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雷霆反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野狼獾
两个连的中国的车载81毫米迫击炮正在对第26步兵师的残部进行打击,得到了上级命令,立即向南行驶到指定位置,准备攻击河对岸新出现的敌军。他们的射程还不足以覆盖到指定区域,必须向南方行驶一段距离,这期间,一支只有轻武器和突击车的中国伞兵已经先行扫荡了前方的村庄,赶走了人数不多的印度部队。林淮生的大部分炮兵都打光了弹药基数,现在这些速射迫击炮是他能投入的最强火力了。
敌人进入1.5公里范围内,巴基斯坦伞兵上校下令发射导弹,先对敌人侧翼的轮式装甲车发起攻击。从各处隐蔽物后面腾空而起的导弹,在空中再次搜索发射前锁定的目标,敌人以低速档前进,没有发射任何遮挡红外信号的烟雾,这使得导弹从天而降几乎弹无虚发。这些装甲车原本属于正规部队,被辛格强行从帕斯阿德军中拉过来,掩护人民自卫军行动。他们很不幸遭遇到了最早的迎头痛击。这些战车装甲火力都狠孱弱,本不该出现在野战战场上,它们唯一的优势在于速度,但是自卫军的强行要求他们用低速档前进,同时用14.5毫米机炮为步兵开路。
遭到导弹攻击后,印度人装载在路虎吉普车上的迫击炮开始还击,不过巴基斯坦伞兵的导弹小组一直在移动,且阵地十分分散,这些无准头的炮弹很难击中目标。
巴基斯坦伞兵沉着地等待着敌人的继续接近,同时也等待着河对岸的中国炮兵就位。无畏的印度人开始加快步伐,他们同样观察到了敌人没有坦克,人数不多,似乎胜利轻而易举。进入400米距离,巴基斯坦狙击手开始动手射杀那些看起来比较重要的目标,敌人的服装上没有特殊的标志,不过既然上校说这些人都是人民党招募来的地痞流氓,那么应该就是那些冲得比较靠前,显得比较勇敢的?也或者,是那些蓄着小胡子的家伙?





雷霆反击 671 防线突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和阵地上的通用机枪也开始开火,第一排的敌人一下子被打懵了,但是后面的扛着重武器的家伙涌了上来,印度人迅速在高地上架起了机枪开始反击,后方的迫击炮以及装在2.5吨卡车上的9管冰雹火箭炮也开始开火。
印度人在人数上和火力上的双重优势渐渐显露出来,尽管有传闻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他们并没有如同其它战斗力较弱的印度部队那样,在战场上表现得不知所措;相反的,自卫军投入反击的动作很果断,个人冲锋非常英勇,这或许不是军事训练的结果,只是一种自信带来的勇气。如果就他们携带的火力来说,已经远远压制住人数较少的巴基斯坦伞兵。
印度自卫军的打法与一般印度陆军截然不同,他们不计损失的冲锋,让阵型较为稀疏的巴基斯坦伞兵立即就感觉到了压力。萨尔特没有人手布置纵深阵地,后方预备队规模也很小,上校很快发现他必须要将预备队投入使用了。
一支有15辆伞兵突击车组成的车队在阵地后方快速移动,每辆车上至少挤了7名伞兵,武器配备为副驾驶座位前的一挺35毫米榴弹发射器,后面支架上另有一挺12.7毫米机枪或者一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第二批空降时,从空中丢下来的车辆,完全就是传统伞兵在战场最渴望得到的武器平台以及机动车辆,唯一的缺点是对人员毫无防护,甚至连车门都没有。这批车辆上的大约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是萨尔特上校修补防线的“救火队”,他原本没想过会这么快需要他们。
上校后悔花太多时间挖掘战壕,而没有及时派人将中国空军投下的其他武器好好收集一番,总的来说在空降场地丢下来的武器是足够的,但是没有充分利用,早上作战的任务是反坦克,所以其中一些预想用于防空的12.7毫米机枪被弃置一旁,因为情报单位没有发现印度的直升机或者无人机还能出动的迹象,眼下这些武器用不上了,如果能击退敌人一次冲锋,或许还来得及派车派人到2公里外去取回这些武器。
上校觉得,中国人一定是知道今天的作战,巴基斯坦伞兵会面临相当困难的局面,所有他们空投的武器非常之多,而中国同行只是在河对岸负责监视其他方向的印度部队,好像无事可干。
与上校猜测的不同,实际上河对岸的中国伞兵这会儿也正在准备投入作战,从新德里出动的另外几股兵力,其中包括较为精锐的印度近卫联队的前锋,在比人民自卫军稍微的时刻悄然出动,从东面接近战场企图援救被围印度军队,印度近卫联队的行动较之自卫军鬼祟得多,无人机几乎没有发现大规模集结的迹象,电台通讯也没有泄露动静,这会儿他们距离战场也不远了。
在林淮生制定的计划中,总是有一些部队很难完成的异常艰巨的部分,比如他会让坦克群脱离后方深入敌后,而又让缺乏重火力的伞兵去担任阻击敌人坦克,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看似违反常识的部署,才会使得各路印度部队才特别不适应。当然他的计划并非不切实际,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技术以及行动优势的条件下的,新式的轻便反坦克导弹赋予伞兵们,在较狭窄的阵地上直接面对敌人坦克的实力,空降突击车使得伞兵一落地便拥有了很强的机动能力和火力;而垂直补给的能力,则强加了坦克群深入敌后的底气,建立在这一系列此消彼长的优势之上,他将斯潘加进可攻,退可守的如意算盘,彻底搅乱,斯潘加一天前一定猜不到,他的主力会被一支偏师和一对伞兵挡住。
十几辆伞兵突击车在战线后疾驰,赶到最危险的区域,车辆后方的12.7毫米机枪用毫无争辩的事实证明了,它们才是防守步兵的最佳火力,这一点让萨尔特上校懊悔不已,在他后方2公里的空降场地旁边,草草堆放着早上收集起来的大约20挺类似机枪以及大量的弹药,当时他还抱怨中国人应该多扔些导弹下来,而不是这种27公斤重的机枪,但是今天的第二轮阻击战中,导弹却毫无用武之地。
上校趴在土堆上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敌人靠着蛮勇,已经靠近了阵地,散兵坑挖得太浅,无法抵挡敌人密集的榴弹攻击。
他可以看到敌人手上拥有相当数量的美式轻武器,且编组非常怪异,其中包括多到无法想象的40毫米榴弹发射器,威力上可以压过自己的同类型中国产武器一头。这些榴弹发射器尤其适合这支勇猛的,却又缺乏技巧的军队,即使是乱打一起,横飞的弹片对于防守方也具备很大的威胁。
上校看到印度自卫军几乎自创了使用榴弹发射器的新战术,他们使用着的,除了几个人的小组携带着威力巨大的,可以压制一片阵地的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甚至还有携带转轮式发射器的小队,小队人数往往有十几个人,全部携带这种东西发起冲锋的,对上校而言,这是他第一次领教敌人集中使用这些火力。
对于一支训练不足的部队,自卫军的步枪射击水平远远落后于精锐的巴基斯坦伞兵,但是外行的想象力,造就这样骇人的步兵火力配置,伞兵是承受不了的。上校以往还没有见过印度陆军这么蛮干的,印度陆军总是自诩专业,进攻总是拖泥带水,各种火力之间,总是互相要配合一下才行,但是自卫军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在近距离上十分强悍。
美国人出于自己的考虑,没有给印度人他们想要的m1坦克或者爱国者导弹系统,但是他们给的这些轻武器确实弥补了印度陆军以往的一线火力不足的问题,而受宠的自卫军首领们,则优先获得了这些武器,将部队扩充成了近战的怪兽,这支部队在200米上毫无准头,但是一旦捱近到了100米内,威力则会大增,冲近到60米内,简直是一场噩梦。
上校拿起通话器,他必须与自己的几个连长通话, “c连,让你们的狙击手,优先射击mk19,你们听见我说话了吗?别让他们建立起射击阵地。”
他不停地转动头部观察前面的几个连,也顾不上担心印度狙击手可能看到他,眼看印度人靠着强劲的火力,正在突破他的正面防御。
“a连,你们怎么搞的,让敌人突破进来我们就完蛋了。用你的火力,把那些狗崽子挡住。”
“是,立即……”
a连连长的通讯突然停止,上校望远镜看到的a连阵地上,一名穿着防弹衣的印度人一跃跳进了伞兵挖的壕沟,背着爆炸物的印度人丢掉了突击步枪,直接冲进最近的竖着鞭状天线的散兵坑,然后是一次剧烈的爆炸,在上校的记忆中,那里应该是a连的2个连指挥部之一,至少有一名连长在那里。
“听着,找到副连长恢复指挥。”
“找不到副连长了,目前是排长在指挥。”
“该死的,立即接总部,告诉他们再没有火力支援,我们这边就完蛋了。”
一辆突击车冲向a连阵地,勇敢的伞兵站在毫无防护的机枪后面,用12.7毫米子弹狠狠敲打那些企图从这里突破的印度人,在距离不到100米的距离上,弹药所到之处,猫腰冲锋的印度步兵无不是血肉横飞,肢体断裂。突击车驾驶员也举起一把5.8毫米突击步枪射击,完全没有打一下就跑的意思。一旁的副驾驶使用35毫米榴弹发射器开火,打光弹药后,跳下车来用手枪开火。
这辆突击车一时间挡住了如潮的敌人,但是不到15秒后,印度人的榴弹火力开始向它集中过来。机枪射手被破片击倒后,另一名伞兵丢掉冲锋枪跳上去,继续射击,射击持续了几秒钟,这名伞兵再次被黑枪撂倒,第三名伞兵跳上战车……最终一发火箭弹彻底摧毁了这辆战斗,但是它和它的成员赢得的时间,使得第二辆突击车赶到,在稍远的地方组织起火网,继续阻挡敌人冲过来。12.7毫米机枪的火力持续能力,远远超过榴弹发射器,对于眼前这支不怎么卧倒只顾着冲锋的敌军,则具有加倍的杀伤效能。
“该死,他们的冲锋应该被击退了。”上校说道。他在伊斯兰堡外围经历过有生以来最艰难的战斗,但是梅内亚姆的军队毕竟不是妖怪,他们的冲锋会因为损失惨重停止下来,这样双方就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眼前的敌人似乎急着投胎,完全不顾及自己和同伴的死伤,上校几次看到了敌人榴弹直接打到双方混战的区域。
枪声在他耳边嗖嗖响起,这说明敌人注意到了这边有一个举着望远镜探头探脑的白胡子老头,可惜敌人射术不精,给了上校转移阵地的机会。
河对岸,中国迫击炮部队终于完成了射击准备,无人机将敌人位置精确传送给了炮手们,炮手们附近的枪炮声已经响成一片,新赶到的印度近卫联队正在与中国伞兵展开村落交战,但是炮手们暂时不能射击他们,而必须立即支援河对岸的看不见的目标,那里才是本次战役的关健。
无人机传送回来的视频显示,敌人已经突破了巴基斯坦伞兵的一部分防线,但是敌人缺乏基本训练的一面暴露出来,他们没有立即靠迂回来扩大胜利,而是停留在突破口向两边对射,他们携带榴弹发射器发起猛攻的弱点,也开始开始显现——弹药耗尽而无以为继了。
天空中传来炮弹落下的尖叫声,82毫米迫击炮弹落得很准,第一颗就掉在了人堆里,将一群印度自卫军炸飞。敌人停留在占领的阵地上,盲目等待弹药补给,这给了通过无人机校验落点的炮手很好的机会,如果敌人散开或者跑动起来,命中率势必降低。速射迫击炮用极快的速度将炮弹倾泻到阵地上,在无人机的指示下,这种弹药的精度低于激光制导武器,却不输卫星制导炸弹。其不够大的威力,非常适合这种双方步兵互相纠缠在十几米范围内的精确支援。无人机通过一个俯瞰战场的视角观察目标以及落点,敌人的位置无所遮挡,印度自卫军穿着有别于印度陆军的军装,使用了灰色城市迷彩,在这个早春时节,从空中望去,这样的服装很难起到隐藏作用。
2个连的迫击炮接力开火,犹如刚才印度军队施加在巴基斯坦伞兵头上的40毫米榴弹攻击,只是这次使用的弹药要威力大得多,且攻击又准又狠。
印度自卫军的一名中队长,正在600外与总部通话,通报敌人阵地被突破的好消息,但是通话的同时他看到了奇怪的景象,就在不到150米宽的突破口位置,突然腾起了绵延不绝的炮火,爆炸几乎看不到火光,且紧贴着他的部队,使得步兵无处可躲,这不是榴弹炮打的,但是肯定来自于某种曲射武器。
阵地上的印度部队终于意识到大难临头,巴基斯坦人挖的伞兵坑太浅,无法藏住整个身子,表面阵地上的人员在密集火力追击下,迅速消耗殆尽,大部分武器都被破坏。
最后,更加骇人的一幕出现了,当大约一个排的士兵们企图撤出阵地,躲开密集火力的时候,敌人的炮弹几乎紧追着他们的行动路线落下,敌人似乎已经强大到可以用精确武器追杀落单步兵了?几轮射击后,这个拍只剩下了几个人跑了出来。
此时此刻,无人机已经注意到了几辆抵近前沿的路虎吉普车,集中在一起,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上好像铺着什么东西,周围还绕着一圈人,用望远镜观察进攻。
无人机放大视频后,确认那是一张军用地图,一个角上压着一支akm,很快又在旁边分辨出了一名背着电台的士兵, 从这辆车到突破口的不到700米的直线距离看,很可能就是指挥当面进攻的这支敌军作战的至少营一级指挥部,后方指挥部立即要求腾出一部分火力敲掉这个指挥部。
如后方判断的那样,印度指挥官正在指挥第2个中队立即填进去扩大突破口,空中传来刺耳的啸叫声,随即一发炮击跑单落在了他15米远外,当场击倒了站在那里的2名士兵。印度指挥官意识到了敌人注意到了这里,这发炮弹可能是为了校验落点,后续炮弹会来的很快。
他的军事常识告诉他,最好换一个阵地,但是自尊心迫使他不能显得太狼狈,指挥官还不知道他在与什么样的迫击炮对阵,不过很快就知道了。
“呵呵,巴基斯坦人发射的微不足道的迫击炮,口径不超过100毫米,凭这样的火力想偷袭我们?”指挥官轻蔑地说道,他的沉着很大程度地镇定了周边的军官。
“收拾一下,我们离开这里,”他站着笔挺发号施令,然后跳上敞篷路虎车后排,扶住那里的一挺机枪,依旧站得笔挺,甚至下巴抬得更高,似乎完全无视威胁。




雷霆反击 672 印度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空中传来了更多的尖锐叫声,这次可以分辨出来自东面。此起彼伏的爆炸在吉普车周围落下,显然敌人要至指挥官于死地;他身受重伤仍然拼死扶住车子,强忍住不倒地,即使弹片已经划过了他的肚子,肠子都流了出来。指挥官知道必须捱过这轮齐射,向接替者交代一下指挥才能倒下,到底生命的另一处彼岸。但是这次在横风不明情况下贸然发起的连续射击,势必将随着对弹着点的不停修正,变得越来越准确。
一颗炮弹从天而降,直接掉在了吉普车上,将指挥官以及路虎车炸成碎片。
这些炮弹的威力确实微不足道,但是只要进入射程,他的杀伤力对于软目标,一点儿都不小,一支步兵如果无法将头顶的无人机清除,即使躲到障碍物后面,它一样可以打到,并且火力持续性极佳,战场上没有比被这种武器缠住更致命的了。
同一时间,贺凡远远地看到了亚希尼的战车,他们之间隔着的,是一堆拼死反击的白虎师战车,敌人庞大车队中的坦克很少,主要是步兵战车和各种轮式车辆,它们无处可跑,被南北散的很开的中巴坦克围在战场中间,贺凡与亚希尼不约而同采取同一方案,他们不急着发起攻击,只是在敌人小口径武器无法威胁的距离上控制住敌人,等待空中力量来最终解决战斗。期间,中国军队利用缴获的敌人电台,开始向最后的敌人发起攻心战,但是没有得到答复,几架武直10飞过亚穆纳河发起了一次攻击,用57毫米火箭弹摧毁了聚集在那里的2个连。随后绝望中的残存敌人开始在电台中答复,他们要求投降,一些人印度人挥舞着白色的衬衫,整连整排地走出装甲坟墓。他们并不傻,尽管来自南方的枪炮声还能够听到,但是已经不似刚才那么激烈那么靠近了,显然新德里赶来的救援部队也蔫了,指望不上了。
中国陆航部队乘坐直升机降落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开始接受就地敌人的投降。一些携带弹药飞临战场的轰炸机,被临时叫停,它们转而飞向南飞去,向从包围圈逃逃脱的印度军队投弹,黄镇北的主力正在追赶这些难逃的敌人,但是林淮生还不准备现在就完成一个新的包围圈,他也已经师老兵疲,无力再战,只希望维持住现在的战线,等待新德里防空阵地一一拔出,发起最后一击。
郑辉的机队满载炸弹和反辐射导弹,从交火零星的预设投弹点上飞过,下面的敌人步兵已经汇集成了几股人流,走向中国军队滑出的投降集结区,很快轰炸人民自卫军的命令也被取消,因为无人机发现了据称是斯潘加老巢的地方,显然更值得打击。
整个战役期间,如果斯潘加有什么地方是做的最成功,应该就是他隐藏指挥部的本事,不过在无人机炸毁了大量有线通讯设施后,斯潘加的指挥部被迫开始依赖起无线通讯来,他必须依靠电台来寻找包围圈内的主力部队,这当然会导致位置被侦测到。
郑辉等待护航歼10回合,那些飞机正在东面不远的区域加油,一早上印度空军蠢蠢欲动,但是在最为鬼祟的飞蛇小队的试探攻击受挫折后,其大规模出动救援地面部队的计划似乎被拖后了,在斯潘加本身的防空火力被消灭殆尽之后,中国空军已经可以有选择地攻击任意地面目标了,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以对新德里的外围阵地以及s300系统做一些试探。
“我是黄河,你们飞抵该地区后,准备做试探性地投弹。”
预警机发来新的指示。
“泰山明白。”
郑辉看了看显示器,确认哪些歼10正在靠拢,如今空军阔绰了,歼16几乎抓不到单独出动的机会,仿佛这些战斗轰炸机娇贵到了离开了战斗机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一样。郑辉喜欢在编队电台里听那些从全国各歼击机师新调来轮战的歼10飞行员,兴奋地谈论空战,就如同他们是轰炸机的保护神一样,每当他们谈论到击落了一架印度无人机或者直升机之类的话题时,座舱里郑辉就会淡然一笑,他从来不会在电台里提醒别人自己是空军击落记录保持者,那样显得太俗气,也没有必要。预警机里某人是他的好友,在这种场合下总是会心领神会,故意谈及编队长机郑辉的射杀记录,猛击那些夸夸其谈的家伙,一般情况电台里会变得一片安静,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们,会突然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之后就不大谈论击落无人机之类的话题了。
当然话说回来,这样的配合使得郑辉进一步提升战绩的机会聊胜于无,尽管他的重型战机随时带着长短射程的各型空对空导弹,通常会比歼10还多2枚,但是那些灵巧的,潜伏在附近歼10总是会先射击位置,通常情况下小心翼翼的印度战斗机会掉头逃走。
“最近印度人出动的很少了啊,或者一出动就溜回去。”
果然20公里外正在赶来的歼10飞行员又开始谈论这样的话题,听起来,这些轮战上来的家伙颇为焦虑,眼看战争结束,却什么也捞不到。
“我昨天发射了2枚中距,预警机没有看到结果,可能击落了一架米17。”
“如果发现目标,不要急于占据有利位置发射中距弹,最好把它们引到更有把握的距离内。”
几架无人机正在更低的高度监视地面,待会儿歼16机群将试探性地投下一部分炸弹,这是一种打草惊蛇的策略,一旦敌人隐藏的车辆人员开始转移,很容易被无人机或者歼16的后座飞行员利用光学设备看到,进而判断指挥部位置,也可以利用激光指示,发起第二次精确轰炸。
2号机开始向指定的一片松林投弹,间隔时间较大,这样可以覆盖较大区域。空投的高度很高,既然无所谓精度,高度可以提防那些地面小口径火炮或者便携导弹的偷袭。
落下的炸弹在树林里剧烈爆炸,每一颗相隔了约500米。郑辉稳住飞机,进入自动平飞,这有利于身后的制导员利用光学设备观察。当然无人机飞的更低些,不受云层干扰,但是很更容易被防控网攻击(实际上牺牲无人机吸引防空火力开火,也是找到敌人指挥部的一个不太明智的方法)
“团长,我看到一些车辆从树林里跑出来了,但是看不太清,能不能低些。”
“rws记录到附近10部搜索雷达,还是让无人机和指挥部观察,我们盘旋等待。”
郑辉否决了后座飞行员的要求,他决定继续留在8000米空中,防备那些野战防空火力,同时如果敌人空军出动,这个高度有利于他掌握机动性。
无人机飞抵敌人车队进行的区域,看到了燃烧的森林下面一些路虎吉普车以及2.5吨卡车正跑出来,有些吉普车携带着随动发射架,可以看出是笨拙的反坦克导弹。但是这些都无法证实下面有一个高级别指挥部。
一辆奇形怪状的车辆进入后方指挥部的视线,指挥部最灵巧的分析人员,用了2秒钟认出这是一种使用悍马车为载台的8联的随动发射架,这是美制的复仇者防空系统。本次战争印度方的武器库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与门类多样的印度军队相比,中国军队的武器总共那么几种,可谓乏善可陈。
这种美制短程防空系统的随动发射架内安装的是毒刺导弹,对于轻敌的低空作战飞机而言,显然是最危险的对手。无人机试图转弯离开,敌人的发射架已经开始转动,此刻高空中的一架歼16已经用激光照射了这部防空车,它显然是所有四散逃离的车辆中最值得优先解决的。
1...307308309310311...3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