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今年的科举进士们,还有很多人正闲赋在家,并无官身。不如让他们去吴郡各个县,出任县令,彻底清除吴王的残余地方势力。”
楚天秀笑道。
“嗯,此举可行,朕准了!县令就让这些新科进士们,去试一试他们的本事。至于会稽郡的郡守...朕把谢安然调过去,他功劳也不小,本事也强。让他去收拾一下吴王遗留下来的那些势力!”
项燕然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吴王的封地,朝廷肯定是要收回来的。让那些新科进士们去历练,也正好收拢地方的权柄。
这些新科进士,都是小昏侯带出来的。
也算是给了楚天秀一些嘉奖吧。
吴王覆灭之后,宛陵城的作用也小了。
会稽郡守,必须有一个足够信任的人,去清剿吴王的余孽。驸马谢安然智勇双全,应该可担此重任。
“皇上,金陵不能没有皇上和五万御林军的镇守,江北诸侯都在蠢蠢欲动寻找机会南渡,还请早回!”
李虞劝道。
“嗯,朕不能在丹阳地界多待。你们立刻收拾这些吴军的残兵败将,将他们俘虏缴械,拿出个处置方案来。
朕也要尽快返回金陵城,不让江北诸侯有可乘之机。
你们抓紧把这丹阳城的乱局,都收拾一番。整备好一支军队,渡江北上,尽快把江北的诸侯也灭了。
大楚皇朝的内乱,尽快在两三个月之内解决。否则乱久了,伤了元气。匈奴入秋之后,定然大举入侵。怕是边疆不稳。”
项燕然点点头。
他跟丹阳守城的朝廷众将们,一一褒奖一番,收拢了五万御林骑兵大军,迅速往金陵帝都而去。
皇帝离开帝都,这是一件极为风险的事情。
要是江北诸侯得到消息,同时带几万、十万兵马渡江南下,奇袭夺下了空虚无比的帝都城,凭借天下第一坚城死守...大楚皇朝天下震动,恐怕江山都不稳了。
...
皇帝项燕然,带上兴奋意犹未尽的太子项天歌,还有五万御林军,一战之后,迅速返回金陵帝都。
丹阳城的残局十余万的吴军败兵俘虏们,当然留给楚天秀和李虞去处理。
“左将军,吴军的俘虏怎么处置?”
朝廷将领们询问道。
“吴军一共有五万精兵,死伤估计有二万五千,剩下俘虏的两万多精兵全部留下。
朝廷正是用兵的时候,很快要渡江北上。把吴王的精兵全都打散了,然后混编进入我朝廷军队。
吴军校尉以上被俘虏将领,死罪可免。全部关押,劳役五到十年之后,放回原乡。”
楚天秀想了一下,吩咐道。
“那十二三万杂兵,安抚一番。选精壮的二三万人,送去丹阳矿石挖矿,老实肯干当的,可以当铁匠。
其余,都送回乡去务农。都是会稽各县各乡的壮丁,抓紧回去种地,不可误了农事。”
楚氏赘婿 286 楚王的黄粱一梦!
江北。
十余位诸侯王们在江北中原,攻城略地,拼命的扩张自己的地盘。
除了一些大郡的郡城,如长安、洛阳等等重镇,一时半会无法被攻占,依然在朝廷的掌握之中。
另外还有驻扎了数万乃至十余万朝廷大军的边关重镇之外,极难攻打,其余小县城他们都轻而易举的拿下。
因为起兵造反的诸侯数量太多,每一家能够瓜分到的地盘其实并不太多。还要提防着其他诸侯,随时可能来吞并自己。
至于江南,他们一时半会也顾不上。
毕竟最强大的诸侯吴王大军就在江南,而朝廷的主力也在江南。
起兵叛乱的最大一支兵马吴王二十五万大军,正在江南,跟金陵的十万朝廷大军周旋。
让他们两个去打吧。
只有楚王项戊,因为在小昏侯手里战败,丢了一半的兵马,耿耿于怀,一直密切关注江南的战局。
...
凌晨时分。
楚王,乌江大营。
自从上次渡江失败,楚王项戊率领五万残军退回乌江之后,便在此地安营扎寨,日夜加强防备,一来是防着小昏侯从丹阳地界渡江北上,二来也让大军修养。
“报——!大王,金陵城密探传来消息。金陵五万御林军在黎明时分悄悄出城,不知去向。帝都空虚,已无朝廷主力镇守!”
谋臣急报。
楚王项戊不由一愣。
五万御林军,乃是守卫金陵帝都的最强大最精锐的兵力。不到万不得已,自觉不会轻易离开帝都的。
御林军要去哪里?
他急忙来到一张军事地图旁边,仔细观看。
吴王正率领二十万从宛陵城去了丹阳城,正在攻打小昏侯率领的五万朝廷兵马镇守的丹阳城。
这里是江南打得最激烈的地方。
吴王的兵力虽雄厚,可是要拿下小昏侯的丹阳城,定然也不是一两天可以做到的。
金陵离丹阳,也就一百里而已。
五万御林军莫非是去了丹阳城,支援处于危难中的小昏侯?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别的原因了。
“对,一定是如此!”
“好机会呀!”
楚王项戊来回踱步,目光越来越亮,神色大喜,“小昏侯五万大军镇守丹阳,御林军五万前往支援!
可是吴王项弼也不是好惹的,他乃是诸侯里面第一能打的猛将,手底下还有二十万大军。就算是杀猪,没个三天三夜也杀不完!
他们双方此战,定然是战况焦灼,无比惨烈。
本王若是此时渡江,只需区区五万兵马,保险一点十万兵马,足以突袭拿下金陵帝都。
本王若是占了金陵帝都,立刻登基称帝,废黜项燕然那个狗皇帝。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捷足先登!捷足先登啊!
说不定,吴王项弼和小昏侯、皇帝,在丹阳城下打一个两败俱伤!
本王立刻席卷江南,夺得半壁江山!让其余的十余名诸侯王们在江北厮杀。待他们打累了,本王...不,朕再挥百万大军北上,一举定乾坤。
妙啊!”
楚王项戊想到这里,立刻满脸兴奋的通红,大吼道。
“来人啊!立刻准备战船,装备所有的船只!午时渡江,今晚必须赶到金陵城下!”
“这...”
“是!末将等遵命!”
楚军大营内,众将领们面面相觑,都懵了。
之前刚刚不久,在小昏侯手下吃了一个大败仗,折损了五万兵马。
退回江北之后休整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补充了几万的杂兵。
这又要下江南了?
不过看这情报,似乎也真是一个极为不错的机会!
楚王跳出十余名诸侯纷乱的江北,直接到金陵城去摘桃子。万一吴王二十万大军和朝廷拼了一个两败俱伤,这桃子可就大了。一大片江南地界,尽入楚王之手。
再次渡江南下,也不可谓不是一个妙招!
众将领们也想通了,纷纷前去搜罗船只,准备再次渡江。
待到正午时分,楚军八万大军准备妥当。船只除了十余艘大型的楼船之外,还有上千艘大小不一的客船、货船和渔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一起!
楚王千军万马渡大江,吞金陵,虎啸江南!
“真是时也、命也、运也——!没想到,本王的霸业征程,再次起航了!”
楚王项戊站在楼船的船台上,神采飞扬的望着辽阔的大江,心中感慨万千。
前不久他被小昏侯打的丢盔弃甲,败退回江北,无比沮丧,已经失了争霸天下的信心。自以为前途黯淡,自己跟皇帝宝座,再也没有缘!
可不曾想,这一转眼,局势变化的如此之快。他马上又要杀回江南,夺这天下的宝鼎!
“报——!十万火急!”
谋臣再次出现,神色慌张,手里高举着一封紧急军情,狂奔到楚王项戊的跟前,一跤摔在地上,“大王,大事不好,十万火急军情...!”
“何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楚王项戊顿时面色一变,厉喝。
“大王,金陵密探来报....吴王二十万大军在丹阳城与小昏侯决战,正难分难解。皇帝率领五万御林军忽然奇袭吴王大营,致其大军崩溃。
吴王项弼在丹阳大败,逃至大江边自刎!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十余万投降,被朝廷俘虏。吴国大臣、将领,投江自尽者,不计其数。
吴王败了!朝廷大胜!江南...尽入朝廷的掌握之中,大江之南再也没有诸侯王可与之抗衡!
朝廷大军恐怕不日即将北上,大王还请早做准备!”
谋臣高举着情报,哭嚎。
这个消息太惨烈了,任何一个诸侯看到这样恐怖的军情,都会难以置信,浑身透凉。
“什,什么?”
楚王项戊面色大骇,完全惊懵了。他蹬蹬连退数步,跌坐在船首的宝座上,满目骇然。
这局势的变化之快,感觉就像做梦一般,让他完全反应不过来。
吴王可是大暑第一猛将,战斗力远比他楚王项戊厉害多了。
吴王二十万大军,围攻丹阳城,居然连半日都没有撑住?就全军崩溃!
怎么会败得如此惨烈?!
吴王如此庞大的军力都抵不住的话,那他们这些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小诸侯怎么办?
“众位爱将,这可如何是好?你们给本王出出主意!”
楚王项戊面色惊恐,朝众臣、众将们问道。
“速速联络其余诸侯,前来乌江集结兵力,阻挡朝廷大军北上。
我们十余诸侯,至少可以拉起三五十万的大军。只要把朝廷大军堵在江南,过不了大江,皇帝就奈何不了我们。
至少要保住半壁江山!才有一条活路!否则...都是吴王一般,自刎大江的下场。”
谋臣急道。
楚王项戊顿时幡然醒悟,惊跳起来,急忙道:“对,对,军师说的太对!立刻给其他诸侯,齐王、赵王、济南王、临淄王、胶东王、胶西王...,给他们飞鸽疾书,速带大军来乌江集结,准备迎战朝廷北上的大军。
我们江北诸侯们还有庞大的兵马,还可以一战!只要小昏侯率领朝廷大军,敢渡江北上,便给他们半渡一击!”
楚氏赘婿 287 乌江大营,诸侯集结!
“快报,快报,《大楚邸报》!丹阳大捷!”
“皇帝率五万御林军,御驾亲征,攻破吴军大营!吴王项弼逃至大江,自刎而亡。”
“天大喜讯!吴王项弼二十五大军,遭遇皇帝亲征,在丹阳覆灭。十余诸侯叛乱,覆灭在即!皇帝令江北的所有叛乱诸侯,献上降书,自贬为民,以谢天下!”
“皇帝下令嘉奖。小昏侯楚天秀、李虞,领兵守卫丹阳城有大功,特晋升左将军小昏侯为二品骠骑将军、晋升右将军李虞为二品卫将军。其余将领,各有褒奖晋升。”
“皇帝下令,骠骑将军小昏侯、卫将军李虞,率领大军不日渡江北上,讨伐叛逆诸侯!”
这个惊人的消息,随着邸报,很快传遍了天下。
《大楚邸报》、《太尉府邸报》、《丞相府邸报》等等金陵各大报纸,都在疯狂的刊载丹阳大捷这个惊人的消息。
整个金陵城内,上百万的门阀士子、百姓们都沸腾了,大街小巷无不是拿着邸报,兴奋的满脸通红,议论纷纷。
这是难以想象的大捷,足以和历史上有名的大捷,相提并论。
许多文人书生虽然并未上战场,听到大捷传来,忍不住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描写了一番皇帝、小昏侯、李虞等,在战场的英武之姿,给各大邸报投稿。
小昏侯、李虞双剑合璧,发明各种闻所未闻的绝世神兵,镇守着一座小小的丹阳县城。任由吴王二十万大军,无数攻城器械的疯狂围攻,巍然不动。
皇帝项燕然犹如大楚太祖皇帝项羽附体,神之一击,以盖世的气势,攻破吴军大营。
他们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是丝毫不妨碍他们的发挥。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江南各郡。
江南各郡震撼!
“诸侯覆灭!”
“大楚皇朝,一统在望!”
“从此这大楚江山,再也没有诸侯割据,独占一方!”
“大楚魏巍,国力暴涨,北击匈奴,气吞宇内!”
各郡郡守、县令们、书生学子们无不泪奔,狂喜欢呼。吴王项弼覆灭,这江南终于平定下来,终于不用担心战火烧到自己的家中来。
甚至,连江北各郡都收到了消息。
江北各郡震动。
江北很多地方都被诸侯攻占,沦陷,正急切地盼望着朝廷大军前来解救。
那些没有被攻占的重镇坚城,更是信心百倍,丝毫不担心被叛军攻陷。——以朝廷大军围剿叛军的速度,恐怕也就两三个月之内结束这场诸侯叛乱的战争。
中原震动,天下诸侯震动。
这个消息迅速蔓延。
北至匈奴王廷,南到闽越小国,西域大宛等众国,无不惊骇。
难以想象,二十万叛乱大军,短短半日之间居然被大楚朝廷覆灭!
这是什么样的战争,可以打到这样的程度?大楚朝廷的精锐主力,战斗力是何等的彪悍!
一时之间,天下诸大小国,无不瞩目。
大楚皇朝的诸侯王们起兵叛乱,以吴王项弼为首,率二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造反,在江南牵制住了金陵朝廷最精锐的十万大军。
这才让江北的十余名诸侯肆无忌惮的扩张自己的势力,丝毫不担心朝廷大军北上。
...
吓得最惨的,当然是江北攻城略地的的十余路叛乱诸侯。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好日子居然如此短暂。
起兵叛乱还不到一个月,朝廷已经平定了江南半壁江山,灭掉了势力最为强大的吴王项弼,即将开始对他们这些江北叛军展开讨伐。
一旦踏上了叛乱之路,根本没有回头可言。士卒可以投降,他们这些诸侯王,没办法投降的。
还有什么可想的。
各路诸侯王们当然是立刻带上自己的兵马,生怕朝廷大军渡江,拼命的赶来乌江大营,和楚王项戊会合,准备迎战朝廷北上大军。
战,胜败不好说。
不战,一定是死路一条,吴王项弼自刎大江,就是他们的下场。
很快。
乌江大营,迅速集结了各路诸侯的大军。
乌江县城的周围,一片一片全是密密麻麻的万人大军营帐,难以计数。每日,都有一支支军队匆匆赶到。
随着各路诸侯大军抵达,兵力暴涨,飙升到四十多万兵马之后,他们终于不再惶恐,多了一些信心。
兵多势力大,人多打战肯定是占便宜。
况且有着大江天险,朝廷大军想要渡江过来,那可比攻打一座城池难多了。
成群结对的巡逻士兵,沿着大江岸边,严防死守。
入夜。
大江岸边的营地,一堆一堆的篝火燃烧了起来。
众诸侯们的杂兵营士卒们在篝火旁边烤火,吃着晚饭,都在低声议论纷纷。
“谁知道,吴王是怎么败的?”
“他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就算是杀鸡。半天也杀不完这20万只啊!”
他们窃窃私语,十分好奇。
“听说,小昏侯发明了神兵火药枪,这神兵可厉害的很。
一根铁管子,里面喷出一道火龙,火龙吐出一枚铁丸,一二百步之内....只要被这铁丸射中,啧啧,一个血窟窿,那铁定完蛋了!比箭矢厉害得多。
所以你们一看到这铁管子,最好立刻趴下!等那火龙吐完之后,再站起来。
这可是我表舅哥的头头,一名楚军的将军亲口说的。他差点就被火龙给一口射中了。”
有一名士兵小声的说道。
“竟然有此等神兵利器?简直闻所未闻啊!”
众士卒骇然。
“那是,小昏侯可是金陵第一大纨绔,第一大祸害。整个金陵城就没人能治得住他!他发明的东西可多着呢!
这神兵火药枪只是其中一种,听说还有一种叫做小钢炮!此炮一响...一条大了几十倍的火龙,一枚拳头一样巨大铁弹丸,飞了出来。”
那士卒添油加醋的说道。
“然后呢?”
“怎么?”
众士卒们无比紧张。
“打中了楼船,一条大楼船就沉了....之前楚王的船就被打沉了,他逃到其它船上才逃生的。要是打中人,几十个人都挡不住它一炮。被炸成飞沫。楚军跟小昏侯打过,都知道厉害!”
“什么,这么庞大的一条船,就沉了?这不是神兵利器吗!”
“对啊,要不然楚王渡江,怎么会被打掉一半兵马,吓得逃回江北来?下江南的事情,提都不敢再提!
吴王项弼二十万大军,围攻一座小小丹阳县城,连半天都没撑住?!你们真以为是皇帝灭了吴王?
真要有这本事,他不早去宛陵城灭了吴王?皇帝不过是去捡便宜而已,吴王的主力在丹阳被小昏侯给打废。皇帝这才趁机把吴王给打垮了。”
那士卒道。
这些都是他瞎想的,但是却也猜中了个八九不离十。反正楚军上下,吃过大苦头,都是知道小昏侯丹阳兵的厉害。
众杂兵们脸都吓白了,他们看向漆黑一片的江南,感觉见面时阴森森,好像随时小昏侯的丹阳兵便会杀过来一般。
楚氏赘婿 288 诸侯王研讨会!
乌江大营。
十名诸侯,环绕而坐。
楚王项戊、赵王项遂、临淄王项剧、济南王项辟光、胶西王项昂、胶东王项雄渠、庐江王项赐等等....足足十名诸侯王。
他们的实力大小不一,以楚王、赵王最强,大致相当,各拥兵将近10万之众。其余则四五万不等,精锐士卒不多,杂兵为主。
在乌江大营现在已经聚拢了高达50万雄兵,其中精锐兵马大约10万,杂兵高达40余万。
“淮南王项安世没来?”
“哼,他就别提了。一个志大才疏,眼高于顶的废物,尚未起兵,便被手下的相国阙权、谋臣吴良,给软禁在寿春宫中。”
“齐王项简呢?”
“他说卧病在榻,无法前来...连部将都没有派来,这病定然是借口,肯定是知道朝廷灭了吴王之后,他反悔了,临阵脱逃!”
“这个蠢货,反叛者必死。此战要失败了,他齐王一样要死!朝廷岂会放过他?!愚蠢!”
“最废物的是中山王项肥,他人在金陵帝都,根本就没有参与起兵造反。此刻恐怕早就像皇帝跪着恸哭求饶了。”
众诸侯们痛声大骂。
可是,齐王死活不来,他们也没有办法。
眼下朝廷大军很快将会渡江北上,先要抵挡住朝廷再说。也顾不上去对付齐王。
“不来就算了,我们打我们的!等打完这天下,回头再收拾他们!”
楚王项戊指着桌上的一副巨大的地图,朝众诸侯王们问道,“诸位,对此战有何看法?”
赵王项遂斟酌了一下,背负着双手,说道:“小昏侯在兵法《三国演义》里面,有两场最经典的战役。
其中之一是十八路关东诸侯联军,攻打董卓盘踞的虎牢关。结果十路诸侯联军败北,不敌董卓。
其中之二是曹操和刘备、孙权的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渡江,在赤壁败北,被火烧战船。
只要破解了小昏侯写的这两场战役,就能够猜出他用兵之法。”
众诸侯们都点头。
当今领兵作战,不能不看新一代战神小昏侯的《三国演义》。这部兵法奇书囊括了兵法、战术、政治斗争、心理等几乎方方面面,堪称是一部兵法大全。
“太像了!”
“我们有十路诸侯五十万大军,迎战小昏侯,犹如破董贼!又恰好在大江,跟赤壁之战极为相似,我们这所联手击曹操渡江。”
“这分明就是虎牢关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结合。他小昏侯便是董贼、便是曹操,我们十路诸侯迎战小昏侯的一方。”
济南王项辟光无比的感慨道。
“眼下这局面异常的复杂,必须谨慎对待。诸位且慢,待本王看看书中是如何写的,如何破敌!”
营帐内,众诸侯们不由沉寂下来,搁在自己的诸侯宝座上,都默默的从衣袖内拿出《三国演义》。
反正十路诸侯联军的五十万兵马已经集结乌江大营,而小昏侯的朝廷军队也一直没有出现。
他们也不太着急,有充裕的时间来商讨作战方案。
唰唰的翻书声。
偶尔,发出那么一两声惊叹声,神情愉悦,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但是很快发现不妥,连忙噤声不语。
一个时辰之后。
楚王项戊眸中精光闪烁,咳嗽一声,道:“本王观这三国兵法,略有一点心得,供众王一起参详。”
“请说!”
“水战之法,在船。小昏侯率一二十万大军,所需船只众多,数百上千艘大船。若是能烧毁其渡江之船,必败无疑!此战之核心,便在烧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