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陈扬这么一说,村民们果然松动了不少,自发的把路让了出来。
陈扬松了口气,领着好几十个人一同进了县委大院。
.
一楼的会客室。
陈扬和几个村民代表面对面的坐下了,老吕心有余悸的捧着盏热茶坐在陈扬身侧,小董则把剩下的村民都安置到了县委大会议室里。
村民选出来的几个代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别看前面在外面闹腾得欢,可真进了屋里跟书记对面坐着了,他们几个倒是木讷起来,心里紧张不已。
陈扬看出了他们的局促,笑笑说道:“大伙别紧张,慢慢把事说清楚就行。”
几个农民互相看了一眼,最后才由一个年纪稍长点的吞吞吐吐的打开了话匣子,“陈书记,是这样的,俺们村去年......”
这个年长的村民叫柳继堂,他足足说了十多分钟才把事情原委交代清楚了。
原来闹事的这十几户农家都是柳树镇草上庄的,去年春季他们一起承包了个草场养羊,就在县搪瓷厂附近,搪瓷厂有一个堆放废弃原料的垃圾场,因为当时正是雨季,雨水将那些垃圾冲散了,污水顺东河流向那片草泊,不久那片春笋般的嫩草都枯死了,连带着村民圈养的五百多只肉羊也中毒死亡。草场是上了保险的,可县保险公司来人查看,是废垃圾里的污水污染的,保险合同没有这一项就不给赔。
草场承包合同柳继堂等几户农民于是就找到搪瓷厂索要赔偿,可搪瓷厂自建成以来根本就没盈利过,本身就欠了一屁股债,而搪瓷厂又是县农工商联合公司的下属单位,柳继堂等人就找到了县联合公司的王总,王总给他们的回复就是俩字——“没钱”,农户们实在没办法,就把联合公司告上了县人民法院,可涉及到王总的经济案连法院都很怵头,事情于是就这样拖了下来,这两天不是过年嘛,村里人因为这事一整年都没好过,聚在一块喝了点酒之后,不知是谁撺掇了一下,就聚齐了几十个年轻小伙找到县委来了。
听完柳继堂的发言,陈扬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摆明了就是搪瓷厂方面的责任,败诉是肯定的,只是因为搪瓷厂是县属企业县法院才一直拖着不判。而且,他上任后也听说过不少关于县联合公司的经济纠纷案,都是类似这样的债务问题,县联合公司都是被告,他早就想把公司总经理叫来问问情况了,可这王总打从他上任后就没出现过,听说一直在南方追债。
陈扬沉吟了片刻,回道:“柳师傅,这事你们别着急,我会尽快让法院方面帮你们落实情况,给你们一个说法。”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陈书记。”屋里的几个农民齐齐的说道,柳继堂激动得老泪都淌了下来。这事困扰他们都快一年了,状纸递上去之后,法院方面派了几个人到村里调查了几天就没下文了,他们都是农民也没什么路子,除了干着急外一点辙儿也没有。
有了县委书记的话,农民们吃了颗定心丸,千恩万谢后退了出去。
农民们一走,一旁的吕方学就坐不住了,赶紧凑到陈扬身边低声说道:“陈书记,这事您让法院判了也没多大用处啊,联合公司那边有钱早赔给他们了,到时候他们还不得回过头来又到县里来闹事。”
陈扬当然清楚自己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之前他查了好几次县联合公司的帐,知道这家县属公司账面上看挺有钱的,其实一屁股烂帐,别说这些农户要求的四十万赔偿,他们恐怕连一分多余的钱都拿不出来。而且挂在它底下的公司也都面临倒闭的危险,只不过一直用银行的钱在硬撑着。银行方面也急,几千万的贷款收不回来第一个要倒霉的就是行长,市里县里的几家银行行长都亲自来找过陈扬好几回了,可陈扬见不着那王总,除了拖之外,也是一点办法没有。开了几次常委会,常委们也都是言辞闪烁,显然这个雷区谁也不愿意轻易去碰。
想到这,陈扬揉了揉发痛的脑门,皱眉道:“吕书记,那王老五去南方要债还没回来么?”
王老五就是县联合公司的总经理王五强,听说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东山乡镇企业的创始人,伺候了几任书记县长了。联合公司虽说是县属企业,由县长孟卫国挂着法人一职,但实际早已被王老五架空,当然,也不排除两人私底下有什么猫腻没有。
吕方学讪讪的摇摇头:“没有。”又说,“年前按您的要求,县委办公室每天都派人到他家里转悠,可没见着人不算,这两天连电话都打不通了。”
陈扬寻思了一下,这王老五一去都快三个多月了,哪是去要债,分明是去躲了嘛。
可如果不把县联合公司的烂帐处理清楚,下面挂着的那十多个县属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根本就无从下手,哪个老板愿意扛下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啊,即便是县委命令把任务强行摊派下去,让各企业的干部职工凑钱入股,相信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窗外,县委大院里的灯光影影绰绰的,看着正聚在院子里吃盒饭的那一众村民,陈扬默默无语的掏出烟,点燃后,深深的吸了一口......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六十六章 下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收假后的第一天,陈扬就主持召开了一次县委扩大会议,除了县党委成员,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列席之外,县工农商联合公司下辖的各挂靠企业的厂长书记也被叫来参加会议。
县委宽大的会议室里,围着圆桌黑压压坐了三四十号人。议题只有一个——县属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之前的两个多月时间,陈扬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预热动员过了,因此,在听完陈扬在大会上长达20分钟的详细发言之后,与会众人都很清楚,这次不是学习或统一思想,看来这个年轻的县委书记是要真刀真枪的干了。
紧接着,陈扬抛出了一份列有第一批搞股份制的6个厂的名单,分别是瓷厂、床单厂、鞋厂、纸厂、塑料厂、搪瓷厂。
这份名单是陈扬经过几个月时间深思熟虑过了的,都是一些产品销路广效益比较好负债轻还有得救的厂子,干部职工参股积极性应该不成问题。当然,除了搪瓷厂之外。搪瓷厂是被他临时添加到名单上的。
名单一经宣布,会场上立刻议论纷纷,众人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其实,经过前段时间对省发改委下发文件的学习,很多人都对股份制有了新的认识,不再畏之于虎,上述这些效益好的厂子的头头脑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谁不想自己当老板啊。甚至连孟县长等人都眼热起来,对股份制改革不再抗拒,私下里也有不少人活动起来了,就盼着能在改革中分一杯羹。
陈扬在主位上边喝茶边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至少从会场上看,与会众人态度还是相当积极的。不仅仅是那些头脑活泛的厂领导,甚至包括孟县长在内的不少常委都热烈的参与讨论,谁都知道这是个巨大的机会,如果抓住了,很有可能一夜暴富。当然,经营不善倾家荡产也很有可能。毕竟改制之后,各企业就得自负盈亏了。
在众人讨论到最**的时候,陈扬轻轻咳嗽了两声,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为了搞好股份制,我打算成立一个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我提议,组长就由我来亲自担任,孟县长和吕副书记任副组长,萧书记任总秘书长,在座的其他同志都是领导小组成员,不知各位有何意见?”
没有任何异议,在一连串“我同意”的声音中,全票通过。
陈扬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相信之前省发改委下发的指导细则大家都研究过了,县里另外制定的改制细则会后我会再发给大家,如果有相冲突的地方,一切以省发改委的指导细则为标准,至于具体到各厂子的改制方案,就由大家会后自己拟定,拟好之后统一报到领导小组来审批。”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扫视了一眼会场,才继续说道,“下面,就具体议一议,以上六厂单独成立改制小组事宜,我的意见是,包括我在内的县常委会十一名同志打散了分摊下去,负责各厂的改制工作。”
陈扬此言一出,下面再次热烈的讨论起来,大家显然等的就是这个议题。
足足半个钟头后,这次讨论才告一段落,经过大会表决通过后,各厂改制小组的具体成员也尘埃落定,正如前面陈扬所讲的那样,十一个常委分散到了六个小组里头,每两人一组,只有陈扬这个县委书记单独接下了搪瓷厂这个烫手山芋。
至此,会议结束。
可以说,这是陈扬上任以来召开的最为和谐的一次扩大会议,会上凡陈扬提出的任何建议都全票通过,孟系一干人等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或许,这就是金钱的魔力吧。
对于这点,陈扬了然于胸。
.
散会后,陈扬回到办公室,翻看着手里的一份厚厚的文件。目光最后落在了第二批改制名单上。第二批一共有八家企业,都是些资产劣质的厂子,欠款大户,东山县背负的主要包袱也主要集中在这八家厂子里。第一批的六个厂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阻力不会太大,这第二批名单才是难点。而他现在需要的只是成功经验,让人们看到企业改制后的活力和希望,等到了第二批时,操作起来才会顺畅许多。
但愿一切顺利吧!
合上文件夹时,陈扬在心里念叨了一句,然后拨通了萧书记的电话。
“陈书记,您好。”萧书记的声音有点亢奋,刚才被分到了县瓷厂的改制小组,这也是他私下里活动的成果,此刻高兴劲还没过呢。
“老萧啊,柳树镇草上庄有十几家经营草场的农户状告搪瓷厂的案子你听说过么?”陈扬喝口茶,缓缓说道。
萧书记闻言一怔,这事他原先不怎么清楚,但前几天村民们到县委一闹,县委里早就人尽皆知了,刚才在会上看到陈扬主动把搪瓷厂这个担子挑了,他还纳闷呢,不过此刻他摸不清楚陈扬的意思,只好试探着问道:“陈书记,您的意思是?”
“嗯,我的意见是法院方面尽快调查清楚,把案子结了,该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来负。”陈扬没有半点犹豫。
“好的,陈书记。”
.
下午,陈扬领着几个县委办的同志,正式以工作组的方式下到了草上庄,开始为期一周的调研工作。他希望能通过在基层走访搪瓷厂的干部职工,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尽快拿出第一手改制方案来。
柳树镇的镇长书记也是搪瓷厂改制小组成员,知道庄上的条件不好,便劝说陈扬到镇政府招待所去住,白天再到村里来好了。不过陈扬拒绝了当地政府的好意,执意住进了村里最穷的一个农户家里。
这户农家的主人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颓废男人,姓许,家里头就几张烂床和一口破锅,甚至都不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因为家里穷,媳妇儿早几年前跟人跑了,就剩下他跟一个十五岁的女儿相依为命。守着两亩瘦地,加上女儿帮人放羊贴补点家用,勉强度日。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六十七章 周厂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因为陈扬在村里住下了,所有的工作组成员,包括柳树镇的几个领导也不得不留了下来。
天抹黑时,草上庄的村支书老贾叫了几个村民,在许家的院落里头摆了几桌酒菜,点上几盏煤油灯,算是帮陈扬等一行人接风洗尘了。
桌上摆满了白菜炖粉条和千层饼,人人面前还都摆着一碗刚起锅的饺子,村主任还专门让人炒了一小碟花生米,给陈扬下酒用。酒则是当地自酿的米酒,度数不高,是个人都能喝个一斤左右。
陈扬也没怎么客气,端起大碗就大吃大喝起来,边喝边跟几个陪坐的村干部问问情况。开始大伙都还挺拘谨的,说话打着飘,毕竟村里多少年没下来过像陈扬这么样的大干部了。不过村里人都实诚,几杯酒落肚后,话匣子都打开了,嗓门也大了许多。
几个村干部喝了酒之后,口没遮拦的越说越起劲,一旁陪同的镇长书记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只是见陈扬听得认真,也不好扰了书记大人的兴子,只好干坐在一旁。
听着几个村干部七嘴八舌的说了几巡,陈扬心里渐渐的有了底。
当初县里决定把搪瓷厂建在草上庄时,其实是很受村民欢迎的,怎么说这也是一条挣钱的路子,末了等厂子建成后还有许多村民被招进厂里头当了临时工。只可惜县里的出发点虽好,但奈何这厂子是盲目跟风乱上的项目,自建好后产品销路一直打不开,煎熬了两年多,现在算是处于半停产状态了,连村民们的廉价工资都开不起,拖了好几个月了。
真要是改制的话,估计没人会愿意把钱投到这么家没有任何希望的厂子里的。
正思忖间,陈扬一抬头,不经意间发现这破院子内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显然大家伙都想看看他这个县委书记究竟长什么模样。
村民们的生活不好过,从桌上的酒菜陈扬就能判知一二,虽然他只来了东山不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大伙的窘迫跟他还关系不大,但做为东山现任的父母官,现在又被大伙当动物园里的猴子似的围观,活了两世人的他脸上也禁不住微热起来。
从村民们向他看过来的那一道道目光里,他感觉到的不是埋怨,而是希冀,或许还有一些胆怯。
陈扬突然间发觉自己坐不下去了,抬头看了看悬在空中的皎洁明月,把碗里剩下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放下碗,对村支书老贾说道:“老贾同志,今天就喝到这儿了,我有些困,让大伙都散了吧,明儿还有工作呢。”
陈扬发了话,村干部们自不敢再多劝酒,纷纷点头应了。
接下来,陈扬又对一旁的几个县委随从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起身回了屋。
.
东山的农家兴烧土炕,空心土炕连着锅灶,烧饭的烟火钻过炕底的火道,然后从墙壁直达屋顶的烟囱冒出去了。
陈扬现在就坐在这样一座土炕上。
一支烟吸完后,他抬眼瞅了瞅这间漏风的泥瓦房,顺手把铺盖摊在了炕上。
正要脱掉外套时,木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顶了开来。陈扬循声看了看,原来是老许的女儿二丫端着个掉瓷的洗脸盆,低着头走了进来。
“陈书记,这是给......给您刚烧的水。”二丫小心翼翼的把瓷盆往炕边上一搁,也不敢抬头看陈扬,小小声声的把话说了转身就要往门外走。
陈扬奔波了一天正愁没水润润脚呢,没想到老乡这么贴心的给送了过来,当下便从包里取出毛巾,在盆里浸了浸,拧干了往脸上抹了几下,随口笑道,“呵呵,二丫,你们这倒是挺讲卫生的。”
二丫刚要走,听到大领导跟她讲话,就站住了脚,回过头怯怯的看了陈扬一眼,小声道:“俺爹进过城,他说了,城里人都爱干净,您又是个大官......”
“呵呵,大官又不是大老虎,你这么怕我干啥?再说了,我也不是什么大官。”陈扬瞧她这副害怕模样,也不觉奇怪,笑着开了个玩笑。接着细细一打量,这小姑娘倒是出落得挺水灵的,只是偏瘦了点,肤色是一种很健康的小麦色,显是成天在太阳底下放羊晒出来的。又问,“二丫,我听你的普通话说得挺好的啊,现在读初几了?”
“去年刚读的初三,今年地里收成不好,厂子又拖着工钱,家里交不起学费,俺爹说我是个女娃,就不让俺读了。”二丫低头卷着衣角,小声回道。
陈扬这才想起,的确是到了2007年左右国家才免除中小学学杂费的。心里一阵黯然,又问:“村里像你这种情况的同学多不多?”
二丫抬眼看了看陈扬,咬咬嘴唇却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陈扬暗叹了一口气,正要继续发问时,木门又响了一声,进来了一个西装不扎领带的中年男人。
这人陈扬认识,是搪瓷厂的厂长周富贵,早上还一块在县委开会呢。
见周富贵进来了,他便擦了擦脚,招呼了一声:“是老周啊,这么晚了找我有事么?”
“陈书记,我找您汇报点工作。”周富贵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又对二丫道,“二丫啊,你先出去一下。”
“哦,好的,周三叔。”二丫低低的应了一声,端起陈扬的洗脚水,快步出了屋子。
等二丫走了,陈扬才拍了拍边上,招呼道:“坐下再说,老周。”
周富贵飞快的扫了一眼屋里,连把椅子都没有,只好忐忑的坐到了炕上,屁股沾着边儿,也没敢坐实。
“陈书记,搪瓷厂没搞好,发不出老乡的工资,我的责任很大,您批评我吧。”周富贵说着动了感情,他本就是草上庄人,因为在县里做小买卖做得不错,后来也不知怎的就被王老五看上了,这才安排他当了搪瓷厂厂长,可厂子一直半死不活,他心里也对乡亲们歉疚不已,前段时间还闹出了草场被污染的事,他更是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呵呵,老周,这事说到底还是县里的责任,当初没把市场调查清楚就盲目上了马,你也不必往自己身上揽责任了,厂子里生产的尽是些过时的产品,这厂长即便是换了我来当,也是一筹莫展啊。”陈扬说的倒不是官面话,他是过来人,知道现在的搪瓷制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打往后更是不锈钢产品的天下,这厂无论再怎么撑也终归是撑不了多久的。
周富贵一听这话,心里宽慰不已,暗叹一声,难怪人陈书记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县委书记,看来真是个明白人啊!
“老周,你这么晚过来找我,该不会只是想说这些吧?”陈扬微微一笑,看向了周富贵。
“陈书记,我这要先向您承认个错误,前些日子,村里人到县委去闹事就是我撺掇的。”周富贵毕竟不是官场里头的人,一激动就把不该说的说了出来。
陈扬听了后微微一怔,这倒有意思,他自己是被告方厂长,居然还撺掇村民闹事,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ps:推荐一本朋友好书,书名:官风,喜欢官场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比我写得好多了噢。下面有链接。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六十八章 转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看到陈扬脸上没有什么不悦的表情后,周厂长这才安下了心,把事情的始末都倒了出来。
原来自从村里人合伙搞的草场出事了之后,这老周几乎成了村里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整年下来都没顺心过,后来干脆躲在县里不回厂子里来了。可他家里老爹老娘都还在村里住着,大过年的不回来又不成,一回来就被村里人逮了个现行。老周被逼得没办法了,灌了几杯酒之后,就给大伙出了个主意,这便才有了年初三那天县委门口的那出闹剧。
“陈书记,我这也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眼瞅着厂子就快倒了,要是法院再不判,我这辈子都得让村里人戳脊梁骨啊。”周厂长说完,又讷讷的补充了一句,脸上尽是苦涩。
不过陈扬并没有过多责怪,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老周,这事我就不追究了,不过,怎么说你也算是个国家干部,以后可不能再干这种出格的事了。”
老周赶紧连连点头称是。搪瓷厂属于国营企业,厂长也属于国家干部编制,股级干部,他的编制也是王老五帮办下来的。
“就这些了么?”陈扬接着又问道,心知这老周来绝不仅仅是来承认错误的。
果然,老周听陈扬这么一说,脸登时变得有些发热,半晌后才咬咬牙,狠下心说道:“陈书记,不瞒您说,今天我来这找您,就是想替大家伙找您走个后门的。”
“哦,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陈书记,年前我跑了趟省城,本来是想找几家销售商谈供货的事的,可谈了几次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不行就都没谈成。我没办法,只好去省搪瓷厂跑了一趟,找到他们的一个副厂长,试试看能不能贴上他们的商标把仓库的存货低价处理掉。”说到这里,老周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看了看陈扬,这事说出来也不是什么光彩事。
“呵呵,你的脑子倒是管用得很,事儿谈成了么?”陈扬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是乐呵呵的夸奖了一句,同时对老周也正视起来,这年头能想到这法子的人不多,看来老周的确是有点能耐。
“对方最后虽然没同意贴标销售,但他们答应我说,能帮忙把我们的货通过他们的渠道销售出去,只是要抽8个点的利润。我细算了一下,虽然赚得少点,但总比积压在仓库里强,一咬牙就把合同给签了。”
“呵呵,然后你就想把收回来的货款第一时间支出来赔偿给庄上的村民,对么?”陈扬笑笑说道。看来自己刚才的判断没错,这老周还真挺会算计的,先是鼓捣村民来县委闹事,让法院尽快把案子结了,然后等货款一到搪瓷厂账上,就能正儿八经的赔偿给农户了。
老周一怔,暗道一声还是书记水平高啊,我这才起个头,他就知道是咋回事了。顿时脸红耳赤的点点头道:“陈书记,您看这村里的老乡也不容易,好不容易辛苦了一年,眼瞅着马上就要有收成了,可草场和肉羊被这么一整,啥都没了不说,还欠了信用社一大笔钱,这钱如果厂子赔不了,您说让他们以后还咋活啊。您看,您能不能出面跟县总公司那边说说,等这笔款子......”
说到这,老周看到陈扬皱眉不语,他猛的一下从炕上站了起来,腿一软,立马就要往地上跪了下去。
陈扬吓了一跳,赶紧伸手扶住了老周,低呼道:“老周,你这是干什么?”
“陈书记,我求您了,您要是不点这个头,乡亲们打往后这几年就没活路了啊!”
1...2425262728...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