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反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野狼獾
张高成使劲摇了摇头,他提醒自己:“尽管面对的敌人并非主力,但是自己的指挥不能再次毛躁,没有人可能一直走运,所以……决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思忖了一会儿,将通讯盒上的旋钮拧到了“车外”,他一改之前的独断,开始与那名连长进行了沟通;99式的车际信息系统使得他的这辆战车成为了步坦配合的核心,如果不与步兵分享现成的信息,那么无疑会坐失这些优势。他告诉连长敌人车队附近绝对没有步兵,建议他越过山脊利用植被掩护,向下射击或者为空军指示目标。
连长迅速带着一个排携带轻型火箭筒,向上爬去,果然在山顶看到了下方几十米处乱作一团的坦克连残部吗,而且印度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山口。连长亲自以远远超过规范发射俯角的角度,发射了一枚火箭弹,火箭弹准确地从打开的舱盖飞入(连长逃跑时忘了关盖子了),随后将这辆指挥型坦克击毁,不过火箭筒喷射出的火焰也点燃了山顶的灌木丛,火光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已成惊弓之鸟的印度坦克兵操纵12.7毫米机枪向上胡乱射击,阻止了步兵的再次射击。步兵们将烟雾弹从山上扔下,以便为空中力量指示目标。
王镇北一直坐在屏幕前,观察着几场战斗同时进行的进行,他看到了张高成这边,敌人后续的兵力被堵在了山谷动弹不得,而且可以确定,敌人的这个纵队里没有防空火力,于是他请求200公里外的指挥机,抓住时机做决定性的打击。
2架弹药尚存的巴基斯坦jf17战斗机,按照数据链指示的位置,迅速从其他区域赶来。转了2圈,雷电看到了山谷里的士兵指示目标而释放的蓝色烟雾。一名飞行员老练地发射57毫米火箭弹将队列最后面的一辆坦克打坏。另一架飞机投下激光制导炸弹将中间的坦克炸上了天。印度士兵斗志全无,纷纷爬出坦克追随他们的连长向东北逃走。
步兵经过短暂的交火迅速控制消灭了最后的印度坦克手,张高成开始与指挥部进行联系,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激战后体内的肾上腺素仍未平复。
“报告总指挥,这一路敌人已经堵住了,消灭了所有12辆t72型坦克,敌人坦克仍然在单独行动,没有步兵协同,我们抓住几个活的,有几个伤的不轻,正在救护。”
“你派人把俘虏送过来,交给我们的人,情报部门用得着,千万别就近交给巴基斯坦保安部队,他们会滥杀俘虏。”
“这个我知道。”
“听着,敌人的装甲兵正在多路突破,来得太急,把摩托化步兵给远远丢在了后面。不过后面的敌人纵队会有步兵战车和输送车。你们暂时机动到西北2公里的指定区域。”
“后撤?”
“是的,指挥部临时有了新的命令,要我们把突出于防线的部队统一后退,以便实施一个新的计划。”
“为什么?我们在这一带可以很好地利用山区地形阻止他们进攻。他们正盼着进入平坦地区重新组织混乱的队形。”
“这个你别问了,执行命令。”
张高成一时有些糊涂,他不知道有什么计划是可以通过后撤来阻挡敌人的。当然他也知道,吉尔杰特山区地形路径众多,对于多路突破的敌人来说,很容易找到防守薄弱的路线,而王镇北的人马有限,很难对每一条可能的路线进行一一防御。
“是,马上到达指定区域。”
张高成的三辆坦克的燃油和弹药消耗不大,甚至可以不经补给迅速投入另一场战争,这一点他并不怀疑,只是新的命令让他有些猜不透,如果收缩兵力,对于侦察能力占优势的中国军队而言,就很难发挥这方面的歼敌优势,而敌人的数量、火力优势将会渐渐发挥出来,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呢?张高成不由得瞎猜起来。军队的指挥体系仍然未完全扁平化,坦克排或者步兵连级单位,只是最基层的节点,很难看到战局全貌,当然也就无从推测上级的意图。
中午时分林淮生正在奎达跑道旁,等待着最后的时机。他终于凑齐了10个t90车组以及一个基数的弹药。这些人在国内时都是优秀的坦克手,来自同一个部队,但是全都没有开过这种坦克。熟悉装备的时间有限,好在与99式坦克比较,除了内部局促以外,也有不少类似的地方,比如装弹机位置以及各成员所在的大致位置。俄制坦克的车长观察体统与中国坦克有些区别,但是双目炮长瞄准镜大致相同,激光测距目镜位置也完全一样,装弹机的面板也可以看懂。只有通讯是一个麻烦,所有借助原来通讯单元的对话,都可能被附近的敌人听到,所以只能规定车长使用便携式步谈机进行加密通讯,这种设备无法在坦克内使用,车长必须打开车长舱盖把头伸出去才行,确实是一个麻烦。
林淮生的另一支部队是由8辆巴基斯坦99式坦克组成的,亚希尼领着他的人正在进行细致的伪装,他希望这些炮塔硕大的坦克,至少能在夜里骗过印度士兵的眼睛。现在林淮生的这支部队看上去非常的有意思,中国人驾驶着俄制坦克,而巴基斯坦人驾驶着中国坦克。他本人将坐镇在机械化步兵连的一辆步兵战车中,指挥作战,要将这种国产步兵战车伪装成低矮的bmp-2或者abhay战车,并不比伪装99式坦克容易,至少那门100毫米的火炮是无法用树枝树叶隐藏住的,印度没有一种步兵战车装备着这么大口径的火炮,也没有并联的30毫米的机炮,他们的步战底盘更矮一些,炮塔更小,火力也逊色得多。不过林淮生相信斯潘加有一句话是对的——出乎意料的行动才是最好的伪装,现在,他就要实践这句话,给斯潘加一点苦头尝尝。
这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基本出自于林淮生一个人的构思,上报国内后,竟然迅速就批准了。这倒并不难理解,他的计划利用了18辆现成的坦克,10辆来自于印度白虎师,另外8辆是友军的装备,也就是说,这个计划并没有给紧张的空中运输带来额外的负担,而周耀华继可以继续等着空运来经营他的防线,同时也可以把讨嫌的林淮生弄出他的指挥部。
让王镇北后撤,也经过了周耀华的同意,毕竟林淮生的解释还讲得通,他的目的是要加剧敌人的前后脱节,好给他的穿插部队腾出足够的空间,来实施他的企图。鉴于优势的空中侦察,周耀华和林淮生同时看到了敌人前后脱节的苗头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后续的摩托化步兵独立的、拖曳式火炮部队以及连绵的运输车辆,都被坦克远远地拉在了后面。早在印度军队在度过印度河时,其后勤薄弱的问题就已经显现了出来,当斯潘加越挫越钝的进攻锋芒,终于到达了苏莱曼——吉尔吉特山区后,印度陆军已经只能维持很少几个师的联合进攻了,小股巴基斯坦部队正在敌人后方活跃地作战,取得了卓越的战绩,不过那样的小打小闹还不够,林淮生的目的,就是要把敌人的后方搅一个天翻地覆。
奎达机场边的这个假冒的印度陆军机械化步兵营还在磨合中,而中巴两国的陆军情报人员也在抓紧时间熟悉印度的步兵呼号和通讯频率,目前林淮生给自己暂定番号为“印度第10军团下属第6装甲旅的第2营”,这个部队暂且还在苏莱曼山区的突出位置苦战,远离林淮生的假想作战区,按照林淮生的要求,对其通讯已经展开强大压制。这使得斯潘加的司令部目前很难联络到这支部队,利用这个营的番号似乎不容易穿帮。另一个后备番号是白虎师的第12团1营,这样t90上醒目的虎头标志可以加以利用,但是白虎团的一部目前就在吉尔吉特山区作战,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当然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逼不得已时才做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一支特种部队也将一同随行,这支部队长期在印度境内进行破坏活动,可以讲没有破绽的印地语,队长吉亚姆向林淮生保证,有他的人在,骗过小股印军不在话下。他说:印度人根本不会关心友邻部队的番号以及诸如军官姓名之类的东西,他们只听口音。
雷霆反击 306 雨季将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林淮生一直在研究敌人的动向,等待最好的时机,眼下印度第33装甲师正在急速突击,直扑奎达而来,与左翼的第31白虎师和右翼的第1装甲师都拉开了距离,正是好时机。他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烈日当空的时候了,看起来时机差不多到了。周耀华果然再次打电台里催促他行动,林淮生知道,少将手里刚刚聚齐了一些96式坦克,但是这种坦克对阵t90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王镇北的部队人数又太少,无法防御太宽的正面;余振东所在的莫克兰地区离得更远,事实上他还必须担负起从东南2个方向拱卫舍母西基地的重任。印度海军潜艇携带的侦察分队,已经几次携带测量器材在海岸线出现。加拉西瓦号两栖船坞型运输舰被击沉后,印度海军消停过一段时间,但是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印度海军有一支旅极规模的海军陆战队,有能力在海岸线登陆,并突破30至40公里,也不能小觑。无论如何,现在已经到了自己出马,一举解决危局的时候了。林淮生从容地拿过通话器说:
“给我接指挥员。”
过了一会儿,“我是总指挥,你到底什么时候出发?要不然别去了,我还缺重火力,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的那8辆车给我得了。”电台那头,周耀华似乎有些后悔,他刚到的时候有些托大,不过新近已经听闻了一些消息,知道这个不满员的连战斗力不错。
“指挥员同志,我部将在十分钟后出发。最多24小时,我就会让敌人的整个攻势瓦解。”
“你说什么?”少将急切地追问道,很少有参谋人员敢在他面前说大话,这让他一时很不适应,不过他对林的话还有一些期待。
“我说,明天下午3点之前,敌人的正面进攻就会停下来。接下来他们要花上几天时间慢慢恢复整个补给线。第31、第33装甲师,还有第6装甲师的补给线都会被切断。”
周耀华不敢相信林淮生的疯话,当然他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周耀华一直认为林淮生在夜里耽误了10个小时给他打开局面造成了极大地困难,现在林淮生夸口要还给他几天的时间,这让他难免有些将信将疑。他倒是不指望林的计划能百分之百实现,那就出鬼了。他预计,多半情况下,偷袭会在中途败露,或者找不到巴基斯坦陆军深藏山中的油库,或者敌人会看破那些根本不属于印度陆军的装备,然后偷袭就会转变为山区的功防战,当然林淮生的部队火力足够,如果打成那样,也能有效的拖住敌人一个方向的部队,他对林淮生最大的指望也就是如此。
“林参谋长,我要是你,就不会把话说得太满了,我的参谋正在制定计划,夸大的预判都会对决策产生负面影响。”他说着,看了一眼地图,地图上预计林淮生在将来10个小时的突破纵深为15公里。他当兵这么多年,还从来不曾听说有一支营级单位能混到敌后的,他知道林淮生是侦察兵出身的参谋人员,显然他的侦察兵生涯决定了他的局限性,这个人对异想天开的敌后计划总是特别着迷,就如同他设想的藏南计划一样大胆,不过在少将看来,这些计划都过于依赖敌人的粗心大意。
“指挥员同志,奇袭是战争中最精髓的部分,我有信心从敌人眼皮底下钻过去。”林淮生自信地回答道,他当着周耀华的面总是有些拘谨,但是隔着几公里通过电台联络,似乎立即神气活现起来。
“那我就先预祝你成功。能拖住敌人一个师的行动,我就很满意了。”
“行,我马上出发。”
林淮生关掉通话器,转过头问一名中士:“让陆航部队按预定计划行动。”
5分钟后,天空中突突的响起了直升机旋翼发出的声音,2架轻型武装直升机结伴向东飞去,这些wz-9直升机是通过数次转场,从国内飞来的,它们将为林淮生的偷袭部队担负起侦察和掩护的任务。更重型的武装直升机正在通过伊尔76运送,估计马上就会归入周耀华的序列,少将正急切地指望着靠直升机来抵挡敌人的坦克。
新德里的印度国防部。
辛格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卡汗总理的长篇演讲,直播已经进行了2个小时,总理仍然还在滔滔不绝,大谈中国的背信弃义,以及他从不怀疑胜利来临云云。很难想象不久前,老头子刚刚晕倒过一次,医生判断他如果再受到严重刺激,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不过,为了揭穿国外媒体关于他已经中风、瘫痪或者不省人事的谣言,他还是坚持着嘶声力竭地进行长时间的战争动员,全过程都笔直地站立。
“我真的很担心总理会晕倒,如果那样的话,就太糟了。”办公室主任卢贾德纳罕在辛格边上说道。
“你还是不了解总理,”辛格说缓缓道,“只有演讲的时候,才是他最放松的时候,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倒是担心他静下心来,难免又去想那些不利的消息。对了,查曼到了没有。”
“到了一会儿了,正在等候。”
“为什么不告诉我?快把他叫进来。”辛格不悦道,显然他觉得和查曼交流一下,远比坐着看总理演讲重要得多。
查曼阴沉着一张脸,慢吞吞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电视里总理的演讲正讲到他期待着西方道义和行动上的支持。他知道演讲快结束了,因为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决定坐山观虎斗,并没有太多行动上的支持。总理晕倒后,他被迫放弃了向总理直接汇报的殊荣,毕竟现在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医生说,哪怕是一条坏消息,都有一定的风险导致老头子下半辈子站不起来。辛格也是他一直想巴结的人,但是与总理比起来,辛格并不好糊弄。
“我说局长,开门见山好了。今天有什么消息?”
“已经查明中国部署在巴基斯坦南部的空军作战飞机有45架,由14架战斗轰炸机和大约24架战斗机组成,另外有2架预警机和几架电子战飞机。他们还有一架预警机部署在白沙瓦。”
“就这些?”辛格漫不经心地回应道,中国的空军驻扎的两三个机场,一直在卫星监视之下,其规模并不难判断。
“我们还搞清了他们的指挥体系,南方的巴基斯坦空军部队现在也归中国空军指挥,大约有40架,不过都是一些二代机。”
“在列城北方的空军呢?”
“新的番号,新的机型,而且已经投入了类似美军联合制导弹药的卫星制导武器;不过在南方,还没有发现使用这些炸弹。”
辛格摇了摇头,中国的卫星制导炸弹是他不想听到的部分,因为印度的武器库内没有对应这种小成本精确制导炸弹的武器,于是他岔开了话题。
“地面部队呢?”
“还没有搞清。监听到的番号很多,很复杂。保守估计,巴基斯坦在南方大约还有5万人的残余部队,大部分丢失了重武器,也失去了编制和联络,中国陆军大概有5千人,装备精良、组织良好。”
“他们的防御计划呢?我想知道,他们如何准备用如此少的兵力来组成防线。”
“新到的前线指挥官叫做周耀华,只查到了十年前,他在国防大学研究空地协同作战以及单一军种的合同作战,论文观点相当激进,笃信积极进攻胜于防御。”
“这么说他很可能会采取攻势防御策略?”
“我想这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他们的兵力实在是不够的,将我军堵在山区是唯一的办法。斯潘加将军有什么办法吗?”
“他认为多路进攻是瓦解敌人重点防御的最好办法,但是我军的补给线越来越虚弱,无法支撑太多路的进攻,他建议增加每一个师的进攻宽度,期望找到敌人最薄弱的部分。”
“那样的话,战争势必要拖入十月份?”查曼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回忆起开战前的最后一次内阁秘密会议,他当时作为特别人员参与了这次高级别会议。正是他关于战争窗口期的发言引改变了会议进程。当时他的分析认为,中国对阿萨姆方向的攻势受制于气候,只可能在秋天发生。他的论点实际上支持了总理与辛格的在春季发动攻势的企图,也使得当时的陆军参谋长后来卷包袱滚蛋。现在看起来他的判断大致没有错,空虚的阿鲁纳恰尔地区的实际控制线显得较为平静,但是一旦雨季结束后,情况又会怎么样?那个叫做4157b的神秘计划会不会实施?他的情报源一直在提供经得起验证的可靠消息,但是关于这个计划却从未提及。
“局长,你只看到了中国人的咄咄逼人的攻势,但是没有看到他们面临的困难。”辛格自顾自说道,他没有察觉到情报局长的心事。“中国人正在两个互相不能支援的战场作战,这是大忌,如果你研究过战争史,应该知道,这种情况下鲜有获胜的战例。”
查曼很想说印度何尝不是在两线挣扎,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了,中国是不是在其他方向还有什么别的企图他不知道。尽管一些新的情报表明,中国无人机一直在调查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的地理和气象,并且在缅甸边界的一条类似于雅鲁藏布江的河流上训练直升机部队,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希望自己没有头绪的混乱情报干扰国防部的决策,以免将来有什么责任落到自己头上,不过他提醒自己,必须加紧调查。
“我突然想起还有一些事,就先行告退了。”
“如果你的那条内线又有什么情报了,必须马上告诉我,如有必要,由我来转呈总理。”
查曼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他突发奇想,想亲自去一趟阿鲁纳恰尔邦的前沿看一看今年的雨季对道路的破坏;印度的每一个山地师都有独立的工兵团,就是为了应对这一带不断出现的修路要求,如今一半的师坐都在克什米尔发呆,今年道路损毁的情况必然非常严重。
雷霆反击 307 侦察对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淅淅沥沥的冷雨中,王铁川伏在一片草丛里,这个月份藏南的蚊子变得迟钝起来,不过蚂蝗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对于侦察兵而言,这样的苦头难免要吃一些。王铁川的身边就是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前方400米是印度军队修建在3700米高地上的一个据点。太阳正要下落的时候,是小分队利用炮队镜测绘对面目标的好时机,这次抵近侦察,是卫星侦察的重要补充部分,就是要摸清沿江的敌军部署。他很清楚藏南的这场战争一定会打响,而第一阶段的作战必然是拔除雅鲁藏布江沿岸的各个据点,至少也要破坏他们的通讯设备;无论如何都必须防止印度手备部队,第一时间将消息发送回提斯普尔,这些消息很可能会使得他们的指挥部判断出主攻的意图。
几个月来王铁川和他的人已经前后3次渗透进入实际控制线的南侧了,每一次渗透都更简单些,因为印度人在控制线的兵力一直在持续减少,很多观察哨都已经撤销了,不光是因为西线的战争抽调走了不少人马,还因为雨季破坏了糟糕的后勤,使得前沿供应异常困难起来。提斯普尔宁可减少前沿兵力,也不修路的做法自有其道理,他们必须防着中国军队居高临下的攻击,破损的道路无疑对进攻者更加不利。当然技术上的变化,使得新一代的步兵未必需要翻山越岭也可能到达想去的地方,这是林淮生计划的核心部分。这个计划并不是完美无缺,任何作战计划都忌讳敌人提前摸清脉络。
眼前的这座山头就是一个很大麻烦,它横亘在雅鲁藏布江的转折处,印度军队在山头和山坡上都建有碉堡群,可以居高临下控制下方,对江面方向的射界良好,这些碉堡群内部的构造不详,只是目测能够看到山顶有发电设备还假设着各种天线,南坡还有停机坪。十天内,已经有几架调查河流云雾天气的无人机,被山顶的印军12.7毫米机枪击落。可见是挡在必经之路上的一块拦路石。
军区情报部门一直不知道这些据点在遭到攻击后的反应时间,例如敌人能在多快的时间发出警报?以及通讯的软肋在哪里。所以想趁着夜色侦察一下。安插在提斯普尔的内线送出消息,几个小时候,印度东北军区将会进行一次作战演习,演习的一部分就是向东部几十座据点,发出查线的指令,这是找到深埋地下的通讯线路的极好机会。
王铁川至今不清楚林淮生的全盘计划,他的雪狼部队已经被分成了很多小组,正在对每一个沿河的据点进行侦察、评估;根据林的要求,这些据点被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可以用动力伞部队消灭的,第二类是必须动用潜伏部队提前摧毁的。第三类是只能利用用精确制导武器的。当然还有各种方式都无解的,比如眼前这座山头,它深入控制线后方,绝非可以借助动力伞部队解决的浅近纵深目标,表面阵地非常完备,在南坡还有一处直升机降落场;出操时,能从山里能拉出70人规模的队伍。从军装看,属于内务部队的边境情报收集部队,内部可能还有一个监听站,防守之严密不是任何小股部队可能撼动的。如果林参谋长想在它的眼皮底下调动一支大军到藏南腹地,显然是不可能的。
天空中传来问很轻的轰鸣声,王铁川辨别了一会儿,并不是从北面飞来的无人机,似乎是几架从西面飞来的印度的北极星直升机。他知道印度内务部队很少调动这种多用途直升机,倒是印藏特种部队的小规模调动和提斯普尔的要员视察时,喜欢用这种小型飞机。
2架北极星缓缓从落日余晖下现身,一前一后飞到了山后面,他观察到第一架飞机上有特勤中队的标志,猜想应该来了一个军衔较高的军官,可能是来视察演习的。他端起长镜头照相机,等待着这条大鱼出现。
20分钟后,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军人簇拥着一名军官出现在了山顶。王暂时看不清那名军官的军衔,但是从众心捧月的架势看,小不了。这个人在山顶参观了机枪阵地,一名士兵拿着一块绿色的残片交到他手上,可能是被这个阵地击落的无人机的残骸。印度军官低头看了一会儿,周围所有的其他人也都围拢观看。王铁川注意到,山头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围拢过去。这个人穿着短袖迷彩服,脖子里挂着望远镜,显然也是一名军官;他没有像别的印度军官那样蓄着胡子,也没有谄媚地试伸长脖子挤到高官旁边,只是背着手在机枪掩体胖自顾自背着手四面眺望。这个人分明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当他的目光和王铁川的目光碰撞时,似乎还停顿了一下,王铁川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自己的伪装隔着20米都无法看到,更何况400米的距离。这张扭曲的老脸让王铁川记忆犹新,林淮生走时留下不少资料,洛桑嘉措的摸样王铁川还记忆犹新。他伸手摸到了一侧带着消音器的自动步枪,这支枪有4倍的瞄准镜,应该可以用几个点射,将高处的几个高价值的目标干掉,但是最后他忍住了,这只是一次侦察任务,重要的是将情报带回去,而该不是自作主张去猎杀敌人首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