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大唐中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子昌

    “郑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的大唐局势,想来郑大人心知肚明,国不将国。朝廷的政令只能在关中、陇右、蜀地通行,加上还有宦官当政,小王跟羁旅之客有什么区别”李晔不由得自嘲道。

    郑畋倒是没想到眼前这个年幼的寿王殿下会有如此想法,如果按照对方的思路去想,倒也不是说不通。不过这首词的内容不仅仅于此,还有更多需要慢慢品味,不过他并没有听完这首词,而是只听到一部分。

    “寿王殿下这话倒是颇有一番道理。不知能否请寿王殿下能否重新念一下这首词,此等佳作,微臣也想拿回去细细品味一番。”

    李晔的解释倒是勉强说服了他,虽然有些疑惑眼前这位寿王能做出如此之词,可也不像前人所写,而寿王身边也没其他比较有才华的人,那个叫作裴荣的长史虽然是进士出身,但也作不出此等佳作。

    听到郑畋的请求,李晔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把这首词念了一遍。随后两人简单的交流一会儿便分道扬镳,臣子和亲王私下见面本就犯忌讳,虽然只是打个招呼,但郑畋作为臣子,自然也会注意犯这种低级错误,特别是现在这个有些不理国政的圣上在时。

    看着远去的郑畋和其身边身穿盔甲的士兵,一旁的李洪则是有些羡慕,作为热血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李洪的表情,李晔看在眼里,看来自己这个亲兵统领并不是很想在他身边待着啊,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人各有志,但自己的亲兵统领心思不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好事,看来后面找机会得找一个合适的人接替李洪担任亲兵统领了。

    李晔也对郑畋有些羡慕。此时的郑畋可谓是大权在握,他同时是陇右节度使和凤翔节度使,手握十余万大军,虽然陇右的部队要防备吐蕃,无法调动,但在此时的天下来说,也是手握重兵之人。此时的天下,有着这么多军队,何愁不能问鼎天下。

    当然郑畋对于朝廷也算忠心,而且其也只是表面风光。他是一介文人,虽然身兼两地节度使,但手下的将领并不完全听他的。历史上这位就是被其手下的人夺了兵权,黯然离开了凤翔,所以想到这儿,李晔对他又不是很羡慕。

    虽然他很想提醒对方,但现在的他人微言轻,可能提醒了反而会起反作用,所以最后他还是没有说太多。在结束跟郑畋的交谈后,寒风悄然而至,李晔也下意识裹了裹厚厚的裘衣,看着花园里那在雨中依然盛开的梅花,他便回了房间。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父亲,现在明明还是冬季,您怎么念一首春天的词”

    回到自己休息的地方后,郑畋忍不住把刚才李晔告诉他的那首词写了下来,然后便情不自禁的吟唱起来,丝毫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子郑凝绩来到了房间。

    斜谷只是郑畋所节制的凤翔下面的一个重要军事关口而已,他平时都在凤翔,现在所居住的地方,也是下面的人给安排的,并没有专门的书房,不过知道其喜好文章,下面的人贴心的在房间里备上了纸笔。

    郑畋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把视线转回面前的纸上,“凝绩,你也是进士出身,你看看这首词如何”

    郑凝绩是郑畋长子,咸通年间的进士出身,目前在其父手下任职,是一名正五品别驾。他好奇的拿起父亲递过来的纸,仔细的浏览了以下纸上这首词,然后说道。

    “父亲,这是您的新作”

    也不怪郑凝绩会这么想,郑畋本来就擅长写文章,虽然没有写过词,但确写了不少诗。虽然这首叫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的词中并不很合景,像‘春意阑珊’‘无限江山’这些,但若不追究这些,也能算得上佳作。

    &nbs




第9章 黄巢立大齐
    “殿下,你的刀太慢了,而且力气不足。横刀的霸气就看使用之人能否发挥其威力,之前那个叛军头目的横刀就使用的很不错,不过殿下的刀法想要大成,不在战场实战一番,是无法有更大进步的。”

    兴元府,一处别致的小院里,一个身著紧身练功服的少年正在一个年轻将军的指导下,练习刀法。在两人旁边,则是竖立着几根木桩,不过木桩伤痕累累,但伤痕并不是很深,可见挥砍之人的力道并不够。

    而在院子边上,一个中年身穿青色圆领袍在旁边观看。同时还有两个身穿纱衣长裙、头梳花髻,本来唐朝宫女流行的花髻是在高髻时兴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不过这个季节,而且又是逃难,哪来的牡丹、茉莉,而是就地取材,插上了一朵梅花,倒也显得雅洁、脱俗。

    相比于中年青袍男子的摇头,两个女子则是一直关注着院中的一切,两人的视线也没离开过那少年身上。

    “战场或许以后会有机会。”李晔听到李洪的指导,若有所指道。

    李晔毕竟是亲王,若真到需要其亲自上战场的时候,要么是之前那种特殊情况,要么是其他没有退路的情况。他练习横刀更多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以及自保而已,他倒是想上战场,但想到之前那个叛军头目两下就把他给放倒,他心里就发憷,要知道对方最多算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头目而已,那些真正的猛将又会是何种风采

    “其实殿下与其练刀法,还不如练剑法。剑乃百兵之君,殿下乃尊贵之躯,不能跟寻常武将一样只知打打杀杀。”一旁的裴荣不知何时走来,一边走一边建议道。

    “裴长史说的对。殿下的骑射底子挺好,力气上,殿下反倒没有优势,只要勤加练习,殿下在骑射上面将会有所成就。”作为武将,裴荣自然看不惯剑这种武器,不过裴荣乃是长史,地位远甚于他,也不好得罪。

    “骑射倒是不错,可我那匹马遗留在了长安。蜀地又无好马,倒也不太好练习。”

    李晔有匹好马还是小月给他说的,那是李儇这个皇兄赐给他的,还是一匹大宛马。要知道此时西域和河西走廊都被吐蕃占领,想要获得一匹大宛马可不容易,而李儇却上次给了李晔一匹。只不过这次逃命当天,李晔刚来到这个时空,并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匹好马,下面的人也忘了,等想起来都已经过了咸阳,也无法返回。

    想到自己那匹大宛马,李晔不觉得有些心疼。现在的唐朝,骑兵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失去了重要的产马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河西走廊、青海湖等,加上马政的崩溃,自然无法像盛唐那样保持数十万骑兵。这些原因,导致马也不像盛唐时期那么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养的地步。

    “殿下不必担忧,等陛下指挥各方大军反攻长安,到时候殿下向陛下求一匹好马还是没问题的。”裴荣拍马屁道。

    其实相处久了,李晔才发现裴荣并不像自己想象中古代文人的清高,反而是挺会拍马屁,即便自己只是个无权无势的亲王。当然这也跟裴荣的出身有关,其虽然是出自闻喜裴氏,但只是祖上算闻喜裴氏的一支,但早就不在闻喜居住,很多年前就搬到了长安。加上其又是家里的庶子,从小不被重视,所以走到现在这一步,就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他本来是想借用寿王府长史作为跳板,进入朝廷,但看到权宦当政,他又犹豫了,他虽然拍马屁,但他只拍皇室之人或者其他朝中大臣,让他拍权宦的马匹,他做不到。

    “殿下,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就在李晔再练了一会儿刀法后,就看见张威急匆匆地从院子外跑来,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孤很好啊!”李晔开着玩笑道。

    “殿下,是真的出事了。黄巢那厮在长安称帝了,国号大齐。”

    “什么”

    “黄巢该死!”

    。。。。。。

    “你们这些混账东西,居然敢瞒着朕,朕



第10章 天赐的机会(二更)
    听到李晔所说是府上长史裴荣所说,李儇也就没继续追问。不过李晔明显感觉到田令孜的神色变化,有一种大松一口气的感觉,里也没感觉错,仿佛之前那话不是李晔自己想到的,对方很放心的感觉。

    不过李儇的下一句话,田令孜放下的那颗心,又提起来了。

    “寿王以后就随朕参与处理政务,作为亲王不能老靠府中长史,也需要多接触政务。”

    李晔一愣,这算是好事吗毫无疑问,这的确是好事,李儇让他参与机要事务,意味着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个普通的亲王,也意味着田令孜又多了一个威胁。以前李儇遇事就与田令孜商量或者全由田令孜处理,这就给了田令孜很大的权力,而他借这个权力控制李儇。

    但如果让李晔参与这些机要事务,田令孜再想像之前那样欺上瞒下,可就不容易了,除非是他能把李晔变成自己的人,或者把李晔赶走。但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这好像很并不现实。

    “多谢皇兄。”

    为了不让对方反悔和田令孜等人反对的机会,李晔说时迟那时快,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在田令孜开口前谢了恩,这让田令孜很是不快,但确没法发作。

    “都是兄弟,寿王不必如此客气。”李儇挥了挥手,显然不以为意。

    田令孜则是不想僖宗再胡来,当即说道,“陛下,老奴建议陛下应该立即启程前往成都。黄巢贼子在长安自立为帝,肯定会率领大军来袭,郑节度使手上兵力并不雄厚,之前就出现不少将领投降叛军,万一郑节度使不敌叛军而投降,陛下圣驾危矣。只有立即前往成都府,凭借蜀地之险,学玄宗皇帝之策,在成都指挥各地勤王大军平叛,等平定叛军、收复长安后,便可重回长安。”

    “我相信郑大人不会投降黄巢叛军。”李晔开口辩解道。

    田令孜神色不悦,看向李晔的眼神充满寒光,“寿王殿下年幼,不知这些臣子的情况。当初安禄山不同样是手握大军的将领,最后还不是反叛了殿下不要轻而易举相信旁人的话,到时候威胁到陛下安危,殿下能担起这个责任

    别看咱家是不全之人,但对于圣上的忠心没有丝毫的改变。不像那些大臣,拿着圣上给的俸禄,在圣上有难之时,不想着救驾,反而投降叛军。”

    面对田令孜这冠冕堂皇之话,李晔心里冷笑不已。或许对方说的没错,但完全是跑偏概念,而且让他没法去反驳。

    历史上的太监,的确很少有叛乱的。因为太监失去了男人那重要物事,篡权也没用,最多是当一个权宦。但臣子则不同,臣子势力太过庞大是能威胁皇权的,也是这个原因,历史上的诸多皇帝都很信任太监,利用太监来平衡那些不听话的大臣势力。

    “好了,阿父。”李儇有些不高兴,“寿王并没有这个意思,阿父就不要逮着寿王不放。你们都是朕十分信任之人,万不可内讧。”

    “是,皇兄(陛下)!”

    “阿父说的没错,兴元距离关中太近,我们不能冒险。阿父,吩咐下去,明天就启程前往成都府,并派人先赶到成都府做好准备。牛节度使,你坐镇兴元府,一定要守住各个交通要道,若是叛军来袭,务必阻挡住叛军,等平定叛军,朕一定会论功行赏。”

    “微臣遵命!”

    听到李儇的保证,牛丛当即大喜。在牛丛下去之后,田令孜见李晔并未离去,稍稍有些犹豫,但随后还是开口。

    “陛下,此次圣驾前往成都府,身边只有几百神策军将士。而神策军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十不存一,老奴想恳请陛下允许老奴招募新兵,重建神策军。”

    “重建神策军”李儇并未反对,“阿父打算组建招募多少新兵”

    “老奴打算组建神策新军54都,每都千人。到时候神策新军将成为陛下手中的精锐,也不会再出现这次的情况,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震慑各路藩镇,都有很大作用。”田令孜语重心长地说道,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对僖宗忠心耿耿。

    &



第11章 权宦初起疑
    “今天陛下怎么回事怎么会让寿王那个小孩子来参与机要事务难道陛下想扶持寿王殿下”

    一回到自己住的地方,田令孜便把一众心腹叫来,主要今天发生的事有些超出了田令孜的预料。一直都是他们把持着朝政,本想借僖宗西逃的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等人的地位,没想到杀出一个寿王。

    “不至于吧”牛丛一脸疑惑,“寿王殿下才多大懂什么我看陛下就是因为之前寿王救过驾,加上又是陛下兄弟,所以才有这么一说。田公公是不是太疑神疑鬼了”

    牛丛之前是左神策军的将领,是通过击球堵三川获得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位置。

    击球堵三川的典故来自年前,因为黄巢叛军势如破竹,僖宗就想着学唐玄宗一样避祸西蜀,田令孜也想趁机扩大自身实力。此时的唐王朝直接掌控的地方,最富饶的就是三川地区,即西川、东川和兴元府三地,分别置西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

    但是让谁去担任这三川节度使,僖宗等人就想出举办一场马球赛,以名次来定位置。于是田令孜就从左神策军选了四人出来参加这次比赛,其中就包括他的兄长陈敬瑄和眼前的牛丛。最后得第一名的陈敬瑄担任最富饶的西川节度使,杨师立担任东川节度使,牛丛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剩下的罗元杲则是负责指挥神策军,此次僖宗西逃,随行的神策军就是其指挥。这四人都是田令孜的亲信,田令孜也通过这个办法掌握富饶的三川地区和神策军。

    不怪牛丛这么不在乎,他是山南西道节度使,同时兼任兴元尹,虽说兴元府不如成都府富裕,所辖的汉中早年也是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也不算差,手上还有着数万军队,对于乳臭未干的寿王自然不放在眼里。

    可田令孜不一样,他是权宦,他的权力来自帝皇。若是帝皇不再信任他,他的权力也会大打折扣,最后成为一个普通太监,所以对于这些事情很敏感。而僖宗让李晔随侍左右并参与机要事务,就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丝威胁。

    若是在以前,他自然不会在意李晔这个才14岁的亲王。但之前的救驾,还有沿途的表现,让他意识到这个寿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堪。就说神策军叛变的时候,看着那杀过来的叛将,他都吓着躲得远远地,但只有14岁的寿王居然拔出佩刀上了,虽然很快被打趴下,但那股勇气却让他暗暗心惊。

    为什么懿宗那么多子嗣,他和其他宦官会扶持年幼的李儇不就是因为李儇好控制吗。

    之所以田令孜会担心,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僖宗李儇没有子嗣。作为帝皇,没有子嗣,意味着后面的皇位继承大统会出现不小的风波,而僖宗的兄弟只剩下几人,现在僖宗有意栽培寿王李杰,对于田令孜自然不是好消息。

    “奴才也觉得牛大人说的有道理。陛下就算是要扶持寿王殿下,可寿王殿下才多大他又不可能威胁到义父你的地位。而且陛下未来肯定有子嗣,到时候皇位继承,可轮不到寿王。”旁边一个小太监一下猜到了田令孜的担心。

    “或许是我多想了吧!”

    田令孜一想想也是,但想到李晔那眼神,他心里依然有所不安,不过想到当今陛下的兄弟也有几个死了的,这个朝局,死几个亲王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像这次长安,不知道有多少宗室会死于黄巢叛军之手,想到这儿,他心里也安定不少。

    “你们说的有道理,寿王的事暂时不去管。田直,你派人给咱家兄长传个信,让他物色一些容貌甚好的女子,陛下到现在也无子嗣,这不利于大统传承。”

    “是,义父。孩儿马上就去办这个事。”

    随着李晔这个寿王开始崭露头角,田令孜突然发现僖宗的几个兄弟好像除了穆王外,吉王和寿王都不是善茬,这就让他有些紧迫感了。

    除了这个事,田令孜接连安




第12章 终到成都府
    “你这是怎么了本王没说错什么吧”
12345...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