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大楚律法,旧纸不可用于茅房,更何况是新麻纸!小昏侯怎能如此暴殄天物?钱大总管,你定要跟二夫人说说,好好管束!”

    “这...还请贾先生大人大量,勿要跟小昏侯一般见识。这昏侯一门向来如此,二夫人稍后定会规劝小昏侯,让他以后不得对先生无礼便是!”

    钱大总管十分的为难。

    小侯爷虽然是上门女婿,但他也还是正儿八经的小侯爷,皇上没削他的爵位。

    除非是王爷,没人敢去管小昏侯。

    他是没这胆子。

    二夫人...顶多是长辈的态度冷淡,也不能真去管束、训斥小侯爷。

    否则以小昏侯的纨绔性子,他非要大闹不可。

    要是闹大了,别人只说平王府肚量小,欺负上门女婿,平王府也不好做人啊。

    “也罢!王府也管不了这个小昏侯...请钱大总管转告二夫人,自小昏侯进了平王府,私塾已是不得安生。贾某迟早要被他气死,待不下去了,唯有请辞私塾先生!告辞!”

    贾生听出了钱大总管的为难,十分骨气,辞去私塾先生一职。

    “唉!贾先生回去消消气。”

    钱大总管拱手,竟然也未挽留。

    平王府上下的仆人、侍从们,都是震惊的窃窃私语,十分震惊。

    久闻小昏侯横行金陵城,但他们也没见识过。

    今日他们才亲眼看到,小昏侯的战力如此之强悍,一出手就把平王府待了二十年的私塾老先生给气晕气跑了!

    ...

    楚天秀回到虞园。

    仆人新采购的竹简,终于送到了。

    贾生请辞的消息,更是在王府传的沸沸扬扬,传到了祖儿耳中。

    祖儿大惊失色,匆匆来告诉楚天秀,“姑爷,大事不好!...贾老先生去了小竹林,被气晕过去。他醒来,说要辞去私塾先生一职!”

    “呀...战斗力这么弱?”

    楚天秀挠了挠头,继续写《自荐书》,有些心虚。

    自己不过是在茅房用了麻纸,就把贾老先生给气晕过去,还愤怒的向二夫人请辞,不再担任王府的私塾先生了。

    看来私塾的纸,是不能去拿了啊!

    楚天秀用了一个白天,终于把自己的这份《自荐出仕书》写完,然后派人交到皇宫的公车府,满心期待着皇帝主持的考核。

    离腊八的考核,还有些时候,等消息吧。

    ...

    次日。

    贾生鼻青脸肿又回来私塾任教,压根没提昨日请辞之事。好像昨天的大事,没发生过一样。

    楚天秀出了书房透气,走在王府小径,再次看到贾生灰溜溜而过的寒酸身影,不由惊诧。

    他疑惑对祖儿说,“这老儒昨天这么心高傲气的离职而去,怎么今儿还厚着脸皮回王府,他不打算请辞了?!”

    祖儿却是歪着头,想一下,瞬间明白了过来,“肯定是没钱闹得。咱们王府私塾子弟,束脩出的价钱高,一个月挣不少银子呢。昨天钱大总管没开口挽留他,就知道他是一时气愤,肯定舍不得走,会自己回来。”

    楚天秀微微点头,还是纳闷,“他怎么鼻青脸肿?”

    在雪地里气昏倒,不至于鼻青脸肿吧。

    他小昏侯虽然行事纨绔,也不至于梦游去揍一个老书生。

    “定然他婆娘揍的!他婆娘足有两百多斤,胳膊比树干还粗,打起架来可凶了,在长乐街那是举街闻名的悍妇,谁都怕她!

    丢了王府私塾这份工,先生能去哪家挣更多银子?他婆娘不削他,削谁?他能不会乖乖来么!”

    祖儿嬉笑道。

    “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楚天秀深感同情。

    一时,他竟有些满足。

    郡主李虞虽然也骄傲的像小凤凰一样,但她娇姿婀娜,宛若无骨,至少没有二百斤的彪悍体重不是。

    暖房丫鬟,祖儿可爱又乖巧。

    李虞的另一个丫鬟狄儿,那也是妩媚动人,天生一副狐美人胚子。

    这么算起来,自己这平王府的上门赘婿,还算是挺享福了。

    既然贾老先生回私塾了,这场风波也算过去。

    楚天秀不再想这件事情。

    他的心思又回到了纸上。

    茅房没有纸,这是他面临的最急迫的严峻考验,赶紧去解决,一天也不能耽搁了。

    ----

    求收藏+推荐!




10 公车府和造纸钱
    皇宫。

    腊月将至,皑皑白雪覆盖大地。

    这日一大早,寒风萧瑟,一头壮硕的大青牛拉着一个大板车,在地上撵出两道长长的雪痕,来到皇宫的公车府前。

    牛车里竹简堆积的满满的,大青牛都喘着粗气歇息,快拉不动。

    几名小吏浑身是汗,正在往公车府里搬运这些竹简。

    每逢岁举,全国各地来的举子都要把各自的举荐书,一起交到公车府,等待朝廷的审核,朝廷审核过了方准许参加腊月初八举行的考核。

    这显然是举子的举荐书。

    正巧,一名三十余岁披着厚袄子的青年官员走了出来,见满满一车竹简,笑道:“咦,今年的举荐书,这么快全都齐了?好像比往年好像多了点啊!”

    公车令杨绛,公车府的第一把手。

    小吏憋着红脸,拱手道:“回公车令大人,这只是一份《自荐出仕书》,刚刚从平王府拉过来的...您还是自己看吧!”

    “一份举荐书?”

    公车令杨绛吃了一惊。

    这整整的一牛车,至少有数百卷竹简之多,够上百人用了,怎么可能只是一份自荐书?

    谁能写一牛车的自荐书!

    但是从平王府拉过来的自荐书,他也不敢怠慢,拿起一卷竹简。

    却见这卷竹简上,用了足足一卷,辞藻华丽,赞美自己小昏侯脸蛋的俊美。

    自比《诗经》记载的春秋第一美男子都,“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杨绛呆了半响。

    又拿起一卷。

    这一卷,旁征博引,痛骂商纣王酒池肉林,把自古以来的纨绔骂了一个遍,然后对比自己这个小昏侯,也就花了点小银子,是何等的节俭。

    “这...!”

    杨绛瞠目结舌,望着眼前的满满一牛车。

    全是小昏侯的《自荐出仕书》?

    他是认得小昏侯,有数面之交。

    以前只知小昏侯纨绔作风,从不知他的文笔居然如此雄丽!

    他见过有人自夸的。

    但是从未见过有人用满满的数百卷竹简,把自己浑身上下每一处,无死角的自夸成花。

    这是何等文采,才能洋洋洒洒,写满这数百卷竹简?

    杨绛飞快的看了十卷之后,每卷都不重样,花样翻新的编,彻底服了,叹服的五体投地。

    自愧不如啊!

    自大楚行举荐制以来,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当年他写举荐书,厚着脸皮写了几行自赞,便没脸再多写。

    小昏侯能写满数百卷竹简,可以砌成金陵城一堵墙。若将这满车竹简制成竹箭,都可射退一波千骑匈奴兵了。

    按理,公车府要对举荐书的每一句话都审核一遍,以防有不妥之处,无意间触怒圣上。

    但杨绛对这份自荐书已经是望而生畏,不敢去审这份自荐书。

    还是让丞相府去审,最后将这一牛车送皇帝批复,是否允许小昏侯参加殿试。

    他赶紧吩咐小吏,“别搬了。公车府处理不了,这道自荐书直接拉去丞相府吧!...请谢主相审核,他老人家经验丰富,应该知道怎么处理这份自荐书。”

    “是,公车令大人!”

    小吏们得了吩咐,苦着脸又把搬下来的竹简搬上车,拉到宫里的丞相府去。

    ...

    楚天秀忙着弄纸,他需要更多的纸,解决茅房之急用。

    私塾的麻纸,肯定是不能再去动了。

    再去取纸,贾生这老酸儒,非气的找他拼命不可。不小心把贾生给气死了,岂不成了他穿越人生,高尚德操里的一大污点!

    况且私塾一月也才十多张,根本不够用。

    麻纸,质劣,偏偏还又贵的离谱。

    他记得,蔡伦以麻纸为基础,改造发明出了蔡侯纸,令纸张的品质大幅上升,成本也大幅降低。

    纸终于彻底取代了笨重的竹简,流行后世两千年之久。

    楚天秀也没指望造纸,能替自己挣银子。

    身为上门的赘婿,他是没有私人财产的,不去想什么挣钱的事情。

    但平王府也不能薄待他小昏侯,总要给他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水准——纸,把茅房堆满吧!

    “本小侯爷花点心思,把蔡侯纸发明出来?品质好,产量极高,关键是价钱还非常便宜。这样,我就算把王府所有厕所都堆满纸,也绰绰有余。这辈子再也不用为上茅房操心了。”

    楚天秀想到这里,顿时拿定了主意。

    他需要一座麻纸作坊,娴熟的麻纸匠人,来改进造纸工艺。

    他立刻叫来祖儿,商量造纸一事。

    祖儿对麻纸了解不少。

    她说在长乐街的箍桶巷,有一座巧匠坊,聚集了众多的各行业匠人。其中有一间小型的麻纸作坊,平王府的麻纸,就是从这个作坊生产出来的。

    只是作坊的麻纸产量很低,放在竹简店铺售卖,只有高门贵族,才会少量买来试试鲜。

    姑爷想要造纸,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这间小作坊买下来,有几个匠人,又有场地,便可以自己造纸了。

    不过,要买下一座小型的麻纸作坊...估计需要一大笔银子。

    至少需要几百、上千两银子,才能买下这间小麻纸作坊。否则,人家麻纸作坊主,凭什么要把作坊卖给你?!

    银子啊!

    楚天秀立刻头疼起来。

    他不仅要买下一座小小的麻纸作坊,还要将它扩建升级为一座大规模的造纸作坊。

    这需要有大块的空地,聘请一批掌握造麻纸技术的娴熟匠人,造出一批造纸工具——归根结底,就是一大笔银子,才能办成这件事。

    要投几千两银子的钱,进行造纸工艺升级,兴建更大的作坊,采购造纸的原料,扩大生产规模。

    可这笔钱从哪里来?

    换成以前花天酒地的小昏侯,几万两银子都打水漂了,根本不会愁这几千两银子的开销。可对于上门赘婿的他来说,成了一个大难题。

    他没有“嫁妆”。

    古代女子上门,都会带些嫁妆,算是女方自行使用的私财,男方家不可动用。

    有的赘婿上门,有时也会带点个人的小财货。

    可是昏侯府一毛不拔,老昏侯一棒子打昏他,送到平王府,他身上一文铜板的私人财产都没有。

    丫头祖儿兜里,供她使用的最后那两枚铜板,也换一杯冷酒喝掉了。

    这笔造作坊的银子,只能找平王府出。

    楚天秀思来想去,只能让祖儿,去把平王府管事的钱大总管找来,让他从王府的账房,拨个三五千两银子出来使唤。



11 冷淡的二夫人
    祖儿把钱大总管叫来虞园,听候姑爷的吩咐。

    钱大总管是二夫人从谢氏门阀带过来的亲信手下,如今在平王府管着上上下下一众杂务,实权颇重。

    楚天秀在书房太师椅坐着,喝着一盏香茶,朝钱大总管道:“本侯要从帐房支三五千两银子,改善一下生活。”

    这点小钱,对财大气粗的平王府来说,也不算什么大开销。

    钱大总管心中虽然对这位上门姑爷小昏侯不以为然,但主仆分明,面子上的毕恭毕敬,还是做得十足的。

    他躬着身子,倾耳听着,闻言顿时吃了一惊,“姑爷,要三~,三五千两银子..改善生活?”

    这可是近五千两银子啊,王府数百名仆从们一年的开支了。

    他有些怀疑自己听错数目。但是看小昏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应该是一点都没错,就是要三五千两银子。

    钱大总管顿时暗自咋舌。
1...678910...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