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之天狼
随着神仙丹、忘忧丹和国际人口贸易等各项事宜的全面铺开,一连好几天,金良都兴奋地难以入眠。
他金良终于有能力、有机会一雪国人的百年之耻,无愧为汉人的大英雄!兴奋劲没有持续多久,吕布就意识到,那些事情才刚刚开始,想要看到辉煌战果还需要很多年,这么遥远的事情,暂时做个铺垫就行了,金良目前最需要全身心对待的便是讨伐董卓的大业!
金良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急性子,又是一个非常容易心血来潮的人,当他想到什么。他就要马上付诸实践。像这一次,他二话没说,马上派人去召集麾下所有文武将领来将军府的军务院里议事。
襄阳西北角的中央城堡巍峨矗立,与紧邻的皇宫相比,中央城堡的雄伟堂皇程度颇有不如。然而它的险峻坚固程度远胜于皇宫,因为这里是整个司隶地区的军事中枢,也必将是整个大汉的军事中枢,而金良的将军府坐落在中央城堡的中央地带,是中央城堡的中心。
将军府的一个很不显眼的院子,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院门上挂着一个牌子,名为“军务院”,除了驻扎在宜阳的张辽部。其他军中将领,如田丰、沮授、董昭、郭嘉、徐庶、高顺、黄忠、徐晃、夏牟、张颌、鞠义、高览、朱灵等人都陆续来到了军务院,他们将要跟金良共同决定中央军乃至整个司隶地区郡县兵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托辞!全是托辞!”金良翻检着手里的书信,脸上怒气渐盛,说着就把书信扔在桌上,让大家传阅。
距离董卓拥立刘协建立洛阳伪朝廷,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了,金良拥立的刘辩襄阳正朔朝廷内阁十大辅臣的讨董檄文早已发到各个诸侯手中。袁绍袁本初也将他的亲笔书信派人送到那些身为袁氏门生故吏的诸侯手中,各地诸侯纷纷响应。
可响应完毕后,他们大多按兵不前。有的诸侯说粮草尚未筹措齐备,金良说襄阳这边可以提供粮草,那诸侯便又回信说士卒新招尚未训练齐备,还说寒冬将至不利用兵,现在其实才刚到十一月,冬天的第一场雪还没下来。那些关东诸侯发来的信件里编造的种种理由可谓层出不穷。
金良又是失望又是忿恨,止不住怒骂道:“全是无胆鼠辈!”
御史中丞兼内阁兵部侍郎田丰看罢书信。朗声笑道:“主公,何须动怒。难道主公你真的打算完全利用这些诸侯来讨伐董卓?这些没有战心的诸侯皆是乌合之众,牵制董卓部分兵力可以,但若要他们硬抗董卓主力,怕是强差人意。”
“元皓,问题是他们连出兵牵制董卓都不愿意,我徒之奈何。”金良有些无奈,难道自己还要太后、天子和内阁辅臣联名再下一次讨伐董卓的檄文吗?
前军师兼行军长史沮授就事论事道:“主公,他们之所以迟迟按兵不前,信上所陈虽是事实,更大的原因是他们惧怕董卓的西凉铁骑,又私心自用,不愿为了朝廷大义而让自己损兵折将,以我观之,即便他们前来跟主公会盟,也是虎头蛇尾,草草应付了事。”
金良回想了一下历史那个讨董联盟,不得不深度佩服沮授的远见卓识,点头称许道:“公与所言极是,看来讨董大业不能寄希望在这些诸侯身上。”
中军师兼司隶治中董昭深思片刻,方才说道:“主公,虽然这些诸侯战力颇弱,但主公也不能等闲视之,主公若想迅速澄清宇内,这讨伐董卓之战,必须要让那些诸侯上阵!”
“既然他们无用,又何须让他们上阵,只在旁边助威即可。”金良诧异地问道,再好好回忆一下那段历史上的讨董联盟,除了曹操和孙坚之外,其余的诸侯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酒囊饭袋。????董昭猛地摇摇头,递上一本账册:“主公,您请看,这是这些诸侯最近向朝廷上交的赋税清单。”身为司隶治中的董昭,掌管司隶地区的财政,亦间接掌管着朝廷部分财政。
金良展开一看,不禁震怒:“简直像是打发乞丐的!”
董昭冷笑道:“这些诸侯眼里没有朝廷,没有皇室,更没有我们中央军,他们之所以跟着一起讨伐董卓,不外乎想从讨伐董卓的战役中捞取一些名声,瓜分一些战利品而已,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迫于袁绍的压力,这些人过半是袁氏门生故吏,董卓杀了袁隗,他们一定要硬着头皮为袁隗报仇。
既然他们不尊朝廷大义,一旦共同的大敌董卓覆灭,某些不服王命的关东诸侯跟朝廷之间必定又会有新的冲突。若是这些关东诸侯联合起来对抗朝廷,我们中央军若想迅速平定关东,便难上加难。”
金良恍然大悟道:“董军师的意思是,若是灭了董卓,这些诸侯便又将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不如在讨伐董卓的时候,乘机削弱他们的兵力?!”????董昭点点头:“我正是此意,讨伐董卓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冠冕堂皇地削弱他们兵力又让他们无话可说的好机会,主公若把握得当,可让他们鹬蚌相争,我们中央军渔翁得利。”
金良皱起眉头,叹道:“谈何容易!那些诸侯打战不怎么样,勾心斗角一个比一个强,因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出身,从小就尔虞我诈惯了。”
田丰、沮授、董昭面面相觑,主公对世家的成见还真是根深蒂固,不过想起大部分世家子弟的行径,主公对世家的看法还真是精准。
董昭笑道:“这全都仰仗主公把握战局了,若是把握得好,我军便可轻松把董卓灭了,又把关东诸侯给削弱了。”
金良问询道:“各位,对董军师所说,你们有何意见?”
沮授的脸上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兴奋,拱手问道:“董卓残暴不仁,天下诸侯群起反之,更有主公这样的英雄主持讨董大业,董卓的武运必不长久。对打败董卓,我无有疑虑,问题是,打败董卓以后,朝廷和中央军该何去何从?”
金良对于这个问题还真得有几分茫然,因为他对于这种中长期的发展还真是缺乏规划,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幸好金良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主公,他笑问道:“不知公与有何高见,不妨说来!”
沮授早就为金良考虑过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答道:“主公骁勇英武,威震河朔,值此社稷倾危之际,当忠义奋发。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还大驾于中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金良闻听沮授所言,甚是大喜:“公与,你真乃我之子房。如此看来,讨伐董卓只是一个开始,讨伐董卓联盟散了之后的行动才是重头戏,才是决定我朝廷和中央军的关键。”
沮授点点头:“主公,若是不考虑以后,一味跟董卓硬拼,即便赢了现在,却也输了未来,望主公深思!”(未完待续)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一百八十三章:灭于毒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群芳寻踪最新章节!
ps:,,“”,给《三国之群芳寻踪》更多支持!徐庶身为前军师祭酒,是沮授的助手兼学生,却对沮授的话有不同的意见:“主公,沮先生,我有一些浅见,却不知当说不当说?”
沮授笑道:“主公从谏如流,元直你又何须拘谨,不妨把你的意见说出来,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嘛。”
徐庶见金良一脸宽宏的笑意,心里充满了信心,便把自己的意见一五一十讲了出来:“诸位,切莫忘了,我们身处在现在,若只考虑未来,却忽略了现在,多好的未来都是虚妄的。
现在,主公最为欠缺的便是声望,没有声望便无法服众,无法完全执掌襄阳朝廷,无法让中央军的意志成为朝廷的意志,讨伐董卓便是一个难得的增长主公声望的机会。
若是主公为了便于后来对抗关东诸侯而一味避战,畏敌不前,跟那些关东诸侯有何区别,天下人又该怎么看待主公,主公奔走数月缔结联盟难道只是为了给袁绍做嫁衣不成?!”
沮授笑着拍抚徐庶的肩膀:“元直你进境不少,让我甚是欣慰!”
随后,沮授对金良说道:“元直所言极是,我们既要顾着将来也要顾着眼前,不可有所偏颇!”
郭嘉也说道:“我们既要做到让天下人钦佩中央军的忠义和战力,又要保全实力,削弱那些关东诸侯,如何拿捏还须主公好好把握!”
金良皱起眉头。这些谋臣三言两语之下,想得倒是很周全,但是可行性有多大呢,这战还没打,就给自己限制这么多条件。如此束手束脚,能把战打漂亮才怪!
金良便转头问高顺等武将:“你们有什么建议?”
高顺沉声说道:“主公,我同意几位军师的建议,不过我有一些疑问,太后和天子有否下诏让我们中央军即可出兵?内阁其他辅臣有没有施加压力给主公让我们中央军即可出兵?!”
金良摇摇头:“他们都只是说尽量尽快,并没有说一定要马上出兵。”
高顺皱起眉头:“主公。那我就不太明白了,为何主公还为那些诸侯没有即可出兵而恼火呢?我们中央军现在的粮草并未完全齐备,兵器盔甲还未齐备,训练尚还差强人意,若是即可出兵也是相当勉强的啊。”
金良这才察觉自己急于一时的气愤。只顾着商议该如何对付那些诸侯,忘了在第一时间内把郭嘉暗部掌握的最新情报分享给大家,连忙示意郭嘉把最新情报讲述给大家听。
郭嘉记忆力超强,那些情报看过一遍又给金良讲过一遍,便全都记在那里,当此时,他侃侃而谈:“董卓已经获悉我们中央军联合二十多位诸侯组成讨董联盟来对付他,他便抢先下手。
董卓命大将段煨领兵守住长安。段煨乃我大汉名将段颖的侄子,谨慎持重,善于防守。麾下将士军纪严明,迥然不同于一般的西凉兵,负责攻击长安袭扰董卓后方的我方军队有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西将军马腾、镇西将军韩遂,皇甫将军虽有五万兵马,怎奈在之前平定羌乱时损兵折将士卒极端疲惫,粮食缺乏。皇甫将军虽然讨伐董卓心切,却在一时之间无法出兵。马腾、韩遂又被李儒动用离间之计。彼此心怀猜疑,不肯合兵一处。都守在武威金城二郡不能出兵,一时之间,董卓并不忧虑后路。
董卓又命大将张济及其侄儿张绣一起守住弘农、武关,南阳太守袁术兵马虽多战力却差,无法克敌。
董卓又命大将徐荣攻占荥阳,进击中牟,中牟令陈宫兵少将寡,不能抵抗,同中牟功曹任峻一起退到陈留,暂时依附陈留郡太守张邈麾下。
董卓又命大将胡轸攻占阳城,颍川郡太守王匡不能抵抗,暂时败退阳翟等待汝南太守袁绍求援。”
高顺不以为然道:“这些都是疥癣之疾,不足挂齿,只要我们中央军诸项齐备,可渐次收复。”
郭嘉淡淡一笑道:“军事情报还未讲完,仲平,你先不要急着表态。
董卓命大将杨定守住河东,原河东守将牛辅在军师贾诩辅佐下,领三万西凉骑兵,乘张燕不备,轻取箕关,进而奇袭河内郡,河内郡中数个大县,包括河内郡治所怀县都落入牛辅手中!”
高顺倒吸口冷气:“河内太守孙坚乃久经沙场的宿将,深通兵法,不应该敌不过牛辅!”
郭嘉叹息道:“可惜孙坚在前去河内就任的路上,遭遇黄巾余党袭击,身受重伤,留在鲁阳养伤,原河内太守韩霖乃酒囊饭袋之辈,麾下士卒少有训练,当然敌不过牛辅的虎狼之兵。”
高顺皱起眉头问道:“孙坚麾下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位猛将,他本人的武艺更为高超,他麾下又有八千江东虎狼子弟兵,我实在想不出天下还有那一支黄巾余党能够将他击伤!”
金良哈哈笑道:“仲平,你可晓得天下那个诸侯地盘下的黄巾最为猖獗?”
高顺想了一下,恍然道:“你说是他派人假扮黄巾余党暗害孙坚?!怎么可能?!”
金良冷笑道:“怎么不可能,孙坚跟那人的弟弟甚是莫逆,而那人跟自己的弟弟向来水火不容,河内太守韩霖又是那人的死党,如此种种,决定着那人必定是袭击孙坚的幕后指使。还好那人的弟弟已经派兵协助孙坚守卫鲁阳,待孙坚伤愈,便前往河内,那人一旦失手,不敢再度冒险。”
一旁的黄忠听得稀里糊涂的,连忙问道:“你们说的到底是哪一位啊?”
金良笑道:“就是那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世家子弟啊。”
黄忠嘿然一笑:“我早看出那人心机颇深却未有远谋,不可共图大事,果不其然。讨董大业在即,他却暗害盟友,若是传扬出去,这讨董联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金良沉声说道:“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个情报传扬出去。就当孙坚被黄巾余党伤了,待讨伐董卓胜利以后,再把实情告知孙坚,让他找那人算账,现在还是要顾全大局。”
徐晃徐公明并不关心孙坚的死活,他是河东人。一听牛辅大军把河内占了,便忧心忡忡道:“河内被牛辅一占,我们中央军便跟河东朱儁所部失去联络协同,若是董卓命杨定和牛辅联合夹击朱儁大人,河东不保。河东盐池不保,河东盐池若是让董卓得到,必定如虎添翼,能迅速扩兵数十万,到时更无法遏制。”
金良听徐晃说罢,心里一惊:“我还真没想到盐池那回事,只是觉得牛辅大军控制河内,处于黄河中游。可随时顺水而下,攻击黎阳进而攻击金良,如刺在喉。不可不除,现在听公明如此一说,万一董卓尽占盐池之利,声势必定大增,将来不可遏制。为今之计,便要速速击退牛辅。协防河东。”
河东盐池,又称解池。占地数百里,盛产的食盐可供三分之一的大汉百姓食用。由此产生的赋税收入是大汉朝廷一大固定财政收入,若是董卓一举把盐池纳入西凉军用,盐池每年贩售食盐所得足有数十亿,足够养活数十万西凉大军,所以金良不能不急。
高顺等军中武将到现在都明白了为什么金良要急于出兵,确实是受到了董卓的威胁,牛辅大军攻占了河内,若是再暴兵东进,便是进入南阳,打到眼前了,不能再慢慢地训练整备了,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中央军上下统一了意见,一致决定发兵河内,攻打牛辅。
当然,在金良眼里,身为董卓女婿的牛辅不过是酒囊饭袋,他真正在乎的只有贾诩贾文和,这次发兵河内,若能擒得贾诩,便之喜。
根据最新的情报,牛辅大军攻占河内以后,因为害怕抵挡不过金良,牛辅不顾贾诩的劝谏,在河内当地疯狂招募兵丁,那些被张燕击败的黑山群盗,纷纷下山前去河内依附牛辅,半个月内,牛辅所部已经由三万人扩充到六万多人,加上一些老弱辅兵,勉强可以称作有十万大兵。
金良对仅仅训练了两个月的中央军战力并不做过高的评价,这次前去进攻牛辅,他并不轻敌,决定带上十万兵,五万战兵,五万辅兵,分别为金良、黄忠、徐晃、张颌、眭固五个师团,高顺、卢冲留守襄阳,张辽依然镇守黎阳,高览、鞠义的师团多是荆州子弟兵,守卫故土热情高,出境作战热情低,金良便把这两个师团的十个旅分散开来,分开防守司隶地区的十个郡,防止其他敌对势力侵扰。
金良没有高估中央军,但他的中央军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确实提高很快,俨然成为天下少有的精兵。
因为中央军的常规军事训练是金良积极主张的实战训练,里面最轻松的一项便是全副盔甲外带辎重兵器越野长跑二十里,训练项目里面没有最严苛,只有更严苛,中央军将士每天都挣扎在拼死拼活的生存边缘,而且时不时地都要轮换着,进剿司隶地区的黄巾余党以及那些跟黑山贼、草原异族有勾结的世家大族,为了磨练中央军将士,每次进剿都是以少胜多,从不以多胜少。
中央军将士一开始都不太习惯严苛的实战训练,简直要闹出兵变,金良首先以身作则,把取材于后世特种兵训练的训练项目逐一完成,在场的中央军将士尽皆目瞪口呆,金良颁下军令,规定提前完成训练项目的将士可以进入红粉营,按时完成训练项目的将士有肉吃,不能完成训练项目的将士只能喝汤,拒绝完成训练项目的将士即可逐出中央军贬为屯田兵,敢闹出兵变的将士即可诛杀,以正军纪。
大部分中央军将士都是贫寒人家出身,在进中央军之前都是饥肠辘辘朝不保夕,进了中央军整天都能吃饱穿暖,表现好有肉吃。表现更好还有女人玩,表现不好的话就被踢出中央军去屯田被人嘲笑,敢反抗就地正法,大部分将士都相互鼓励,男子汉大丈夫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呢。总好过吃不饱穿不暖还被人嘲笑,再说主公都以身作则,把那些训练项目做完,我们还能说什么。
如此这般双管齐下,中央军的实战训练迅速实施下去,再加上屯田兵团和太仆司牧马场的有力支撑。战士们刻苦训练完后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吃,有牛奶、羊奶喝,营养完全跟得上,两个月后,每个战士都脱胎换骨。健壮彪悍,包括之前骨瘦如柴一脸菜色的白波降兵。
金良临走时告诫留守襄阳的高顺、田丰、卢冲,一定要小心警惕那些世家大族的反扑,告诫留守皇宫的王越、吴崇,一定要小心敌对势力对太后、天子不利,众人都凛然受命。
金良遂放心地领十万中央大军发兵河内,准备击溃牛辅,活捉贾诩。
两日后。大军经过黄泽湖,典农中郎将韩浩、典农主薄常林、典农校尉石韬走出黄泽城堡,前来相迎。
金良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每隔十几里地便可以看到屯田兵团建造的巍峨城堡,看到田野上辛勤耕耘的屯民,看到到成群的鸡鸭牛羊到处乱跑,看到袅袅炊烟冉冉升起,到处都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跟两个多月前从洛阳来邺城所看到的百里无鸡鸣的荒凉景致相比。简直是换了人间。
金良仰头看了一下作为屯田兵团大本营的黄泽城堡,跟以往的城池大相径庭。不再是四四方方的,而是凹多边形。样子甚是古怪,一点儿都不美观。
韩浩见金良注视坞堡,笑着说道:“主公真乃大才,竟然通晓筑城之事。自从主公把这个叫做棱堡的建筑草图交给我以后,我便趁着农闲时间,把所有屯民召集起来,集中修建这个棱堡。这种棱堡,很好修建,而且扩建也方便,只要沿着棱形的城墙,不停地再修同样形状的城墙,墙墙之间形成夹道,就可进行扩建,而且防守能力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强!”
行军长史沮授指着那些棱角城墙,问道:“元嗣,为何修建这么多棱角城墙?”
韩浩笑答道:“这便是棱堡的妙处,凸出许多棱角城墙,是为了让守方对攻方进行多重打击,不管攻方从哪面城墙进攻,背后都会暴露给另一边侧墙上的守兵,每个侧面又都在弓箭的射程之内,如此一来攻方几乎没有爬上城墙的机会,不是被前面的守兵杀掉,就是被背后的守兵射死!
最近两个月里,有好几股贼兵知道这个堡里屯有大量粮食,想要攻占黄泽堡,我这堡上只有两千屯田兵,却射杀得他们尸横遍野,狼狈逃窜,主公这个棱堡创意居功至伟。”
金良哈哈大笑道:“元嗣,莫要拍我马屁,我也是听西域那边来五原郡的胡人说西域之西的大秦国有这个样式的城堡,防御甚是稳妥,我便记了下来,这棱堡实在不是我的创举。对了,元嗣,我最近忙于其他事情,没有过问屯田兵团的事宜,你现在就给我简单汇报一下吧。”
韩浩并没有回去查看记录,凭着记忆,把目前屯田兵团的发展情况一五一十讲了出来:“现在屯田兵团共有三十二万人,其中有二十八万男子,四万女子,男子里有重罪在身要挖矿的有二万多人,屯田兵团下面的田地有三百多万亩,折合一个人二十亩,当然距离主公所说的荒地总数还相差甚远,我还在积极地招募流民,开辟荒地。”
金良依稀记得后世的河北地区共有良田一亿多亩,而七百万司隶地区的大汉子民开垦出来的不足六千万亩,即便是为了巩固水土留下一千万亩,还有三千万亩荒地等待开垦。
韩浩随后又汇报了一些秋收冬种的情况,最让金良感兴趣的是,在常林、石韬这两个农学家的带领下,屯田兵团精选优良种子、精耕细作、轮作套种、大兴水利,种种得力举措,若无大灾大难,明年的粮食亩产量估计会超过以往的所有年份,整个司隶地区将再无饥民。
金良见粮食都已经播种下去,现在正处于农闲季节,便让韩浩征集十万屯田兵,负责向十万大军运输粮食,运粮的马车、牛车是屯田兵团现成的,运粮的马牛则可以向田畴的牧场征集。
有屯田兵团的支援,金良大军再无不用为后勤辎重担心,可以全心全意地备战。
四天过去了,大军经过朝歌,金良指着远处一个怪模怪样细细弯弯的山头,问当地人眭固道:“白兔,这是什么山,怎地如此奇怪?”
眭固呲牙一笑道:“回禀主公,这山弯弯曲曲,绕来绕去,跟鹿的肠子有些相像,人们都唤它鹿肠山。”
说到这里,眭固眼睛里寒光一闪:“主公此前在黄泽湖水淹二十多万大军的于毒,他的老巢就在这鹿肠山上,当初于毒势力大的时候,自沧河北岸的青岩山至淇河南岸的青岩壁,南北四十多里地的山区内到处都有于毒的贼兵。于毒中了主公妙计,被黄泽湖水淹了一下,便一蹶不振,现在麾下只剩下两千多人,依托着他的老巢山寨苟活着。张燕曾经尝试攻打过几次,怎奈于毒的山寨只有南面的苍岩谷口可通往寨顶,其他三面均为悬崖,再加上四面高高的寨墙,非常易守难攻。主公,我们这次路过此地,可否顺势把于毒扫平了,省得他休养生息好了,再来侵扰我们。”
金良听说于毒只有两千多人,懒得亲自动手,便派眭固领四千精兵,携带十架霹雳车,前去攻打于毒的山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