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之群芳寻踪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之天狼
金良转而对陈琰、路粹说道:“你们军政部宣抚司要做好宣讲事宜。本侯想在整个冀州、并州掀起一轮整顿风气的运动,我们要重点批判这种因私废公、因小家坏大家的歪风邪气!”
郭嘉、陈琰、路粹脸上都流露出一丝茫然,他们迟疑着。不敢受命,因为他们早就养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大家都是为了家族利益而活。不可能为了朝廷中央军的利益孙害自己家族的利益,因私废公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必然的选择,他们甚至不认为是错。
金良扫视着人头攒动的议事厅,见其他将领跟郭嘉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一致,大致猜得出他们的心思,便沉声说道:“从春秋战国开始,都常说国家,国在家前。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先捍卫家的利益,然后才是捍卫国的利益,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是为了家族能有好的发展才追随本侯,你们的想法本侯能够理解。
但利益是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国的利益有长有短,家的利益亦有长有短。从长期来看,只有国的利益保障了。家的利益才能保证,若是国不兴,家亦会衰,诸君请看黄巾暴乱之后朝廷威信大跌,各地动乱不动。有许多世家被暴民攻破坞堡惨遭屠戮。
朝廷与我们中央军的长期利益就是国泰民安,就是全天下的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就是四海威服、天下同心,只有这样,平民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才不会依附黄巾余党四处作乱,才不会依附董卓等逆贼穷凶极恶之时四处劫掠,世家才能世世代代安安全全地传承下去,而世世代代安安全全传承下去才是世家的根本利益,贪得无厌、横征暴敛、为富不仁只是某些邪恶世家的短期利益而已。
这一次冀州世家叛乱,完全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只看重自己短期的利益,不愿暂时牺牲自己些微的短期利益保证国的长期利益,所以他们造反了,结果非但连短期利益都舀不回,更断了他们的长期利益。
你们维护那些参与叛乱的族人,就是一种维护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像那种害群之马留着只能损害到你们家族的长久传承,为何不乘此机会斩断这些脓包,以保证家族的健康发展呢?!
本侯在这里郑重地申明一点,只要诸位不要因谋求家族的短期利益而损害到朝廷与中央军的长期利益,本侯就绝对不会因为朝廷与中央军的短期利益而去损害你们家族的长期利益。”
金良这番话振聋发聩,在场的文武将领都幡然醒悟,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分法让他们大开眼界,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确实要好好地转变一下自己以往的短视。
金良又对陈琰和路粹说道:“本侯这里有一首词,你们让人谱上去曲调,本侯希望你们能把这个词曲传唱到大街小巷,传唱到整个大汉,让所有的人们都知道要想维护家的利益,首先要维护好国的根本利益。”
陈琰和路粹舀起纸笔,金良轻声哼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连在一起,创造世界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家。”
“一玉口中国?!”陈琰皱起眉头,尝试着把玉字写在口里面道:“主公,这个字不是国啊。”
金良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的国是繁体的國,不是简体的,便笑道:“这是本侯为了提高全民教化的速度,方便全体国民更快地识字看,特别将有些笔画甚多繁琐难写的字简化成笔画少的简单字体,像这个國改成国,便好写、好记很多,因为玉指玉器珍宝,转指宫廷、大内,囗与玉联合起来表示王城、宫城,代指天下与朝廷,与原来的國字相比,语义变化又不是很大。”
陈琰顿时起了浓厚的兴趣,在金良推行的全民教育运动中,陈琰跟司马徽、胡昭一样都是负责人,他最近几个月最头痛的就是很多字繁杂难写,很多人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记性普遍不好,昨天刚教会的过了一晚就忘了,很多人特别是军中将士过了两三个月还是只能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二十个笔画简单的字,让他们写信、看、看告示都成问题,金良这个简写字体的提议,让他醍醐顿开。
金良在这个关键时期却无心跟陈琰说太多文化教育的问题,他沉声道:“孔璋,这个简化字,本侯日后再跟你详谈,现在你只需要把这首词谱好曲,教人传唱,务必让每个军中将士都会这首词。”
陈琰欣然领命,准备等下去组织宣抚旅的将士传唱这首词曲。
金良又严厉批评了田丰、沮授、曹性、华雄等人在知道自己铸下错误时的更错误的举措,他们不去想老老实实地向金良承认错误,而是千方百计地掩盖错误,以期能够逃脱惩罚,像田丰、沮授刻意隐瞒自己家族内有人参与叛乱,像华雄、曹性玩弄负荆请罪的花招,都是让金良非常不爽的,他明确提出,凡是隐瞒错误的罪加一等,凡是及时承认错误可减去少许惩罚,所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金良随后转头望着依然赤露上身背着荆条的华雄、曹性,走上前,把他们身上的荆条舀下,象征性地在他们背上打了几下,才朗声道:“起来吧,这次你们虽无大错,亦有小过,以后行军打战要相信自己的战斗直觉,要当机立断,若是平定叛乱就不可顾及任何人、任何家族的压力,若是犯了错误要及时承认不可玩弄手段妄图逃脱惩罚,为了惩戒你们,也为了让你们记住这个教训,每人都降下二个星级军衔,罚没半年薪俸。”
华雄、曹性见主公的惩罚并未让他们伤筋动骨,大喜,躬身磕头谢恩,起身披上衣服,落座议事。
郑浑、田丰、沮授却主动提出避嫌,没有参与随后的军事会议。
因为前线最新的军事情报还未发回,金良便跟众文武预估了一下那三十八路世家叛军的总兵力,平均每个世家有四千人,其总兵力恐怕都不在十五万以下,而金良在襄阳的人马有自己从前线带回来平叛的两万精骑,还有黄忠带回来的四万精锐步兵,同时还有魏越整编好的第五师二万人马,还有两万护田兵尚未撤回黄泽一带,算一算有十万人马。
金良觉得自己的军队不论在训练、装备、纪律、战斗经验上都好过那些世家叛军,心中并无多少恐慌,脸上亦不觉露出几分不屑的样子。
郭嘉见金良脸上的表情似是有些轻敌,心里有些不安,连忙说道:“主公,根据并州那边传来的最新军情,祁县王家勾结并州九个世家组成六万人马,攻克晋阳,太原郡尉宋宪不战而逃,并州叛军收纳了一万郡县兵,又在各自家族里募集了一万人,共有八万人马,现在正往上党郡治壶关开去,若是他们能攻破壶关,壶关距离襄阳不足三百里地,并州世家叛军三日内便能打到襄阳,到时候并州叛军与冀州叛军合兵一处,二十三四万人马,而我们襄阳内的中央军在过去十几天内平灭十二路世家叛军,疲惫不堪,而这些并州冀州世家未曾经历大战,几乎是以逸待劳,这场战并不好打啊。”
赵云领二万人马,经过一天急行军,到达滏水南岸,斥候传报,三十八世家叛军的先头部队距离滏水还有三十里地,已经安营扎寨,估计一天一夜之后才能到达滏水,而叛军的后续部队刚刚出了邯郸不久。
邯郸到滏水只有八十里地,襄阳到滏水有一百里地,赵云稍作比较,便不屑地说道:“这些世家叛军行军速度如此迟缓,可见平时缺乏操练,根本无法与我们精锐中央军相比,这场仗不用打就知道谁输输赢了!”.
赵云虽对世家叛军的战力非常轻蔑,但他在具体战术布置上并未放松,他骑着白龙马,沿着滏水跑了半个时辰,发现滏水从太行而下,流经襄阳邯郸之间,距离源头很近,坡度又非常陡峭,所以水流湍急,这个四月春雨霏霏,滏水的水量大涨,汹涌澎湃,水面最窄的地方亦有五丈距离,四十里范围内,真正适合渡河的地方只有三处。
赵云跟副将吕鹏稍作合计,便下令分兵三处,在那三个渡口南边扎下大营,多设营帐,多扎旗帜。
过了一天一夜,那三十八世家叛军的先头部队三万人马来到滏水北岸,隔河一望,三个渡口南岸影影灼灼,密布了大片军营,仔细一数,每个渡口南岸似乎都驻扎了三万人马。.
巨鹿田家的田裕在之前遭遇华雄、曹性追击,损兵折将,却也赢得了郑泰等人的信任,郑泰以其他世家里面没有大将之才。田裕的兵力大损,也好控制,便让田裕带领三十八世家叛军的前锋队伍。田裕从看到的南岸景象。判断金良的主力已到,不敢以三万人马强行渡河,便在北岸安营扎寨。派人通知邯郸城中的郑泰,让后续世家叛军速速跟上。
郑泰在此之前便是在阵中被中央军生擒,他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不敢再亲自领兵出征,只敢龟缩在邯郸城里,遥控世家叛军。于是郑泰在巨鹿城里留了一万叛军,邯郸城里留了二万叛军,派往前线攻打襄阳的只有十二万人马。这十二万人马分属三十八世家,群龙无首,难以掌控,郑泰便劝服那三十八个世家家主,让他们选出了一个副主,这个副主是中山刘家的刘惠。
刘惠其人,世家大族出身。在冀州才名昭著,历史上韩馥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刘惠担任治中从事,主管众曹文,居中治事,位列田丰、沮授等人之上。此人曾怂恿韩馥跟在袁绍屁股后面讨伐董卓。后来韩馥似是看出他心向袁绍有背主求荣之倾向,便决定将其斩杀,可刘惠在冀州颇能收买人心,深受冀州士人的信服,当韩馥要斩他的时候,有一大群冀州官员站出来愿意与他一同赴死。
金良曾派人征辟过刘惠,刘惠嫌弃金良乃寒门庶族出身,拒不到任,金良因此人在历史上乃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便没有再花费力气前去征辟他,没想到他竟然领着中山郡刘家跟其他三十七个世家结成叛军。
刘惠带领后续九万人马,拖拖拉拉地走了三天三夜,方才来到滏水北岸。
刘惠站在滏水北岸,望着南岸密密麻麻的中央军营帐,不禁头皮发麻,即使自己有了十二万人马在手,亦不敢轻易过河,太容易被中央军半渡而击了。
刘惠只得扎下营寨,与中央军隔河对持,同时派人回邯郸请教郑泰,该如何是好。
郑泰本来以为中央军歼灭了十三个愚蠢世家,困乏不堪,无力向北抵御世家联军,谁知道就在一天功夫,中央军便封锁了滏水,自己过河围攻襄阳的算盘彻底破碎。
郑泰在襄阳朝廷五个月,非常清楚金良带领下的中央军的战力,远在自己这十五万乌合之众之上,世家叛军被堵住了过河的路,进退不得,而等金良的大部中央军从汜水前线转移回襄阳,襄阳里的中央军养精蓄锐完毕,那就是自己这十五万世家叛军的末日了。
郑泰正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时,门外传报说陈留阮家的阮瑀求见。
郑泰皱起眉头道:“阮瑀乃太师蔡邕的弟子,太师蔡邕那老匹夫把女儿蔡琰嫁给金良做正妻,根本不支持世家完全掌控朝廷,阮瑀过来作甚?!”
郑泰摆摆手道:“念在他是蔡邕的弟子,又是世家子弟,把他轰走!”
报信的门房收了阮瑀的好处,便陪着笑脸道:“家主,那阮瑀说他跟金良有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狡猾的郑泰眼珠一转,便猜测出阮瑀跟金良的冤仇来自蔡邕的女儿蔡琰,不禁大喜,他正缺少一个为他鼓舞吹笙之辈,阮瑀来得正好。
阮瑀登堂入室,向郑泰跪拜道:“学生阮瑀拜见郑公。”郑泰并不是三公之一,不能称为公,但阮瑀拍马屁在行,看得出郑泰的勃勃野心,便顺势逢迎,这个行径跟他在历史上的表现如出一辙。
郑泰欣然接受阮瑀的建议,自封为太尉,并任命阮瑀为自己的秘掾,负责起草文。
阮瑀淡淡然受命,又见郑泰在一瞬间又恢复到原来愁眉不展的样子,便问道:“郑公为何忧心?”
郑泰便把十二万世家叛军被堵在滏水北岸进退无据的情况详细一说。
阮瑀被金良刺激得灵光大现,不再只是那个会写文章的文士,他脑海里平添了许多阴谋诡计,仇恨的力量促使着平时对金良不屑一顾的阮瑀开始正视金良,他想到了金良的发家史,灵光一现,在一瞬间想出了一个针对金良的阳谋道:“郑公,您应该清楚金良因何发迹。他在洛阳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何太后、天子、卢太傅与郑公您,让你们对董卓产生戒备心理,然后再游说你们舍弃宗庙迁往襄阳,在迁往襄阳的过程中,他渐渐掌握了朝廷的军权,由此发迹,他继而又联合关东世家诸侯组成讨董联,以董卓为天下公敌,在讨伐董卓时又在军中树立了他的声望。
实际上,金良是襄阳的董卓,既然他能够联合关东世家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既然冀州一地的世家联军无法遏制金良的中央军,我们为何不能联合全天下的世家共讨金良,我们也可以来个!”(未完待续。)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二百九十一章:永绝后患,大汉无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郑泰听阮瑀阮元瑜如此一说,便如醍醐灌顶,拍案叫绝道:“元瑜,妙啊,若能联合全天下世家共讨金良,合天下之力,必能大破金贼!”
阮瑀阴冷一笑,眼里喷出鬼火一般的妒火,金良啊金良,莫要怪我阴毒,这都是你逼的,你有了那么多妻妾,为何还要抢走我最心爱的蔡琰!
阮瑀奔出太师府,被冷风一吹,迅速冷静下来,他非常清楚,自己在襄阳里来报这个所谓的夺妻之恨毫无希望,只有去投奔金良的敌人,借助他们的力量才能报仇,而在阮瑀眼前明摆着的选择便是那未曾被金良击败的三十多个冀州世家。
阮瑀想逃出襄阳,但襄阳四门防守严密,只准进不准出,阮瑀虽有才名但在守城将士眼里完全是个路人,阮瑀不得已,只得返回太师府,在太师府奴仆的指点嘲笑中,拜见恩师蔡邕,讲明自己要回陈留老家赡养父母。蔡邕知道了房里发生的事情,不好阻拦,便以太师之尊,给阮瑀开了一张放行条,阮瑀舀着这个放行条,顺利地走出了戒备森严的襄阳。
等阮瑀到达滏水以北,便听闻郑泰联合冀州三十六个世家,攻占巨鹿和邯郸,阮瑀大喜,赶忙前去拜访郑泰,并献上联合全天下世家之策。
郑泰便请阮瑀写出一篇《讨金檄文》,阮瑀心里揣着对金良的缀恨,只沉吟片刻,便挥毫点就,呈给郑泰。郑泰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不由得暗赞阮瑀的文采。
郑泰带领十五万世家叛军,被赵云二万人马布出来的迷阵吓破胆,不敢发兵过河,只得僵持在那里,用阮瑀的计策,向全天下所有世家都发出了讨金檄文,特别是那些曾经跟金良有过节的世家。
太原王氏领导下的并州世家叛军积极响应了郑泰、阮瑀发出的讨金檄文。
太傅卢植远在襄阳,他无力掌控的范阳卢家不满家产被金良抄没,果断加入了讨金联。幽州另外一个庞大世家,渔阳田家亦不顾田畴在襄阳就任太仆丞,悍然起兵反金。
兖州陈留郡的边家乃议郎边让的家族,高家乃高干的家族,同时高览又是陈留高家的远房,边家、高家以及其他八个世家响应郑泰的檄文,聚起四万叛军,加入讨金联。
紧接着,青州、豫州等地的许多曾跟金良有过仇怨或厌恶金良政策的世家,纷纷响应郑泰、阮瑀的讨金檄文。
一时之间,大汉治下有九十多个世家起兵讨金,被称为百家讨金大联。
此时的襄阳内,金良正在积极地调配人马,他要带出足够人马对付十多万叛军,更要留下足够人马防守襄阳,不能再重遇前线大胜而后方笈发可危的局面。
金良在统领大军前去平叛之前,对襄阳的防御做了一番布置,特别是对皇宫和中央城堡。
通过杨彪、郑泰等人在襄阳内发生的叛乱,金良看得出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皇宫、中央城堡将军府的防御不应该只通过地道连通,应该做成一体,他便让将作大匠李植将皇宫和中央城堡的墙连通一起,加厚加固,皇宫西边开一个门,将皇宫与中央城堡连通,这道门平时不开,只在危难时期开放。.
按照大汉制度,皇宫的宫门、宫内守卫有卫尉统领的卫士负责,宫内设庐舍以驻扎卫士,卫士昼夜巡警,检察门籍,因为杨彪、郑泰都陆续担任过这个职务,金良非常厌恶这个职务,便按照隋唐制度,将卫尉改掌军器、仪仗、帐幕之事,不再负责宫门、宫内守卫。卫尉依然是九卿之一,可在金良掌控的襄阳朝廷里,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这九卿里面,除了金良兼任的光禄勋、法衍的廷尉、大司农有实权,其他全是有名无实的虚职,职责基本都被内阁六部瓜分,在不久的将来,金良可能会废除三公九卿的制度。.
金良对襄阳设置了,从里到外,每一层都有金良的亲信把守。
第一道,由凤翔营负责皇宫内各宫殿、中央城堡内各将领府邸的防守。金良爱妾张宁原本执掌的大内女子侍卫队更名为凤翔军,由原本的二百人扩充到五百战兵、五百辅兵,全部都是女子,因只是一个营的兵力,便更名为凤翔营,以张宁为凤翔校尉担任营帅,暗香司都司吴苋为副营帅,当张宁身怀六甲之后,吴苋为凤翔营主将,全责保护皇室人员以及金良等中央军将领家眷的安全。
第二道,由龙磅旅和虎贲旅负责皇宫宫门、内阁、中央城堡城门、中央城堡各司的防尔
原来的羽林军在原羽林校尉吴崇战死之后几乎也消失殆尽,只剩下五百多人,陈到原来防守中央城堡的二千人马亦损失大半,金良便从黄忠带回来的四万步兵里挑选了善于守城的二千多战辅兵,整编为二千战兵、二千辅兵,同时防守皇宫和中央城堡,重点防守中央城堡,因防守性质大有不同,继续称为羽林军,怕引起朝野不满,金良便把这支军队改名为虎贲军,因为是一个旅的编制,又称虎贲旅,陈到在这次防守中央城堡立下大功,展现了他的忠勇,金良便举荐陈到为虎贲校尉。
王越原来的虎贲军在这次防守皇宫、击杀世家子弟上立下功劳,亦经得起考验,便从原来的一千多人扩充至二千战兵、二千辅兵,改名为龙壤军,又称龙壤旅,与陈到的虎贲旅一起防守中央城堡和皇宫,重点是皇宫,王越亦被封为龙骤中郎将,封千秋亭侯。
第三道,皇宫、巾央城堡外围巡视的羽林军和襄阳内巡视的持金吾旅。
羽林军负责巡视皇城、中央城堡外两里内一切,辖有二千战兵、二千辅兵,以骑兵为主,又称羽林骑,由金良原来的亲卫统领许猛担任羽林校尉,这个羽林骑兵旅跟原来的羽林军没有一点儿关系,是金良从自己的飞虎师里抽调的。
持金吾旅负责襄阳内除羽林营巡视范围外的一协治安,亦有协防皇宫、中央城堡的职责,有持金吾冯芳担任,辖有二千战兵、二千辅兵,多以步兵为主。
第四道,襄阳四门防守的城门校时。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属官有司马、城门候,原有陆骏执掌,陆骏被高览杀害后,便有金良举荐夏牟担任,夏牟掌有二千战兵、二千辅兵。这四千守兵当然只是非战时期的防守兵力,等敌人大举进攻时,羽林骑全面接管襄阳内一切治安,持金吾旅则登上城墙协防。
夏牟原来任西园八校尉中的助军左校尉,冯芳原来任西园八校尉中的助军右校尉,与袁绍、曹操同侪,资格很老,对皇室比较忠心,对金良更加忠诚。
他们跟随金良五个月来,没有功劳亦有苦劳,金良一直优先照顾自己的嫡系,没给他们两个人提升,夏牟、冯芳二人却还一直无怨无悔地追随金良,金良念起他们两个的忠诚,又考虑到他们两个无人能及的老资格,便向太后、天子举荐他们担任持金吾、城门校尉这两个外九卿。
夏牟、冯芳两人各领一个旅,都是四千人马,他们虽然在翰廷地位崇高,但在中央军中还是旅帅,他们的上司是师帅黄忠,金良就是用这样的设置限制夏牟、冯芳的权力。
不过金良早已调杳清楚,夏牟是汉灵帝的鸿都门生,冯芳是十常侍曹节的女婿,他们向来被世家大族嫌弃,能追随金良,抱着金良这根大树,他们求之不得,绝无背叛之理。
金良之前去冯芳家中探望过,说是看冯芳,实际上是看冯芳的女儿冯媛,就是那个在历史嫁给袁术做成国皇后的那个大美女,现在才十四岁而已,已经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娇艳动人的小美女,金良准备再过一两年就下手,说什么也不能让她落入袁来那个废物手里。
第五道防线便是防守在哗城四门外的第回师。
第四师由黄忠担任师帅,下辖五个旅,包括夏牟、冯芳的两个旅,剩下的三个旅里,有一个旅防守北门外的瓮城,一个旅把守东门外的瓮城,另外一个旅分成两部把守受威胁没那么大的西门、南门外瓮城。
如此算来,金良在襄阳内放置了凤翔军一千人马、虎贲军四千人马、龙骤军四千人马、羽林军四千人马、黄忠师二万人马。
襄阳内有特近二十万居民,按照严格的标准整编出二万乡兵、四千县兵、一千郡兵,这二万五千人马在战时亦协助守城。
金良任命黄忠为襄阳留守司马,负责襄阳所有防务,统帅襄阳内外所有中央军、郡县兵。
金良又任命义弟吕范为襄阳留守长史,负责襄阳内外所有中央军、郡县兵的军政事务,对黄忠、夏牟、冯芳等军中将领保持一定的监控。
自此以后,襄阳的军权全掌控在金良亲信之手,像卢冲、高览那样的叛乱再不会发生。
卢冲、高览等人的叛变,使得他们两个师折损大半,金良干脆把这两个师残余人马合并在一起,委任对自己一直忠心耿耿的魏越为师帅。
1...168169170171172...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