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但是,这样耗下去跟他到东山来的初衷完全相悖。他原本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说得更白点,他是想要借助这个跳板为自己以后的政治前途铺路,怎么可能跟这一直耗下去?而且,做为一个熟谙未来十数年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过来人,他甚至现在就可以预见到玛钢厂的未来——死路一条!破产只是时间问题,或者说是由谁来操作的问题而已。
合上工作小组呈上来的第三期报告资料,陈扬的脑袋都有些发胀起来,这个决心可真难下啊。
这时,桌上的电话机响了。
“陈书记,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您今早上叫我准备的那份材料待会要发下去吗?”
“嗯,发下去吧。”
陈扬应了一声,挂断电话,狠狠地把烟蒂掐灭在烟灰缸后才起了身。
.
十分钟后,县委会议室里,常委们依次在各自熟悉的位置上坐下。
本次会议的主题还是围绕着玛钢厂改制的问题,这类会之前已经开过不下十次了,因此,会场的气氛比较轻松,直到陈扬进入会场,大伙才止住了交谈声。
等陈扬坐下后,小董就捧着一叠材料逐个的分发了下去。常委们人手一份,各自翻阅了起来。
这是陈扬昨晚上草拟的一份关于玛钢厂破产的意向性文件,内容并不多,就一页纸,常委们只花了不到五分钟就都看完了。可看完后,大家的脸色都为之一变,整个会场再不复开会前的轻松,顷刻间就凝重了下来。
看到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陈扬似乎不想气氛变得过于凝重,笑笑说道:“资料大家都看了,没错,今天我们开这个会的目的就是对玛钢厂的破产可行性进行讨论,接下来,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或许是这个议题太过突然,常委们都还没有对此做好心理准备,陈扬把话说完后,半天不见有谁发表看法,会场里一片沉寂。
陈扬把目光看向一旁的孟县长,“卫国同志,你主抓东山经济的时间比较长,对玛钢厂的情况也了解,就由你先说说吧。”
孟县长皱皱眉头,借着喝茶的工夫飞快的思索起来。说实话,他现在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前几次会议里一点都看不出来陈扬有要对玛钢厂动刀子的征兆。而且,他也很清楚玛钢厂破产意味着什么,搞好了,说不定又会弄出一个“东山经验”来,可万一搞不好,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整个东山的班子都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就是,这事搞好了是你陈书记的功劳最大,搞不好,在座的人都得跟着你遭殃,而他这个二把手也讨不着好去。更何况,玛钢厂破产清算的话,拔出萝卜带出泥,肯定会牵扯到一系列的相关官员。
沉吟片刻后,他旗帜鲜明的表示了反对:“陈扬同志,我认为这个想法太过于简单了,很多问题没考虑到,我对此持不同意见。”
“哦,说来听听。”对孟县长的反对,陈扬并不意外。
这次孟县长没多做考虑,立刻接着说道:“首先,玛钢厂是县国有企业的标杆,这么做,会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老百姓们会认为是咱们东山的领导班子领导不利才会导致这么大一家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其次,不知道陈扬同志你考虑过没有,玛钢厂一旦破产的话,厂里面那三千多名职工将怎么安排?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矛盾,后果不堪设想。”
“嗯,卫国同志的看法很好。”陈扬点点头,这两个问题他并非没考虑到,只是现在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意向,就是想听听常委们的意见。接着又对众人说,“卫国同志刚才已经谈了他的看法,大家也都说说看吧。”
陈扬话音一落,萧五海就接话道:“陈书记,我认为玛钢厂的破产工作早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萧五海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包括陈扬在内。
萧五海似乎对众人的惊讶并不意外,继续侃侃而谈道:“前段时间,我按照县委的要求,带着工作组下到了厂里,通过调研,我发现,先不说能不能找到投资商入股玛钢厂,即使县委真的能找到投资商,通过引资入股使玛钢厂成功改制了,以现在的经营环境看,玛钢厂的困境也很难发生任何改变,最多也只不过是把包袱从县委扔到了职工和投资商身上罢了。将来如果企业经营没有好转,卫国同志刚才所说的不利局面同样会发生,而且矛盾可能会更加加剧。因此,我认为长痛不如短痛,要彻底解决玛钢厂的问题,除了狠下心来让它破产,不可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目光极其坚定的扫了众人一眼,大声说道:“的确,如果县委真的决定让玛钢厂破产,而善后工作又没做好的话,对我们大家的影响都很不好,常委里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想法的人占绝对主流,但我始终认为,做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官位。因此,对陈书记的这项提议,我坚决表示支持。”
不得不说,萧五海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下来,完全颠覆了他在众人心目中一贯圆滑老道的形象,这简直就是一个新时期敢于负责任敢于挑重担不怕得罪人的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嘛!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政治上相当不成熟不理智的典型表现。
而陈扬更是惊讶到了极点,萧五海这番话,无疑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统统说了出来。在官场上,很多时候,领导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话,就会由亲近的下属代为说出来。虽说萧五海现在已经摆明了要向自己身边靠拢,但两人关系怎么也还没到这份上吧。而且,以他对萧五海的了解,这老萧怎么也不可能跟上述那光辉形象沾上边。
萧五海慷慨陈词完毕,现场足足冷场了三分钟,而他则老神在在的喝起了茶。
接下来,有了萧五海这个引子,跟陈扬走得比较近的如吕书记等人纷纷揣测起来,按说如果不是陈扬的授意,老萧不可能会表现得这么幼稚,跟个政治愣头青一样。这么一想,加上在这种形势逼迫下,众人不得不立刻做出了选择,明哲保身还是支持陈扬的动议?
沉默半晌后,众人纷纷发表了看法,围绕着破产与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以孟县长为首的常委依旧表示了反对意见,但支持玛钢厂破产的声音也不小。
陈扬本来只是想初步试探一下众人对玛钢厂破产的看法,没想到一上来就引发了这么激烈的争论,而且效果还不错,这倒是让他意外不已。
这时看到两方争执不下,他不得不站出来做了总结:“大家刚才的讨论进行得很好,无论是赞成或者反对,都是大家负责任的表现。”
先肯定一番后,他继续说:“发展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就我省的国企改制而言,一言以蔽之,能‘活’的,就下大力气,努力摆脱包袱,尽快转换体制和机制,迅速引入新的活力,促其新生,助其成长;该‘死’的,我们也得痛下决心,让其彻底死掉,不能让其成为我们东山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但是,”
陈扬话锋一转,“玛钢厂做为东山最大的国有企业,对它的问题,我们必须慎之又慎。我在这里也可以表个态,玛钢厂的问题已经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会后,我会尽快让人整理出一套破产方案报送到市委,由市委的各级领导同志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无论市委是否同意对玛钢厂实施破产清算,我们县委整个领导班子都必须拧成一股绳,把思想统一起来,尽最大可能的去说服市委领导,表明我们东山整个班子的决心。”
陈扬说完,若有深意的看向了孟县长:“卫国同志,你认为呢?”
“我同意把意见报到市委,由市委领导来指导工作。”孟县长很笃定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即使陈扬把破产方案呈报上去,市委方面也绝不可能同意,陈扬一意孤行要上报市委,无非是找不痛快罢了。
接下来,其余常委依次表了态,都支持陈扬把皮球踢到市委的做法。
其实他们不知道,陈扬这么做,并非是想要踢皮球,正如他前面所说的那样,他已经下定决心了。他开这个会和上报的真正目的,只不过是想试探下阻力会有多大来自何方而已。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八十二章 市里的工作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陈扬的报告很快就打了上去,与此同时,不知是谁把玛钢厂要破产的风给放了出去,县城里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都还没开始进入正式程序,县委附近就整天有群众在晃悠着了,接待处的同志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真不知道一旦消息确认公布出去,县城里会出现什么样的一种情况。
几天时间下来,陈扬也隐隐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为了图个清静,他让小董把那些捣乱上访的电话一律拦了下来。
好消息是,市委对陈扬打上去的报告很重视,不到一周时间,就派了一个工作组下来。组长是田副市长,组员则包括市发改委吴主任等,一行共六人。
县委办按陈扬的意思,在县招待所专门开了个包厢,按200元一桌的最高标准摆了两桌。
可让陈扬意外的是,田副市长一行人中午刚一抵达东山,立刻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玛钢厂展开了工作。
起先他还以为田副市长改吃素了呢。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田副市长所率领的工作组在厂里头晃了一圈,时间还不到二十分钟,就欣欣然地接受了王老五邀请,来到了东山饭店。陪同的县委一干领导们也一个不落的跟了过来。
陈扬这才明白过来,田副市长是嫌自己的招待标准太低呐。
话说回来,东山的县招待所跟龙门的完全没法比,自打陈扬上台之后,为了节约办公经费,县招待所档次下降了起码四星以上。大热的天里,招待所的空调却永远只是件摆设,连鸿运扇还得帮你调到定时,干部工作餐的标准对外号称是50元一份,可整个就是一挂羊头卖狗肉的,顿顿都是青菜豆腐,能吃上两片肥肉你都可以偷笑了。
以至于平日里市里面派下来检查工作的干部怨声载道,东山招待所条件之差在全市都出了名。时间一长,根本就没人愿意到他这个鬼地方来检查,即使被迫来了,也得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饭钱。而且你要说标准大家都一样也就罢了,偏偏陈扬自个在办公室里空调那是哗哗的吹,吃饭叫的也都是东山饭店的外卖,简直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说实话,倒不是陈扬故意要跟大环境过不去,实在是由于年后为了改制引资入股的事,接待工作太多,招待费用呈几何级数噌噌的往上涨,县委办实在吃不消了才不得不把招待所的标准降低了一大块,像萧海亮那样请吃请喝还往里面投钱的投资者绝对是个异类。
田副市长看来对陈扬的小气是早有耳闻,没上他的当去吃那啥200块一桌的豪华套餐,据吃过的同志介绍,就东山这200块一桌的豪华套餐,你能吃上一碗红烧肉就谢天谢地了。
王老五在东山饭店订的是一间大包厢,也摆了两大桌。菜点得也很合领导的心思,尽是些龟鳖之类补肾的玩意。
这一桌菜上来,陈扬就知道没2000块拿不下来。王老五倒是够大方。不过陈扬也知道,这厮面上说是自己掏的腰包,可鬼才知道他这钱是从哪来的呢。
对王老五的发家史陈扬也早有耳闻,这王老五刚开始只是开了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做皮鞋的,改革开放后,他脑子活泛,贷款办了家皮鞋厂,就是县皮鞋厂的前身,靠着皮鞋厂办出了点名气之后,他成为了八十年代初期全县闻名的农民企业家。后来不知怎的,就被时任东山县委书记齐志国给看上了,这齐志国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干脆把他招安了专门为县委办事,县联合公司那大大小小的十几家公司有80%以上都是他鼓捣出来的。两人运气不错,东山县的企业着实红火了一阵,算是搭上了第一波改革开放的快车。这之后,王老五的腰包鼓了,而齐志国也趁此机会仕途一路畅顺,现在官位都升至省副秘书长一职了。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王老五在整个江州上上下下都吃得很开,只要他开口,干部们大多都得卖他几分面子。
田副市长似乎也跟王老五很熟,茅台一开,两人就熟络的推杯换盏起来。
“老王啊,我跟你也认识快十年了吧。”一杯酒落肚,田副市长就说开了。
“呵呵,我记得不差的话,应该是十年零两个月了。”王老五记性倒挺好的。
“老王,你就跟我说句老实话,这玛钢厂还有得救不?”田副市长跟大多数干部差不多,在酒桌上先谈公事,再谈风月。
王老五闷了口酒,脸上尽是苦涩,叹口气道:“唉,当年我跟志国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好政策,才有了东山的这副天地,可现在眼瞅着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厂子被一个个的卖给别人,就觉着跟卖儿卖女似的,我这心里堵得难受啊......”又闷了口酒,“我这也不是说国家现在的政策不好,只是社会发展太快,我们这些老脑筋都派不上用场咯。”
王老五唏嘘不已,颇有点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架势,听上去像七老八十的人,其实他也不过才四十来岁。
旁边陪坐的县委干部大多尴尬不已,老萧和老吕俩人干咳几声,意思是陈书记也在呐,说话注意点影响。陈扬倒不怎么介意,一笑了之。
“老王,你就别感慨啦,只要是中央的政策,我们就得不折不扣的执行啊。你还是快跟我说说那玛钢厂的情况吧。”田副市长及时的把话题拉了回来。
“老田,玛钢厂落到现在这副田地,我做为厂长要负主要责任,唉,我心里有愧啊。”王老五先是自责了一番,又说,“县委提出来要让玛钢厂破产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可我只要一想到厂子里那三千多兄弟姐妹,真不知道该咋办了。要按我说,能撑下去还是尽量撑下去吧,兴许等过个几年,钢材市场好转了,那咱也不用卖厂了。老田,你信不,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一定会为咱厂子鞠躬尽瘁,想办法把厂子重新整起来的。”
听到王老五避重就轻的把厂里的工人抬了出来,陈扬哭笑不得,有你这样的兄弟姐妹吗?你自个腰包鼓鼓的,住豪宅,开名车,可你那些兄弟姐妹现在连饭都快吃不上啦!
“呵呵,来,大家别光顾着听啊,这又不是工作场合,吃菜,吃菜。”田副市长也不知是不是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不再询问王老五了,他的架子不大,很热情的招呼起了大家来。跟着又看向陈扬,“小陈,厂子我也前面去看过了,机器大部分都停了,也没见到多少工人在上班,情况确实不乐观啊。我现在想听听看你的意见,呵呵,你也别拘束,当做咱们在聊天一样。”
陈扬微微一笑,他活了两辈子,即便是对着养父养母,也不会拘束,最多只能说是尊重,只有在老太爷面前,他才会产生拘束紧张或是坐立不安的感觉。
“田副市长,玛钢厂的情况我在交给市委的报告里面已经写得很详细了,不过您既然问到了,我只能很坦白的告诉您,关于玛钢厂的问题,之前我们不是没有做过挽救的努力,谈了许多家投资商,可就是没人愿意接过这个摊子,没办法,我们只能选择让它破产这个最不理想的解决方法。当然,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同时也是经过我们县党委多次开会集体讨论后,才最终得出的一致意见。”
陈扬说完,老萧等人立刻轮番附和起来。而孟县长则面无表情的喝了口酒,在这个公开场合里,他也不好当众拆陈扬的台,说了,一是于事无补,二则给上级留下一个喜欢内斗的印象也不太明智。
田副市长沉吟了片刻,才自嘲一笑,“呵呵,瞧我这老毛病,一上桌就爱谈工作,被小陈你们这一说搞得像汇报工作一样,饭都甭想吃啦。”举起杯子,“来,我提议大家先干一杯!”田副市长不愧是办公室主任出身,很会搞气氛。
田副市长的秘书坐在另一桌,这时听到老板提议让大家干杯,就知道工作基本谈完,之后就只谈风月了,赶忙去一旁打开了大彩电,选了一曲老板最喜欢的《三套车》播放起来。
伴随着前苏联歌曲那老掉牙的旋律,包厢里的气氛逐渐升温,时间过得飞快。
杯觥交错间,王老五借口去上个厕所,回来时却带回了四个服务员打扮的妙龄女郎。
女郎们一进门就唧唧喳喳的乐开了,工作内容跟十多年后的包厢公主差不多,负责帮老板们点歌倒酒啥的。
陈扬一看这几个女郎搔首弄姿的模样,就知道八成是三陪在玩变装,心说这几个女郎的妈咪也不知是谁,都想到制服诱惑了也不说玩得专业点,起码你那妆得化得淡一些不是?
有了美女,领导们的雄性激素立刻直线飙升,一首首高亢老土的歌曲响了起来。田副市长做为宴席的主角,自然最受美女们的青睐,于是,他干脆酒也不喝了,摇身一变成了麦霸。高歌数首后,掌声雷动。
.
陈扬坐在沙发上听歌,无聊之极,虽不耐烦但又不能先走,只好叫服务员上了一杯热茶,然后拨通了项瑾的电话,瞎聊起来。
过得一会,忽然有个人坐到了陈扬身边的沙发上,他一看,是市发改委的吴主任。
“呵呵,陈书记,怎么不过去唱两首?”吴主任手里也端着杯热茶,笑着跟陈扬打了声招呼。
陈扬笑笑摇了摇头:“前面多喝了两杯,现在头晕着呢,过去怕是要在领导面前出洋相咯。”边说边从兜里掏出烟来,递了一支给吴主任。
吴主任笑眯眯的接过点上,聊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之后,突然间随口说了声:“陈书记,市里这次对你的报告很重视,先后开了好几次会,虽然意见还不是很统一,但我估摸着玛钢厂你的报告通过不会有太大问题,呵呵,说实话,如果不是省里一直压着,玛钢厂早在去年就应该进入破产程序了。唉,想想我那老同学走得冤啊。”
吴主任摇头叹息一声,说完就起身走了。
陈扬听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吴主任给自己提前透这个风干啥?却不知道他又是谁的传声筒。
赵书记?廖市长?
陈扬皱皱眉,总觉得不太像,市里这一二把手自己都不是很熟,只是汇报工作时见过几次。接着又隐约想到,吴主任提到的那老同学八成是自己的前任鲁书记了。鲁书记去年就是为了玛钢厂的事儿被老孟等人挤走的。
不过不管怎样,至少现在看来,市里面对自己那份报告的态度是积极的,比自己预想的情况要好多了。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八十三章 送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田副市长率领的工作组在东山只逗留了三天,半句话也没留下就返回江州了。让陈扬意外的是,尽管吴主任那晚向他透露过市委基本同意了东山的申请,但工作组回去了将近半个月时间,也没见上面有什么动静,跟泥牛沉海似的,没下文了。
然而,就在陈扬准备亲自到市里活动一下的时候,消息终于下来了。
九月一日,他收到了市委关于同意东山县玛钢厂破产的正式文件。
因为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接到文件的第二天,他就迅速责令玛钢厂相关人员向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及相关资料,同时还向企业工会及所辖区劳动监察部、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申请了备案。
一周后,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玛钢厂符合破产条件,正式宣告其破产,并且依法在十五天内成立了破产清算小组。
清算组成员一律由市人民法院指定,从玛钢厂上级主管部门,东山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选调。最终成立了一个由十二位专业人员组成的清算组,组长由市国资局的刘副局长担任,正式接管了玛钢厂。
很快,清算组就展开了工作,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各债权人都进行了登记备案。最后统计出来的累计负债达到了7300万的惊人数额,其中最大的债权人是东山县的各家银行,光他们就占了将近70%左右的债权份额。
第一阶段的工作顺利结束,不过接下来还有一堆事情要办,比如固定资产的清查,以及随之而来的拍卖及偿还债务等事宜都需要由清算组跟进。
.
咚咚!
陈扬的办公室门轻响了两下。
陈扬此刻正仔细翻阅着清算小组早上才递上来第一阶段工作总结,随口应了一声:“嗯,进来吧。”
门口吱呀一响,很快便闪进来了一个靓丽的身影,蹑手蹑脚地走到了办公桌边。
“小董,院门外的工人散了没有?”陈扬翻到下一页,头也没抬的问了一句。
最近几乎天天都有工人围在县委大院门口,要求县委给他们一个交代。起初陈扬还派专人耐心的跟他们解释,可后来他渐渐发现,这帮人组织性极强,分三班倒轮流到县委门口上班来了。显然,这背后有人在指使策划。至于是谁,陈扬心知肚明,只不过现在他的首要工作不是跟对方较劲,而是尽快解决掉这些失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陈扬问完后,半晌没听到有人回话,抬头一看,却发现进来的竟是项瑾,顿时奇道:“咦,你怎么来了?”
项瑾双手撑着下巴坐在陈扬对面,眉眼含笑的促狭道:“我来查下你的岗不行么?”
“少在这胡说。”陈扬没好气的回道,看到桌上放着一个保温壶,就知道项瑾是给他送饭来了。这几天他都是加班到九点多钟才回家,晚饭也是叫的快餐,项瑾瞧着心疼干脆直接送过来了。
“呵呵。”项瑾轻笑两声,扭开壶盖,小心翼翼的把汤盛出来,分好饭菜后才把筷子递向陈扬,“喏,老爷,晚饭准备好了,您慢用吧。”
俩人单独在一块的时候,项瑾老喜欢摆弄几句戏词。对此,陈扬已经无语了。接过筷子,随口问道:“项瑾,你吃过没?”
猜你喜欢