着孩童被赶出来了。
好不容易等到杨韶,面前的清苍道长双目如电一般直视过来,杨韶心里有些发慌,也像其他孩童一样默默地伸出手去由他把脉,回答了一些“年龄几何?可有病根?”之类的简单问话后,算是顺利通过了。
很快,五十个道童真就挑选齐了,终于有杂役过来让其他饥民列队领取斋饭。那些有孩子被选为道童的家人,则被带进了驿递铺那边院墙下,聚了一大堆等在那儿,对这边没选上的幸灾乐祸,指指点点。
杨韶跟着一群被选上的孩童,领到一碗粥和两个雪白的大馒头,很快就风卷残云般吃完了。那女道姑又过来喊话,带着五十名道童列队上前,给那坐在亭子里的白头发老道士再次考核。
原本不是说考核一次就可以了么?
杨韶心中暗暗奇怪,站在队列在踮起脚尖望去,只见那些道童上前,白头发老道士只是看一眼,或摸一摸道童额头、或是把一把脉便挥手打发走开了。很快就过去一大半,似乎还是没有他中意的孩童。
终于再次轮到杨韶,他照例伸出手,那白头发老道士看起来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但动作却非常敏捷,眼神也锐利逼人,伸出两根松树皮一样的手指搭上杨韶右手腕脉,闭目感应起来。
同时,杨韶只觉一股温凉的气流顺右腕蔓延而上,像一只小老鼠钻入前胸,掉头向下一直到小腹处,盘旋了两圈倏地溜了回去。
坐在面前的白头发老道士一下移开了手指,抬起头来满脸喜色,眼中精光四射,看着自己的眼神有点古怪。就像是穷鬼看到金银宝贝,饿极了的人看山珍海味一般。
“虽是五属性,但有金灵根呐!很好!就是你了!贫道道号玄都,小子姓甚名谁?可愿拜入贫道门下,做一名俗家记名弟子?”
白发老道士开口说话了,但奇怪的是,嗓音居然一点都不显苍老,倒像是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说话一般中气十足,声音洪亮。
做一名俗家记名弟子?也就是说不用出家喽!就是不知道“金灵根”是什么。杨韶也没多想,一听心中大喜,连忙跪下磕头,大礼拜道:“小子杨韶!给师尊行大礼了!”




万法仙途 第0002章 庚金正气诀
中午过后,城郊所有逃荒灾民都吃了一顿饱食,没有孩子被选为道童的,道观便不再理会。其余道童家属,则由清荣道长带去城东一处供奉庄园暂时安顿,随后会被安排往各地成为雇佣租户。
杨韶与一众道童,在玄都、清苍等道长带领下,先与家人道别,再带上衣物行李随一众道士转到城南,乘坐马车前往赤霞山。
赤霞山位于梁丘县南五十里的清霞岭,山高约五百丈,盘旋的山路险峻崎岖难行,山中栖息有虎豹等凶猛异兽,天黑上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当晚宿于清霞岭下青台镇一家道观供奉的庄园,
次日一早上山,走了整整一天才到半山腰,不过清妙观的山门已然在望,钟声空寂悠远,在群山中回荡。汉白玉浮雕着苍松迎客纹饰的山门牌楼十分华丽壮观,上书有“清妙观”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玄都和清苍带队走在前面,道童们走得脚酸腿软,叫苦连天,有的跟着到了山门,有的估计还在半路,但玄都和清苍根本不管。
玄都老道士对别人漠不关心,但对杨韶却似乎极好,见他始终没有掉队,不时回头微笑,以示鼓励。杨韶心中暗暗记着,想到师傅途中两次递水壶给自己,却不知他是在哪里打到的清水,也没见他身上带水壶。
山门坐落在一处山嘴,另一边是峡谷,走进山门就可以望见鳞次栉比的大殿和房舍层层叠叠,倚山势建在山洼里,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在夕阳下反射着点点赤红霞光,煞是璀璨夺目。
进了山洼,前方是一片巨大的白玉广场,登上道观正门的高高台阶下,立着一个半人高的葫芦状香炉,是道观所用之物,怎么也要有个三清祖师、真武大帝什么的,然而……没有!
在杨韶看来,这个香炉虽然做得好看,但设计得实在笨拙,大小炉身都没开孔,仅在离盖子边檐下一寸处的三条藤蔓之间,开有三个八角形,约巴掌大小的孔洞,里面插满了红香,从三个孔洞不断冒出淡蓝色烟雾,熏在盖子边檐处缭绕良久才散。
“师傅!你老人家回来啦!”
这时,从左侧厢房出来一名黑大个子,不但面色黑如锅底,还满脸横肉,粗眉大眼,身材高大结实,走路嗵嗵直响,一双大手看起来比正常人长很多,抱拳行礼时发出啪的一声,显得力大无穷,说话嗓音粗糙得像金石磨擦一样,听起来让人十分不舒服。
“嗯!对了!这是为师新收的弟子,以后你们可师兄弟相称,先带他去安顿下来,明早一起来见!”
玄都真人吩咐一声,自顾自向里面主院走去。
黑大个这才好奇地看了杨韶一眼,嗵嗵两步走了过来,吓得杨韶不由后退两步,但看他脸上挂着憨厚的微笑,似乎没什么恶意,杨韶连忙躬身见礼道:“见过师兄!但不知如何称呼?”
“我叫留罡,上四下正的罡!师弟你又叫什么名字?”
黑大个咧嘴一笑,在大黑脸映衬下,露出白森森的大牙。这形象看得杨韶有点害怕他,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回道:“杨韶!韶华的韶!”
“以后我们就是师兄弟了,我跟师傅修习玄甲功、碎玉拳三年了,力气可大着呢,你会些什么?练过武艺么?哦……你跟我来吧!对了……我刚吃完晚饭,你还没吃吧,我先去厨房看看有没有剩的,要不得找杂役再做一份。”
看不出,这位留罡师兄乍看有些笨拙,却是个话唠,但应该不是什么刁滑之人。杨韶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不由苦笑着跟了上去。
房间很快找好了,前庭东厢院靠北面两个小房间,一个还算宽敞的厅堂。靠南面一排也是三间,那是留师兄的居所。东面是一排杂物房,里面似乎堆放着柴薪、破旧家具什么的。很快,留罡就去厨房端来了一碗面条,还有两个雪白的大馒头。
杨韶走了一天山路又累又饿,很快就一扫而光,倒头大睡。早上天还没大亮,杨韶就被留罡推醒,匆匆洗刷吃了早点,一起去北面主院拜见玄都真人。
玄光院并不是一个四合院,而是三个大院落组成,前面一个住着弟子杂役,后面有两个院落,排列不甚规整,东北院是真武殿,那边另有门出入。西北院里大院套小院,有大小房舍三十余间,那里才是玄都真人的住处。
出后院大门,前面是一堵两三丈高的青石墙,中间有台阶,上面就是一个大广场,两边有廊道相通到玄光院前门牌楼处,顺里侧房前走廊往西,玄都真人居住的大院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
留罡熟门熟路走习惯了,很快就带杨韶到里面正堂外,这时天色还带着一乌青,堂上也没点灯,空荡荡漾的不见半个人影,正踟蹰间,就听里面传来一个淡淡的声音。
“不错!能按时到!进来吧!”
杨韶暗暗惊奇,玄都真人耳朵居然这么机灵,但随留罡步入正堂,转进后侧一个大房间时,才觉得玄都真人简直神了,他是怎么知道有人来了呢?
不过,这时他已经顾不得多想,走进房间就见里面一灯如豆闪烁,光线明暗不定,照得墙壁四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显出条条幽暗的黑影。
玄都真人坐在高脚书案后,只显出身着青袍的肩膀,一头白发和满是皱纹沟壑的额头,另半张脸则被双手翻阅的蓝色封皮,白框黑字的遮掩住了。
杨韶一看到书架和书,心里就莫名地产生一丝激动,悄悄抬眼一望,师傅翻阅的书封上,有“庚金正气诀”五个字,不由心中惊讶,这是什么书,难道是一门道家经典,有什么特别么?
杨韶很想开口问问,但看师兄留罡恭恭敬敬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的样子,他也就不好胡乱说话,跟着低眉顺眼地站定,顿感气氛有些压抑,而不是来时自己想像的那样了。
直站了一个时辰还多,外面的天色渐亮,太阳光线也照进了房间,玄都真人这才放下,轻咳一声,缓缓抬起头扫了二人一眼,舒服地靠在椅子上,旁若无人地伸了个懒腰,目光锐利地盯着杨韶,面无表情。
杨韶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一看师傅那直勾勾的目光似乎要看进自己的心里去,有点受不了这种僵局,便踏前半步,躬身施礼道:“弟子拜见师傅,给您老人家请安了!”
“嗯……”玄都真人眼中一丝意外之色一闪而过,却转头看了看留罡,挥挥手道:“你去吧!勤加练功!”
留罡恭谨地答应一声,快步退出了房间。
玄都真人又开口道:“你知道为师为什么收你为俗家弟子,而不用去观中做道童吗?”
“弟子不知,请师傅解惑!”
杨韶心中一惊,收道童和收俗家弟子不都是道观要求的吗?难道这与师傅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去观中做道童,日常不但要学习道家经典,驱鬼招魂做法事,还要挑水伐薪,接待香客,练武的时间就少了。而入为师门下,你什么俗事都不用做,只需要练习这门《庚金正气诀》,越快越好,将为师的衣钵传下去,可明白了?”
杨韶闻言一怔,看师傅面容苍老的样子,恐怕时日无多,急于寻弟子传承衣钵,也说得过去,可自己什么都不懂,真能练好武艺吗,但看师傅一脸急切严厉,肯定容不得自己犹豫,便躬身拜道:“弟子谨遵师命,愿意练习武艺,但是……弟子恐难理解经义……”
“呵呵……这个不用担心,只要能识字,先随为师学习《玄清医典》,此典籍包含医药针灸、人体经脉骨骼,学习这门武艺必须要以此为基础。另外,这门功法口诀的要义,为师另外注解了一份抄本,先听我讲解功法基础,再回去试着练习即可……”




万法仙途 第0003章 灵石的妙用
转眼半个月多过去,日子过极快却又枯燥无聊。杨韶感觉就像曾经在家乡建兴郡始兴县学就读一样,渐渐习惯下来。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师傅那里请教经义、辩识各种中药,了解人体的神秘结构,然后回去日夜不停地练功。
但至今为止,仍没练出师傅所说的“气感”,这让杨韶心中阵阵气馁。尽管他仍想读书科举,但身不由己,不练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这会被师傅逐出山门,父母家人也会被道观供奉赶走,继续去逃荒。
一想起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连晚上睡哪儿都没着落的日子,杨韶受够了,他决定勤奋练习这门武艺,就算以后不能科举,可练好武艺也能考武进士,而且申朝武人地位更高。
这天晚膳后,杨韶照例反复熟读了《玄清医典》三篇,然后确认能背诵了,再背诵《庚金正气诀》一层口诀,又熟读理解了一遍师傅所抄的要义注解,然后进入练功的房间,在铺团上盘腿坐下,但过了好半天仍难以进入空想状态。
据师傅所说,初习者最难便是如此,往往脑中杂念太多难以清除,精神意念不能集中,也就无法感应到日月精华、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之气。若能感应到这些,则能引气入体凝炼,存入自己的经脉中,形成真气。
而人体有十二经脉,有胆经、肝经、心包经、三焦经等……普通正常人虽然体内十二经也是连通,但不能有规律、有目的、有轨迹地行气导气,更不懂得扩展经脉。而习武者不但要做到这些,还要最后将凝炼的真气导回丹田存放聚累,当进入存满状态,自然就能精进一层。
良久,杨韶仍觉自己总是会想到父母和家人,还是不能集中精神,只得暗叹一声,起身去卧房找出师傅给的一支安神香点燃了,插进铜兽香炉,端到练功房间地上,继续坐下,双手抱腹,双目低垂,舌的“气感”,便又坐下来,再行默运功法口诀,过了一会儿,果然丹田处又有一道微弱而温凉的气体缓缓上升,顿时心中狂喜,马上将那股气流压回丹田,停止运功。
这天,杨韶有点坐卧不宁,激动不能自已,但他还是忍着没有去找师傅,转而去找留罡,结果不见人影,只好又回来研究功法口诀,下午继续苦练。
次日一大早,杨韶再也憋不住心中的欢喜,一大早跑去西北大院,兴冲冲地推开房进去,就见玄都真人仍是高坐桌案后,手拿一颗桃核大小,微带金光却又晶莹剔透的石头,对着灯火眯眼细看着,见杨韶闯进来,看都不看他一眼,仍是一脸陶醉之色。
12345...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