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之天狼
刘弘冷笑道:“听边议郎的话语,似是眼下没有对付金良的良策喽。”
边让冷哼道:“这个冬天过去,金良便会领兵前去讨伐董卓,到时候襄阳空虚,便是我们对付金良的最佳机会!”(未完待续。)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二百三十六章:复杂的婚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边让冷哼道:“这个冬天过去,金良便会领兵前去讨伐董卓,到时候襄阳空虚,便是我们对付金良的最佳机会!”
《边让(?-193年?),字文礼,东汉末年名士,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
边让善于辩论,辞赋,年轻时便声名在外。边让与汝南名士谢甄去拜访名士郭泰,而郭泰对他们并不看好,曾私下对门人说:“这两位年轻人英才有余,但并不入道,真是可惜了!”
此外,边让还和陶丘洪、孔融齐名。
中平元年(184年),大将军何进听说边让的名望,十分仰慕,想征辟他为大将军府官员,又担心他不来,于是诈称征其为军事幕僚。边让到雒阳后,何进任命其为令史。何进设礼接见边让,边让既能善于占射,又能辞对,当时宾客满堂,无人不被边让的风采所倾倒。司徒府掾吏孔融、王朗都一起向其递交名片,以求交往。
议郎蔡邕也深深敬佩边让,认为边让应该得到提拔,于是亲自向何进写信,极力称赞边让的能力。何进深以为然,于是多次提拔边让。
中平六年(189年),边让被朝廷任命为扬州九江郡太守,而边让并不认为自己能做太守。
初平二年(191年),天下战乱不止,边让弃官返回家乡(兖州陈留郡)。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进入兖州,平定兖州黄巾军,自领兖州刺史。而边让仗着自己的才气,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多次轻视和贬低曹操。有边让同乡人向曹操诬陷边让,曹操则让郡中官员将边让就地诛杀。》
金良送完前来观礼的客人,刚刚跟一家亲戚朋友以及新认下的义弟们吃过晚饭,便接到了中情司满宠的回报,说司空刘弘、礼部侍郎郑泰、议郎边让等朝中世家大臣聚集在司徒杨彪府中商议。
金良毫不在意地问道:“他们在商议一些什么?”
满宠便把杨彪、刘弘、郑泰、边让等人商议的细节活灵活现地叙述了一遍。
金良惊问道:“你们竟然能探听得这么仔细?莫不是在他身边安插了间谍?”
满宠笑道:“杨彪刚来襄阳的时候,招揽奴仆,郭奉孝当时执掌暗部,便从暗部里安插了两个男仆过去,这两个男仆颇得杨彪的欢心,后来三大情报组织陆续建起,划分权限的时候,郭奉孝便把包括那两个间谍在内的内部间谍人员都划归我们中情司统领,杨彪虽然甚是谨慎,但那些世家大臣好像很愤激,说话声音很大,都被守卫门外的男仆听到,迅速报给单线联系人,然后又迅速传送给我。”
金良赞许地点点头:“我希望你们能够在每个这样的世家大臣那里都能安插几个间谍,最好是创造一些机会,让这些间谍成为那些世家大臣们的心腹,如此便有利于我们更为牢固地掌握他们。”
满宠点头领受,又请示道:“主公,要不要把边让抓起来,挫败他们的阴谋!”
金良嗤之以鼻:“我一直懒得理会他们,边让这些世家大臣皆是坐而论道百无一用的书生,别说他们现在手无实权,就是给他们掌握军权,他们也掀不起大浪!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没有出手,只是口头说说,不能因为他们这样说,就把他们抓起来,没有证据,出师无名,就会落下欺凌大臣的话柄。你们密切留意,一旦得到确凿的证据,立马把他们逮起来!”
满宠领命而去,军情司现任主官贾诩又来禀告:“主公派出高顺、高览诸部前去援助张辽所部,本来准备乘虚攻击黎阳的青州管亥吓得又缩回去了。”
金良本来打算来个雪夜擒管亥进而提前整编青州黄巾,好让曹操搞不到青州兵,听管亥竟然被吓退了,甚是失望:“这个管亥不是拥有百万青州黄巾的吗?怎么会被我们区区几万人马就给吓跑了!”
贾诩笑道:“管亥虽说有百万人马,里面却有大量老弱妇孺,真正能上阵杀敌的不足三十万,而这三十万里面只有八万多是掌握在管亥手里,其他的人马分属于十多个不同的渠帅,那些渠帅也风闻主公主公曾大破白波贼、张燕黑山军十五万人马、于毒黑山军二十万人马、牛辅七万人马、杨定三万人马、南匈奴十万人马,皆是势如破竹,他们对中央军畏惧三分,这些青州黄巾本来是想跟黎阳城内的世家大族联合拿下黎阳,而主公派往黎阳镇守的大将张辽得到我们军情司的情报以后,先下手为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黎阳城里的几个豪强,黎阳遂成铁桶一块,与此同时,高顺、高览部迅速带兵压上,韩浩的护田兵也赶赴黎阳,那些黄巾余党渠帅们都不敢跟中央军硬碰硬,都迅速撤兵,管亥独木难支,也不得不退回青州。”
金良长叹一声:“本来想来个瓮中捉鳖,把他们一网打尽,谁知道他们竟然畏战不前,真是枉费了我一片苦心,要不我们去青州讨伐这些黄巾余党!”
贾诩也叹道:“黎阳距离襄阳不远,便于我军调动,所以我们并不反对主公防守反击。可主公若是想深入青州征缴黄巾,这严冬飞雪天气非但不利用兵,也不利于补给,再者主公婚事便在眼前,还是先把青州放一放,等明年再说!”<暖花开之际,我就要聚合二十多家诸侯,一起前去讨伐董卓,到时候襄阳空虚,我担心管亥会领兵侵扰黎阳乃至襄阳,你们军情司要密切留意管亥所部的动向!”
贾诩领命而去。
既然管亥已经退缩回了青州,那黎阳城只留下张辽一个师团就够了,高顺、高览的师团就可以撤回来。
金良又从贾诩处得到情报,各郡‘交’界处的山贼土匪还未清理干净,金良便让高顺、高览分兵两路,一左一右,横扫整个冀州,要把那些活跃在各郡‘交’界山区的山贼们清除干净。
在清除各方山贼土匪的时候,金良发现有一个现象,正如吕岱曾说过的,有一部分山贼土匪是世家豢养的走狗,他们跟世家大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世家大族利用这些山贼土匪对付敌对的世家、对付索要正当权利的佃农奴仆、对付地方官府的打压。
金良对待那些豢养山贼土匪或与之有勾结的世家大族零好感,他传令给高顺、高览,若是查到世家大族与山贼土匪勾结的证据,就要迅速对那世家大族用兵,把它连根拔起!
过了这个冬天,就要开始对董卓用兵了,金良希望那时的冀州内部是稳定,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给搅得盗贼四起。
既然青州管亥不敢进击,金良便不再冒雪用兵,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筹备跟甄姜的婚事上。
金良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准老婆,按照认识的顺序,分别是六年前认识的甄姜、三个月前认识的貂蝉、一个月前认识的杜秀娘。
金良军国大事集于一身,‘日’理万机,觉得这个时代的结婚礼仪太过繁琐恐怖,懒得把时间浪费在那上面,便想大大地操办一场,把三个准老婆都按照平妻的身份,在同一天里娶回家。
金良心血来潮,立马就想如此行事,立马就有许多人过来劝阻,特别是跟金良关系最为亲厚,有从龙志愿的郭嘉、董昭、吕范等人。
吕范现在已是金良的义弟,担任中央军军正,兼领中央军副总参军,不仅负责军纪,还负责将士的道德风化,所以他认为自己也要为金良的婚姻礼仪负责。
吕范异常严肃地说道:“大哥,您现在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将军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娶妻纳妾,您现在贵为主公,身系数十万中央军将士的前途希望,您的婚姻已经不仅仅是您一个人的事,还关系到我们中央军的整体利益!”
吕范说到这里,目视董昭、郭嘉等人,郭嘉等人会意,纷纷附和。
金良表情甚是淡然地看着这些家伙,不发一语,他虽然认为吕范等人说的很有道理,但在感情上,他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婚姻被他们政治化了。
吕范见金良面无表情,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您妄图把三个女子在同一天娶回家里,确实是节省时间了,却不成想您这个潦草的婚礼,在礼仪上对所有人都是大大的不敬,不但不能把三个女子后面的家族笼络为己用,反而会大大地得罪她们的家族,根本起不到婚姻应有的价值。”
金良听吕范这么一说,无奈地苦笑道:“我知道,人不知礼,不知其可,可我还真不知道这娶平妻该用什么礼仪。”
吕范知道大哥是从边地九原县来的,较少礼仪熏陶,不拘小节惯了,止不住叹息道:“人人都说,马中赤兔,人中金良,举世公认大哥不论从各个方面,皆得女人青睐,亦皆得女子之家族青睐,大哥完全可以把婚姻当做拉拢盟友、扩张势力的良方。
然而,自古以来,诸侯无二嫡,亦从无平妻之说,虽可多纳女子,却也是一妻多妾,非但是礼仪如此,法律亦如此规定,可大哥已经有正妻严氏,如甄家等世家大族或诸侯家均不愿将女儿嫁与大哥为妾。
大哥便首倡平妻之说,以平甄家之怨,婚事遂行,确实是明智之举。”<秋时期便有了。”<秋故事,我也知晓。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得一段佳话,传说当年齐国君主立后不决,乃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来君主戏言称立后三人,而事未成则卒,乃至史官未知其意,故称三妻古极贵之人妻确有三:正宫,东宫,西宫此为三妻;四妾是指:家中父母所赐和三妻贴身随侍俾女各一人,从此之后便有三妻四妾之说,然而这只是戏说罢了。<秋?隐公五年》中云:‘诸侯无二嫡’。班固《白虎通义》说:‘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至庶人,其义一也。’《孟子》曾言齐桓五禁,一曰无以妻为妾。秦《法经杂法》规定:夫有一妻二妾,则刑聝,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宫。《汉九律》中亦规定‘乱妻妾位’犯罪,《恩泽侯表》曾记载,孔乡侯傅晏,坐乱妻妾位,免。”
金良不以为然地耸肩笑道:“好了,我承认是我首倡平妻,可是大家不都认可了吗?!我也没看到有大臣在这上面弹劾我,也没看到廷尉、御史中丞因为这个找我麻烦。”
郭嘉摇摇头:“主公,其实司徒杨彪曾在卢太傅、蔡太师面前抨击过您设平妻,被卢太傅、蔡太师驳回,那个议郎边让也曾向太后上表,弹劾过您这一点儿,被太后置之不理。”
金良诧异地问道:“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情呢?”
郭嘉笑道:“我在河东的时候曾告诉过您,当时您正身感风寒。”
金良当时头晕脑胀,忘记了也属正常,现在知道了,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些世家大臣自己偌大年纪,尚且娶年纪可做他孙女的少女为妾,还有何资格非议我!早晚让他们有口难言!”
金良‘性’子急,想早‘日’把婚事确定下来,不想跟吕范讨论礼仪法律,便对吕范等人摆摆手:“子衡,貌似你不是跟我探讨平妻合不合法,合不合礼的吧?”
吕范笑道:“大哥,您设平妻之位,虽不合法,亦不合礼,然您贵为从一品征南大将军、内阁兵部尚书、温县侯,身系天下之望,亦有改良礼仪风化之责,而您设平妻,既抚慰了爱慕您的楚楚可怜的女子,也借助婚姻之力巩固了跟甄家等势力的联盟,增强了中央体系的实力,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我们中兴汉室的大业,如此说来,您设平妻,不仅合情,而且合理。”
金良听吕范这么一说,不禁开怀笑道:“既然合情合理,那你们又何必揪着不放!”
吕范摇摇头:“大哥,虽然说立平妻合情合理,但确立平妻的位置,是因为平妻在名义上比妾的地位高,便于拉拢甄家等世家为大哥所用,但若是一下子设立许多平妻,如此滥娶的平妻跟纳的妾有什么分别,又如何能够突出平妻与正妻平起平坐的特殊地位呢?即使大哥你想多设平妻,小弟我认为您最多也只能按照三妻四妾的说法设立一个正妻和两个平妻,其他女子皆为妾侍。”
吕范见金良静默无语,便继续坦白地说道:“甄姜是河北著名世家甄家的嫡长女,,貂蝉只是宫中女官出身,且父母双亡,杜秀娘出身更低,只是河东卫家的舞姬,三个女子里面,只有甄姜配得平妻之位,其他两个女子只能为妾。”
金良长叹一声:“你不是说可以设立两个平妻吗,我想把貂蝉纳为平妻,她是我最怜爱的女子。”
吕范轻轻摇摇头,向蔡邕的府邸方向指了指:“大哥,貂蝉虽然倾城倾国,可论家世才学以及对主公的帮助,她还远不及蔡琰。”
吕范冷笑道:“自从卫仲道之事传遍天下,蔡太师之女又能嫁给谁,又有谁敢娶她?!大哥,你就放心吧,蔡太师早晚会把女儿嫁给大哥的,只要大哥还留着一个平妻的位置。当然了,若是大哥已经立了两个平妻,蔡太师肯定是不会把女儿嫁给人做妾的!”
金良叹道:“不瞒子衡,我想缔结的联盟甚多,娶的女子甚多,有几个女子的家世不比蔡琰差多少,可那时候这一正妻二平妻的位置已经都有人了,那些联盟、那些女子都与我无缘了。”对于熟读三国的他,想要猎艳的三国名媛不胜繁多,恐怕二十个都打不住,有七八个都是名门之后,比如现在已经出场的吴瑕的妹妹吴苋、甄姜的妹妹甄宓,对于这样的绝‘色’小萝莉,金良是抱着发展的眼光。
吕范压低声音:“大哥,无须担心,等您封王以后,即可多娶侧妃、庶妃,等您更进一步的时候,就可以多娶更多名门名媛了,因为《周礼》及《礼记》皆称,天子可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金良愣住了,难怪吕范会去辅佐那个跟汉室连毛关系都没有的孙家称帝,看来他对扶持汉室没有半点兴趣,而是想通过扶持起一个帝王从而成就自己的富贵,如此说来,历史上投效东吴的大部分贤才都是可以被金良利用来去******汉皇室的,想到这里,金良看了一下在历史上做过东吴大司马的吕范和吕岱,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吕范丈二和尚v婿的吕范自然是不敢随意纳妾,自然也感受不了金良对于美女多多益善的渴求。
金良依然大笑道:“我笑天下英才何其多也,天下美女何其多也,我金良何其幸运也!”
被吕范、郭嘉等人一顿劝说,金良决定不再任‘性’尚气,开始冷静地面对自己的婚姻。(未完待续。)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二百三十七章:迎娶甄姜、太后吃干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现在呢,名正言顺的妻子只有正妻蔡琰,其他的女子都还没有缔结婚礼。
娶妻当然是先娶甄姜。
平妻,与正妻平起平坐,迎娶平妻的婚姻礼仪自然也要严格按照迎娶正妻的仪式办理,从议婚至完婚,共有六个礼节仪式要走,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因为这六个礼仪都需要在甄家和金家之间来回奔波,而从中山郡无极县的甄家到襄阳的金家将军府,相距数百里,现在又是寒冬连‘日’飞雪,道路泥泞,为了双方的便利,甄家现任家主甄豫便把甄姜送到甄家在襄阳的新宅里。
金良跟甄姜当年的邂逅、定情,是在巨鹿发生的,巨鹿人田丰亲眼目睹,虽然田丰现在贵为从二品的御史中丞,却因他是金良荐举的,金良是他的主公,他又是金良与甄姜爱情的见证人,所以尽管他一脸严肃正气,实在不适合做媒人,却也秉着舍我其谁的‘精’神,在襄阳甄家和金家两边奔波。
甄姜的母亲张夫人因为年老昏聩进而阻挠金良与甄姜的婚事,还妄图把甄姜嫁给投效董卓的司马家的司马朗,被甄姜的大哥甄豫将其软禁,甄豫虽然病重,却也强支病体,以长兄如父的名义,作为甄姜的家长,参与到金良与甄姜的婚礼之中。
第一步,纳采,金家想与甄家结亲,便请媒人田丰去甄家提亲,得到甄姜大哥甄豫的应允之后,再请媒人田丰正式向甄家纳采择之礼,按照周礼,送的是大雁。
金良对这些礼仪甚是不通,见纳采送雁,觉得很诧异,便问媒人田丰:“为什么纳采送礼要送雁呢?”
田丰虽非大儒,也非常博学,不假思索地答道:“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再者,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第二步,问名,金家又遣媒人田丰到甄家询问甄姜的姓名、生辰八字,田丰把甄姜的生辰八字问回来以后,再把金良的生辰八字送到甄家。在这东汉时期还没有阴阳先生,金家和甄家便各自行卜,问鬼神,告家庙,看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若是相合则婚,相克则婚不成,要将双方的生辰八字退还。
金良看得出来,这问鬼神、告家庙只是一种仪式而已,若是想反悔了,便可以拿八字不合作为借口。金良和甄姜的婚事,表面上代表的是金家与甄家的利益结合,实际上代表的是金良中央军系统对荆州本地良善世家大族的认可。
第三步,纳吉,金家这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甄家,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纳吉时照例行奠雁礼,还是送大雁。
第四步,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就是俗称的送彩礼,金家是在纳吉得知甄家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金良现在不差钱,就送了二十颗明珠、二十块美欲、二千斤黄吕、二千匹丝缎作为彩礼,当然这个彩礼相对于财大气粗的甄家随后送来的嫁妆是远远不如,但却比同时期大多数世家子弟送的彩礼要强出不少。
第五步,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沿用《仪礼?士昏礼》的规定,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金良派媒人田丰去女家请期,送大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长兄如父的甄豫表示接受,田丰返回复命,定下来的婚期是光熹元年冬十二月一‘日’。
第六步,便是亲迎,又称迎亲,要新郎金良亲自迎娶新娘甄姜回家。
金良提前几天看过为自己准备的婚袍,甚是失望。汉朝是火德,火德尚赤,但是火德的赤并非后世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有些像暗沉的血迹。金良看着这种颜‘色’的新郎、新娘袍,十分不喜欢,命人一定要做出喜庆的大红‘色’。
金良穿上大红‘色’的婚袍,胸前戴上大红花,接过以师父身份代为家长的卢植给他赐的酒,一饮而尽,便动身去迎娶自己的新娘甄姜。
汉朝婚礼亲迎婿及妇都用马车,金良为了表示对甄姜的看重,特意劝说赤兔马帮忙拖车。金良趴伏在赤兔马的耳边轻声说了,赤兔马便嘘嘘打了几声响鼻,表示同意了,金良知道自己这匹宝马深通人‘性’,所以毫不奇怪,周边的人却都甚为吃惊。赤兔马和它的两位爱妾,两匹枣红‘色’的千里马一起拉车。
金良先是在家庙,拜祭了祖先牌位前说:“祖先在上,孩儿金良今天为金家迎来中山甄家嫡长女甄姜,为金家开枝散叶,延续香火,希望二老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布儿婚姻美满。”走出了家庙,金良便驾着赤兔马和两匹枣红马驮着的三驾马车,往甄家在襄阳的宅子里驶去。
这个时期各个世家均蓄养死士作为刺客,刺杀政治或经济上的对手,金良亲自驱车,手无寸铁,典韦、赵云、陈到便领二千飞虎亲卫扮作迎亲队伍,紧密地护驾左右,与此同时,黄忠接管了襄阳的布防,预先在襄阳内对各个黑暗势力进行打击、压制,以确保金良与甄姜婚礼的正常进行。
甄家长子甄豫在门外亲迎新郎金良,金良又以雁做贽礼,彼此揖让登堂,金良入得甄家的家庙,对着甄姜的父亲,早已过世的甄逸的牌位三拜。
金良走到甄家内宅大门,甄姜在三个妹妹甄脱、甄道、甄荣、甄宓的扶持下,早已等待那里。
只见甄姜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缨络垂旒,欲带蟒袍,百花裥裙,大红绣鞋,满身喜庆。
这个时代还没有红盖头,甄姜便一直娇羞地低着头,金良注意到,甄姜脸上做了一番‘精’细的修饰,用腮红盖住脸上浅浅的疤痕,现在真的是眉目如画。
金良上前牵住甄姜的小手,扶持着甄姜坐上马车,在甄姜上车时,金良按照礼节,亲自把上车用的牵手红绳递给甄姜,照顾她上车。
甄脱、甄道、甄荣、甄宓也跟着坐上马车,照顾姐姐甄姜。
金良亲自驾着马车,让马车绕着甄家转了三圈,才驱车往金良的将军府赶去。
到了家门口,金良先下车,扶着甄姜下车,然后牵着甄姜的手,往家里走去,甄姜踏入金家宅子,婚前礼即告一段落,正式进入成婚礼。
在通晓礼仪的伴郎吕范等人的张罗下,吕府里面的婚礼现场布置完毕,相关物品和人员全部到位。
等金良牵着甄姜到达吕府大堂时,婚礼仪式正式开始,通晓礼仪的崔琰负责赞礼,他首先款步走到香案前站好,旁边有人递上三炷香,崔琰持香行三拜礼,上香,然后退到屏风的右下角唱礼:婚礼开始!
新郎金良牵着新娘甄姜,迈步进入婚礼现场,吕岱、吕常、吕昭、吕范四位作为伴郎跟在新郎金良身后,甄脱、甄道、甄荣、甄宓作为伴娘,跟在新娘甄姜身后。
赞礼官崔琰唱礼:对席之礼!
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便分别在各自的几案相对位置的垫子上正座,伴郎吕岱、吕常、吕昭、吕范站在新郎金良身后,伴娘甄脱、甄道、甄荣、甄宓站在新娘甄姜身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