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奉打更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卖报小郎君
许玲月细声细气道:“家兄许新年。”
她没提许七安,是因为大哥不是书院的学子。
许新年....长公主目光微闪,调查过许七安背景的她立刻将两者之间的兄弟关系回忆起来。
税银案的幕后主使是周侍郎,而大概一旬前,许七安与周侍郎的公子在闹市发生冲突.....长公主看向娇俏清丽的少女,语气温柔:“什么时候的事?”
“快一旬了。”许玲月道。
他与采薇是认识的,而采薇知道周侍郎涉及税银案,由此可知,那位平平无奇的胥吏也会知晓此事....自知得罪了周侍郎,将家中女眷送来书院倒也算应对之策,只是,举家逃离京都不是更好吗。
把女眷送来书院,而家中男人却依旧留在京城,所以....这是打算谋划什么?
联想到周侍郎罢官充军的导火索,长公主眯了眯好看的眸子,微微点头,带着侍卫继续登山。
....
雅阁!
长公主审视着赵守,略感诧异:“一旬不见,院长气色天差地别。”
以前的院长不修边幅,花白长发垂落,眉宇间阴郁堆积。
而今的他,双目清亮有神,意气凝而不露,神采奕奕。
赵守没有正面回答,朗声笑道:“圣人说,学无长幼,达者为先。”
学无长幼达者为先....他的意思是,有个人可以当他老师,而年纪却不大...是不是和那天亚圣殿清气冲霄有关。
她对亚圣学宫的变故很感兴趣,求知欲旺盛,因为这涉及儒家的道统之争,涉及将来的朝堂格局。
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亚圣学宫被封禁,任何人不得进入,打更人对此也束手无策。
长公主收敛发散的思绪,望着窗外深青色的竹林,叹道:“院长可知周侍郎被罢官充军一事?”
“对于大奉官场来说,这只是党争拉开序幕的第一步。”赵守笑着摇头,不愿多谈,挥手招来棋盘,道:
“李慕白自从三败魏渊,便再也不下棋了,书院里能与老夫手谈的人不多。长公主今日既然来了,就陪老夫下一局。”
长公主无奈道:“与本宫下棋,院长何必自取其辱。”
....
另一边,邻崖而建的阁楼里。
三位大儒刚论道结束,书童送来一封信,说是长公主拜访书院,让人递过来的。
长公主在手书上说,近来京城出现了一首佳作,京城读书人津津乐道,国子监奉为百年来诗词魁首,力压云鹿书院的送行诗。
而且,相比送行诗,这首“百年来诗词魁首”出自教坊司,才子佳人,故事更有趣味,更广为流传....
末尾,长公主附上了这首短短几日内在京城读书人圈子里爆红的诗。
老夫闭关数日,京城出了首惊世佳作?张慎凝眸鉴赏附赠的诗。
《影梅小阁赠浮香》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张慎宛如一尊雕塑,静默许久,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纸,看向喝茶聊天的李慕白和陈泰。
“纯靖,幼平,你们看看这个。”张慎道。
他突然表现出来的严肃神色,让两位大儒愣了愣,李慕白接过纸张,飞快扫了一眼,继而眸光沉凝,褪去了轻松写意姿态。
“我看看。”陈泰见两人这般神色,伸手抽过纸张,看完一遍后,又细细品味了许久。
陈大儒长长叹息一声:“疏影、暗香,两句将便梅的风姿绝伦写尽,当真是心思玲珑啊。”
李慕白随后点评:“宁宴那首天下谁人不识君,固然叫人胸生豪气,但论意境之深远;遣词之优美;神韵之卓然....的确相去甚远。”
张慎抚须而叹:“此诗一出,便是无法超越的咏梅绝唱。这杨凌是谁,有此才华,竟从未耳闻。”
陈泰重新看了遍手书,道:“似乎是长乐县的一位秀才,于教坊司中,写此诗赠予花魁浮香....”
说到这里,茶室安静下来,三位大儒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一股酸味在空气中发酵、弥漫。
张慎沉思许久,道:“我觉得,应该立刻通知院长,将这位秀才招入书院。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埋没了。”
陈泰与李慕白欣然同意:“有理。”
......
这趟来接婶婶和妹妹们,作为学生的许辞旧和许宁宴,首先去拜访了老师。
三位大儒恰好讲课结束,知道“看重”的学生拜访,索性就聚在堂舍里喝茶。
张慎首先瞄了眼气质有所变化的弟子,满意道:“辞旧,看来抄写圣人语录对你裨益甚深啊。”
许辞旧一阵汗颜,点点头。
李慕白诧异道:“抄写圣人语录,有助于踏入修身境?老夫怎么没有发现。”
许二郎张了张嘴,最后选择沉默。
他确实触摸到修身境的门槛,但那是在见到大哥写在石碑上的四句。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过这事儿不好当众说出来,哪怕大家对那四句话的出处心知肚明。
闲聊几句后,陈泰扫了眼李慕白和张慎,笑呵呵的说:“你二人住在京城,可知最近京城出了首绝世佳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绝妙,绝妙啊。
“宁宴,虽有诗才,但也不要自傲,须知天下读书人藏龙卧虎啊。”
这老匹夫就是嫉妒我们收了个好学生....但这等老成之言,也无法反驳。张慎只好说:“此诗的确惊才绝艳,宁宴不需与它较真,咏梅千古绝唱,较真也没用。”
李慕白点点头:“虽说现在的读书人缺了些灵气,但终归是有个例的,那个杨凌未必还能再作出第二首。而以宁宴的诗,将来有第三首,第四首也是极有可能的。”
许新年看了堂哥一眼,道:“这首诗也是我大哥作的。”
ps:推荐票还有没有呀,送一些给人家呗。





大奉打更人 第六十章 打更人上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噗...”听到这话,正在饮茶的陈泰直接喷了出来。
李慕白和张慎齐齐僵住,霍然转头,瞪着许七安。
“作诗之人不是杨凌?”
小老弟是皮痒了吧,卖我卖的如此干脆利索....许七安硬着头皮:“是我的化名。”
“当真?”
“当真!”
两人还是不信,问道:“你去教坊司做什么。”
许七安端正坐姿,道:“少年慕艾。”
屋子里忽然陷入寂静,三位大儒感觉胸口堵着淤血,想吐又吐不出来。
几秒后,张慎起身,指了指许七安的鼻子,“你,你....”
他在屋子里团团乱转,焦躁的不行:“千古绝唱,你用在一个风尘女子身上,她配吗?她配吗?”
是是是,用在你身上就好了...许七安心里腹诽,表面做出聆听老师训诫的姿态。
李慕白同样情绪激动,“咏梅便咏梅,《影梅小阁赠浮香》,简直低俗,俗不可耐。生生糟蹋了一首好诗。”
如果能改成《云鹿书院赠慕白先生》您应该就能笑出猪叫声了吧...许七安心里吐槽。
两句诗成万古名....用在一个风尘女子身上,确实浪费。但事情不能单看表面,若没有这首诗博取浮香花魁的青睐,他怎么套出有用的信息?
怎么陷害周立?
不陷害周立,万一周侍郎挺过来了呢,万一政敌没有斗倒他呢?
迎接许家的会是什么结局。
诗词本来就是抄的,不心疼。再说,不能解决眼下的麻烦,肚子里的存货再多有何用?
再好的诗词,能兑换成切实的利益,它才是有用的。
陈泰心底叹息一声,对于杨凌是许七安的化名,最初是惊讶不信,可仔细一想,又觉得合理。
这等诗才,怎么可能说出现就出现。
“李慕白和张慎能收他做弟子,我也可以....既然有两个老师,那为什么不能有三个....”陈大儒暗暗决定,以后找机会将这位诗才收入座下。
经历了一番语言轰炸,许七安乖乖的认错,并许诺将来有好诗好词,一定先让两位老师修改润色。
李慕白和张慎才勉强消气。
两位大儒除了与传世名诗擦肩而过的悔恨外,是真的觉得许七安把这首诗用在一个教坊司花魁身上,浪费了。
暴殄天物。
许新年还算有些良心,适时出来打圆场,转移话题:“幼妹在书院启蒙多日,不知可有成效?”
三位大儒相视一眼,陈泰忍不住笑出声了:“你那妹妹,当真是心志坚定,坚不可摧。”
张慎无奈道:“一旬之间,教她的先生换了四个。”
李慕白补充:“都发誓这辈子不为稚童启蒙。”
许辞旧许宁宴:“.....”
......
小院,一家人久别重逢。
婶婶欢喜的迎接丈夫和宝贝儿子,二叔也欢喜的拥着幼女和妻子。
许铃音看见父亲,悲从中来,抱着他的腿就是一阵嗷嗷嗷。
许二叔一阵怜惜,觉得女儿在书院启蒙,受苦了,书院的先生一定非常严厉。
穿着靛青色罗衣的许玲月站在一侧,少女消瘦的瓜子脸带着浅笑,看着这一幕。
她年纪大,不能像小豆丁一样无所顾忌的投到父亲怀抱,又不是长子,没有大哥那样受父母喜爱。
夹在中间的孩子,向来是比较尴尬的。
“一旬没见,妹妹清减了许多。”许七安走过去,牵起妹妹的柔荑,仔细审视。
绑着束带的纤腰盈盈一握,胸脯处开始鼓胀,少女含苞待放的身段格外诱人。
瓜子脸大眼睛,远看近看都没瑕疵,欠缺一点女人的柔媚,但有着少女纯洁的清丽和灵动。
许玲月下意识的抽了抽手,又忍住了,大哥手掌的温度让她脸上腾起红晕,眼波荡漾起来,柔柔的喊了一声:“大哥....”
回家的路上,许玲月破天荒的提出想骑马,但因为不会马术,经得父亲同意后,与许七安同乘一骑。
阳光和煦,风吹在脸上有些凉,大冬天的骑马,就好比寒冬腊月的开摩托车,还不戴头盔。
许玲月毕竟是女子,紧紧缩在许七安怀里,眸子亮晶晶的看着四处的风景,觉得从未有过的安全感涌来。
许新年怀里也有一个妹妹。
“二哥,马颠的我要吐啦....”
“那就回马车里。”
“我不要,我要骑你脖子上。”
许二郎被小豆丁烦的眉头紧皱。
马车里的婶婶掀开帘子,探出美艳动人的脸蛋。
“老爷,我不在府里这段时间,有没有出去鬼混?”
许新年和许七安异口同声:“没有。”
婶婶打量了两人几眼,又不是问你们,多嘴。
......
三天后,休沐。
清晨,许七安摆弄着玉石小镜,镜面透出军弩、铜镜、朴刀的虚影,宛如一幅笔触模糊的画。
这面镜子暂时被他当成储物袋来使用。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股脑儿的放进去。
来到主宅,吃了早餐,餐桌上,许玲月带着期待的表情,说:“大哥今天休沐,与我出去逛逛吧。”
许二叔想起了前阵子的周立纵马事件,皱着眉头说:“我今日也休沐,玲月,爹陪你出去吧。”
许玲月沉吟了一下,摇头:“算了,忽然觉得头有些晕。”
许二叔:“???”
上午勾栏听曲,中午回家睡个午觉,等晚上去黑市一趟,我得抓紧突破到练气境....许七安神游物外。
这时,门房老张匆匆来报,站在厅前:“老爷,门外来了两位差爷。”
“差爷?”许平志喝了口白粥,漫不经心的问道:“哪来的差爷。”
许二郎说:“大哥,是你同僚?”
许七安不甚在意:“应该不是。”
门房老张说:“小人不知,但他们穿着黑衣,胸口绑着奇怪的铜锣。”
许家仨爷们手一抖,无声的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凝重。
打更人!
“快迎进来。”许平志连忙起身,向前厅走去。
许七安和许新年跟在身后,念头急转,思考着打更人上门的目的。
在大奉王朝,打更人三个字可不是什么好的寓意,它往往与问罪、入狱、抄家等血淋淋的字眼挂钩。
但扪心自问,以许二叔的段位,打更人应该是瞧不上眼的。
很快,三人在前厅见到了来访的打更人。
两人身穿制式黑衣,身后坠着短披风,胸口绑着一面刻满繁复咒文的铜锣。
两位打更人的年纪都不大,青年,左边一人面色严肃,不苟言笑。右边一人恰好相反,脸上挂着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
笑起来眯着眼的青年,目光扫了眼许家爷仨,笑道:“哪个是许七安?”
许七安跨前一步,“我是。”
眯眯眼青年微微颔首:“跟我们走一趟。”
许平志眉头一跳,横身挡在许七安面前,抱拳,沉声道:“两位大人,我侄儿犯了什么错?”
面色严肃的青年皱了皱眉。
另一位笑眯眯道:“白天不做亏心事,晚上不怕打更人。”
以打更人的行事风格,拒捕的话,会不会当场拔刀砍人?许七安单手按在二叔肩膀,看向两位打更人:“好,我跟你们走。”
他随着打更人离开许府,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脸色严肃的打更人指了指车厢,示意许七安进去。
那位始终笑眯眯的青年摘下胸口的铜锣,用力一敲,在响亮的声音里,朗声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人的衙门在内城,距离许府很远,步行需数个时辰,所以给许七安安排马车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待遇,仅仅是为了节省时间。
不苟言笑的打更人驾车,车厢内,许七安和那位笑容和煦的青年面对面而坐。
打更人找我做什么?为了周立的案子?不可能,我不保证完美犯罪,但能保证没有监控设施的大奉王朝,不可能查出是我绑架的张家二小姐。即使有蛛丝马迹,也不会这么快就锁定我....
许七安伸手入怀中,轻扣玉石镜背面,倾倒出一张银票,抽出来看了一眼,面额十两,他松了口气。
诚恳的递上银票,道:“小人是奉公守法的良民,仰慕大人为国为民,劳苦功高,奉上十两银子,请大人喝茶。
“大人要是能告诉小人发生了什么,小人感激不尽。”
这位打更人目光落在银票上,一脸人畜无害的眯着眼睛笑:“打更人规矩森严,受贿超过十两,杖责五十,超过五十两,流放。超过一百两,斩首。
“我显然没必要为了十两银子挨板子。”
许七安露出讪讪的笑容,正要收回银子,却听眯眯眼青年悠悠道:“你想从我这里套取消息....得加钱!”
许七安不带烟火气的递了三十两。
青年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他把两张银票收在怀里,另一张递出帘子:“收了三十两,你我各十两,剩下十两,今晚去教坊司打茶围。正好一人五两。”
不苟言笑的青年接过银票,低沉的“嗯”了一声。
眯眯眼年轻人翘着二郎腿,对许七安笑道:“规矩虽然很重要,但当大家都默契的无视规矩的时候,你太较真,反而会受排挤。”
ps:这章三千字呦,老铁们,你们知道等价交换的原则吗。(?ˉ3ˉ?)




大奉打更人 第六十一章 铁证如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他不着痕迹的审视许七安,见他身躯紧绷,笑容勉强,宽慰道:“我只是奉命带你回去问话,具体内幕不太清楚。不过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到了衙门,你牢记一句话:该说的东西不要隐瞒,不该说的东西,打死别说。”
我特么....这道理难道我自己不知道?根本不值三十两银子,狗屎,你这就和“已经请有关部门处理”这种没诚意的托词有什么区别....许七安很想一巴掌把眯眯眼男人拍死,但他不敢。
马车驶过一个个闹市,一条条长街,在巳时初抵达打更人衙门。
许七安跳下马车,在两位打更人的押送下进入这座威名赫赫的衙门。
它的办公场所由两座三进的院子改建而成,阁楼耸立,穿黑衣绑铜锣的打更人进进出出,他们神色严峻,气势凛然。
不知道我会不会被送进打更人的大狱,那里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先静观其变,我是良民,我又没犯法....许七安深吸一口气,平复忐忑的心情。
不多时,他被带进了一个小院。
院门口立着两位打更人,双方做了交接,眯眯眼男人停在院门口,笑道:“进去吧,自求多福。”
说完,与面容严肃的同伴离开了。
许七安被带了进去,两名打更人推开屋子的门,语气冷漠:“进去。”
这是一间刑讯室,角落里摆出各种各样的刑具,中央是一张空荡荡的长条桌。
审讯的主官没有来。
许七安没敢坐椅子,站在屋里,思考着打更人为什么会找自己。
但他还没来得及多想,脚步声传来,有人进了院子。
房门推开,两名胸口绣着银锣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肌肉一瞬间紧绷的许七安飞快扫了眼两位银锣,诧异的发现其中一位竟然还是老熟人。
他鼻梁高挺,五官深刻,瞳孔颜色略浅,有一半的南蛮血统。
正是当初税银案时,在府衙后堂见到的那位银锣。
“又见面了。”李玉春颔首,眼神里没有丝毫热络。
两位银锣坐在桌后,神态严肃,目光锐利的审视着许七安。
“我问你答,若是说谎,大刑伺候。”那位陌生的银锣沉声道。
“是....”许七安心里一沉,这两位完全是看犯人的眼神。
李玉春皱了皱眉:“回答问题之前,先整理衣冠,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许七安才发现自己的衣襟过于松散,不够对称。是马车上偷偷掏银票造成的。
等他紧好衣襟,李玉春神色微松,像是解开了一桩心事。
那位面生的银锣问道:“你知道税银案的幕后主使是前周侍郎吗?”
许七安如实回答:“听司天监的采薇姑娘说起过。”
“那你知道周立对付你,也是出于报复。”
“想到了。”
许七安牢记眯眯眼青年的告诫,该说的绝不隐瞒。那天司天监白衣们冲入刑部救他,众目睽睽,无法否认。
不如大方承认,显得风光霁月。
“你知道周立想置你于死地吗?”
“知道。”
“所以,为了不被周家报复,你绑架了威武侯的庶女,嫁祸给周立。”那位陌生的银锣,眼神犀利的光芒一闪。
果然是为了这件事.....许七安丝毫不慌,甚至表现出一定的茫然,和被冤枉的惊慌:“大人说的话,小人听不懂。”
“威武侯庶女被劫持那日,你未在长乐县衙门当值,去了何处?”
“小人勾栏听曲去了,小人的确渎职,时常偷溜去勾栏听曲。”
这一点,王捕头等胥吏可以为他作证,因为大伙都是这么摸鱼的。
何况,我长乐县的快手旷班逛勾栏,与你们打更人有何干系。
“那你怎么解释凭书的事?衙门发放凭书的记录里,多次显示你去了内城。”李玉春沉声道。
“小人冤枉!”许七安瞪大眼睛,激动的为自己辩护:“小人从未去过内城,从未在衙门取过凭书。”
他们在框我,我进内城都是托人办的凭书,手脚干净着呢...而委托人是杨凌,和我许七安有什么关系?
两位银锣审问了片刻,没有从许七安的话语里抓住任何蛛丝马迹。
他们相视一眼,似乎有些诧异。
论起审问技巧,我也是专业的....许七安松了口气,目光瞥见刑具,心里又是一紧。
李玉春叹口气:“不错,如果不是我们提前掌握了证据,光凭刚才的对话,说不准已经相信你了。”
又是在框我....语气还很有把握似的....许七安面无表情。
作为警校毕业,在警局工作过几年的专业人员,许七安有信心应对各种审问。除非对方屈打成招,那是另一回事。
周侍郎已经倒台,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相信打更人不会过分为难。
那位面生的银锣,从兜里掏出小本子,打开,看了许七安一眼,照着本子念:
“十月初一,壬戌日,许七安自云鹿书院返回,于宝器轩购金步摇两支,途中遭人跟踪,疑似周府的人。
“当晚,吾惊退周府刺客。”
“十月初二,癸亥日,移女眷至云鹿书院避祸。”
“十月初五,丙寅日,进内城,入教坊司。留宿影梅小阁一夜,《赠浮香》疑似许七安所作。”
1...2122232425...5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