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子昌
第86章 李晔再请战
“什么寿王,你说的可是真的”听到李晔所说,李儇忍不住追问道。
他不是怪罪杨行迁杀良冒功,而是担心如李晔所说,导致叛军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黄巢之乱,威胁成都府,难道让他再跑一次要是再跑,他能往哪儿跑
“皇兄,臣弟所言句句属实,这是蜀州刺史孙辰亲笔所写书信,皇兄可以看看。”李晔自然不会拿这个事开玩笑,而且孙烨也知道自己二弟的性格,所以才会对李晔说明事情的重要性。
李儇连忙让刘季述把李晔手中那封信呈上来,信中是孙辰写给孙烨的,但也把蜀州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也希望通过寿王把这封信转交给他,以防被人中间截下。
这中间是何人,自然是田令孜,李儇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个阿父权力有些太大了。不过他也没想过要遏制一下对方,或者他干脆就没想过,他认为自己是皇帝,可以决定一切。
看完信中所说,李儇脸色不太好看,便质问一旁站立的陈敬瑄,“陈卿,你给朕解释一下,朕叫你是平叛,你的人却在干什么杀良冒功,朕还真以为杨行迁在前线大败叛军,可这是怎么回事你真当朕不敢治你一个欺君之罪吗”
“陛下,微臣不敢。”陈敬瑄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晔,然后连忙解释道,“陛下,这只是寿王和孙辰的片面之词。陛下可能不知,蜀州刺史孙辰一直不服微臣,对于微臣下达的命令,也阳奉阴违。
唐隆叛乱,本是孙辰的责任,但孙辰却趁机构陷微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敢欺瞒陛下,望陛下明鉴!”
“陛下,臣倒觉得孙刺史所言不一定是假的,既然陈大人说是孙刺史构陷他,陛下完全可以下令彻查此事。若是真的杀良冒功,从而引发叛乱,望陛下严惩,不然叛乱难以平息,恐酿成黄巢那样的情况。”或许是觉得李晔说的不够,郑畋也不忘加一把火。
果不其然,郑畋一说完,田令孜和陈敬瑄二人脸色越发难看,都恨不得把郑畋当场掐死。当然这只能想想,现在即便是田令孜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不会去动郑畋。
看到郑畋如此明显的针对,田令孜二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不过就在众人争论的时候,一封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直接打断了众人的争吵。
“报,杨行迁兵败,叛军包围蜀州!”
听到这个消息,陈敬瑄都没想到,连忙确认消息是否属实,在得知杨行迁被叛军夹击战败,只带着不到3000兵马逃至蜀州,陈敬瑄差点气的吐血。
这可都是他的军队啊,经过一年的时间,他总共才组建一万五千人的西川军和五千牙兵。这两万军队就是以他之前的亲兵和黄头军一部,外加招募的上万人组建而成,也是他控制西川的重要力量。
此次杨行迁率军平叛,就带去了近半西川军,没想到现在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3000人。而且刚才自己还在皇上面前为他辩解,转眼间对方就被叛军击败,而且还让叛军包围了蜀州城。
“陛下,臣有罪!”这个时候,若是让郑畋等人率先开火,那他陈敬瑄肯定没好日子,与其被郑畋等人说出,还不如主动请罪。
“有罪,有罪就算了吗是不是等叛军打到成都府,你才说实话叛军距离成都府不到100里,阿父,准备一下,我们去东川,这成都府也不安全了。”得知陈敬瑄的军队都平定不了,李儇心里很是没底,都忘了成都府还有五万神策军和数千天策军,而叛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而已。
或许是之前黄巢的事,让李儇心里有了阴影,叛军只是包围蜀州,就让李儇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怕下一刻,叛军就打到成都府来。
“陛下,叛军虽然包围蜀州城,但以杨行迁和孙刺史的兵力,守住蜀州的没问题。朝廷在成都府还有数万神策军、数千天策军,就算是陈节度使手下也还有上万兵力。
臣愿意请战,陛下只需要给臣一万军队,臣几个月就能平定叛乱!”见皇上又想着跑,郑畋就有些着急,作为皇帝要是跑了,对于士气的影响很大,而且再跑,能跑到哪儿去
这天下,还有皇上可以跑得地方吗难道真让那些别有想法的藩镇挟天子以令诸侯
“真的”看郑畋这么自信,李儇有些迟疑道。
&
第87章 天策军出征(一)(二更)
“圣旨到!请寿王上前听封!”
听到这话,李晔当即上前,立于宣旨太监身前,微微鞠躬。其身后裴荣、刘麒、李洪等人分别而立,显然也很好奇怎会有圣旨前来,而且还是来军中宣旨,难道要打仗不成。
“臣接旨!”
看见李晔如此客气,刘季述也微微点头,然后从旁边的锦盒中拿出一份圣旨,便开始宣读。
虽然圣旨写的有些文绉绉,不过大致内容众人还是听懂了。
大致就是封寿王李晔为招讨使,负责指挥西川军和天策军,前往蜀州平叛。招讨使并不是常设职务,一般是战时临时设置,一般以大臣、将帅或地方行政长官兼任,掌镇压人民起义及招降讨叛,军中急事不及奏报,可便宜行事,兵罢即撤。
在战事未完期间,招讨使的权力很大。只是众人没有想到,居然会让李晔这个年幼的亲王担任招讨使,负责平叛。
“钦此!”
刘季述那尖细的声音把最后两个字刻意拉长说完后,便意味着圣旨宣读完毕。李晔高喊领旨谢恩,双手接过圣旨,刘季述便露出笑容对李晔说道,“恭喜寿王,陛下如此重视寿王,望寿王不要辜负圣恩。”
“刘公公舟车劳顿,请入营中歇息片刻。”眼前这个刘季述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历史上对方可是在自己当上皇帝后发动兵变,囚禁并废掉自己的皇帝之位。不过这个时候,刘季述才刚刚崭露头角,在宦官中连第一层次的都算不上,只是李儇身边的一个太监而已。
虽然李晔不喜对方,但也不会把内心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
“寿王不必了,咱家还要回宫中复命,就不打搅殿下了。陛下对于平叛一事很上心,让咱家告诉殿下一声,希望早日出兵,解蜀州之围,平定叛乱。”刘季述笑着拒绝了李晔。
“既然刘公公有事,那小王就不强留刘公公了。张威,代本王送刘公公一程!”李晔对一旁的张威吩咐道。
“是,殿下!”
张威跟李晔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对于这样的传旨太监怎么做。给点钱财肯定是免不了的,更别说刘季述还是李儇身边的太监,肯定不能怠慢,不说让其在李儇身边帮其说好话,但也不能说坏话不是。
待刘季述走后,看见身边的一众手下还没有反应过来,李晔便吩咐道,“传令下去,军中校尉以上军官,速来议事厅,本王有要事吩咐。”
。。。。。。
“寿王到!”
议事厅,自然就是商量军务的地方,由于校尉以上的军官都要参加,所以人比较多,所以便在宽敞的议事厅。寿王府典军赵雄小跑了几步,来到议事厅入口,大声喊道。其实这种事应该交给张威,不过张威毕竟是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在军中并不好用。
声音刚落,一身戎装的李晔踏入议事厅,看着里面的众人,询问道,“都到齐了吗”
虽然这是军中,不过也有文武之分,文人站在左边,武将站在右边,泾渭分明。闪舞文人自然是以裴荣为首,下面则是各级文职官员,李英旭赫然也在其中,因为武学堂的教官都有品级;武将方面则不同,刘麒和李洪都是中郎将,在军中都有自己的亲信。
看见李晔进来后,众人纷纷行礼高呼,“参见殿下!”
李晔来到上首,坐在那高于众人所站地面一尺有余的一张木椅上,挥手示意,“都坐吧!”
看到在场的这些人,李晔也有些自豪,这些都是自己的班底,有了他们,自己就有了问鼎那宝座的可能,也能征战这犹如乱世一般的晚唐。
李晔此时的班底虽然不算雄厚,不过也算是初具规模,由于没有扩编,这些面孔他也都不陌生。
军中文职官吏这边,隐隐以裴荣为首,这个李晔也知道,不过也默认了这个现状,短时间的平衡问题还不该他去考虑,那是以后的时候。除了裴荣,还有其他一些人,例如判官徐世仁、仓曹参军事李泌等人。其中李泌还是出自陇西李氏,不过是很偏的那种,这也说明李晔对世家很反感,但短时间也不得不用世家的人,因为寒门出身的比例的确少了点。
武将这边,在李晔的刻意之下,主要分为了两派,自然是以两个中郎将为首。除了李洪和刘麒二人,剩下的五个都头中,刘奎不说,那是骑兵都的都头,同时也是天策军最为强大的一支部队,一千余骑兵在蜀地也算是少见;其他的四个都头,分别是出自孙氏族人的孙家孟,刘麒亲信、原牙兵出身的袁志青,
第88章 天策军出征(二)
现场这些人中,能这么大胆的除了李英旭还能有谁在对方一开口的时候,他就听出了对方的声音,然后便看见对方从角落里站出来,来到中间的空地上站着。闪舞
看到是李英旭,在场的人中,不少也认识对方。谁都知道武学堂有个教书先生,因为在寿王面前大放厥词,被寿王扔到了武学堂教那群学生。就算是不认识李英旭的人,也听说过这事。
李晔倒没有怪罪李英旭的意思,毕竟他也没有禁止说不允许发言,而且李晔也正打算说武学生的事。
现在武学堂的第一期学生临近毕业,本来计划在这个八月底进行毕业考评,评定名次。可现在突然有战事,考评肯定就无法如期进行了。
而除了这第一期,第二期也在上个月开学。相比于第一期,第二期的人数更多,分为两个班,每个班40人,一共80人。当然,这第二期中,有不少是第一期入学考试未能通过而被踢出来的那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便参加了第二期考试。
相比于第一期37人中只有9个读书人,第二期读书人增加到了26人,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有不少是因为李氏书店对李晔这个寿王慕名而来的,也有第一期学生推荐的。这样的情况,对于李晔而言,自然是好事。
当然,第二期寒门子弟的比例占到百分之九十,有8人是本地一些家族的旁系子弟,像孙家、刘家、何家都有派出适龄子弟报考武学堂。闪舞这跟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等世家相比自然不算什么,但在成都府本地来说,却也算得上较大的家族。
这也说明了李晔的一些无奈,在寒门子弟没有起来之前,对于这些世家子弟,也不可能全都不用。
看着李英旭那期冀的眼神,李晔便把自己之前想好的办法说了出来,“武学堂第一期的学生肯定要随军作战,第二期不用,就留在这处军营。
不过第一期的学生即将毕业,原先计划的毕业考评肯定无法如期举行。所以本王决定把第一期毕业考评放在这次出征一并进行,一期学生,每一人派两名考官随行,负责记录学生在战场上的表现,最后与其他成绩汇总,排出名次。
考评第一名授予队正之职,第二名到第十名授予队副之职,其余考评合格者,授予火长之职。若是未能通过考评,要么继续在第二期学习,要么授予副火长一职。”
李晔话音刚落,在场的文武官员便议论纷纷,主要是按照李晔所说,这些武学生的待遇也太好了。第一名毕业就是队正,然后授予队副和火长之职,这个起点,可比他们这些人高不少,而且他们也从李晔口中意识到自家殿下对于武学生的重视。
若是37人全部通过考评,不算第一名,就有9个队副和27个火长。目前的天策军,一共才125个队副和625个火长,看着36比750的比例的确不大,若是第二批毕业,这就变成了116比750。闪舞
而且看自家殿下的决心,武学生应该不止这两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武学生进入天策军,那么武学生将充斥在天策军各个职位。到时候,他们这些人的手下都是武学堂毕业的学生。
要知道自家殿下在武学生中的威望很高,说句不好听的,到时候,就算是他们这些人要造反,下面的武学生军官可能都不会支持他们。想到这儿,他们就觉得有些恐怖。
“怎么你们有什么异议吗”看到下面的人议论纷纷,李晔沉声问道。
李晔这一说,在场的人两两相互看了一下,眼神有些闪躲,都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可这也关乎自身利益,他们也在犹豫要不要站出来发表一下看法。
最后彭鹤站了出来,对着李晔行了个礼后说道,“殿下,敢问殿下以后是否会以武学生取代我等这些莽夫”
其他人虽然没有站出来支持,但都认真地听着,生怕遗漏什么。李晔一愣,倒是没想到彭鹤担心这个,笑着道,“若是你们不思进取,本王自会提拔有能力的人上来。若是你们担心武学生取代你们,那么你们就应该好好努力,若是你们自甘堕落,就算是没有武学生,也有其他有能力的人取代你们。彭都将,你是否明白本王所说。”
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魁梧、使的一手好陌刀的都将,李晔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有这个想法,当然他也觉得没什么,有这个担心说明其不傻。
“卑职明白!”彭鹤重重的点了点头,便退了回去。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有就当场说出来。”李晔环视一圈,发现大多数都回
第89章 天策军出征(三)(二更)
午时一过,在李儇亲自举行了盛大的出征典礼后,李晔便率领天策军一众将士告别亲人,踏上了征程。闪舞
刘晨妍和孙媚外加小英、小月跟随大军,一直送出了数里这才挥手送别。李晔虽然也有些不舍,不过想到如今大唐的局势,容不得他沉迷于儿女情长之中,他要为大唐做一些事情。
送行的人中除了刘晨妍等人,还有昌宁公主和安化公主。对于安化公主,李晔真不知道这位二皇姐怎么想的,也没听说对方有喜欢的人,自己那皇兄好像也忘了这个皇姐一般,到现在也没给其张罗驸马。
而昌宁公主除了来送李晔外,还有还来送刘奎。李晔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亲姐,好像对刘奎真的死心塌地了,他还看见对方送了刘奎一个香囊,虽然动作隐蔽,但还是被眼尖的李晔发现。
不过李晔却没有揭穿的意思,他已经给了刘奎机会,若是对方真的有能力,他还是那句老话,不会去棒打鸳鸯。虽然他没有这个时空这些人所具有的那严格的门户观念,但他也提倡门当户对,既然家庭不行,那就你自己拿出能力证明自己。
随着后方的成都城渐渐远去,那城墙的轮廓也慢慢消失在天际。天策军的将士也是一步三回头,毕竟第一次上战场,很多人还是有些恋家,不过在城墙离开视线后,这些人的行军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由于高仁厚已经率领本部军队先走一步,所以李晔周围只有天策军。成都府距离蜀州大约近百里,按照大军的行军速度,两天就可抵达。蜀州虽然被包围,不过目前并没有传出陷落的消息,想来叛军没能攻下城高墙厚的蜀州。加上高仁厚率部已经先行一步,想来蜀州能坚持到援军抵达。
“殿下,这高仁厚乃陈敬瑄心腹,这次平叛,殿下虽是招讨使,可下官担心高仁厚不一定会听从殿下的指挥。”路上,骑着马的裴荣神色略微有些担忧。
“不影响,本王也没奢望可以指挥动陈敬瑄的部队,主要他们不故意乱来,不用管他。而且这次平叛,天策军单独作战,不用与西川军一起。”李晔点点头,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殿下,分兵乃大忌,是不是不合适高仁厚毕竟归属殿下指挥,总不至于违背殿下命令吧”一旁的郑凝绩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郑司马,殿下和陈敬瑄的恩怨你也知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殿下的建议虽然有些不妥,会让兵力分散,不过也能确保天策军的独立性。天策军有七千之众,还有一都骑兵,只要不犯大的失误,,除非对方数倍于天策军,同等数量的叛军不会是天策军的对手。”裴荣颇为自傲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