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项瑾妈收回手,叹口气道:“还能有谁,隔壁的三婶呗。最近县里头不是有好几家单位说是什么改革了吗?三婶她儿子的单位也倒霉碰上了。唉,本来铁饭碗砸了也就算了,谁知道那新厂长上任后用不了这么多工人,就叫了一批人回家,说是在家里头待岗,三婶她儿子就搁家里待着了。这不,三婶听说你在外头做生意挺红火的,就想问问看能不能帮他儿子在你那儿找个活儿干,我拿不了主意,就叫她等周六才到咱家来找你问问。喏,怕是前面看到你们的车就过来喽。”
说着,项瑾妈用围裙擦了擦手,出去给人开门去了。
项瑾却是暗自着急起来,这事要是放在半年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现在她的饭店早转手了,上哪去给人安排工作啊?
一急之下,她赶紧扯掉围裙,往内院急奔了过去,怕是找陈扬商量去了。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七十三章 到底想干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项瑾妈很快开了门,把三婶和儿子儿媳一块引到客厅坐下了。不一会,陈扬跟项瑾也从内院回到了客厅。因为是一条街上的老街坊,两家人的关系挺好的,进了客厅,项瑾很热情的跟三婶一家人打了招呼。
三婶的儿子叫潘建来,三十出头,人不高,看上去挺老实的,坐下后也不怎么说话,倒是他媳妇长了张巧嘴,满脸怨气的把事情倒了出来。
事情并不复杂,潘建来是县床单厂的机修工,改制后,新任的领导班子不知为何,撤掉了一条生产线,同时精简了相当一部分的岗位。但县里有政策,不允许改制企业让多余的职工下岗,这样一来,多出来的人就没办法安排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任的厂领导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辙:被精简掉的职工可以主动辞职自谋出路,厂里会发一笔钱当做是遣散费;剩下不愿辞职的人员则分成几拨,轮流上岗,没轮上的都在家待岗,工资只发50%。当然,在家这段时间,待岗人员也可以去找其他活儿干,三婶一家人也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说起来,这个法子也不是床单厂首创的,南方早有许多厂子这么干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少。当然,站在企业的角度说,清理冗余人员才能继续发展,这本无可厚非。
可问题是,床单厂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家企业本身就小得可怜,一共才三百人不到,按它的规模看,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太多混日子的闲人,经营上也还马马虎虎过得去,厂里生产的“灯花牌”床单在省内的农村市场也算有点知名度。
陈扬的本意是想通过改制盘活引进资本,做大这家企业,哪想到接手的人,也就是那萧海亮非但没有继续投入,反而刚一接手就开始减少规模了,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呢?
如果萧海亮不看好这门生意,那么他花这么大价钱接下床单厂干啥?
炒地皮么?
不会啊,床单厂在县郊附近,看不出来有什么升值空间。而且,这时候房地产还不怎么红火,一千多万都能在县中心地段圈一块地了。
陈扬暗自揣测了半晌,却始终不得要领。他唯一知道的是,现在萧海亮玩这么一手,等于把包袱又扔回给了县委?这些待岗在家的人,无疑就是颗定时炸弹,将来要是闹起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这个县委书记。
一旁的三婶则是边听边暗暗垂泪,项瑾妈劝了几次她也没收住泪。也是,他们一家人都没固定工作,儿媳妇是农村人,嫁过来之后就跟着老两口在农贸市场批发菜来卖,原本以为儿子在国营企业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至少旱涝保收,日子也还能过下去,可现在儿子单位改制后被要求回家待岗,少了这份固定收入,打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难不成一家人都去卖菜吗?
“大妹子,我在菜市场整天听人说起,这次来子他们单位改制就是咱县的书记给整出来的,什么股份制改革啊,其实说白了就是把咱们国家的企业都卖给那些有钱人了,哼,要我说,这天杀的书记就是要把咱们没权没钱的老百姓往绝路上逼。”三婶那儿媳在菜市场里整天跟人侃价,一唠起来没完没了了,最后,竟然还把话头扯到了陈扬头上。真不知道她如果晓得对面坐着的就是她嘴里骂的那天杀的县委书记,会作何感想?
项瑾尴尬不已,却又不好说什么,偷偷看了陈扬一眼,发现陈扬倒像个没事人一样,认真的在听三婶儿媳唠叨。只能好言劝道:“潘二嫂,企业改制这是国家定的政策,各级政府只是照章办事罢了,更何况,又不是咱东山一个县在搞股份制,我听说南方那边早两年就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呢,国营单位跟私人企业不都一样嘛。”
“小瑾,话可不能这么说,照你的说法,这企业要是都卖给私人了,那这国家还是咱老百姓的国家吗!”老项在一旁很不合时宜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这一辈人都是死脑筋,就认为企业还是该归国家的。
项瑾没想到她老爸也来凑个热闹,继续反驳道:“爸,外头人都觉得咱们东山挺富裕的,可其实底下的老百姓哪个不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啥?还不是被那些亏损企业给拖累了。而且,你自己想想看,那些国营单位里有几个人是真正干活的,大多数人不是成天在单位里混日子的么?我就觉得咱县的书记还是挺有魄力的,敢把这些混日子的人铁饭碗给砸了。其实,这厂子是国家还是私人的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还要看改了之后,企业能不能活起来,说不定,这一改革,咱东山人就真富起来了呢。”
老项辩不过女儿,却不肯服输的哼了一声:“依我看,这当官的里头就没一个好东西,国家定的政策再好,落到那帮贪官手里头还不是一点用也没有。”
“爸,贪官是不少,可你也不能以偏概全啊,我就觉得咱县的书记挺不错的,是个好官!”项瑾说着装作不经意的瞥了一眼陈扬,她这么说也是为了以后早做打算,其实她心里头的真实想法跟老项的差不多,毕竟她经营饭店时,见过太多阴暗的东西了。
老项不知以前受过什么刺激,对当官的好感欠奉,哼声说道:“小瑾,你凭什么肯定他是个好官?难道你还认识那县委书记不成?照我看,这当官的都一个样。哼,官官相卫,那啥书记能好到哪去?”
“爸,你......”项瑾被噎住了,冷着脸转到了一旁,心说爸你真是个老糊涂,你闺女不但认识,还天天跟书记睡一张床上呢!有你这么说女婿的嘛!
三婶一家人怔怔的坐在一旁,都闹不明白怎么说着说着竟扯到这上面去了。三婶那儿媳见两父女的争执都是由自己引起的,想起来他们还有正事没办呢,赶紧拉住项瑾的手劝道:“大妹子,那国家大事也不是咱这种小老百姓该管的,你跟项叔犯不着为这事置气,快消消气,消消气。”
跟着潘二嫂又看向陈扬,问道:“大兄弟,我听项婶说,你也是做生意的,你看看,能不能帮来子在你们那儿给找个活儿干?”她是个机灵人,前面往这一坐就知道这屋子里貌似姑爷才是真正拿主意的人,赶紧把正事兜了出来。
陈扬点点头道:“嫂子,你别着急,潘二哥的工作不难安排,但我还是想先问问看他是怎么打算的?”说着,他看向潘建来,“潘二哥,你是想继续留在厂里还是自谋出路?”
“唉,毕竟在厂子里都干了这么多年了,当然能留下来最好了。”潘建来不善言辞,讷讷说道。
“那好,你先回去耐心等几天,应该就能回厂子里上班了。”陈扬答得很干脆,他考虑的不仅仅是潘建来一个人的问题,他必须要在炸弹还没成型前就拆掉它。
陈扬话音一落,屋里人除了项瑾外,都怔住了。
项瑾赶紧咳嗽两声,陈扬这才醒过神来,差点说漏嘴了,忙笑着解释道:“呵呵,我有个老同学在东山县委里工作,认识不少人,潘二哥的事儿我去跟他说说,应该很快就能解决。我想就算回不了厂子,再在县里找一份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事情办完,三婶一家人又坐了一会,千恩万谢的走了。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七十四章 常委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在项瑾家后院陪老项玩了一下午石头,吃过晚饭,陈扬和项瑾一块在宝坪街的青石砖路慢悠悠的散着步。
“陈扬,你养母的生意做得很大,对吗?”项瑾挽着陈扬的胳膊,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
陈扬莞尔一笑,“傻丫头,怎么想起要问这个?”虽然项瑾比他还大几个月,但他仍习惯在没人的时候这么称呼项瑾。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项瑾低头轻轻踢开了脚边的一颗小石子,随口说道,“中午我妈又问咱俩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了,她老是这样。”
陈扬心里一滞,笑笑道:“我不是跟你说过么,今年国庆我就带你一块去趟燕京,把证领了。”
项瑾把头轻轻靠在了陈扬的胳膊上,幽幽的轻叹了口气,却没说话。
“项瑾,知道么,我长这么大,你是我第一个爱上的女孩子,最近我老是在想,如果我上辈子也能遇到你就好了,我真的很好奇,上辈子你爱的是谁?”陈扬有感而发。
听到陈扬的表白,项瑾的心情好了许多,嗤的一声笑道:“呵呵,还上辈子呢?”
陈扬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项瑾永远也不会明白他话里的真正意思。不,不仅仅是项瑾,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人能听懂他刚才那番话。
“项瑾,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轮回么?”
项瑾突然停住了步子,深深的看着陈扬:“我相信世界上有轮回,我还希望,老天爷能让我一直像现在这样,生生世世都陪在你身边。”
“呵呵,你这么虔诚,老天爷一定会听到的。”陈扬轻轻拥住了项瑾。
“不,陈扬,我要的是你能听到。”项瑾把脸深埋进了陈扬怀里,低声呢喃道,“陈扬,你知道么,我不需要任何东西,只要能这样躺在你怀里,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女人......”
陈扬心里一暖,紧紧的抱住了项瑾。
.......
周一早上刚上班,陈扬马上开了一次常委会,十一个常委悉数到会,另外还有县联合公司旗下的七家企业的厂长书记,这是陈扬指定要求的,否则他们是不可能参加这种会的。只有玛钢厂的厂长没来,一是玛钢厂并不在这第二批改制名单中,二是玛钢厂厂长是由联合公司的总经理王老五兼任。
王老五一个月前在县委里冒了个头,跟陈扬见了一面,同时把他花了近半年时间才追讨回来的一百万左右的货款如数上缴了,然后就再次去了珠市追债。这年头欠钱的就是大爷,陈扬也有点拿他无可奈何的感觉,毕竟,玛钢厂许多烂帐要着落到他头上,真拿掉他,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首先银行方面就不答应,只能应允了他去珠市追债的要求。
陈扬看起来心情不错,满脸微笑:“大家知道,到目前为止,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第一批参与改制的六家试点单位已经转型。可以说,这第一步我们已经顺利迈出去了。至于转型是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我个人认为,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相信最多不超过一年,大家就能够看到我们东山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前段时间的努力工作。”
陈扬说完看向大家,掌声响过后,萧书记立即表态说是陈书记领导有方,工作才开展得如此顺利。而副书记吕方学则紧随其后附和两声,说不用等一年这么久,现在已经能初步看到股份制给东山国有企业带来的活力了。
孟县长玩味的看了一眼萧书记,他隐隐感觉到陈扬在常委会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不仅铁杆盟友老萧旗帜鲜明的倒向了陈扬,在几次干部任命问题上毫不迟疑的唯陈扬马首是瞻,甚至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骑墙派老吕等人也逐渐开始向陈扬靠拢。对此,他也很不解。
其实,孟县长知其一不知其二。官场中流行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斗争形态,这半年多来,别看陈扬没干什么大事,行事也很低调,但他却始终能让大家隐隐感觉到他的存在。比如在干部选用提拔的问题上,他并不介意名单全由组织部长李全提供,但他会让被提拔的人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能被提拔重用,是他陈书记点了头的。也许,这就足够了。
的确,在官场上,二把手无论再怎么强势,永远都不可能跟一把手划上等号。陈扬在位的时间越久,大家就会更清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有时候,时间才是政治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
在众人或表态或沉默的当口,小董已经把影印好的资料分发到了众人手上。
给了大家五分钟左右的浏览时间,陈扬才再次开了腔:“这份材料上的七家企业将会是县委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信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大家的工作会顺利很多。当然,困难我们也要先考虑到。首先,材料上这七家企业的财务状况都很混乱,有很多经年没有解决掉的呆账死账,大多都是靠银行贷款在勉强维持着。
对此,我的意见是以县搪瓷厂为模板展开改制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清理账目,可以采用内部职工集资入股的方式,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引进外来资金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第二个就是,大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能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正确对待社会上那些不和谐不理解的声音,改革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是需要冒风险的,但我们做为党的干部,就要有这个觉悟。”
“我同意陈书记的看法,我们东山做为省里改革的先行者,我们党员干部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吕方学慷慨激昂的表了态,与会众人皆是一惊,这万年闷葫芦今天怎么了?就连陈扬也不禁多看了老吕一眼。
“是啊,陈书记说得对,改革是需要冒风险的,做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也在这次会议上表个态,尽我所能的配合陈书记的工作,全力以赴,迎难而上。”萧五海被老吕抢了先,忙不迭也表了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两个重量级常委发了言,余下众人都依次表了态。就连孟县长一系人马都不得不表示支持常委会的一系列决议。
陈扬很满意此次会议的氛围,等众人发言完毕后,他才喝了口茶,做了总结发言:“总而言之大家记住一个原则,这些包袱县里已经背了这么多年,我们要牢牢抓住这次国有企业改制的契机,帮助这些企业真正走向市场,从而使咱们东山彻底甩掉这些包袱,轻装上阵,为东山日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话音一落,掌声热烈响起。带头的自然也是老萧等人。
陈扬默默观察着会场众人,每个人神色各异,很有意思。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七十五章 善财童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扬每天马不停蹄的下到各县属企业走访调查,忙得晕头转向。
这期间,他抽空给老萧打了声招呼,然后安排县委的谭主任领着个三人的工作组,下到厂里头了解了一下床单厂工人待岗的问题。
这只是件小事情,主要是工人们为了保住那50%的饭碗不敢真闹。因此,有了陈扬的关注,事情很快就圆满解决了。萧海亮也很给面子,从堂叔处得知县委床单厂新任班子的做法很有意见之后,他忙不迭的立刻授意新厂长,恢复了之前下马的那条生产线,等工作组撤离时,将近一百个在家待岗工人已经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周五快下班时,老萧特地为了这事找到了陈扬,说他堂侄已经在东山饭店定了个贵宾包厢,想请陈扬一块吃个便饭,同时也要就床单厂的问题向陈扬当面做个检讨等等。既然别人这么给面子,陈扬也不好推脱,只能答应下来。
.
十来分钟后,两人便来到了东山饭店。
萧海亮这时早已经在门口等候着了,看到陈扬两人,赶紧迎了上来,主动把手伸向陈扬,“陈书记,那天晚上真是抱歉,你别介意。”他倒挺放得开的,轻轻一句话就化解了那天有眼不识泰山的尴尬。
“行了,海亮,亏你小子还喝过几年洋墨水呢,一点眼力价也没有,我这做老叔的都跟着你丢人。”老萧在旁边打了个哈哈。
“要说抱歉是我,那晚不知道萧先生你是来帮助咱们东山建设的热心商人,还真就只是项瑾的老同学呢。呵呵,看起来我这个县委书记还真是不合格啊。”
陈扬爽朗的大笑起来,老萧两人也跟着笑,气氛顿时好了许多,三人很快就上了三楼的“柳玉”包厢。
坐下后,服务员赶紧奉上了热茶。
一通没什么营养的寒暄过后,酒菜也上齐了,三人就边吃边聊,萧海亮没了那晚的海归做派,气氛倒也融洽,跟多年的老朋友似的。
第一杯酒下到一半时,萧海亮就很诚恳的表达了歉意,说自己在接手床单厂后工作没做到位,有很多地方考虑得不够周全,让县委失望了,好在县委及时做出了指示,这才没有造成更坏的影响。
陈扬知道萧海亮把他请来绝不单只是为了说这件事的,便笑着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静等对方把来意说出来。
果然,接下来又各自喝了半截酒后,萧海亮把此番目的娓娓道了出来。
陈扬听完后微微一惊,原来萧海亮刚把床单厂盘下来似乎还觉得不够,现在居然对县电子厂也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专门找到自己,就是想趁着这次县属企业改制的机会,从县联合公司手里买下电子厂的全部产权,并且表示厂里所欠下的巨额负债他也可以全盘接受。
县电子厂是仅次于玛钢厂的欠债大户,账面上看是盈余的,但50%以上的应收款项不是几年前的死账就是没什么机会要回来的死账,真要严格按财务制度审计的话,实际上早已经严重的资不抵债了,就算把厂子里那几间破厂房全卖了,也不够还银行贷款的,更别说厂子里那三百多名职工了。如果今年再没有起色,银行又不肯延贷的话,剩下的出路就只能是破产清算了。
相信稍微有点脑子的商人只要看了电子元件厂目前的财务状况,恐怕唯一的念头就是敬而远之。
现在别说有人肯花钱买下来了,只要对方能扛下厂子拖欠银行的那三千多万贷款,就算是把厂子白送出去县联合公司也是赚到了。
萧海亮这么做,跟散财童子没什么分别。对东山县委来说,也不吝于天上掉了块大馅饼下来。
想到此,陈扬忍不住好奇的多看了一眼这个萧大善人。暗忖,难道是我之前看走眼了,这位大善人真怀有一颗拳拳爱乡之心不成?还是他很笃定自己短时间内就能连施妙手,让电子厂起死回生?
“萧先生,能告诉我你为何会对电子厂青睐有加么?呵呵,你别误会,我跟老萧也是老朋友了,实不相瞒,电子厂现在欠银行的债务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呐。”陈扬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爱,更何况,商人都是逐利的。
萧海亮闻言心中颇有些不悦,心说一个破厂老子肯跟你买,你就该阿弥陀佛了,老子已经给足你面子了你丫的居然还废话连篇!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自信满满的回答道:“陈书记,我干脆跟你直说好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以及我手下的经营团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对整个国内的电子市场做过多次深入调研,很看好接下来几年电子市场的发展前景,相信县电子厂在我手里,不出一年就能扭亏为盈。相比较我们对今后几年的预计盈利来说,电子厂现在所欠下的债务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陈扬压根就不相信萧海亮这么能耐。没错,电子市场在未来的确是前景看好,可那是集成电路、电脑网络的天下,而不是县电子厂所生产出来的那些过时的收音机。他浅抿了一口酒,缓缓说道:“萧先生,看来是我多虑了。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萧先生你不遗余力支持我们东山的经济建设表示感谢。呵呵,萧先生不愧是咱们东山人,富了也不忘本啊。”
萧海亮闻言心里暗喜,却故作谦虚道:“哪里,哪里,陈书记过誉了。”接着又感慨一声,“还是陈书记说得好啊,是东山的水土养育了我,做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啊。”脸上颇有几分海外游子的沧桑。
可萧海亮还没来得及感慨完,紧接着陈扬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嘛,这事还得容我们县委详细研究后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又看向萧五海,“对吧,老萧?”萧五海忙点头称是。
萧海亮几欲吐血,自己不过随口一说,现在这姓陈的还真把那间破厂当做是香饽饽了?
陈扬继续侃侃而谈:“萧先生,其实我们这次的改制名单中,另外还有几家单位,你比如说县塑料厂我看就很不错,虽说也欠了不少银行债务,但资产状况至少比电子厂要好很多,而且这两年塑料市场挺红火的,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萧先生和贵团队也可以考虑一下嘛。”
陈扬不遗余力的推销起来,可萧海亮却更是欲哭无泪,敢情这劳什子书记还想买一赠一捆绑销售不成?笑容顿时僵住,干坐在一旁不知该如何作答。
“是啊,陈书记刚才说得没错,海亮你真该好好考虑一下。”老萧在一旁附和道,陈扬这么实诚,他觉得是卖了他的面子,心生感激。同时,做为中间人,其实他也闹不明白这堂侄为啥就看上电子厂哩?要他说,这第二批改制的几家厂一个个都是大窟窿,如果不是出于政治交易的话,扔钱进去完全就是打水漂,更何况,电子厂的资产负债表他老早就通过关系搞到了一份,交到了萧海亮手里,虽说他不怎么懂经济,但电子厂那一屁股烂帐他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为此,他没少劝过堂侄,可萧海亮最后还是一意孤行,让他安排了这次饭局。
1...2728293031...6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