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挺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徐婠
原来今天早上一大早苏庆春在病房没有看到病人家属是因为他们一早不动声色地在院办那里等待院领导。
正巧他们碰到的就是院长杨帆本人,病人投诉医疗纠纷都投诉到他那里去了,于是他大发雷霆,当即紧急召开了会议,就并就这件事情进行讨论。
讨论的最终结果是48床以医生医疗事故为由索赔15万。
据说当时病人的态度很坚决不上诉,不医疗鉴定,就是认定医生过失要索赔,否则就是把这件事情投诉到卫生局。
院方领导见病人如此坚定,加上病人的婆婆在那里大哭大闹,为了维持稳定,医院领导一直决定答应他们的赔偿要求,考虑此次事件虽然不是医生的医疗失误,但是却是因为苏庆春的沟通导致的主要问题,所以主治医生苏庆春承担20的责任,赔偿3万块钱的现金,而陶建国作为上级医生也承担连带责任。
陶建国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段主任说的对,这件事情其实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会弄成这样主要还是因为你在跟病人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你要承担责任也是无可厚非的。”
“师傅,我知道。”
“不过我真的没想到这件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可能确实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是我沟通不到位吧,但是您就也我连累的,真的是很抱歉。”
“嗨!我作为你的上级医生,你的师傅,连带责任也是应该的。”陶建国对于金钱的处罚倒是相当很开,而后他又说道,“不过处罚了你就一定要吸取教训。”
“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了,不是说你觉得你没做错事情,你就可以不管不顾了。”
“师傅,我其实也没说不管不顾的,我也跟病人和家属沟通了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病人家属会这样。”
陶建国并没有直接回复苏庆春,而是换了个话题问道:“庆春啊,你来医院也有10来年了吧”
“嗯,今年整整10年了。”
“哈!这十年过的真快啊!”陶建国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10年这个工龄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啊。”
“是啊!”
陶建国说道:“平时我可能对你严厉了一些,平时你在医院里上班我们也就是聊手术谈病人,但我却几乎没怎么跟你细聊过别的事情,今天你出现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陶建国这话说的苏庆春一下子心中暖了很多,就像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告白一般暖心。
“师傅,你别这么说,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当初我工作的时候医患关系跟现在的不一样,所以对这方面之前也确实缺乏跟你沟通。”陶建国说道,“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正好跟你好好聊一聊。”
“师傅,你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你工作的这几年应该是医疗环境变化最快的几年了,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了,你应该也慢慢的看到,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医患关系是越来越糟糕,特别是新闻里也时常报道。”
“我想听听看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问题吗”陶建国突然这么问,让苏庆春有些意外,他重复确认道。
“对!”
“这个问题啊”苏庆春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了笑。
这问题说起来作为医生当事人其实还是比较晦涩的。
“没事,你有什么想说的直接说好了。”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吧”
“怎么复杂呢”
“医患关系越来越差有医疗体制本身的原因,这个毋庸置疑,医疗改革改来改去却一直没有寻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医疗环境实际需要的制度。”
陶建国一副非常感兴趣地认真听着苏庆春说话。
“也有医生和患者两者之间本身的问题,就比如:患者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医生又普遍工作量大,非常忙,导致了两者之间的信息端节,说白了就是两者之间不能互相理解,缺乏沟通,导致了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对啊,你说的这几点都很对,你自己也总结了医患关系这么严重有医生和病人缺乏沟通的问题。”
“而且按照你分析的这几点来看,医疗体制问题我们先不谈适不适合,最起码是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你之后说的这些其实都是缺乏沟通所导致的。”
“可是沟通谈何容易啊!”苏庆春无奈地说道。
“就像我们上门诊的时候,一上午看多少病人啊,自己忙的都快喘不过气来,病人还嫌弃我们服务态度不好,冷漠、无情。”
“可是他们没想过医生上门诊的时候经常忙的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平均一个病人看诊时间都不到5分钟,甚至更加短,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跟你闲聊别的啊。”
“即使有心力,难道让后面的病人排着队就等着你慢慢跟病人说病情或者等你在这里跟这个病人嘘寒问暖啊!那还得被后面的病人抱怨死了啊,而且那么多号人,按照这样的看诊方式,一天都看不完一上午挂号的病人,那又是要被骂了。”
“师傅,你说,是吧”苏庆春心里有些虚地补了句。
“嗯,你说的没错,所以说我们当医生的很多时候确实是两难的!”陶建国肯定道。
【065】医生文化
苏庆春看着师傅陶建国对自己的看法给予了肯定,便连忙又说道:“就是啊!我们做医生的有时候真的很难做人的。”
“病人这边嫌弃看病难,要排很久的队,那边又嫌弃我们给他看病的时候时间太短,这本身就是个矛盾的个体嘛,那在你这里花的时间长了,别人排队的时间不就更长了。”苏庆春又补充道。
“嗯,你说的都对,你现在是站在你医生的角度嘛。”陶建国说道,“那我们先换过一个角度说。”
“你看哈,大家一说到中国的医疗体制,中国的医生,就喜欢跟美国比,动不动就是美国的医生态度多好,美国的医疗技术多先进。”
“聊到中国的医生动不动就是中国医生有多黑,灰色收入有多高,不收红包就不把手术做好。”
“是啊!师傅!”苏庆春呼应道,“这些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出来的。”
“我们的工资远比美国的医生低很多很多,而且所谓的收红包也最多是少部分医生而已,大部分医生根本没有说收红包做手术这个说法的。”
多次得到师傅的肯定以后,有些拘谨的苏庆春变得侃侃而谈了,他继续补充道,“再者说了,很多时候这红包都是因为病人或者家属为了图个安慰自己硬塞给医生的,你我都知道给不给红包手术都是做的一模一样的,但大家非得夸大化这个红包的价值,实在让人百口莫辩。”
“对!对!你说的都没错。”陶建国说道,“我们再说回来美国的医生和中国医生区别吧。”
“那美国医生的工作量和我们中国的医生工作量,那是没有一点可比性的,这都体制差距还有文化差距就造成了我们跟他们存在根本区别。”
“是啊!美国医生一看看多少病人啊,我们看多少病人啊,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跟病人天天微笑好好沟通啊,有时候走路都是跑的。”苏庆春回道。
“对,但病人不了解啊,这本身可能也是我们国家的医生的文化差距就很大。”
“医生文化差距”这个词语苏庆春是第一次听说,他追问道,“师傅,这怎么说呢”
“医生文化这个我倒没有想过呢。”
“你看啊,我们中国人谈到医生,一般第一印象就会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啊”
“救死扶伤”苏庆春不敢肯定地回道。
“对!没错!救死扶伤。”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里,医生就有这个标签,从小我们被老师教育的也是医生就是救死扶伤的,这就意味着从一开始我们的文化里面医生就是治病救人啊!”陶建国说道娓娓道来,“这里本来就不包含病人们要求的安慰和关怀的,也就是说从文化上我们医生就是没有义务去要求过高的服务态度和人文关怀的。”
“而美国的医生文化就不一样。”陶建国继续解释道,“美国的文化是什么啊”
“美国的医生从医开始,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那几句话,有时治愈、经常关怀,总是安慰。”
“这句话你应该听过吧”
“嗯,听过。”
“对,这句话最近我们国家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为什么流行起来了啊”陶建国又问道。
还没等苏庆春回复,他自问自答道,“就是我们国家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了,大家也发现了医生治病不再只是救死扶伤了,病人要求的更多了,他们想要得到医生更加好的服务态度,想要关怀和安慰。”
“师傅,你这么说起来还真是这样的,我记得前段时间我看电视,正好看到了一个北京的医生专家吧,什么科的我也给忘记了,反正他也说了这句话,虽然不是原话,但是意思差不多。”
苏庆春说道,“也是表达医生很多工作其实治愈并不一定是主要的,特别是现在我们生活越来越快节奏了,很多得抑郁症的,这种并更加是主要是多关怀,多安慰。”
“是啊!可见现在很多地方也发现了这点。”
陶建国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看着十二个字,美国医生真的做到了关怀和安慰,一见面就问好,对病人表示同情,虽然抗生素给的少,但是止痛药可是不要钱一样的疯狂给啊,而口头上的安慰更加是不得了,可以说的他们把话说的让病人以为这世界上只有他们的医生最懂他。”
“你之前不是去澳洲待了一段时间吗应该那边也差不多吧”
“我在澳洲是待在研究所里,不过是听他们说过。”
“是啊!他们这是把关怀和安慰做到了极致啊,能做到这样,你说哪个病人除非是真的出现了大的医疗事故,不然怎么还会去医闹啊不能够嘛。”
“师傅,你这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医疗差距分析的确实很对。”苏庆春听着也是心悦诚服。
“所以啊”陶建国拖长了调子,“这也许就是我们医患矛盾紧张的很大一个原因之一吧!”
“可是我们国家和美国的国情也不一样啊,他们一个医生匹配多少病人,我,一个医生匹配多少病人啊!我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花那么多心思对病人时时关心。”
“我们的硬件确实达不到,”陶建国说道,“你说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了日本,前几年不是也有很多人都说日本的医疗好嘛,到日本旅游都带药回来的嘛,他们只是分级诊疗做的很好,我之前也看到一个朋友从日本带药回来的,当然这些药品确实我们也是没有的,但是绝对没有大家疯传的那么好,都是夸大其词了。”
“对,不过日本的分级诊疗做的很好,这几年我们国家不也在提嘛。”
“嗯,我就是想跟你说这个,这分级诊疗其实也就是给三甲特别是特大三甲医院在分流病人,让有限的资源用到需要的病人身上。”
“所以这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啊,也不是我们一句话两句话,一个原因两个原因能够分析出来的,都是互相影响很复杂的关系,就像你说的本身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是个大原因。”
“现在国家政策也慢慢在往好的方向发展,chutai了各种政策,就像你说的分级诊疗,还有就像这些年各个地方的国际私立医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专业了,也算是对大型三甲医院的一种分流吧,也是一种好的现象。”
“嗯。”苏庆春点点头十分认同道,“对,这是个好的方向。”
【066】医学信仰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陶建国跟苏庆春分析的差不多了,陶建国也就点到为止了,毕竟这个问题也不是他们就这样三言两语能够讨论出来的。
于是他便转入了今天的正题。
“所以啊,我们就是因为习惯性的认为从病人一进来就是治病救人,也只关心这个,这样也就缺少了对病人的关怀和安慰,就像你这个病人一样。”
“其实他们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于他们重男轻女,不能够接受第二胎是个女儿,而且切了子宫又不能再生了,这才是主要问题。”
陶建国试着分剖析今天这个问题的所在,“你既没有意识这点也没有在那个时间去做这个关怀和时时安慰病人,这才造成了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误解,认为我们是冷血无情的、唯利是图的、不拿红包不干活的。”
“是啊,师傅,你说的很对。”
苏庆春认同道,“确实在你说的关怀病人这方面我确实做的很少,而且凑够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过这些,他们家属几次来找我,我只觉得他们是重男轻女,特别是那个女病人,我感觉她应该也是非常渴望这胎是个儿子,才会一口咬定当时生的就是儿子的。”
“对!你能够认识到这点,算是我前面的话没白说。”陶建国非常欣慰地回道。
“师傅,其实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只是我们工作这么忙,我们的医院规模根本无法匹配现在的病人量,病人实在太多了,而每天上手术,管病人,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病人身上的,还要时时对病人关心,安慰真的很难做到。”
“说实话,我们的工作量大到我对我孩子和老婆都没时间去关心和爱护的。”苏庆春无奈地解释道,“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怀病人呢。”
苏庆春说的陶建国是理解的,虽然他现在作为主任医师,不需要直接管病人,但是也很忙,更别说只是主治医生的苏庆春,而且他也是过来人,他的孩子从小也因为他的工作问题缺少关爱,导致现在跟他并不是很亲密。
“没错,你说的这也是一个事实。”陶建国无可否非。
“我们在工作中确实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求我们跟美国医生一样对每一个病人都时时关心也确实不现实,但是对待那些特殊的病人,比如这个家属找过你两次反应问题,你是不是就应该特殊对待呢”
“嗯!是的,48床这个病人是我不够仔细,应该提前做好沟通。”苏庆春只得无奈地回道。
陶建国看着苏庆春有些灰心丧志,便说道:“我也不是说指责你什么,只是希望你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留意这样的事情。”
“师傅,我明白,您也是为了我好!”
“而且你刚刚说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确实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因素啊,就比如现在网络大发达,导致很多信息被病人断章取义的理解,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病人更相信网上的而不相信医生的,其实那些百度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有错误,更别说病人拿来断章取义的解读了。”
陶建国说道,“还有就是媒体的发达,导致医生行业偶有小人的龌龊行为而被放大,使得整个社会都把医生设为异类,一上来就是一杆子打死,就认为医生都是道德败坏,唯利是图的小人,给病人看病就是想方设法地赚黑心钱,这样一来你说医患关系能好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