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秘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手可摘星辰
“自然是到该去的地方,仙道已成,人道将终,离开这个世界,终究是必然注定了的事情。”抱朴真人淡淡地回答道,一双眼睛中蕴涵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你成仙了吗?那些静止了的人物,是你弄的吗?”我想到了周围怪异的情景,连忙追问道。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用自身的能力去改变客观的存在,我只是利用一些能力对周围的空间施加了影响,让自己控制的空间中的时间流逝得更快一些罢了,如果你注意看的话,还是可以观察出一些端倪的,那些人物并不是绝对静止了的。”抱朴真人答道。
“变异了的时空?”我有些惊愕,感觉眼前的抱朴真人同以前所见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听他的语气更像是一位空间物理学家。
“不说这些了,我来这里是要向你告别的。”抱朴真人微微笑了一下。
“谢谢!我原来总以为,你们这些得道高人们是应该在不受世俗感情的羁绊的。”我有些感动地说道。一个自称要成仙的人跑来跟你告别,做人到了这个份儿上,还是有资格骄傲一下的。
“世俗的看法怎么当得了真?”抱朴真人晒然一笑道,“什么灭情斩性,脱离红尘,都不过是主观臆测而已,若是他们说的也能作数,那世上岂不都是神仙之流?”
“也对,高深的东西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理解的。”我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了道成仙,是多少人的追求,可是到了头来,却发现原来不过如此而已。”抱朴真人感慨地说道,“从此世上再没有我抱朴子这个人,临别之际,特来了却与你的一段俗缘,也算是善始而善终吧!”
“前辈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我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于是问道。
抱朴真人字斟句酌地说道,“我你面相虽然只是平淡,然而却带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超脱之气,似乎不是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
我的心头大震,没想到他竟然能看穿我的底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知道多少?
“看你的一生似乎周折,然多向好,纵有凶险,也是无碍。”抱朴真人接着说道,“只是人处世间,总有许多的七情六欲不可避免,一点小小的谬误,就可能给这个世间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我想了想,别的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的,就把它留给你吧!”
抱朴真人将一手伸出,从掌心处慢慢地升起一朵巴掌大小的兰花来,如梦似幻地飘浮在空中不停地转动着,周身宝光摇曳不定,散发出如兰麝一般的芬芳气息来。
“此物乃是我用三昧jīng华所炼,能够使人历劫重生,如今就送了给你。”抱朴真人丝毫没有动弹,那兰花就轻轻地飞到了我的头顶。
“这东西到底应当如何使用?”我有些惊奇地看着那兰花,它仍然在不停地旋转着,散发出的清凉气息令我神志大清。
“到时自知。”抱朴真人微微一笑,不肯再说。
“高人和貌似高人的人都喜欢卖关子。”我有些不满地嘟囔道。
“不是我有意卖弄,有些事情不太好明说的。”抱朴真人答道。
“那就多谢了!”我自然是知道好歹的,人家都要成仙了,还来看我,又送了东西,已经是很难得了,我要再吹毛求疵诸多要求就显得太不上道了。
“还有一件,你修炼的长春真气很是不错,有时间不妨去看看陈抟那老儿,他如果肯将他的睡法丹功传给你,大道可期!”抱朴真人提醒道。
“多谢,多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练得到底如何,如今得到抱朴真人的肯定,心中自然高兴,连声感谢不已。
“贫道就要去了,如果有机会,勿忘照顾一下我的门人弟子,我一生自顾洒脱,着实欠他们良多了。”抱朴真人说道。
“我会多捐些香油钱给他们的。”我立刻保证道。
“唉!不是这个!”抱朴真人有些好笑又好气地说道,“我的那些弟子们大都是我收养的孤儿,身世可怜,虽然身着道袍,可是你千万不要将他们看成道士,我已经交代过他们了,奉你为尊,想来你不会拒绝吧?他们之中可是有不少能人的。”
“前辈也太看得起我了!”我苦笑着说道,“你那些弟子们我可是领教过的,论起武功修为来我可是望尘莫及,我哪里使得动他们?我看我还是多出些银子好了,虽然我的手头也不宽裕,但是偶尔接济一下还是可以的。”
“我的桃花岭上虽然余财无多,可也破落不到受人接济的份儿上,虽然你现在收购了整条十字街,又开了销金窟,可是十年之内也绝对超不过我的桃花岭。”抱朴真人有些生气地说道,“我之所以找到你,就是因为除了陈抟老儿,我实在没有什么熟人了!看在你帮了我大忙的情面上,才给了这个好处于你,你却把这好事当成了麻烦,真是愚不可及!难道和氏碧的主人会是这样没有担当的人吗?”
“既然这样,我会替你留心的。”我见他有些不高兴,心下害怕,却怎么也想不通他是如何知道和氏碧落到了我的手中,不由得生不出反对的念头,只好点了点头,心想先答应下来再说,反正等他成了仙以后,再怎么也管不到我了。
抱朴真人同样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一时间冷了场。
“那个,你还要经历天劫吗?”我没头没脑地问到,以前看过的玄幻里面,修真者升仙都是要经过四九天劫的,历尽劫火,方成正果,想来他也不会例外吧!
抱朴真人摇了摇头,莞尔一笑道,“过了心劫,什么劫都不重要了!”
“原来书上说的都是假的啊!”我不无失望地喃喃自语道。
“法不传六耳,真正有用的东西书上是不会提到的,若非仙人亲渡,真正能够自己得道的实在是如凤毛麟角一般难寻,有些门派确是有口口相传的秘法,但是如果找不到资质超凡身具仙骨的弟子也是百搭。”抱朴真人感慨地说道,“凡人私心太重,敝帚自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今世上能够成道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能够窥豹一癍的典籍也逐渐湮没在茫茫尘世之中了!这次若非机缘巧合,我也不会如此顺利地突破瓶颈,臻至大道!”
“原来如此——”我沉吟道。
“时机已到,我要走了,留心你的周围,小心伤到自己。”抱朴真人提醒道。
“你不是说没有天劫吗?”我怀疑地追问道。
“我只是说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并非说没有啊!”抱朴真人笑道。
“那会是什么?雷火吗?”我有些担心地看了看天,心里在盘算那里可以躲避雷击。
“不要看了,会落下什么来,我也不能肯定的。”抱朴真人笑着说道,“不过我倒是希望可以降下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来。”
我还没有来得及说些什么,就见到抱朴真人的身上开始亮了起来,接着就见到衣衫开始分解成一丝一缕的细丝,在强烈的光芒照射下就如同太阳的光芒一般夺目,抱朴真人的身体也随之亮了起来,浑身的肌体变的透明起来,每一丝血肉都像是能看的清清楚楚的,接着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周围的气流被它所吸引,变成了速度非常迅猛的巨大旋风,接着就见到抱朴真人的身体化作了一团儿流光,如同一颗彗星般划过长空,击在那黑洞之中,溅起了层层光雨。
我正准备接着收看下文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周围人声鼎沸起来,路上的行人们有恢复了行动的能力,我的马车也接着行了起来,人们都丝毫没有发觉自己曾经静止了一段儿时间,各种喧闹的声响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耳边。
与此同时,那空中的黑洞也突然地消失掉了,空荡荡的位置令我感到想是作了一场梦。
就在我心中狐疑的时候,空中的巨大旋风开始发威了,几乎遮蔽了半个天空,汴梁城的上空一片漆黑,接着倾盆大雨落了下来,好在时间不长,大约只持续了盏茶工夫,不过路上的行人们都成了落汤jī,现在又是隆冬,大家都纷纷咒骂着老天。
“要怪也怪不到老天的头上,只不过这位仙人老兄招来的天劫也太离谱了一些啊!”我有些苦笑地看地面上落下来的东西,心中想到。
路上的行人开始惊叫起来,无数身长超过了五六尺长的大鱼们在汴梁城中的路面上跳跃着,它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是如何从东海来到这遍地雪花的大宋京师的。
杨门秘史 第46章 好事成双
京师之中出了空中飞鱼这样的大事,皇帝自然是坐不住了,因此当我从一堆活蹦乱跳的大鱼中穿过来到秦王府的时候,他已经被太宗皇帝招进宫里去了。
王妃在大堂里面接待了我,态度非常和蔼,看着我的目光犹如丈母娘看女婿一般,令我好生不自在。由于没有男主人在场,我自然不敢多作停留,将礼物奉上后,客套了几句,就要告退。
王妃显然也有些心不在焉,吩咐管家将我送了出来。
满怀心事的我闷着头一路赶回家中,谁知道老爹也奉诏进了宫了,这才知道抱朴真人临走前搞出来的风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大家过年的情绪了。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早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诸位爱卿,天降怪鱼,究竟主何吉凶?”太宗皇帝面色凝重地问道。
百官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本来今天是新年,大家都在乐呵呵地守在家中收礼或是奔赴自己的上司家送礼,谁知道竟然会发生如此离谱的事情,真是匪夷所思了!尤其是很多人都在路上亲眼目睹了大鱼从天而降的过程,更不能简单地以虚妄加以驳斥,即使是群臣中比较信奉儒道的几位重臣也不敢断然以怪力乱神来应付皇上,因此一时之间朝堂上面顿时冷了场,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大殿顿时沉寂下来。
太宗皇帝看着一屋子的臣子们,面色很难看,他的心中是很沉闷的。
短短的一年当中,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故,从一年前的彗星,到前些日子的冬雷,再到今日的天降怪鱼,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都有极大的理由令有心之人相信,坐在皇宫大殿的宝座上的这个人,并非是上天所眷顾的那个人!
司天监的监正站在玉阶下,汗涔涔下,大气也不敢多出半口。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帝多半是要找人来出气的,司天监没有尽忠职守给出预测,这个渎职的罪名肯定是跑不了的,就看皇帝心情如何,怎样处罚了。
“陛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众臣的心中挂了许久的重担终于坠了下来,终于有人肯出头了!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退去相位,担任闲职的前任宰相王溥,他走到群臣之前,向皇帝行了礼后说道,“春秋交替,天象有常。今冬雷震震,天降大鱼,实属千年未见之异象也!天象有违常例,多主不祥,为人主者应当效仿古之明君,下诏罪己,以求上天庇佑,孰几可乎?”
群臣心中不由得不为这位三朝老臣捏了一把汗,这位皇帝的大位得来就不是很明白,因此疑心病颇重,很是注意别人对自己的不利言行,王溥在这个当口让皇帝下诏书罪己,不是触皇帝的逆鳞吗?
果然太宗皇帝脸色拉得比驴脸还要长几分,面色yīn晦神情更是难测喜怒,忍了良久之后问道,“莫非天象失常正是由于朕失德所致?依你们的意思,朕是不是应该逊位才对?”
“臣等不敢,臣等有罪!”群臣大为惶恐,纷纷下跪告罪。
太宗皇帝坐在那里,脸色青白,xiōng口不住地起伏着,显然是气愤难平。
过了一阵子,赵普说道,“陛下不必忧虑,此事或许不是坏事!昔日秦皇东巡六国时经由海上,也曾有大鱼跳入船中,汉高祖皇帝起事之时亦曾斩杀挡道之白蛇,圣贤在世,这些事情都算是祥瑞了!许是今日正逢新年,上天赐给京师百姓大鱼享用也说不定呢,如此大鱼,黄河中可是百年难遇的,更何况还如此鲜活?”
“则平你的意思是——吃掉它们?”太宗皇帝皱着眉头踌躇道。
“正是!”赵普笑着答道,“今年过年大家都不用再花钱买鱼了!”
一场飞鱼风波就在皇帝与宰相的对答中被化解了,而所有这些来历不明的大鱼则注定要成为京师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天波府的收获也不小,经过全府里的家丁们奋力捕捉之后统计的结果,共捕得三尺以上的大鱼计四十一头,还有小鱼若干,总重量足有几千斤。
也幸亏花园里面有许多用来盛水的大缸,管家杨福吩咐家丁们将这些大鱼们用毯子卷起来,两个人一组,用长杆扛到大缸里面放养。
“这些都是从天上下来的神鱼,你们要好生养着,出了什么岔子我拿你们是问!”杨福将家丁们召集起来,半带恐吓地威胁道。
家丁们倒也没有胆量去打这些“神鱼”的主意,毕竟在当时敬畏鬼神的心理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对于杨福的吩咐也只是唯唯诺诺地应承着。
“六哥,去看神鱼啊——”七郎一见到我之后就夸张地喊道。
不由分说地就将我拉到花园里,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大缸中扑腾的“神鱼”们。
“好家伙!”我一看之下不由大为惊奇。
起先是因为被抱朴真人弄得没有情绪,此时看到的鱼类品种居然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金枪鱼、热带鲶鱼、鳕鱼、旗鱼、大青枪鱼,还有令人垂涎的大马哈鱼,都在那些数人合抱的大缸中不甘寂寞地上窜下跳着,我从来没有一下子见到这么丰富的海鱼凑在一起。
“福伯——”我用手指着缸里面的一条大马哈鱼,对老管家吩咐道,“叫人把这条弄到厨房去收拾干净,晚上我们加菜吃!”
“六少爷——可是这些都是神鱼呀!”老管家有些担忧。
“神鱼吗?”我歪着头问道。
老管家和家丁们拼命地点头。
“那就来上两条吧!”我决定道,然后带着七郎扬长而去。
老管家杨福看着我的背影愣了半天,方才说道,“少爷就是少爷!不愧是中了会元的少爷,越来越有文曲星君的气派了!”
“福伯你也见到过文曲星君长得什么样子?”有不长眼的家丁询问道。
老管家非常恼怒地瞪了那家丁一眼,“什么样子,什么什么样子?就是六少爷那个样子!”说着将手一背,也迈着方步回前院去了。
众家丁愣了一阵子后,嘻嘻哈哈地开始从大水缸里面挑选大鱼,然后送到厨房去超度。
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对新添的大鱼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别的菜都剩下了不少。
“小六儿——”酒足饭饱之后,杨老爹喝着鱼汤慢条斯理地说道,“再过几日就是殿试之期了,你要好好地准备呀!这次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估计皇帝可能要大赦天下,给予上榜的进士们的爵禄也要比以往更丰厚一些,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啊!”
“知道了!”我老老实实地应承道。
顿了一下,杨老爹又说了一句,“那个,新年也过了,既然老四跟你的事情双方家长都没有什么异议,不如就挑个日子一起办了吧!兄弟两个同时娶亲,倒也热闹得很。”
我没有吭气儿,看了看四郎,也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见当事人没有什么反应,杨老爹说干就干,将管家杨福叫了进来,同老夫人三个人一起到内堂商议去了,桌子上就剩下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
“四哥,六哥!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呀!”七郎在一边儿幸灾乐祸地笑道。
“去——”我眼睛一翻,没好气地说道。
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我看四郎就是一副甘之如饴的表情,这是一个危险的兆头啊!我在心中暗自警醒道,千万不能像四郎一样沉迷于女色之中,而罔顾国家民族大计!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我对于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妻子从心底有些排斥,却在隐约之中也有一些莫名的企盼,也许百万分之一的好运气会落到我的头上呢!
四郎的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潘府已经被搞定了。潘美对于天波府颇有些看不起,但是我和四郎毕竟刚刚在边关立下了令人瞩目的大功,就连皇帝也很看重,算是不错的女婿人选,放眼京师之中的勋贵子弟,能像四郎这样才貌双全的青年俊彦的确难得,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女儿早已经暗渡陈仓了,作父亲的除了同意之外也莫可奈何。
反而是秦王府这边出了些意外。
“继业公,不是小王有意刁难,实在是娉婷郡主的事情,小王只作得一半儿的主,那另外一半儿,还得她亲自首肯才行啊!”秦王面对杨继业的时候,很无奈地样子。
“哦?这却是为何?”杨老爹有些惊诧地问道。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秦王见杨老爹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心下稍微安稳了一些,遂定下神来,将其中的缘故细细地诉说了一番。
“竟有这样的事情?”杨老爹惊诧道,“原来这位娉婷郡主也是一位才女啊!”
秦王将一只尺许见方的锦囊小心地交到杨老爹手上,然后吩咐道,“继业公,这是娉婷郡主要小王转交令郎的东西,她说如果令郎真的是她的有缘之人,自然是会认得此物的,若非如此的话,恐怕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杨老爹谨慎地将那锦囊接在手中,郑重地应承下来,然后告辞而去。
“这是什么?”我从杨老爹的手中接过那锦囊,有些好奇地问道。
“你能不能娶上老婆,就全看这东西了!”杨老爹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将那锦囊拆开,里面却是一张字纸,上面工整地抄着一首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是什么东西?我心中很是迟疑,若说文理倒也通顺,但是读来并不是琅琅上口,严格地说起来,韵律上面就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给我看这么一首诗,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样?有什么说法吗?”杨老爹在一旁关切地问道。
“有一点儿意思。”我点了点头回答道,眼睛却不离那字纸半刻。
看了看信笺,只是普通的信笺,在页角上面加了自己的小团花铭记而已,应该玩不出什么花样儿来,信笺上面除了字也没有其他的图画或是文饰,那么唯一有可能隐藏秘密的就是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了。
“文字游戏?”我有些不确定地猜测道。
古代人没有什么消遣,所以文士们除了把酒对歌之外,也喜欢做一些文字游戏,比如猜哑谜,炮制一些诗谜出来给亲朋好友来娱乐一下,什么增字减字,藏头露尾的都是有的,其中的技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很是钦佩他们如何能想出那么多的花样儿来。可是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听这口气倒象是妻子写给丈夫一样啊!她一个郡主怎么会贸然写出这样的诗局来呢?”我在心里面慢慢地推敲着,“莫非这是一首夫妻相和的诗?”我的心里面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如同雾里看花一般不确定。
“回文诗!”我突然想了起来,这可是北宋时期文人们喜欢的一种格调啊!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流行起来?
有了这个大方向的指引,再看这诗就不是一头雾水了。
顺着最后一个字开始倒着往回看,果然又是另外一首诗。由于诗是题在一张纸上,分成了数行,因此若是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迷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妙啊!”看完之后,我不禁拍案叫绝。
原诗看上去是一位妻子思念丈夫时所作的,而颠倒过来之后却变成了丈夫思念妻子,更难得的是语句虽然颠倒,意思却很明朗,丝毫不会带给人上的障碍,一正一反,起了变化,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了。我忍不住在心里面对这位准未婚妻的水准又看高了一线,她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我有些迷惘起来。
当然回信还是得尽快写出来,否则会显得我们思维迟钝的。
将原诗的顺序颠倒过来,行中带草地写了一首回复的诗,然后将它放入原先的锦囊之中封好。我思索了一下,又从自己的收藏里面取了一只青玉镂空的小小古琴来,装入一只匣中,命家丁一并送回秦王府,转交给娉婷郡主。
过不多时,就从秦王府传来了消息,杨老爹乐呵呵地跑到我的房间来,很是高兴地在我脑袋了抚摩了一番,令我以为他突然产生了什么不良嗜好,追问之下,方才痛快地告诉我说,娉婷郡主已经答应两家结亲了,秦王建议在殿试之后就行文定之礼。
“这么说,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我犹自有些尚在梦中的感觉,忍不住问道。
“当然。”杨老爹很高兴,非常爽快地回答道,“既然皇上和秦王那里一力促成,而郡主又已经首肯,自然已经没有什么阻碍,只要你顺利过了殿试那一关,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做新郎啦!不过,可别怪老爹我没有提醒你,要是殿试砸了,估计你也没有脸面再提什么联姻的事情吧?”
“那是自然地。”我讪讪地答道,心中却很是不以为然。
我会过不了殿试那一关么?我心中暗自笑道,这就同猪会上树一样可笑。
“六哥——”七郎从外面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正要喊什么的时候,发现老爹也在,张得大开的嘴立刻紧紧地闭了起来,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老爹很不高兴地瞪着七郎,面色不悦地质问道,“怎么了?你那是什么表情?好象见到我就跟见到鬼私的?有你这么忤逆的儿子么?你急匆匆地跑进来,不是就为了傻站在这里发愣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