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鸵鸟先生(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含胭
他好久好久没买衣服了,有几件深色的衣服都洗得褪了色,他也不在乎,洗干净了就穿。他甚至还从李涵这儿学会了用脚穿针引线缝扣子,衣服要是不小心脱了线,顾铭夕也能自己将它缝好。
有时候,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曾经,他虽然不算是生活白痴,但对家务的确是不擅长的。从小到大,他一直就只是读书、画画,他的家境算是小康,从来没有为生计发过愁,顾铭夕没有想过,自己这样一副残缺的身体,有一天还能扛起一个家庭所有的责任。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母亲老了,他长大了,不管他的身体如何残疾,他都是个儿子,是个男人。男人要承担的东西本就应该比女人多,他已经依靠了母亲二十多年,现在,是母亲依靠他的时候了。顾铭夕想,他的确应该好好规划下自己的人生,思考一下未来,不光是为了母亲,也是为了自己。
李涵做过第二次肝肿瘤切除手术后,恢复良好,黄伶俐赶过来照顾她,说待二十天后,李纯会来替她。顾铭夕稍微空了一些,他每天去街上转一下,买一份s市的晚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单位在招工。
顾铭夕想过自己能做什么,他会画画,会用电脑,本来他的英语也是很不错的,但是一年多没碰英语,已经生疏了许多。
顾铭夕给几家中意的单位打电话,有几家知道了他是高中文凭,婉拒了,有几家约他去面试,他提前说了自己的身体情况,立刻就被对方拒绝了。
就连一家招话务员的公司,都不需要他去面试,顾铭夕说:“我虽然没有手,但是接打电话是没有问题的,我用脚做事很熟练了,生活可以自理,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
结果,人家直接把电话挂了。
以前念书的时候,顾铭夕就被很多学校拒绝过,民办初中、重高、大学,甚至是一开始要念求知小学时,学校都不愿意收他。
当时,七岁的顾铭夕在校长办公室里席地而坐,周围围了六、七个老师。李涵把一个铅笔盒、一本本子放在他面前的地上,顾铭夕用稚嫩的小脚笨拙地打开了铅笔盒,脚趾夹出一支铅笔放到一边,他左脚按着本子,右脚一页一页地翻动页面,抬头说:“老师,我能用脚翻书的。”
然后,他又用右脚夹起铅笔,左脚脚趾帮着调整了一下位置,低下头就在本子上写起了字。
“老师,我会用脚写字,我能写很多很多字了,这是我的名字。”他写下“顾铭夕”三个字,字写得挺工整,就是个头比较大,他骄傲地对校长说,“我还会擦橡皮,用尺子画线,老师,你们让我读书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校长问:“那你会自己吃饭吗?”
顾铭夕连连点头:“会的会的,我自己吃得可好了。”
“那你能自己上厕所吗?”
顾铭夕脸红了:“我脱不了裤子。”但是很快,他似乎想到了办法,大声说,“老师,我可以不喝水的,不喝水就可以不尿尿了!”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庞倩和庞水生等在走廊上,他们是一起来面试的。六岁的庞倩看到顾铭夕就欢天喜地地蹦到他身边,拉拉他的空袖子,问:“顾铭夕,老师同意你来读书了吗?”
顾铭夕有些得意地回答:“当然同意了!”
顾铭夕去了人才市场,他发现,自己在每一个招工单位前面驻足时,如果他在看展板上的公司介绍,面试者的视线就会往他身上扫。但是当他看完了展板,想要向面试者咨询问题时,他们又立刻把视线移开了,好像一点儿也没注意到面前站着一个人。
顾铭夕试着向一家单位的面试者要应聘表填写,那人犹豫了一下后,递了一张空白表格过来,顾铭夕脱了人字拖,抬起右脚想去接,那人一下子就把手收回去了,有些不耐烦地说:“算了算了,你填了也是浪费时间,我们不招残疾人。”
走出人才市场,有一座工字型的人行天桥,这里位于s市市中心,天桥上路面很宽阔,人流量非常大。顾铭夕背着双肩包默默地走过天桥,发现天桥上有许多小贩,还有一些卖艺者。拉二胡的老人是个盲人,弹吉他卖唱的男人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还有一个卖草编小动物的小贩,坐着看不出异样,但是身边有一副腋拐。
顾铭夕在边上足足站了两个小时,回去以后,他心里渐渐冒出了一个想法。
一个匪夷所思、却令他想要尝试的想法。
后来的三天,他每天都去那天桥上蹲点,细心地观察着那些小贩的生意状况,还有行人往卖艺者的钱罐里投钱的情况。顾铭夕心里的想法变得越发具体,又过了几天,他对李涵和黄伶俐说,他找到工作了,想去试试看。
第二天,天桥上多了一个年轻的男孩,剃着短短的头发,身形消瘦,肤色偏深,他穿着干净的衬衫和休闲裤,脚上夹着人字拖,席地而坐。他的双肩下是两截空荡荡的袖管,脚边有一个大背包,里面装着他带来的东西。
顾铭夕坐在那个卖草编小动物的男人旁边,垂着眼眸,若无其事地用脚把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取出来铺在地上,a3水彩纸、颜料、调色盘、装着水的可乐瓶、画笔,还有四、五张样稿。
边上的男人一边用草叶编着小兔子,一边问他:“高压电打的呀?”
“嗯。”顾铭夕点点头。
“几年了?”
“十五年。”
“你会画画?”
“嗯。”
“以前在哪儿混的呀?”
顾铭夕随口说:“以前在z城。”
“那肯定是这里好啊,s市是省会嘛,这儿人多,大方,给钱爽快。”
顾铭夕沉吟了一下,扭头说:“我是卖画,不是要饭。”
“拉倒吧,大家都是残疾人,别死要面子了,面子能当饭吃吗?”那男人哈哈大笑,“你都这样子了,就往这儿一坐,随便画坨屎人家就愿意给钱,一天赚个两百块绝对不成问题,碰到有大款,直接掏你一张红的。”
顾铭夕下巴绷得紧紧的,眼神凛冽,严肃地重申:“我是卖画,不是要饭。”
回家以后,李涵问顾铭夕:“你找到什么工作了?”
顾铭夕说:“网吧的网管。”
“你能做么?”
“能的,妈妈。”顾铭夕笑着说,“老板人好,只要我做白班,中午还能回来吃饭,工资也是日结的。”
李涵说:“哦……那倒真是一个好人。”
顾铭夕由此开始了他的“上班”生涯,每天早出晚归,中间回医院陪母亲吃午饭。
坐在天桥上,一开始,他肯定是不习惯的,心里很紧张,但更多的是一份窘迫。他甚至都不怎么抬头看人,只是右脚夹着笔,一张接着一张地画。他的面前是行人们来来去去的双脚,偶尔有人在他面前驻足,他不安地抬头看一眼对方,立刻又低下了头去。
第一天的上午,他没有卖出一张画,卖草编动物的男人姓成,大家都叫他成大炮。成大炮忍不住说顾铭夕:“小顾,你太害羞了,这样子怎么挣得到钱,咱们不偷不抢的,靠手艺吃饭,你难为情个啥?有人来看,你得招呼人家啊。”
顾铭夕问:“怎么招呼?”
“就说,大哥,大姐,买张画吧,钱你看着给,带回家给小孩儿看。”
顾铭夕皱眉:“钱看着给?”
“废话,不然呢?你以为人家到你这儿来买画,还真的是看中你的画啊?”成大炮把刚编好的一只草青蛙丢给顾铭夕,“得了,一会儿有人来,我帮你招呼。”
下午时,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女儿经过天桥,小姑娘被成大炮编出来的小动物吸引了,蹲在他面前兴致勃勃地看着。年轻妈妈也不赶时间,就让成大炮给女儿编个小兔子。付钱以后,成大炮指着边上的顾铭夕说:“我编着需要五分钟,你们先看看那小兄弟的画,小伙子挺不容易的,画得蛮好。”
顾铭夕已经画出了好几张水粉画,大部分都是小动物和植物,造型夸张,色彩绚烂,年轻妈妈看到他肩下空垂的袖管,问:“这画怎么卖啊?”
顾铭夕实在说不出“你看着给”这样的话,抬头看着她,低声说:“小张的五块,大张的十块。”
“那我买一张吧。”年轻妈妈掏了一张五块钱递给顾铭夕,顾铭夕右脚夹着笔,只能抬起左脚来接,他很小心地不让脚趾碰到她的手,年轻妈妈喊自己的女儿:“宝贝,去哥哥那儿挑一张画吧。”
小姑娘很开心地跑到了顾铭夕面前,挑中了一张小松鼠,她对着顾铭夕咧开嘴咯咯地笑:“哥哥,这只松鼠好可爱啊!”
顾铭夕也笑了:“你喜欢就好。”
这是顾铭夕的第一笔生意,自从开了张,他逐渐有了些信心,碰到有人过来,他也会试着招呼他们了。
其实,他心里是有数的,成大炮说的没错,人家会停下来,并不是因为他画得多好,而是,他们看他是个残疾人,觉得他很可怜。





我的鸵鸟先生(全集) 第72章 历尽艰辛,完美结局(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的鸵鸟先生(全集)最新章节!
曾经的顾铭夕对待陌生人的怜悯总是表现得淡淡的,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他人的想法,他的身体状况一目了然,别人同情他,是很正常的事。
他有尊严,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是中国社会的大环境决定了残疾人的地位肯定要比健全人低。顾铭夕只是一个人,无力改变什么,能做的,只是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好好地活着。
成大炮预言的没错,顾铭夕每天真的能赚到两百块钱,因为他时常能碰到大方的人,花五十块、甚至是一百块买一张画。顾铭夕想要找钱,对方都不会要,说:“你留着买颜料好了。”
有时候,顾铭夕会停下笔休息片刻,天桥上没有遮挡,他背脊靠着天桥的栏杆,抬起头看着天空发呆。
城市里的天空并不是太蓝,灰蒙蒙的,连着云朵都不够洁白。一群一群的鸟儿从他头顶飞过,顾铭夕想到庞倩,她现在在做什么?
想她的时候,他就向成大炮学着编小动物,成大炮会编螃蟹,草绿色的小螃蟹,有两个大钳子,顾铭夕特别地喜欢。
他用脚编,怎么编都编不好,他也没有不耐烦,只是用脚趾小心地夹着一片叶子、又一片叶子慢慢地编着,成大炮花几分钟就能编好的一只螃蟹,顾铭夕用一整天都编不出来,但是他乐在其中,总是微笑着看着那只半成品螃蟹。
李涵手术后还需要进行三期化疗,要在s市待到五月,顾铭夕也就在天桥上断断续续地摆了三个月的摊。
三个月里,他碰到过一些麻烦事,比如城管赶人,小偷偷窃,路人刁难,以及突然下雨时的狼狈。
三个月里,他碰到更多的是让他温暖的人和事,这世上总是好心人居多,对于他们买画的动机,顾铭夕已经不在乎了。毕竟,家里每个月多了几千块钱的收入,对他来说,意义就是能让自己和母亲的生活过得更宽裕一些。
大多数买画的人在给了钱以后都会好好地挑一张画,或是等顾铭夕现场画,然后带走。但也有少部分人,说起来是买画,给了钱后却直接走了,顾铭夕喊都喊不回来。
有一次,他叫住了一个年轻男人:“先生,你画忘拿了!”
那人回头说:“算了,我不要了。”
顾铭夕站了起来,说:“你要是不拿画,我把钱还给你。我是做生意,不是要饭。”
那人一脸的不高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啊!”见顾铭夕还要开口,他不耐烦地挥挥手,“好了好了你不要说了,我赶时间,你把画给我吧。”
他随便拿了一张画,转身就走,顾铭夕一直看着他的背影,在走到天桥楼梯口时,他一扬手,把那张画丢了。
画纸随着风飘下了天桥,慢悠悠地落在了地面人行道上,有个人刚巧走到旁边,他弯下腰,拾起了这张画,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后,他抬头望向了天桥。
徐双华手里拿着这张画,踱步到了顾铭夕面前,低头看着这个无臂的年轻人用脚作画。顾铭夕抬起头看到他,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说:“先生,看看我的画,喜欢的话挑一张,很便宜的。”
徐双华年近五十,中等身材,眉目有些疏淡,穿着很普通。他没吭声,只是站在边上看顾铭夕画画。
顾铭夕早就习惯了旁人的围观,他心无旁骛地画着,很快,两只依偎着的彩色小猫就在他笔下诞生了。
他脚趾夹着笔洗颜料时,徐双华开了口:“你学过?”
顾铭夕抬起头来,点点头:“学过几年。”
“几年?”
“将近十年,我九岁开始学画的。”
“现在多大?”
“二十一。”
徐双华又看了看手里的画,问:“你这是应试的笔法,你是美术生?”
“啊,不是的。”这个人虽然神情淡漠,但顾铭夕却觉得不需要提防他,回答道,“我小学里是在少年宫学,初中以后是跟着一个老师学,老师教的大部分都是美术生,所以画东西难免有应试的笔法。”
“你为什么不考大学?”徐双华一边问,一边学着顾铭夕的样子席地而坐,盘着双腿,继续问,“是因为家里困难吗?”
顾铭夕小声说:“我大学休学了,妈妈生了病,我要照顾她。”
“你爸爸呢?”
“他在外地,他们离婚了。”
“你叫什么名字?”
“顾铭夕。”
这以后,徐双华又不说话了,顾铭夕也没有主动开口,他继续在画板上铺开一张纸,徐双华就默默地坐在他身边,看着他画。
这一坐就是两个小时,最后,徐双华什么都没有说,起身走了。
后来的几天,顾铭夕时常能看到这个中年男人,他们没有再聊过天,那个人只是站在他旁边,或是坐在地上,看着他画了一张又一张。
直到有一天,徐双华说:“小顾,你把东西收拾一下,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隔了这么多天,他就对顾铭夕说了这么一句话,换成别人,肯定不会答应,但是顾铭夕只是犹豫了一下,就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他把画板背到肩上,背双肩包时有些困难,徐双华帮了他一把,顾铭夕说:“谢谢。”
徐双华淡淡地说:“不客气,走吧,我的车在下面。”
顾铭夕怎么也没想到,徐双华居然把他带到了s市鼎鼎有名的一所美术学院,他更加没想到,这个外表普通的中年人,是徐双华。
“您是徐双华老师?”顾铭夕吃惊得要命,徐双华是国内有名的油画大师,平时是s市美院的客座教授,对于自己能和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接触,顾铭夕心里很有些激动。
徐双华很难得地笑了一下,说:“你知道我?”
“我的老师经常提起您。”顾铭夕眼睛亮亮的,“徐老师,您把我带到这儿来,是……”
“我要看看你的基础。”徐双华说,“有个班的大一生下堂课要画石膏,你和他们一起去画。”
顾铭夕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地去画了石膏素描,他已经有很多年没画石膏了,混在一群大一学生里,他心里很紧张,最后,他画得并不好。
顾铭夕能看出徐双华眼里的失望,他也知道自己画得很糟,徐双华什么都没评价,只是开车把顾铭夕送回了天桥下。
停好车的时候,徐双华对顾铭夕说:“我虽然在美院做老师,但是那些学生都只是学生,不是‘我的学生’。我到现在为止,只收过三个学生,一个在上海开工作室,一个在德国留学,一个去了美国发展。我这个人收学生没有讲究,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我讲的是缘分,和天分。”
他看向顾铭夕:“小顾,我和你很有缘分,但是,对不起,你缺少一些天分。”
顾铭夕下了车,背着画板站在街边,看着徐双华的车子驶远。
他不再是十几岁的毛头小孩了,顾铭夕知道,他也许是碰到了人生转折的契机,但是却被自己的不争气给搞砸了。顾铭夕心想,刚才的素描并不是他的真实水平,所以,他不应该轻易地放弃,必须再争取一下。
顾铭夕喜欢画画,当年,他不考美术类,是因为他的文化课成绩非常好。要考顶尖的美术类院校,顾铭夕至少需要花一年时间专心准备,最后还不一定考得上,万一没考上,又耽误了文化课成绩,就什么都白忙了。
顾铭夕因为这样一个机缘巧合认识了徐双华,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家里想了一宿,他决定,一定要去说服徐双华。
从这一天开始,顾铭夕不再去天桥摆摊了,他每天都去s市美院,站在徐双华的办公室门口,等上大半天。
徐双华是客座教授,平时很少在学校,偶尔来一次看到顾铭夕,他很惊讶,心里却生出了一种反感。
看到徐双华,顾铭夕立刻跟在了他身后,他背着画板,说:“徐老师,我带了几张素描练习,您能看一下吗?”
“你的素描我已经看过了。”徐双华头也不回地说,顾铭夕还是跟在他身边:“徐老师,上一回我没画好是因为我很久……”
徐双华打断他:“真正有天分的人哪怕几十年没动笔,一动笔也会是惊世之作。”
“徐老师……”
徐双华突然站定脚步,回头看顾铭夕,几个月在天桥上的风吹日晒,把他晒得黑黝黝的,一双眼睛倒是很明亮,可是嘴唇却干燥地褪了皮,徐双华皱起眉,问:“你几点来的这儿?”
顾铭夕答:“上午九点。”
“吃饭了吗?”
顾铭夕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带面包了,中午吃过了。”
“上厕所呢,自己能上?”
顾铭夕小声说:“我少喝水就行。”
“胡闹!”徐双华生气了,“顾铭夕,别再叫我看见你!”
他气得拂袖而去,顾铭夕站在那里愣愣地看着他的背影。
几天后,徐双华又在办公室门外看到了顾铭夕,他微笑着说:“徐老师,我把我的工具带来了,可以自己去上厕所,就是有点慢。我也带水瓶了,今天喝了好多水。”
徐双华问:“什么工具?”
“不求人。”顾铭夕咧开嘴笑,“就是痒痒挠。”
两个人在办公室门口对峙,一会儿后,徐双华说:“小顾,你别这样子,我不是大姑娘,死缠烂打是没有用的。”
顾铭夕的笑容收了起来,说:“徐老师,我是真的想做您的学生。”
“为什么?”
“我……”顾铭夕平静地说,“我没有胳膊,找不到工作,我必须要思考自己将来能做些什么,我不可能在天桥上摆一辈子的摊,我喜欢画画,我希望能做您的学生,可以真正地学到东西,将来可以靠这个吃饭。”
他说得很实在,但是徐双华说:“我这里不是慈善机构。”
顾铭夕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极难看,胸口起伏了片刻,低声说:“徐老师,您再给我一个机会,行么?”
这时,另一个老师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看到徐双华,说:“徐老师,有个事和您商量,今天写生课的模特儿突然生了病,来不了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模特,您看咱们是不是把课给调一下?”
徐双华扫了他一眼,又看向了身边的顾铭夕,突然说:“我认为,残缺的人体会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那群小孩儿画满身褶子的老头儿都快画厌了,说不定换个年轻模特,能让他们爆发出创作激情。”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顾铭夕,“我可以再给你一个机会,裸模,你肯做吗?”
顾铭夕站在画室门口时,一颗心剧烈地跳着。
终于,他用肩膀推开门,慢慢地走了进去。
画室里有二十多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画架前进行着写生准备。有人抬头看到顾铭夕,眼里透出了惊讶的目光。
年轻的男人?这真的很稀奇。
但是更惊讶的目光出现在顾铭夕身上的浴袍被褪下来后,画室里甚至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声。
浑身上下,顾铭夕只穿着一条灰色三角内裤,二十多个画架包围在他身边,午后的阳光透过画室的窗子照了进来,洒在了他的身上。
无数的细小尘埃在阳光下飞舞,顾铭夕静静地站在画室中间,低着头,含着胸,胸口起伏得剧烈。一会儿后,他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时,眼里透出了坚定的光。他慢慢地昂起了头颅,挺直了腰杆,舒展开了他的双肩。
他从未在那么多陌生人面前展露他的残肩,那骨肉被截断的地方,有着常人很难见到的伤疤。他动一动肩膀,那两团圆圆的截肢末端就会相应地动起来,骨头在皮肉底下小小地蠕动,被缝合在腋下的皮肤紧绷着,还有轻微的颤抖。
这时候的顾铭夕很瘦,脸上、脖子和膝盖下的皮肤很黑,身躯和大腿的肤色却又很白,整个人黑白分明,看起来很滑稽。
他有一双修长而有力的腿,有着窄窄的腰和挺翘的臀部,他的肩膀宽阔,却没有发达的胸肌,这时候甚至能看到一根根的肋骨。
顾铭夕的脸部轮廓鲜明,五官深邃立体,眼神平静得一点波澜都没有,仿佛这画室里二十多人的打量丝毫不会打扰到他的心境。
徐双华没有让顾铭夕摆特别的姿势,他没有手臂,很难摆出像样的姿势。徐双华只是让顾铭夕随意地站在那里,年轻的男人始终昂首挺胸,站得像棵树一般得挺拔,他的视线放空,不知望向了何方,在徐双华轻声的指导声和学生们悉悉索索的笔触声中,顾铭夕赤着身子站过了一节课。
下课时,徐双华亲自为顾铭夕披上了浴袍,拍拍这年轻男孩的肩,说:“小伙子,你不错。”
1...4243444546...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