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雷霆反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野狼獾
4辆挑战者ii型坦克,利用原有的反坦克壕,稳稳地隐藏起来,只露出炮管以上的炮塔。这是在指挥官观察过本地地形后,作出的决定。这一带是大平原地带,火线低一些,也并不太妨碍射界,而可以将战车的大部分正面隐藏起来则意义重大。他知道敌人的坦克炮可以发射激光架束导弹,但是那种武器的精度不如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留给对手瞄准的正面越小、越低,这种螺旋飞行的弹药,越容易在最后时刻打到地面上,或者操作手稍微抬高一些瞄准线,它又很容易脱靶。
夜幕寂静无声,偶尔可以看到西面有无声的自动武器对空射击,每一次射击都如同一条火链,搅动着天空。那是中国人的小口径高射炮阵地在拦截印度无人机。
“我们距离那些高射炮有多远?”指挥官电台里有人问道。
“至多5、6公里。看得见,但是听不到。就像烟火。”一名车长道。
“不知道此刻,他们的坦克在哪里?”
“很近了,我能嗅到到同行们的气味。”
“是啊,今夜必有一战,不过风很大,这好像对我们有利。”
“但愿风神站在我们这边。”
对话结束,各战车继续监视各自的区域,炮塔偶尔转动。车长们则趴站在炮塔外倾听空中的动静,有时候风向变化,能听到对面的炮声。他们只有一个排,数量太少,无法按照常规,轮流使用热像设备进行观察,唯一的办法,只能让步兵战车顶在前面500米处当诱饵,作为发现敌人的必要牺牲。敌人一旦开火,发热的炮管就很容易从背景中暴露出来了,这样在第一轮热像仪对抗中,挑战者会抓到机会。听上去有些残酷,不过这也是唯一合理的办法。
那些90年代进口的bmp-2战车上,只有老旧的微光观察设备,即使今天夜里星光不错,也不可能提前看到敌人。当然,它们也有所准备,一但遭到攻击,将立即后退。
黄德兴乘坐着属于他自己的营部坦克,赶到第一连,这使得这个连的坦克增加到15辆。鉴于坦克夜视设备比较步战车的优势,他决定不按照白天作战的样式,让步战先接敌,而是直接带领坦克向敌人开过去。
在相距3.5公里外,他的战车就通过了热像设备看到了前面的敌人步兵战车,它们很分散不利于瞄准,有一些处于怠速状态,有的关闭了发动机,但是把头伸出车外的人体,仍然可以成为了可以有效观察的热源。从不断识别出的新的敌人战车中,只发现bmp-2。没有发现他想要的敌人主战坦克,无人机在白天发现了至少2辆挑战者坦克,而侦察部队在黄昏后,看到了大约一个排的坦克。
由于敌情不明,外加战斗不能跨过边境,无法实施迂回或者包抄,战斗只能以正面碰正面,14辆坦克一字排开,低速推进,时刻提防着敌人的坦克。
“旅长,他们把坦克藏到了后面,等着我们先动手。”黄德兴通过电台向后方汇报。
“还是按计划实施攻击,用数量优势消灭他们。”电台那头,王镇北说道。这种仗他很有把握,就是要靠巨大的优势硬吃对手。
“旅长。晚上风有些大,对我们的动能弹影响比较大。是不是将交战距离再防近些?”
“不必,不要管命中率,只管保持距离下手。”
“明白。”
后方的大队97型步兵战车赶过来,它们集结在每辆坦克两翼稍后的区域,填补空隙,车内的步兵则留在更后方的位置上,正在连夜设立反坦克导弹阵地;这场战斗,多半不需要步兵们参与。
99式坦克停下,开始各自瞄准可以看得见的目标,进行激光测距,敌人在整个过程中,丝毫没有察觉。而97式步战距离目标太远,还无法射击,他们必须等到照明弹落下,或者敌人车辆被击中起火的外部光源,才能更好地使用微光夜视系统,进行观察和射击。
外部风势渐趋减弱,指挥官抓住机会下令开火。连续的炮声如惊雷般响彻大地。2个排的坦克在停车状态下,射击停止目标,几乎弹无虚发。
1.8公里外的敌人战车,应声爆炸。从热像仪中可以看到敌人的反应很快,没有被击中的步战车迅速启动起来,开始掉头逃跑。那有经验的战车没有径直倒车,他们知道火力从西而来,如果埋头在射击线方向上跑,那样对于敌人炮手而言,瞄准更加简单些。在坦克装弹的不到十秒钟时间内,启动最快的战车,才最有可能逃离。
外部风势变大,第二轮射击变得困难起来。在2公里距离上击中运动目标并不容易,并且大部敌人战车都开始加速,而非匀速行驶,而在尾翼脱壳动能弹,在长达2.5秒的飞行时间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风偏影响,单靠横风传感器,和角速度测量出的数据,通过弹道计算得到的预测着弹位置,变得十分不可靠。
当然,黄德兴倒是不怎么担心命中率,他甚至没有急着让另外2个排开火,他知道这些印度步兵战车不是主要目标,他必须有一部分兵力处于隐蔽状态,等待主要目标出现。他通过电台,要求后方步兵战车,加入进来,补充火力。
步兵战车的100毫米火炮发射的弹药,在这个距离上,足可以穿透bmp-2型的装甲,但是命中率也不高。
印度机步营的反击也来的很快,但是他们的30毫米机炮,除了暴露位置,几乎伤不到2公里外的任何目标。夜色中,空中的呼啸声此起彼伏,这是印度人发射的反坦克导弹,由于发射仓促,根本没有准头,但是敌人果断的反击,仍然给黄德兴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知道这支部队在白天会是极强的对手,他们前天与印度第9师交过手,那是一支一遭打击,就掉下武器逃跑的部队,几乎没怎么用手里的武器反击过。
印度坦克排长已经通过热像设备,看到了全部8辆因为开火,而从背景中暴露出来的敌方坦克,但是他只能任由机步营在撤退中惨遭屠杀,而无法盲目地反击。他从分划线上可以判断出,现在距离太远,他需要等待机会。挑战者ii有一门极准的线膛炮,但是它在远距离上不够狠。
中国坦克正在并排着,缓慢推进,显得嚣张之极,也许他们会一路推过边界?排长超越按下激光测距,对最明显的几辆坦克进行了测距,已经进入了1.6公里范围。他下令,各车组自行射击。
印度炮长开始进行瞄准,线膛炮在远距离上受风偏影响小,命中率要高出对手一筹,这是印度指挥官必须发挥的优势,如果不考虑这些,他本该将敌人再放近500米开火。
地动山摇的射击后,一辆99式坦克应声爆炸,不过只是车体前面的反应装甲。这辆战车停了停,让印度炮手遗憾的是,它开始倒车。以往在战场报告中,巴基斯坦装备的同类型坦克,几乎没有被观察到使用反应装甲的例子,也许这是一种更新型的99式坦克。
那辆反应装甲爆炸的战车成为了其余挑战者的瞄准目标,首先是炮长们知道它的防御减弱了,其次当然是因为这辆战车在热像仪中,最为明显。连续2发炮弹击中了这辆坦克炮塔正面,但是没有观察到它停车的迹象,相反它倒车速度加剧,增加了横向移动,瞄准变得困难起来。同时,这辆坦克开始发射烟雾,很快将自己隐蔽起来。
黄德兴终于看到了敌人的位置,可恨的是它们将车体隐藏了起来,只留下了炮塔在视野内。他下令优先射击那些敌人主战坦克。他自己的坐车,也开始瞄准其中的一辆印度坦克。
稳像指挥仪要瞄准不动弹的敌人并不困难,但是要在这样的距离击中炮塔有些困难,主要是不定的横风在远距离上,对动能下降的尾翼脱壳穿甲弹有很大的影响。当然3打1的数量优势,足够可以弥补这些问题。他下令将消灭敌人步兵战车,交给己方步战,所有的坦克掉转炮口攻击敌人坦克。
595





雷霆反击 595 大规模空袭的开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隔着1700米左右,双方以悬殊的数量,打起了炮战。
印度排长在卡拉奇战役时,击毁过不少巴基斯坦车辆,算是相当地沉着。他使用稳像设备先观察目标,然后为炮手指示最近的目标。
中国坦克行进速度不快,这样他在瞄准上并不困难。他紧握周视设备握把的双手已经出汗。只听到彭的一声,长杆弹撞击外部装甲的巨大动能,通过刚性连接的炮塔传递进来,即使头靠着软质的护额垫,也能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冲击,以及目镜中画面的抖动。他赶紧查看四周,没有火焰和烟雾,可以确定坦克没有被打穿。他心中有了几分底气,于是继续将头贴到稳像指挥仪上,等待开火。
“射击。”
这辆挑战着打回去的炮弹,准确地引爆了第二辆99式的反应装甲,但是无法穿透前面楔形装甲装甲。同时他发现,敌人的数量不是8辆,而是10多辆。而那些躲在后方的步兵战车,也开始向这里射击,甚至还有迫击炮弹不间断地落下,敌人对面这支合成部队的规模显然比这里的印度部队大得多。他还不想释放烟雾后撤,那样会挡住自己的视线,是时候毁灭99式坦克无法从正面击穿的谣言了。挑战者ii型的的整个猎歼系统内存在2部记录器,分别在车长与炮长的观察设备里,这些设备能记录下热像电视仪的成像,如果能击中目标并使之持续起火,那么这样的视频显然具备一定的宣传价值。
在印度排长强迫自己安定下来的同时,坦克内的装填手,正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迅速装填下一发炮弹。
此时,印度排长超越炮手,进行测距。敌人还在接近,装定距离1640米,他果断移动准星,对准那辆坦克的炮塔偏下方位置,他知道撞上楔形装甲厚,那里有一个窝弹区,随后开火。
沉重的挑战者开炮时刻比t72稳得多,他仍然可以在稳像指挥仪的目镜中,通过炮弹尾部曳光管跟踪着它的去向,炮弹沿着笔直的弹道,钻进了楔形装甲的下放,但是粗短的穿甲弹又一次被弹飞了。他甚至看到了两团耀眼的光芒从装甲的左右下方迸裂出去,那是弹芯碎裂的样子。
“怎么回事?”
“也许还是太远。”
显然线膛炮使用的穿甲弹的动能衰退很快,这在英国人提供的图表中看得很清楚,大概是长径比的关系。
那辆中国坦克还在继续前进,速度又减缓了一些。期间另一辆99式坦克在行进状态中,还击了一发,擦着炮塔过去了外面有一些响声,好像打中了顶部的机枪,还好没有损毁外部的周视镜。
如果敌人坦克继续靠近,挑战者ii型线膛炮在远距离威力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有所缓解,但是敌人在行进间准头稍差的问题,也会减小。而数量上的优势,依旧不可撼动的3比1。
看来不是硬拼的时候了,印度排长开始联络上级,请求后撤。实际上侦察营的其他车辆已经在敌人火力压力下,自行向印度边界后退了。所谓火力侦察,不外乎就是用一部分兵力,试探敌人的反击,现在已经做到了,继续在边境西面保持存在,似乎不可能了。
装填手还在拼命装填第三发炮弹,动作不到位,导致了一些磕碰的声音,速度也较之刚才稍慢了一些,显然对于常年营养不良的印度士兵来说,自动装填更加合适一些。
“还是打那儿。狠狠打。”他叮嘱炮长,真希望炮弹能钻进装甲,将炮塔掀掉。
巨大的炮声中,炮弹仍然准确命中,但是事实证明,在这个距离上,要击穿对手是很困难的,无论它有没有反应装甲。
黄德兴这边同样无法在1600米的距离上,击穿对手露出来的炮塔,他亲眼看到了一辆挑战者被连续击中了3次,但是毫发无损,如果情报可靠,挑战者ii折合均质钢板的防御能力,必须在1200米左右,才有把握击穿。但是他不能等到那样危险的距离。好在他有第二方案,立即命令炮手换一发尾翼稳定破片杀伤榴弹。在1550米左右距离上,125毫米滑膛炮的精度已经足够他玩一些花样了。既然敌人的只露出一个打不穿的硬脑壳,以为这样就无敌了,那么有必要将它上面的各种观瞄传感器,狠狠敲打一下。
“停车。打炮塔上半部分的左边。”
“明白。”炮长回答道。
挑战者的炮塔前装甲有很大的斜度,看着就如同堆积在底盘上的一座小山,较之于楔形的装甲而言,少了一个炮盾下的窝弹区,但是缺点自傲与,一旦被榴弹击中炮塔正面的任何位置,爆炸的冲击波以及破片,会沿着平整的斜面装甲向上,势必会破坏传感器。
驾驶员按照指令急踩住刹车。坦克向前轻微点了一下头,然后挺稳了。这期间,炮稳系统始终补偿炮管指向目标。
无论何种坦克,车长以及炮长的观瞄设备,是坦克上最脆弱的部分,你不可能用装甲将它们遮挡起来。同时,这些光学设备也是野战坦克修理所,绝对无法修理的东西(除非拆东墙补西墙),实际上,印度自身都无法生产这些设备。
炮手无法转身到后面退出炮弹,按照战场应变需要,他随意瞄准了一辆正在倒车逃跑的bmp-2,用炮膛里穿甲弹将其打了个对穿。
随后,他在右手边自动装弹机上,选择装填新的弹药,在自动装弹过程中,他迅速在火控系统上选择榴弹工况,这是一种速度较长杆穿甲弹慢一倍,弹道截然不同的弹药。只有用停车后的扰动射击方式,才把握击中目标。这种以杀伤步兵为主要目的的弹药,有3公斤的装药以及2000枚剑型破片,即使无法击穿坦克,也具备极强的摧毁坦克的能力。
黄德兴通过电台,要求其余坦克一起停下,不要继续靠近冒险。在这个距离上,热像仪可以很好工作,过了1500米,他不知道哪一方会先占据优势。
炮手为了竟可能地靠近炮塔上部传感器,向上修正了一些,随着横风数据的变化,这个准星一直在不定地飘动,这种低速弹药,准头不是很好。随后他按下发射按钮,轰鸣声中,炮弹以浅浅的弧形弹道飞向目标,可惜没砸上,落在坦克后方很远的地方爆炸了。随后他耐心等待第二发弹药被推到位。这次他心中有数,修正参考准星移动至稍低位置上。
第2发准确击中了敌手炮塔,掺杂颗粒状铝粉的特殊装药,形成了一个温度极高,持续时间很长橘色的火球,随即火球迅速熄灭了。暂时看不到效果,不知道对乔巴姆装甲的效果如何,如果只是钢制装甲,这样的爆炸足够将动能和热量传递进去杀伤成员。但是黄德兴观察到,敌人的炮管还在转动。看来至少车长还活着。
5秒钟后,敌人坦克开始发射烟雾,这些烟雾迅速遮挡住了敌我双方的视野,显然它有意退出战斗,是要开溜了。
漫天爆炸的烟雾对于热像仪还是起到了相当的阻碍作用,否则中国坦克,可以的等到对手转弯或者倒车上坡漏出破绽时,继续追杀。
林淮生越过王镇北,直接出现在连长的电台里插手指挥,他要求坦克部队不要在夜间太过深入,于是坦克连放弃了追击的机会。这次交手,他想要的只是试探敌人新部队的斗志以及新武器的效能,并不是打过边界。
延伸打击的任务原本是交给炮兵的,但是由于后面的巴基斯坦部队,仍然无法独立歼灭已经溃散的印度第9师的几个团,林淮生不得已,午夜前又将炮兵投入到了后方作战,现在肯定赶不及过来了。
战场上,所有的印度战车都在释放烟雾,他们将自己遮蔽起来徐徐后退,有一些步兵战车撞到了一起。
这期间,双方的对射仍然在进行,有1辆99式坦克如猛虎如羊群,奋力追杀步兵战车,但是敌其行走装置被bmp-2的30毫米机炮打坏,前置诱导轮在被这种小口径火力连续击中后损毁,显然敌人阵中也有一些非常有头脑的家伙存在。这样的轻微损伤,使得坦克无法维持正常的行驶,最后履带又被一枚炮弹机会,坦克停在了战场上。
印度的坦克排损失更严重,有2辆挑战者,车体被榴弹严重毁伤,仅保持行走能力。他们在烟雾以及友邻车辆的掩护下,缓缓退过边界。其他印度侦察营的战车,也借着烟雾逃了回去。可惜没有能够彻底摧毁一辆,这种坦克的防御能力,还是给各级中国指挥官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当然王镇北多少觉得有些遗憾,这种正面对正面,火炮对火炮,不许越界穿插的愚蠢战法,是林淮生强加给自己的,他通过观察,已经想好了今后以发挥机动能力为主的作战方略。
凌晨3点,交火彻底停息下来,最后只剩下印度边界附近停着的,大约20辆燃烧的战车。
天亮时分,战场上硝烟仍然没有消散。王镇北派来的坦克救援车,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回收作业。此时印度方向的122毫米榴弹炮,开始进行猛烈的炮击,企图阻挠救援工作。从战场收集到的情报看,印度的这支部队确实来势凶猛,这一夜间,已经将拖曳火炮部署到位了,不过想要阻挡进攻,这支兵力还太单薄。
印度第4装甲师的前沿,不停地发射小型无人机,试图对袭扰的炮火进行修正,但是中国军队的几辆轮式单管自行高射炮及时赶到,将大大小小的无人机击落。这些8轮35毫米高射炮沿公路,连夜快速挺进到位,随后在一辆装备战场监视雷达的95式防空指挥车的指挥下,填补到前线防空线上的一些缺口处,彻底堵死了印度无人机的偷袭路径。
最终,损坏的坦克被拖回了后方,只是更换损坏的诱导轮和履带的小问题。而印度方面的损失则大得多,被摧毁光学设备的战车,注定无法继续参加战斗了。
林淮生没怎么管前面的战事,他知道现在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对峙,但是这并不是实力消长的结果,如果敌人认为战线可以就此沿着边界稳固下来,那是林淮生求之不得的。他后面有12万生力军正在赶来,虽然乱糟糟,但是人数众多。他希望这些部队,能够在围歼被分割包围的印度第9师残部的战斗中找到自信,可惜一晚上打掉了上万发各种口径的炮弹,第9师残兵败将竟然适应了巴军慢吞吞的攻势。
情急之下,他不得不将王镇北的直属炮兵又调转炮口进行支援,现在总算是快解决了。
林淮生现在才能腾出手来,开始梳理新的战斗,第一步是利用空军袭击敌人的部署在浅近纵深的雷达和火炮阵地,这些目标大部分处于机动中,战机需要等待,所以很适合新部署到这片战场的歼10c战斗机,这种飞机的航程较之以往的歼10战斗机要长不少,载弹量也有所提升。
中印之间的新一轮谈判,将在北京时间,今天中午开始,还有几个钟头。而旁遮普的地面战斗将在大约同一时间展开。中国军队紧握战争主动权,选择在边境停下来,不是为了让敌人喘口气,而是为了将敌人对战争节奏的不适应,继续传递下去。当然在政治上,此举也足以狠狠打击卡汗的政权。
大批的战机不间断地升空,第一波攻击以卫星制导炸弹为主,攻击目标位王镇北突击后,留在身后的一些逃跑不急敌军,以及仍有重兵把守的城镇。
战机利用巴基斯坦后方的近十座机场起降,印度以及阿富汗的北约军队,无法监视到大部分飞机出动。
宋宁在空中划定了集结区域和加油区,掩护机群不时做出佯动,引诱敌人雷达跟踪,而尽量让那些携带着炸弹的飞机,在稍后位置,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他努力让这次空前规模的空中大作战,井井有条起来。
高空中的电子侦察机,随时监视并记录着前沿的每一次异常对空开机,宋宁坐镇的指挥机进行任务分配,他从未指挥过这么大的阵仗,不过印度空军的不敢应战,使得指挥还算有条不紊。




雷霆反击 596 越境投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印度陆军第4装甲师,在短短时间内,已经在边境后方建立起了远近配套的防空网,前方是大量的能够独立作战的机动防御系统,靠后部署的是萨姆6导弹。昌迪加尔有一部s300导弹警戒雷达不时开机显示存在;另外,潜伏在查谟至今不见踪影的紫菀30虽然不在这支部队序列内,也可能威胁到战场的北方空域,这里俨然已经是一个明枪暗箭齐备的完整体系了。
不过,敌人的最大短板在于,他们的空军已经无力出动,单单依靠防空导弹是很难防住区域外打击力量的。以中国空军目前的实力,印度飞机即使起飞,也只能躲在己方防空网的保护下行动,无法争夺制空权或者支援地面战斗,基本丧失战术空军的价值。
宋宁小心监视着空中的情况,印度空军不甘于自尊心受损,偶尔也会有战机起飞,但是并不敢深入过多,印度空军的身影,差不多已经在北方战线消失了,在旁遮普也只能是象征性地存在,与坦克火炮等部队不同,空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
除了敌人升空的空军,他还得盯着其他的情报汇总,例如哪儿的防空雷达又漏了一个脸,或者无人机发现了其余的高价值目标,他将作为重要的指挥人员,协助地面指挥部进行攻击决策。在复杂的指挥体系中,他通常不掺乎对地攻击的计划,这些有林淮生的远征军指挥部,根据地面作战的需求来确定。但是如果需要打击的目标位置太过深入,判断危险性较大,他有权否决攻击,或者改为较安全的区域外的卫星制导炸弹攻击。卫星制导的炸弹具备很多缺点,例如飞行时间长,容易让机动目标溜掉,并很容易被前线密布的铠甲s1或者道尔系统拦截,而且,是否摧毁目标,需要轨道上的侦察卫星确认,对于林淮生指挥部即将发起的攻击而言,确认时间太长。所以林时刻想要空军来执行一些突防任务。巴基斯坦军队在以往的此类作战中,总是表现的异常英勇,不过巴空军已经打光了,而宋宁并不希望让自己人承受这样的危险。
1...265266267268269...3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