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的搭档是财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穷拾叁
“你说什么?”
这司机可是怎么都理解不了,一个村子都抠抠搜搜出不了的钱,他半路拉的一个人,居然说他出了,真的假的?
显然,怎么说都没有事实来得有说服力,宋谦当即就掏出了钱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沓一万块,拍到了仪表盘上:“这钱,够租五辆车一天了,只要你叫到车和人,我另外再给你钱,每辆车500,每个人300。”
说完,宋谦又掏出了一万块钱,这就两万块现金了。
即便天色再暗,钞票这种东西永远是闪闪发光的。此刻挖土机司机的眼睛都直了:这可是两万现金啊!对于人均月收入不过3000左右的樊城来说,对于年人均收入不破万的旮旯村来说,真的是大钱了。
果然是有钱的地方用钱铺路,没钱的地方连路都没有。
岭城和樊城虽然只隔了三百公里,但是一个靠海,经济发达,一个却三面环山,经济非常落后。
两个城市作为结对城市,岭城每年也会给樊城一些资助,搞一些帮扶脱贫之类的活动,但大多只作为岭城的政绩,宣传报道一番也就过去了。
所以,有钱的城市依然有钱,没钱的地方依然贫穷。
宋谦忽然觉得,每天四百万,让他在岭城,似乎只能在同学堆里装装逼,但若是放到穷乡僻壤的地方,搞不好就是一笔大钱。
确实,两万现金已经让这挖土机司机惊叹不已了。
“哥们儿,一千九,车带人,干不干?”
“别再说我有好事不叫你,这回绝对是好事,一千八一天,付现金!”
“一千七一天,绝对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而且当场结款。”
……
几个电话下来,宋谦听着这个挖土机司机从一千九,一路把价格降到了一千五,似乎对方还都非常满意。毕竟现金现结,价钱稍微低一点,大家也喜欢。
到了后来,这司机都不用自己打电话了,直接就是很多电话进来。
“是有这个事儿,不过车差不多了。”
“二十分钟内吧,你要二十分钟内能赶来,我跟老板说说。”
……
十几分钟后,挖土机司机开始跟宋谦汇报起来:“一共七辆挖土机,三辆卡车,一辆吊车,还有6个打散工的,说就给个200块一工就行。”
“只要能尽快把路通了,钱不是事儿。”宋谦说着,又从钱包里掏出了一万块,这就已经是三万现金了。
有钱人!真是有钱人啊!司机感叹道:随身都能带这么多现金!
当然,也幸而是天黑,这个司机又满脑子都是钱,所以没去想空手而来的宋谦,怎么能装下这么多现金。
钱到哪儿,这事就能办到哪儿,这边宋谦他们的挖土机刚到塌方现场,陆陆续续挖土机、卡车、吊车都来了。
“估计信号塔也塌了,根本没信号!”
“幸好碰上了,要不然都不知道怎么找。”
“镇里出的钱还是市里出的钱?”
“真的给现金啊?”
“咱这么多车和人,几个小时就搞定了啊,怎么算钱?”
“要是按时计算,这一来一回就亏大了。”
……
人一多,七嘴八舌就开始说开了。
“大家都安静,安静!”之前的挖土机司机爬到一辆卡车的车斗上大声喊道,“今天呢,大家只要齐心协力,抓紧把这路给挖通了,不管是三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都按一天的计算!”
“真的假的?”
“以前给旮旯村干过活,钱欠了大半年。”
“这么晚了,上哪儿给钱?”
“对啊!你把我们叫来,说付现金,现金呢?”
说到现金,这个挖土机司机更得意了,因为那个搭车的老板,可是掏了足足三万现金呢,付这些人的劳务费,那是绰绰有余了。
“看到没?看到没?”司机晃了晃手上的一沓钞票,“说好了付现金就付现金,一分都不会少!”
当亲眼看到现金,足够支付劳务费的现金,无论是车还是人,都激动了起来,机器轰鸣,人挥汗,赶紧的就干了起来。
本来一辆车需要两三天才能搞定的塌方,因为这么多人和车,又是卯足了劲儿干,不出一个小时,一条足够拖拉机通行的路就给挖通了。
“喂!”
宋谦看着路通的差不多了,推了推双手插腰站在高处指挥的那个挖土机司机。
“老板,您有啥吩咐?”
“……”宋谦汗了汗,“我比较赶着去旮旯村,要不然让哪辆车送我去。”
“那必须啊!”挖土机司机赶紧道,“必须我送您去啊!”
可不是,财神爷,不亲自供着不放心啊!
于是乎,这挖土机司机将点好的两万块交给他第一个叫来的吊车司机,交代他要指挥好把路上的泥浆全部清理干净才能发工钱,随后便屁颠屁颠载着宋谦前往旮旯村了。





我的搭档是财神 第362章 先富带动后富在哪里?
“您还有一万在我这里哈。”一边开车,挖土机司机一边解释道。
“没事,这钱就给你了。”
宋谦是真的不在乎,别说一万了,能够短时间内叫来那么多车和人,让自己顺利到旮旯村,给这丫的十万都行。
“不不不,我这也是要照账照算的。”司机连连解释,“主要吧,我是觉得既然您出了这个钱,等天亮了,我再给有些路段挖一挖,把这小路稍微拓宽一点,有几个转弯,实在是太窄了。”
“想不到你还挺有心啊。”
“也不是啦,主要有一次我老婆回娘家,坐的驴车,然后在一个拐弯处,驴子一脚踩空了,差点连车带人翻山沟里去。”
这挖土机司机说得比较轻描淡写,但却听得宋谦心惊胆战。本以为路不好也就是不方便,敢情这还是要出人命的啊!
“这么危险,为什么不修一修?”
“老板您这是有钱说有钱人的话。”司机感叹道,“俗话说的好,白银路黄金桥,还有钻石打的洞,修路造桥最费钱了。”
“那修路不是政府的事儿么?纳税人的钱交上去,就是拿来做这些的呀。”
“那也得地方财政有钱才行。像樊城,大型企业几乎没有,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更何况基础建设,全靠村民自己筹资解决。”
“那问银行贷呢?”
“不说贷了怎么还,拿什么还的问题,就是银行,我们樊城也不算小了,只有工行、建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一家民营银行都没有,可见我们这儿有多落后。”
“……”
“都说先富带动后富,然后达到全面富裕,这话提了多少年了,先富的早富的冒油了,穷的还是穷得叮当响。”
“这个……也不一定都是政策问题,咱不谈政治,不谈政治。”宋谦连忙打断了这个挖土机司机的话头,因为一旦贫富不均这个话题被拉出来,就是各种喷了。
“我也不是说一定要共产主义,像以前那样大锅饭。大锅饭经历史证明是落后的,每个人不管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谁还有工作积极性?”
说好不谈政治不谈政治,果然一旦开了闸,这话头就停不下来了。
“我看这边自然风景挺好的,要是做旅游,应该能吸引不少人。”宋谦开始了他拿手的话题转移大法。
“那是当然,我们这儿的风景,比很多5a级景区都好,尤其旮旯村,森林覆盖率特别高,天然氧吧啊。”
“那怎么没考虑发展旅游?”
“一个字:没钱。”
呃!没钱应该是两个字吧。
大约是说到钱,这挖土机司机便想到了宋谦刚才为了挖通塌方的路,豪掷了三万块的事,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老板本身上来了。
“我都还不知道这位老板怎么称呼?哪儿人?我姓米,大家都叫我老米。”
“我姓宋,岭城来的。”
“哇!岭城来的大老板啊。”老米感叹道,“我去过几次岭城,那儿的坐台小姐听说都是高级模特,赔一个晚上要好几千呢。”
一个晚上好几千?那是一个小时好几千好不好!宋谦腹诽道。嘴上自然说:“也没有那么夸张,那都是有钱人玩的。”
“老板您也是有钱人啊!”
“呵呵……”
宋谦只能尴尬笑笑。他确实算是有钱人没错,每天四百万呢,还是必须散出去的,若是纯粹按照金额来算,这国内要跳出来说他们能够每天扔出去四百万,眼睛都不眨一眨的,应该十个手指头数得过来。
不过,显然老米说的自己是有钱人,主要针对刚才为了挖塌方的路出了三万块这件事。
三万块就是有钱人了,那自己今天早上为了把曹甯推上第一女主播的位置,可是刷了几百万。
要是这几百万都扔到这个村子里,还不炸锅了?
老米没有发现宋谦的尴尬,继续说着:“岭城的房价也是高得离谱,一套小房子就得好几百万,我们这儿哦,一百万能够买块宅基地盖一大栋漂亮别墅了。要是有眼光好的老板能来我们这儿投资,随便往哪个村子整个几百上千万的,可不比岭城那边人挤人的舒服?”
说了一大堆,老米这才想起来,他忘了跟老板互动了,于是赶紧问道:“忘了问老板啊,您到旮旯村来要干什么呢?”
“投资啊。”
宋谦脱口而出,顺着老米刚才的话题,感觉顺溜极了。
“投资?”
因为概念中,搞投资什么的大老板,那驾临的阵仗都是很大的,属于政府招商引资的对象,肯定很多政府官员陪吃陪喝。
樊城甚至旮旯村这边以前也不是没有老板过来看过,试图搞旅游开发,说什么含氧量高,可以弄森林氧吧,但最后看也看了,吃也吃了,玩也玩了,下一个“不合适”的结论,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可怜本就穷的叮当响的村庄,每来一批人都充满希望,倾尽所有招待好,结果财神爷没迎来,都是一群抢劫的贼。
宋谦本以为自己说是来投资的,肯定让老米惊讶一番。可没想到,惊讶没有,眼神中倒都是怀疑。
“怎么?我看着不像来投资的?”宋谦尴尬反问道。
确实,若是单从外表以及阵仗来看,眼前这个老板确实不像来投资的。但就刚才一出手就是三万,眼睛都不眨一眨,这又确实是不差钱的主。
“我看你不像来投资的,倒像来散财的。”
“噗——”
宋谦突然无言以对。散财……他的工作不就是散财么?当然。这个可不能承认。对财神来说,散财是工作,但在常人看来,散财就是钱多人傻的表现。
“我真是来投资的。”宋谦强调道。
“我们这儿的房子升值难度比较大,没什么配套,跟你们岭城不能比。”
呃!这是把“投资”直接偷换概念变成“炒房”了。
“不,我就是来投资项目的,旮旯村风景好,可以打造风景区,做民宿,天然氧吧,都是好项目啊。”
宋谦其实完全不懂投资,他就这么一瞎说,横竖如果真做也没事,出钱就行。却不想一下子戳中了老米的点,只见他猛一拍大腿道:“可不是这么说么!旮旯村真的适合做旅游,现在很多城里人都喜欢乡村休闲……”
忽然,老米停住了。




我的搭档是财神 第363章 换个地方好散财
“继续啊,我也想多听听旮旯村的事。”宋谦催道。
“不过,投资的话还是划不来,赚不了的。”老米从原来的激动,瞬间改了态度。
“嗯?为什么?”
“路啊!没有路,什么都搞不起来。”
呃!怪不得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经老米这么一说,宋谦再环顾四周,此刻他们正经过的这条山路,崎岖不平不说,还险象环生。想来若不是老米熟门熟路,这大半夜的也是不敢走。
先不说要进到村子里的路这么长,会不会磨掉很多人的兴致,就算酒够香不怕巷子深,这条路修起来,成本也是够呛。
“所以以前那些想要投资的老板,来看过之后,觉得旮旯村确实是好,但真的投资还是不不划算。”老米最终感叹了一句。
结论虽然已经下了,但宋谦却穿了小心思。对他来说,横竖只要花钱就行,造福一人自然不如造福一方。
本来只是单纯为了找曹甯到这个旮旯村,搞不好就能开创一片散财的新天地。天天待在岭城,这边晃晃那边晃晃,散财的难度太大了。
曹甯!
呃!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想到这里,宋谦又掏出了手机,此刻已经是晚上11点40分。这回,直接不用给曹甯打电话了,因为宋谦发现自己的手机也是根本没信号。这样看来,曹甯的手机之所以不在服务区,也是因为没有信号。
只可惜,没有信号的话,就不能通过网络打赏之类的,把剩下的十几万散出去。至于直接从“乾坤袋”里掏现金这种事,虽然可以做,但其实只要钱没散出去,也不作为额度已用。
横竖,今儿个是没办法完成任务了。
好在并不要求每一天都必须把额度用完。但不管怎么样,没有信号真是很糟糕的事情。
“你不用看手机了,听说是信号塔坏了,所以进到这个山里就没有信号了。”老米见宋谦在滑拉着手机,便出言提醒道。
“没有信号,这日子怎么过?通讯公司也不过来修?”
“之前路塌方了修不了,不过即便修,也没那么快,上一次坏了,修了个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
一听到这个时间,宋谦都要疯了。别说一个月,一个星期他也受不了啊!赶紧去找到曹甯了好安心,然后赶紧回岭城吧。要不然,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散财起来很不方便啊。
不过……
“为什么修个信号塔要这么久时间?这种不该都抢修的吗?”
“人家通讯公司也是赚钱的,旮旯村的信号塔,那是纯粹为了所谓的‘全覆盖’,抢修的成本高呗,就不积极了。”
呃!看来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
说话间,车子已经到了村口。
十二点,整个村子都睡了,只有村道上隐隐的几盏路灯,可以看出这个村子的规模还不算小,从山坳到山坡上,都有零零散散的房子。
“宋老板,晚上住我家吧。”老米热情邀约,对他来说,宋谦可是让他不到一个小时就赚了两千块,这会儿兜里还揣着一万,不好好招待都不好意思。
宋谦也没有推辞,因为到这儿人生地不熟,估摸着小村子也不会有旅店之类的。没有信号,夜也深了,不管曹甯在没在旮旯村,晚上是都没法找了。
“我老婆就是旮旯村人。”老米一边领着宋谦进了家门,一边介绍道,“旮旯村有70%以上的人都姓葛,以前叫葛拉村,后来不知怎么的,大约因为比较偏僻,最后市里定名的时候,变成了旮旯村。”
老米的老婆一家人都已经睡了,除了那条敬业的狗,在闻到陌生人的气息后叫了两声,被老米喝止之后又继续睡去。
“家里比较简陋,只能委屈宋老板您将就着睡。”
老米的老丈人家,其实很宽敞,四间两层平房,七八个房间,一个大院子,还有两个耳房,作为厨房和仓库。
不过,相比宽敞的空间,生活条件确实很简陋。老米叫醒了自己的老婆,赶紧收拾出一间客房,其实就是一间屋子里有一张床,一个床头柜,没有电器,连桌子都没有。
老米的老婆将草席用热水擦了好几遍,抱来的被子看上去也是新的,还有压箱底久了的那种樟脑丸的气味。
“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就睡一个晚上,这样可以了。”宋谦见老米的老婆还在那里拼命的扫地,尴尬说道。
比起老米,老米的老婆更热心,一边喷水一边扫地,还一边解释道:“我们这儿农村地方,真是太简陋了,我们家老米也是的,有贵客来都不早点说,也没个准备。”
劝不下来,也插不上手,宋谦只好去开了窗,站在窗口等着。
空气确实很清新,关键,这种时候在岭城,那是没空调根本不能活,可在这山里,别说不用空调,连电风扇都不用。这会儿宋谦穿着短袖,开窗后都感觉丝丝凉意,不禁抱了抱手臂。
“我们这儿晚上温度低,老板您可不要冻着了。”老米连忙提醒道,还赶紧上来帮着把窗户关上了。
“也对,不关上窗户会有蚊子。”宋谦自言自语道。
“哈哈,我们这儿几乎没蚊子。”老米得意的笑了起来。
没蚊子?怎么可能?!蚊子这种万恶的动物,除了太冷和太热,哪哪儿都有它们的影子。为了灭蚊,蚊帐、纱窗、灭蚊器、灭蚊拍,哪个家里不是全套备齐?这里又不是西伯利亚,怎么可能没蚊子?
话说,西伯利亚也有蚊子的吧?
一说到旮旯村没有蚊子,老米跟他老婆都自豪了起来:“我们这儿一年四季都没有蚊子,别说蚊子,虫蝇都很少。”
后来经过解释宋谦才知道,原来旮旯村村子里有很多古香樟,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用樟树做的家具,例如宋谦这会儿睡的床,床架就是香樟木。这么一来,几乎是全方位防蚊虫,自然是一年四季见不到蚊子了。
真是个好地方啊,可惜还没开发。
虽然还惦记着曹甯的安危,虽然因为没有信号没法跟外界联系,房间也是非常的简陋,但这里纯净的空气,舒适的温度,还是让宋谦一觉睡到了天亮。直到老米的老婆端着洗脸水敲门,宋谦才醒来,一时间都忘了自己在哪儿。




我的搭档是财神 第364章 通讯基本靠吼
“这水真清凉,井里打上来的?”宋谦一边洗脸一边问道。
“怎么会呢?自来水家家户户都通了的。”老米的老婆解释道,“两年前市里说要全面消除贫困村,就拨了一笔资金,给村里安装了自来水管。自来水方便是方便,不过味儿很奇怪,我们还是习惯用山水。”
山水这种东西,在大城市里,那都是有钱人才能享用的,驱车几十公里到一座无名小山,然后眼巴巴的从那些小的可怜的出水口灌满水,宝贝一样运回家,专门用来泡茶招待客人、泡奶粉喂小孩之类的。
而且这还催生了一个产业——贩卖山水。无非也就是卖个劳力,但30l的山水,连着五块钱一个的桶,经常也要卖到十几块,可不比桶装农夫山泉便宜。
即便如此,有钱人还是趋之若鹜。哪怕很多砖家会说:山水没有经过化验,有很多有害细菌,酸碱度超标,不利于身体健康云云,有钱人还是会反驳:难道自来水就好了?那么多东西放下去净化,这些化学物质最后还不是都进入身体了?水壶里的水垢有多脏,身体里就有多脏。
得!有钱人要命,因此越自然越好。
其实吧,以前的环境确实很好,什么都是天然无公害的,但古代人也没现代人长命,因为科技跟不上,饿死的、累死的、病死的更多。
所以,这个科技进步环境污染的事儿,也得辩证的看。
胡思乱想了这么多,但宋谦还是总结出一点:旮旯村确实是个好地方!
天亮了,摆在宋谦眼前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怎么找到曹甯。当然,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怎么短时间内让信号通了。
因为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只能用最老土的方式——广播。
……
“现在播报寻人启事,现在播报寻人启事,有没有一位岭城来的曹姑娘,您有朋友找,在旮旯村村部……现在播报寻人启事,现在播报寻人启事,有没有一位岭城来的曹姑娘,您有朋友找,在旮旯村村部……”
……
跟宋谦一样,曹甯虽然因为手机没有信号有点不自在,但由于舒适的环境,加上劳累了一天,也是一夜无梦一觉到天亮。
自然,她是住在葛斌,也就是她资助的那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里。
“砰砰砰”敲门声传来。
曹甯转了一个身,鼻腔里依然充斥着清纯的空气和香樟的味道,一夜没有蚊虫骚扰,也没有开着空调导致的闷浊感,她实在不想睁开眼睛。
“曹甯姐,有人找你。”门外传来葛斌的声音,随后又重复了一边,“曹甯姐,你醒了吗?有人找你。”
有人找?
曹甯的脑子稍稍清醒了一些,倒是非常清楚自己这会儿是在旮旯村。只不过,谁会找自己?
再清醒一点,曹甯自己便听到了那个响彻全村的广播,一直在重复。
岭城来的,姓曹的女的,除了自己还有谁?
……
旮旯村村部。
六十多岁的老村长还在扯着嗓子对着广播重复。他能不卖力么,老米今天早上带过来的这个土豪,说让发一个广播,直接给了一千块。
本来吧,发广播也没啥,村子里经常有事儿都会发广播,也是他当村长的职责,但人家土豪老板非要说大清早把自己叫起来对不住,一定要给补偿。
一千块啊!自己一个月工资才1200,那还是镇里考虑到旮旯村里里外外的事务也不少,这才给定了1200的工资,从财政资金里出的。
不过老村长没有推,有了这1000,给村部添加些桌椅办公用品也是好的。当然,拿了人家的钱,广播起来自然比平时更卖力。
1...107108109110111...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