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雷霆反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野狼獾
“‘参谋长‘,啧啧,听上去这次作战势在必行了?”老丁感叹道,不可否认心里确实有一些失落,毕竟以前都是脚碰脚的同事。
“是啊,终于给了我一个带兵的官儿。”林淮生此时才稍微显得有些得意。行伍里一直有:”参谋不带长,xx也不响的说法”,不过现在他这个参谋终于带长了。
“军衔很快也会提上去吧?”老丁继续羡慕地说道,他知道那支部队规模不小,由两个陆航团团合并而来。那么相应的林淮生的军衔应该会提升到上校。
“好了,我先走一步,老头子肯定有什么新的情况要说。”林淮生没有接老丁的茬儿,径直奔向徐景哲的办公室。





雷霆反击 254 技术劣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多雄拉山的一侧,一架编号40047的银白色的的战斗机正在紧贴着山峰飞行,团长郑辉正驾机沿控制线一侧进行常规巡逻兼拍照。不久前,他就在这条控制线上空击落了印度空军偷袭林芝雷达站的一架米格27upg,不过这段空域最近倒是显得十分平静。出发前,上级刚刚提醒,最近几天印度方面有可能投入新的作战单位,随着兵力增强而有可能会变得不安分起来,所以巡逻时任务万分小心。如果敌机升空,最好能够收集到雷达开机的特征。
印度地面部队的部署变化不大,新的雷达阵地偶尔开机测试,似乎是新的防空网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发现新的导弹阵地。机腹下方的照相吊舱也许能拍到一些蛛丝马迹,这就只有等到返航后才能知道了。
“动三拐,有没有什么情况。”
“长江,暂时没有发现。”
“很奇怪,前方观察所刚刚说看到了他们的直升机调动。”
“也许他们飞得很低。”
郑辉回答道。他一直在用多普勒雷达侦察地面,但是这部雷达性能平平,如果敌人的直升机紧贴山地,或者移动较慢的话,机载雷达未必能发现。
雷达告警器上,西南方向的次要威胁一直在闪烁,那是敌人的一部固定雷达,位置大概在控制线以南70公里左右,郑辉最近的巡逻过程中,那部雷达的开机位置好像没有任何的变化,如果等到开战,那座雷达显然会被第一时间收拾掉。
“动三拐,可以返航了。”
“明白。”
郑辉准备掉头返航。他的侦察航线到达不丹边界终结,然后掉头往回走。这段曲折的返航航程,与来时路线基本一致,但是他不再监视地面,而是对空扫描,以防印度方面性能占优的战斗机突然起飞。当然,如果有战斗的话,多半也轮不到他出手,在他的北面总是有一个歼11或者歼10a编队进行掩护。如果提斯普尔的印度苏30mki战斗机贸然接近,就由这些三代机接手作战。但是奇怪的是,这些躲躲闪闪的护航飞机总是隔着几十公里,并且雷达从不开机,完全没有护航的样子。
郑辉一般都是直接与指挥所进行联络,从不与护航编队通话,但是他转换频道,也可以通过电台听到他们的对话。护航机群的通话内容,常常是讨论印度苏30会不会出现;似乎他们并不把郑辉当做一架需要保护的侦察机,而是当做一个可以调到苏30的鱼饵。郑辉不敢保证上级的意图里是否也有钓鱼的意思,但是从这些护航战斗机始终躲在自己7点钟方向,并且从不使用雷达的情况看,确实更像是准备着伏击对手。
与郑辉刚刚开始在这一带巡逻时不同,难免已经鲜有积雪的山头了,可以看到下方泛滥的河流和郁郁葱葱的森林,这些景象与北面光秃秃的山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世界。
雷达告警器接连闪烁起来,在次要威胁中又出现了一个目标,目标的2位数代码并不是常见的类型,显示的是未知目标。郑辉低头看了一眼,辐射源消失了。从角度看像是在布拉马普特拉北岸的一部机载雷达。
“长江,发现对方短促的雷达开机,在180方位。”
“是不是战斗机?”
“也许,不过应该不是第二中队苏30mki的雷达,信号特征不同。l波段。”
“知道了。我们一直在监听提斯普尔的电讯,5分钟前,确实有苏30起飞。”
由于局势紧迫,昌都的临时指挥所已经完全纳入了指挥网络,现在可以共享其他情报单位的信息。只是林芝的雪山雷达据说还没有修好,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欠缺,从纵深机场起飞的预警机每天只能出现一些小会儿,印度人早就摸到了时间上的规律,目前所有的空中调动,都在这架预警机离开后才进行。
“长江,几分钟内,那架飞机可能飞到我的6点钟了。是不是加速撤离?”
“别太紧张,按原来航线飞行,98团的2架战斗机正赶过来。”
“我担心他们挡不住。”郑辉冷冷说道。这句话是他故意说的,因为他知道那两名护航编队的飞行员能在电台里听到。当然另一方面,98团的苏27sk确实也已经相当的老旧了,从各个方面看都无法与提斯普尔第二中队的苏30mki对抗。
“动三拐,我们会紧盯着敌机的。”
很快郑辉就听到了电台里指挥所要求护航编队使用雷达搜索空域的命令。但是郑辉还是觉得有些不妥,这条侦察航线他飞了十来天了,如果敌人想要偷袭,应该是有备而来。从刚才旋即消失的雷达信号看,并非他熟悉的苏30机载雷达的类型,所以有理由怀疑印度人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动作。
1架苏27开始打开雷达搜索。果然,躲在一侧的一架印度苏30mki暴露了出来,它正在从歼82的侧后偷偷接近,已经撵到了30公里外,可见真的有一次偷袭。
“动三拐,加速越过多雄拉山。其余交给98团。”
“提醒他们当心,我看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
刚说完话,告警器发出的高频警告声就又一次响了起来,但是这一次威胁特征变成了“主要威胁”,郑辉发现自己被敌机咬住了,敌机几乎一打开雷达就完成了跟踪,可见来者不善。
“注意敌人导弹。27公里。”
指挥所立即提醒道。这名对手绝非庸手,从开机到跟踪开火完全一气呵成。
郑辉立即打开加力向南飞行,在30公里的距离上,他可以通过加速轻松甩掉敌人的导弹。
加速持续了10秒钟,郑辉的雷达告警器始终没有察觉到敌人导弹雷达开机,显然尾随的是一颗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他转头可以看到西面有一个灰色的小点正在向南面移动,那应该就是护航编队中的一架飞机。
随着苏27的动作,远远咬住歼八二的那架敌机雷达模式,从一对一转变成了边成了边跟踪边扫描,脉冲能量峰值骤然变小,那名印度飞行员应该知道了自己处于1对3的绝对劣势当中。但是他为什么不立即掉头逃走?真的是心疼这枚注定打不中的r27导弹?
“长江,敌人不止一架,当心低空。”郑辉提醒道,同时不停滴回头张望,那枚导弹显然还没有到达。
“好的,我会提醒他们的。”
敌机雷达完全改边成了扫描状态,显然他已经仓皇失措,失去了继续埋头追踪歼82的勇气,如此那枚r27导弹能够得到的目标位置更新将显著的减少。不过郑辉提醒自己还不能大意,r27导弹可以不依赖无线电指令,只通过对目标的回波跟踪,进行命中率很低的攻击。只要自己还没有跑出对方雷达120度的扫描范围内,这种攻击就有可能。
“长江,我必须转弯回去。我怕他们要吃亏。”
“你自己小心。”
郑辉压坡度,转向雪山,他准备将机头重新指向南面,没有数据链的支持,他必须用眼睛搜寻到那枚导弹,以确定自己安全,同时他还期待着绕回战场。出于心底的某种担心,他总觉得印度人的这次偷袭肯定不会那么草率。印度人很少派单机升空,就如同中国空军也很少会派单机巡逻控制线一样,如果动三拐是一个饵的话,那么这架印度战机的作用也一样可疑。
于此同时,一架苏27也开始向印度战机开火,射出的同样是一枚r27导弹,这一击迫使敌人转向逃走。
战场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2架隔着一公里的苏27,突然发现被1部来自下方的雷达跟踪。苏27双双开始沿敌方雷达脉冲切向方向转弯,这是避开雷达的常规措施之一,但是这个动作也使得苏27错失了找到敌机的机会;转向完成后,没有甩掉敌人雷达,显然距离并不太远。
“长江,3厘米雷达,不清楚是什么飞机。确实不像苏30”电台中,一个急促的声音喊道。
“肆动两,完成转弯,注意提高速度。”指挥所回答道。听得出指挥所也有些茫然无措,最新的通报只说是新的空中单位加入了东北军区,但是还没有人告诉他们会是一个换装了阵风的中队。
战场的一侧,郑辉紧贴雪山调转过头来,他确定敌人所有的雷达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踪迹,于是立即转向大致方位,使用多普勒雷达搜索前方空域。一架若隐若现的敌机出现在平视显示器上。雷达很快完成一对一跟踪,17公里外,确实有一架爬升很快的敌机。
那架敌机对郑辉的雷达跟踪并不躲闪,它继续对转向中的苏27进行跟踪,同时那部相控阵雷达以不可意思的转换速度,开始对郑辉进行扫描,郑辉几乎是刚回到战场,就立即被发现了。歼八二的pd雷达无论在搜索速度,还是瞄准效率上,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显然是一种真正的多目标跟踪射击的能力,而战场上的三架中国战斗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苏27sk可能拥有理论上的多目标射击能力,但是机械雷达的实际数据更新能力并不足以支持这种能力)。
郑辉不想拖延,他抢先发射了2枚pl11导弹,希望藉此打乱敌人的步调。他一直很担心那架苏30可能再次回到战场,那样拥有两部相控阵雷达的对手,将在这场超视距战斗中占据极大的优势。




雷霆反击 255 迎面挑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动三拐抢先射击的动作确果然实打乱了敌人的步骤,敌机开始转向,以一个极为紧凑的水平盘旋轻松摆脱了歼8ii的雷达跟踪,虽然完全在视距外,但是郑辉平视显示器上的目标指示框转眼消失了,他知道敌人一定是采取了措施摆脱了跟踪。但是他仍然用雷达孔径对准目标,即使雷达失去测量能力,理论上仍然可以期待2枚半主动的pl11导弹通过雷达反射自行找上目标,即使无法击中,也可以暂时不让他立即掉头。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敌人猛烈的规避动作后,2架苏27仍然没能摆脱雷达。
“长江,又侦测到一架敌机的雷达。”电台里,可以听到苏27sk的飞行员的呼叫以及急促的喘息声,他们是第一次经历空战,没想到就碰上了如此复杂的局面。
“那是一架僚机,注意摆脱。”郑辉喊道。他一般不在电台里与其他团的飞行员通话,但是今天必须破例。
团长郑辉是战场上(包括指挥所内)唯一经历过真实阵仗的人,他在第一时间明晰了整个战场的大致态势。显然,偷袭的敌机编队不止一架,他们的编队中还有一架一直没有开机的僚机,跟在长机的后面较远的地方偷偷窥视整个局面。它能在5秒钟内,迅速取代长机并完成跟踪,在如此不可思议的交替跟踪方式背后,应该是通过数据链的交互能力进行的,之前他应该是在利用用长机的信息跟踪目标,而它的相控阵雷达在开机后立即就开始更新目标,接替了长机。战场上的三架中国飞机都不具备如此的能力,在远距离交战时,这样的技术差距可能是致命的。
动三拐果断丢掉原来搜索区域,向着可能藏着第二架敌机的区域搜索。在等待pd雷达扫描的漫长过程中,这架敌机终于开火了。
2架被跟踪苏27sk首先通过rws感知到了敌人发射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开机。导弹迅速进入了自主跟踪阶段。
隔了几秒钟,郑辉的雷达终于找到那架低空敌机,它毫不犹豫的转向了郑辉。仍然在飞行中的2枚pl11导弹,仍然存在着中途转向第二个目标的能力,但是第一架阵风及时开始正在距离导弹更近的位置上使用电子干扰,这一动作对任然按照无线电指令飞行的导弹产生了影响,pl导弹没有能及时更新目标位置,直线飞出了控制范围内。
“该死。”郑辉暗骂一声,显然2雷达还无法识别的目标是有备而来,从他对r27以及pl11专用数据链的有效干扰来看,他们很清楚应该怎么对付这些半主动的导弹。关于印度已经开始装备阵风的传闻,一直在基地流传,但是郑辉一直不太相信西方会提前交货,也猜不到法国会从现役装备中凑出半个中队给印度。
“长江,我确定是阵风。”
“阵风?冷锋?” 指挥所开始犯浑,那名师长始终没能转换过脑子来,他不知道这个节骨眼儿上,动三拐怎么提起了天气。
“不是冷峰,”郑辉无奈地喊道。“没时间解释,我必须接近敌机。”不等指挥所的进一步指示,他打开加力,向着凶险的战场迎面扑去。暂时他将面对一个一对一的战场,虽然双方还都看不见对手。
25公里外,达布里尼上校紧盯着广角衍射平视显示器,显示器上方跳动着的4个数字,是他发射的4枚中距弹雷达开机的时间,它们正咬着2个目标追击,su27sk是外形很大的目标,想要逃脱并不容易,并且上校要求不高,只要能击中一架就足够了。
第二中队的那架苏30没有掉头回到战场并不令上校意外,长期以来“第222虎鲨”中队与“第2飞箭”中队都处于竞争关系之中,这次上级部署的伏击战有让阵风露脸的意图,所以第二中队的苏30mki沦为了鱼饵,这让他们多少有些不满。
平视显示器正中,一个目标框正在跳动,目标框上斜线箭头表示那架歼8ii正在接近而不是退出战斗,这让他上校吃一惊。他没料到中国人的那架歼8ii竟然回来了,简直不可思议。他的目光暂时落到hud下方巨大的显示器上,米蒂斯上尉“假装”的长机正在做一个很大的盘旋,动作有些犹豫,他应该正在犯难该盯上哪一架苏27。
“鲨鱼2号,这里交给我。你对付侧卫。”
“明白。”
上校将油门退到加力,他以往驾驶的米格27推力并不差,但是无法达到阵风的这样的慢车攻角。现在他的阵风比歼8ii的高度低了大约500米,不过在出现在双方视距内之前,他有把握占据一定的高度优势。
阵风的拉起动作,落在了郑辉的雷达垂直扫描内,它从之前的藏头露尾,完全暴露了出来,但是郑辉现在没有可以选择的超视距武器可以射击,而对手好像也知道这一点。双方的接近还得花一些时间,郑辉一直在留心苏27的情况,他知道有一架歼击机情况不妙,很快那架苏27sk的通讯就中断了。郑辉向那架飞机的方向望去,一道细细的黑线紧贴着雪山延伸着;那是5公里外一架拖着黑烟的战机在向北方飞去。飞机似乎还能保持平飞,说明阵风发射的中距弹没有给他造成致命的伤害,不过导弹打坏了电台无法知道具体的情况。
“动三拐,我不到你了。”指挥所说道。多雄拉雪山巨大的阴影遮蔽了指挥部的视野。好在山上的中继站还能保证极高频通讯。
“长江,我必须越过控制线,”郑辉说道。他现在有一种急迫的责任感,有作战经验的中国飞行员不多,所以他决不能置身事外。另外,能够收集足够多的敌人新式飞机的信息也是他责任的一部分。
雪山将战场隔成了两部分,此时继续留在战场西面的一架苏27sk,终于摆脱了2枚米卡导弹的尾随,但是立即陷入了与第一架阵风隔着20公里的瞄准/摆脱当中,无暇他顾。
雪山的另一侧显得平静许多,2架没有中距弹的战机正在迎面迫近当中,两名飞行员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曾经在不久前交过手。
敌机的拉起速度出乎了郑辉的预料,很快开始影响到郑辉的雷达跟踪,他不得不跟着抬头跟踪敌人的动作,他原本不想把战场引向更高的空域,只想在第一回合交手后,偷偷从低空撤出战场,但是敌人咄咄逼人的动作逼迫他只能跟上。
在无云的晴空中,双方同时看到了对手。各自开始为第一轮近距导弹射击做准备,这显然会是一次命中率不太高的迎头射击,不过意义在于可以迫使对手进入不利的位置。
歼8ii的目标信息一直在更新当中,达布里尼选择了一枚魔术导弹,开始冷却导引头,他估计对手应该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他期待着能与敌人进入下一轮的缠斗,他曾经与歼8ii在低空交过手,深知这种2代机无论是爬升还是水平盘旋都不强。
8公里外,那架歼8正在11点钟略低的地方吃力地爬升,看上去就像在做慢动作。上校并不想给对手先下手的机会,他抢先在7公里外发射了导弹,这是导弹包线的极限,导引头也还根本没有截获目标的红外特征。不过,上校想要的就是迫使对手转弯逃离,这样他好从容地进入后方较小的方位角内,也许能占据一个6点钟附近的位置。
歼8ii始终没有大的动作,上校猜测那名飞行员大概很是没有看到这枚尾焰不甚明显的导弹。难道会有简单的收获?上校倒是可以从垂直显示器上眼看着导弹慢慢接近茫然不觉的敌机。
郑辉当然看到了那枚导弹,但是他不想过度惊慌地处置这枚导弹。大部分红外制导导弹的视场不超过3度,并且只可能在2公里左右的距离内才可能起作用,现在它只是按照驾驶仪提供的线路飞过来而已,如果拼命躲闪,就上当了。当然也不会有电子告警设备提醒他敌人导弹是否看到了自己,这个险必须冒一下。
魔术导弹越来越近,它与歼8ii慢慢形成了只有几度的夹角,但是始终没有看到迎头飞来的战斗机的红外特征。眼看导弹近在咫尺了,郑辉在1马赫的速度下,做了一个2g的避让动作,并且没有发射曳光弹(他怕曳光弹会把敌人导弹引过来。),导弹与飞机隔着几百米交错而过,那架阵风仍然保持在他的雷达跟踪区域内。现在轮到他反击了。
达布里尼不敢相信前面的这个家伙,竟然用一种迟缓如太极拳的方式化解了自己的第一击,这是他没有过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所有的飞行员都会以剧烈的蛇形动作配合曳光弹来折腾一番,至少应该漫无目的地还击一枚导弹才对;在2机接近期间,他有大把的机会再次攻击,但是他目前只剩下了一枚导弹(由于从西孟加拉的纵深机场起飞,所以起飞时采用较为保守的4+2的挂载方式),现在他开始变得缩手缩脚起来。




雷霆反击 256 上校的野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雷霆反击最新章节!
是否选择缠斗来占据敌机后方的有利位置开火?从战斗机性能上看这似乎也并不太难。但是上校的第一击竟然被对手轻描淡写地闪过,这是他没有过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所有的飞行员总会以一个剧烈的机动动作来应对。让他的信心受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
正在犹豫的时候,那架歼8ii突然突然放弃了爬升,开始大攻角转弯,迅速越过了了阵风的下方10点钟方向,似乎要像向历来以瞬间盘旋闻名的达索飞机发起挑战。
达布里尼冷笑一声,他将手指从发射按钮上移开,稍微压坡转弯,攻角仪迅速指向了25度。但是敌机仍然利用超音速的速度优势迅速占据了9点钟,这让他吃惊不小。他的头盔瞄准换一直紧紧盯着目标,但是没有贸然开火(只剩下一枚导弹了)。
歼8ii立即抬头以减慢速度,同时开始做出一个惊人的大过载转弯,没有外国人准确地知道这种2代飞机的转弯速度,一般认为不如米格21,但是这架歼8ii似乎有所不同,它正在以很大的过载飞行,并且努力地将机头指向阵风,达布里尼瞬间变得瞠目结舌。
郑辉几乎被压在了椅子上不能动弹,他必须努力保持转弯的势头,这架飞机较为老旧的飞控,不会限制他可以做出一些超越手册的动作。hud上的瞬间过载数字指向了9.5g,然后开始回落,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这个拼命的动作完美地将减速与转弯结合了起来,至于飞机会不会解体,并不在郑辉现在的考虑之内。
雷达的扫描边缘渐渐靠近了速度尚未起色的阵风,还差着几度。他继续减慢速度,以维持转弯角速度。敌机正在努力摆脱这种趋势,强劲的发动机使得阵风拉远了与歼8ii的距离,但是暂时无法通过水平盘旋反制对手。
“该死的,不是说这种飞机的转弯和波音客机差不多?”上校骂道。
他与歼8ii交手并非第一次,但是第一次时遭到了伏击,并且驾驶的是一家米格27,所以他不认为歼8ii的格斗能力比米格27更好,但是今天,他发现后面这架疯狂的飞机在盘旋上并不落下风。他开始加大俯冲角度以增加额外的过载,期望能够增加对方的方位角,这个角度直将接影响到开火的准确性。
郑辉无法继续将机头指向敌人,眼看着敌机靠着出色的动力在强势盘旋中越跑越远。现在他别无办法向着10点钟开外的目标射击,除了使用头盔瞄准。郑辉从来没有信任过头盔瞄准,部队的打靶演习中,用这种方式发射的导弹命中率很低,有时候导弹根本不会沿着大离轴角度飞向目标,即使转过弯来,也会因为损失太大的能量而错过目标。不过眼见阵风即将翻盘,只有搏一下了。
pl9c导弹,是这架老掉牙的飞机上唯一能赶上时代的部分,现在郑辉必须依靠它来扳回一局。
1...979899100101...3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