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反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野狼獾
上级的担心当然有道理,如果巴基斯坦部队看到自己城市被己方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但是梅内亚姆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这座城市的建筑和人口成为了他挟持对手空中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以往一样,他将防空阵地和指挥部,分散部署在了靠近市中心和清真寺的地区,同时禁止人民逃离城市。
空军被迫严格限制例如卫星制导的滑翔炸弹,这样不够“精确”的武器,而在攻打提斯普尔的战役时,完全没有此类限制。即使是电视制导武器的使用,也增加了限制。
与在阿萨姆战役的最后阶段一样,印度电子战部队,开始大量使用主动干扰,和地面辐射源。这些手段可以破坏电视制导导弹这类人在回路中的导弹的数据链,也可以干扰反辐射导弹跟踪目标,这些假辐射源往往被安置在居民区附近,目的就是诱使反辐射导弹击中这些地区。而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侦察机探测到的敌人警戒雷达分散在几个区域内,互为备份,间隔开机,在防御外围,又有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道尔m1系统提供保护,从而构成完整的,却又不容易找到核心的体系。
凡此种种的麻烦,使得林淮生下达给空军的,“最后解决”的时间,被一拖再拖。而城内的萨姆11导弹发射车,仍然可以覆盖到前线印度进攻部队头上,暂时只能通过低空飞行直升机来压制敌人坦克,无法对纵地带实施空中遮断打击,这使得梅内亚姆的进攻仍然可以持续下去。
林淮生的指挥部仍然停留在边境,没有进入印度领土,他就等着身后的这个钉子拔掉,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新德里。如果梅内亚姆把他逼急了,他可以选择远程火箭将锡亚尔科特打烂,但是现在还不是下这样决心的时候。
林淮生低头思虑着眼下的局面,抬起头时,很从刚刚更新的地图上找到了距离锡亚尔科特最近的地面单位,那是经过一夜山地行军,穿越陡峭山地,偷偷靠近锡亚尔科特的亚希尼的坦克营。亚希尼果然还是可以信赖的,他发现自己也许还有一张好牌可以打。
锡亚尔科特东部区域的平均高程高出城镇几十米,如果亚希尼能够赶到指定区域,找到一片射界良好的区域,应该有机会居高临下,发现部署在城内的防空阵地,如果能在坦克火力的极限距离上,敲掉几个节点,将敌人防空网瘫痪一小会儿,那么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空军就有机会钻进去,将梅内亚姆的防控网撕碎到无法恢复区域防空能力的程度,即使还能保持一些独立作战能力,也不足为虑。
在空地一体作战成为潮流的时代,由空军来支援陆军,显得再自然不过,反过来支援的情况是很罕见的,不过林对陆军的使用并不保守,并且万能的亚希尼,也总是能让他想一些歪点子。当然这意味着,他要放弃让亚希尼切断敌人铁路运输的原计划。他和梅内亚姆都在打同样的算盘,用一支奇兵切断敌人后路。
亚希尼的2个连18辆战车,一溜停在山谷里,等待最后的命令,他们一夜翻山越岭,走了一条敌人没有设防的山沟,这条路的长度不足5公里,但是沿途抛锚了4辆96式,不过这样的代价在他预料之内。另外,他的第3连走了另一条路,目前还没有赶到回合地点,并且踪迹全无通讯断绝。亚希尼对这些t84连及时赶到不抱希望,该连在野外迷路不是第一次,而且该连连长向来不怎么听指挥。
新的命令通过无人机中继方式下达,要求他修改原定计划,直接从侧面攻打锡亚尔科特,任务目标是冲破,敌人侧翼防御,消灭敌人中程防空阵地上的关键节点,给空军提供几分钟的混乱期。
新的命令附带了优先打击目标的次序,以防依次为,萨姆11警戒雷达、指挥车、导弹发射车、道尔m1系统,凯撒火炮系统,35毫米自行高射炮……
为什么会在一系列目标中混进一个车载榴弹炮?中国人的思路确实让亚希尼有些吃惊,也许上级有一些不想告诉他的情报背景,不过他在这一带从未见过这种火炮。梅内亚姆总是将重武器藏得好好的。
亚希尼研究了附近地型地貌与城镇的方位,99式坦克并非专门的山地坦克,但是这种坦克的单位功率高达28马力/吨,这使得它可以在较陡的斜坡,或者其他比较邪门的地形上行进,还经常能把其他坦克和步兵战车甩掉。随后他发现,指定的地区距离城镇较远的距离,使得俯角问题得以化解。
亚希尼随即制定了计划,将6辆单位功率不足的96式坦克派遣到次要方向进行警戒,自己率领主力则直接翻越一道坡度不足40的山坳,向着数万敌人盘踞的重镇扑过去。
他的坦克营展开行动后,中国战机以及2架加油机纷纷起飞,在空中待命。飞行员们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们需要一队蠢笨的坦克来给他们开路。
亚希尼的坦克在破碎地形上疾驰,他很担心遭遇敌人巡逻队会耽误时间。即使装备古斯塔夫火箭筒的步兵在这样的地形上,也将对坦克构成极大威胁,但是发现了不少敌人留下的车轮印记,却始终没有碰上一个印度兵,敌军似乎在几个钟头前,把东部的防御部队撤走了。当然从地图上看,他们确实有理由相信,这一带山区是偷袭部队很难跨越的。
越过最后一个山坳后,锡亚尔科特已经尽收眼底。山脚下有一些伪装过的印度卡车正拖着火炮在小心翼翼地行驶,他们似乎更担心中国空军,而没有发现上面的坦克。
亚希你用激光测距仪对着城镇中心的烟囱进行了测距,直线距离5.9公里,这是一个火控可以起作用,但是炮弹很难够到的距离。他发现山下的敌人运兵线路并不构成对自己的威胁,并且没有察觉后,没有贸然发起攻击,而是先进行观察。
这是一座典型的边境地区交通枢纽,铁路复线穿城而过,城镇北方有一些巨大的仓储设施和吊车,路边布满了铁丝网和路障。一列火车停在城北支线上,后面装满了卡车和火炮,看来刚从查谟过来,等着卸车。
雷霆反击 621 精确杀伤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他非常缓慢地转动周视镜,用10x倍率仔细观察。在一堆卡车后面,看到一部转动的天线,就躲在火车旁的一个角落内。
像是一部中型的战场监视雷达,也许是近防火力的一部分。他按下右手记号按钮,于是一个绿色的三角形光点停留在目标上方不停地闪烁。然后他继续转动,街道和火车站台上是三三两两的印度兵,沙袋堆砌的工事后面有一些老式的双管23毫米炮。然后是一辆藏在树丛里的劳拉高射炮,炮塔不时转动。这算是一个稍微重要的目标,他照例进行标记,然后继续移动。肮脏破败的建筑后面,停着一列长长的油罐车,他考虑了一下,显然这个目标并不优先,可以让给空军来解决。
2个墨绿色的影子从油罐车后方低速行驶,一会儿就躲到了阴影中。他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昨天白天看到的东西。
那不是一辆t72,炮塔大得多,他等着第三辆坦克出现,这辆坦克的炮塔正指向他,所以可以确认是一辆勒克莱尔坦克。亚希尼摇了摇头,他很佩服印度人总能从军火市场上收集到各式各样的现货。这些坦克倒还不至于让他紧张,但是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的射程优势将会被抵消,虽然隔着6公里,双方可能都无法击穿对方正面,但是对方还是可能伤及自己的履带和侧面,也就是说自己不能停留太久。
连队中的另一辆车报告发现了一辆萨姆11发射车,截至目前为止的坏消息是,没有发现指挥车,好消息是也没有看到反坦克导弹阵地。要从这样远的距离发现所有重要目标确实有些困难由其它们不动的时候。
亚希尼向指挥部做出了报告,将在几分钟内发起攻击,希望能给那些空军创造一个机会冲进敌人防空圈,他不敢保证自己的火力能维持多久,这种活儿本来也不是坦克擅长的。
空中一架电子侦察机,正在持续跟踪分散的萨姆11导弹的发射车,这些火力的雷达也一直在紧盯着它,等着飞机进入射程。这种导弹具备独立作战能力,但是如果失去警戒雷达提供的信息,单凭自身火控雷达,防空能力聊胜于无。
同时侦察机还在不停地分析处于敌人防空阵地核心的远程雷达位置,以及神出鬼没的辐射源,敌人利用老旧战斗机的雷达以及车载电源作为活动干扰源的手法并不新鲜,侦察机可以分辨出来,但是发射出去的反辐射导弹未必能区分这些差别。
携带炸弹的各型战机和电子干扰机也正在集结中,飞行员们得知,将会有一个窗口期,届时锡亚尔科特实质的威胁将消失,只剩下一些外围的铠甲和单兵导弹。
城镇内的印度部队显著感受到了威胁,早期预警发现了很多目标正在远处集结,城内的电子侦察部队也发现了附近不寻常的通讯。空中的敌人似乎对山毛榉有些忌惮,不敢靠近,这种导弹装备的火控雷达非常分散,且具有比较强的烧穿能力,区域外的电子战不能完全抵消其效能。加之本地防空部队精于对反辐射导弹的防范,敌人似乎一直都没有办法,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企图,为什么要集结?
亚希尼等待上级命令的时候,又发现了一部机动状态的相控阵雷达,这部雷达停下后,竖起了巨大的雷达天线对准了正南方,很可能是一部备用的雷达,这对处于正东的坦克炮手来说,瞄准上是一个麻烦。
在这样的极限距离上,炮手们喜欢截面比较大的目标,如果没有把握击中天线,摧毁电源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亚希尼终于等到了上级开始开火的命令,他临时决定修改目标,他突然觉得射击油罐车更加合理,如果形成一道火墙,可以挡住敌人坦克向自己开火。当然,他不知道油罐车里有没有油。
所有的战车同时向各自目标发射了激光,敌人没有察觉,随后坦克群发射了激光架束导弹。在这样远的距离上发射这种慢吞吞的武器,简直是在考验炮手的神经,但是这是唯一可以保证命中精度的手段。
使用激光束照射目标的时间,需要超过15秒,这意味着第二发必须使用榴弹或者弹道更加飘忽的穿甲弹。因为激光照射无法长时间使用,必须得到必要的冷却,
漫长的等待后, 亚希尼的坦克击中了油罐车,这个目标大到不大可能失手。如他所愿,射流钻进装满燃油的油罐内,顷刻间引发了剧烈的爆燃,甚至于在锡亚尔科特西北角升起了一朵颇为壮观的蘑菇云。所有停在支线上的其他列车不可幸免,大量的油罐车被引爆,等待卸货的大量火炮也被亚希尼预计的火墙挡住。
不过这道火墙的规模超过了他的想象,实际上迅速蔓延的烟雾也挡住了己方的视线,好在1连的第一轮射击,摧毁了不少重要目标。
印度人正在调试转动中的相控阵雷达天线上赫然留下了一个不大的洞,一件无比重要的技术装备由此报废。贼头贼脑的35毫米自行高射炮被击毁,不远处的履带底盘的雷达车也在燃烧中。
正当烟雾挡住了亚希尼的视线,使得他无法清除报告战果的同时,空中的电子侦察机迅速发现了下方雷达威胁的消失。核心位置的警戒雷达消失,只剩下了一些单打独斗的小型雷达还在开机。
高空中的电子干扰机,迅速向仍然开机的萨姆11火控雷达进行欺骗干扰,使得其失去跟踪能力,虽然这些雷达仍然具备在一定距离内的发现能力的,但是失去了搜索雷达的指示,再次发现目标的能力大大减弱。
随同攻击机编队行动的随对干扰机,开始在咋各个高度释放干扰箔条,破坏那些能够独立作战的近程防御系统的对空监视雷达,这些火力本身对空监视雷达功率薄弱。
亚希尼仍然在自己制造的一片火海中搜索,这场大火远远超过他之前袭击油罐车引发的火灾,锡亚尔科特镇的西北角都在燃烧当中。亚希尼当然不知道梅内亚姆为了本次攻击孤注一掷,在地下油库内囤积了大量的燃料,他的一击点燃了连接在油库上的管道。林淮生一心想要利用自己的一套精确打击方式保全该城,不过在亚希尼的第一次攻击下彻底破功了。
他看到了试图从烟雾中逃离的各种车辆,指示炮手瞄准其中的一辆竖着指向天线的通讯车开火,在这样的距离上射击运动目标几乎没有可能性,连续的几次射击都没有击中,倒是打中了一些不相干的装甲车。
3辆印度勒克莱尔坦克绕过火海,碾过东倒西歪的军车,抢到前面。他们看到了远处高地上的中国坦克,随即展开攻击。
亚希尼战车上的告警设备感知到了激光测距,但是他不为所动,继续射击其他目标。勒克莱尔坦克差不多就在坦克火控刚刚能够起作用的距离上,发射了第一轮炮弹,全部远远打偏。亚希尼不想恋战,下令坦克倒车,退出战斗,他没有后勤保证,不想和印度人进行无意义的对射,剩下的,就看空军自己了。
勒克莱尔坦克还在拼命驶出烟雾,寻找目标。但是它脱离大部分逃离的车队,在第一批赶到的歼16战机的雷达对地搜索方向上,自西向东地横向高速移动,很容易地就被识别出来。战机随即通过吊舱对坦克进行目标识别、指示。从天而降的250公斤炸弹,将急停后正准备射击的重型坦克炸了一个四脚朝天。其余2辆想跑也来不及了,被编队内的其余战机炸毁。
火海还是多少破坏了飞行员对目标的识别,但是印度部队正在蜂拥逃离这一带,这些机动目标一旦动起来,就容易被雷达分辨出来。歼16以及歼11bs战机的指示吊舱,可以从10公里外搜索到逃跑中的敌人车队,从中找出重要的目标。
印度防空网的恢复,没有预料中来得快。携带大量弹药的歼16率先从6000米高度赶到锡亚尔科特上空,优先搜索下方敌人防空网核心设备,以确保其防空能力无法恢复。而灵巧的歼10b型战斗机在较低的高度,通过侦察机指示以及飞行员目视,搜索铠甲或者道尔系统。
电子侦察机将已经发现关机的萨姆11照射雷达位置指示给高空中的无人机,由他们来对这些最危险的目标,进行最后的攻击。
5分钟内,超过6辆萨姆11导弹发射车10辆近防火力被各种精确火力摧毁,敌人防空阵地间的通讯指挥网络遭到彻底破坏。覆盖锡亚尔科特周边的防空网消失了。
最后出场的是歼轰7战机,他们携带非制导航空炸弹,直接赶到战场,向正在进攻的印度地面部队展开轰炸。敌军步兵在大量自行弹炮结合武器的支撑下仍然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向前进攻,但是遭遇了几轮轰炸后,终究成为了强弩之末。
锡亚尔科特城内的爆炸此起彼伏,所有对城镇内的攻击,都严格经过光学设备确认,空军也并没有在城区滥用可能失去目标和数据链通讯而乱飞的反辐射导弹和电视制导导弹。这毕竟是一座盟友的城市,尽管打得碍手碍脚,林淮生不愿意担太多的政治风险,不过对他来说,这差不多也是最后一座,可以容忍被敌人绑架的城镇了;今后他要面对的,都是印度境内的目标,虽然他也有防止误伤平民的义务,但是如果敌人胆敢再次在平民居住区附近部署,诱使反辐射导弹偏离目标的设施的话,他绝对奉陪到底。
林淮生下令,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的一个装甲旅,在空军掩护下,投入反攻。他丢下这一头,下令司令部跨过印巴边境,进入印度一侧。他对后面部队的要求不高,夺回威胁侧翼的锡亚尔科特,就行。他知道只要将梅内亚姆上将的长手打断,他现在被堵在山上下不来了。
尽管印度北方集团还并没有从地理上,被被完全隔断开来。在印度境内,仍然有喜马偕尔邦的连绵高山连接着整个克什米尔,不过从军事角度上看,梅内亚姆大军下山最便捷的通道被封死了。
克什米尔的印度军队,非但很难再威胁到林淮生的后勤线,反而随着中国军队向东的攻势,以及贺凡所在的西线部队在拉达克的进展,印度人自己的后勤供应线变得岌岌可危。
巴基斯坦人之前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伊斯兰堡这一城一地的得失上,而现在非但是高级军官,就连中下层军官,也看明白了其中利害。梅内亚姆的35万人已经被这场战争中,印度最大的战利品——被伊斯兰堡,拖死在了高原上。
现在挡住林淮生通向新德里的道路上,只剩下了斯潘加的十万精兵,以及大量装备、训练都不足的预备役部队。根据徐景哲的情报,卡汗政府出于对这些新招募部队的不放心,也不敢将其部署在新德里周边。而印度左派游击队确实已经在这些部队中塞进了大量的自己人,他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加速卡汗政权的奔溃,目前还不知道,当然徐景哲与这些组织的接触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一连几天,中国的巡航导弹都没有攻击新德里的周边防空部队和兵营设施,甚至连在夜间飞向巴雷利空军基地的导弹都没有,而印度苏30战斗机又恢复了在首都上空的巡逻飞行。在消息闭塞的一般平民看来,这一切似乎预示着情况出现了转机?当然在知道一些战况的人心目中,中国人突然停下了对新德里的骚扰,只是可汗政权行将崩溃的一种回光返照罢了。
即使没有落下炸弹,也掩盖不了中国军队就在350公里外的现实,而每一天从德里平民窟中拖出来的死尸都超过200人,知识阶层中开始弥漫起一种新的看法,是到了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了。
每周两次的例行的高层会议中,越来越多的内阁成员消失不见了,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背弃了与国家共存亡的誓言,偷偷摸摸收拾细软逃走了。既然卡汗不愿意听从西方的意见,组建一个临时政府,做“最坏打算”,美国已经自己出面拉拢一批人转移到孟买,以备最坏局面的出现。
雷霆反击 622 气急败坏的总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新德里市内萨福得琼空军基地的地下室内,卡汗总理继续精神矍铄地听取战报,从昨天起,他已经需要依靠他人帮助才能站立起来了,并且左手抖动的症状比前一个时期更加的严重,几乎无法抓握任何东西。这还只是与会的要员们能够看到的表面的情况,卡汗还严令秘书和医生,不得将他小便失禁的情况外泄。
查曼站在最前面的地图前,面无表情地讲解最新的战况,这原本是国防部指派的一名中校军官的工作,不过卡汗已经不太信任辛格了,总理觉得,自己如果想要知道真实的情况,最好跳过军方,直接问情报单位。查曼的情报局,有很多直接从美国方面获得的情报,并且他也乐于报告总理。
“截止1月10日,也就是昨天,我们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边境城市博坦克特的战斗还在进行。美国卫星的侦察表明,敌人主力并没有在我们的坚固阵地前停留,也没有向南方攻击重兵防守的卢迪亚纳,这些预设的重点防御区圈都落空,被敌人甩在了后面。他们从戈温德湖的北部平坦地带进行了快速推进,巴伦布尔只有预备役的一个团,战斗持续了6个小时,在今天早上,该团缴械,百分之八十的阵地失守……在地人的前进路线上,只有达兰萨拉的1500名配备轻武器的藏军还在作战……至少2个小时前,还在抵抗,目前么,通讯中断了。”
下面又是闹哄哄的窃窃私语声,形势每一个小时都在恶化,昨天总理还在憧憬着梅内亚姆的反攻,但是在敌人的空军打击下,攻势好像偃旗息鼓了。
“这么说,敌人距离昌迪加尔不远了,是吗?”内政部副部长搓着手问道。
“是的,斯潘加上将主张放弃昌喜马偕尔的主要城镇。以避免市区毁于敌人的远程火力。与我们最担心的情况一样,巴基斯坦军队充满了报复念头且毫无心肝,他们向任何抵抗的城市开火,而中国人则故意纵容这种暴行。巴第11步兵师在攻打达兰萨拉时,动用了重炮,保守估计有数千人的平民伤亡。”
“不要提大兰萨拉了了,开门见山吧,敌人的前锋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副部长继续发问,他说的我们,特指的是新德里,也就是这伙人目前坐的地方。
“……不足330公里,按照斯潘加将军的估算,三天内,他还将主动放弃一些地区。也就是说72小时候,敌人将直抵新德里的西北门户昌迪加尔,届时……直线距离就只有250公里了。”
仅仅在4天前,与会者听到的入侵军队距离新德里的距离,还是比较遥远的380公里,但是这个不断刷新的数字,已经到了足够让包括卡汗在内的所有人心惊肉跳的地步。中国军队没有被梅内亚姆的反攻纠缠住,他们在斯潘加和克什米尔两股力量的夹缝内,直接插了进来,也许一周之内,就到跟前了。
假装镇定的卡汗终于按捺不住,他在两名医生的搀扶下抖抖索索站立起来,现场终于安静下来。
“局长,请告诉我们,如果丢失了昌迪加尔会怎么样?他们会不会在一个星期内打到新德里?”
“美国人认为,中国军队不至于那么快攻击新德里,他们也需要喘息的时间,不过丢失昌迪加尔会有两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众人不说话,紧张地等着他说下去,只有辛格翘着二郎腿不以为然地脸朝向一边,他已然对战争报无所谓的态度了。
“其一。敌人可能利用昌迪加尔完善的机场设施,直接进行空运,也许直接穿越喜马拉雅山麓,而不是绕行巴基斯坦北方。这是现实问题,目前我们的防空部队还在高原上起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同时失去了列城和拉达克地区的话,中国人一定会利用这条走廊地带,直接将兵力送到我们的腹地。”
“是这样?”卡汗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看不出内心太紧张的样子。
“第二个后果,就是我们将彻底失去与克什米尔的12个师的联系。我们的c17,也无法越过敌人防空导弹封锁拉达克地区,向查谟或者斯利纳加运输必须的补给。梅内亚姆将军的兵员太多,势必坚持不了太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